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编辑】溶解度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溶解度教案 篇一
关键词:教学设计;自主探究;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58-03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不断深入,科学探究题已成为考查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进行“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学时,需要打破常规的授课方式,精心创设真实的探究情境,在学生真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和快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现将“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学中的一个课例呈现出来,意在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探讨和反思的平台。
【教师】情境引入: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很多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完成,你能简述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吗?
【学生】表现出很熟知的表情,争先恐后回答: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表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教师】回答很好,今天我们重新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
演示实验: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溶液中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且最终变成无色)。
【学生】所有学生都表现出疑惑的神情,自言自语地说:“咦,怎么会有气泡产生呢?”
【反思】本段教学通过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以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内化、表征,发现问题并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师】(也表现出惊讶的神态)怎么会有气泡产生呢?
提出问题:请你对本实验所产生现象的原因作出大胆的猜想并说出依据。
【学生】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见解。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生A:可能拿错了药品。
生B: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教师】向学生展示药品,经检验盛放药品试剂瓶标签无误。师生共同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追问: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各小组讨论,制定出合理检验计划,展示并与大家交流。
【学生】小组间讨论,制定计划。每组由一名学生介绍实验计划,板书实验原理。
生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生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Ca(OH)2溶液(或Ba(OH)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Ba(OH)2+Na2CO3=BaCO3+2NaOH
生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CaCl2 溶液(或BaCl2 溶液或Ca(NO3)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其他反应原理,略)
评价方案:学生评价方案并确定上述方案可行。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检验,同时走入学生之中,指导实验并解答疑问。
【学生】进行实验。
1.进行实验检验,从实验中收集证据并记录现象。
2.表达交流,形成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反思】本段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通过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形成结论等过程,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师】既然大家已确认氢氧化钠溶液变质,那么其变质程度如何?请你对溶液的成分做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学生】再次引发探究的欲望,同学间热烈议论,对原溶液的成分作出全面猜想与假设。
生A:原溶液全部变质,溶质为碳酸钠。
生B:原溶液部分变质,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教师】追问:怎样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请各小组继续制定实验计划,并说出实验的依据。
教师走进学生之中听取学生意见,适时解答疑惑。
【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后阐述实验方案及原理。
实验方案: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原溶液部分变质;如果酚酞试液不变色,则原溶液全部变质。
生A:(补充)用C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代替CaCl2溶液,也可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
【教师】同学们充分进行了思考,请你们根据桌面上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验证。教师走进学生之中指导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确认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通过对变质后氢氧化钠溶液成分的深入探究,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精神品质,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发挥实验小组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都有参与的机会。通过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同学们做得很好!老师设计了与同学们不同的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全部变质,请你们评价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投影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直接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原溶液部分变质;如果酚酞试液不变色,则原溶液全部变质。
方案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原溶液部分变质;如果酚酞试液不变色,则原溶液全部变质。
【学生】激发了高度的评价热情。
生A:方案1可行,如果溶液全部变质,已经不存在NaOH,则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如果溶液部分变质,溶液中存在NaOH,则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生B:方案1不可行,因为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生C:方案2不可行,因为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了NaOH,无色的酚酞试液一定变红色,故无法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教师】追问:
1.用KOH溶液代替Ca(OH)2溶液可以吗?
2.除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外,还可以使用哪些试剂也可以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呢?
【学生】沉默,思考,然后举手回答。
生A:KOH既不与Na2CO3发生反应,又为原溶液提供了OH-。
生B:根据NaOH的化学性质,可以采用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或FeCl3溶液或NH4NO3溶液进行检验,如果有沉淀或气体产生,证明原溶液部分变质,否则原溶液全部变质。
【教师】同学们思考问题很缜密!回答的真棒!
拓展应用:
1.如何保存氢氧化钠溶液呢?
2.如何利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怎样获得氢氧化钠固体呢?
【学生】
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1:密封保存。
思考后回答问题2:先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过滤即可以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将氢氧化钠溶液蒸发水分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反思】通过对知识的拓展延伸,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以升华。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你一定知道了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同时也学习了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及变质后成分的检验方法。下面我们对氢氧化钠变质及检验归纳总结。投影: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及检验。
【学生】归纳总结:1.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际是检验Na2CO3是否存在。2.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实际是先除去Na2CO3再检验NaOH是否存在。
【教师】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种常见的物质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呢?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氢氧化钙
【教师】对,请看,这是一包已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剂”,干燥剂是否变质?它有哪些物质成分?请各小组根据提供的仪器和用品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进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验证。
总结归纳:生石灰变质及检验:
【反思】通过对“生石灰干燥剂”成分的探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实践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活动,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你能说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包括哪些过程吗?
【学生】科学探究包括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形成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应用等过程。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下面我们共同归纳科学探究的有关问题。
投影总结1科学探究的过程和试题结构类型
投影总结2探究题解题思路
实验探究题常围绕科学探究八要素,有侧重地考察某一步或几步。题目多从课本中的实验衍生出来,或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试题常以实验操作、仪器的选择和使用、信息解读、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阅读能力、探究能力。
解题策略:解答探究题时,要通读全题,明确提出的问题与各环节的联系,不可断章取义。平时应注意实验的操作、现象观察并加强对审题能力、信息迁移能力、探究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溶解度教案 篇二
关键词: 思维惰性 精选例题 提升思维
在教学工作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若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会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工作会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现状却是:很多学生思维惰性较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并不希望学到如何“渔”,甚至根本就不想去“渔”,他们更希望教师能直接给自己“鱼”,最好还要把“鱼”烹制成美味佳肴,直接送到嘴里就可以吃。
造成学生不愿动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家庭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学生的家庭条件好,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呵护有加,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学生依赖性强,不愿动脑动手,不能吃苦。还有些学生家长虽不溺爱孩子,但出于对学生学习的重视,要求孩子除了学习以外,什么活都不用做,也尽量不让孩子接触学习以外的事物。这样的学生虽学习认真,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或者因接触的外界事物少而导致视野狭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多以教师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为主要考核内容。教学现实是教学内容多,而课时量较少,导致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都很重。这就要求教师在较少的时间内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并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在处理教学任务与课时的矛盾时,很多教师往往选择尽快给出答案后要求学生记忆。因为教师的答案更接近考试的标准答案,学生记住后不用过多思考也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这在低年段学生的学习中,不失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一条捷径。这样,学生付出的思考时间少了,却可以达到考试的分数要求,学生尝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甜头”,渐渐失去了思考的愿望,学习变得被动,学生则变成了记忆的工具。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学生这样的状态在低年级应付考试也还可以,在高中学习中,学生的思维缺陷会暴露无遗。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所学知识量的大幅增加、知识难度的跳跃性增大,平时不愿思考或者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很难适应。
苏霍姆斯基曾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智慧的行囊,而主要应该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重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思考的习惯呢?我认为,在教学中精选精析例题是十分重要的。精选例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多条件例题,选择有用条件,掌握基本概念。
理解和掌握概念是学生掌握一门科学的根本,如果概念不清,那么理论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学生做题时会无所适从,甚至得出错误结论。例如:高中化学必修1的课本中,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是这样规定的:“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掌握这一概念时,学生往往是根据公式:cB=nB/V来解决,以为只要用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体积就可以了。为清晰这一概念,我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
例1.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1mL,这1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1 B.0.1mol・L-1 C.0.01mol・L-1 D.10mol・L-1
学生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公式cB=nB/V,应先求出NaOH的物质的量,再除以体积。可是本题给出了三个不同的体积。学生通过研究可以判断出前两个体积是配制溶液时的用量,1mL是后来取出的溶液的体积,所以1mL这个量不能用。但剩下的两个体积,究竟应除以哪一个体积才对呢?学生犯了难。此时再带领学生回看概念,学生注意到了概念中“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公式的分母应该是溶液的体积,而10mL是水的体积,水是溶剂,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此量不能用。
通过练习,学生认识到了正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的重要性,知道了基本概念的语言都是经过反复锤炼的,句子中每个词都有特定的意义。学生再遇到新概念就会更认真、谨慎地对待。
二、用近似例题,教会学生读题、审题。
学生要想会做题、把题目做对,首先应该能够把题目读仔细、读正确。每次考完试后,
总会有学生拍着自己的脑袋喊:“那道题我是会做的,只是有个条件没有注意到,唉,太可惜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某个已知条件而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例子也很多。为此,我设置了一些条件相近,但结论完全不同的题目,让学生体会到审题严谨的重要性。课堂上,我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
例3.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
B.75 mL 2mol・L-1NH4Cl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75 mL 1mol・L-1FeCl3溶液
看到题目后,很多学生认为A、B和C都正确。于是,我给出下面这道例题:
例4.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
B.75 mL 2mol・L-1NH4Cl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75 mL 1mol・L-1FeCl3溶液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点燃了――原来一个是求Cl-物质的量浓度,一个是求Cl-物质的量。不用教师过多讲解,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到了正确结论。学生再遇到新的题目时会更加仔细地读题、审题。
三、改编题目,击中思维盲区,挖掘隐含条件。
解答化学题目时,学生往往不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为此,我对下面的例题进行了改编:
例5: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如果直接使用原题,学生会注意到选取的容量瓶是500mL,轻易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若题目中不给出容量瓶的容量,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常见容量瓶的容量”的背景知识,只有选择了正确的容量瓶,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我将上题题干改编为:
例6: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用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溶解度教案 篇三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41
作为科学探究中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实验探究法”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实验探究法”指的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它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是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为目标,以教材实验为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模拟科学的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这一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的第2课时内容。笔者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效果较好。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
1.教师首先通过知识回顾什么是溶液?溶质、溶剂、溶液三者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入溶液方面的内容。然后教师演示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用石蜡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断搅拌(如图1所示),设置悬念,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现象:当拿起烧杯时烧杯底部黏着的木块掉下来了。
[思考]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回答]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www.haoword.com)[设问]为什么会有温度的变化?
从而将学生的思绪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了四个实验。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做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本质,体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本质研究过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素质。总体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定量判断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实验探究1] 仪器: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药品:固态NaCl、NH4NO3、NaOH
实验步骤:(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温度计记录。(3)将等质量的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该方案所用的水都是100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相同(如图2所示)。
实验结论:NaCl在溶解时溶液温度基本没有变化;NH4NO3在溶解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溶解时需要吸收热量;NaOH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实验再探究
[思考(追问)]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用到了温度计,温度计适合于精确测量任一物质溶解于水时吸热还是放热,也就是定量进行测定。如果没有温度计,同学们如何设计出其他的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大家能设计出多少种其他的方案呢?
[投影]需要用到的药品有NaCl、NH4NO3、NaOH,其余的所需实验仪器同学们自己选择使用。
[实验探究2]
方案1:
很多同学在受到温度计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想出以下一个改进方法,该方案将U形管与小试管和集气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当氢氧化钠与水接触后出现放热现象,从而引起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进而导致U形管中两边中的液柱出现高度差,这一现象在本质上与温度计测定方法是一样的,U形管相当于一只粗略的温度计(如图3所示)。
方案2:
在三个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然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来判断溶液温度的变化。现象:用手触摸各烧杯外壁,NaCl溶液的烧杯无明显变化,盛NH4NO3溶液的烧杯较冷,盛NaOH溶液的烧杯壁较热。这种方法应该是学生们最容易想到的。在学习红磷、木炭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们都曾感受到这一实验现象――放热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发现就是可以通过触摸容器的外壁的发烫来感受的。
方案3:
然而学生在通过触摸的方法来感知物质在溶于水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时,还是觉得不够直观,在学生们的心中,更多的实验现象是通过眼睛的观察得出的,因此学生在方案2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改进。图4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当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到NaOH固体后,烧杯中的玻璃导管冒出气泡(气泡的冒出是由于NaOH固体与水溶解过程中放热引起的)。但是图4中从分液漏斗中滴加入的水后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当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的过程中,烧杯中一定也有气泡冒出。所以还需要改进,进而就有了图5和图6两种设计。图5设计中氢氧化钠加入水中由于放热使得气球鼓起来,图6中玻璃导管冒出气泡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氢氧化钠等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
[提问]比较用温度计测定和上述几种方案,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回答]利用温度计――可以定量测出温度的变化,测定比较精确,但是方法单一。而利用另几种方法可以粗略判断,但是无法对温度变化较小的溶解现象进行测定。
[思考]同样都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分析]物质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本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变化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水分子拆开,并向水中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了水合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则放出热量。对于不同的物质而言,这两种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是不一样的,因此溶液的温度会因物质溶解不同,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有的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扩散过程所要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所能放出的热量,最终使得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溶液的温度则降低。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本质
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情况,认知了溶液温度变化的本质。通过再探究再设计再改进,使大家了解了实验探究法在化学学习中重要性,提高了探究新知识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的几点体会
1.对于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判断。不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判断,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如果给学生的空间更宽一些,学生可以想到更多的方法进行验证和体验。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些内容都很容易理解。
2.实验探究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用实验探究法组织“溶液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的教学,学生始终置身于亲自动手实验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情境中,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快乐,从而激发探究新事物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之前,让部分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及结果,学生表现的都很积极;学生都渴望得到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3.实验探究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用实验探究法组织“溶液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教学活动,是以学生实验为核心的,让学生在系列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体验溶液溶于水时的热量变化本质,体验研究过程。实验探究法有利于培养科学素质。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初步了解实验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家的工作方法,而且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提高了探究新知识的合作精神。
溶解度教案 篇四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或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设计方案1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第三节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一、溶解度
[讲解]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
气体
氧气
氯气
二氧化硫
氯化氢
氨气
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
[布置讨论题]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教学设计方案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这两种物质的曲线。
物质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
36
36
37
39
40
2.现有10g硝酸钾和2g食盐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开?
实验内容
可行性论证
溶解度教案 篇五
一、项目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不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溶解度可以描述溶质的溶解极限,能够用数据、图表描述物质的溶解度信息。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调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能够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设计方案,使不同物质分别处于溶解、结晶状态,通过过滤实现物质分离。
二、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导入。
实物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粗盐与餐桌上的精盐,激发学生兴趣,引入项目主题。
教师展示,学生通过比较粗盐与精盐,唤起已有的社会经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海水中除了水、氯化钠之外,还有哪些物质?“天日映成”“海水煮盐”得到的是粗盐还是精盐?它们的分离思路是什么?
在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教师紧接着提出:如何从粗盐中得到氯化钠?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设计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的实验方案。
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中的溶液知识,而是从生活经验出发,但学生在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本节任务的完成,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2.项目学习活动过程。
将学科知识的学习穿插于具体的任务活动中。在提出核心任务后,教师引导:
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就是将粗盐中可溶于水的物质和难溶于水的泥沙与氯化钠分离。
布置子任务1:我们先来尝试如何将粗盐中难溶于水的物质与氯化钠分离。
学生活动一:
(1)阅读课本59页方法引导。
(2)分组实验:过滤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收集信息,并提醒大家。
①小组要分工明确,互相合作。
②粗盐加少量水溶解。
③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④小组交流并得出结论。
⑤小组讨论交流回答课本59页的问题1。
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实验技能,可能操作不太规范,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巡回中发现,一开始有些小组不会叠滤纸,有的不知道怎样让滤纸紧贴漏斗。
(3)学生展示。
小组展示过滤后的食盐水,互相比较、观察。
小组代表展示回答59页的问题1,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得出可溶物与不溶物的分离思路。
布置子任务2:那些可溶物质如何与氯化钠分离?
学生活动二:
(1)阅读课本58页的资料一、资料二。
(2)交流研讨59~60页的问题2和问题3。
教师指导:
①先仔细分析资料,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②资料二中物质比较多,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重点比较氯化钠和硫酸镁。
③比较资料二表格中的数据,注意得出这些数据的前提条件。
在教师的指导提示下,学生有了重点比较对象,归纳出每种物质的溶解情况,以及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能比较顺利地解答后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物质溶解条件的强调,对后面溶解度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生活动三:
学生交流展示:各小组代表积极踊跃表述他们的讨论结果,仔细聆听,对其他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纠正,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初步学会了通过控制溶质、溶剂的比例,蒸发可让更多的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表二中每种物质的溶解情况,都是指明在一定温度、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这个质量就叫这种溶质的溶解度。
由此引出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公式,并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从而了解溶解度概念的价值,知道调控溶质、溶剂的比例溶液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布置子任务3:实验探究:调控物质的溶解与结晶。
对于这个探究实验,和现行人教版教材相比,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现行人教版教材中,对于饱和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相互转化,以及结晶常见的方法,也是通过实验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溶解度概念。这些实验在教材中已经提供具体的实验内容与方案。在以往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演示或学生小组实验,就能很顺利地得出结论,难度相对来说较小。而在项目学习中的这部分教学任务,是在学生了解溶解度之后,对溶解度概念及其价值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对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分析,设计实验,探究配制室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以及结晶的方法,整个任务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探究,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我们总觉得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比较欠缺,而且刚刚接触到溶解度,还不是太熟悉,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而且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一下子转变为项目学习,觉得难度颇大,怕学生理解不了,完不成任务,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适当点拨。如:由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
(由小组长组织,对每位同学提出的方案、意见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出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案。)
2.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各小组对刚才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确认本组的方案到底是否可行,并得出结论或通过探究修改方案,继续探究,直到得出满意的结论。)
(教师巡回,收集各组的实验方案,发现问题或操作上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导。也可直接参与到某个小组的活动中,详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思路。)
3.实验后小组间进行交流、展示。
(每组学生代表将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展示给大家,并互相评价这些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较好。)
(教师点评,并帮助同学完善方案。)
通过实验探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设计出多种方案,虽然说原理基本相同,但各组有各组的特点、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取10ml水,称量3g硝酸钾投入烧杯中,搅拌至溶解。
(小组展示:由硝酸钾溶解度曲线查出20℃硝酸钾溶解度为30g。相似方案有取20ml、100ml水的。)
(大家讨论后认为100ml水用的药品太多,还浪费时间,选用10ml或20ml水即可。)
(2)取20ml水(有取10ml的),称量10g硝酸钾,不断投入烧杯中,搅拌至不能继续溶解,称量剩余硝酸钾。
(小组展示:不能继续溶解,说明得到了饱和溶液,而且可确定20ml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
(同学们认为,如果水中加的硝酸钾多了,称量剩余固体也是有误差的。)
(3)烧杯中放水,称量总质量,加入硝酸钾至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再称量总质量。
(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得到饱和溶液,但水的量不确定,不选用。教师建议,一定量的液体最好用量筒取用。)
(4)烧杯中加入水,一直加硝酸钾搅拌,看到有固体出现,进行过滤。
(小组展示:出现硝酸钾固体,说明溶液肯定是饱和的,通过过滤,还把固体硝酸钾除去。)
(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得到饱和溶液,但质量不确定。)
(5)称量5g硝酸钾投入烧杯中,逐渐加入水,直到全部溶解。
(同学们认为:加入的水是否多了不好确定。)
经过大家讨论,认为方案(1)和方案(2)较好。
对于接近饱和的溶液更快地完成饱和溶液的制备,大多采用搅拌、振的方法,各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晶常用的两种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利用控制溶质、溶剂的质量比,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能否结晶或继续溶解。
(2)通过今天的项目学习,归纳多种可溶性物质的分离思路。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做中学”。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都不太熟练,占用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超出了许多,但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已发现每个小组配制饱和溶液的方案不尽相同,在展示环节,每个小组代表都积极展示他们的方案,有些方法甚至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同学们把日常生活的经验,以及所学的学科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验探究中,既增加了乐趣,又学到了相关的学科知识。
(3)继续布置任务,检查进度。
通过今天的项目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混合物分离的思路,请同学们设计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便于交流展示。
三、项目学习反思
项目学习是提倡并践行“做中学”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有明显的改变。本节课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将教学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子任务,分别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合作、交流研讨、实验探究等方法,真正体现了在“做中学”,让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能够领悟到相应的学科知识。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项目学习中,特别是在实验探究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足,并通过讨论、交流、再动手,让自己小组的实验更完善,并得出了相关结论。随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树立信心。
项目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通过表达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项目学习,收获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其他更多方面的品质。
溶解度教案 篇六
关键词: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在教材中也没有要求做这个实验,只是让学生把它与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做对比,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反应的认识比较模糊,对反应现象没有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对反应的原理和方程式更是容易弄错,因而成为各类考试的常客。对于能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进一步论证?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到底有没有发生反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本课题来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从检验生成物和生成物状态变化引起气压变化两方面思考,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从而突破了教学上的盲点和难点。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知识,了解碱的化学性质,对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做初步了解。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之前我们做过很多化学实验,看过很多不同的实验现象:如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对于明显现象立即可以判断发生了化学反应;对于不明显的现象只能借助于设计实验来验证是否发生了反应。学习了很多的物质性质,要利用它来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前面的学习及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知道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联想物理学有关压强变化的知识,师生共同完成了以下实验方案的设计,简述如下:
1.塑料瓶变瘪方案
仪器与药品:塑料瓶、水、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步骤:常采用两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相同材质的塑料瓶,在两个塑料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的瓶子变瘪程度明显,与水反应的现象不是很明显。
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2.瓶吞鸡蛋方案
仪器与药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烧杯,煮熟脱壳的鸡蛋。
步骤: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煮熟的鸡蛋塞住瓶口,观察现象。
现象:发现鸡蛋被集气瓶给吞进瓶内。
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喷泉实验方案
仪器与药品:圆底烧瓶、注射器、带导管的双孔橡胶塞、弹簧夹、烧杯、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步骤:在烧瓶中集满二氧化碳,并用带导管的双孔橡胶塞塞住瓶口,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酚酞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压入烧瓶中并振荡烧瓶。
现象:将烧瓶倒置,打开弹簧夹,看到喷泉实验。将烧瓶正置,看到倒吸现象。
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分析与讨论:
第一个方案,座位稍远的学生或观察力差的学生不易独立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对的量化程度不够,没有在同一平面进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疑惑,增强了学生积极去完善本方案的动力。
第二、三个方案,增强实验的直观效果,现象更加鲜活,对学生视觉的冲击力更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疑点,突破难点,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气压变小,反应物减少,证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科学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仪器易得,都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装置和操作简单,做成成套装置,可长期使用。
在实际实验教学中,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以点带面,用一个探究问题带动了许多知识的巩固和综合应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酸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的物理知识等。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思维、迁移运用,真正做到物M其用,一举多得。通过知识牵引做到实验创新,从而做到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并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思维活跃发散,设计出了许多精彩的实验方案。这一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李琼。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溶解度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