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古典风格时间:2023-10-24 08:00:03)

寄语:小学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品多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轮读词语:

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

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2)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轮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四、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感受巨石之“怪”。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

(3)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问。

2.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3.感受人物品质。

大石头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感受,他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

(1)自读课文,找、画关键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体会课文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探索写具体的。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拓展延伸,加强感悟

你还搜集到李四光爷爷哪些故事?特别是他的童年故事?读过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1.谈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李四光爷爷小时侯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引发他的思考和探索,后来出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看到苹果往下掉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揭示课题。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思考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里写到了小牛顿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最欣赏小牛顿哪一点?

4.自主阅读。

5.交流,指导朗读。

六、作业超市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抄写生字词语。

3.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故事。

【教学反思】

我在上这课时,由“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识?”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2个疑问:

1、这块大石头“怪”在哪里?

2、他是怎么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的。这是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我将问题及时打在电脑上,呈现给全班学生作为自学的导向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我也将本节课的重点定在讨论问题一。

孩子们发言积极,找到了许多重点语句,我虽然表面镇定地在讲课,带领孩子挖掘语言的重点、训练感情朗读。可是此时,我的心里已经开始发虚了。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思维在无限制地扩张,体悟的点铺得太开了,显得很散,影响整个课堂的严谨性,可是我又想不住及时刹车的方法,怎么办?好不容易,终于有同学说到了我课前预设的句子了,赶快抓住,将问题的讨论缩小到第二段。

课后我仔细思考了这个插曲,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陷。

1、我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这篇课文读得不够透彻:

只重视了文中重点词句、语言训练点和思想感情的渗透,忽略了这篇文章的结构体系。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到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这块石头的“大”,从而引发了李四光孩提时的疑问。其他段落为第二部分,讲述李四光不断探究问题的答案,终于成为了我国的地质学家。所以,如果将目标再锁定明确一些,就不会出现课堂上孩子说话如此散的现象了,我可以这样安排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的“大”?第二课时再安排后半部分来历怪的特点。最后在学完课文之前,结合板书指向课题,石头“大”,来历“怪”,怪不得叫“奇怪的大石头”呢!齐读课题下课。唉!怎么没早点发现。而且这归段的能力,是三年级重点要培养的,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不错,细节决定成败,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疏忽,让我觉得整节课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

2、朗读的形式过于单一: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会忽略朗读形式的问题,学着学着就变成齐读为主了,整个课堂齐读的比例占到了80%,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还得继续奋战。朗读可以分为:个别指名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课堂上,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尤其重要的功效。比如个别指名读可以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焦点,通过个别学生的朗读达到示范、纠错、突破重点等多项指向明确的功能,同时体现了一个朗读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齐读可以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使朗读有气势,但不易抒发孩子个人的朗读情感。再说赛读,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他们喜欢小组竞赛,喜欢那种获胜的感受,尤其是当两组站起来的时候,特别精神,特别投入。因此,课堂应是多种朗读方式的结合体,让朗读扬长避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另外课堂也有成功之处,需要坚持的。

1、识字的自主学习:

到了三年级,识字写字部分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此时就应该根据两年多学习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自学生字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几个重要的字范写、讲解、书空、强调。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

2、问题由学生中来再由学生来解决:

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获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仔细地去读课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努力地解决问题。

3、重点语句的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

三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一些重点的语句在每个孩子读来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个别发表见解的互补及点拨,让孩子自主理解重点语句,通过抓字、词的体悟,帮助理解含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感情朗读的任务也由学生完成了。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轮读词语:

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

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2)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轮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四、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感受巨石之“怪”。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

(3)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问。

2、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3、感受人物品质。

大石头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感受,他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

(1)自读课文,找、画关键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体会课文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探索写具体的。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拓展延伸,加强感悟

你还搜集到李四光爷爷哪些故事?特别是他的童年故事?读过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1、谈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李四光爷爷小时侯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引发他的思考和探索,后来出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看到苹果往下掉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揭示课题。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思考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里写到了小牛顿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最欣赏小牛顿哪一点?

4、自主阅读。

5、交流,指导朗读。

六、作业超市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抄写生字词语。

3、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故事。

【教学反思】

我在上这课时,由“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识?”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2个疑问:

1、这块大石头“怪”在哪里?

2、他是怎么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的。这是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我将问题及时打在电脑上,呈现给全班学生作为自学的导向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我也将本节课的重点定在讨论问题一。

孩子们发言积极,找到了许多重点语句,我虽然表面镇定地在讲课,带领孩子挖掘语言的重点、训练感情朗读。可是此时,我的心里已经开始发虚了。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思维在无限制地扩张,体悟的点铺得太开了,显得很散,影响整个课堂的严谨性,可是我又想不住及时刹车的方法,怎么办?好不容易,终于有同学说到了我课前预设的句子了,赶快抓住,将问题的讨论缩小到第二段。

课后我仔细思考了这个插曲,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陷。

1、我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这篇课文读得不够透彻:

只重视了文中重点词句、语言训练点和思想感情的渗透,忽略了这篇文章的结构体系。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到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这块石头的“大”,从而引发了李四光孩提时的疑问。其他段落为第二部分,讲述李四光不断探究问题的答案,终于成为了我国的地质学家。所以,如果将目标再锁定明确一些,就不会出现课堂上孩子说话如此散的现象了,我可以这样安排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的“大”?第二课时再安排后半部分来历怪的特点。最后在学完课文之前,结合板书指向课题,石头“大”,来历“怪”,怪不得叫“奇怪的大石头”呢!齐读课题下课。唉!怎么没早点发现。而且这归段的能力,是三年级重点要培养的,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不错,细节决定成败,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疏忽,让我觉得整节课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

2、朗读的形式过于单一: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会忽略朗读形式的问题,学着学着就变成齐读为主了,整个课堂齐读的比例占到了80%,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还得继续奋战。朗读可以分为:个别指名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课堂上,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尤其重要的功效。比如个别指名读可以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焦点,通过个别学生的朗读达到示范、纠错、突破重点等多项指向明确的功能,同时体现了一个朗读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齐读可以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使朗读有气势,但不易抒发孩子个人的朗读情感。再说赛读,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他们喜欢小组竞赛,喜欢那种获胜的感受,尤其是当两组站起来的时候,特别精神,特别投入。因此,课堂应是多种朗读方式的结合体,让朗读扬长避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另外课堂也有成功之处,需要坚持的。

1、识字的自主学习:

到了三年级,识字写字部分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此时就应该根据两年多学习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自学生字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几个重要的字范写、讲解、书空、强调。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

2、问题由学生中来再由学生来解决:

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获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仔细地去读课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努力地解决问题。

3、重点语句的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

三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一些重点的语句在每个孩子读来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个别发表见解的互补及点拨,让孩子自主理解重点语句,通过抓字、词的体悟,帮助理解含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感情朗读的任务也由学生完成了。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0个生字。会认6个,会写14个。并正确书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藏”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李四光的有关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通读顺。勾画疑难词句,或感受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3。搜集资料,了解李四光的光辉成就。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几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大朋友——出示李四光的头像,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李四光的生平,及他的光辉成就。

2。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呢?让我们去读读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从故事中找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朗读)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分节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预习效果。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先自读,再指名读,最后互读检查。交流识字方法。

3。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b。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地质学家,突兀,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秦岭等。

4。完整地齐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再读课文。

1。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学好问等等。

2。能用书上的话充分证明你的'观点吗?再读课文,画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语句。

3。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证明观点的句子。

有记录员作好记录,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五 作业

1。写写生字。2读读李四光的有关文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听写生字。

2。交流课下所读的文章,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3。齐读课文。

二 全班交流,深入研读。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有关的句子。学习方法可如下:

1。生:李四光爱思考。如: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这块大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让他产生兴趣呢?

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引导学生感知巨石的形象和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生:李四光好学好问。如“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指导:想象情境,进行对话练习。

李四光怎么问老师的?同桌合作演一演。

如:“这么大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你也试着把李四光的想法表述出来: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 ),可它并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

让学生感受到李四光好问,会思考的品质。

3。李四光又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合作演一演父子俩的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

4。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执着、认真的态度。

5。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再次感受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 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不懈的探索,研究出来的成果震惊世界,你从中受的什么启发?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 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如:茅以升《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等等。

7 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 ? 爱问 爱思考 执着探索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四

【重点难点】

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与他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李四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

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共十七画,第六画为└。

卧: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与他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2、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词语。

二、感知巨石的形象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老师在黑板上画石头讨论: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三、感受好问精神

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石头有了疑问。

他产生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演。

2、同桌读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四、解开巨石之谜

1、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读后讨论:李四光是怎么解开巨石来历这一谜团的?

3、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这个问题使李四光思考了二十多年。

(2)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得出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大家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1. 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幻灯片),看看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的。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

地质学?冰川?突兀?

第四纪冰川:约250万年前至今。那时候气候异常寒冷,人们将处在这个时候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

突兀: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

1:同学们越来越会学习了,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们通过读文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答案

就藏在课文里。现在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读读课文好吗?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 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然后跑去问老师和爸爸。然后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问老师和爸爸有没有解决疑惑?

生: 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靠自己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很好,说明你认真的读了课文并且去思考了。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

生:讲了李四光的事

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师:有两个时间

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

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好,前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讲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谁能看着灯片一气呵成来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说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别强,谁来说

(放幻灯片)

幻灯片: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问_____________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

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石头的来由的故事。

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2我们刚刚了解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疑惑和解决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爱提问/爱思考/善观察板书:爱提问(提炼同学的观点写上)

爱思考

3:你们说他爱提问爱思考,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问题?请大家找出来。默读一下李四光小时候的部分,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思考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你说

a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很好,这句话李四光是放在心里还是说出来的?

生:说出来的

师:是说出来的'吗?看看课文: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师:很好,他还提了什么问题?

生: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师:还有没有?你说

c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好,李四光提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思考的小孩!好,我们先来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灯片)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a好,李四光通过捉迷藏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而其他小伙伴没有却产生疑问。

那说明李四光比别人善于观察,对吗?嗯,善于观察就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b好,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跑去问老师

嗯,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正是因为他心中产生了疑惑,才推动他不停的去寻找答案。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

师:还有没有认为读得比他好的?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读得更疑惑一点----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语言训练

师: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于是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你说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你问老师连称呼都没有,真没礼貌。老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重新问一遍

生:老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我怎么听不明白呢,哪里的石头?注意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说说

生:老师,草地上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老师是怎么回答他的。谁来做老师,回答他?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的语气应该怎样呢?还有没有谁来做老师?你来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从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老师不确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恐怕

师:好,那该怎么读?谁来当老师?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为老师没有回答李四光的问题。只是说石头在那的时间长。李四光就更急却的想知道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生: 老师没有正面回

答李四光的问题。他就问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

师: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谁做老师来回答他?你说

生: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从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不肯定

师:从哪里看出来?

师:好,怎么把老师的不确定表达出来呢?谁来读?

生: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c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吗?好在哪里?

a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b善于分析老师的答案。不仅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

板书:爱动脑,勤思考,善分析,不盲从

那老师怎么回答呢?谁来做老师?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老师当时答不上来,他说这句话是心里会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问住了/

好,那应该怎么读?谁来?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想

好,下面我们搞个小角色表演,你们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排练一遍,然后叫同学来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两个同学来演,

不错,大家给掌声表扬他们。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谁愿意做旁白?

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的

读了这一段话的对话有没发现和前面课文的对话有些什么不一样?

没有提示语,还发现了什么,每人的话都成一个自然段

对了,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这样子的对话不仅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这么写

好,老师被问住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同学们想一想他会怎么问爸爸,爸爸又会怎么回答。同学在下面演

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下课后再写一个小练笔,通过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好,演员开始排练。

小演员都准备好了吗?好,你们来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

4.李四光解决了疑惑没有?怎样解决的?

生:解决了。他去英国学习地质学,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石

师:是解决了吗?他明白了家乡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了吗?

生:没有,他还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那块那石头,才弄明白是从秦岭来的

师:怎样考察?想象一下考察会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个放大镜看看那块石头,可以看看草地周围

4.李四光的故事对你什么启发?

生:要向李四光一样爱思考/勤动脑/打破沙锅问到底

(放幻灯片,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师:看,李四光爷爷来了,你们对他说些什么?

生:李四光爷爷,你真爱学习

生:李四光爷爷,我要学习你爱思考,勤动脑

师:说的真好,好好学习,勤于动脑。我相信将来你们也会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你在玩这个游戏时是什么感受?

2、(出示童年李四光的图片)这个小朋友叫李四光,他小时候也爱玩捉迷藏的游戏。但是李四光在玩的时候和大家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教师结合资料袋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主人公——李四光。

(1)自由阅读资料袋内容: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课后的资料袋,说一说读了这些资料,对李四光有了什么了解。

(2)交流搜集资料:课前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谁来给大家展示补充一下?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补充介绍。

(3)教师介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李四光的资料,同学们愿意听老师介绍吗?(投影展示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

2、投影出示生字:坑  考  秦  域  遗  震

这些生字都来了,它们想和大家交朋友呢!谁能把它读准它就是谁的朋友了。

指名读,齐读。

3、投影出示词语: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现在老师把生字藏进这些词语里面了,谁会读呢?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当评委,看他们是否把课文读通顺了,读准确了。

学生轮流读课文,读完后大家点评。

三、再读课文,理清内容顺序。

1、请大家同桌合作,像刚才的那些同学一样,把课文再流利地读一遍。边读边想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李四光在玩捉迷藏的时候和大家有什么不同?

2、谁来交流一下刚才思考的结果?(指名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李四光在对大石头产生兴趣之后是怎么做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教师相机板书:产生疑问—请教师长—学习考察—揭开谜底)

四、师生合作,质疑解难。

1、同学们真会读书。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那些平常没有见过的词语找出来,看谁能给大家解释解释。

2、师生合作理解下列词语(凡是学生能够讲的,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尽量让学生自己讲):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季,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成为第四纪冰川。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大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3、刚才我们一起合作把课文中的这些词语都弄懂了,现在我们再次合作,把课文齐读一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五、明确要求,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这些字。再指名读。

2、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你觉得哪些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你想怎样提醒大家?(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注意引导。)

“藏”字笔画较多,共有17画,第六笔是“∟”。

“卧”字左边是个“臣”,注意笔顺。

“旅”字注意右下部分。

“纪”字右边是“己”,不是“已”。

“考”字最后一笔是“ㄅ”。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后作业:

把课文读熟。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

产生疑问—请教师长—学习考察—揭开谜底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大屏幕出示生字新词。同学们,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生字新词,请你小声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奇怪的大石头》,请大家齐读课题。分别按照以下要求来读:

(1)带着疑问的语气来读;

(2)李四光对什么感到奇怪呢(重读“大石头”);

二、细读课文,感知“奇怪”。

1、课文中的那块大石头究竟有什么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和李四光一起来研究探讨。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有关描写大石头的句子和词语,用笔划出来。

2、谁来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大石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这块石头“独立”“巨大”的特点。板书:独立、巨大)

3、教师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句中加点的词语可适当重读)。

(1)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2)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大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4、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感受“好问”。

1、李四光围绕这块大石头一共提了几个问题?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做上记号。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大屏幕将三个问题一一展示出来。

3、同桌合作读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边读边想:李四光这几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理解,李四光的第一个问题是自己通过观察提出来的,后面的两个问题是根据老师的推测提出来的。(教师相机板书:时间久、大人也不明白)

5、填一填:我们来按课文填空,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1)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

(2)同桌互查。

(3)齐读这个问题。

(4)学生谈对这个问题的感受。

6、教师小结:这说明李四光不仅爱提问题,而且善于思考。所以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赞扬他:“李四光真会提问题”。(教师相机板书:善于思考)

7、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读才能体现李四光爱思考呢?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句中加点的词语可以重读。(可以请读得好的同学朗读,也可以老师示范朗读。)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2)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砸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8、学生同桌合作练习朗读课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9、指名扮角色朗读课文2—8自然段。

四、深究解疑,感悟“执著”。

1、这块巨石之谜最后是怎样解开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最后两段,找到有关句子做上记号。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句中加点的词语可以重读)。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3、从童年时期的疑问,直到许多年后解开巨石之谜,这中间李四光付出了多少努力。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有关词语划上记号。

4、学生交流,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关键词语:

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

5、从这些词语中你感悟到什么?(教师相机板书:执著探索)

6、李四光除了解开巨石之谜外,还有什么重大发现?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

7、师生交流感受“震惊”。想象一下当时国内外科学家会如何评价这个重大发现?

8、让我们用佩服和自豪的语气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9、冰川旅行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冰川旅行”的动画。

五、回顾总结,升华激励。

1、现在我们再次完整地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感受李四光的善于思考和执著探究。

2、读一读课后学习小伙伴的话,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想不到一块孤零零的石头竟然蕴含了巨大的研究价值,而童年时期的疑问也可以引发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他的这种好学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当中也有很多同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只要我们能够执著地探索,都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学生齐读这句话)。

六、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备用: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g     duǒ  cáng        lǚ  xíng      kǎo  chá

(        )     (       )       (       )     (       )

zhèn  jīng       qín  lǐng     yán   jiū      yí  jì

(        )     (       )       (       )     (       )

二、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孤零零     (        )   (        )

严严实实    (        )   (        )

三、我会照样子填词语。

例:(孤零零)              (     )

(巨 大)  的石头      (     )   的花朵

(突 兀)              (     )

(     )               (     )

(     )  的天气       (     )   的土地

(     )               (     )

四、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1、一看到敬爱的老师,我就                           。

2、一                   ,      就                  。

课文配读资料:

1、小诗一首:(陶行知)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2、名人名言: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与原有思路不同的新的角度看问题,往往是获得重大认识突破的契(qì)机。                             (爱因斯坦)

教学咨询资料: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原名仲(zhòng)揆(kuí),蒙古族,湖北黄冈人。曾留学英国和日本。曾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建国以后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

李四光曾从事蜓(tíng)科化石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长期以来,国际上一只充斥着中国内地无第四纪冰川的谬论。1921年,他在太行山东麓和大同盆地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3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庐山、荒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地发现了各类冰川、冰碛地形和斌冰碛物,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划分了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积极评价。40年代考察了川东、鄂西、湘西、桂北和贵州高原等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冰川遗迹和冰期划分的论著。50年代在北京西山地区鉴定了多处冰川遗迹,并在60年代初亲自规划和主持全国的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

李四光在科学上成就非凡,他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他还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作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晚年,李四光还为我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很多工作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809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品多篇).doc》
小学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