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多篇)范文
【寄语】愚公移山教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愚公移山教案 篇一
关键词:愚公移山 新课程标准 课堂评价 重个体发展 轻甄别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御寇所作,一直被选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可见其独到的思想价值还是被很多人认可的。这篇文章的价值就在于“愚公”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宏伟理想,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般都要引导学生领会愚公的精神品质。
笔者在 教学《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领会愚公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理解“愚公并不愚,智叟并不智”,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你家的出路,你打算怎么办呢?”学生听了这个问题大感兴趣,立即投入了热烈的讨论中,几分钟后各个小组纷纷发言。
第一组学生说:“假如我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我绝不会学愚公带领全家常年累月拼命挖山的笨法子,我要在两山之间开一条山间公路,我 就可以‘直通豫南,达与汉阴’了”。第二组学生说:“我也不会学愚公的笨法子,向他那样移山要移到猴年马月啊?我要用炸药爆破,修造一条大隧道,穿山而过”。第三组学生说:“我才不会学什么愚公!我要建一条盘山高速公路,让汽车绕山行驶”。
第四组学生说:“假如我家门前有两座大山,那脆搬走,搬到交通发达的城市去,干吗要在这儿傻傻的挖山啊?我觉得愚公简直不可理喻,他自己八十岁了,挖山也挖不了几年了,干嘛让自己的家人和儿女也跟着挖这八辈子也挖不完的山啊?这不是太傻了吗?”第五组学生得意的说:“假如我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我就利用山上的资源吸引外资,到时他们自动就来帮我铺路了啊,怎么样?我的办法好吧?”。……
十几个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好办法,我为他们的想法感到开心,同时又感到一丝遗憾。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按照我的思路,想到愚公的做法在当时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们都想到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搬走大山或者让大山为自己而服务,没有一个同学想到要学习愚公的“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相反,他们认为“愚公”的方法太老土了,简直是太笨了!都是在做无用功,是浪费生命,浪费金钱。,把自己和一家的人的时间都绑在无谓的挖山上,是太不值了。相比而言,“智叟”倒是聪明多了。
我觉得学生的想法无可厚非。他们是聪明的,选择是明智的。这也是他们获得认知的表现。《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毕竟发生在两千五百年前,学生无法全面的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自然也无法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在当时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情况下,想搬走两座大山,“愚公”们别无他法,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究起精神而言,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到了今天,人类进入现代科学技术时代,生产力空前发展,人的认知也随之飞跃,谁也不会再想到套用原始、落后的方式去解决现代的实践问题。学生也是这样,他们必然依据自己的客观认识,发挥创造性思维,想象出更先进更合理的“移山”办法来。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呢?如果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要求学生承认这些,学生是不服气的,也会误导他们,打消他们思考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厌恶语文课。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就不必拘泥于愚公的做法是否正确,只要引导学生去领会愚公的精神品质,明白前进中的困难会依然存在,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摒弃。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想想《愚公移山》一文时怎么说的,要学习愚公那种不畏任何艰难险阻,无论何时都不放弃的精神,要用愚公那种“迎难而上”精神品质和毅力去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我们老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评价,要顺应自由的发展。在小组内、在课堂上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观点。许多学生不再象以前那样去揣度老师所期待的标准答案,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社会对人生对事物对人物对课本发表看法去,甚至在课堂上还会“语出惊人”,会说出一些老师想不到的所谓的“谬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还以老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些“谬论”,以教学参考书上所谓的标准答案来作最终的评价,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创造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作为引导者的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他们的发言权。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我们要用“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这个教育理念去研究课堂教学,这样我们就能认识到,知识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活动的氛围中传播的。教材中的知识是死的,但我们人是活的,教材中的知识只有到了教学中生命体的主体身上,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产生新的知识。重发展,清甄别是现代课堂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类似“愚公移山”的问题,我们既要尊重教材,更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个性化的见解,不要硬拉着他们生搬硬套教参上的所谓标准答案,我们要恰当的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愚公移山教案 篇二
一、重视技巧性提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家培根说:“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结束。从疑问开始,则会从肯定结束。”,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可见没有疑问何谈知识。语文阅读实践表明,教师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技巧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阅读教学,教师常常按步就班的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及背景――解决生字词及范读课文――朗诵课文――教师分析――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整节课教师满堂灌,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没有激情,没用疑惑,所有的问题老师全给包揽了,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这样的课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因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别说提问技巧了。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问的技巧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阅读教学中提问的五种技巧
(一)提出问题要有针对性。正如打靶射箭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要明确,对准中心思想。设计课堂提问要依据教学三维目标,抓重点,突出难点。重点是一节课的重要内容,围绕重点巧提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可谓事半功倍。重点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部分,此时教师解疑需要一定的技巧,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问题,使设计的问题有利于“传道授业解惑”。如教学《老翁捕虎》一课,教师问“课文讲解捕虎过程,简短而详尽,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师生的合作性探究,达成共识:这样写的目的在于突出唐老虎的自信、从容和超群的捕虎绝技。与课文前部分“大失望,故命俱食”形成对比。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理解了这样写的意义和作用,凸显了有针对性提问的技巧性所在。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教师设计问题必须揭示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矛盾,而不是教师任意捏造的。矛盾的解决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扉,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问题要适合学生程度,问题难度过大,则令学生望而生畏,过于简单不利于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更不易形成强烈的启发性。比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讲《愚公移山》时,需要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这样启发性巧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同学们纷纷发言,收到了很好的启发效果。
(三)创设有曲折性的问题。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师创设问题也一样,一眼都能看出答案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如果把问题换成“多角度的巧问”、“揭透事物本质的曲问”,学生会更喜欢,这更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读了一遍就说“全懂了”,“什么都会了”,事实上并非如此。老师若能把握时机,提出巧妙的问题,将会使教学锦上添花。教学《愚公移山》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愚公除了移山,就没有办法解决交通困难的问题吗?经过这样的“曲问”,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学习热情达到高潮,师生共同探讨,得出一下解决办法:1、愚公搬家得了,何苦挖山?2、开条盘山公路。3、寻找合适的地方,挖一条隧道,通往山外。…..。从这样曲折性提问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问题要具有创新性。提问题要与时俱进,要创新提问的方式与技巧,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传统的提问方式必须进行改进,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迅速提高。提问题要具有创新性,不仅仅专指教师教学中的提问,学生在学习时也要创造性地对问题进行质疑。古人云:“学始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自于好奇与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提问问题要有利于发挥学的自主参与意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质疑和被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愚公移山教案 篇三
关键词:高效课堂;预设教案;即兴创造
在中学教育中,所谓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不顾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合理的思考和安排。实际上,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灵活性,两者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一、课堂不能全是预设教案的展示过程
兼有预设与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展现课堂的动态美,才能使课堂充满人文美。
案例一:
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学习的是《夸父逐日》,教师在课前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夸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学生的回答是:有理想、不懈追求的人;无私奉献、为理想甘愿献身的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等。
但有一个女生的回答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
课堂上,教师在这里并没有关注这一声异样的回答。
教师如果抓住这个女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神话创作的目的和意义,即夸父为什么逐日?(教师在课前预设中没有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在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是不能做出科学的阐释,只能借助神的力量来解释。“夸父逐日”反映的正是远古时期人类在认识和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对黑暗的恐惧和对光明的追求。此时,夸父的形象就初步有了:为了追求光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古代英雄。
再结合教师课前预设的另一个问题:课文最后一句“弃其杖,化为邓林”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解决了,夸父的英雄形象就更完整、更丰富了。至此,文本的人文目的也基本达成,即学习夸父身上所表现的为理想不放弃追求,甚至甘愿以生命为代价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案例一中,学生的回答已将教师预设的几种答案汇报了出来,可以说生成都是在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意料之中”的。但当女生有不同的见解时,教师却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并没有有效地利用这个随机生成的资源,对女生独到的见解与创新意识没有给予肯定和赞赏。
“课堂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如果上课仅仅是执行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照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课堂不能完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
凡事都有度,重要的是和谐、自然。教师不能只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动态生成性教学”,而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扰乱视线,为求“生成”而“迷失”文本,“迷失”目标。
案例二:
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学习的是《夸父逐日》。教师在“课堂延伸”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天动地,移走了两座大山,但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破坏了生态环境,你是怎样看待的?
一位男生这样回答:实现目标,不一定要有坚定的毅力,运气好同样能够实现目标。因为两座大山最后是天神帮着移走的。
教师预设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的能力,所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回答只是默认了。但是,想一想,学生的这种发散理解是不是游离于文本的思想核心之外了呢?
愚公面对困难、别无选择之时,毅然选择了搬走两座大山。面对艰巨的任务或困难,愚公身上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不懈努力、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不论在哪个时空都是应该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这正是学生学习文本之后得到的生活启示。
即使在文本最后,借助于神的力量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愚公面对困难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这不也正诠释了“天道酬勤”这句话吗!要让学生明白,面对困难,不言放弃,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就文本中人物和思想的评价与分析,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更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文本应达成的教学目标。否则,学完了文本,再回头去问学生:为什么学习夸父逐日?如何评价夸父?学生的回答很有可能会游离于文本、人文目标之外。
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三、教师要形成课堂生成意识,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要善待课堂中出现的生成
教师在课前的预设中留出生成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意料之外的问题要积极地做出反应,将生成看作一种资源,激起智慧的碰撞,才是教学的精彩。
由于的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课文的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教师不能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者束手无策,也许学生的问题就是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契机,只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瞬间即逝的生成作持续探究,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给课堂生成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生成文本意义,使全班学生受益。这样,就把有可能变成教学遗憾的新问题用师生之间的对话转化成教学的亮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成源于预设,我们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对预设灵活机动地进行改变,有时只是教学顺序的调整,有时删减一些费时费力却效率不高的无用功,有时只是对提出的问题换个说法,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把握契机,抓住课堂精彩闪光的生成火花,灵活机动地改变预设,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灵动、更精彩、更有效。
愚公移山教案 篇四
一、导演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老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变色龙》一课的学习,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把课文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老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导演的角色在这里就充分地体现出来。再如《市长》一课,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必须认真地研读好课文。
二、舵手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了老师没有当好"舵手"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记者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例如:关于"手"的话题,老师可以从"手"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门"的话题,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门"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树"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
愚公移山教案 篇五
一、学习内容
(一)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具体包括6项:
1.《中国共产党章程》
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4.《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6.《中共济源市委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
(二)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具体包括2项: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7年版)》
2.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三)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相关文献。具体包括5项:
1.《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2.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
3.历任中央主要领导特别是关于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论述
4.市委书记张战伟在市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不忘初心,敢为人先,为把济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奋斗》
5.市委书记张战伟在市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立下愚公移山志,定教济源换新颜》
6.市委书记张战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咬定目标 苦干实干 赋予愚公移山精神时代内涵》
(四)党的召开后,认真组织学习报告和相关文件
二、学习要求
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对照反思学、持续跟进学,领会掌握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一) 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的要求。
学习党章党规党纪,要深刻认识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总遵循,党规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规矩具体遵循,党纪是对党员违规违纪言行的处理措施,要逐条逐句通读领会,掌握各类违纪行为的情形和处分规定,进一步提升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严守党纪的自觉性。
(二) 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的要求。
学习系列重要讲话,要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理解讲话的时代背景、鲜明主题、科学体系,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会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学习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理解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济源更加出彩。
(三)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相关文献的要求。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要深刻领会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愚公移山精神的精神内涵,自觉继承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凝聚推动济源各项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学习方法
(一)个人自学。所有党员要建立“两学一做”专门学习笔记。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每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利用学校网站“两学一做”学习专栏、学校微信群、网络媒体等载体自主学习,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各支部可根据学习资料,可以编印口袋书,制作微党课、微动漫、微视频等,满足党员学习需求。党员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
(二)专题研讨学。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开展专题研讨。6月研讨主题为做“四个合格”党员,7-8月研讨主题为“弘扬愚公精神”,9-10月研讨主题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11-12月研讨主题为党的精神。
要求全体党员根据研讨主题写出个人发言材料。
(三)党课辅导学。各支部要结合专题学习讨论,对党课内容和方式作出安排,通过邀请领导示范讲、专家报告讲、组织书记讲、先进典型讲,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互动交流,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七一”前后,学校党总支要结合庆祝建党96周年安排一次党课。
(四)创新载体学。充分利用教育讲堂、道德讲堂、支部书记讲堂等资源,继续开展“五个走进”(走进党校学、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学、走进廉政教育基地学、走进项目建设一线学、走进扶贫攻坚一线学)活动;紧密结合“学树促”活动,到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愚公渠参观学习,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愚公移山教案 篇六
一、巧激活,培养创新思维
1.让学生的思维在可发散处多向辐射
发散思维是和集中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或是语文活动课,都有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发散思维训练的切入点,设计训练。比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来于勒怎么样了,他是不是又回到了兄嫂身边?我的父母将会怎样对付他?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辐射。教学《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便可以联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地创造出生动形象的新画面:柳丝、柳絮在春风中飞舞的形象,柳树在烟雨迷蒙的江畔的形象,柳树杏树桃树掩映山路的形象等,不仅在诗的意境中感受体验诗人的情感,而且运用已经感知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重新组合,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
作文教学和语文活动课更有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立意,材料作文的组合,童话的创作等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形式。如《眼光》可以写知人善任的眼光,也可以写教师关注我们的眼光,更可以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内心思想情感的外露等;以《朋友》为题的记叙文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世界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提供图形“0”写《0的断想》学生说像西瓜,像车轮,像跑道,像太阳――经启发学生不光从图的外形特点联系相似的形象,还从象征意义等方面发散,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0,是一片空白,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它是一块处女地,需要我们开垦、播种,它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它是战鼓,催强者奋进。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老师都习惯从一个已有定论出发,秋天只能是“收获”的季节,而不能理解成“金色”的季节,冰雪化了只能是“水”而不能理解成“春天”,用习惯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打开思路,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2.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求异处和已有答案撞击
语文教学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师精心设计的所谓课时计划,事实上却是“牵”着学生的鼻子沿着教师的思维轨迹爬行,煞费苦心把学生引入既定的答案之中。这样做,完成了一课教学的小任务,却忽视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大目标。其实,让学生大胆的说出他们的见解,无论对与不对,都能培养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地独立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更何况教师、教材,以及前人、权威,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于教师的,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如学习《爱莲说》时,有的学生却认为:如果不是深埋水中的淤泥提供养料,清香又亭亭玉立的荷花是怎么来的?更值得称道的是淤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只有这样让学生大胆说才能强化创新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再如《愚公移山》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愚公”征服大山的强烈愿望,学习、养成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并战胜困难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智叟”的观点有没有可取的地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不可以回避等等。相同的教材,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尤其不能用成年人的想法代替儿童的思维。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敢向“权威”挑战。有的学生的求异未必逻辑严密,理由充足,但是学生的求异过程,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敢于用批评的眼光看问题的品质,这是发展创新思维所必须具备的。
二、善引导,发展创新思维
1.思维不当时,引入正轨
创新思维一个重要特点是用批判眼光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其思维要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在思维的角度上不同一般,过程上也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仍需符合逻辑。
有时候学生的思维会目标不明,混乱不清,钻牛角尖。如学了《伤仲永》一文后,有学生认为方仲永由神童变成了平庸的人,原因是“不使学”。而自己是由于笨才学不好,这就要教师举一些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更加准确,人文素养也得到提高。
2.有悖常理时,纠正导向把握尺度
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的束缚。敢于想人所未想,从而开拓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求新求异本身切实体现出创新思维,但求新求异性应把握好尺度,符合道德准则。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的品质问题。
愚公移山教案 篇七
时间的脚步刚刚移入2015年,"全民敬业行动"就在我市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刚刚接到学校活动系列任务之一:人人学习,人人收获,人人提高。看到学习内容,我马上给自己锁定了《愚公移山》作为自学重点,大脑里马上搜集记忆的碎片,整理起《愚公移山》的相关资料,印象中的故事讲的是行动力、坚持,我还想试着能上升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谈点自己"哲学"的思考。真可谓"雄心壮志".
今天打开《濮阳市全民敬业行动读本》,看到的此《愚公移山》非彼《愚公移山》也。这篇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题目也是《愚公移山》。
细细读来,里面有我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即我记忆中的《愚公移山》,但更多的是思想认识的统一,扎实工作的动力,政治观念中的一分为二。
文中写到:"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里面有思想认识,有思想立场,还有信心决心。这种思想不单单是在当时是进步的,即使是在当下也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试想,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一项工作,只要是能做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就能战无不胜、坚无不催,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真的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思想问题是人发展的根本问题,一切工作不努力、不认真,究其根本原因,都是思想出了问题。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处室、年级组、业务组,要想工作有起色,首要的是抓人的思想认识,有经常地、不间断地统一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激发起人的向上的精神,使人有信仰、有追求,工作就有动力,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根。
对于我们教师也是同样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就能取得胜利。就像我校的大课间,在全体班主任、体育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上学期,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赞誉,兄弟学校相继来我校参观学习,他们扛着摄像机,生怕漏掉我校大课间活动精彩瞬间。上学期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在我市处的位置是"人无我有".经过兄弟学校的争相效仿,这学期我校大课间活动就面临着"人有我优"的局面。因此,一开学,我们就组织全体班主任、体育老师召开大课间专题会,首先是解决认识问题,要统一思想,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要通过共同努力,把大课间活动打造成我校的名片。会议召开的效果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静候我校大课间静悄悄的崛起。
寓言《愚公移山》,传递着行动力和坚持,只要选准目标,就要马上投入到行动,并且把这种目标传递下去,同时也坚信强行动力就能达成目标。愚公坚持: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少一点,为什么会挖不平呢?这就是信念。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信念可以激发人无尽的潜能,敢于为信念付出行动更是可贵的。试想一下,我们工作中遇到点困难,那不就相当于愚公家门口的大山吗,只要像愚公一样,坚信自己、乃至子子孙孙坚持挖山,就能搬走大山。我们选定方向,坚持一步一步向前,就能客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使工作步步推进。
愚公移山教案 篇八
一、鼓励质疑,开发问题资源
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倾向在现实课堂中很容易产生诸多疑问,有时还会超越老师预设的思维轨道提出新的问题。建设民主课堂,就要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的问题作为生成资源加以开发,从中不断发现新的教学价值。
一位教师在教《草船借箭》时,突然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三国演义》里好几次交战,都是使用火箭,进行‘火攻’。当时的船都是木制易燃,曹操那么聪明,怎会没想到用火箭来击退敌人呢?诸葛亮的计划不就落空了吗?”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回避的方法有很多,但既然同学们的思维已被激发,它就是课堂生成的最佳资源,绝不允许错过。
老师先是赞扬这位同学敢于大胆质疑,并接着进行引导:“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究竟是曹操忽视了火箭战术,还是诸葛亮计谋不全,或另有原因?”教师对“曹操为什么没有想到火攻”这个问题提供了两个回答角度:“曹操忽视了火箭战术”和“诸葛亮的计谋不全”,同时还设置了开放性提示“或另有原因”,利用新生成的资源激发学生的思维。静默一会后,同学们从时间、天气、弓弩手、煤油资源以及大火可能对曹军舰船本身的影响等角度对曹操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天还没亮的时候,曹操被吵醒,证明他们是没有准备的。”“大雾的天气使曹军看不清对方,火箭会暴露自己。”“6000个弓弩手证明曹军离诸葛亮的船队较远,看不清是草船。”“东汉末年,石油煤油资源金贵,曹军远离本土,储备不多……”“曹军舰船本身容易着火,搞不好会祸及自身”。
教师继续引导:“是呀,同学们的想法曹操想到了,还有谁也想到了?”学生回答:“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建立民主课堂,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才敢于进行质疑,超越老师预设的生成资源才会不断产生。开发这些生成资源,不仅有利于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民主课堂才真正能实现它的价值。
二、精心预设,引导科学思维
民主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引导仍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引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位老师上《愚公移山》时,从电视上看到河北济源王屋山区的农民立志做当代“愚公”,不再干挖山这样破坏生态环境的蠢事,而是通过打隧道修路来解决交通问题的报道,立即意识到对“愚公”的形象一定会在学生中引起争论,于是按学生可能的思路合理安排了预设。课中讨论愚公形象时,果然有学生提出:“愚公是傻子”、“愚公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我们不能学习这样的愚公”。
对愚公到底该如何评价?这个难题摆在了教师的面前。愚公的精神是可贵的,但从今天的标准看,愚公的行为确实是愚蠢的,甚至是在犯罪。学生能这样提出来,就应该赞扬、肯定。其实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当人们庆贺改造自然的成果时,大自然正悄悄地在惩罚人类”。学生思维中隐藏着创新的幼苗,教师必须宽待、容忍学生“不合情理”的想法,这是教学民主的应有之义。除了赞扬和肯定,案例中该教师还运用了矛盾分析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愚公的行为。
他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圈:一个代表“愚公”,一个代表“山”。形成矛盾的两个方面:“愚公”与“山”。开始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分析:
矛盾的关键是:愚公要出门,遭到大山阻挡。
老师先从“大山”这个圆圈向外画几条线分别代表大山的不同作用。同学们纷纷发言:“大山阻挡愚公出门,使交通不便”,“大山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可以开发旅游”,“大山是一笔自然财富,可以种树种果”,“大山是重要的生态环境,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教师接着问:“愚公与大山的矛盾如何解决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按愚公的办法,把山挖掉,能解决交通问题,但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按愚公的办法,会阻碍交通,但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解决交通问题,并非只有挖山一途,还可修路或挖隧道。”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明白:把交通不便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根据“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很明显,愚公是不该挖山的。
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分析“愚公”,从“愚公”这个圆圈向外划几条线分代表愚公的特点、关系人和优缺点。学生有的说“愚公年龄已大,毕其一生不可能挖掉大山”,“愚公还有子子孙孙,他企图以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来解决问题”,“愚公这样做,不仅要耗尽他自己的一生,还要耗尽子子孙孙的精力”,“愚公挖山是在毁掉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愚公精神可嘉,但从简单的利益关系讲,愚公简直是愚不可及,愚蠢透顶,而且因为他的坚持而更加可恨可悲。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客观地评价愚公?”有学生回答“愚公那种对认准了的事,‘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韧性,是值得肯定的”;也有同学说“‘愚公移山’的精神鼓励我们的先辈了三座大山,我们应该继承这种精神”;还有同学说“这种坚持和韧性只有在做对事的基础上才值得肯定,如果事做错了,那就更加危险”;“愚公恰恰是做了错事还要坚持,就非常糟糕了”;还有同学说“书中说愚公的行为感动了上帝,派人把两座山背走了,完全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上帝知道愚公行为的后果,不仅不会感动,而且会给以严厉的惩罚。今天,太行、王屋二山不是仍矗立在原地吗?”
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1)“愚公移山”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三座大山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肯定;(2)“愚公移山”的精神只有在做对事的时候是可嘉的,否则就是可恨可悲的,不值得肯定;(3)要把愚公的精神和他的具体行为分开。愚公的行为,直接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毁掉了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的利益,愚公行为的后果,非常严重,完全是一种犯罪行为,不值得肯定。
总而言之,对愚公的评价是“精神可嘉、想法愚蠢、行为可恶、后果堪忧”。
教师作为民主课堂的组织者,在恰当的时机教给学生正确的研究方法,它不仅可以使课堂有一个精彩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其它问题时进行迁移。民主的课堂不是灌输一个正确的结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来完成这个探索的过程。
三、角色互换,合作探索研究
民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教师、学生和书中人物也可以进行角色互换。角色互换的好处是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想一想,有利于理解文本,理解对方。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教师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学生的互动,能与学生互相包容、合作共享,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老师承担了“教”与“学”的双重角色,学生在“学”的同时也具有了“教”的功能。让学生当“小先生”,更利于实现师生间的互相尊重。
有位教师在教《项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角色互换活动。
老师先把学生按六人一组分成八组,让学生讨论他们对文中人物的看法,然后向学生提出:“假如我是玛蒂尔德,你们会向我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们七嘴八舌后,纷纷开始提问:“你曾经做过哪些梦?”“你拿到舞会的邀请后,是选择去还是不去?”“你是穿普通衣服去还是精心打扮后再去?为什么?”“有钻石项链借,你借不借?”“发现项链丢失后,你会怎么办?”“佛来思节夫人把项链借给你时又没有让你写借条,你有没有想过赖账不还?”“买条假项链可以避免十年辛苦,你会不会买条假项链去还?”“花十年工夫才还清债务,你觉得值不值?有没有后悔过?”“当你知道当初所借项链是假的,仅值500法郎时,你是什么感觉?”
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后,反过来与学生一起扮演玛蒂尔德,共同来回答所提问题。结果答案是五花八门。归纳起来,有两类:
一类是与玛蒂尔德共同的一面:(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梦想着“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漂亮的服装”、“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2)不想放弃参加舞会的机会,并且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艳;(3)丢失借来的项链,不想失信于人,会像玛蒂尔德一样,即使破产也要归还。
一类是与玛蒂尔德不同的一面:(1)丢失借来的项链,还有另一选项:赖账。因为借项链时既无借据又无旁证,完全可以一赖了之。(2)买一条假项链应付过去,这样既不失信用,又不至破产。(3)玛蒂尔德还可凭着她“美丽动人”的资质,出卖灵肉,换来大把大把的金钱。
最后,老师再引导学生与玛蒂尔德的做法进行比较,大家明白了莫泊桑的《项链》通过对玛蒂尔德、路瓦栽先生和佛来思节夫人三个人物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诚实守信、勤劳俭朴、宽容大度等人性之美:
(1)玛蒂尔德追求美好的生活,尽管有些不切实际,但本身没有错。丢失借来的项链后,压根没想过赖账。在信用与破产危险之间,她选择了信用。她挑战厄运的勇气可敬可嘉,十年辛苦,玛蒂尔德变得自信、高兴和得意。她的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异彩──由以泪洗面的弱者转变为粗壮耐劳的强者,赢得了丈夫的真爱和朋友的尊重:在玛蒂尔德内心有着挥之不去的真诚与善良。
(2)第二个人物路瓦栽先生则具有珍爱妻子、勇于承担生活重担的高尚品质。玛蒂尔德苦于没有像样的衣服出席舞会,路瓦栽将积攒多时、准备用于购买猎枪的四百法郎拿出来;妻子不慎丢失项链,路瓦栽一句埋怨、责备的话也没说,而是连夜四处寻找;为了归还项链,路瓦栽不仅全数动用了遗产,而且到处借债,不顾“未来的苦恼,将要压在身上的残酷的贫困,肉体的苦楚,精神的折磨”;为了还债“他一到晚上就给商人誊写账目,常常到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这样的生活继续了十年”。路瓦栽对妻子的理解与宽容、承担重压的勇气,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好丈夫,这是《项链》向我们展示的又一人性美。
(3)第三个人物佛来思节夫人也是善良的。她是一位贵妇人,但并没有歧视贫穷的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向她借首饰,她二话没说,任其挑选,连借条也没索要;玛蒂尔德归还项链,她“没有打开盒子”检查,表明了她对朋友的信任;得知玛蒂尔德为归还项链,变成“显得老了的”妇人时,她“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十年都过去了,谁也没有怀疑那挂项链的真假,佛来思节夫人完全可以隐瞒真相,心安理得,以假取真。然而,她没有。
小说最后一笔意味深长,它集中体现了玛蒂尔德、路瓦栽先生和佛来思节夫人三人的真诚与善良,集中体现了人性之美。
由于采取了角色互换,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从角色体验中更好地理解了故事中人物的深层次问题。许多年来,我们对《项链》中女主人公的看法,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但当我们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研究,重新审视文本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某些权威或泰斗的盖棺论定时,忽然发现,原来《项链》给我们提供的远远不止我们已经知道的。
在这段案例中,老师作为课堂中的共同学习者,参与了讨论,他不是一般的“普通一员”,而是将自己扮演成路瓦栽夫人玛蒂尔德,直到最后在学生的七嘴八舌中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也是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师生的深层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愚公移山教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