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经验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作者:baluof7787时间:2023-07-03 07:59:04)

[引言]德育教育经验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德育教育经验论文(新版多篇)

毕业生德育论文 篇一

论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

摘 要 对德育含义的准确理解,是区分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的基本前提。德育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德性教育,直接指向道德人格。区分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的主要标准是:是否为社会活动;是否以道德价值为核心;是否指向德性,并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引发积极变化;是否体现有目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努力;是否体现学习者的道德主体性。

关键词 德育;非德育;反德育

在反思德育工作、评价德育实效时,人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慨叹:5+2≤0!似乎从德育视角看,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多以负面为主,唯有学校德育近乎“道德标准”。果真如此?其实不然,并非自发的道德影响就不具有德育意义,也并非在学校德育范畴或名义之下发生的社会行为就合乎德育。这便涉及到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的区分问题。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区分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呢?这还得从理解德育的含义入手。

在我国古代并无所谓“德育”之说,所有的教育即是道德教育,或以社会意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基础的“成人”教育。只是到了清末,随着新式教育的传入,才有了德育、智育、体育的区分。对于德育的理解,在较早出版的德育论专著《道德教育论》一书中,蒋拙成把“道德教育”界定为“精神教育”。[1]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教育人士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认为德育“就是教儿童‘实行’那完全生活的法则,改良那做人底道理。”[2]后来,吴俊升在其所编的《德育原理》中,通过定义的方式对不同术语进行了综合:“德育即指道德教育,又简称训育,为训练儿童道德行为之种种设施。”[3]1949年之后的几十年里,德育几乎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所取代,此时的德育具有更多的政治意蕴。20世纪70、80年代开始,随着学校德育的重心逐渐向道德教育的“回归”,有关德育含义的探讨日益广泛、深入起来。

在当代,对于德育含义的理解,不同专家、学者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有的侧重德育活动的社会性维度,强调个体的思想道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的个性化,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律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4];有的突出德育的道德价值维度,认为德育是促进德育对象“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5];有的则从教育作为统一体而非部分之和的角度来把握,提出“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6]的观点。迄今,依然存在着“德育是否就是道德教育”“德育是否就是个体的思想道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的个性化”等多种争论。从区分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的视角出发,要恰当理解德育的含义,就需要从把握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特性入手。

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教育旨在通过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以便发展智能、强健体格、形成个性、健全人格。所以,在德、智、体的区分之下,德育相对于其他各育而言,直接指向的是个性和人格,其重心则在于人之为人的高级精神形式——德性,这种高级精神形式在生活实践中表现为基于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的一种获得性品质(或实践力)。

德育虽然指向德性,但德性并非只是蕴含“道德”或“善”这种价值特性,爱美、向善、求真、发挥潜能和创造力等,无不体现着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以课堂教学为例,师生遵纪守则、互尊互信,体现了向善的德性追求;师生认真思考、主动参与、问难答疑,体现了求真的德性追求;师生注重仪态、尽可能做到言语与非言语表达的恰如其分,则体现了爱美的德性追求。可见,和其他各育相比较,德育真正指向的重心是以道德价值(善与恶、是与非、应当与不应当)为核心的德性,或曰道德德性。

在德育视角下,是否一切活动都必须以道德或不道德作为评价标准呢?当然不是。合宜的立场是,对于涉及理与欲、义与利、公与私、群与己的关系范畴,教育活动肯定以道德不道德为尺度;对于涉及真与假、对与错、美与丑的关系上,教育活动则以美、真为依归。几者之间发生冲突当如何?那就需要区分教育的活动领域。在道德活动领域,当然以道德价值为标尺。以师生见面打招呼为例,学生问候老师、老师示以微笑,是道德的表现;而学生问候老师、老师以太忙为由拒绝回礼,则是不道德的表现。在非道德领域,则另当别论。以学生在教学中指出老师的错误为例,课堂教学、课后讨论旨在“求真”,若老师出错,学生及时指出,是合乎道德的;相反地,老师虽然出错,却以“敬师”的名义而忌讳学生言说,便是滥用道德的表现;至于因碍于情面而将错就错,造成故意传授错误知识的事实,则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基于道德与德性、德性与德育、德育与不同价值领域之间关系的认识,我们便可以把德育理解为: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以道德价值(善与恶、是与非、应当与不应当)为核心的德性教育。

可是,为什么德育总是与社会伦理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等交织在一起呢?这是因为,人的德性必须置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才能得以展现。同时,一个人的德性又与自身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密不可分,其形成须经由多种社会领域,而理想人格的实现,更是“要用科学的世界观理论来指导人生,通过理想、信念的环节而变成德性”[7]。德性的形成与发展就与人的各种社会性、精神性密不可分,德育就与社会伦理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等紧密相连,并主要通过它们来得以实现。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属于“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一教育目标领域,且道德价值(主要关涉伤害、福祉、公正、权利等)是其核心;在教育过程中,态度、价值、观念既是手段,更是目的;都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的统一;都需要人、行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经过长期反复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构成个体价值和行为体系的主体部分。因此,在实践中,“德育”一词往往与各种相关词语一起被交叉使用。在西方,人们常把道德教育与价值教育、公民教育、社会性教育、宗教教育等相联系,称为价值与道德教育、道德与公民教育、个性与社会性教育、品格教育等。从“实然”探讨“应然”的角度看,我国的学校德育便可称为道德与社会性教育。

以上只是对德育本质特性的一种把握,并非具体定义。遵循概念界定的一般逻辑规则,参照人们把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理解,我们可以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和持续的努力,引发或促进学习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积极变化(或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基于上述认识,结合英国教育哲学家皮特思所提出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合自愿性等教育规准,区分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的判断标准便已跃然纸上:(1)是否为社会活动;(2)是否以道德价值为核心;(3)是否指向德性,并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引发积极变化;(4)是否体现有目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努力;(5)是否体现学习者的道德主体性。在教育实践中,德育与非德育的区分主要是一种事实判断,其主要依据为(1)、(2)和(4);而德育与反德育的区分则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其主要依据则是(2)、(3)和(5)。依据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必然与德育有关,也并非具备了德育形态的社会活动就必然是德育。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非德育和反德育现象作出如下分析。

1、德育与非德育

由于道德价值(善与恶、是与非、应当与不应当)蕴含于人的自由本性和社会生活之中,并通过社会生活得以体现,所以,属于“人”的任何因素和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活动、任何场景,都可能对人的德性产生某种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也就都具有了道德意义。但是,对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即使这种影响具有自觉特性,并非必然就是德育,很多现象都属于非德育。在社会生活中,属于非德育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源于本能或潜意识的道德现象或行为反应

人源于本能或潜意识而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都具有道德意义,如悲喜场景中自然情感的流露与表达、梦中获得启示而行善或不为恶等,但由于它们不具社会活动的特性,也非有目的、系统的、持续的努力,因而属于非德育。尽管如此,这些源于本能或潜意识而表现出来的道德现象却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心理基础,作为个体的“内隐知识”而在道德图式建构中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德育资源来加以利用。

(2)日常生活中的替代性学习

人是具有自主自觉意识的能动存在,他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如电视上的娱乐节目、打架斗殴场景等,进行道德判断并作出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这种判断往往是下意识发生的,其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瞬息之间何谓“对”就被直接察觉到并伴随着行动,且能够在反应中作出调整、在困境中作出改变。个体的这种道德学习过程,便属于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的“替代性学习(或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本身并非德育,但在德育过程中可以作为德育方法来加以运用。

(3)偶然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

社会生活中许多偶然发生的事情,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如:某青年破坏公物的行为,受到路过的一位老大爷的训斥,进而停止此种不良行为;交警对违规者罚款,并要求其在限定的时间里背诵交通规则,此后违规者吸取教训,违规行为减少;儿童在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之后“懂得了”如何识别好人和坏人,等等。与专门的社会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活动不同,这些社会现象或活动虽然具有了德育效果,但由于其不具系统性、持续性,或者影响者在主观上并无“育人”动机,所以也应归为非德育的范畴。当然,在最广义的社会教育的意义上,此类社会现象或活动与德育最为接近。

(4)行为结果具有道德意义却并无道德动机的行为

从结果上看,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会在无意之中或多或少产生好的道德效果,如丢弃的剩饭剩菜解决了行乞者的饥饿、半夜三更的突然咳嗽吓退了前来邻居家行窃的小偷等,因而具有积极的道德意义。不过,在德育的意义上,这些行为因其并非有意而为,或并非由道德动机所激发,也不是在德育影响下才得以发生,尽管具有了道德效果,却与德育无关,也是非德育的。

2、德育与反德育

从理论上说,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育人是其核心职能,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反德育”。但在实践中,学校目标总是源于并受制于整个社会大系统,学校在履行育人职责的同时,必须反映机构内部成员、周围社区和社会整体的需要与利益;并且,学校如何履行育人职责,深受社会文化、教育观念、教育传统等的影响。这样,学校作为专门的育人机构所从事的专门活动虽然包括了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中介(内容、手段、方法等)几个要素,并体现出目的性、系统性、持续性的特点,却不必然依照教育目的而展开,也并不必然符合教育价值,有的甚至违背基本的教育原则。站在德育的立场上,那些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发生、但不符合教育目的甚至违背基本德育原则的现象或活动,便是反德育。基于以上标准,我们可以把当代中国德育实践中的反德育现象归纳为以下几种。

(1)强制灌输式德育

道德总是表现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人性生成的意义上说,这些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总是具有外在于人的特征;并且,其社会习俗特性越强,受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就越直接、越深刻,外在于人的特征也就越明显。于是,从目标和内容上看,德育便或多或少具有了灌输的特性(即外在的、附加的乃至强制性的)。但是,在立场和方法上,德育却不能不考虑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行动能力,不能不考虑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也不能不考虑具体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本身是否合乎道德价值。然而,受着传统教育观念和传统的影响,并基于授受关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实践中的道德教育往往极易忽视这些基本的德育要求,时常表现出强制、灌输的特点。这种强制灌输式德育包括:①只问德育目的,不择教育手段,如:通过体罚来禁止学生的不良或错误言行、要求学生简单记诵日常行为规则等;②将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念、人生信条、处世方式,不问其是否合乎道德价值,以“道德真理”的形式来告诫或劝慰学生;③无视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忽视道德情境,鼓励学生依照“道德真理”或模仿“道德榜样”去行动;等等。

(2)庸俗功利主义(或不道德)德育

教育者对人生的理解片面化,尤其是受着近乎“生物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所支配,进而使得自己的教育行为失去“教育立场”,乃至被私欲、私利所驱动;或者,教育者因顾及和维护学校的利益、声誉,使得自己的教育行为被不当的学校管理目标所左右,以至于“违心而为”“明知故犯”;等等。凡此种种,便产生了实践中庸俗功利主义(或不道德)德育的各种表现,包括:①从强调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出发,以学生的前途、幸福为由,教给学生片面的世故、老练的人生技巧;②为了某种工作目标,引导甚至要求学生有意违背道德规范或道德良知,如:出了事故后禁止学生道出真情、为了应付教学检查或评估而集体舞弊等;③出于自私的目的或狭隘的观念,以道德之名行不道德之实,如:借口关心学生成长而劝“后进生”转学或弃学、打着尊重学生的旗号而逃避教学责任,等等。

(3)形式主义(或虚假)德育

在“三分法”的管理和指导模式下,学校德育作为一种实体化的“专门工作”,由于其影响及其效果所具有的复杂性、隐蔽性特点,往往使得它非常容易被形式化、“虚位化”,以至于各种形式主义(或虚假)的德育现象大行其道,主要表现为:①从形式上而非实质上开展德育,如:德育课仅仅体现在课程表之中、在节假日或纪念日组织“即兴”活动等;②注重管理,轻视教育,乃至教育目标服从于管理目标;③只是依据外在表象来判断和评价德育效果,如:从学生对某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其品德发展状况,依据某次偶然事件或不当行为来评判学生的品行,把有无违纪行为作为衡量班主任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等等。形式主义(或虚假)德育虽然并不一定违背道德原则,却必然会使学校德育流于形式。

(4)价值相对主义德育

分科教学、各司其职,使得部分科任教师过于强调教育教学活动的分工、分科特性,乃至于禀承价值相对的理念,推卸自己的育人职责。他们常常只问自己担任学科的教学任务,只问学生在该学科上的学习表现,极少关心学生在思想、品行方面的表现或变化,既不对他们的利人、助人行为做出肯定性评价和鼓励,也不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乃至害人害己行为做出否定性评价和遏止,由此放弃自己“作为教育者的基本立场”。这样,德育似乎便变得与科任教师无关起来,以至于逐渐演变成团(队)辅导员、班主任、德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的专门职责。

对德育与非德育、德育与反德育进行以上区别,其意义在于: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德育的一般问题,也可以大大促进我们更多地关注生活的德育意义、重视各种非德育现象的德育价值,以便发挥个体知识、生活经验和潜意识在德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更可以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德育实践中的各种反德育现象及其危害,以便努力做到设法预防、不断纠正、予以克服。

参考文献:

[1] 蒋拙成。道德教育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1—8.

[2] 杜威。德育原理[M]。元尚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2.

[3] 吴俊升。德育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

[4]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8—129.

[5]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6]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

[7] 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22.

看了“毕业生德育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德育论文 篇二

题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

摘要:小学是每个人一生的第一步,心理学相关知识表明,小学时期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整个人生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拥有特殊地位,他们要认识到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真分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重视养成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树立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意识等途径积极进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德育 教学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做人是做学问的前提,德育工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小学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步,这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为小学生们对人生和世界的认知的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个无所不知的人,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这决定了小学班主任的言行对小学生有巨大影响。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工作,认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班主任要时时刻刻地牢记住这一点。目前,中国进入了各种矛盾突发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班主任必须在了解学生状况的前提下,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扩展德育工作的内涵、创新德育工作的模式,真正地把德育工作做好。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书与育人工作相互脱节

目前,部分地区的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看作可有可无的课程。部分学校将德育工作的教学任务分给了其他任课老师。这样,学生很难获得专业的思想品德知识,很难讲德育方面的知识转换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样学校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监督,势必将影响学生整体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势必将影响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没有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和途径

部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没有弄清楚每个学生在思想观念、家庭教育、生活环境、身心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由于没有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和途径,使得每位学生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每位学生没有学会收集与德育相关的资料的能力,也没有积极性参与相关的活动。

(三)部分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有限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对德育的认识水平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爱国、勤劳、诚信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幼稚,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积极引导。但是目前,部分小学班主任还没有认识到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德育教学中采取机械讲授的教学形式,这样势必影响了德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对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接触的时间最长,交往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的形象具有示范作用,他们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必须先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老师。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更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自己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学生。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班主任通过学校的合唱比赛、运动会和日常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统一到班集体的建设上来。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小学班主任要精心策划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人。

小学班主任要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塑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作为小学班主任,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要不断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小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航人。

(三)树立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意识

小学生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仅依靠小学班主任自己来完成德育教育是不可能的。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在强调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要利用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小学班主任要保持和每位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共同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都要着眼于整体性的教育改革,依靠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共同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内部要形成统一的整体,树立整体观念,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学校、家庭和社会也要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成长,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

总之,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逐步改善和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一棵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浇灌,用心管理,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努力。

德育论文经典范文:试谈教师的职业道德 篇三

摘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劳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教师的品质和素养不仅是教师发展的前提,还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全面论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并联系现实提出了建设职业道德的途径。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道德 德育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人生三种境界”有精彩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如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用此语来描述从事教育的心路历程也十分恰当。刚出校门,带着课本知识,踌躇满志,此为第一境;实际教学中问题多多,饱受挫折,此为第二境;辗转苦思,幡然醒悟,此为第三境。第三境就是悟到教育的真谛:爱。

教育起源于爱,爱完美了教育,爱永远是人类的主题,师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师爱为师德之“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教师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爱叫敬业,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叫爱生,学生对教师的爱叫尊师。

在这里我们把师爱设定为这样的公式:

这个公式表达为:一是师生的爱是平等的,互相尊重,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有回报的,互相效应,教师鞭策、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当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理解,并且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他才能充分成长。

我们施教的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感情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师道尊严。譬如: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在校园里或在路上,只要一看到教师都会深情地叫一声:“老师好”,可有的教师骑着车视而不见,“勇往直前”。

这导致学生以后再遇到到老师时也会一声不吭,这种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再者教师作为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楷模,更应该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手势、一个问候,都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肯定、关心、支持。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每一个契机,发挥教师示范、引导、教育的作用。

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就会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甚至喜欢自己的学校。反之,教师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师德形象,不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学生怎能喜欢或你所教的学科?有的学生所谓的学科“瘸腿”,如语文考试都是优秀,数学却不及格,难道能说这个学生的智商有问题吗?不,很有可能是学生对你老师,对你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他不喜欢你,因此不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相处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从爱的角度看,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个教师如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你的学生,尽了你应有的责任,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大半。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苏同学,他的智商很高,就是非常顽皮,从接手这个班到期中考试时,他数学考了92分,可到后来两次单元测试时都只考了40多分,上课时不听讲,课堂作业不按时交,家庭作业不做。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第一次找他谈心,他不理我,谈话的结果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

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是因为我嫌弃他字写得太差,曾简单粗暴地把他的作业给撕了,并要他罚抄作业50遍。这导致他不喜欢我,也不高兴学数学了,要让我教的数学成绩在年级中倒数。我知道这个情况以后,买了几本新本子和一支钢笔,把他带回家,和他谈心,承认老师上次粗暴地把他的作业本撕掉是错误的,并认真地指导他写好字,把数学作业补做好,愿意和他交朋友。

从这以后,他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书写也很认真,每次考试,他的语文、数学成绩都是优秀,同学们还选他当小组长。实践证明,上述师爱恒等式是成立的,教师能尊重、热爱学生,学生就爱老师、爱学科、爱学习,教师的爱就得到回报。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胡锦涛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落实这一思想,正如教育部长周济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劳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教师的品质和素养不仅是教师发展的前提,更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示范者和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孔子《礼记劝学》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应该把挑战当成机遇,不断学习进取,才能把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济。在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阮成武。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德育论文的范文:《论中学生德育教育》 篇四

【摘要】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因此一切教育在于形成品德,中学生德育教育是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及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影响学生。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及思想特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德育教育评价系统等四个方面,浅谈了编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中学生德育教育越来越迫切,已成为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那么,如何在中学时代的人生黄金时期强化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笔者结合教育实际,从思想教育心理特征学生自身实践锻炼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有所借鉴和帮助,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掌握心理及思想特点

掌握中学生心理性格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寓德育教育于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学生自身来讲,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争强好胜,这是优点根据这些性格特征,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利用引导,讲课要考虑到生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如: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扮演各种人物角色进行对话交流,既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在扮演角色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而思想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德育教育的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从我们中学生的现行教材的编写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思想教育性极强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着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爱劳动所以教师要注重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解惑的全过程,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不失时宜地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培养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养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良好习惯,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教育重要性

中学生德教育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对社会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德育教育方法是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实效的关键,德育教育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凸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弘扬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的实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并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而内化为他们的人生准则,学生以主体的资格主动参与德育活动接受价值观道德情感和秩序,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形成一种主体性与独立自主的品格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让学生被动服从,而要聆听学生的种种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善恶美丑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道德情感,学生不再怕老师,师生关系融洽,既提升了教师,又改变了学生当下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而德育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培养人关注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德育教育是中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要使学生学会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德育过程就是人的成长的过程,是人性丰富,圆满的过程。

三、在社会实践中去感受教育

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可以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到发展凡是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而且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四、建立中学德育教育评价系统

首先,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进步;其次,集体评价,以学生组织或学生群体为单位,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做到互相监督和鼓励在别人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比自我评价来得更为客观和有说服力;再次,教师评价,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学校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不足并引导其改正;最后,反馈评价,以点对点的方式,学校可以评价学生;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学生也可以评价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学校德育教育不足的地方,学生可以大胆指出,并附上建议,学校与学生互动评价形成一个循环的德育教育评价系统。

结束语: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推动道德生活变化,必然出现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内容必须适应现实,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和充实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德育教育内容要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继承传统的德育传统,中学德育不仅仅停留在感情激发上,还必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在理性上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把情和理结合起来,既强化学生的道德感情,又加深其道德认识,帮助他们形成革命的信念和理想。因此,必须致力于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德育得到最优化的实际效果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目的是培养中学生具有合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国家的适应我国文化的合格的公民社会的好公民中学生德育应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篇五

《大学》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道德人格是人在一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中所获得的道德性质及其所表现的道德形象,是人格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而逐步形成的,能支配和影响自己行为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并经过长期的积累而成为行为整体中的稳定特征和一贯倾向,构成特定的道德人格[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大学》是我国古代关于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教材,是“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2](P3)。《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诠释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指明了大学的首要职能是要发扬学生与生俱来的德性;《大学》认为人的成长和完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前后相续、循序渐进的条目,构筑成一个由内到外、由精神追求到制度规范相统一的完整育人体系,指明了从“为学”到“为人”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其道德教育的体系,既有“为学”的程序,也有“为人”的纲要;既有“修己”的基础,也有“治人”的法则,对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以“明德入道”的道德信仰建构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大学》以“明明德”为“大学之道”,阐述了其道德教育的宗旨和原则。“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明明德”是诚意、正心、修身的基础。“明明德”,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有以明其明德也。”[2](P3)朱熹将这种天生的善性、禀赋称之为灵明的德性,即“明德”。“明明德”于天下是要让所有人摒弃一己私欲,把与生俱来的善性和内心光辉的品德发扬光大,这是为学做人的第一步,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朱熹将“明德”内在化,是“内圣”的过程,强调自我启蒙。《大学》把“德”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注重对人才内在道德品质的培养,正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必先成“人”继而才能成“才”。秉持“明明德”的价值指引,这不仅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积极响应和贯彻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及“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表现和实践。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明明德”既是大学生命的本体,也是大学生命发展的逻辑起点,意味着要“明确大学的学术特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3];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来说,“明明德”是要秉持提高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需要秉承“明德入道”的道德法则,重振“大学之道”,着重培养高尚道德修养和理想的人格品质。

朱熹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2](P3)即“明德”是一种来自于天的品性,但虽然人的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具有“虚灵不昧”、“具众理”和“应万事”的特征,所以有时候难免受气质的影响,因为人的气质有好有坏、有刚有柔,如果不加节制任由其随意发展,必定会受到外界的功名、荣耀、利欲、声色的引诱而丧失其灵明的德性,需要后天的教化使其美好的的品德再显露出来。因此,大学生要克服外在因素的干扰,树立“明德入道”的价值观念,坚守内心“明明德”的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彰显“明德”的品德和情操。那如何才能形成这种价值观念呢?朱熹云:“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2](序)朱熹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明德入道”的方向:仁、义、理、智、信,而且指明了其培养方法是要“知其性”“全其性”“复其性”[3]。“知其性”是指要对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禀性有所认知,“全其性”指要完全地保有自己的“天命之性”并充分展现出来;“复其性”指当“天命之性”受到“气质之性”的影响时,能及时摒弃这种影响,恢复其本性。因此,“明明德”作为崇高的道德法则,它时刻提醒大学生要排除外在环境的干扰以及内心的私欲杂念的诱导,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以“亲民”的道德行为陶冶大学生的爱人之心

仁者爱人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的精神是道德人格的基本标志。《大学》以“亲民”为重要纲领,强调推己及人的重要性,为现代大学道德教育和道德人格培养指明了方向。“亲民”,朱熹在《大学章句》里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2](P3)“亲”也作“新”,有更新、创新、革新的意思,意思是要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显明内在的德性,不能仅自己昭明其明德,要把个人的善性推己及人、转化为他人的善性,感化更多的人民,使他们摒弃“旧染之污”,臻于善的境界。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是儒家所倡导的实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如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近一步看,“亲民”更加侧重于对仁爱精神的推广,主张把个体善的行为和情感推及他人,在人际交往☆www.haoword.com☆中体现出主体“仁者爱人”的行为和精神,即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这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只有具备爱人之心才能培养道德人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达到“安人”和“亲民”的目的。

“亲民”作为继“明明德”的大学之道后的第二纲领,是从明己之德的内在个人修养走向外化的道德行为的表现,即“亲民”是“外王”过程,是用个人的崇高德性去影响他人,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善的行为,让他人去旧染之污,而明他之明德,因为只有人人都能拥有高尚的品德、都能与人为善,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繁荣昌盛。“由自爱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道德的正义的本原。”[4]一个自私自利,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人是没有道德人格可言的。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可以诠释为一种爱人之心,即“亲民”就是亲近、亲爱人民,将“明明德”延伸到“明明德于天下”,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施行仁政的思想。这也是现代大学重要功能的外在表现,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完善,而是意味着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从事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5]。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而言,“亲民”为我们塑造了值得坚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日新其德”、自我更新、推陈出新,以“推己及人”的德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别人的外境、感悟他人的感受,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另一方面,还要树立仁者爱人之心,以爱己之心对待他人,与人为善、善以待人、扶困济贫,善于关心和帮助他人,以大爱无疆的道德情操来诠释和升华自己的人格修养。

三、以“止于至善”的道德戒律提升 大学生的精神立场

“止于至善”是儒家尊崇的道德最高境界。“止于至善”,《大学》解释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止”是达到、处于的意思,是要让每个人在扮演不同身份时都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做到各司其职、各守其德、尽善尽美。而“仁”“孝”“敬”“慈”“信”不仅是个体外在的人伦行为,也表征出个体行为所遵循的道德戒律和道德规范以及背后所蕴涵的精神立场。朱熹《大学章句》云:“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2](P3)“止”可以理解为,人立志于达到最高的善和最完美的境地,不达到理想的状态和极为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达到了良好的境界也要继续精益求精。这是一种对个人修养极高的要求,需要做到进退有度、知悉利害、去除杂念私欲、有所为而有所不为[6](P152-168)。“至善”是“善”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戒律和道德目标。“至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很难达到而且没有具体的标准,只有达到很高的道德教养后才能做到“知止”,但却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和超越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作为最高道德目标的“止于至善”,对主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具有引导和统摄作用,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领发展的归宿,也是二者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要求。它要求我们在“明明德”实践过程当中,将其内在修为和“新民”的外在表现的主动性发挥到顶点[7],从而使主体的外在行为准则和内在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达到“至善”的道德最高境界。如朱熹说:“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2](P3)“止于至善”是相对于“明明德”(内圣)和“新民”(外王)而言的,“内圣”和“外王”都要止于至善,达到“圣人之域”。“止于至善”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成为“明明德”和“新民”,即内圣和外王两种实践的内在评价标准。“三纲领”体现了从内圣到外王的全过程,《大学》因此变成以内在而超越的天理的显明、外推和最大程度的实现为终极目标,变成先内圣再外王,以内圣决定和统摄外王,或从内圣推向外王的形态[8]。“三纲领”由“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层层递进的体系和不断进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乃至社会群体的过程,“止于至善”要以“明明德”和“亲民”为前提,而唯有“止于至善”,“明明德”和“亲民”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9]。因此,“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要我们“精益求精,善更求善”,达到于理无所不穷、于事无所不尽,万物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毫无一己私欲的至善至美的境地[10]。“止于至善”作为大学终极目标和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成为规范大学生外在行为的道德戒律。“止于至善”有着极其深刻的人类主义意义和价值,是作为人应该坚守的内在尺度。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而言,意味着要以“止于至善”为道德戒律严格贯彻于人格培养的全过程,要坚守人伦礼节和道德戒律,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和清醒的判断力,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立场。

四、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引领大学生的“为学之道”

精深的专业造诣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基本素质。我们应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来引领大学生的“为学之道”,进而培育人才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深的专业造诣。格物致知是“大学始教”,也是“为学次第”的第一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格物”就是要“穷究物理”,去除事物表面虚伪混浊的杂质,深入接触客观事物进而彻底认清世界的本质和事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疑惑。朱熹《大学章句》以“致知在格物”为中心展开,“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2](P4)。在朱熹看来,“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能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来之理;“致知”指要去掉蒙昧无知,尽可能地将外在的各方面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进而增进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智慧,达到知无不尽、无所不明。格物与致知是认识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格物致知就是将知识推广致极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每格得一物,穷至一物之理。

基于“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关键。格物致知不仅是理论上的道德知识,也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知行结合的道德智慧,它以反思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多元性、零散性、不合理性为起点,以引领人类从道德、伦理的关系框架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道德生活的本质和真谛为至高点,以批判地反观和评判人类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为终点,进而彰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与统一,是理论性道德智慧与实践性道德智慧的统一[11]。换句话说,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停留于认识论层面,还需要深入实践,在亲身实践探究中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正如中国传统文化虽然重视知识教育、人文教育,但却具有明显的实践品格和特征,如《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识教育的目的是教人为学和为人,也是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始终是与育人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实质上是为学与为人、知与行相统一的实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格物致知就是要培养人才的道德智慧,不断提高其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选择的水平和能力,也要尽量提供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促进“知德”与“行德”、“知道”与“躬行”的融汇贯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五、以“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 涵养大学生的内在品质

道德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内在品格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是古代用来教育人的法则纲领,阐述了许多成“人”的道理。首先,《大学》教人养成表里如一的诚意精神和“慎独”精神。“所谓诚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要诚意就不能自欺欺人,不违心,爱吾所爱,恨吾所恨;独自一个人时最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产生恶念,甚至做出邪恶的行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需要养成“慎独”精神,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彰显自己的德行,不为非作歹,不存侥幸心理。其次,诚意可能为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和外在的功名利禄所控制,必须要正其心来驾驭这些情感。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道德情感、去除私心杂念。朱熹《大学章句》:“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检其身。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2](P7)它能够控制和支配人的意念和行为,要求人不要被外在的功名利禄、经济利益、人际关系等蒙蔽了双眼,而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道德修为、品格塑造和责任担当上,高尚的品德才能净化人的心灵,只有“诚于心”才能“形于外”而后“正于身”。最后,通过修身来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水平。修身是主体自觉地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国家领导人到一般的平民百姓都应该把修身养德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修身是由内及外、由己及人,由“明明德”到“亲民”的转折点,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作为一种学习,修身不再局限于个人内心的自省和自律,而是开始走出自我,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再认识、要求和提高自我[9],即,修身不只是内在修养,而是从内到外的表现。

基于“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道德自觉是指道德主体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12],具有主体自觉性、自主性、自控性和自律性等特征。《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内心才能安定,安定之后内心才能清静。“定”“静”“安”“虑”“得”都是一种表现在精神层面和意志力层面的内在规范和秩序,强调去掉杂念,彰明本心,寻得定力,然后思虑周详,最后达到完善境界[6](P152-168)。基于“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则是指道德主体对自身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有深切的认同和自觉的责任担当。其一,要让道德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才能引发自觉的道德行为、激发顽强的道德意志,“将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13],即必须将“以德修身”、“以德正身”作为自我的内在需求,才能“修己治人”,实现从“修身”到“德教”的飞跃。其二,“君子慎其独”,必须要自我警戒,做到“慎独”,即使在独处独居、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样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要求自始至终表现出由内到外、表里如一的高尚品德,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其三,“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意诚”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自觉,是要体察自己内心的诉求,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做违心、违德之事。“格物者,知之始也;诚意者,行之始也。”[14]内心清澈澄明才能正确引导外在的言行。

六、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情怀 践履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质,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最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其道德思想付诸实践的具体表征。“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齐家即以“孝”“弟”“慈”的原则维护家庭和睦,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是要以“仁政”“仁德”为原则治理好国家;平天下是要建构天下安居乐业的“大同”世界。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与个人修养结合在一起的,“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所有的正心、修身、治己都为了最终“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2](P5),即以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为基础,进而承担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齐家治平天下”既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修养,更是一种道德情怀的表达,一种以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为己任的理想信念,是个人对家国责任由衷的认同与悦纳,它能够引领和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

基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情怀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也是将人格上升和扩大到更高层次“国格”的体现。道德情怀是一种心怀家国天下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道德情怀是对“什么样的人格才是高尚”的本质规定,体现在整合了国家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修养,是个体成功、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统一;还体现在排除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既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个体尊严与价值意义,又将学生长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15]。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而言,“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要培养人才的道德情怀,一种为全人类、全民族的利益和福祉而奉献、服务的普世情怀,也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由个人上升到家国人民、由“修己”走向“治人”,也是从“内圣”到“外王”的过程,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的培养理念,充满了对道德情操、社会责任、伦理关怀等人文气息的追求,如“忧天下人之忧,乐天下人之乐”、“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把个人的命运同家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时,要自觉承担于国、于家、于人民的责任担当,必要时要舍己为国,全力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正当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追求的道德情怀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核心,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精神追求。

毕业生德育论文 篇六

德育有道

摘要: 几年前马加爵恶性杀人事件造成的轰动,令世人震撼;几年后,药家鑫事件的发生,像一记重锤击打着每个人的心灵。一桩桩学生犯罪的血案向世人敲响警钟。纵观药家鑫的成长经历,同学、邻居评价,他是一个文静、内向、学习好的好孩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过人的智商,有优异的成绩,拿奖学金,那算不算是 教育成功了呢? 考试成绩优异,却不懂得与人交往,不懂得控制情绪,漠视生命, 法律意识浅薄,道德标准低下,就是这种所谓的学习成绩很好的“好学生”造成了今日的悲剧。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什么?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后要怎么培养……

国际教育委员会曾对21世纪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这些培养目标不难看出, 现代教育蕴含的教育理想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 发展,达到整体优化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不单纯是以学生学习知识为主,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造成学生思想、行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校的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我们要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去改善它,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品德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现时由于升学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学校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视升学率为生命线,存在重智力培养轻德行修炼的现象。升学的机制,使得一些教师教育学生采取不当的方法: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对学习差的或犯错误的学生,出言不逊,冷漠歧视,甚至体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这些都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家都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缺失的今天,我们能否从中感悟到一点什么呢?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之中生活,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要注重品德修养,为人师表,积极乐观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以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学校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师德的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道德品质的传导者,让教师的高尚情操成为学生潜移默化的榜样,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感染学生,使其实现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教师要“教书育人”。

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只教书而忽视育人的教师不能算合格的教师,德育工作应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但实际的情况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嘴边挂着的不是分数就是名次,把德育全然抛至脑后。一些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只是走过场。这种严重错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教师要加强育人的功能。

3、完善管理制度。

培养学生的品德,要把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卓有成效。学校、班集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将学生的行为纳入规范管理,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学生的行动有规矩,做事有准则。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群育”作用,组织好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达到自我约束,实现文明向上的风气。良好的校园氛围将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达到管理最终目的: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执行奖惩机制。

这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激励机制,开展文明班、优秀学生的评选等活动,弘扬正气,宣传模范人物,使更多的学生使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崇尚文明,追求进步,争当先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发现学生行为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工作手法处理。对学生消极落后的思想行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使校风纯净严明。情节严重的应对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不姑息迁就。

5、推广校园文化,“熏陶育人”。

以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阅报栏、报刊、学生文学社刊等多种途径,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进行党方针政策、时事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社会;追踪和引导校园热点,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效果。

6、开展丰富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和对榜样的心理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社会上的英模人物,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邀请政法系统的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正面教育的多了,灵活真实,对中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还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开展活动,例如以“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为题,让学生即兴演讲或辩论,使学生在剧烈的思想文化碰撞中,获取辩证的观点,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学校适应各纪念日的性质,搞文体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进行革命歌曲大赛、文艺汇演等,通过 艺术的熏陶,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以美净化学生的心灵。

7、开展社会实践,让道德回归生活。

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社会生活关系中,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为了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学校可以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让学生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大力组织学雷锋活动,要求学生做好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向街道、敬老院、五保户,让学生充分体验爱心奉献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拓展他们的心灵,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

德行修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方位协作共同努力。有的人把一切教育归为学校的事,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观点是教不出好孩子的。家庭被喻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被称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忽视了家庭教育功能与家长作用的教育事业注定问题丛生。

二、家庭教育不可忽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德育老师,家长的任何言行、思想品质、人格习惯等等都会直接地引导和暗示孩子品行的形成。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家庭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如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等,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对学生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语言,万事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子女过于干涉和过于保护,存在 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 教育学者熊丙奇说:“知识、能力和素养是决定人生的三个重要因素,但是根据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到5%,能力和素养才是受用终身的。” 中国式教育的侧重点在知识,而知识水平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花时间越多,学得越好,能力和素养恰恰成为短板,因为它们是无法通过简单延长训练时间、增强训练强度而培养的。大家普遍认为上名校就是成功,这种评价至少是有缺陷的,从终身 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改变这种理念。分数的领先并不一定带来人生的成功,更不一定带来人生的幸福。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今有郎朗父亲辞掉工作、毅然进京,像看犯人一样,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直到把郎朗送上国际舞台。以爱的名义实施暴力,远比单纯的暴力更加可怕。

坊间流行的“成功学”往往把目标定得过于窄化、物化,似乎只有获得世俗看重的权、钱、名才能算是成功。学校和家长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功观。成功不一定是更多金钱或者权利的获得,成功的标准其实可以有很多,包括了心灵的充盈与富足。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在失败中获得反思和进步,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其他外在的成功是附带而来的,即使没有获得这种所谓的成功,在努力成为优秀的人的过程中,会获得持续的快乐的心灵感受,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家庭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构建幸福社会

学校教育并不是封闭的教育,社会上的各种观念和思潮,都会给学生的成长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形成过程,离不开学生主观努力和学校的教育引导,同时也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天社会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已经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或许古代曾子杀猪的故事能给世人一些启示。曾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博学多才,注重德行的修养。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外出,孩子要跟着。妻子哄孩子在家玩,等她回来,就把家里的猪宰了吃。谁知,当她回来时,发现曾子真的杀了家里的一头猪。妻子很生气地说:“我是骗孩子的,你怎么真给杀了?”曾子答道:“我们不能欺骗孩子。孩子年纪小,还不懂事,什么都会向别人学。如果你今天骗了孩子,明天孩子也会学着骗你,甚至去骗别人。你今天言行不一,以后孩子也就会不再信任你,同样言行不一。”

从稚嫩的年龄开始,看着“奇闻怪事”,听着人们对社会的质疑,孩子是这样长大的。不管课本怎么写,教师怎么教,如果整个社会给孩子看到的是为了利益争夺的病态,互相的不信任,严重颠覆孩子的信念,谁能要求孩子的品德高尚,高尚的道德观念从哪开始呢?在一个物质、金钱至上,信任受到质疑的社会里,教师要怎么教导学生的品德呢?

周国平在北京大学做过一篇演讲,题目叫《中国人缺少什么》。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严重弱点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时至今天中国人缺少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文明,即真正的灵魂生活和广义的宗教精神,所以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自律。飞奔在致富的道路上,我们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迫切地需要健全法制,规范道德行为,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从物质主义、享受主义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更多关注人文精神,有精神的追求,精神的关怀,提升公民的精神层次,构建幸福的社会。

德育的弱化忽视,势必带来十分尴尬的结果,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只不过算是个小小的序幕而已。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合作,共同努力,连贯而持续地做好下一代的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还校园一片净土,为学生创造一片宁静的天空,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社会。

德育教育论文3200字 篇七

《德育教育的核心:学会做人》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接着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德育教学;责任感;亲情教育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因此,“学会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一、德育工作实效低的主要表现

1、逆反心理

对德育和德育管理存在一种厌烦情绪。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在老师进行思想教育时,表现得烦躁、敷衍、漫不经心,甚至和老师顶撞、争吵。在一些班级里,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被孤立,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却能得到同学的支持,班级里缺乏正确的舆论,班风不正。

2、学风浮夸

一些学生学会了夸夸其谈,在作文中,在班会上,在外人来校采访,开座谈会时,他们会说上一气言不由衷的大话、套话、空话。常常还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仿佛一些学生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会用自己的嘴说话,千人一面,百人一腔。教师怎样说,学生就怎样说;校长怎样讲,学生就怎样讲。德育教育留下的是生吞活剥的窘态。

3、双重人格

一些学生在学校里或老师面前,表现良好,学习认真,劳动积极,是非分明;但回到家里,或是老师不在时,却呈现出另一副模样:懒惰、消极、自私、追求高消费、贪图安逸、害怕困难、不肯吃苦、任性,甚至不可理喻。

4、言行分离

言行不一是更为普通的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嘴里说得头头是道,实际表现一塌糊涂。表决心、写作文堂而皇之,实际行动却差之千里。批评别人,振振有辞;轮到自己全是歪理。这些学生认为,那些好听的话,就是用来说给别人听的,根本没人能做到。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道德教育长期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总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解决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外,德育教育自身也存在;一是德育的要求过高。教育讲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但在德育教育上就不够。德育要求起点高,讲全面。如对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大讲特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理,他们能搞清楚吗?二是德育内容在系统上安排上的缺乏。德育教育现在非常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虽然都安排了,也有人上课,但是只停留在课堂上,停留在表面上,根本就没有真正进行心理辅导;三是德育教育在工作组织和时间上缺乏保证。现在在大力开展课程改革,有些地方都忙于课程改革的“改”,而忘了德育教育始终是课程改革所隐含的一条主线,应该是课程改革越深入,德育教育就会越成功,应该是课程改革与德育教育是并驾齐驱的。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以及现在德育教育所处的现状,我们必须在趁“课改”的同时,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改革,而我认为德育教育的改革的核心应当强化做人教育。强化做人教育,很重要的是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多以活动的形式,不要多教条,要结合“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他把“教人做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以塑造真人为培养目标。

二、怎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抓起

责任感是影响做人最基本的问题,是学会做人的基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先要培养起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感,关心自己的前途、人品、学业和健康,自爱、自尊、自立、自强,在这些基础上培养他们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一个人有责任感,才会自觉,才会不断进取,才会振奋。中小学生的责任感可以通过让他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做好校园卫生,开展集体活动等来培养,让他们在各种劳动和活动中承担责任,克服他们的惰性,并适当的予以表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亲情教育

曾发现不少学生在填学籍卡时对着父母的出生年月一栏发呆,对某些明星的生日却了解得一清二楚,念念不忘。也发现某些学生因父母没有知识或没有金钱无法满足他们或没有权势地位而看不起他们的父母。这些,都可以看出学生亲情观念的淡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尊敬、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去尊敬别的老人。有位名人说过:缺乏家庭亲情者难有社会责任感。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奢望他去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因而,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开展如以“爸爸,我为您过生日”,“妈妈,您辛苦了”等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去注意,去观察父母,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他们的爱,以培养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之情。

3、开展学生的挫折教育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其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说法,都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经历磨难而成的。而现在的中小学生,过的是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少了磨难,多了脆弱,任性,娇气,骄傲。一遇上什么困难、挫折,要么丧气失望,要么打退堂鼓,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更有甚者,索性轻生,以求解脱。因此,挫折教育成为必需。在学校,多开展一些如军训、社会实践、生活磨练、体能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培养起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以微笑和勇气面对挫折。

4、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

不满足于现状是建立一个新世纪的必要条件,幻想是创造的开始。在教育工作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满足于现有和现成的知识,要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和守旧势力的阻挠,对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对学生某些“异想天平”的想法要先予以肯定和鼓励,后共同探讨。只有这样,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才能出现,社会才会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5、增加学生的协作教育

现在,一再强调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无疑建立竞争意识,增强自身能力,是个人、家庭、团体乃至国家和时代进步的动力。没有竞争,社会就难以发展。但一味对孩子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教育,必然会造成学生心胸狭窄,性格孤僻,产生猜疑、妒忌和仇视他人的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势必阻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通过设置情境、观看电影、资料等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人乃至少数人的奋斗、突破不了巨大的系统工作。九八年的拱洪的携手协作和共同参与,因此,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协作。

6、强化学生的自制教育

拿破仑说过:“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会来左右它了……”可见,自制是孩子们将来独立于世的一种基本能力。在社会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没有自制力的人习惯于我行我素,必将形成任性、自私、贪图安逸、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性格。而有较强自制能力,就能自我要求,见别人取得成绩,不自卑、不嫉妒、不吹捧,而是平等相待、平常相待……

人,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德育工作者们为之奋斗最终的目标,是德育教育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汤云华。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07(3)。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篇八

道德是以习惯、舆论、评价、信念等方式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在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根本不同在于道德的内在性。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关系,道德意识的培育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迅速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多元化,大量负面的社会现象和各种非主流的思想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道德滑坡、价值失衡、诚信危机等现象尤为突显。如何切实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应从大学生所处社会变迁的背景出发,提炼出与时代一致的主体素质,培育其内在道德觉悟,最终扩展其社会责任。

一、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培育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时代条件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这一转变相适应,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整个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如下变化:(1)从地域性向全球化的转变。商品经济带来的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国际化建立起了广泛的交往,使得落后的、封闭的保守的意识突破其狭小的地域和意识范围,走向开放、走向世界;(2)从自然性向自由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血缘意识向自由意识转变。大学生对官二代、富二代的态度或心理是极其矛盾的。他们的怨恨与愤怒是因为各种“二代”们把自己高人一等的资本建立在自己的出生和血缘上面而不是自我创造上面。大学生崇尚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这是自由意识的体现。但是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由于机会和条件的原因在现实中困难重重。因此,大学生对官二代、富二代是既怨恨又羡慕;(3)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表现为特权意识、等级意识向包容意识、平等意识转变。社会分化、利益分层导致主体多元,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等级、特权、权威等意识以及追求单一理念的宏大叙事逐渐地被“去中心化”、“存在即本质”、“一切皆可”等平等的包容的观念所取代;(4)从群体性向个体性的转变,从群体意识向独立意识转变。商品经济使每一个人都作为独立主体突显出来,大学生主动的对国家、民族、集体、社会的关注程度减弱了,对自我的设计、对个性的张扬、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成为潮流。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时尚、标新立异就是其个体性的表现。

上述这四个转变表明我们的整个时代都处于急剧的裂变之中,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文化都处于新旧交替、多元杂存的状况下。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现在没有价值引导、没有道德规范、没有主流思想中前行,而是说这些现成的价值、规范和思想由于没有紧密地与时代的变迁内在联系。因此,在这种急剧的社会变化中难以真正在人心中扎下根基。我们要培育的道德,首先必须是我们时代的道德,是中国现代性的道德。既不能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照搬照抄过来,更不能把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恢复起来。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就典型地折射出传统血缘道德在现代生活中陷入的绝境:人们的道德行为或意识是根据血缘和亲疏关系来决定的。而18位路人冷漠的反应恰恰表现了现代商品社会道德的消极面:个人主义,每个人只管自己的事。封建道德的流毒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消极面在现实中共谋或叠加,使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道德正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因此,如何在平等意识、开放意识、自由意识、包容意识、独立意识、个体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就成为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理论出发点。

二、个体性的建立是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需要的主体素质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首先需要党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对道德理念的凝练,需要制定道德标准以及建立、落实整个社会的道德培育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我们仅从微观层面、个体层面谈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育需要具备什么主体素质。

尽管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范畴,但是道德行为却必须由每一个个人来承担。现实的个人才是道德的主体。很多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古代与现代的分水岭就是个体的确立。文艺复兴以来,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在反对封建神学和封建制度的过程中极大地高扬起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人的个体性也首先得到强调。今天,中国的发展以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显示了其巨大成就和历史活力。在物质文明充分发展,利益分化,主体多元的今天,每一个人深深感觉到:自然日益被人类改造与陶铸,上帝逐渐被驱逐出科学和生活领域,不合理的旧世界旧社会正在逐步被变革与更新,人的尊严和地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个体性得到彰显。因此,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培育内在的道德意识首先需要具备现代人的主体素质,这就是个体性的建立。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建立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1)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个体人格意识觉醒。他必须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来反思、关注,要有自己的独立感知、思考和判断。这种思考会带来人格的觉醒,也就是意识到个人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人格就是对自己私人性的自觉坚持,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性;(2)个体孤独意识的形成。一个意识到自己的人格,意识到自己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的人,就会把孤独看成人生的根本存在状态,而不是一时的情绪状态,就会需要并拥抱孤独,在孤独中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创造并尝试自己对自己精神的塑造;(3)个体责任意识的建立。个体在内心的孤独中建立起内在的责任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机制。在内心中建立一个评价的我(普遍标准)对行动的我(具体行为)进行审视、反思。行动的我与评价的我的一致就是对自己负责。哪怕犯了错也决不会推诿于别人。这种内心精神的二元结构,既使自身具有了内在超越性,又显示了主体的社会性。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社会性的自觉意识。这种内在的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就建立起人的内在的社会性并在人与人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就成为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内在道德觉悟是培育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核心内容

有了上述的主体素质,道德意识的培育就有了基础。所谓道德培育就是培育人的道德精神、道德意识,这种精神和意识当然离不开现实生活,但是它绝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它高于、超越于现实生活。我们在现实中之所以推行了很多道德实践、道德模范学习的活动而效果并不理想,乃是因为我们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内在道德意识的觉醒、道德哲学的养成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以康德的道德哲学为例子谈谈大学生的内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之所以谈康德,不仅因为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之祖,是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的最大代表,更重要的在于他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道德意识培育的三个准则或三条道德命令。

第一个是形式上的道德要求。不管你事实上做什么,或者做与不做,你都要确立一个原则,“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由于感性欲求和现实原因而做出种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因为这些行为的原则是否合理合法是有标准的,那就是我们的行为和意志不要自相矛盾,要成为像自然法则一样的普遍法则,才能一贯地存在下去。康德列举了四个例子:不要自杀、不要骗人、要发展自己的才能、要帮助别人,它们分别包含了对自己、他人的消极义务:即对自己起码不要自杀,对别人起码不要欺骗,以及对自己、他人的积极义务:即对自己最好发展自己的才能,对他人最好能帮助他们。否则,如果自杀成为普遍法则就会人人自杀,最终就会由于无人可杀而取消自己。如果人人欺骗成为一条普遍法则,大家都知道了是骗局就会无人相信别人,也就无人可骗。如果人人都不发展自己的才能成为普遍法则,社会就会由于懒惰、堕落而毁灭。如果人人都不帮助别人成为普遍法则,社会就会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最终就会由于自私而解散。

第二个是内容上的道德要求。“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2]人的行为有种种目的,但是总的目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本身。当我们的金钱、财富、地位、名利等其它目的与人本身相冲突的时候,都可以放弃。其它目的都成为人这个目的的手段。上述四个例子就有了新的含义:不要自杀,由于自杀往往是把自己作为手段对社会或他人奉献或者报复,所以,不管你如何行动都不要把自己的人性当作手段而应该当作目的。同样,欺骗他人就是把他人的人性当作手段,以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应该把他人当作目的。发展自己就是以促进自己的人性为目的,帮助他人就是以促进他人的人性为目的。凡是把自己和他人当作手段的事情就不做,凡是有利于自己和别人的完善的事情就去做。

第三个是最高的层次,即主体性道德要求。“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2]每一个有理性者都有资格、有权力、有能力、有必要成为自己的立法者。这就是自律,它使每个意志的主体都挺身而出成为义务、道德、责任的主体。行动的主体因此具有了人的尊严和崇高性。康德的道德命令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还实现不了,没有任何约束力而显苍白,但是,他给予每一个人最高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世俗的利益和感性的欲望可能会说谎骗人、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但只要你是一个有理性的人,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不应该的、是不道德的。这个意识是道德的基础,有了这个意识和觉悟,人就还有救,道德就有希望。没有这个意识,人就可能真正堕落了。道德不是从外面灌输进来的,而是从我们心中生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承担着道德的使命。其自身的内在的道德意识就是社会的道德。

四、弘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追求个人完善的内在道德意识与追求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统一,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内在道德意识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因此,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应该弘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康德内在道德意识觉醒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把追求个人完善的内在道德意识与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马克思17岁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我们有重要启发。马克思指出: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而任何生活都应该以意识到人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为前提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自由。最有尊严的职业应该是最能发挥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职业,就是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2],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2]因此,“如果我们选择了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从17岁开始,马克思致力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马克思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理想之光的照耀下,马克思个人的思想、行动和事业,都散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折射出异常感人的精神与道德力量。面对商品经济与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面对信念、理想、价值目标在现实的生活中的淡化与缺失,马克思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道德培育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这种强大的精神与道德力量。

总之,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培育、坚守我们内在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觉悟,并把这种意识和觉悟变成我们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责任与行动,这就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培育的核心问题。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德育教育经验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德育教育经验论文(新版多篇)范文,全文共有3364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德育教育经验论文(新版多篇).doc》
德育教育经验论文(新版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