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打工一族时间:2023-10-11 00:01:10)

【编辑】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品多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3、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实践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教学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文并释题。

二、作者简介。重点谈其成就和身份,引发阅读兴趣。

三、思路探究。

1、学生默读,进入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理清文章思路,同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归纳文章的思路,点拨明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四、重点探究——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从课文结尾处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探究。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和结尾两方面意义相联系的语句或段落。

3、交流探究结果,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指导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五、发表创见。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读了这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2、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问:丁教授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

明确: 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物”;研究竹子;个人经验

道理论证: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8、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课堂延伸

1、讨论: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2、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谈。

五、布置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

难点

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

A.确定主题;

B.查询资料;

C.概括结论;

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

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

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

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测评

1、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眼光

勇气

毅力

B.勇气

毅力

眼光

C.毅力

勇气

眼光

D.眼光

毅力

勇气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___和____。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同时,文章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文章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

PPT

【教学方法】

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论证: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

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文章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远意义?

指导学生仔细透彻地研读课文,自行提出问题,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短文或发言提纲。可以以同观点小组结合的形式,合作写文。

参考提示:对下列每一个问题,你分别持什么态度?是全部赞成、部分赞成还是完全反对?可以用举事例或讲道理的方法来清楚地阐述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A、关于作者的论点: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来说,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子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证。

C、关于作者的论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课堂实施:

第一步骤:小组交流,选出见解最独到、观点最鲜明、表达最通畅的发言或文稿。

第二步骤:全班交流,相同观点的整合和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求异思维,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批判性的阅读。

(课堂讨论、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师介入讨论及小结。

四、延伸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课外阅读《发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较两文章所强调的科学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试以《我所追求的科学精神》为题,写一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依据】

读书、求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除了特殊情况,一个人平均要在学校度过人生的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对于求知,人们已是司空见惯了。然而,人们在求知时常常走进误区,其实应归咎于我们追求知识的不良习惯。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怎么样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作者开宗明义地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不仅如此,课文的针对性很强。作者在一开头就说“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作者深知,在他们身上维系着民族的命运,未雨先绸缪,可见作者丁肇中的一份良苦的用心。作者这样面对面似的指点,严肃而真诚,语重而心长,能从内心去振撼学生。不仅如此,作者还联系了自身学习求知的实际,这样,不但缩短了作者同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倍感熟悉和亲切,而且,还使广大学生真实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好处,更直接地让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反省过去,设计未来,惩前毖后。因此,课文在内容上具有强大的启发和诱导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议论这一常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作者的立场坚定、观点明确,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有一丝含混模糊。比较起来,它的确不具备记叙描写那种特有的欲言而不言的含蓄美,但是,它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鲜明而准确的语言,能使读者顿时豁然开朗,其内心即刻“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议论所具备的这种能快速梳理思维、高效地提高鉴别力的优势,应该说是为含蓄的叙述描写语言所难以企及的。

作者选择议论行文,其用意也是十分明确的。他考虑到了自己的文章最应该看的是哪样的人,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学生,作者深知,由于他们常常涉世未深,其世界观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尚处于有待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所以,对于学生,如果作者总是采用模棱两可的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结果,绝不能说没有过对牛谈琴的无奈,有时竟然把学生的思想导入歧途也未可知。

传统的教学,特别是对议论说明文体的教学,往往是遵循着议论说明的形式特征而按部就班。碰着议论文,开首就是“论点是什么”,接着就是“用了哪些论据”,“论证方法怎么样”呀,凡此种种经院哲学术语式的问题,不胜枚举,结果是学一千篇议论文,其实只要学一篇就已足够了。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把作者的观点作为道德训诫的机器,灌输的是无血无肉的教条一般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影响了他们思维素质的个性开发,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渐渐陷入麻木和盲从的境地,如此这般,还何求什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是文章,就多是作者的独创,作者的个性特征不时地渗透在其作品之中,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作品的独创性的特点,总是用某一个既定的模式去肢解文体,这是显然地不能从实质上去把握课文的。就学生这个方面而言,他们的基础,他们的情感,他们的阅历,也是参差各异的。阅读同一种课文,他们所获就一定互有悬殊,这一点,也必然要求课堂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阅读的不同面貌都展现出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阅读,应该以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许可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肯定他们自己的哪怕是直觉的判断;对于作者在说理达意上的表达特征,不仅从消极意义上去把握议论的一般性常识,还要从积极意义上去鼓励他们去补充和创新,在生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使其思维和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开掘和提高。这样做,必然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从而改变了昔日那种被动接受的口袋角色和见色行事的奴隶地位。

阅读本篇文章,鼓励学生去做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尊重其富有个性色彩的判断,这也符合须多角度多层次的创造性进行阅读的这一精神的____“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鉴于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宜局限于片面意义上的准确和绝对意义上的“标准”,勉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向权威挑战,从而砸出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

或许有人会误认为,议论文非文学作品,在“情感”等方面,缺乏动人的力量,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同样来自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只不过作者将其抽象和高度概括了而已。只要教师不墨守课文的抽象的语句,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原其根索其本,那么,这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取得的效果,我想一点儿也不会亚于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品的。

不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产生的理解和判断,教师要作出中肯而公正的评价,在提示和导向上,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发展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

【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形成创造性阅读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围绕作者的观点和作者的学习的成败,可以引发学生自身对过去的检讨和反思,也能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积极的设想,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思考人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方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体一样,作者的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1、以搜集和筛选文体信息为主要途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议论文能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供示范作用,我们应该以课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自低而高的发展思维的能力,逐渐地消灭学生的零碎的含混的思维状态。

2、尝试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引导和提倡学生勿必限于人云亦云的单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品读文本语句,使其展示出不同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在注意基础知识的探究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究。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比较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生动地体会到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在理性的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的水平。

4、注重课文、学生、教师各因素多边活动的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的机会,不仅使课堂过程活泼多姿,而且给学生提供出广阔的创造思维的平台,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5、使学生从文字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从教条走向生动活泼的人生旅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材料导入。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名言阐述了读书和知识的关系由此提出正确的读法和学法,自然导入课文。

(导入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课堂的序幕。导入的选择,不仅要照顾到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拴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当前情景,并为课堂教学的进程从一开头就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大体说来,导入有名言格言式,有诗词歌赋式,有故事式,有歌曲式等多种形式,什么课文采用什么导入形式,这要看具体情况。此所谓对症下药、因文制宜,是万不可套用某一种机械的形式的。)

二、检讨阅读经验,通过搜集、挑选、比较等来弄清文章在说理上的特征。

交流探究:

1、从文中找关键词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为了阐述明白自己的观点,文中哪些词语提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层次?

3、学生自已归纳本文的结构特点。

(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课文内容,结合以往的同类文体的阅读经验,对所学内容作出尝试性的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得到关于本文特点的一致性的结论。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揉磋和提高。)

三、探究文章观点的人生意义,完成由抽象到形象,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回还过程的演变,深入浅出地解读课文。

合作探讨:你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请提出来,并举例证明。

(议论文章,常常是抽象性的,一般性的内容居多,教师的引导稍不注意,课堂就陷入空洞的说教状态,学生处于空中楼阁的层面,云里雾里,是是非非,结果是学生的心和口都被捆绑在教师的思维这卷绳索之中,他们只好人云亦云,最终还是模棱两可。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扮演主导这一角色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墨守着自己的经验不放,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勉励他们不必局限在死板的语言文字上面,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体验,把文字幻化成可捉摸的生活,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课文的抽象而概括道理化为春风柔雨,使学生的心智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并能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理念和阅读习惯。)

四、余音绕音地结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

课堂的学习,无论是所获取的信息或者是所拥有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无疑只是井底之蛙。因此,要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地结束学的技能,能发现那些比较有效的办法,使学生的探究热情一直延伸到课外,能使他们自觉而积极地开拓新视界,运用现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 专家点评:

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 选用恰当的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不妨想一想, 名言导入,既调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这是由 动了学生的探究

于书籍有什么特点方才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的兴趣,又紧扣

生:因为我们依靠知识才能生活,而书籍恰恰几乎可 课文,也为学生

以说是知识的化身。 自主探究做了示

师:说得十分正确。但是,对于读书和有关知识的话 范,有很好的启

题,我们几乎天天接触,真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而实际 发作用。

上呢,我们往往在扮演着一个求知的盲人角色,试想一想,

你们曾经几回地想过你们的读法、你们的学法是正确的呢?

你们曾经几回地关注过你们喝的那点墨水是真正的墨水真

正的知识呢?

生(有惊异的表情)

生:是有这么一点。

师:能找一些成语或名句形容一下我们的求知的实际

情景吗?

生:熟视无睹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的确,我们的头脑几乎被知识挤得满满的,而一

提到动手作业,我们几乎都不知所措,十分害怕。可悲的

是,我们每天只知道学,却从来很少去想一想我们不能用

的原因。今天,很幸运,我们有缘读到《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一文,它将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地学习、真正

的求和。它会一脚踢醒我们这些梦中人,拨开我们心灵的

迷雾,使我们真正见到求和天地的青天丽日。

二、调动同类文体的阅读经验,探究本文在说理上的特征。

师:我们接触的文章,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 专家点评:

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自己不在文中明说出来,而读者读 自主搜集筛

后却自然明白了解;另一种是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他自 选本信息,注重

己在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你们可依据自己所获取的文本 了学生的主体地

信息,筛选一下并作出判断,看看本文属于哪一种情形。 位。同时,师生

生:后一种。 互动,课堂活跃

生:属于那种“在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文章。 而又有条不紊。

师:那么,请你们再想想,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力避传统议论文

生:告诉我们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教学的公式化,

生:告诉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力避单调、枯燥

生:告诉我们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生:告诉我们要重视实验精神。

生:告诉我们,中国学生存在着许多缺点。

生:告诉我们,作者丁肇中在美国留过学。

生: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师:你们说了很多,都动了脑筋,这是你们的成功。你们能否还把这些要点权衡一下,看哪一条是其中最重要的,打个比方说,把这些句子的班长找出来。

生:我们学习时要“格物”和“致知”,就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师:文中对“探察物体”作了怎样的说明?

生: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

师:说得很对。请浏览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表象,强调了作者关注“实验”。

生:“实验”这个词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多次,说明作者在有意识地强调“实验”这个意思。

师:如果有兴趣,可以在文中统计一番“实验”一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

生:11次。

师:“实验”一词出现这么多次,作者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新的知识获得的正确途径是通过格物,即通过实验而获得的。

师:对,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这一观点,文中有哪些关键词语提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层次呢?

生:传统的中国教育

生:科学发展的历史 时至今天

生: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

师:以什么为序?

生:时间

师:对,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有悖于科学发展

史的要求的,从这一失一得之中,自然让读者明白,实验精

神在教育中是多么的重要。不仅如此,作者还就今天的中国

学生现状作出定位,换句话说,仍然是抱残守缺,深深地中

了传统教育的毒,从而证明发扬和“复兴”格物致知精神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作者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不是光讲道理,

还摆了事实,关于摆事实,同学们一定不会很困难地找出来

吧?

生:不困难

生: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生:作者自己留学的一段经历,证明了中国学生轻视实   :

验,不愿动手的缺陷。

师:既然作者指出了中国学生包括我们在内所存在的问题,他是否详细地给我们指出了摆脱这种困境而在今后能迈上正确的求知途径的方法呢?

生:作者是这样说的。

生:他说:“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

生:还有“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弄清了课文在议论

上的特点:文章的结构是我们常见的,即提出问题__分析

问题__解决问题。说理的方法也是我们常见的,

你们自己归纳一下吧!

生:摆事实,讲道理。

三、还抽象于形象,还一般于特殊,深入浅出地理解内  专家点评:

容,鼓励独到的见解。                                     讲究引导和点

师:李白和杜甫是大家熟悉的诗人,我这儿有一首关于 拨的艺术。利用阅

他们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哪用故 读期待,阅读的反

谤伤。蚍蜉振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是韩愈给李白杜甫诗文 思和批判,调动了

的评价,你们还能找出一首来吗?                       学生的积极性,正

生: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 面诱导学生,使其

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代赵翼的《论诗》。         健康发展。讲究创

师:从对李白杜甫诗文的不同评价来看,你们觉得韩愈 新阅读,很好地开

和赵翼哪一个人的求知观同课文相类似,并简要地谈谈自己 发了智力。

的依据。

(学生讨论)

生:赵翼的求知观跟课文类似。

师:依据呢?

生:因为赵翼“保留”着“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他“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象”。

生:他学习知识做到了“不消极地袖手旁观”,“能自己做主张,出主意”,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积极提倡动手创新。

师:谈得很好。既然如你们所说,那么,丁肇中是一个大学问家,他也是个权威,你们敢向他挑战吗?

生:能!

生:敢!

师:他说,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你们有些什么不同的意见呢?

生:有。就如格竹吧,同是封建时代的郑板桥,他就不像王阳明那样一无所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浑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

生:很多善于写咏物诗的封建文人,他们其实是擅长“格物”并能“致知”的。

生:如“格柳”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我也起了一首:“梅雪争春肯降,骚人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宋诗人在“格”梅和雪。

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在“格草”。

生:“横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不同”。苏轼在“格山”。

师:说得很多了。同学们能够同作者一见雌雄,这是好

习惯。不过,作者所说的,毕竟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且

对现在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作者正站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

族命运的高度,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开具了治病的方良药。

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他的这一番良苦的用心。你们觉得呢?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把自己同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的精神。

生:我打算把他的教导落实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去。

生:学习注重实际,旨在创新的求知精神。

师:是的,我们虽然提倡怀疑的精神,但是,我也不能因此而走向极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样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真正的知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要在倒掉产盆里的脏水的同时,连新生的婴儿也倒掉了!”

四、留下余味,使学生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堂之外去。  专家点评:

师:议论的文章,虽然缺乏文学作品的生动,但是,它    结尾留白期待,

们正如本文一样,有许多精辟的见地与人生的哲理足以开启 使课堂学余音绕梁,

我们的心扉,打动我们的心灵,洗礼我们的灵魂。老子说: 为学生把探究的欲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轻诺必 望和热情延伸到课

寡信,多易必多难”。这些道理,对们做事为人,给了多么 外,作了适当的引

大的启发和帮助啊。鉴于此,你们在读书时,就不应该偏食,导和准备。

不仅学会享受那些动人心弦文学作品,也应该抽点时间读一

读那些质朴的说理文章,请记住,那里面同样有鲜花和宝石!

【教学反思】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附:课后拓展性阅读材料

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  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

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

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

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选自XX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谭绍斌)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404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品多篇】.doc》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