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手机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手机管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的要求,指出“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根据教育部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渌口区第三中学学生手机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校育人环境,优化学生思想,使学生“有礼貌、讲诚信、会感恩、守规则”。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的教育和管理,保护学生视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兴趣;让学生认清网络游戏的危害,校园内无学生玩耍手机,营造专心学习的良好氛围,培养坦直少年。
三、领导小组
组长:兰波
副组长:姜炳炎
组员:曹也、罗凯、易黄利、冯远峰、吴城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
四、具体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细化措施。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需带入校园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制定学生手机管理具体办法,明确手机进入校园的原则、程序和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二)、精准服务,规范管理。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学校将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落实好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不同时间节点对学生的管理责任。同时明确要求:所有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对发现有沉迷手机网络、行为举止异常或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了解情况,耐心进行教育。
(三)、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学校将手机管理作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充分认识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
(四)、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讲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加强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学校具体的管控措施。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督促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使用手机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指导、鼓励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管理家庭公约,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榜样;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多形式娱乐、多途径健康生活。
(五)、强化监督,保障落实。学校定期开展检查,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统一保管、禁入课堂等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多渠道广泛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随时向学校反馈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校在前期管理基础上制定更为详细的手机管理规定。学校德育处将班级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具体工作细则
(一)、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原则上任何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带手机进入校园,需由学生家长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家长、班主任及德育处各一份。经德育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入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二)、老师有权收缴学生手机。老师发现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须及时制止,登记学生姓名、班级等信息,有权收缴学生手机给班主任保管。班主任将学生手机代为保管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必要时请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因学生违反规定携带手机进校园,手机被没收期间造成的损坏或丢失,学校概不负责。
(三)、对违规手机的处理要注意程序正当
对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的处理方式,应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制度规定,向学生说明处理的事实依据和校规依据;妥善保管罚没的手机,避免学生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同时要有严谨的学生违规使用手机没收登记记录、领回记录等规范而具体的过程性材料,决不能损毁学生的手机。一旦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我们规范收缴程序,当学生或任课老师发现学生手机带入课堂,应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及时找当事学生说明学校规定,并收缴手机、登记相关信息和学生签名,当天放学后再教育、领取签名、发还手机。
(四)教育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要注重方法
在处理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实践中,方法简单、言行粗暴,容易激起被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反面效果。教师在对违规学生处理教育时要讲究方法与技巧,陈述利弊、循循善诱,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消极抵触为积极配合。
(五)、特殊情况下手机使用管理。确因学习生活需要将手机带入校园并用于学习的,需由学生家长提交书面申请,班主任签字,报德育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将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活动、科技节、社会实践等大型活动,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如需拍照宣传,班主任可安排班级宣传委员携带相机负责活动拍照。
(六)、不得布置需使用手机的作业。老师须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七)、保障学生正常通话需求。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联系,可使用校园内班主任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方便学生与家长通话。
(八)、加强教育引导。学校通过周一升旗仪式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九)、做好家校沟通。学校通过信息平台、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家委会、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十)、培养课外兴趣。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阅读等;鼓励孩子每天坚持一小时运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