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新版多篇范文
【寄语】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包括哪些 篇一
管理与发展这个永恒的话题。在管理的道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一个学校有年轻的活力和自己的品牌呢?伏案回眸,反思梳理,略有感触。我们刘集中心完小是20xx年建成的,这是一所三校合一的新建学校,有12个教学班,500名学生。自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抓管理,自我提高争名师,品学兼优当三好,更新理念促质量,开拓进取求发展”的新的工作思路,经过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努力,近几年学校各项工作均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以学校管理为重点,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一)重视人文环境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我们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为教师创设宽松亲和的氛围,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
熟悉我们学校的人都知道,这所新建学校校舍虽然都是新的,但学校20xx年8月底刚建成我们就搬迁了进去,当时院内一片狼籍,三校合来的学生纪律散乱,三校凑到一起的老师都很陌生。但是,要真正管理好学校,建设好学校,仅靠制度那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让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师都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在校长的领导下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凝聚力?几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要使集体有一种亲和力,就要把自己全部的爱心都奉献给学校,奉献给老师。于是在工作中,我尽量做到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命令,将自己溶于教职工之中,营造一个人人平等、宽松、融洽的人际氛围。因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发挥积极性,才能奋发进取。
工作中,我们注重发现和鼓励教师的优点,激发其潜在优势,引导大家把握机遇,并通过教学观摩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在友好公平的竞争中,我校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
(二)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1、让班级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乐园。
我校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活动板块,每个班主任对此都作了精心布置,从栏目的设计、到装饰物的点缀,都富有教育意义和美化创意;每个教室内的墙上,都挂有个性化的宣传栏,用于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和书法作品。这些,装点出了个性,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让校园成为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精神乐园。
搬入新校后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的建筑环境,把育人因素渗透其中,我们安置了12块不同内容的文化展牌,砌了八个造型优美的花池,每个花池内都设有不同的主题,以此,将我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景点的布置显现出来,使孩子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三)强化现代技术装备,凸显现代化学校气息
我们新添了30台电脑,用于学生机房,学校还安装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DVD播放室、卫星接收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为教师提供了服务的平台。
二、务实教研活动,突出校本培训
1、协作组活动,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几年来,我校积极推行校本教研,让教师体验教学相长之乐。在我们学校,活跃着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一起交流新的教学信息,一起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常常为了一个教学的细节争得不可开交。这也形成了一种随时随地交流研讨的“聊文化”,当一个老师接受了任务,全体成员就一起出谋划策,团结一致努力完成。这,就是我校的教科研协作组!这个组由学校校长挂帅,教导处主要负责,组内的十几位教师有刚踏上小学教学岗位才一两年的新人,有工作了五六年的教学骨干。
2、“请进走出”活动,为校本培训指引方向。
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搭建交流的平台,我们着力做好“请进走出”的活动。我们一方面主动向上级教研部门要求,争取外出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留意各种教研信息,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研讨活动。在走出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有知名度的教师来校作课讲座,使更多的教师有机会直接和名家对话,以此促进我校教师的思考,引领他们努力的方向。
3、“校际交流”活动,为校本培训拓宽渠道。
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并非闭门造车,应该广为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从而使我校校本培训更为有效。为此,我们联系了一些比较不错的学校,了解他们校本培训的措施;比如景州联小的刘晓红老师来我校作课,为我们展示了新课程的理念;龙华完小的先进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
三、以养成教育为出发,开掘德育教育新途径
我们学校刚刚合并一来,学生纪律散乱,不懂文明礼仪……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校的德育工作遇到了挑战。于是我们就从“养成教育”出发,开掘我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制度先行,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常规管理实践工作中,我们围绕学校教育工作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比如《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安全制度》、《安全工作预案》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使全校教师更加明确了各自的育人职责,于是各施其责,使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井然有序。
另外,我们还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利用各种渠道,如升旗仪式、班会、黑板报等阵地向孩子们进行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小学生守则》的教育,让孩子们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得,扎扎实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队伍保障,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锻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有一条永不枯竭的知识和信息的长河,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坚持“学、练、研”三位一体,在“学”字上做文章,在“练”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我校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有4名教师被聘为市级学科核心组成员,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教师数名,几年来获得的市、县级荣誉达70多个。
2、培训一支关心支持教育的家长队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而农村家长的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程度也不高。为了防止“学校教育抓得紧,回到家里都落空”的现象出现,我们将把家长学校的工作放在了德育工作的重要议程。通过开家长会,定主题向家长介绍先进的育人经验,让家长了解学校育人的目标和学校教育的情况;利用登门家访,更加直接而深入地掌握孩子的各方面信息……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家长重视并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行为表现,并能开始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
(三)阵地开发,丰富德育教育的途径
国旗下讲话是每星期一升旗仪式后的一项议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育人阵地,于是由学校领导每日捕捉一些可教育的素材,在升旗后进行简短的“一分钟讲话”,总结主要针对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如某班纪律好;某班的班级卫生经得起检查;某班文明礼仪好,见到老师、客人能主动打招呼……这一个个表扬,给孩子们树立了身边的榜样,规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
另外,我们还坚持开展了“校园广播”活动,让每个同学都参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成稿件,经老师修改定稿,然后在每周五的广播时间进行广播,“好人好事、幽默天地、快乐十分钟、爱校如家、英语小博士”等不同的板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心灵的平台,一个绽放思想的机会。小播音员甜美的语音在校园回荡,这已成为我们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四)活动开展,活化德育教育的内容
干巴巴的说教不能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其中。
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征文活动、讲故事比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演讲比赛活动、黑板报评比活动、绘画比赛等。去年,我校六年级学生王天骄、解馥玮在参加教育局和宣传部组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讲故事比赛中都获得了二等奖。
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目标和出发点,我们组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助人为乐好少年”评选活动;“孝亲敬亲小模范”举荐活动;“争做文明小天使”行动等。通过主题式的宣传教育,全校上下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如何做一名爱国、爱校、爱家的好少年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来一些家长跟我们说,你们搞的这些活动真好,孩子在家懂事了,真的长大了。
(五)继续发挥学校“管家”学生会的作用,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实行“班级流动红旗制”。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班集体作为指导学生成长的一个平台去认真建设和经营。学生会成员每天检查纪律、卫生、自行车排放等情况,通过评比,表彰优秀、每周流动一次的红旗,已经成为激励学生的一面旗帜。正是在这种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逐渐加强。
四、加强法制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我校时刻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每学期初组织上好“开学的第一课”,让安全教育进课堂。同时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安全文明知识;通过邀请有关专业人士,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安全小常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校园安全大检查,对存有安全隐患的场所、设施进行排查;每学期,我们都开展防震、防火演练,为预防甲流感和手足口病的侵害,学校定期消毒并坚持晨、午、晚检,进行病疫排查。我们实行24小时无缝隙管理,每个时间段、每个部位,都由教师护导。由于工作到位,我校自合并以来没有出安全事故。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于20xx年顺利通过了省级普九达标验收和省级普通话验收,并被评为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和市级校本课程开发基地。20xx年被评为衡水市的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和景县常规管理先进学校,20xx年被评为衡水市德育先进学校和景县常规管理先进单位,20xx年被评为景县德育先进单位。
今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有了新的目标,我们准备利用半年的时间,把我校打造成景县的一个特色学校,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总之,我们这所学校因为搬迁而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硬件条件的改善而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必定抓住机遇、勇于挑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夯实常规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办学特色,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乐于探究、乐于分享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会思考、会交流的学生群体,努力使我校成为活力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
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包括哪些 篇二
目前来说,学校资产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学校逐渐开始重视,力求避免资产浪费现象,加强闲置资产管理,并尽量减少账目不清问题发生。从概念角度来说,所谓学校资产,主要涉及法律规定范围内,学校能够通过资金形式进行计量和管理的全部资源总和。现阶段国家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并广泛重视资源优化配置。从总体上讲,学校资产始终处在攀升的状态下。然而,学校资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巨大挑战,为此,有必要对资产管理阶段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
1学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资产保护不当问题或者闲置浪费问题
学校设备从性质上讲是资产的一种,但是诸多学校不重视已购资产,一方面是未善加利用,另一方面是日常维护管理不当。基于上述不良行为,学校资产难以充分体现应有价值,从而导致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普遍缺乏资产掌握及了解,甚至会出现盲目购买设备的现象,未充分结合实际需求,因而容易导致资产闲置问题。第二,学校设备应用过程中,未重视维护工作,同时操作过于随意,或者出现过度使用现象,从而容易引起资产使用寿命变短,资产利用率大大降低。第三,资产处置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甚至部分人员通过学校固定资产牟利。
1.2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学校资产管理过程中,通常学校领导肩负着管理重任。然而,学校领导通常不能以身作则,而是将精力用于学校教育等方面,忽略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或者片面认为资产管理无关紧要,在管理意识方面十分淡薄。管理人员作为一线经办管理者,很多时候也没有尽职尽责,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放之任之,导致管理越来越混乱。领导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效率不高,导致资产荒置、报废、重复购置等问题严重,。
1.3学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账实不符现象
学校实行固定资产系统管理,如果某处管理出现漏洞问题,将很容易引起全部管理系统方面的问题。从数量上讲,学校固定资产较多,不容易对其进行统计,导致诸多学校缺乏对自身资产情况的掌握,有些学校甚至从未开展过科学统计,因而容易引发以下问题:第一,学校在资产购置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致使资金存在去向不明的问题。第二,学校在资产登记制度方面,普遍较为欠缺,因而容易引起报废资产未及时登记出库,过很久仍登记在册等现象。第三,学校忽略凭证保管工作,因而容易引起报废和报损过程中,凭证及原始账页消失。
2改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手段
2.1提高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识
概括来说,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人员因素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应力求实现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断提升,这样才能充分有利于资产实现科学有效维护。为切实增强学校资产管理方面的重视,应立足于学校高层,应让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单单重视学生成绩不行,还应充分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应除注重本职工作外,不断加强全校师生思想觉悟,让大家都切实明白资产管理的好处,从而避免公物私用一系列不合理现象。
2.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学校实际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力求建立完善制度。只有合理有效制度作为依据,才能促进实现良好固定资产管理,并将管理真正充分落实。为有效实现合理资产管理,应重视制度构建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关于学校固定资产登记方面,应力求登记规范,将登记项目具体化,包括转让报废、资产调拨、资金使用诸多方面。在全部业务流程开展过程中,应力求实现登记在案,并充分弄清楚具体负责人。管理人员需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这样才能及时排查资产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发现真正原因,然后按照具体实际原因,通过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不断加强固定资产保护及监督工作。
2.3学校应积极构建完善管理部门
在开展资产管理过程中,需改变传统方式方法。学校应力求开展专业管理,积极引进统一专业人员,并组建专业部门实施科学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设立合理管理项目,这样才能充分起到系统统一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有效协调,另一方面促进监督工作落实实施。
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包括哪些 篇三
1引言
财务管理工作是中小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对促进中小学校稳步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得到了中小学教育管理人员的关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财务预算管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育发展。现阶段,我国中小学预算管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实施没有真正到位,缺乏必要标准。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校教育管理发展,本文重点就中小学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究。
2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的内涵
中小学预算是单位预算的一种,也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中小学预算管理具体是指学生对一定时间内学校开展经济业务活动所做出的的预测、安排、管理、控制行为。预算管理是中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确定预算管理目标、预算目标实现战略、预算政策、预算措施,并对预算工作开展所需要使用的各类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监测、评价。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保证中小学校组织管理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对各类教育资源的合理应用,加强学校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3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意识
现阶段,一些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在预算管理中只注重对教学计划、教学结果的管理,缺乏对整个预算工作的科学认识。同时,中小学校教职工和各个职能部门能够接受财务教育的机会比较少,无法掌握科学的预算管理知识、技能,使得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基础薄弱,在具体开展中也缺乏必要的预算公开、预算监督,预算管理效率低下。
3.2预算编制不科学
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校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服务支持。中小学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整合学校各类人力、物力、财力等,结合现实发展需求和长远目标来合理优化配置这些资源,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这些资源的综合作用。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存在很多漏洞,无法达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水平。一方面,一些中小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统计、分析繁杂大数据,无法保证财务预算数据的真实有效。另外,中小学校预算财务部门缺乏对这门工作的科学认识,缺乏对财务预算工作的统一指导。
3.3预算落实不到位,随意性大
中小学校在确定了预算指标之后,需要严格按照指标规定执行预算。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些中小学校在得到预算审批之后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预算,由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预算资金被挤压、被占用的现象,预算工作随意性较大,无法保证学校预算管理工作成效。
3.4缺乏预算监督、考核
中小学校预算监督和预算考核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学校在接收到预算审批之后,没有及时对预算进行公开,也没有对预算进行及时监督。第二,中小学校的预算执行缺乏制度保障,对于潜在的和凸显出的预算问题没有及时处理,使得预算工作流于形式。第三,预算执行结果考核不严谨。对中小学预算执行考核很容易受到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主观情绪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权威。
4完善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的策略
4.1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结合中小学教育发展形势,中小学校管理者和领导者需要及时转变预算管理理念,加强对新时期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将预算管理和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增强预算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中小学校管理者、领导者在制定预算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实际,把握学校发展规划和预算编订之前的关联,严谨落实预算方案,合理管控各项预算资金。中小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其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学校范围内打造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为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其他人员需要自觉化自己的预算管理行为,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4.2编订科学的预算编制
中小学校制定预算管理编制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校长远发展,不能盲目追求眼前短期利益,科学编订预算编制。首先,做好预算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在预算编订之前需要指定详尽的预算计划、预算方案,收集预算编制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加强对预算信息的审核。其次,在编订预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学校现行规划,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项收支的平衡,合理安排资源。最后,综合考虑中小学校发展特点和限定因素对预算编制的指标、因素细化处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花费经费,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
4.3健全预算管理机构,提升预算执行力度
在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预算业务特点和学校发展实际,加快打造适合本校的预算管理机制,提升预算执行力度,增强预算约束力。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高校可以打造预算教代会、预算编制小组、财务管理部门等,在各部门的配合下深入落实预算管理。其中,预算教代会是学校预算的决策机构,主要是向全校师生宣传和预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学校预算和决算报告进行审核。预算编制小组由教务、总务、财务、学校师生代表等共同组成,是学校预算的议事机构,主要是对各项预算草案的`拟定,并加强对预算工作的全过程跟踪管控。
4.4完善预算评价体系,加强对预算的绩效考评
预算绩效考评管理机制在预算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小学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需要加快打造完善的预算管理动态考评机制,实现对中小学校预算编制、执行、决算、总结等全过程的动态考评。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四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阻力。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学校管理工作者。但是,许多学校在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管理的效益还不高,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工作计划种类较多,难以执行。学校计划目标应该结合实际,措施应该得力,实施方案应该周全。但是,有些学校计划随意性较强,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作为学校只在乎有没有计划,计划种类全不全,而不在乎可行不可行。更有甚者,极少数学校出现补写计划的现象,计划不是制订在工作之前,而是制订在工作之后。这些学校开展工作时,只能被动应付,很难主动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学校制度齐全,难以落实。多数学校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制度汇编。然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的现象,奖罚不到位,领导们对某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态度暧昧,致使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制度建设的目的仍然是应付检查,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
(三)教育评估不尽科学。教学评估存在几种不良现象:一是评估只看结果,轻视过程。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评估,会造成学校的管理失去过程控制,从而会使学校管理背离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二是评估注重材料,不注重实际工作,此种现象滋长弄虚作假之风,出现评估前补材料、造档案,评估时要什么材料就有什么材料。三是评估注重学生成绩,不注重综合因素。,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教师的竞聘上岗,职称评审,学生成绩的排名占了很大比重,对于一些薄弱学校,甚至是一票否决,这也不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使构建和谐校园面临严峻考验。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可以解决当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有利于克服较普遍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积弊,使少数南郭先生不能滥竽充数,是对大多数尽职尽责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与积极性的保护。但是,客观上由于不少学校教职工数和职数超编,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教职工工资差距比较大,主观上是多年来教师岗位的思维定式,只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对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带来相当困难,甚至于出现校内人际关系的恶化,上下关系对立。对构建和谐校园不能说不是一种挑战与考验。
(五)民主管理意识淡薄。目前学校管理存在两种认识上的偏向:一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理,就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样校长在行使权力时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使学校上管理气氛僵化,学校中层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另一种认识认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管理的好与坏,学校办得成功与失败,其荣誉与责任都由校长一个人承担。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不强,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一切都可随和,工作被动应付。这两种偏向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甚至贻误学校工作。
二、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策略
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避免其消极的一面,使学校行政管理行之有度,构建高效有序的学校管理模式,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是搞好学校管理的灵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实践告诉我们,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思想的竞争,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竞争。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处在攻坚时期,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存在着固守应试教育藩篱的思想。如何使教育思想管理不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不成为“假大空”,不成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是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校长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教育思想领导的重要性,树立教育思想领导的意识。校长要处理好教育思想领导与学校行为的领导的关系,即事务性问题和教育性问题的关系。这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简单地、空洞地对教职工进行思想说教或灌输,使教育思想的领导变成学校管理中的一张“招牌”;二是只顾学校行政事务性工作,而放弃或厌烦对教育思想的领导。要立足于教育与学生的发展来处理各种事务,应当善于把教育思想体现在千百件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加强教育思想的领导还要求校长的教育思想必须明确而正确。校长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应当体现出时代精神,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反映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育思想的统一和转变。校长应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思想的引导和培养,使教师形成全新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价值观、效益观和质量观,这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为主、质量第一的观点;要紧紧抓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教科研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这两条生线。只有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通过改革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改革与实践,是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实现对教育思想领导的根本途径。主要做法有:组织教师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经验;开展校本培训,包括请专家到校讲学,让教师与名师对话;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用事实来说服支撑教育行为的原则、思想、观念的错误与偏差。
最后,在深刻理解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上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校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管理目标中,落实在管理行为中。要把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思想植入教师的心中,转化为教育实践。
(二)注重目标管理,是实施学校有效管理的基础
办学目标是对学校理想状态的设定,是对办学活动结果的预期规划,主要涉及办什么样子学校的问题。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都会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教学条件、社区环境、校风校纪等,提出在一定时期内学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办学目标。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确立以后,需实施目标管理。当前,在学校目标管理方面常见的问题有两方面,首先是管理目标不够准确,目标与客观现实有差距。目标高远,无法实现,易使人丧失斗志;目标太短浅,又无法激励工作的热情,达不到提升学校挡次的目的。其次,管理目标确立后,需要目标实现的保障系统和考评系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保障系统和考评系统,目标与教育教学实际仍是两张皮,那是目标管理的失败,搞好目标管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目标的确立过程看,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个过程。首先是校长提出目标思路,行政班子集体探讨,拿出具体目标方案;然后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和修改,交教代会表决通过。
二是就目标内容来看,要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构建学校的目标链,把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层层落实。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的全过程。
三是从目标管理的过程来看,不仅包括科学目标的确立,目标实现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而且包括过程和结果的考评。这就需要制订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保证考评的公平、公正,发挥考评对过程的调控和激励功能,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标的能鼓舞人心,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一个合乎科学的管理目标,无论是阶段性目标还是终极目标;无论是部门职能目标,还是学校整体目标,都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
(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是制定与实施学校管理制度的保证
学校实行管理制度化,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之路,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保证制度能很好地实施,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约束和自由的关系。约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行为规范的限制;自由是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人们依个人意志行动而不受限制的权利。约束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必须接受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是为了维护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保证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正确认识自由和约束的关系;有关制度的建立要充分发扬民生,必须广泛听取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制定的制度要取得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同,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2、全员和主体的关系。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应该是对学校内所有的人都起作用的,对全体人员都具有约束力。但具体到每一项管理制度,又往往具有不同的主体。比如,制订岗位责任制,必须把全体教职工都包括在内,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要履行相应的职责。但另一方面,由于各自的岗位不同,每一项岗位责任制又有不同的主体。因此,在制定和执行制度时,要正确处理全员和主体的关系,既要强调规章制度的全员性,又要突出某一项规章制度的主体。
3、过程考核和阶段考核的关系。制度的制定并不难,但要坚持实施和考评则不易。要把学校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制度的调控功能,必须把过程考核和阶段考核相结合,坚持以过程考核为主,阶段考核为辅。所谓过程考核就是该注重对每节课、每个活动、每项工作的考核,并记录在案。所谓阶段考核就是以平时过程考核为依据,一定时期(一个月或一学期)内的考核,这样做有利于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平时不抓紧、期末算总账”,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又能突出阶段工作重点。在考核中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的关系,力求做到定性恰当,定量适当,尽量避免片面性和形式主义。
在制定与落实制度时,还要注重表扬与批评的关系,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常常是限制的多,提倡的少;批评的多,表扬的少;惩罚的多,奖励的少。这种本来倒置的现象不利于调动广大师生自觉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应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此外,在执行制度时,领导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情感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支点
学校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学校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学校的办事目标、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败取决于人。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用心”来管理学校,用感情来管理学校。
一要发挥学校领导的示范作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想发挥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领导必须率先垂范,谋事要长远,虑事要周密,办事要公正,处理问题要果断。要做到“勤、正、廉”,要有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感情用事,不以权谋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要在管理工作中重视感情因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学校管理,校长不仅要发挥职权的影响力,还要依靠教职工非职权影响力来互补。非职权性因素包括方方面面,其中身心情感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实现管理目标,主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感情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放下架子,平等待人。以自己的质朴、热情、善良的美德待人,要跳出为恶的情感圈子。不仅要关心教职工的政治方面的进步和要求,而且在学习上、生活上做到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他们的贴心人,逐步形成祥和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要坚持“以师为本”,充分发扬民主,拓宽情感交流的渠道。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是发扬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基本途径,是统一大家思想、统一大家行动的重要方法。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就要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各项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这样可以使领导与教职工处于平等地位,变上下沟通为平等沟通,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增进了解,使人际关系的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更稳定持久地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各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校的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包括哪些 篇五
1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概念分析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种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与规划的情况下,各个行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整理与收集,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体系,进而达到现代化档案信息化管理目的。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引进计算机设备与软硬件设备,保证可以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网络技术应用质量。
第二,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建设数字档案信息系统,保证可以提升数字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质量,逐步优化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体系。
第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
第四,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阶段性地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
第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加强监督与指导工作力度,进而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效率与质量。
2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分析
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中等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难以优化其管理体系。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观念。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还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思想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不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期间,也没有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的,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法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相互合作,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降低。
第二,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国部分中等教育学校的计算机设备较为老旧,缺乏专业的硬件与软件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建设的真正需求,无法提升信息化建设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的电子数据库,不能提升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很容易出现电子文件丢失等现象。
3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于中等教育学校而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较为必要,管理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可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满足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需求。传统的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是档案管理人员利用手工操作方式开展管理工作,难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后,可以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方式,提升中等教育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逐渐创新档案管理体系,满足中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信息數据共享,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第二,中等教育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满足学校各类事业改革需求。在中等教育学校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之后,可以应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建设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进而增强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第三,中等教育学校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会将重要资料等保存在数据库中,不仅可以方便查找档案信息,还能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增强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4 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在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管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4.1 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观念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首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打破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听取相关部门给予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见与建议,进而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最后,中等学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保证学校中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为其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可以提升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一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安装质量,保证可以支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中等教育学校需要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增强其发展效果。
4.3 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
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管理问题,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在宏观调控方面,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原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上,加强规范与标准的建设力度,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人员有章可循,进而提升其工作质量。其次,中等教育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部门需要对内部进行协调,建设电子数据库,并且在电子数据库中安装各类病毒防控软件,进而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安全性。最后,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利用网络积极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提升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效率与质量。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六
一、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计划种类较多,执行难度大。目前,有些学校工作计划种类很多,有学校计划,部门计划,科课计划等。但很多情况下只是纸上谈兵。特别是科课计划,只有计划,落实较少。极少数学校还出现补写计划的现象,计划不是制订在工作之前,而是制订在工作之后。这些学校开展工作时,只能被动应付,很难主动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学校制度齐全,难以落实。多数学校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制度汇编。然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的现象,奖罚不到位,领导们对某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态度暧昧,致使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制度建设的目的仍然是应付检查,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使构建和谐校园面临严峻考验。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可以克服较普遍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病,使少数南郭先生不能滥竽充数了,是对大多数尽职尽责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与积极性的保护。但是,客观上由于不少学校教职工数和职数超编,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教职工工资差距比较大,主观上是多年来教师岗位的思维定式,只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对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带来相当困难,甚至于出现校内人际关系的恶化,上下级关系对立。对构建和谐校园不能说不是一种挑战与考验
二、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策略
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避免其消极的一面,使学校行政管理行之有度,构建高效有序的学校管理模式,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思想管理,与时俱进
第一、校长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教育思想领导的重要性,处理好教育思想领导与学校行为的领导的关系,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简单地、空洞地对教职工进行思想说教或灌输,使教育思想的领导变成学校管理中的一张“招牌”;二是只顾学校行政事务性工作,而放弃或厌烦对教育思想的领导。
第二、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育思想的统一和转变。校长应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和培养,使教师形成全新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价值观、效益观和质量观,只有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通过改革实践,主要做法有: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请专家到校讲学,让教师与名师对话;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用事实来说服支撑教育。
第三、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校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管理目标中,落实在管理行为中。要把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思想植入教师的心中,转化为教育实践。
(二)注重目标管理,实施学校有效管理
首先是校长提出目标思路,行政班子集体探讨,拿出具体目标方案;然后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和修改,交教代会表决通过。
其次,把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层层落实。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的全过程。
(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实施制度管理化
学校实行管理制度化,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之路,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职能。处理好各种关系,是实施学校制度管理的有效保证。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一要发挥学校领导的示范作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想发挥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领导必须率先垂范,谋事要长远,虑事要周密,办事要公正,处理问题要果断。要做到“勤、正、廉”,要有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感情用事,不以权谋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要在管理工作中重视感情因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感情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放下架子,平等待人。以自己的质朴、热情、善良的美德待人,要跳出为恶的情感圈子。不仅要关心教职工的政治方面的进步和要求,而且在学习上、生活上做到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他们的贴心人,逐步形成祥和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要坚持“以师为本”,充分发扬民主,拓宽情感交流的渠道。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是发扬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基本途径,是统一大家思想、统一大家行动的重要方法。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就要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一、后勤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偏低。教学工作能否较为轻松、顺利地落实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密切相关。但是,个别学校对后勤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首先,学校把教学工作放到第一位,这并没有错,但是有些学校认为只要搞好学生的教学工作就可以了,忽略后勤管理的重要性,这就会对实际工作的落实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很多学校考虑到资金的开销,想减少后勤管理人员与设施的投入,这就导致了后勤人员不足,后勤设施滞后。
(二)管理观念相对较落后。首先,后勤管理按照行政的思想与手段进行管理,而实际上,后勤管理应该被理解为服务部门。其次,后勤管理部门存在依赖心态,存在懒惰性。最后,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忽视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工作人员完全服务于上级的指示,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形式做出决策,导致后勤机构的管理范围过广,质量大大降低。
(三)后勤管理系统与结构存在漏洞。首先,很多学校在后勤管理路线上走的是直上直下的线性管理模式,直属于学校领导,并没有自身独立的结构模式,即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以说,学校后勤管理不能够按照企业运营的模式进行管理,致使管理结构的内容与形式不协调。其次,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散漫,导致后勤管理的混乱性。最后,后勤管理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很多情况下是道德的约束,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四)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偏低。首先,学校后勤综合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都是临时工,并没有相关专业的管理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对自身职责的认知不够,服务意识淡薄。其次,后勤管理人員的来源相对单一,多为学校教师与职员的家属,工作比较懒散,工作效率低。再次,后勤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竞争机制,员工年龄相对偏大,思想固化,这也制约了后勤管理的发展。
二、小学后勤综合管理的对策
(一)对小学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提高。首先,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学习管理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后勤管理的进一步认识,从片面认知提升为全面认知。其次,学校的上级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对于学校开展其他工作的推动作用。在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知后,要协调好学校的'整体工作与后勤综合管理的关系。最后,要做到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加强学校各项管理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后勤管理这一项,及时有效地加大投入,保障后勤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意识。首先,后勤管理人员要把行政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要有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后勤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还要与上级、教学部门、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要从服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升服务的质量,充实服务的内容。其次,后勤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的工作性质由无偿服务模式转变为有偿服务模式。但是,我们要清楚受服务的人员应该提供有偿的费用,要严格遵守学校后勤的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最后,要把后勤原本的“量多质少”的模式转变为“质量并多”的模式。在传统的后勤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管理的范围与内容,而忽视了管理的效果与成效。后勤工作要想取得发展,一定要提升服务质量,达到优质服务的目标。
(三)建立有效的后勤管理系统。首先,完善后勤的管理机制,使后勤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将原有的依靠人为管理的模式转变为依靠制度约束的模式,从而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纪律性。其次,要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再创新,对后勤工作的实施做到全面把控,提高后勤管理的综合性。最后,加强后勤的成本输出,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实现经费管理的最优化。
(四)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把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问题等纳入学校正常的考核工作的范围,切实关心后勤服务人员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三,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人员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
(五)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想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加强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学校要加强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张代全。实行后勤社会化不能“一刀切”[J]。中小学管理,2000(12)。
[2]王振洪。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重视后勤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1998(4)。
[3]陈翰孙,田莉莉。加强中学后勤社会化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5(12)。
[4]长青。谈谈后勤管理的基本要素[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4)。
[5]陈启国。后勤改革之忌[J]。中小学管理,2001(11)。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