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背景:众所周知: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会、学校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有二十九年,二十九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使我领会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从而让我更多的理解、包容、善待学生,明白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魅力,懂得了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平等、爱心、包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用父母之心当老师我们一直在路上。
典型案例过程:我班有个学生叫范丹玲。初一上学期刚进校时,因住读原因从一班转入六班。在校期间,不做作业、迟交作业、上课情绪低落,下课乱窜教室找不着人影,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大家都嫌弃她,每天不是科任老师找我,就是同学反映她的问题,种种行为和表现很不对劲。于是,我找她谈话,希望她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但经过几次努力,她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几乎没有进展,初一第一次学校组织的半期考试各科几乎都不及格。看到她不思进取,表现成绩上不来,我真的为这孩子着急。
怎么办?我必须要想法贴近她、走进她直至改变她。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她工作,我从她的母亲了解到女儿小学的情况。这孩子自尊心很强,但小学基础很簿弱,多次努力,多次失败,加上离异家庭,父母平常很少管她。孩子心理上的需要根本无法满足。
我首先设法接近她,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在某些方面包容、理解她。经过观察,我发现她很聪明,只是平时用于学习的时间太少,没有做到学习与活动正确区分,同时,她很大胆,敢于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于是我让她担任安全委员,她经常和同学讲安全的重要性,同学们和她在一起很轻松,也为我和其她任课老师减轻了负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班级和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我趁机在对她提出个人表现方面的要求,她欣然接受,而且改变很快。一段时间下来,开学初的一些不良表现渐渐消失了,上学期期末考试她几乎消灭了不及格,数学成绩达到了135分,真超出同学们的意料之外。
她非常懂得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从方方面面努力表现自己,一心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上课时有了聚精会神的神态,课外活动时有了与班长一起钻研难题的影子,作业准确工整,书写大方,班上手抄报里有她的笔墨,劳动课上有她大汗淋漓的样子……一切的一切证明她正在逐渐改变自己,而且变得越来越棒。有了她自己的不停努力及我和各科老师的适时激励,同学们对她的认可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初二上学期,也就是本学期的日子里,经过我和全体老师的不断努力,她已横扫一切旧习,各方面遵规守纪,学习成绩步步攀升,成了同学们的学习楷模实践证明,只有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甘苦,教育工作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实效。
案例反思与评点:
一、以人为本,释放师爱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要让这常被人忽略的爱让学生感知、感受。因为,转化”后进学生”的工作不能缺少爱,爱应融入到我们教师的职业生命中、渗透到我们奔腾不息的育人血管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范丹玲这样的”后进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她,敞开心扉走进她,给她机会,给她时间,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温情去感化她,用道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包容为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这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鉴于此,教师应当主动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理解她们,取得她们的信赖,倾听她们的心声。班主任每天跟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情况最全面,掌握学生动态最敏锐,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见到学生的不足应包容以待之。据调查: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过于直率和火暴,尤其是批评她们的时候太严肃而让她们下不了台,没有脸面。因此,我对范丹玲同学的转变主要从她的兴趣爱好入手,多次班级个人摄影展的活动开展,让她展示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做出了正事、积攒了人气,同时更让她感受到这一切都得益于班主任老师对她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老师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从而让她能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尝到从未有过的甜头!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她,引导她、鼓励她,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学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发挥特长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须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但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学生”常常不屑一顾,甚至是放弃不管。但如果是一个眼中有情、心中有爱的老师一定会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学生”着想:“后进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又多么的令人佩服啊: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到校听讲;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却是屡败屡考;明知学校期中期末表彰会上听不到她们的名字,却要一直陪坐替别的优等生捧场。她们的坚强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多么的牢不可破啊!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她们能够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她们值得你爱,值得你用初中三年的时间去爱她们,贴近她们、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范丹玲的情况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情、父母的交流,和同学对她的排斥,失去了应有的家庭之爱、友爱。而我就以爱心为媒介、以爱心为原材料,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理解的桥梁。抓住她喜欢摄影,与她交朋友;抓住她自尊心强,有颗热情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心给她挑起班级安全委员的重任,用关爱唤起她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她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虽是个个案,但也包含着转变“后进学生”的一些技巧、方法,愿自己能在转变“后进学生”的道路上寻出更多有效的策略,为每一个学生的顺利成长、健康发展倾出我作为人师的全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