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导读:长江之歌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长江之歌教案 篇一
关键词:诗无达诂 中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77-02
作者简介:邱凤莲(1973―),女,江苏邗江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现为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本指理解《诗经》时,不要追求绝对确切的解释,也即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后来的诗论家们将“诗无达诂”作为诗歌欣赏的一般原则,泛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这一释诗赏诗的原则,合乎诗歌语言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与新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新精神的理念相契合。但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这一原则并没有被广泛运用。
“诗无达诂”原则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缺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硬化了古诗词的面目
古诗词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现丰富深邃的意境,虽尺幅而千里,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时空遐想。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荡涤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诗无达诂”原则在诗词赏析中的缺位,使教学忽视诗词的丰富内涵,让原本丰满、多情的古诗词在学生心目中变得坚硬、僵化,何谈美感?
二、疏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是建立在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的。 “诗无达诂”的缺位造成了教学中的机械操作,使学生对古诗词的丰富情感缺少体验和感悟,最终导致了情感上的疏离。
三、束缚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新近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诗无达诂”的赏析原则重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一旦将这一原则抛却,就让孩子误以为教参或教师古诗词的解读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从而束缚了孩子的多元思维,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应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拔出泥泞的双脚,迈开轻灵的步履?笔者认为,适当运用“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开诗词教学的别样空间很有助益。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融入诗境
诗词以境界为上。境界,指的是诗歌意象传达的精神状态或心灵生存方式。有时候,古典诗词的境界是复杂微妙的,是诗人一瞬间“境与心会”的产物,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对这样的诗,我们当然不可去追求“达诂”。
如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是一首行旅诗,诗人因心怀愁绪而长夜无眠,信手记事。全诗本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但是诗人却通过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寺庙、钟声等意象创造了一个清幽寂冷的“愁眠”之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妙处。 诗中“霜满天”之句如果从字面去解释,就成了“寒霜满天”,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状况,诗人何以如此着笔?这样一问,学生必有各种答案,教师不必强求一致,得意入境即可。
第二句有“对愁眠”三字,诗人为何而愁,是因为考试落第?还是思念家乡?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难言之痛?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具体诗句进行讨论,这对于学生领会全诗的意境很重要,但可以不固定某个说法。既然那些专事考证的文人也无明确的解释,我们便没有必要难为学生,也没有必要硬塞给孩子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那样做只会扼杀孩子心中许多的猜测和联想,僵化诗歌灵动的意境。
二、有利于观照自我
新课程十分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越来越注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但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因为文本背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加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的阅读往往有“隔岸观火”之感。“诗无达诂”这一欣赏原则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穿越时空,观照自我,提升阅读感悟。
仍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为例:
师:朋友的小舟越行越远,终于消逝在蓝天下,诗人只看见长江水向天边不断流淌。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映示画面、文字),你读出了什么特别的滋味?
生:我读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离别之情,就像那长江水一样不断流淌。
生:这时候朋友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诗人还在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他是多么舍不得朋友离开啊!
生:我从“孤帆”一词知道这时候江上没有别的船只,只有孟浩然一个人的船,越走越远。李白看见朋友走了,他不仅感到自己孤独,也感到朋友很孤独。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滋味。学生从自我的独特视角出发,寻觅到来自自我的独特情感体验。显然,这种观照自我的解读方式是寻求标准答案的教学所不能给予的。
三、有利于创新思维
在古诗词教学中,强求标准答案往往禁锢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诗无达诂”,引导孩子在诗境追寻中探求诗人内心的心音颤动,感受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风采,不仅可别开天地,也可不断创新。
下面援引的例子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谁在说丰年呢,猜猜?
生:在稻花的香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生:在稻花香里,诗人听到了出来乘凉的农民们说着丰收的年景,还听到了田地中传来的阵阵欢快的蛙鸣。
生:诗人闻到了那稻花的芳香,一边走一边和自己的同伴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
生:我觉得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想象。在夜间,诗人可能没有听到谁说丰年,但是诗人闻到了稻花的芬芳,联想到人们一定会谈论今年的丰收年景,心中很舒畅,此刻,那夏夜的声声蛙鸣也传入了诗人的耳中。
长江之歌教案 篇二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之一。何谓鉴赏?用叶圣陶的话来说,即“玩赏”“玩味”,是鉴赏者身临其境地用整个身心去和作品相对的心理活动过程。诗歌鉴赏即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咀嚼细尝,仔细体味为何这样表达,这样表达的妙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佳趣”(朱光潜)。2012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共有10套涉及了此考点。这10套试卷考查表现技巧的四种设题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技巧的直接考查
这种题型相对比较传统,学生也一目了然,设题方式一般为“请简要分析×联或整首诗的表现手法”或“使用哪些表现手法”。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为:准确地指出使用了何种技巧;结合诗句阐述如何使用了这种技巧,有何种表达效果。思考一般从表现手法和修辞的角度出发,然后进行分析即可。
例如浙江卷第22题: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考查整首诗的表现手法比考查一句或一联要复杂得多,思考时不仅要着重每一联、每一句,还要注意从整首诗的角度思考,抓大不放小,抓小不忘大。
参考答案:第一首第一联巧妙使用比喻的手法,将未展的芭蕉比喻成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将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成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情思;第二首使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出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立自爱的品格。
2 技巧的异同比较
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大,考查角度灵活,近年来受命题者青睐。命题方式一般为两首或两首以上的诗歌进行比较,或者是同一诗歌中同一描写对象所使用不同手法的比较,或者是考卷上的诗词与所学的课内诗词的比较,今年有两家试题的考查方向聚焦在技巧的比较上。
例如江西卷第14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关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这种题型一般为将考生曾经学过的一句诗(多为名句)和试题中的某句进行比较。解题思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写愁的千古名句,是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化虚为实的典型例句。李煜此处的愁为家国灭亡之愁,是远离小我的大愁;而本词中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也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是暗喻,将愁比作流不尽的春江,同样表现了愁绪之多,只是此处的愁为离别之愁。
参考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此外,全国卷是这样考查的,在同一诗歌中对同一描写对象所使用不同手法的比较,第12题(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当然,这道问题语言上有些拗口,这样问可能比较清晰,“从描写落叶的角度来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相比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技巧的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深入,“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也越来越受重视,不仅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多次出现,就连古典诗词鉴赏中也留下了它的踪迹。命题者会选取一些表现技巧多样,情感丰富的一些诗词来命题,做好此类题目,除了答好表达技巧的一般步骤外,还需要考生鉴赏诗歌时有较强的概括、分析、表达能力,方能准确并体现出一定水准。
例如天津卷第14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解题思路:题目虽然未说从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或是情感等角度去赏析,但是表达技巧是一个考生在做题时必须思考的一个角度。仔细分析颈联,如果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本联使用了对偶、借代的手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思考,“碧”与“黄”相映衬,情感的更好抒发则是表达技巧的使用效果。
参考答案: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均可,①修辞:对偶、借代;②表现手法:映衬;③炼字:“逢”“折”等;④情感:喜爱之情。
广东卷第10题(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目中问到有多种表现手法,而考生只要就其中一种进行自主探究分析即可。
4 技巧的间接考查
指不直接设题,而是通过鉴赏诗歌中某个有特色的字或句来考查表达技巧。设题的方式一般有:“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联”或“请对某联中的‘×’‘×’二字作简要赏析”“请赏析某联中‘×’‘×’二字的妙处”等等。命题者所选取的诗歌中的字或句,一般都运用了某种表现技巧,值得考生去仔细咂摸玩味。解题思路为:仔细体味所选的字或句的妙处,点出所使用的表现技巧,再回原诗句看其如何使用,最后谈其效果。
例如安徽卷第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解题思路:“软”是触觉,“红光”则是视觉所见,用“软”来修饰“红光”,指夕阳的霞光可感可触,温暖宜人。“涌银山”实则为“银山涌”,山如何“涌”,必用比拟手法,化静为动,景象更为壮丽。
参考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此外,采用此考查方式的还有江苏卷的第9题的(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通过对景作结句子的赏析来考查;湖北卷的第14题(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重庆卷第12题(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福建卷第6题(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二、教学思考
1 注意诗歌鉴赏的平时渗透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诗歌鉴赏题目得分率低,并非是教的表达技巧、答题模式他们没有掌握,而是由于面对诗歌他们有时因一词、一句或一联看不懂而错误地理解诗意或无法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当一首诗词学生读不懂时,答题时便会心生畏惧,事实证明此时一切答题模式与答题技巧的教学都是枉然。高三仅凭一两周复习诗词鉴赏,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鉴赏的平时渗透。每天利用课堂开始的五分钟,由学生轮流推荐一首诗词并带着同学共同读背鉴赏,教师作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每天都接触优秀的诗词,鉴赏领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种教学小技巧开始的越早越好,学生在掌握了几百首诗词后,没有了陌生感,长期的熏陶让他们答题游刃有余。要注意的是:①学生推荐的诗词教师要把关,不可过于冷僻、过难、过长,以唐诗宋词为主;②学生鉴赏时,要有意识地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表达技巧三方面人手,让同学们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教师补充时要有考点意识,要不露痕迹;③要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要求课后将诗词熟背。一段时间后,学生做题时就有了诗歌的感觉,在平时的作文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引用到,一举多得。
2 熟悉考纲,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常见题型并熟知答题模式
在复习备考时,教师要借助试题,借助专项复习,指导学生梳理、建构起表达技巧鉴赏的知识系统,归纳好常见题型,并熟知答题模式。
(1)表达技巧鉴赏的知识系统
表达技巧是指诗歌作者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创设意境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它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渲染、铺垫、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白描、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等等。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2)表达技巧考查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表达技巧考查的常见题型有:①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或那些表达技巧?②比较这两首诗或词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③诗或词的某一联在写景或抒情上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指出一种并结合诗句谈谈表达效果;④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常规答题模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这是最基本的答题模式,具体题目稍作变通则可。
长江之歌教案 篇三
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 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东城快战
B.决战楚汉
C.自刎乌江
D.霸王别姬
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上期答案:2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2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28.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长江之歌教案 篇四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首先是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教师在向学生提问题时要有目的性,语言要规范,经常在常态课上听到老师这样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听的这首歌曲怎么样啊?很多学生自然地会说好听或者是不好听之类的话,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是要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美”,而“美”不是单纯的好听就能诠释的,而怎样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美,学会怎么去审美,那我们老师就应该去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艺术语言,指的是各种艺术体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递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如,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所以引导学生在对音乐作品审美时,就必须先让他们学会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而不是一句简单的怎样去笼统地概括。而在运用这些语言时,难免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长江之歌》,欣赏后回答问题:歌曲的旋律具有什么特点?节拍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在提出这些问题以后,学生首先是将书上能找到的词语都丢给了我而不管是不是有用,于是,我引导学生从乐谱中寻找答案,从对音乐的感知中去寻找答案,并且告诉他们,其实书上是有选择项的,而在选择答案的同时,也还是带领他们分析问题,首先,《长江之歌》的旋律具有跌宕起伏的特点,不仅仅是在演唱的过程中去感受,且在乐谱中寻找大跳音程,感受大跳音程在颂歌类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再次演唱出现大跳音程的乐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对于音乐作品的记忆也更深刻。
二、设置问题时答案的引导性和选择性
音乐标准提出审美是核心,而在审美的初期,学生不可能完成我们制订的一些目标,比如你想让他自己去说出一首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具有什么特点,他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那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要想出一些方法,让学生对此类语言有个接触和了解,比如可以用一些选择题,在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欣赏蒙古族长调音乐和短调音乐时,我就采用这样的方法,我选择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和短调民歌《嘎达梅林》作为对比欣赏的内容,我让学生在欣赏完这两首音乐后能够总结出长短调民歌的一些特点并且能够简单的分辨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我制作了一张表格,并且将答案写在表格之外,让大家在听完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在这个环节,似乎没有任何的异议和困难,学生都能够非常轻松地完成这个任务,并且能比较精准地的对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的特点做总结,在课堂的尾声,为了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我换了两首其他的民歌来让大家进行分辨,也都很容易地将它们分辨开来,这说明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已经真正理解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任何的废话,学生也没有出现其他稀奇古怪的答案,不管是问题还是答案都是在用音乐的语言,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在表述中艺术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的重要。
三、抛弃碎念,让每一句话说得有价值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长江之歌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