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新版多篇范文
[引言]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修订本)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镜框,提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做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学生回答后紧接着问:如果配一块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课题前半部分。(板书:面积)
[评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亲切自然。渗透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1.认识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先举几个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谈话:我们把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课本封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文具盒盖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想像把课本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引出并板书:平面图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后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在屏幕上呈现的6个图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积?
出示下面3个图形:
提问:谁能比较这3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按照这一要求,这里不再概括面积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具体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比较充分。]
2.教学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同桌的两张纸宽度相同,长度略有差别。)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和老师手中的纸比较面积大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让同桌之间比较纸的面积的大小,学生发现一眼不能看出来,可能想到用重叠法或量长和宽的办法比较。
多媒体出示长方形(15个单位)和正方形(16个单位),让学生说说如何比较其大小。演示用重叠的方法无法比较(一个较宽,一个较长)。
多媒体演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图(1)、图(2)的方格。
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说出正方形的面积大。
多媒体出示图(3)。
提问:图(3)也画成16个格子,和图(2)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讲述:如果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课题的后半部分:面积单位)
[评析:在操作和比较中引出积单位,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每个学生都感觉“这是我自己发现的知识”,有积极的学习体验。]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① 认识1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1平方厘米纸片的形状、大小,量边长。引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理想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猜测、有序操作、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 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 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个、挂图、自制相架一个、米尺、平面图形几套。
生: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个、相片一张、学生尺。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生活中,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我们用相机把那一瞬间留了下来。并把它(装上框、镶上玻璃)装进相框很好地保存起来。要做这样的一个相框,需要多少玻璃?计算玻璃的大小该用什么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配玻璃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体验,形成概念
(1) 我们知道玻璃面有大小,任何物体的表面也有大小的区分。
a动手摸一摸课桌面与数学书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动手摸一摸)
b观察:黑板的表面与黑板擦的表面,谁大谁小?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类推、概括
概括:我们计算玻璃面的大小,其实就是求这块玻璃的面积。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我们就可以说:课桌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3)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平面图形,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1) (2) (3) (4) (5)
a 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
b 为什么图(6)图(7)不能比较大小?
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发现规律
小结:围成的平面图形才能比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
(3)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谁能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举例说明)
2、比较探究、引出面积单位
归纳比较方法:
板书:①④①②③④眼睛观察
②重叠比较
(1)我们用眼睛观察发现面积有大有小,但有些物体的表面面积相差不大的时候,我们有眼睛就比较难准确判断谁大谁小,如:
(2)
(1)
怎样才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表面面积非常接近,比如说:两间教室的地面面积,谁大谁小?用眼睛观察很难比较,又不能重叠,怎么办?
小组讨论,展开联想
汇报各组的方法,肯定用数地板砖的方法最简便——数方格法。
给上图加上方格(一起数方格)小组讨论
板书:③数方格法
93页做一做---数方格
“方格多的面积一定大吗?看下图
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争论
都有8格,可是……看来数方格的多少还要有个前提:对方格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际统一的面积单位。
3、感知面积单位、建立表象
(1)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
课本92—93页
a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分别是什么?
b请从学具中找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汇报交流
(2)我们动手剪一个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摸一摸、比一比,进一步归纳概括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意义。
(3) 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结合实际举例
4、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量物体的面积时,先要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判断他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再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1) 量课桌面的面积,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
四人小组合作,动手量课桌面的面积。汇报你们是怎样量的?(肯定沿长、宽各摆一排的方法新颖迅速)
(2)95页1、2题
(3)要为你的相框配玻璃,你需要多大的玻璃?
小竞赛:口答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95页练习4
(2) 判断:
一棵大树高10平方米( )
学校操场的面积是4000平方厘米 ( )
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4分米 ( )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一块长方形稻田,长200米,宽150米,合多少公顷?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卡片口算.
1公顷=( )平方米 4公顷=( )平方米
20000平方米=( )公顷 70000平方米=( )公顷
二、学习新课.
1.引入.
教师提问:(1)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教师叙述: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平方米、公顷,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教师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2.教学平方千米.
教师叙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它的面积是100100=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1000米(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也可以说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
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呢?
(100000010000=100,被除数和除数各划去4个零.)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从上面可以看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前面我们学过平方米与公顷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我们把这些土地面积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2平方千米=( )公顷 8平方千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00公顷=( )平方千米
2.综合练习.
(1)8公顷=( )平方米 4平方千米=( )公顷
30000平方米=( )公顷 9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3400公顷=( )平方千米
(2)在下面○里填上>、<或=.
3公顷○2900平方米 200公顷○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顷 8000平方米○8公顷
3.思考性练习.
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先让学生画出这道题的示意图.如下图:
组织学生讨论:
(1)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原来的边长各是多少?
(2)边长各增加100米后,边长是多少?
计算出增加后苗圃的面积,即(100+100)(100+100)=40000(平方米)
换算成公顷:40000平方米=4公顷
苗圃面积增加了4-1=3(公顷).
如果有的同学从图中直观地看出增加了3公顷,也是可以的.
4.课后练习.
(1)了解本区或本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2)5平方千米=()公顷 300公顷=()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12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3)3公顷○2900平方米 200公顷○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顷 8000平方米○8公顷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感受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实例认识面积单位,认识面积单位有多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借助实例探索面积单位的过程,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提升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积单位的认识。
【难点】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知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之前如何表示面积的大小。请学生用方格纸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预设有学生数出6个格子,有学生数出24个格子。
请学生分析原因,明确是由方格大小不同导致的。
提出统一面积单位的需求。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提问:你们听说过哪些面积单位?
预设学生说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师介绍三种面积单位的含义及符号: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符号表示为cm2;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符号表示为dm2;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符号表示为m2。
学生活动:在学具中分别找出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感受大小。
(三)课堂练习
请学生找一找身边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表面。
预设学生举出指甲盖、粉笔盒的一面、地砖等例子。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有什么收获。
作业:利用今天所学,说一说生活中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新课,感知面积
1、黑板出示:面积 关于面积你知道了些什么?
游戏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
游戏2:好,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闭紧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老师的手是哪个面,对了,你是看到还是摸到的?
(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
出示:现在,请大家看这个盒子,有面吗?
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
生:看到的
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还有想说的吗?
生:面是光滑的
生:我摸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
生:上面大,右面小
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 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
师;好,大家一起拿出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引导: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 师,这些物体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 在数学里,有没有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
生;2个说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一张纸有4个格子,另一张纸有8个格子,你认为可能一样大吗?理由。有没有可能8个格的纸面积大呢?理由
师:如果一个格子是一个面积单位,那么这张纸有几个。 在数学上,有专用的面积单位 1平方分米
师:有了面积单位,就可以量物体的表面的面积。 请大家量一量书面的面积 师:生汇报,你量了…、、
思考,现在就用它6个小正方形去量黑板,好吗?不够,(生指)全班都接给你,你还想摆吗?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
验证: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怎么办?引导,用大的面积 出示:平方米
师: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师:请大家想像以下一平方米多大?请你用手比划比划 师:到底怎样的正方形呢? 生:边长是1米
师:他讲得对吗?谁会说出到底多大的图形?
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估一估,这么大的面积单位里面可以站多少人?请学生上台站一站
师:出示小卡片,这张卡片,用面积单位来量这个卡片面积多大呢?
思考:量这张小卡片,能用刚才的面积单位吗? 生:不能,理由
放手问:从中你想到什么?还有更小的面积单位?
引导生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复说) 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缩放)
师:找找生活中的面积单位。 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
板书
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 的 大小 是 面积
边长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六
一、教材和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而编排的。“面积”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一些,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学生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的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
4、时间安排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要求,本节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用时5分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用时10分钟。
(3)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表象。用时15分钟。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用时10分钟。
5、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个。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学具:两张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实物。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采取教学方法是观察、实验探究法,将情景引入、直观演示等方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比如:上课开始通过情景引入创设涂色比赛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需求。理解面积的意义,我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中真实地感受什么是面积,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为了让学生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正确表象,我采用活动教学法,目的是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并运用这些表象解决相关的问题。学生认识了面积和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后,我把探究的主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理解面积单位含义,学习选用观察,重叠,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
1、激趣导入新课
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易从情景中引发学习兴趣,因此我首先由在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引入,当学生完成后,我提出问题:谁输?谁赢?原因是什么?让学生真切感悟平面是一个面,有大小之分的,为学生学习面积概念做好铺垫。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在游戏的参与中体验,感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自然引出新知,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充分感知,概括面积的含义。这一环节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教学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身边物体(如:黑板,课桌,书本等)的表面在哪;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谁大谁小,让学生通过实物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小结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第二步:教学封闭图形的大小。
通过质疑:假设我们把练习本的封面画到黑板上是什么形状?引出封闭图形,并出示一组封闭图形,让学生认一认有哪些是封闭图形,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面积大一些,让学生感知到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
第三步: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由学生概括说出面积的含义,教师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这一环节设计,通过学生亲身经历,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这就造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
(2)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3)汇报展示。学生在选择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标准:有的选择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既长方形和正方形混合来摆;有的选择大小相同的图形(如同一种正方形或同一种长方形),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标准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同不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因为前面学生已经拼摆、测量,所以学生自然而然的选择正方形。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认知冲突后,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4、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示。
第二步:分层次来学习三个常用面积单位。学习“1平方厘米”的教学以“教“为主,具体环节如下:拿,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想,看着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图形并把它印到脑子里;比,比一比你手上的哪个指甲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学习“1平方分米”的教学以“扶”为主;学习“1平方米”的教学以“放”为主。以上利用多种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巩固面积单位,发展其空间观念。
第三步: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为此,在教学中都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量一量橡皮、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积。
这一环节,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量等环节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5、练习内化,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题目的是强化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第二题使学生学会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空间;第三题进一步在学生脑海中加深面积单位的表象。
① 填一填
(1)( )或( )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 )。
②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约是4( )
教室的地面约是45( )
小明的`身高是125( )
数学课本长大约是20( )
③拼一拼: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一拼
(1)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2)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
6、全课总结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来谈谈收获,不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四、教学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立足面向全体,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学生的体验、探索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说、看、摸、比、想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无论是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策略上都结合学生提供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鼓励学生拿、想、比、画、量等策略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研究面积是什么,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2页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三十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具准备
皮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思考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4。(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3)学生讨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学生说出推想过程)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三、巩固反馈,掌握换算方法
1、做练习三十的第5题,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2、做练习三十的第6题,请学生说一说推算过程。
3、做练习三十的第7题,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么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在哪儿?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学生把测量后所列算式写在黑板上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八
设计说明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实践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
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新课伊始,设计了“抢答比赛”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
2.引导自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切实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设计首先引导学生猜想、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了新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
学生准备 直尺 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出示课件)
1.抢答比赛1。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回答)
2.抢答比赛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米?
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够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探究新知,实验验证
1.教学教材70页例6。(课件出示)
(1)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把一个同学的学具与老师手中的正方形比较一下,确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师把这个正方形学具贴在黑板上)用直尺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
有的同学以分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有的同学以厘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2)提问:想一想,计算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答案,并且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呢?(用的单位不同)
(3)猜想、讨论: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①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②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小结: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九
设计说明
“面积单位的换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面积、面积单位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结合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实践应用等形式进行教学。
1.激趣导入,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
上课伊始,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从而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合作的形式探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复习与思考。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作铺垫。同时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3.自主探究新知。
学生首先猜想、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知识,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出示课件)
1.抢答比赛1。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回答)
2.抢答比赛2。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1平方米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么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板书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够正确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探究新知,实验验证
1.教学教材56页上面例题。(课件出示)
(1)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片。(拿一个同学的学具与老师手中的正方形纸片比较一下,确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师把这张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
(2)先用直尺量一量这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有的同学以分米为单位,量出这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1分米,所以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有的同学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这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10厘米,所以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
(3)提问:想一想,计算的是同一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答案,并且这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呢?(用的单位不同)
(4)猜想、讨论: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预设
生1: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生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方法,熟练地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类推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授
1、教学例3、
例3、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个大?
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是多少个100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教学例4、
例4、根据量得的长和宽算出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桌面的面积?
根据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板书:120×55=66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个大?
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几个100平方厘米?
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样想?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400厘米=()分米=()厘米
(3)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17平方米=()平方分米
(5)2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9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五、课后作业
1、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0xx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5平方米=()平方分米
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4分米,宽25分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芹菜16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多少千克?
3、学校安装教室玻璃、每块玻璃长40厘米,宽35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钱,一块玻璃多少钱?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单位接龙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活动过程
1、每4位同学分为一组,排成一列进行游戏
2、第一位组员随意说出一个面积单位,第二位组员将这个单位转换成其他不同的面积单位,第三位接着转换……必须保证四个人说的单位都不一样
3、比如第一位同学说2平方米,第二位同学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平方分米(也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第三位可以说200平方分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也可以说20000平方厘米等于2000000平方毫米)
4、说错了的同学要被罚演一个节目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