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认识教案(精选12篇)范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2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认识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认识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1: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 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老师手里有一枚硬币,老师想量出它的有多厚,我用米作单位合适吗?(不合适)我用厘米作单位行吗?(不行)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所交流、学习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问:谁知道每1小格的长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1厘米中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是,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②、我们通过厘米认识了毫米,那么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分组: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毫米?你是从哪个刻度数到哪个刻度的?
讨论: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答后板书:1厘米=10毫米
③、数一数2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想一想3厘米、5厘米呢?
④、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再用手感觉一下,看刚才的手势是否恰当。
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是什么样的?
多找学生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
⑤、例举生活中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
完成P22做一做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分米”。”dm”(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做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毫米?
三、巩固运用 解决问题
1、书P23做一做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 ) 跳绳长2( ) 课桌高7( )
粉笔长75( ) 钢笔长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块橡皮厚12( ) 旗杆高9(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篇2: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单位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呢?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归纳总结: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出示课件(平均分成10份的1分米的线段放大图)。
教师指出:10厘米的这一段就是1分米。
问:观察图,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1分米=10厘米)
(2)学生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尺子上的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再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从手腕到指尖有没有1分米,以加深学生对1分米长度的感性认识。
(3)请同学们在自己或同伴的身体上找一找“大约1分米”的地方。
2.自主探索分米和米的关系。
(1)猜想。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1分米等于10厘米,那你们知道分米和米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先猜猜看。
学生有可能说出因为米是比分米大的长度单位,既然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应该等于10分米。
(2)验证。
方法一:利用课件出示米尺的放大图,先让学生找出从零刻度线到1米间的长度,再让学生数一数1米里面是不是有10个1分米长的线段。
方法二:教师用米尺把1米长的线段画在黑板上,然后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使学生直观看到1米等于多少分米,得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方法三:因为1米=100厘米,100厘米中每10厘米就是1分米,所以100厘米=10分米,因此1米=10分米。
(3)明确:1米=10分米。
【教师小结】
为了测量的方便,在量稍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分米来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要用米作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单位。
3.单位之间的换算。
2厘米=( )毫米
80厘米=( )分米
你能将厘米和毫米、分米进行换算吗?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后指名反馈。
4.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3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五的第3、4题。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说说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鼓励他们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小组合作商量解决。例如: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由于课桌比较长,有的同学直尺不够长,小组同学协作作上记号,再将几次测量的结果相加;有的将几把尺子合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的结果相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画片?说说动画片里得人物。
交流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及片中人物。
二、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瞧,孙悟空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课件:孙悟空)他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兵器。(课件:金箍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短了)谁来回答悟空的问题?(课件:这时金箍棒的长度是1( )。)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长度单位(边说边板书:米)。你能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吗?
请继续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又变短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这时金箍棒的长度是40( )。)厘米也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长度单位(边说边板书:厘米)。你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
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评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中呈现的逐渐变短的金箍棒,增强了动感效果,旁边悟空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比划的方法加深对1米和1厘米的理解,较好地巩固了这两个长度单位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表象。】
三、新授
1、认识毫米
(1)引入毫米
接下来,可要仔细观察了,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得更短并进入孙悟空的耳朵)那你猜猜这时金箍棒会有多长呢?(学生积极参与猜测)到底有多长呢?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根小金箍棒,请大家动手量一量,量完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篇4: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对于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长度单位?(板书:米m 厘米cm)
游戏规则:现在老师两手分开,你们觉得差不多1米了,就喊停。停的时候,找学生拿米尺测量一下。
继续游戏,你们觉得差不多有1厘米了,喊停!检验一下。
谈话:我们知道1米比1厘米要长的多,那么,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1米=100厘米)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米和厘米无处不在,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 展现例题)
过渡:看来,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参观长度王国可是,守卫人想考考大家,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
提示: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厚度在哪里吗?
二、新授
1、认识毫米
(1)产生需要,初步认识1mm
追问:在刚才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你有什么发现?
(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
介绍: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不是整厘米的时候,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在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mm,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
那么1mm有多长呢?
(2)多种感官参与,感知1mm
①从直尺上感受1mm
要求:请你从尺子上找一找1mm,同桌相互指一指。
明确:1小格就是1mm
②测量感受1mm
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回形针,我想知道它的厚度,可以这样测量,明白了吗?
请你把我课前给你们的物品请出来,量一量他们的厚度,好吗?
篇5: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感受并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知道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会选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交流单位换算的思考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分米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测量引入
师:昨天同学们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先估一估,然后进行测量。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桌面的长、宽时,用“米”和“厘米”做单位都不太合适)
师: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米。(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线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用手势比划1分米有多长。
(3)让学生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4)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学生尝试画线段,集体评议。
强调:从0刻度线出发,要标好端点和线段的长度。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让学生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列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画1分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探索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尝试推算: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2)展开验证:出示米尺,2分米有多长?5分米呢?8分米呢?10分米呢?观察发现:1米=10分米,用手势比一比。
(3)想一想:2米等于几分米?6米呢?50分米是几米?
3.单位换算。
(1)教学例3。
①2厘米=()毫米
想:1厘米=10毫米,2厘米里面有()个10毫米。
②80厘米=()分米
想:10厘米=1分米,80厘米里面有()个10厘米。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去推理几个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0毫米和几十个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0厘米等,教给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时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叙述思考的过程,在表达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系统梳理,体会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你能按顺序给下面的单位排排队吗?
分米、厘米、毫米、米
根据排好的单位,观察思考: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示范一次,接着学生自主梳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7分米=()厘米5米=()分米60毫米=()厘米
2米=()厘米100毫米=()分米
抽选题目邀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推算100毫米就是1分米。
2、完成练习五第3、7题。
(1)杯子高1()
(2)螺丝钉宽5()
(3)牙刷长16()
(4)蚂蚁身长6()
(5)一步长5()
(6)尺子厚()毫米
3.选择合适的长度在()里画“ √”。
(1)黑板长()3厘米()3分米()3米
(2)毛巾长()7厘米()7分米()7米
4.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6、一本故事书厚8毫米,5本这样的故事书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白“合多少厘米”即将前面的单位“毫米”换算成“厘米”。
7、完成练习五第9、10题。
第9题,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懂题意,首先弄清: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列式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将2米换算成20分米来计算。
8、知识应用:一块黑板长3米,用5分米长的彩带沿着黑板的长边做一条花边,需要几根这样的彩带?
学法指导:谁能换一句话来表达题目的意思?明确本题实际上是在求30分米厘米有几个5分米,即30里面有几个5。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6: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体验分米、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2、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知道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估一估大约长多少、猜一猜大约有多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小兔拔萝卜:(让学生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毫米
1、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每个1厘米中都有10个小格)
2、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请每位同学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比划。
4、再任意找出两个数,数数它们之间有几个小格?并把它记下来。
(有可能出现:1厘米=10毫米3厘米=30毫米)
5、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6、学生量1分硬币的厚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猜一猜:大概几页书的厚度是1毫米?再合作验证。
8、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9、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测量比较精细的物品或要求量得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如:手表的零件,测量降雨量也用毫米作单位。)
10、每人在袋子里找出一件这样的物品。(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二)认识分米
1、小兔继续拔萝卜:测得萝卜的长是10厘米。
2、谁知道1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3、国际上把10厘米规定为1分米。从刚才老师的叙述中你听懂了什么?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同伴相互交流。
5、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同桌相互验证。
6、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用手势表示时教师要注意作方法上的指导)
7、先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的长度,再比划验证。
8、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
9、小组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同桌合作:喜欢量身上哪个部位都行,并把它记录下来。
2、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再量一量。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4、改正数学日记中的错误: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5米高的床上起床后,来到卫生间,拿起16分米的牙刷,9分米的牙杯刷牙洗脸后,吃完早饭匆忙上学去。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80毫米,我以每步4米的步伐走到学校。老师上课了,我拿起14毫米的钢笔和4米厚的练习本认真地作起了笔记。
四、总结回顾强化新知
(1)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了长度家族四兄弟后,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3)用手势比划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4)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量一量整个萝卜的长度。
篇7: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小学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教科书第3页 “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观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①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②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练习一的第1、2、3题。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 ) 跳绳长2( )
桌高7( ) 粉笔长75( )
钢笔长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块橡皮厚12( ) 旗杆高9( )
3量出20毫米和3分米的丝带。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
蒜叶生长情况记录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8: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 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 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 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
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
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高1米35厘米。
……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
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
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
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米等于100厘米。
[评析:本节课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由谈话引入,围绕着同学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亲切、自然,切合实际,同学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只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的复习,为后边的新知研讨打好了知识基础。]
篇9: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
【教材分析】
本课为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中信息窗1,以甜甜梦到齐天大圣为情境,以金箍棒的变化引入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学生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感知、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
常规:米尺、卷尺、小尺子、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多媒体: 课件
【学生用具】
直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谈话:有个小朋友叫甜甜,他特别喜欢看《齐天大圣》这本书,每晚必读。这天晚上,甜甜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谁了? 预设:齐天大圣。
教师谈话:对,孙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它可以变长??.变成1千米长,还可以变小,变成1分米长,放在手心里。还能变得更小,变成5毫米,放在耳朵里。
观察图上呈现的数学信息,根据图上信息对话,变成1千米长,变成1分米,变成5毫米。
教师引导:可甜甜这时急了,她不知道1毫米有多长,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预设:厘米、米。
(板书:厘米、米)
教师谈话:用字母怎样表示?
预设:Cm、m。
教师谈话:请用手势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呢?
学生用手势表示,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指尖的距离大约是1厘米。 教师谈话:1米大约有多长呢?
学生两臂展开的距离大约是1米。
教师谈话:厘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预设:1米=100厘米
教师谈话: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预设:直尺上0-1的距离是1厘米,1-2的距离是1厘米,4-5的距离也是1厘米。
设计意图:复习长度单位厘米、米
二、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谈话:(出示1分硬币)请看我手中的1分硬币,请你测量一下,它的厚度是几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发现:不能用厘米表示,没有1厘米厚,刚好够1小格(即1毫米), 教师谈话:你知道1小格是多少吗?
教师谈话: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教师引导:请在尺子上找找1毫米
实物展台出示尺子: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指着不同的小格问) 学生认识到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教师引导:请你用铅笔尖指着小格的中间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数后发现有10个小格。
教师引导:观察这10个小格有什么特点?(相同之处)
预设:一样大,平均分。
教师引导:1小格是1毫米,1大格是1厘米,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教师引导: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请和同位说一说。
同位互相说: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教师谈话:毫米可以用小写的mm来表示(板书)
设计意图:以一分硬币的测量为设疑,引入毫米的认识,创设问题情境发现以前知识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在测量中感知1毫米有多长,认识毫米和厘米之间关系以及用字母表示毫米。
教师谈话:1分钱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让我们再来感受1毫米有多长。
学生用手捏1分钱的厚度,进一步感知1毫米。
教师谈话: 你能在直尺上找出5毫米吗?并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找一找后画下来。
教师引导: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金箍棒可以放在耳朵里呢。
我们周围或生活中的哪些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
预设:蚂蚁、米粒、书本厚度、指甲厚度等。
设计意图:通过画进一步感知长度单位毫米,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引导:金箍棒还能变成1分米长放在手心里,1分米有多长呢?
请在直尺上找出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同位相互说一说 学生同位相互说一说:1分米=10毫米
10毫米=1分米
教师引导:用手势表示1分米大约有多长?
预设:1分米大约一拃长。
教师引导:一拃长大约就是1分米,金箍棒当然可以放在手心里。
请用皮尺量一量同位的手腕一周的长度。
同位相互量,发现大约12—13厘米。
教师引导: 大约10厘米。我们手腕一周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让我们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大约一拃长。
篇10: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2、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2、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三、教具、学具准备:
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问: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
3、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
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
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
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学生回答出步骤,说不全可互相补充。师强调:硬币与尺子一定要垂直。先把硬币捏在指间,再把硬币慢慢从指间抽出,指名说说指间留下的小缝大约有多宽?再把硬币塞回去检查一下。把硬币再次抽出,同桌互相看看,说说这条小缝的宽约是多少?
(4)小组活动:
数一数每一厘米有多少毫米?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厘米=10毫米,还能怎么说?(10毫米=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5)画一画:在纸上画出1毫米有多长。最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6)电脑出图,看米尺填数。在纸上完成,指名回答。
(7)完成60页3题,看图说出别针和钉子的长度。
(8)量数学书的厚度,指名汇报,说说产生误差的原因。(书纸厚度不同)强调:量时从尺子的0刻度线量起。
2、认识分米:
(1)提问:量数学书的长度时用毫米作单位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再大一些、比米再小一些的单位就好了,让学生猜一猜有没有?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请同学告诉大家。
(2)小组活动:量指定纸条的长度(10厘米),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多长,用手比比,说说1分米是几厘米,再闭上眼睛想一想。(板书:1分米厘米)
(3)提问:请你用1分米纸条与米尺比比,猜猜1米里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画一画:在练习本上1分米长的线段。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彩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 ) 桌子高( ) 从家到学校500( )
橡皮长30( ) 文具盒厚4( ) 楼房高30( )
小组活动:借助绳子作工具,量出杯子侧面一周的长度。师巡视,指名汇报方法。
2、电脑出图:小蚂蚁爬房顶(三角形边长分别为1米5分米,90厘米,9分米),一共走了多长?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毫米 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篇11: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卷尺、1分的硬币等。
学具准备:直尺、1分的硬币、两支削尖的铅笔、1根10厘米长的小棒、纸条、剪刀、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开课:猜一猜某个学生的身高是多少?再实际测量出这个学生的身高。引出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厘米?
2、电脑显示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的过程,突出直尺的“0”刻度对准铅笔的左端。
二、新课教学:
1、认识毫米。
(1)引入:电脑显示不是整厘米的一支铅笔,用直尺去量它的长度,该是多少呢?(7厘米多)。那么这支铅笔到底长多少呢?
师:要想比较精确地量出这支铅笔的长度,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现在,我们就来认识毫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
(2)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尺子,用两支铅笔尖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师巡视)。再用右手的笔尖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那么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请同学们用笔尖指出1毫米、2毫米、3毫米……的长度。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10毫米。
(3)师:请同学们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再请同学们像我这样轻轻夹住一分硬币,然后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这条小缝大约就是1毫米宽。
(4)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填在书上。并向学生说明误差是存在的。
(5)电脑显示小蝌蚪变青蛙图,分别得出:1厘米(10毫米)、2厘米(20毫米)、2厘米6毫米(26毫米)、6厘米8毫米(68毫米)
(6)电脑显示前面那支不是整厘米的铅笔图,让学生说出是多少毫米。
(7)做书上第66页第3题。
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
(1)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在实际生活中,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1分米有多长呢?
(2)学生自学教材,认识1分米的长度。
(3)电脑显示10厘米的长度,10厘米也叫1分米。
(4)同学们在尺子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引出:1分米=10厘米。
(5)量一?的长度大约是多少?(1分米)
(6)量准备好小棒,看是不是1分米长。
(7)猜一猜: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然后请一人带上1分米长的小棒上台来实际量一量,引出:1米=10分米。
(8)量出3分米长的纸条,剪下来,同桌互相检查一下量得准确吗?
(9)以分米为单位,让学生估计下面物体的大约长度:水彩笔、钢笔、音箱高、课本长……再实际测量长度,并将数学课本的长大约是多少分米,填在书上。
(10)将今天学习的毫米、分米与以前学习的米、厘米进行排序(从大到小排)。
教师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三、巩固练习:
1、电脑显示:在括号里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
钢笔长14()楼房高20()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图钉长10()教室宽6()
2、做书上第69页第1、2题。
3、请学生带上直尺和卷尺自由测量教室里各种物体的长度。
教师口述要求:
①测量时可以与你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并作好记录。
②爱护公物,注意清洁卫生。
③当音乐响起就开始去测量,当音乐停止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请几个同学汇报测量的结果。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1分米大约有多长。小朋友回到家里可以对自己的家俱、电器等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下次上课再请大家汇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开始让大家猜测某一学生的身高,并实际测量,接着电脑显示直尺测量铅笔长度的过程,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使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2、主动探索,学会学习。
新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所以,我的设想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通过直尺测量铅笔长度的过程、小蝌蚪变青蛙等生动有趣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并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篇12: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 直尺 硬币 米尺 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引出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毫米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教师小结: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3、用手势表示出一毫米的长度。
4、估测数学书的厚度。
5、练习
(二)、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分米=10厘米)。
2、找出1分米的长度
3、米和分米的关系。(1米=10分米)。
4、同桌交流,用分米说一句话。
5、剪一分米长的吸管。
6、比划一分米的长度。
7、估测课桌的高度,并交流方法。
三、练习
1、游戏: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2、辨一辨数学日记。
四、小结
五、课外活动。
(查一查):米、分米、厘米、毫米国际上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