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数学文化”教学
摘要:针对高中“数学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如何实施“数学文化”的教学。并对高中数学老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大纲发布后,我们发现大纲中有了新要求: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简言之,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是高考制度的一种进步。这就提醒我们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
什么是“数学文化”?说法很多,我最赞同的是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文化即人文,即人的精神。数学不只是关于数的世界、形的世界或更广阔世界的科学,数学还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引入数学文化,比如讲一些数学家的奇闻轶事,讲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讲一些数学命题或猜想的证明研究过程,讲讲数学的各种美,讲讲数学对其他学科的重大作用,等等。
在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穿插一点与解题内容无关的知识,就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这是不对的。从长远来说,要让学生热爱数学,就要让他们多方位地了解数学,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数学文化背景,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彰显数学老师的个人风采。我们总认为语文、历史、政治老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动动脑筋,我们数学老师也能做到。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是鲜活的,不只是干巴巴的教条。数学学习不枯燥,数学逻辑也不冷酷,相反地,数学能够陶冶人的性情,能够使人更聪明,而且还能使人更高尚。只有带着对数学的仰慕,学生们才能理解数学,喜欢数学,进而热爱数学。
那么,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怎样实施“数学文化”教学?有哪些具体的途径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首先,我们可以从数学史方面引入数学文化。
庞加莱说过:“如果我们希望预支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数学教育应该从数学史中吸取营养,来丰富数学的教与学。比如在提到阿拉伯数字时,可以简单介绍其来历:阿拉伯数字其实是由印度人发明的,但是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到了西方,后被全世界所引用。另外,在引入复数的概念时,我们可以介绍数系的发展史: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超复数。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数学家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勇于探索的意识。
其次,我们可以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引入数学文化。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神所在,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题教学中,最能体现出数学思想方法。所以,除了必要的模式化解题训练外,要通过整理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或感受解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我们在学习立体几何部分时,了解到欧式几何的主要特征是公理化方法。这时老师可以补充相关知识:公理化方法的基本要点是,从少数几个概念(原始概念)和少数几个命题(原始命题,又称公理)出发;演绎出本学科其他所有概念和命题,从而构成这一学科的全貌。做到了这一点的学科就被认为是严谨的科学,也被认为是十分成熟的学科门类。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有了本质认识,再由它支配数学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展示数学美的角度引入数学文化。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数学无疑是美的。从内容看,数学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数学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奇异之美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数学应用方面引入数学文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让他们知道数学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比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中的“分堆问题”时,我们可以拿出几本不同的书本,让学生去实验,去探究,去寻找答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要想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数学文化”教学,我们可以参考以上几个方面去辅助教学。当然,我们数学老师首先要充实自身的数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水平,并且要热爱自己的数学教育工作。只有我们将自己对数学文化乃至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带到课堂上,才能够感染到我们的学生,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让他们更加热爱数学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2] 蔡国瑛.数学开放式教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86-91.
[3] 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4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