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春钧若时间:2023-11-30 10:40:09)

[概述]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精品多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一

大家都知道学习任何一种技能首先需要培养兴趣,电脑绘画作为新生事物走进教室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小学生电脑操作技术不高,信息课学习的只是基本的文字输入法、简单的网络搜索,对比较专业的电脑绘画接触并不多。部分不愿意迎接挑战的学生在电脑绘画时总是说“我不会做!”,分小组绘画活动时总喜欢置身事外,不愿主动实践操作。不愿意学习的结果是对软件功能不了解,畏惧情绪越来越强烈,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老师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首先要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跨出实践操作的第一步。老师要让学生通过软件操作,创作绘画作品,看得见自己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电脑绘画的积极情感。在学生刚刚接触电脑绘画时,老师要给学生选择有趣的、容易操作的绘图软件,让学生在操作时可以直接运用模板,用鼠标在模板上点击时就可以长出草,开出花,给学生带来足够的新鲜感,让学生对电脑绘画产生兴趣。老师要给学生演示电脑绘画的撤销功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让学生明确画错了也没有关系,可以重新操作。学生操作绘画时,老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电脑绘图的欲望。

二、注重基础,训练信息操作技能

电脑绘画与手工绘画有很大区别,需要学生熟练运用鼠标。老师在进行电脑绘画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感觉鼠标,控制鼠标的灵敏度,能够准确点开绘画软件的界面,并能准确找到绘画工具。熟悉绘画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位置,可以“单一”操作练习,在选择与撤销之间熟练操作。所画的作品可以是模板中的花草树木,学会简单的绘画与配色,为以后绘画创作打好基础。老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电脑操作快捷键,如复制:Ctrl+C;粘贴:Ctrl+V;保存:Ctrl+S;剪切:Ctrl+X;撤销:Ctrl+Z等。基本技能的操作老师可以集体教学,在实际操作时,老师要及时跟进,巡回观察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电脑绘画灵敏度较高,学生在操作时要仔细认真,如果遇到错误操作要知道如何撤销和修正。如五年级教材中《有趣的重复》一课,老师要教给学生运用大量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先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用复制、粘贴就可以完成重复构图,简单快捷。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电脑绘图与手工相比的优势。老师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巩固操作技能。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软件中的美术字库,在图片中插入,并对字形进行拉伸、缩放和位移,进行立体化编辑处理。学生可以随心所欲选择美术字的字形格式,根据自己图片的需要进行横向或竖向插入自己编辑好的美术字,并运用软件简单的色彩编辑命令进行色彩构成。学生在自主操作中会有更多的发现,只要学生明确撤销命令,就可以大胆尝试,体现了电脑绘画的优势。

三、引导创新,体验电脑绘画乐趣

学生掌握电脑绘画技巧后,要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在绘画时会从自己的角度审视题目的要求,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大胆构思。学生的作品在成人眼里也许很幼稚或者毫无逻辑,但是里面包含着学生的童真。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在表达内心世界时通常喜欢用图画的方式。老师教给学生电脑绘图的技法后,学生便可以用软件中丰富的绘图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像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可以为色彩的处理增加特效,给人一种真实而玄幻的感觉。如在《快乐的圣诞夜》的绘画创作中,学生为了表现飞速奔跑的圣诞老人的雪橇,运用了滤镜菜单功能。学生还可以运用软件工具把图片按比例进行缩放,然后运用复制粘贴工具,把图片排列起来,像是搭成的一串桥。在以“世界杯”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中,有学生的作品为《足球将世界连在一起》,其中就运用了这种方式,画面为一名足球运动健将在天安门前一脚踢飞一个足球,足球一直飞往大洋彼岸。图画就是运用了复制粘贴的方式表示连续的足球飞走的动作。滤镜中还有发光效果,在《我的魔法小天使》的图画创作中,就可以用滤镜表现魔法棒的闪闪发光。学生不断挖掘电脑软件的工具,在尝试与创新中体验电脑绘画的乐趣。电脑绘画可以存储对比,学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绘画技能的提高、绘画作品的完善。电脑绘画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材料。软件中的绘图工具应有尽有,平面图片的绘画之后是动感立体画的创作,这是手工绘画没有的功能。电脑绘画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美术教育的创新目标,为美术教育增光添彩。

美术教学论文 篇二

正所谓,画家的思想境界高于自己的画笔,美术教学中在对中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艺术感受力。美术教学本身涵盖的伦理、思想、审美价值同样重要,而且缺一不可。美术教学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实践紧密联系,是中学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所以培养中学生崇尚真诚、善良、美好品质的任务是融于艺术感受过程中的,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美术教学最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纯技术性指导,把美术教学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认真观察,建构合理艺术思维模式,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是时代赋予美术教师的神圣使命。

二、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传统美术课堂主要以绘画教学为主,教师把技法训练作为最终接受考试检验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机械性知识和技能传授,而忽视对中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美术课堂上总是千篇一律地对着课本反复临摹,这种照葫芦画瓢式的教学模式只能教出毫无创新意识的匠人,而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拓,严重制约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没有把学生掌握的美术知识、艺术技法和审美想象力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人才培养,对中学生心理发展态势形成桎梏。严重阻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目标不一致。传统意义上的“以绘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对当代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缺乏对审美对象及本质特征的艺术价值分析,不能从审美角度对美术概念进行具有时代意义的阐述。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与美育实践结合起来的审美想象力尤为重要,这是当前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对美术教学实践的期望,培养艺术人才要从激发审美想象力开始,诚然,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下更大工夫,把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融于美术知识传授与技法实践中。审美想象力的提高,需要学生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出发,只有在深刻认识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事物未来做出合理想象和科学预见,这样的审美想象才有价值,才具有时代意义和艺术生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形成对美好事物的强烈感受力和极其敏锐的直觉意识,把审美教育与美术基础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激发与引导,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培养有创新意识的美术实践人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同学们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想象力。有效启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通过实践强化艺术审美想象力。

三、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动因

情感在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情感是美术创作的精神力量和动因,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美术作品都融入艺术家的心血。对于美术教学,情感融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美好情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构成艺术审美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理性分析,进而通过心灵感悟,获取对象的精神意味。这种教学生观察、感受美的教学过程,是从生动的审美直观到对应的语言表述的过程,是让学生从对象个别特征到整体形象的把握过程,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形象表达对美的感受能力。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因为一切艺术创作都需要激情。教师安排欣赏课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艺术性语言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作品,对各种流派、各种造型的名作进行欣赏,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从而在美好情境中将自己的情感熔铸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的深入理解,在充满情感的融会贯通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美术创作技巧。中学美术教学从美学角度欣赏作品形式、风格、技法,在欣赏过程中倾注感情,认真领会大师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对作品形成心灵感悟。使他们亲身感知作品的思维得以珍惜。美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实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相结合的课程。

四、结语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三

1.校内图书室的合理利用

美术教师要上好一堂高质量的美术课,课前不仅要准备大量的资料,还应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农村的资源有限,教师就要有效地利用学校图书馆。如,上欣赏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美术书籍,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踊跃发言,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学校走廊、宣传板的合理利用

一些农村学校虽然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但是每个学校都会有走廊和宣传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下课后会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教师定期更换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可以陶冶情操。

二、巧妙利用校外的美术资源

在五年的农村教学生活中,笔者发现了农村美术学校存在城市学校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因而农村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身边丰富的课程资源,大胆地开展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1.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要想上一堂高质量的中学美术课,除了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具、设计教案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要准备材料和工具。农村可再利用的废旧资源较多,如,废旧挂历、年画,可以用于手工制作包成书皮,还可以用于剪纸、绘画等;鸡蛋壳、火柴等用来贴画及造型训练;卵鹅石也可以进行手工绘画、雕刻制作;树皮、树叶、杂草及藤类可以用来粘贴和手工制作;黏土可以用于泥塑造型;等等。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让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又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2.发掘资源,活跃课堂

其一,利用农村自然景色拓展学生绘画范围。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教育资源,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笔者发现了自然美,有弯弯的河流、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广阔的农田、幽静的村庄以及各种树木、连绵起伏的小山坡和各种色彩。农村的中学生对地里的农作物、山上的野生植物都非常熟悉。小河里结伴而行的鸭子、碧绿的禾苗、金黄的麦田,样样景观都令人赏心悦目,都可以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这些都是城市学生不能切身感受的。

其二,利用农村农作物丰富美术课堂。在农村,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这些形态各异的农作物可以成为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内容。如,在装饰活动中,可以利用的植物种子有菜籽、毛豆、红小豆、黑豆、黄豆、蚕豆、青豆、白云豆、扁豆、红豆、荠菜籽、葫芦籽、玉米、花生、高粱等。此外,学生还可以收集树叶、贝壳、果核、干草等运用到装饰中,通过贴贴、剪剪、画画等形式,将它们制作成漂亮又有特色的美术作品。学生在与农作物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拓展思路,他们把农田里的稻草、玉米皮、高粱秆等扎成不同的造型挂在教室的墙上,美化环境。他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在创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其三,农村文化在美术活动中的利用。文化是人类得以成长的核心因素,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地域特征和地方文化,农村文化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如,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富强镇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域特色,这里的民间艺术等都是丰厚的教育资源。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民间游戏、地方风俗等,这些都显示出了富强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深厚的文化底蕴。农村孩子生活在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情操,同时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农村文化给美术创作添加了丰富的素材。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四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加重视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秩序混乱等。美术作为一门美育的特殊学科,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等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跟上时展的脚步,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学好美术课。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很多小学在美术方面的教师资源力量还比较薄弱,专业水平也不高,有的美术老师还是语数英老师兼任的。此外,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美术老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插图的造型与艺术表现背后的含义,对美术作品的内涵、艺术风格等也没有掌握,达不到审美的要求。因此,美术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不仅仅要具备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将自己对美术的见解与经验,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用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提高自身美术教学水平。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小学生比较好动,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注意力。要想保证课堂教学规范,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发挥教学热情,采取多样的形式,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丰富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从网上获取教学资源,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拓展、丰富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自由互动的课堂也是非常有效地手段之一。综合使用讲授、游戏、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自己判断美丑、感悟绘画作品的内涵,并进行自己的绘画构思。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丰富课堂,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培养审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小学生的思维跳跃非常快,总是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展开一些思考和研究。因此,美术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去认识美,发现美,集中注意力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效率必将有所提高,从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探究性、综合性美术写生活动的开展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从具有不同形态、结构、比例和色彩等的世间万物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有特别感悟的绘画素材,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亲身体验,从教材、从周边的人事物中发现美、领悟美,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四)实现多样化教学评价,启发审美创造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欣赏角度不同,发现的美也不同,因此,对小学生美术课的评价不应该限定在分值上,教师必须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实际从发,针对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感悟能力,制定出层次分明的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在尊重学生的艺术欣赏的同时给予客观指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构图或调色能力,从临摹相似度或创新性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结束语

为了加强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生美育的启蒙者,美术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规范美术课堂,不断创新欣赏教学绘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欣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更要学会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才是最高教学目标,这才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表现。

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 篇五

关键词:美术教育;核心素质;培养;学习兴趣

时至今日,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在此期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从最初的实验稿变成了正式审定发行稿,这预示着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工作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而当我们反观与之衔接的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时,就会发现在新一轮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中,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具体如何培养,每所高校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案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出发,谈谈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具体方法。

1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基本内容

就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这一就业倾向来看,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质应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美术专业素质,包括扎实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美术创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传承与研究地方文化的基本素质等。相较于以往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如今除了拥有扎实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创意能力、跨学科进行美术研究的能力及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是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包括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合作与沟通、探究与反思的基本能力等。就师范教育教书育人的特点来说,以往普通高校都很重视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其毕业后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而新时代的毕业生要面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要面对接收过众多外部信息、思维活跃的学生,拥有过硬的教学技能仍可能无法成功驾驭课堂,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思考出一套适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教学设计才能行之有效,这考验的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2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有效策略

如今很多普通高校都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求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社会,胜任与所学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就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并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状态。要让学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需要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问题。

2.1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用专业术语清晰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培养学生擅长且乐于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素质

在平时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闲聊时能说会道,但一聊到专业问题就表达不清,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在课内、课外都要为学生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可提供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使其学会使用专业语言来评价作品或者描述创作过程,也可让学生课前预习新课内容,若有学生对新课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了解得比较多,课堂中可鼓励这些学生来讲解这个知识点,比如,讲解山石的基本画法这一技法理论时,若有学生课前通过观看网络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已自学了这方面的知识,上课时就可鼓励这类学生大胆站上讲台讲解,讲完之后教师再根据情况补充。课外可让学生组织、参与社团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优势组织书画社团,招收本专业和别的专业的成员,组织书画创作、书画义卖、书画进校园、书画进社区等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又能培养自身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2.2将美术历史与理论教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扎实的史论功底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意识

高校美术类各专业都开设了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等美术历史与理论课程,但真正能将这类理论课程用心学好的学生为数不多。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基础美术教育的主力军,需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任务,因此,不改变以往这种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态度是行不通的。比如,带领八年级学生学习《寄情山水》这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山水画的创作方法,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况,懂得欣赏山水画作品,并能领略传统艺术作品的魅力,这就要求中学美术教师既要熟悉山水画史,又要对山水画作品有深入的理解。高校开设的美术历史与理论的相关课程就能使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即未来的美术教师获得这些知识与能力。除此之外,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多开展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专题讨论。比如,学习石窟艺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敦煌文物流失海外的相关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流失的原因及如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用一个个实例激发学生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热情,培养他们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意识。

2.3专业技能训练课注重过程,让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具体步骤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以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我们没有特别将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与美院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区别开来,在教学模式上过多仿效美院,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作品最终的效果。如今,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在动手实践之前教师要多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也可鼓励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讲解。比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这门课程时,教师首先要讲山水画的发展史及基本技法理论,而学生从前期的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外美术史等课程中已了解过相关的知识,这时就可让部分学生谈谈他们对山水画的已有认识,学生在“谈”的过程中既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检测自己对已修课程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动手示范时应该是每完成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讲解,让学生弄懂这个步骤的理论来源,不能只要求学生跟着模仿。学生只有在完全掌握每个步骤的理论依据后,才有可能在他们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既长于示范,又能将理论讲清楚。

2.4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真正将专业课与文化素质课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毕业后会成为各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而作为中国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有较高的综合素养。针对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校在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过程中一般都会开设多门文化素质课,以补充他们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收获甚微,出现这种状况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长久以来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二是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若想有效改变这种现状,应打破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界限,具体而言可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在专业课教学中适当渗入文化课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专业课的学习还是不会放松的,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因此,专业课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课的内容与文化课的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比如,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历史学方面的问题,中国画课程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中国古诗词。其次,改变文化课教学方式。大多数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中小学阶段的文化成绩都不太理想,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进入高校后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对文化课的学习更是避之不及,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在专业课程上,文化课教师可以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比如,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王维、苏轼这些大文豪的诗词肯定会做重点分析,而教师在分析诗词之前应和学生聊一聊王维、苏轼的画,让学生在钦佩画家王维、苏轼之余再谈及他们的诗,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 篇六

一、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前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2002 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颁发,标志着中国美术基础教育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2004 年 12 月,“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亚洲地区会议在北京举行,艺术教育促进会秘书长章瑞安在其《中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概况》的发言中指出:“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着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些弊端日益凸显,并制约着艺术教育教学的进展。我们正经历着一次最深刻、最广泛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课程的改革要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地重视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见,中小学课程改革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对于高师美术教育来说,改革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具体落实国家对中小学美术课程的要求时,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目前面临美术师资紧缺、教具资源匮乏的现状,相当多的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而配备了美术教师的学校,常常由于其他课程的师资缺乏问题,而安排美术教师同时承担多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任务。

我们在制定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前瞻性,针对农村中小学的人才需求前提,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新时期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需求。

二、更新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为人才培养新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桂林师专是师范类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培养宽口径的人才,这就对原来划分过细的美术各学科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观念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探索性思考与实践。

1.专业口径的拓宽

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过分注意专业性、范围狭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况,大部分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最终并未走向中小学教师岗位,而是面向其他的实用美术甚至是非美术类的岗位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开设更多的任意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的需要。

2.课程结构的调整

应该说,我们此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如下问题:(1)课程设置的功能定位不明确。有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专业领域的培养而忽略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方面的培养。这导致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师范生的优势没有突显。(2)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合理。由于师范生既要学习专业类课程,又要学习教育类课程,所以,没有足够的教育实践训练的时间,教师专业化体现不明显。

针对以上的问题,课程调整的第一步是整合美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科中各专业的学习要减少纵向的“深度”,增加横向的“宽度”,尤其是对大三以后“专业侧重”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其次,还要重视文化和审美教育课程。桂林师专提出了“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成立了公共艺术部,开展对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此条件下,可以考虑为美术教育专业增设“美术鉴赏与批评”、“文化艺术名着导读”等多门培养审美素质与文化修养的课程。另外,对师范生来说,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编排的重中之重。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增设和拓展教育理论课程。第二,健全和规范教育实习课程。第三,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3.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师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理念及综合素质的形成,这要求教师在课程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一,眼光不能局限在课堂内,应多增加课外学习、参观、考察、研究的机会,使学生的眼界、见识更宽广,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形成。第二,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到美术文化修养的培养。第三,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发表、阐述自己的感受、见解,使其形成评价能力。

4.教师教育风格的转变

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组织讨论式、辩论式的教学,以及自学阅读、调研、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风格首先应当包括说话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充分表现自己的学识、才能、情操和意志的关键条件。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能否促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合教改课题,进行专业课程整合的重点改革

1.一专多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桂林师专美术教育专业采取“2+1”的办学模式。在学生进校的第一、二学年,采取多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头两个学年开设美术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包括美术各画种的基础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美术教育专业横向方面的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的第三学年,由学生自由选择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进行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工艺五个方向的课程学习,以加强专业领域的纵向技能的深造。

2.教师技能的培养课程开设

传统教师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三笔字”和简笔画方面。针对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开设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硬笔线描造型等课程,并成立了学生书法协会,定期举办书法展览和竞赛,以加强学 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因此,我们除要求学生通过国家的计算机一级考试外,还专门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使学生能够胜任新的教学环境。

3.教育教学和美术理论课程的开设

在三年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们完成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等课程学习,以加强其理论修养。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七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作者:刘叶 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沙溪第一小学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审美意韵

一、境之美,为修养之源

中国茶艺追求境之美,白居易有诗云:“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描写了一种意境之美。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审美是重要的目标,审美情操则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将美好世界观、人生观向学生慢慢渗透。

(一)自然之美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一直喜欢“道法自然”。茶,取于水,燃于木,用于叶,无不体现着与自然亲近的妙处。喝功夫茶的步骤,就很接近山水画的构思过程。比如,宋朝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第一步“纳茶”,有如给画面构图,茶叶粗细按层次铺于罐底就如将千里江山错落安排于纸上,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第二步“候汤”,相当于精心调色,水的沸度要“蟹眼已过鱼眼生”,这个靠的是眼力与经验,作者调色亦是如此;接下来“洗茶”,好似画家在运笔,画家的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茶艺的“冲点”步骤,就像绘画中的晕染,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茶艺“刮沫”步骤,看似简单,其实就如画家对画面的着色,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使画面层次分明;最后“品茶”,若家有一套茶桌,那简直就是一方江山微景图:其高低层次、水流聚汇让人极易联想到田野山涧,仿佛山间巉岩飞泉,苍松修竹,瓦房茅舍,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二)韵味之美

《河岳英灵集》中有句:“格高调逸,趣远情深”,“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无不是在说韵味之美与修养相关。喝一杯茶,点一柱香,抚一弦琴,即便是泡茶的女子,也有无限的美感值得欣赏:或拨弄茶叶的轻柔,或刮沫冲茶的典雅,或茶桌上水雾的飘渺,似融入了水墨画里。中国画的韵味当与茶韵相媲美。国人喜欢用荷来自喻纯洁清雅,张大千就画过《泼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纸上的晕染、渗透产生的泼洒、堆积形成水、墨、色相辉映的效果。再运用浓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现了斑斓绚丽的画面。给人变幻莫测却又轻松自然的效果,这些都是画者特有的情怀。表现出中国画空灵飘逸,虚实相生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风雅自清。教师当教会学生去品味,让欣赏者与画者心意相通。

二、味之美,乃技巧之所

“啜苦咽甘”是茶味的美妙之处,品茶人选好茶之后,接下来煎煮的技巧才是重中之重,这是将茶之美味到达最佳状态的途径。最后才可鉴尝汤色(看茶)、品啜甘霖(喝茶)。

(一)传神之美

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听来很神奇,这么多的色,岂是一般人能看懂的?而中国人却都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传神”之味岂能不提齐白石的《虾》系列?白石老人一生追求创新,创造了特例独行的画风。他擅用淡墨掷笔,绘成虾的躯体,再润之,显出虾体通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笔成金,干净、利落传神。再以细笔表现虾须、爪、螯,凝练传神!显示出画家精妙绝伦的艺术功力。我们要了解画家使用墨色的巧妙,又要体会富有金石味的笔法,然后才能尝试学习结构里丰富的意韵和高妙的技巧。顾恺之提出过“传神写照”的命题,画家的这些技巧,即使学生画不出来,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大师用笔用墨巧妙之处,体会到“传神之美”的魅力。

(二)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之意。“含蓄”一词属于美学范畴,是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茶艺也得之精华,正因味不尽,才会苦未尽而甘出。含蓄,在美术作品创作中,也是一种技巧方法。诗、画本为一家,作画也应尽显含蓄之意,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诗配画的课题,彰显其趣。有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代画家傅抱石将此诗浮现于画纸,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中特有的惜别气氛表现了出来。画面中没有画离别的挥袖,也没有依依不舍的拥抱,只有落寞的雨色,让人不由跟着惆怅。含蓄之美,反而更能将画面的意味深入到人的心里去。对高年级学生欣赏作品的味道,自然要从含蓄之美进行评价。也是做个有品味、有思想深度的人所必备的技巧。

三、器之美,从造型之需

所谓“器之美”,原本是指茶的美色,需要与之相配的器具,才能映衬出其色泽、姿态的美感。鉴赏茶的汤色素瓷杯或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茶汤上、中、下三层幻出三种色彩的光环,十分神奇,耐人观赏。美术教学里也有“器之美”,即美术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一)雕镂之美

《文心雕龙•情采》有句“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在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苏教版《美术》教材中就有《罐和壶》一课,我们可以欣赏到宋代“人形壶”,还有古代美洲陶罐,通过图片我们从器具本身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几乎能嗅到那个时代传递过来的文化特征:或沉静,或张扬,无不与那朝那代的文化思想有着深远的联系。雕镂之美不光是在这些小的器物上,教材中还有专门关于雕刻艺术的体系贯穿各年段前后,如《非洲雕刻艺术》一课,就是专门让大家来了解某类型的雕刻艺术特征。我们可以从传说到习俗文化再到实物图片,慢慢体会非洲雕刻艺术的独特之处。雕镂技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造型方式,或圆润细腻,或粗犷厚重,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培养学生审美也需要从习俗文化及地区风格等方面入手。

(二)阴柔之美

太极阴阳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精髓。古代美学中就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是说阴柔之美更加温和长久,容易入人心。茶道中的阴柔之美,我们除了对汤水本身的柔美欣赏之外,更能从煮茶者的身上找到各种美。青花瓷,算是器物柔美之典范。其中尤爱装饰花瓶的造型。初看,仿佛一位穿着蓝印花布旗袍的女子,婀娜的曲线,典雅的服饰、脱俗的妆容、适宜的发型等,似乎就是那位为你精心泡茶的女子。细看,瓷器的花纹中又深藏着绝妙世界,有如周杰伦的歌词中提到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黑色深处被隐去”,像在青色的天地里等候那场烟雨,而此时的炊烟在袅袅升起,隔江万里,会联想起每个人心底的故事……

四、饮之美,属过程之态

饮之美,它看似是一种行为艺术,其实是一种思想过程。茶艺是指从备茶开始,经过备器、烧水、投茶、激搅、育华,直至闻香、品味,其过程都在追求美的意味深长。就美术课程而言,饮之美,即思维(设计过程)的美感。饮之艺术应该成为一种思路和过程的净化提炼。

(一)淡泊之美

淡泊之美,是一种心境,淡泊容易让人与“名利”联系,虽然世俗的名利与课堂上学生的生活还有距离,但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一下子提炼出生活中适合入画的题材。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脱俗的情趣,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分别代表品质是:傲、幽、澹、逸。尤其是正直的气节、谦逊的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感情。历代画梅代表,还必须有梅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另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亦善画此类题材,其中犹以画竹、兰为最妙。艺术作品就如净化器,人若性格闲适恬淡,顺物自然,其胸襟自然开阔。人心之所向往,还是一份淡泊!

(二)奇险之美

每次饮茶,总有初相识的感觉,有神清气爽之奇。所谓“奇险”,与“安逸”相对,与“朴拙”相生,“奇”、“险”看似误入歧途,其实这才是创作思路的正道,能让人印象深刻,入了趣味!画家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便是充满“奇”字感受的绘画作品。如很多人感觉到的,画面看不见什么裸女,也没有完整的楼梯,只能见到一些看来杂乱无章的线条。这幅画我们要帮学生体会立体主义的味道,从中我们能感觉到杜尚对于传统绘画语言的远离,从用色到造型,再到笔触的运用,都体现着“达达主义”追求的艺术境界。你似乎感受到空间的“颤动”和延伸。杜尚对他这幅作品很得意,觉得具有革命意义,也是冲破以往艺术中唯美主义,走向新的艺术风格的第一步。画与众不同的画,做特别的自己———这既是我们教学生绘画,也是做人的目标。最后,我想说:“茶心”即人心。品茶者“宜精行俭德之人”,能品出其美的人,其实是具有美好人格的人。我们从修养、造型、技巧、思路四方面如品茶般地品味美术课堂,从中不知不觉形成的一种评价标准,以上所说,相信天涯有知音。

作者:房文婷 单位: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第三篇: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一、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插画是一种附在图书、报纸、杂志中的一类图片,能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由此突出文章的主题,提高艺术表现力。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插图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很多插画都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能提高美术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先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一些插画和文字,在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以后才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一个美术作品,而在欣赏插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插画上丰富的图案和色彩所吸引,通过插画中的风景和人物能够联想到很多的画面,能提高学生创作时的想象力,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二、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美术制作课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制作课要求学生在观察完图片以后自己动手完成手工作品。在开展手工制作前学生要准备好制作的工具。以小学二年级的《今日菜单》为例,教师展示了很多菜肴图片,学生要准备好彩泥、剪刀以及彩纸,运用自己的想象造型出各种菜肴,有学生制作了农家菜、小辣椒、豌豆等,还有的学生制作了大虾、鱼等菜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效果非常好。其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生用彩泥造型出各种菜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正确的颜色、如何搭配出表现力强的菜品。工具:彩泥、牙签、格尺、垫板。教学过程:观看插图,与学生互动,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将自己造型出的菜肴展示给学生,教师指导难点动作,学生观看学习;学生互动交流,自己制作一个作品,在同学面前展示。上面插画教学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中只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作者:洪晶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西龙王庙小学

第四篇:美术教学中小学生色彩研究

一、小学生的色彩心理倾向特点

澳大利亚心理专家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与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人的颜色心理倾向会受年龄阶段、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影响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想纯洁、好动并好奇心强,容易被纯色、明亮度高、饱和度高的色彩所吸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视觉敏感色都是可以产生强烈视觉刺激的颜色,都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因此都成了小学生的最爱。颜色是促成世界的重要元素,面对色彩缤纷的世界,采用有效的色彩教学方法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色彩、分辨色彩、感受色彩,是为小学生走进美术天地而架起的一道绚丽的彩虹桥。

二、美术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感受色彩的有效途径

美术教学中小学生对色彩感受的学习,来源于美术教师的辅导,“辅”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辅助作用;“导”在于如何循循善诱的加以正确引导。由于受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在15分钟左右、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美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图片识色,游戏场景中的色彩捕捉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他们乐于参与的天堂,美术教学中利用美术教学游戏融于教学中,可以发挥兴趣的魔力,可以是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将各种颜色的图片穿插出现在儿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儿童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越大。”小学生们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涂涂画画,是他们想感知这个世界的表现方式,游戏中的乐趣可以使小学生的美术天性一触即发,瞬间得到释放,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形与色》一课中,在认识常用的色彩学习内容中,如:红、黄、蓝、绿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种颜色系列的水果、动物、植物等卡片,红色系列收集红苹果、红枣、西红柿、红石榴、红枫叶等形状;绿色系列收集猕猴桃、绿甘蓝蔬菜、绿色树叶、绿色葡萄、西瓜等形状;黄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柠檬、杏、梨等形状;蓝色系列收集蓝莓、蓝色大闪蝶、浅蓝色的天空、深蓝色的大海、马兰花、蓝色金龟子等等卡片。根据收集的卡片数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给全班学生。小朋友,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谁找的快又准!接下来老师每讲完一种颜色,看看谁手中的卡片和老师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举手,到讲台上来在老师的卡片周围放好。于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认真听完老师讲课后,都争先恐后的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台上准确的位置。学生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二)音画结合,音符跳动中的色彩呈现

把音乐带入美术课堂,可以激发人的灵感,使画面色彩内容更加丰富,提高画面色彩的感染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催化作用,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色彩印象会更加深刻。美术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是凝固的画面。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增强美术色彩的趣味性,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拓展艺术空间,声中有画、画中有声、色彩随音乐起舞的学习环境充满了快乐,美术色彩在音乐感染力的辅助下更加具有动感美。例如:《春天的颜色》一课中,可以伴随着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同时展示符合这首歌曲的一幅青山绿水、红花绿草、小黄鹂的春天风景画: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学生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共同作用,在跳动的音符中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小朋友们,春天如此的美丽,那么春天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你想用什么颜色来描绘春天呢?我们都来画一画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春天。涂抹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七彩的精神世界。

(三)缤纷生活,观察出身边的色彩世界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美术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因为艺术就在身边。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人的大脑信息80%是来源于视觉下的观察,而观察在美术学习中不但伴随着思维与记忆的产生,而且是收集与储存美术知识的窗口。因此,培养小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进入色彩世界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校园真热闹》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与绚丽夺目的色彩表现出校园活动热闹的氛围。小学生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与平时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每个学生联系自己的身边的生活,在回忆中观察出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场面。美术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准备好的图片资料,讲解画面中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活动中的热闹气氛、充满美感的形式构图、不同色彩的视觉体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各种画面的活动场景描述,激发了小学生记忆中的画面,将最喜欢的一幕使用喜欢的各种色彩跃然纸上,让小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色彩是一种艺术语言,是传达艺术精神的一抹重彩。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幻想,渴望使用喜欢的色彩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画出自己蓝天下的七彩童年。为了使童年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以此来完善好自己的蓝图。美术教师要将各种颜色的情感特征引导学生认知、理解与感受。为小学生的想象力增加一些可变元素,使小学美术教育中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色彩教学焕发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作者:管立红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第五篇:小学动画资源美术教学运用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不足

根据调查,我国很多小学中的美术教学都普遍存在以下的不足:教学设计具有单一性,以欣赏课及绘画课为主,美术教师运用导入—绘画方法—示范—学生绘画的模式,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式,大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缺乏创新思维;学生对美术课程缺乏兴趣,这都是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美术教师只是将课本的知识进行讲解,课程枯燥,课堂沉闷。

二、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解决小学教学中的不足,将动画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1.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动画故事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美术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将动画片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动画片主要有四种类型,即童话、写实、改编及科幻。其中最多的就是童话类的动画片。比如《白雪公主》《铁壁阿童木》《哪吒》等等。这些动画资源可以成为美术教师的课程导入资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动画声音

动画故事给学生以视觉感受,而动画声音则能满足学生的听觉感受。比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教学生画小动物的课程,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物的动画声音,比如《森林王子》等,这里有很多小动物的声音,将其作为导课部分,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一个声音认知,让学生对动物的特点进行总结,为下一步绘画做好基础。同时有些动画音乐很优美,教师也可以作为资源利用到美术教学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弥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不足,利用动画资源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尤其是应用到导课中,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博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县府街小学

第六篇: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探究

一、教师应从课堂的实际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提供合作机会

合作学习的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多的课程中都有被运用到,当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实际的教学内容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模式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也不是在每一节教学中都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

二、在合作学习中应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

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一定少不了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引导。正是因为这样,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师占据其主导地位,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其一,教师可以根据每次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但应注意小组的标准及尺度;其二,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为学生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加以引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教师应及时地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

在学生完成了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及时地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调动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欣赏到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优秀成果,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教师应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对学生的成果加以否定,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注意上述提及到的问题的基础上应努力做好相应的教学及引导工作。只有将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才会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董立柱 单位:聊城大学2013级

第七篇:小学水溶性画笔美术教学应用

一、认识水溶性画笔特性,提升美术课堂的活力

水溶性画笔根据它的软硬程度可分为水溶性油画棒和水溶性彩色铅笔,水溶性画笔的特点有:一是使用方便,用了水溶性画笔以后,可以把水彩笔、油画棒、颜料、调色盘等美术工具都替代了,它携带起来比较方便,减轻了学生的负重,减少了麻烦。二是颜色很清透,彩色的附着力比较强,颜色的深浅只要用力得当就能很好地控制,浓淡自如,还可以和水彩笔、马克笔、油画棒、各种颜料及工具结合着使用,能画出各种效果的画面来。例如用水溶性画笔作好画后,再用水和毛笔进行渲染,会产生像水彩画一样富于变化的色彩效果,要比绘画中最难掌握的“水彩画”更容易上手。因此,在美术绘画课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直接使用水溶性油画棒,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把两种画笔结合使用。对学生来说既降低了作画的难度,又提高了绘画的质量,同学们的美术学习兴趣点自然而然地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掌握水溶性画笔技法,充分体验绘画的乐趣

水溶性画笔可以通过不同的握笔技巧,来表现不同的画面效果。直立握笔姿势,就像写字一样可以画出点、圈、短线、小曲线、交叉线等等,这些线条用的力度较大,线比较实,可以刻画细节。斜握笔姿势,比较放松可以画出松弛的线条,尤其适合画精致的小细节。横握笔姿势,像画天空、草地、海面等大面积均匀色彩的画面,涂色时手腕轻轻活动,保持用力均衡。水溶性画笔可以通过不同的用线方法,来表现不同的画面效果。除了能在绘画中勾勒出物体的外形,还能用来表达物体的质感和作画者的情感。许多时候,孩子们的情感是丰富的,画出来的线条有长短粗细、轻重虚实、曲直方圆、疏密聚散等效果,再配上不同的色彩,画面热烈而饱满。例如,孩子们运用水溶性画笔到室外写生,有的线条短促而激烈,有的线条舒展而柔美,有的线条粗犷而有力,使得整个画面自然清新。同时,水溶性画笔可以通过不同的晕染程序,来表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可以涂好色后直接用毛笔沾水晕染的;可以用毛笔沾水在水溶性画笔上调色,再画到纸面上的;也可以用水溶性画笔在纸上涂好色,用毛笔沾水晕染,等干了以后再换一种颜色继续在原来的地方涂色,再用毛笔沾水晕染的。还可以用水溶性画笔在纸上涂好色,用毛笔沾水晕染,根据画面需要直接用毛笔沾水溶性画笔的颜色进行细节处理的。技法的表现千姿百态,画笔尽情宣泄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情怀,孩子们体验到绘画无比的快乐。

三、丰富水溶画笔的表现,享受自由创意的空间

了解了水溶性画笔的特性、掌握了水溶性画笔的技法,接下来学生们就可以在画纸上自由发挥了。如在学校开展的美术社团的活动中,笔者带领同学们从赏画、悟画、戏画的一系列过程中,用水溶画笔创作出一批生动、精美的作品。当然,要想画出好的绘画作品,首先离不开欣赏大师们的作品,许多孩子在欣赏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名画后,初步了解了铅笔淡彩、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版画等画种的基本特点后。然后根据各自的喜好和特长,如有的同学偏爱那些淡雅、细腻、精致的面效果画,就可以尝试着用水溶性画笔画出铅笔淡彩或者水彩画的效果;有的同学喜欢粗矿、厚重的面效果画,则可以用水溶性画笔画出版画、油画的效果。有了这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再搭配夸张、变形的造型,那么自由创意就会成为一件轻松、憩易、好玩的事情了,于是,孩子们的画面内容丰富起来,从人物到风景,从动物到花卉,从几何图形到机理纹样,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学还想象着把平面的画面内容和立体的手工制作联系起来,比如制作具有校园文化的手绘图本、警示提醒标志、绿化点缀物品等等,同学们的绘画兴趣不仅得到了提升,还充分享受到了创意的快乐与自由的发挥空间。

四、发挥水溶性画笔作用,开展各种展示性活动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被无数的新鲜事物所替代,水溶性画笔也像无数的新事物一样逐渐被学生接受、喜爱,水溶性画笔在被学生们使用的同时,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如在我校美术社团的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渐渐地掌握了水溶性画笔的绘画方法,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绘画视野,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由于水溶性画笔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浓淡干湿、轻重快慢,再配上不同的笔触,可以收放自如地表现不同风格的画面,有时候还能变换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效果和不一样的画种效果来。尤其是当一幅幅个性特色鲜明的学生绘画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那淡雅自然的水彩画效果,色彩饱和的油画效果,润泽无边的水墨画效果,还有夸张强烈的民间装饰画效果,五彩纷呈,精彩绝伦,让学生们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水溶性画笔发挥的作用更让他们体验到了美术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结语

总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应用身边的各种工具材料,让学生们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与个性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者:沈雁鸿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桥小学

第八篇:小学美术教学多学科元素效果

一、引入语文元素,凸显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来表述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得益彰再好不过。如诗如画用来形容山水的美,彰显了美术与语文元素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之美。语文是文字的传承,美术是造型视觉艺术,将语言文字的诗情画意融入到美术的流畅线条中,能彰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施诗歌配画、日记和作文配画,或者将美术的点、线、形、色彩、明暗与空间等视觉艺术,以优美的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显示出艺术的美。如版面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语文中的艺术字体、文字搭配等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展开黑板报或电子版小报的设计,使得小报布局合理、颜色协调、搭配得当。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融入语文艺术,彰显文字中的图案美,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二、引入音乐元素,凸显节奏韵律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相对流动,是时间艺术,美术相对静止,是空间艺术。美术与音乐的整合符合动静搭配原理,将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与思维创造的音乐艺术,以可视化的美术艺术呈现出来。同时,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如“听音乐画音乐”这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起来,在感悟音乐的同时,自由想象,画出学生心中所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音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搭配、画面设置彰显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魅力。又如引入“彼得与狼”音乐艺术,引导学生在音乐故事中畅想,发散思维,深入学习美术知识。以音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音乐思维中的意境以可视化的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引入数学元素,凸显立体思维

美术不是一门单方面的艺术,它不能独立存在。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美术艺术的作画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缺乏对数学三视图、立体图形知识的学习,美术学习就会受到阻碍。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凸显学生立体思维,体现数学学科特色,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为美术学习增加动力。如“拼拼搭搭”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与立体图形知识,分析点线面组合的规律,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拼搭出画面生动的组合。又如“纸柱造型”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裁剪、卷压、折叠、黏贴等方法,打造出纸雕艺术。纸雕是一种运用卷曲、立面、立折、立柱、立体,将平面纸立体化的技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生活用品与建筑,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四、引入科学元素,凸显无限奥秘

小学科学课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融合,没有将每个学科进行细分,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发展与自然环境。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花鸟鱼虫的习性、特点与生活环境,探索自然的瞬息万变与灵活多样。结合眼观、耳听、手摸,进行比较分析,将这些知识与美术艺术融合起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了解,更好地运用到艺术学习中。如“自然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分析下雨、打雷、刮风、下雪时的自然现象,或者展现火山、瀑布、夕阳等景象,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又如“春天的色彩”相关知识,也涉及科学中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感悟和体验,将其表现在美术作品中,以此强化学生艺术体验,提升艺术素养。

五、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与语文元素、音乐元素、数学元素、科学元素整合起来,凸显语文的诗情画意、音乐的节奏韵律、数学的立体思维、科学的无限奥秘。将多学科元素的优势和特点融入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美术课堂上多学科艺术交融、整合与升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美术课堂的生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与艺术修养。

作者:杨世钧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第九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分析

一、通过轻松的环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老师,因为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所以,开展兴趣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拓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给学生创设发散性的情节思维,要结合教材深入的挖掘情景教学的各种因素,老师在语言上要多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通过语言让学生的思维活力加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例如,老师让学生创设“浅草没马蹄”的情景,学生可以通过任何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运用剪纸、折纸、图片或者绘画等一系列相关的形式完成这一主题内容。有的学生是运用绿色来创设一副立体的图片,老师针对这位学生的作品运用形象的语言来给学生描述一下画面中的情境。这时候有的学生能够想到一些点子,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动手制作,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来对主题进行创造,有的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够通过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所做的作品没有创意都是模仿别人的想法,老师最好要运用学生对于线条的了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于有些作品有更加感性的认识,通过想象来开展作品的认知。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一)教学技法的训练

美术课的教学对于教学技法有着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对描绘的对象有着正确的描述,之后才能够开展创作。这里面包含很多的技能,比如:蜡笔水彩画的造型、勾线、手工折纸、裁剪等相关的技法,开展的训练要符合课堂的规律,老师要把握好全局做到各个方面都有结合,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个人能力突出,还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鼓励表扬中运用具体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技术上的相关困难。我们在教学《丰富的表情》这课的时候,引导学生了解和发现眉、眼、嘴等器官的变化规律,就眼睛的画法来说在高兴、生气和开心的时候都有明显的变化,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模拟人的表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摆放五官的位置,学生通过观察发展当人不同表情的变化,学生可以用手偶来模仿,也可以自己用工具来制作一些简单的表情。比如,有的学生用铁丝制作愤怒的小人都很生动,有的学生还会很调皮的模仿,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超出了老师原来的设想,学生因为课堂活动的生动会让整体的思维非常活跃。所以,课堂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就需要时间让学生来进行思考,对学生想象思维的积极性进行调动。

(二)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很多发明都是从创造开始的。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来通过艺术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乐趣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法: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实物进行展示,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能够明白任务,老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创作。如上《画一顶帽子》这课学习的时候,老师最好能够出示几个不同颜色和不同外形的帽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的材料能够让帽子有不同形状和质地,学生可以用自己挑选的材料来制作帽子,学生不但自己做出漂亮的帽子,还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来制作出雨伞帽、魔法帽等“新品种”,学生用的材料也各种各样,有的学生用朔料瓶子来制作帽子,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形状能够学生制作出很多有新意的帽子。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帽子的功能,比如,塑料帽子能够防止淋湿。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语言,通过语言情景使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不断的大胆想象,比如在彩塑课《青蛙》这课中,老师有声有色的讲述一些青蛙的童话故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会越来越宽,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青蛙王国中。学生喜欢模仿,有时候学生就会运用面部表情模仿青蛙的有趣动作,在形神兼备的动作表演的过程中过程增强对青蛙的认识。

三、结语

动手教学展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针对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改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在表自己的观点得到小伙伴的认同,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美术是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知能力的课程,所以,老师要探究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究教学。

作者:王燕 单位: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第十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意志力培养

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自我培养意志力

意志力是指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事物的坚持性、控制性、掌握性及独立精神实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自觉树立学习目标,克服困难,努力奔向自己所定的目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觉有意识地培养意志力,教师为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学习美术技能上,还要渗透人文性质的内涵,让学生不断朝着自己确立的目标努力学习,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力。

二、兴致激发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美术

部分学生不喜欢美术的一个原因便是美术课枯燥无趣味,课堂情境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致,没有那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那学生所表现的就是被动而不是主动地去接受美术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得到的知识往往便是肤浅的、表面的,不能深刻、扎实地掌握在学生的头脑之中。为此,只有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兴致,才能让学生去自主汲取美术知识及美术技能,配合美术老师完成老师所给予的任务。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

三、给予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八

合理分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关系到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之形成协作精神。教师应利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综合考虑其性格、接受能力、学习态度、成绩等,分为A、B、C三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分组搭配,并保障各组中均有该三类学生,使其能够相互扶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对小组进行分析,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及长处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了解其他成员的想法,这有利于细化成员的各项分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质量。教师可以任命手工能力较强或者组织能力良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其能够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或者很好地组织小组的各项活动。但是组长也需要轮换,才能使得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更高,更有责任感,且不会出现内部矛盾。

二、小组竞争

在各小组之间设置合理的竞争,是构建小组评比激励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个人主义,而重视团体的综合实力能够让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语言表达、自律性、色彩表现、创新设计、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等。各小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积极地参加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思考对策,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蔬果的剖面》一课时,学生均需要参与该课题的小组学习,对各类蔬菜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颜色、形状、造型等,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蔬菜进行绘画,或者发挥想象力,采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员将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其贴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选择

每位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术基础、兴趣等差异较大,且各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细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灯的形状、结构、色彩,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结构拼装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在关键环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点拨、引导,如彩灯的拼装,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并及时巡查各组的活动情况及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其克服困难,解答疑问,指点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分组学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和反思不足,对于自身小组及其他小组的优势、缺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对于小组的评价,需要先制定评价标准,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速度、质量、数量、色彩搭配、创新情况,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等等,均可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证、客观,教师不仅需要适当指出其不足之处,更应对于其特点及优势进行说明、鼓励,使其不骄傲、不气馁,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结语

教育者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及模式,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将该方法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通过合理分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团结意识及协作精神。文章分析了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学校的条件,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彻底落实,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其长远发展。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950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精品多篇.doc》
小学美术课教学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