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摘要:德育课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德育课教案 篇一
关键词:技校 德育课 教学案例 选用
技校德育课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其主要特征如下:一是技校德育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并使学生掌握德育方面的知识,而且在于使学生形成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二是技校学生的自主性对技校德育课程的实际效果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必须充分了解、尊重并调动其自主性。三是技校德育课必须借助于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因为它不仅需要道德认知,更要诉诸情感、行动经验等来达到教育目的。为此,笔者从技校德育课教学中选好案例、用好案例两个重要环节入手,谈谈技校德育课教学中的案例选用问题。
一、选好案例是德育课教学的前提
从技校现行德育教材中的案例来看,相较老教材在通俗化方面有明显改进,但也存在与技校学生认知水平有较大差距等问题,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案例尚难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与时俱进,注意收集或编写相关新案例,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
首先,选好案例要在内容上适应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可以选择国内或国际的教学案例,如我们在讲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时,选了比尔·盖茨的事例;也可以选择正面的或反面的,如我们在讲授人生价值观时选了谭千秋和范跑跑的事例等。选择案例应特别注意联系当前社会焦点、热点等实际。如我们在学习热爱祖国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时,正赶上“神九”飞天成功,学生们对该内容都很关注,老师只需一个提示就会引起热议。教师要重点把学生的关注点由热议事件本身适时引导到树立报效祖国之志上来,选择此类案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的案例还应是学生可学可行的,切忌华而不实,否则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其次,案例要在形式上适应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的需要。具体形式要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要求,既可以是插图、视频、影视,也可以是故事、多媒体等。如我们在学习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时,选取最热播的公益广告《FAMILY》,入情入理,情景交融,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了一次道德教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用好案例是德育课教学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用好案例材料。我们在德育课设计中常用“体谅法”“讨论法”等。如我们在讲处理同学关系中用谅解去维护的内容时,提前让学生收集校园里的事件,由老师指导加工排练成情景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某男生宿舍同学们正在夏日午睡时,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大家心里埋怨:“谁呀?这么讨厌!”仍想继续睡觉时,又听到一阵急促的砸门声,小L迷迷糊糊下床把门打开时听到的却是一句不堪入耳的脏话……小W刚一进门,委屈的小L挥起愤怒的拳头砸向小W……原来小W着急敲门是为给感冒发烧的同学要开水的,且小L和小W是好朋友。以此情景剧展开讨论:谁之过?假如你是小W或小L会怎么做?你会原谅对方吗?同学们一般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再进一步讨论发生冲突的根源何在?师生通过共同总结就可以得出结论:“双方遇事不冷静,处理方式不妥当,且都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也没有做到谅解对方。”在这次采用体谅教学法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轻松地理解了处理同学关系要用谅解去处理的道理,而且还使前面学过的相容原则、沟通技巧等知识得到了强化与实践,一举多得。
其次,要注意用好艺术作品等案例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安排学生读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观看电影、电视等,既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又能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这种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能使学生受到优美情景的陶冶,有利于催生学生的道德情感。如我们在讲授正确面对挫折时,首先链接视频《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刘伟》,随之以PPT的形式播放自编案例——《断臂王子感动中国》进行课程导入,使教材内容自然过渡,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提供了讨论材料,还为同学们介绍了一个现实榜样。
德育课教案 篇二
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案
(一)课题:学会宽容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教学重点:明确宽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宽容。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想拥有朋友吗?
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
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
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
那么请你学会宽容。
二:什么是宽容:(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
1.几个同学发言,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略)
2.师总结宽容的定义:宽容就是指人的度量大,心胸开阔,待人宽厚。
3.师读:《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容忍。
爱因斯坦: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有人赞美说:宽容是在荆棘中生长出来的谷粒。
4.学生读楚庄王宽宏大量的故事。
5.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想法,谈楚庄王此事处理得如何。
6.学生举例:历史上宽宏大量的故事。
7.两个同学表演:“一同学撞了对
方”。
8.同学谈上述表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9.看大屏谈如果实际生活中出现以下类似情况,将如何处理。
三:宽容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1.几个同学谈宽容的意义。
2.总结宽容的意义:
1)——宽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尺度,而且是关系到能否搞好人际关系,能否搞好工作,能否搞好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2)一个人如果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苛求人,不算计人,他就会被看作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3)宽容是交友之桥。人们总是爱和厚道的人交朋友。人们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
4)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化干戈为
玉帛。
四:宽容的原则:
1.两个同学表演“考试作弊”
2.同学谈对一同学允许另一同学抄的看法。
3.师总结:俗话说得好,“大度弥勒佛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是弥勒佛也是逞恶扬善的。也就是说宽容一定要适度,宽容要有一定的原则。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厚,也不是姑息养奸,更不是助纣为虐。因此,我们“对君子要宽,防小人要严”,并且同损人利己者进行斗争。
五:自省自查:通过这节德育课,你有了哪些认识。(几个同学发言略)
六:学生读《你想拥有朋友吗——请宽容》
七:教师总结: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
德育课教案
(二)课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难免的,不同的态度对待挫折将成就不同的人生;要学会在挫折面前调整心态,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科学的方法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将科学的方法转化为内心的动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表演、谈话相结合板书设计: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投影Ⅰ,《体验挫折》
“假如你失去双手,请用嘴在白纸上写下‘我’字。”请简单谈谈你写字的感受。
[学生充分体验后说出自己感受]
投影Ⅱ,《无臂大学生王争的故事》
[学生思考讨论]
(1)他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是天生的吗?
(2)王争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采取了一种怎样的态度?
(3)假如王争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总结]
王争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他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采用积极的态度,成就了他的大学梦,他
是生活的强者;假如王争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他的人生将是另一种情景,他将是生活的弱者。
二、新课教学
投影Ⅲ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积极进娶挑战---磨练意志、增长智慧、战胜挫折、发展能力---生活的强者(成功)
消极逃避、屈服----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生活的弱者(失败)
投影Ⅳ倾听[战胜挫折,我有办法]
投影Ⅴ讨论[他们战胜挫折用的是什么方法?]
[教师总结]战胜挫折要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要有正确的心态。
投影Ⅵ《
三、如何积极应对挫折?》
三、学以致用
投影Ⅶ、Ⅷ、Ⅸ[送温暖,出点子]
表演“小涛倒霉的一天……”
四、说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
五、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生命的力量。
教学反思:
挫折教育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我们应该明白对学生来说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挫折更重要。
德育课教案 篇三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案例教学方法;形式;效率
现阶段,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一直都没有受到很多关注,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才能改变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现状呢?这都是现今中职德育教育课堂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解剖中职德育教育课堂现状,挖掘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德育素质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德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
现今我国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堂教学内容有《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哲学基础》《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等。按照现阶段我国中职教学教育大纲来看,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时是要学生在“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下,运用唯物辩证主义观念去学习基本的德育教学课堂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学生通过中职德育教育课程的学习,灌输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跟世界观。
(二)中职德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中职德育教育教学模式,仍旧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所教授的课堂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极其容易使得课堂沉闷枯燥,使学生失去对德育教育学习兴趣。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本就是一门重视理解、实践课程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教授知识使得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能达到中职德育教育课堂的目标。
(三)对中职德育教学的误解
一些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师觉得,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所教授的知识,并不能为学生今后找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的时候会产生敷衍情绪,只是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教授,空谈课本上的大道理,并没有将这些课堂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使得中职德育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
(一)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将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完全没有思考的机会,最终导致教师在课堂讲的热火朝天,学生在低下听的昏昏欲睡。这样的情况使得中职德育教学效率低下。现阶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牢固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应该要学会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教学任务的分配,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实际的任务,创造性完成教师所要求的任务。学生带着问题、教学任务进行学习,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最终掌握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中职德育的教学效果。
(二)贯彻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
中职德育教学长期以来的教学考核办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然后划出考试的重点,学生课下复习知识点,考试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阅卷中评知识点,最终决定学生德育课程的成绩。这种考评方法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课程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德育课程成绩评定应该是要以学生的知识还有能力的结合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查。教师需要使学生进行开卷跟闭卷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教学中具体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讲解等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学作用。
(三)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
在中职德育教育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必须在课堂中进行有效互动,以提高教学的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最大限度使学生和教师进行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就是以基本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假设出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小组中进行积极的讨论分析,最后进行问题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锻炼思考,最终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学习探讨的习惯。案例教学的教学办法,使得学生与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的分析案例,有效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好解决了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还有教师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通过学生之间的的讨论,会使得教师的思维得到一些启发,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有效进行交流沟通、增进感情,真正的实现了中职德育教学的目的。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其特殊的声音、画面优势,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媒体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中职德育教学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程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范围等等,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完全融入德育课程学习之中。对德育课程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为生产生活服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生活”的原则,因而中职德育课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就会让德育课脱离枯燥的道德说教,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提升,课堂就会焕发光彩,课堂教学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在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进行的改革,善于运用新兴的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在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德育课堂的教学实效,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职业道德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邹芬。中职德育课学生学业评价的探索[J].学园,2014,(9):173-174.
德育课教案 篇四
劳动最光荣德育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要从小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因为劳动者最值得赞颂,劳动最光荣!
2、通过表演节目,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等活动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3、能够把劳动当成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并且从小立志用辛勤的劳动报效祖国!教学重点
能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其中,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劳动最光荣!教学难点
让学生身心受到触动,立志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和作风传承!
一、激发情趣,引入主题
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展开调查,看看和以前相比,人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你们调查了吗?那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汇报吧!
2、学生分组汇报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从衣食住行五个方面说出了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聪明的你们思考思考吧,这一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张晓娜同学真是聪明。的确,是劳动让我们摆脱了愚昧贫穷;是劳动让我们让我们拥有了幸福人生!为此我们要齐声说“劳动最光荣”
二、开展教学活动 活动一:七嘴八舌说劳动
1、师:对于劳动,人们的说法各不相同,那些名人是如何看待劳动的呢?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他们的心声!
2、学生说名言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还真有知道的,好,你来说说。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对于这句话你们又是怎样理解的呢?谁来说说?理解得太透彻了!的确,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可是旧社会的劳动者就没我们这么幸运了!他们辛勤劳作,成果却被无情的剥夺,让我们通过诗人妙笔,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苦难生活吧!
4、学生背古诗
5、师:虽然我们的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但是我们对劳动者那颗赞美之心却相同!工人做工、农民种田、解放军保家卫国、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同学们刻苦学习等等都是劳动。只要是辛勤的劳动,就值得赞颂。你们又是如何看待劳动的呢?请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6、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二:欢天喜地在劳动
1、师:刚才同学们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思感受到了了劳动的光荣。
2、舞蹈《劳动最光荣》
3、同学们真是有才,用优美的舞姿为课堂增添了精彩,为劳动增添了光彩。正可谓“地是两手开,树是两手载,要过好日子,劳动离不开!”幸福生活得靠自己去争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下面我们齐唱《幸福不会从天降》。
4、师生齐唱《幸福不会从天降》
5、这动人的歌声在960万平方千米的中华大地上唱响,这执着的精神在960万平方千米的中华大地上宏扬。如今,中国已经傲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是劳动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是劳动让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各尽所能。从不居功自傲,心浮气躁!
6、学生表演大话西游之《劳动最光荣》
7、下面请同学们品评品评,看看谁最有功?谁最光荣?
8、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交谈 活动三:齐心协力在劳动
1、师:同学们刚才的点评很精彩,将心中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正像苑肖菲同学说的那样,他们都很有功,都很光荣,因为他们各尽所能。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中国共产党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谱写了一曲曲劳动最光荣的赞歌!人们辛勤劳动的场面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停的涌现、不断地上演。课前老师收集到了几个感人的场面,老师知道你们见多识广,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学生介绍场面
三、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用笑语欢声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意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让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劳动让我们的生活步步高升。希望同学们从小将劳动光荣的思想和作风传承!力求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是好汉!你们一定要接好革命的班,用辛勤的劳动开创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最后,我们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通过辛勤的劳动,使中国立足世界强国之林!
德育课教案 篇五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德育 经济政治与社会
中职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需要贴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现象才能理解和运用。“案例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和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感知阶段:感知阶段也称为导入环节。教师呈现案例,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热情。通过提供案例,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有关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态度不断发展。比如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一课中,教师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讨论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件。教师引入轰动全国的“大连獐子岛黑天鹅事件”。那些来自獐子岛地区的学生们根据家乡企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带领大家分析现象以及背后存在的问题,共同思考獐子岛渔业集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探讨企业经营成功的影响因素做好铺垫。
二、理解阶段:导入新课之后,学生在感知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鲜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把感知的内容同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科学的概念。学生用新获得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尝试性分析和探讨,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进而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对所学东西达到全面、本质的认识。比如,《透视经济现象》一课中,学生在了解了商品的概念之后,教师提供案例故事“超市里的故事”,并投放大量的案例词汇,让学生结合“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核心概念,从交换关系以及劳动产品两大关键词来对比、分辨哪些是商品,在案例情境中强化对新知识的巩固。
三、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内容。通过有效的案例指引,使知识牢固的保存在记忆中,使技能通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技巧。学生带着初步获得的理论知识,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内讨论、小组间交流和全班集体讨论等形式,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的困惑和疑惑,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在互动中达到用“理”释“例”和用“理”争“疑”的目的。这对于中职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以及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个人的收入和理财》一课中,大家在理解了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之后,比较和分析在多种分配方式中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区别,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引入早餐店、手工作坊以及隆平高科等案例,通过分析总结按劳动成果分配一般适用于在自负盈亏的个体经济中,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多存在于合资经济中经济中。学生从生产经营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要素出发,了解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对其所有权参与利益分配,取得相应的报酬。
四、应用阶段: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巩固之后,需要将知识加以应用。通过案例教学,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学习实践、生活实际当中,这样既可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中职生应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主要通过教学性实践,大多采用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实现。那如何在有限区域的课堂上进行练习呢?模拟案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验场。比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课中,在讲授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政党制度之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以及人民政协之间的关系。在明确然后教师提供案例:十之后有六个人既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全国政协代表,同时也是共产党员,那他们是怎么选举产生的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召开程序的基础上,从时间关系以及我国重大政治决策的制定过程中,掌握人大、政协、党代会不同的属性和特点。通过认识我国的政治生活,进而深刻感悟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为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做好准备。
五、评价总结阶段: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完整性的认识,需要德育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评价。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评价和总结从本质上讲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的判断,针对课堂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引入典型案例来引导学生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指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反思,抓住问题的本质,举一反三,对案例的关键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开展小组讨论,如何更好的区分宗教以及的本质区别,敢于同分子作斗争,国守法的好公民。
六、课外延伸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既可以利用延伸部分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探索,也可以对下一步将要进行的教育活动进行预习和展望。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并根据个体不同的能力水平展开不同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知行统一。这一阶段,是学生实践应用的阶段,也是将现实生活中案例深化和思考的部分。
教学过程的六个阶段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六个阶段环环相扣,不断深入,完整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而案例教学法将德育课教学进行了有效串联。“案例教学法”是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德育课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W方法,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广大中职德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宗杰。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01).
德育课教案 篇六
德育课教案
课题:挑战垃圾桶
教学目的:解决教室垃圾桶不堪重负的恶劣状况,进而引导生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饮食、学习和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写给你们的信,是谁写的呢?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呈现《垃圾桶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看完了垃圾桶的心里话,大家有什么感触呢?(生„„)今天,我们 就来一起挑战垃圾桶的难题吧。
二、活动环节
1:研究垃圾桶,统计数据。活动步骤:
(1)全班以组为单位,每组挑选出三名垃圾研究员。(2)准备好提前收集好的教室垃圾,用四个桶分装好。(3)以组为单位,搬出垃圾桶,看看垃圾桶里都有哪些“宝贝”。(4)对数量多的几类垃圾分别进行数据的统计。(5)各组把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公布到黑板上。
2、讨论数据,透过数据看习惯。活动步骤:
(1)老师在公布的数据旁板书“为什么会这样呢?”的思考题。(2)每四人为一个讨论小组,对黑板上的数据进行思考和讨论。(3)小组发表讨论的结果。
(4)老师整理大家的发言,总结透过数据看出的大家的不良饮食、学习和卫生习惯。
3、改变习惯,形成约定,减少垃圾 活动步骤:
(1)展开班级研讨——怎样减少垃圾?(2)学生发言。
(3)老师黑板上整理学生发言:1、2、3、4、5„„(4)展开班级研讨——如果有同学控制不住坏习惯怎么办?(5)学生发言。(6)老师黑板上整理学生发言:
6、拍照,看谁总是上镜头。
7、同伴互相提醒。8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德育课教案 篇七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德育课教案 篇八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十不准”德育教案
一、教学内容: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十不准”具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学校“十不准”的基本内容,理解并识记“十不准”的具体内容。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努力遵守学校行为规范“十不准”的意识
(三)行为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认真践行学校行为规范“十不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并识记“十不准”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形成努力遵守学校“十不准”的意识,让他们认真践行学校行为规范“十不准”。
四、教育方法
榜样示范法、明理激情法、同伴互助法、思辨探讨法、实践体验法。
五、课前准备
(一)、教师
1、准备《校园暴力事件》视频,并进行剪辑。
2、制作我校获全国技能大赛空调制冷专业金牌选手陈晨的电子相册。
(二)、学生
1、课前诵读学校“是不准”具体内容。
2、分好学习合作小组。
五、教学过程
教师: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我们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的“十不准”规范,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十不准”。
环节一: “十不准”------我知道1、2、教师诵读学校“十不准” “十不准”的具体内容
(1)、不准顶撞老师。
(2)、不准打架斗殴、寻衅滋事。(3)、不准和校外不良青年交往。(4)、不准非法在校内进出校园。(5)、不准非法进出校园。(6)、不准再校内吃游食。(7)、不准乱扔乱抛。(8)、不准穿奇装异服。(9)、不准留怪异发型。(10)、不准乱停放车辆。
分条举例逐步讲解每条的具体规范和讷容。
展示课前的《学生行为规范》的调查问卷结果。谈谈自己在“十不准”上做到了哪些,哪些还没有做到。
环节二: “十不准”------大家谈 播放《校园暴力事件》视频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解说这段视频。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感受视频里的暴力事件带来的心灵触动。教师提问:
看了这段视频以后你觉得你应该如何遵守学校的“十不准”
环节三: “十不准”------我坚定
1、听取全国技能大赛空调制冷专业选手陈晨的实例,知道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锤炼出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成就出彩的人生。
2、讨论题 只有严格遵守“十不准”才能使我们将来生活和学习获得更多的收获。大
家同意吗?(同意),那么请种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良好的行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不良的行为习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
环节四: “十不准”――我践行
1、自己对照“十不准”每条内容,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没有做到的,写在卡片上。
2、全班同学一起宣誓,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十不准”。
环节五:总结拓展
1、大声齐读“十不准”,再次坚定自己践行“十不准”的决心。
2、做志愿服务,在学校范围内向学校的学生们宣传讲解“十不准”。
德育课教案 篇九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法律和学习指导框架 教育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完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定位上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德国作为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最的国家之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下面,从法律法规和学习指导框架、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三个层面就德国职业院校课程方案设计的支撑和原则进行探讨。
二、法律和学习指导架框层面的支撑
1、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与法律框架条件。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由完备的法律规范进行支撑,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个人的专业能力发展是作为国家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被立法规定的,所有公民应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为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也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第六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在德国接受职业教育即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在我国,公民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但职业教育的义务是行业或企事业组织。权利和义务没有在公民个体上得到体现。
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中各个学科专业的技能要求是严格遵循职业的工作和业务要求而提出的,由政府统一制定大纲,具有统一的标准,我国的职业规范杂、多,劳动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各行业、各职能部门都有,种类繁多,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完善和统一。
在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的教学应特别强调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将工作技术与能力提高相结合。应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实行自我导向学习,并尽可能多的和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目前,我国也开始注重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效果不明显,直接原因就是知识体系杂乱,不健全,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
2、时间框架条件。
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中专业的教学大纲,是根据现有的对专业人士和相关专业技术员的相应要求,来进行制定的,有统一的标准。职业技术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建设应考虑专业人士和技术员的要求。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层面,与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的课时要求基本相似,关注学生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在实施效果上,与行德国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3、课程框架条件。
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的每一个专业的教学大纲中的所涉及的能力和内容都是根据学习范围而进行确定的。职业行为能力是在实际的情境中设置相关的问题和内容结构,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分析。
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为了有利于对每个教学设计领域内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协调,需要建立年度工作计划。在工作计划中,所有的教师应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共同决定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这些方法和重点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并没有完全做到,或只是局限于某一个专业领域而没有扩展到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德国,由于教学过程具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和更广泛的自主性,使得高等职业专业学校发展有了很大的加强。教师的任务是根据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求,考虑学校和地区的特点来充实教学大纲中的课程要求并在课堂中实施。因此为了实现相关的、全面的课程计划工作以及行为导向的教学概念。面在我国,教师局限性大,操作空间有限,教学自由度小,教学中出现问题更改不灵活,学校的管理体制上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领导部门应为在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实现智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该计划的设置应尽可能多的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1、心理学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为复杂的职业工作做准备。不仅在学校中而且在许多经济学领域中。可以看到,在教学中获得的、传授的知识很难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正确的应用。在这个领域中“传授”的概念经常存在一个误解,即它仅仅意味着知识从教师的头脑中“转移”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这一观念在教育心理学中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知识不是可转移的客观对象,而是个人头脑中建构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学习动机和情感方面,传统观念有着不良的影响。在非正式群体中,元认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组织与当前仍沿用的学习组织形式是不相容的。对于学习者来讲,事实性知识经常仅仅是“惰性知识”,即容易记忆的知识,而非是可应用的知识。
对于知识的获得不应仅仅以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为导向,而更应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因此,应建立一种积极地、可自我控制的、建构的、情景的和社会化的知识获取过程。知识的获取过程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和许多方面相互依存甚至重叠的。但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将其拆分开来,对其个别部分进行思考。
2、能力。
为了实现职业行为能力的教育目标,学习者必须将专业能力转化为知识、个人能力、专业能力三个部分,并能够审视和控制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成功的应对新的、意想不到的和日益复杂的职业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能力将不仅仅是专业、方法、社会和学习能力的总和,还应对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进行开发。教学应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如何有效的培养新技能。在教学中,应根据学习者现有的和可获得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意志力、学习动机和社会能力,来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能力一方面与已有的知识内容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可理解为是对这些知识内容的实际操作。
[参考资料]
德育课教案 篇十
关键词:中职;德育;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14
德育课一直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中职学校是学“一技之长”的专业性强的学校,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往往是“没地位”,学生出现“厌学”现象严重,给德育课教师的教学带来大挑战。
如何在教学改革中丰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以达到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造就合格人才打基础的目的,成为了德育课教学的一个研究课题。
案例教学法如何运用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所谓案例教学模式,即一种将案例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展示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师归纳提练,学生最后演练等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1. 紧抓教材内容运用案例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新教材,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各门课教材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体例活泼、语言浅显易懂,选配了不少生动、典型的案例。如《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就有大量的课首案例、文中案例,这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从中感悟、理解本课的主要观点,教师将其穿插在教学中,既调动学生参与,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联系实际,编选案例
德育课新教材中都有案例且针对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采用。但我们也可根据当地、本校毕业生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另编选案例。案例的编选是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典型、适当的案例应具备以下几点:
(1)目的性。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应针对教学目的,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原理的理解掌握。
(2)本土化。引用的案例最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使学生感悟更深,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讲到职业生涯规划要有目标,就为学生讲了一个本校优秀毕业生如何选定自己目标最后成功的故事。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事都会让学生的感悟更深,更容易联系自己来确定人生目标。
(3)典型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在实际运用时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案例的选择必须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影响力,使学生认识到德育课是对时代的正确认识,是一个人了解社会的一扇窗户,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条途径,从而感悟到德育课的价值。比如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财政收入与支出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国家大事,跟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所以没什么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周围的事情,比如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事例,并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调查。
(4)方向性。选用案例应以正确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同样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反面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加以警醒。
(5)时效性。利用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体手段收集和选择案例,这些案例要反映时代的最新成就,反映当前的热点问题,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以增强时效性和新鲜感,切中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
二、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发挥是关键。要精心选择好案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展示案例,案例展示后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适时加以点拨、归纳,使教学生动有序地进行,师生配合和谐一致,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发挥。
1. 导读案例教材
引导学生首先掌握案例材料呈现的感性认识。例如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一则故事,通过了解张扬毕业时的选择和就业后的努力让学生从表层看到张扬如何为事先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形成对张扬以就业梦想对自己进行激励的认识。
2. 分组讨论,集体攻关
这是培养组员合作精神、集中智慧的环节,务必展开,不得走过场。但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小组长综合素质较高,有号召力;二是控制小组人数,多则易乱;三是议题应集中,不宜宽泛;四是轮流发言,不让小组长唱独角戏;五是限时完成,“超时下岗”。要这样做,教师必须精心策划,长期训练。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这是学生知识共享的高潮,需要师生扮好角色。教师作“导演”,分解教学任务,小组推荐“主演”,以确保讨论效果。如教学案例之三时,学生极易举归纳徐虎身上具备的“五素质及特征”和“提质”意义。当然教师还应斟酌适度“发难”,避免“过易”学而无趣,“过难”启而不发。如设问:案例之一中李明先后多易其职,你能具体说出职业的特性吗?你能简析劳动者再就业的原因吗?就此传道、授业、解惑、导行,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4. 师生总结提炼升华
在展示各自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教师要将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观点呈现给学生,使其明辨是非,以达到对主题探究的升华。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应避免以下倾向:第一,坚持死守传统教学方式,拒不采纳案例教学;第二,认为案例教学是万能的,可替代其他教学方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2. 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案例教学中,应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从单纯的注重“教”向突出“导”转化。更进一步说,就是在讨论中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广开思路,积极发言,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思路。此时,教师应以学生姿态出现;同时学生要有敢于与教师讨论问题的胆量,做到教学相长。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德育课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