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引言】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 篇一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内容分析】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自身因素分析无法得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来分析。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引入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主题,进而以谈天说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天体和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指导]
(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有规律可循的。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读图指导)图1.2体现了宇宙是按一定层次和结构组成的有序的物质世界。四幅小图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逐层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
(方法步骤)
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2、将(P3)图1.2转换为(P4)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描述层次要清晰。如:可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空间尺度顺序描述。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交流点评]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见解,但都需注重科学性,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在缅怀曾为人类天文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甚至献身的天文学家的同时,也肩负着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的使命。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探究引导]
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聚焦太阳系,分析一组图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自学、讨论、点评]
1、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再分组讨论)
第一步,读P4“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P4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即公转方向、轨道平面夹角、公转轨道形状)和结构特征(体积和质量等),进一步认识地球。
(点评指导)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如,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九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根据这些共同特征证明地球并不例外;再从结构特征,如质量和体积等方面比较各大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得出地球也无特殊之处的结论。最后,以上述探讨的两方面结果来证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
为何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宇宙中只发现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只提出,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球行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点的认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导学]
用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测,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再比较火星与地球的自然条件,引导学生探讨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
[自学整理、交流点评]
第一步:读图表分析。再次阅读P4图表信息,从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第二步:阅读、理解教材。即阅读P6信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化与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讨论交流评议。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点评侧重分析探讨的角度(即从地球的特殊性──是否具备生命物质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分析,而不是作为普通行星的一般特征角度)、多学科知识的运用(注意运用中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利用图表信息的能力(利用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描述能力(即条理性和科学性);采用集体评议与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
[活动]
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指导探究)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如何探寻类似地球的星球?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以小组P.7活动形式提出设想,说明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最后全班交流。
说明:这里所谓的“方向”,并不是“方位”,而是外星人可能存在的地方。要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加以判断。活动只是给出了一种思考的线索,同学们的思考要力争富有创意,敢于“异想天开”。
[拓展]
第一步,课堂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2021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 篇二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三个学期的教育教学,这三个班均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风和班风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地理一科的学习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做到比较熟练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课堂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传达地理思想,改进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会学地理”的目标。最后,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和综合复习,圆满完成生地会考任务。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学期主要是学习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要,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最后就是了解我国四大高技术产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三章陆疆万里行
第四章黄河万里行
第五章长江万里行
这四章属于中国地理中的分省地理,主要是介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农业发展状况、交通运输、人文地理等。根据课标要求和潍坊市《20-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的规定,重点是掌握北京、辽宁、山东、上海、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新疆、西藏、云南十二个省级行政的地理概况,其它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作为选学内容加以了解即可。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本章内容主要是概述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地理有关的一些情况,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以及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等。本章的内容以了解为主,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的数据。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抓好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课中讲清讲透每个知识点,课后搞好教学辅导,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周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认真钻研《20-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领悟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日常教学及后面的综合复习。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源、复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制作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准备好充分的素材,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4、强化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重视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时事及乡土地理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方式的复习和试题训练,为学生的生地会考取优异的成绩得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切实搞好单元测试,分册测试,细致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
课时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维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
1.我国采用的是哪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包括 、、。
县级包括 、、、。
乡级包括 、、。
2.写出你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指 ( )
A.京、沪、粤、桂 B.沪、渝、晋、鲁
C.渝、沪、津、京 D.琼、台、辽、宁
6.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福建省 B.台湾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
四、小组探究
1.读图1.7中国政区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请在图中找出“两湖”、“两广”、“两河”、“两山”、“五江(疆)”、“二宁”分别指哪些省级行政区?
2.在图1.7中国政区图中指出:
(1)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2)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3)江苏周围省级行政区
6.填图游戏:每组准备5分钟后上填中国政区图,并计时,根据时间长短评出一、二、三等奖
7.竞猜答题:每组准备5分钟并根据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出六道题提问其他组同学,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
五、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
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天津
二、读下图完成作业:
1.四个省中,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省名)
2.四个省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写省名)
3.②南临___________海,流经③境内的河流为_________。
第二节 人口
节 民族 篇四
【教学目标】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知道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构成及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是哪三级?
2. 说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情况。
3. 写湖南省邻省(市)的简称。
4. 写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二、展示目标
三、预习交流
1. 我国大家庭中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族。
2.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人口有( )。
3. 各民族不论大小,( )。
4.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 ,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 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 )和保持自己( )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四、小组探究
1.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 )
A.山东 B.云南 C.内蒙古 D.新疆
2.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 )
A.漠河—腾冲 B.黑河—腾冲
C.大兴安岭—太行山 D.昆仑山-祁连山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新疆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南、中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华北、华南、西藏
7.读图1.16“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体育、艺术、民居和传统节日”说一说下面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你还了解该民族的哪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请你补充说明。
8.读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P19表思考、回答:
①汉族主要分布在( )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 ) 、( ) 地区。
②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族,傣族主要分布在( )省。
③( )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
9.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从汉族、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分析)
10.我国有哪些民族政策?
五、当堂检测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汉族 B.苗族 C.壮族 D.蒙古族
2.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
A.回族 B.满族 C.汉族 D.傣族
3.说出分别反映哪个民族的风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
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3.让学生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
【教学重点】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 篇五
南方与北方的人差异
——第二节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中学 文安元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2、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 人地关系的教育。
3、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教学重点、难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5——6人为宜。
2、教学课件: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显示:失意的饺子馆
“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 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 火爆,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 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好景不复存在,生意开始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门可罗雀,饺子店不是转换经营就是大门紧闭,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好吃不如饺子”店失意洪城,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多媒体显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多媒体显示:
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蕴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学习南方与北方的人文差异。(板书课题: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二、合作学习,掌握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多媒体显示六幅具有南方与北方特点的图片。
请同学们观察思考:你能够区分上面的景观最常出现在哪个地区吗?
欣赏后,请同学们讨论回答。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页图5.12和图5.13,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然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表:
多媒体显示:
南北方地区乡村人文景观的差异
主要形成原因
土地利用类型
农耕制度 主要家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造成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表。
多媒体显示: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4、我国历时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录像,更深层次地去了解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介绍南北方民居的录像。
三、进行游戏,精括知识。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回忆今天所学内容。
2、进行填字游戏。
多媒体显示:
耕地类型:南( )北( )
粮食作物:南( )北( )
糖料作物:南( )北( )
气候灾害:南( )北( )
交通运输:南( )北( )
饮食习惯:南( )北( )
工业结构:南( )北( )
民居建筑:南( )北( )、南( )( )
武术专长:南( )北( )
方言种类:南( )北( )
你还能说出哪些?南( )北( )……
全班同学合作完成。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2021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 篇六
第一章 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的新疆省。
16、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33、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
34、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高原 气候区。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49、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 、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宾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 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我国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经过西藏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 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P3
2、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P17
3、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流向、东西交通产生的影响?P23
4、治理黄河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5、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6、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P30
7、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P34
8、不同的干湿区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P37
9、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P67
10、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105
1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地理条件?P107
1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P113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
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
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
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
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理解
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2 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标准,从而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观,并以此来衡量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及善恶美丑。
2 通过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1)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含义。
2难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的原因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
课时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教学重点】
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
1.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 )位。
2.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___千米,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个。
3.自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有 海、海、海、
海。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个。
5、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所在的海域是 ()
A.黄海、渤海 B、东海、黄海
C、渤海、东海 C。南海、东海
2.当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纬度跨度大 B。我国经度跨度大
C.我国地势落差大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四、小组探究
1、阅读图1.3说出我国四至点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2、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3、阅读图1.4、1.5,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4、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洋、两个海峡、两个内海及三大半岛和主要岛屿、群岛。
五、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2.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3.下列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是( )
A.马来西亚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柬埔寨和文莱 D.日本和菲律宾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 )
A.领海面积广大 B.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南北跨度广 D.东西跨度广
二、填空题
我国陆地面积达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 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千米。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