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与实践论文(通用多篇)范文
导读: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与实践论文(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一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考历史论文题型的频繁出现,历史论文作业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历史论文作业的沿革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价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及历史思维的培养转变过程,以及从标准型向开放型的发展过程。但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方面仍有许多不足,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历史写作;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自2001年在北京高考历史卷中推出小论文题型以后,历史写作题以其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考查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助推课程改革及其保持区分度等优势,逐渐受到考试命题者的赏识青睐,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省份历史高考的亮丽风景线。为应对高考历史写作题,老师们开始在平时的作业中进行历史论文写作的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历史论文写作题、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历史论文,成为当前历史教育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笔者最近从有关材料上获取了一道美国中学历史作业题:关于奴隶问题的短文。
1。作业介绍:完成一篇字数500—600个单词的短文,这篇短文要以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为基础,其结构是以高中最常用的五段落格式来表达。这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分别是:
(1)To Be a s1ave,by Ju1ius Lester。
(2)The Narrative of the 1ife of Frederick Doug1ass,by Frederick Doug1ass
你可以从下列四个主题中选择其一作为你的主题
(1)奴隶制度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残酷的;
(2)奴隶制度是非人性的;
(3)奴隶主受到奴隶制度的消极影响;
(4)奴隶是比奴隶主更好的人。
2。作业要求
引言段:
(1)引言段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贯彻主题(3分);
(2)引言段要用正确的陈述语句(3分)。
短文主体:
(3)每个段落用正确的相关主题句开头(9分);
(4)第一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5)第二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6)第三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结束段:
(7)最后一段以另外一种方式重述你的主题并结束全文(3分)。
3、质量及语法要求:
(8)没有任何错别词(3分);
(9)正确地引用支持你论点的信息(2分);
(10)所有句子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句子都不需要重新改写(5分);
(11)把引用文献放在正确的页码上(2分);
(12)正确利用两本小说,每本小说至少引用三次(2分)。总分:50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历史习作是这样阐述的:“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1]历史作业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检测、反馈、提升、发展的作用。历史习作作为一种历史作业类型,伴随着高考历史论文热,教育者的研究也见多起来。郑连生老师指出历史论文的写作要注意选题切入口要小、阅读广博、取材精实、批改时宜面对面。
[2](P68)北京特级教师曹家骜指出撰写历史论文题目要注意审题,确立标题,推敲论点,组织材料。
[3](P65—66)张树生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开展历史论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P42—43)历史论文的教学需要老师设计情境、提供材料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给学生写作空间,并恰当评价给予适时反馈。现有的研究成果一部分主要集中对历史论文题型的撰写及教学指导进行探索,另一部分则主要是对历史高考小论文题目的命制特点及解题技巧进行探究,对历史论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论述不多。
高中历史教学及社会史教学研究论文 篇二
高中历史教学及社会史教学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在高中阶段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内容的讲解,同时需要融入社会史内容,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应当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使社会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的融入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社会;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对史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古代史学,同时社会史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并且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是现阶段史学研究中的重要项目。高中历史教学是史学研究开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社会史进行融入能够促进历史教学的推进,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融入社会史教学,促进史学教学的发展。
一、促进社会发展和历史知识的融合,融入社会史教学
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社会史教学应当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历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知,并且把时代发展和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社会发展的新兴元素和历史教学进行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和深入探究的兴趣,促使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商业的发展”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认识,并且了解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对商业发展进步的时期进行认识。同时学生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认识,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最后促使学生了解官府控制的对外贸易具有很大的政治性目的,并且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和时期,对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的影响进行认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促使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并且树立学生正确的发展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社会史教学,能够推动历史教学的开展,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并且促使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社会史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同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也被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普遍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现代化教学的设备有很多,如多媒体、PPT等,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同时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给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愿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使社会史内容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是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能够促使社会史内容和历史教学的融合,对历史教学的结构进行填充,并且强化社会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实现历史教学融入社会史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历史事件进行观看,促使多媒体教学方式和谈话教学方式有效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进行认识,并且对思想的传播历程进行了解。
三、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使社会史教学的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评价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注,教师不但需要注重学生知识内容的掌握,同时需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综合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促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采取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能够促使社会史教学和历史课堂教学的融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掘学生的潜质,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评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进行有效的评价,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合以及概述能力,促使学生对战争带来的影响进行认识,同时促使学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行认识。
结语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社会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社会和历史的内涵以及关系,并且感受其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社会史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促使社会发展和历史知识的融合,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评价体系的完善,采取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促使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韩先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史教学探讨[J].知识经济,(15):163.
[2]陈峥嵘。浅析社会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16):61+66.
浅议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三
李先莲
(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
摘 要:现如今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历史是高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基于这样的背景,需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材料,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全面了解史料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方式将不同的史料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篇四
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都开始了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但由于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笔者将从讨论我国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出发,举例说明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以求为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和相关学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首先,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老旧,很多高中学校的历史教学都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历史教师在课上讲授相关知识点,同学边听边记录,在书上做好标记。但这种机械讲授历史知识的教学模式将大大削弱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进而降低学习效率。其次,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十分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再加上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神情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会导致历史知识学习的不连贯,造成学生的知识网络出现遗漏。再者,当前高中学习的历史教学特色不够鲜明,不仅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加缺乏合作学习的实践,导致学生难以正确树立健康的合作观和竞争观,无法发现自我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这对于正确认识自我学习是极其不利的。除此以外,高中历史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基本一致,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针对这一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就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兴趣爱好,争取做到因材施教,积极投身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建设上。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新模式探讨
1、创建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历史教材的可挖掘性,在备课中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素材,结合教学目标,为同学积极创建学习情境。比如,在学习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和电影,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们了解、掌握这段历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七子之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轻松、新颖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高中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时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竞争意识,发展团结协作能力。在组织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团队成员的分配,尽量保持组内成员互补,组间水平一致的原则,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尽量控制在4-5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们进行团队讨论,然后选派发言代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讨论结果,然后由其他组和教师进行点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其他人的指正和建议下,有方向性的发展自我,这对于提升高中历史的学习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3、组织自由讨论活动
自由讨论中,每位学生可以通过协商后自由选取讨论话题,但要注意,讨论的话题必须和高中历史教材相联系。在自由讨论活动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历史某一事件、某一人物事迹展开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聆听他人的看法和观点。这时就需要历史教师能够来回走动,保证课堂的秩序的同时,聆听学生的辩论、讨论情况,在评论学生的观点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因为这是提升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习不足的重要途径。
4、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总结
参观学习是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参观学习给予一定的重视。教师可以陪同全班学生对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遗址等进行参观,在参观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讲解,以求及时解决学生内心的疑惑,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收获快乐。在参观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发挥,最好遵从自我的内心,写出观后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放松身心,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学习记忆,对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意义
传统历史教学的方式受到了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巨大影响,其缺点、弊端逐渐展露出来,为了更好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使其在时代发展的今天站稳脚跟,就必须开展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思路,还可以提升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对于发展高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进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变得十分必要。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老旧、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课堂枯燥乏味、缺乏个性化教学等教学弊端,这对于发展高中历史教学是极其不利的。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笔者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和举例,以求为我国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涛。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例谈[J].软件:电子版,(12).
[2]黄衍根。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103-103.
[3]靳彩玲。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考试与评价,(11).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篇五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改变被动教育的局面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老师讲解内容,然后布置课后作业,但这似乎是教师方面的行为,不一定代表学生,学与不学还是学生掌握的,老师也没办法了解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根本就不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被动教育所带来的除了乏味以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可能在短期内会有计较好的效果,但是路远知马力,时间就是最好的验证。有主动才有积极性,主动学习所达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能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的力度,学习成绩的起伏才能平衡。那么想要保持积极性,在各方面都需要做出努力。学校方面,老师们可以通过趣味课堂的形式把历史知识融入进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百家讲坛》类的历史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个节目如此火爆不仅仅是与它的内容比较受大家欢迎,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主讲者的讲述风格很受大家喜欢。总之,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积极性是学校正在面临的一大难题。家庭方面,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上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去参观历史博物馆,翻阅历史书籍,多问孩子们为什么,希望他们能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已经看到的知识复述出来,提高孩子们的优越感和自信心。这对培养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有些很大的引导作用。
2针对性教学,摒弃笼统教学
学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才能知道什么知识是已经掌握了,哪一个知识点才是自己的短板。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筛选,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系统的东西一五一十的讲解,内容比较繁琐,而且学生们听着也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什么效果,由此看出,对历史事件而言,并不是都需要学生们掌握的,老师有责任选择比较有代表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的事件进行详解,这何尝不是对学生的一种减压方式,也是在新课改下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切记不要把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通通讲解,只需要抓住历史主脉,对历史有转折或者重大意义的事件详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们了解了历史的大纲内容,又能够抓住重点,而且给老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很多的负担,这是一个行而有效的好办法,也是之前一直都在使用的,在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也可以延续这种方式提高效率。
3新媒体支持,改变“言传身教”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那么在教学方式上也应当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其好处在于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老师在一天之内重复的讲解课程三到四次,对老师来说既乏味又疲惫。有了新媒体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终端的。使用来控制教学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言传身教。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有着积极推进作用。学生可以自行通过网络的平台,针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历史重大事件,观看相关文字描述或者视频资料,通过多方面的熏陶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把历史知识掌握。新媒体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未来的教育中应当大力倡导,体现学习的自由和广阔性。同时也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寻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撼动了老师的地位和权威,网络的自由性也给知识的可靠性拉响了警钟。老师更多的任务便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筛选优质信息,纠正错误观点,更好的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而努力。
4运用反转教学模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们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反转教学模式。反转教学在社会的推动下,已经由构想变成了现实,虽然反转教学有如此多的好处,但是也难免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反转教学的教本资料不够完整,学生的自觉性不对得到保证,影响了学校老师的地位等等。这些弊端的紧迫性和发展的必要性都要求反转教学势在必行,而且要健康发展。然而我觉得利大于弊,只要学生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以上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首先应该创建教学视频。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在不少于大纲要求范围的前提下,可以灵动性地增加一些扩散知识,丰富课堂内容。其次,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再者就是组织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这包括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开展探究式活动,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其次,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寻找和使用更加优质的学习内容,在课外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平台,大力挖掘各种有用信息,待自习以后,再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互动,巩固学习内容。目前在网络上得到教育资源的方式很多,各大教育机构网站、学校的公开课、论坛等。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利用。然后,结合现实,学以致用。在新媒体等平台学习课程以后,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富有趣味的活动。
比如知识问答等比赛,在竞争中提升能力。就地理知识而言,需要记忆和联想的事情很多,学生们更应该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巩固学习内容。结合当下发生的事件,与历史事件相对比,在对此中总结知识,在对比中掌握历史事件要点,在潜移默化中就把历史知识学到脑海中去。最后,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做好相应的指导。在反转课堂教学被使用以后,老师没有时间去一一监督,这样的话就把责任更多的推向了家长。百密总有一疏,我们不能把主动权交给家长或者学校,应该由学生自己控制,因为光靠别人的监督才能学习的学生不会有好的成绩,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积极主动性,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项日常任务。同时学校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方法去学习,避免学生出现盲目的情况。现阶段的反转课堂教学还在初步阶段,需要些时间才能逐步完善,继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反转课堂教学中,网络必然会成为学习的主要载体。在新媒体的支持下,高中地历史必然会拥有一个新的高度,对地历史知识的传播及其他课程的知识都有助力的作用。
5小结
本文的主题是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针对历史教学列出了几个问题,课堂乏味无趣,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历史课本文字居多,不利于学生联想。而后有给出了几条建议增加历史课堂的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改变被动教育的局面;针对性教学,摒弃笼统教学;新媒体支持,改变“言传身教”;运用反转教学模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希望这些建议对大家有所启发。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六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传递和交换越来越频繁,人类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深受影响。借助于现代技术,不仅教学手段得到了创新,教学方法也得以改进,教学内容也大为丰富。因此,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以便为历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历史;兴趣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种技术的极大进步,不仅直接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而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致如下: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黑板、粉笔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黑板、粉笔加老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原始单一。整个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手段的单一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许多老师都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自从信息技术普及之后,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改善,学生的兴趣问题也有了很大改观。
就以《孔子与老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孔子、老子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在孔子、老子生活的时期,世界各国还诞生了哪些思想家。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时代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教师要将孔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学习效率。
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取代了教师的板书,也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讲授,从而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机会从一个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指导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由此,便可以实现师生地位的转变,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动态演示法、表格归纳法使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开始涌现出来,如,合作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涌现,都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历史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适当引进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内容。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此前对于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并不多。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查找提炼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到教学课件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等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入本节的新课。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图文介绍,在讲解完教科书的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在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形势。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对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大势有一个宏观把握。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艾音红。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历史素养的培养[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
[2]王毓高,石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2(02)。
[3]张荷。运用“友善用脑”理念,创设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设计[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七
一、背景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做历史练习册,被动抄写应付,因此,平常要加强对学生练习册的检查,既要他们及时做完,还要求他们用红笔对答案批改,老师再定时抽查批阅,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或者另外布置作业。此外,还要由备课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定时定量组练习卷,学生做完后要第一时间收上来批改并挑出典型题目来讲评,做到及时、保质、保量、有针对性、常规化训练,让学生能及时应用、消化知识点,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不至于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考前那几天,而平常无题可问。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 篇八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和合作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昵?本人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谈谈看法和体会。
作 者:唐长琼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职业中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2010 “”(3) 分类号:G63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与实践论文 篇九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与实践论文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不可缺少,缺少史料支撑的历史教学,教学质量也将难以提高。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并且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本文中,笔者分析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详细地探讨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近年来,高中历史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其中离不开史料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教师对史料的运用更加重视,纷纷通过史料教学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但是从当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史料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了历史教学的正常开展,需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足
虽然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纵观当前各高中学校的历史史料教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旧随处可见。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束缚。
(二)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够完善
教师是历史史料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会对史料教学质量的高低造成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高中历史教师都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素质,但是如何将各种素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却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合理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这极大地促进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件内容、材料的丰富性,缺少对课件、材料本身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考虑,很多时候确实展示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但是学生似乎难以利用的上[1]。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践优化对策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的探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是基础也是前提,如果教师在史料教学的时候能够做好这一点,将会为史料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影响非常大,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支撑其认真学习的关键。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史料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究情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得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情境的探究中。例如,在讲解到抗日战胜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日本军队在中国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便是影响最为恶劣的之一。教师在引出这一史料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情境,情境中包括图片、包括视频等,学生通过图片浏览和视频观看,逐渐被带入到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史料探究要有时间保证,也要有辅助支持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给予学生时间进行史料探究时,一定要保证史料的探究时间,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围绕史料展开充分探究时,不要考虑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否在探究与讨论中完成[2]。如果史料探究的时间不够的话,史料探究的质量将会大大折扣,史料教学也就很难被称为有效的史料教学。同时,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成为探究的主体,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史料探究活动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史料探究的有效进行。
(三)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注重对过程的评价
传统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教师在对史料探究进行评价时,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之处,终结性的考核评价往往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无法真正体现出学生探究的实际情况。所以,转变传统的考核评价观念,对史料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考核评价的时候,应当将更多地精力放在评价学生的信息加工、思维习惯、学习表现、合作情况、最终结果等方面。例如,讲解到有关清朝康熙皇帝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康熙帝所取得的功绩,提供一则“年轻时的康熙皇帝参加科举考试”的史料,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康熙帝主政时清朝的发展情况。探究完这一史料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地点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合理地应用评价方式,有利于史料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历史素养的养成非常重要。考虑到高中历史在进行史料教学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要想提升史料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要从问题出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史料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史料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娟,赵桐华,刘丽琴。论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36(27):87-88.
[2]王连海。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09):97-97.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篇十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从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小组讨论、总结提高等环节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实践运用
历史是高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历史进行“再现”,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可以首先以“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引入,让学生思考该对联的创作背景,对联中所指的“割地求和”与什么事件有关。一系列的问题引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与甲午战争相关的视频或资料,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学习。
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尽量选择与学习主题紧密相关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六单元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俄国十月革命有关的视频或评价等资料,增加学生对十月革命的了解。然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觉得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发生的'吗?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是什么?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小组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拓宽知识面,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给学生分配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必修3”第一单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具有什么特点?学生A:因为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备受推崇。学生B:新的儒家思想融合了阴阳五行、道家以及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并通过调整使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障政治上的统一。学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的稳定,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多给予鼓励,及时纠正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四、总结提高,加深学生的探究体会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总结提高非常重要。及时的总结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探究学习的体会。由于有的教师历史教学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历史教学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陈述和勾勾画画,忽视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学习和反思总结,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因此,在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日军侵华的主要材料,然后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了解日军侵华的一系列战争,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时间及成果进行记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并对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教会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并将其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赐成。高中历史活动课:课程类型及其实施特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6).
[2]周兵。“学案导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黑龙江史志,(13).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十一
一、打造阅读课堂,把握知识脉络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打造“阅读”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对于学生的在历史知识方面的大略了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梳理课文知识脉络,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加深知识印象奠定基础。第一,引导学生进行“目录阅读”,让学生在标题阅读中梳理历史知识。阅读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知识内容,累积知识经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串联效果。在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不仅可以体现出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学生把握答题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经过阅读经验“学会阅读”,善于分析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因果,从而在宏观上发现历史发展的重要引导点。例如,在目录中第一节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第二节的内容是“五四运动”、第三节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第二,增添“任务阅读”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带着疑问促进有效的阅读。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知识一味的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被动式的学习中容易产生厌倦、消极的学习氛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利用多样教学的手段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堂阅读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阅读过程中找到对答案,这种“任务法”的设计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
二、丰富课堂阅读环节,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要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首先要合理设计历史课堂,创造让学生乐于阅读的环境,其次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加阅读量,最后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制定更加适合学生教学计划,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而努力。第一,创造阅读环境,促进多样阅读方式并行的高中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课堂场地只是局限在教室内,学生面对有限的资料和教材内容无法实现拓展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学习的场地定期换成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机房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查阅资料、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在阅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实现高效阅读的基本内容,多样阅读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改变以往的老旧、固定式的传统课堂是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重视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组织小组合作阅读,实现互相阅读交流,促进学生阅读思想的多样化。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深入到高中课堂,教师可以将这种学习方式引进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堂中,学生之间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互相交流阅读的心得,不仅可以增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加深阅读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阅读感悟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忽视的内容。阅读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通过学生自身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和积累,阅读环节的交流也可以增加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知识内容,通过阅读产生的多样化思想是让学生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感悟的抒发,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表明,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通过优化课堂结构内容实现阅读课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进步。教师应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结合制定的相关目标计划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从而实现现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高素质发展的人才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十二
自从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以来,全国教育系统的日常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注重发现如何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的方法,而不是传统应试的死记硬背,因此要求学校和教师应更新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调整师生的各自定位,转变过去死板且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些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尤为突出。本文从新课改的意义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要求下如何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改进与创新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变,从而增强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与成果。
一、新课改的意义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1.新课改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让学生改变过去的只会学不会用的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却又不失个性的发展。然而,真正涉及到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则是需要学校及教师甚至全社会都要深刻思考和积极参与的事情。作为在新课改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师,应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能够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新课改从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方面来讲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不同,它要求学生均衡全面的发展,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这一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尤其重要。高中历史课程通过对历史重大事件及人物的发展等方面展示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它注重对人文文化的普及,这些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接受起来并不容易。新课程改革根据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坚持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基础性,并注重发掘社会发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历史知识,并主动探索历史原貌和历史发展。
二、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形式单一,学生无学习兴趣。
人文学科都有文字多且趣味性小的特点,高中历史也不例外。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坐在台下被动的灌输,为了应付考试突击死记硬背,考试过后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历史学科作为副科地位得不到重视。
传统教学中由于考试的原因,大多数师生都认为没有必要花大心思在副科上,于是就出现历史教学课时少、学生学习兴趣小、临试前死记硬背等现象,甚至由于教师的不够重视产生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些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真正地接纳历史知识,不具备认识历史现象及规律,从而塑造自己历史观念的能力。
3.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死板,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被学生视为高高在上的形象,课堂形式也只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学生大多不敢说、不敢做、甚至不敢想,教学气氛死板且较为压抑,师生关系并不平等,也不和谐,导致学生学习热情降低。
4.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大多只是采用考试的方式,这种形式如果频率过高则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导致有抵触情绪后失去学习热情,但是考试较少又不能达到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的目的。
三、新课改要求下如何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
1.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形式,使教授过程形式多样化、丰富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高中历史学科的地位与作用。
历史学作为人类对以往积累的经验及智慧的研究的一门学科,对人们人文素养的熏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适量的历史课时,提高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对师生来讲都是必要的,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从历史这面“镜子”中总结学习什么是正确的。
3.调整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教育理念促进师生关系向着平等、民主的方向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发问和讨论并得出结论,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4.建立丰富且有效的评价体系。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所以运用单一的评价形式并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应当重视综合评价。眼光不可拘泥于学习成绩,而是应对学生的探索过程、日常的发展、阶段性的进步等都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发展的轨迹,从而进行自我评价与改善。总之,新课程的颁布和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了原有的教学标准,形式不再狭隘于单一的课堂。学校和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位置,完善新课改要求下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的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十三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是高中学生比较头疼的学科。大多数学生都感觉历史学习最大问题就是记不住,关闭书本就遗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必须要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激发人体大脑的记忆功能。在这种形式下,探究怎样运用思维导图具有实用价值。
一、应用思维导图的依据
事实上,高中历史按照年代串联成为一条线,因此只要紧紧抓住这条线就能够体现出这条线上发生的重大事项。因此,针对这条线应用思维导图非常合理,总体而言应用思维导图的依据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理论依据;在历史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不但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主动性,还能够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是以一个统一、完整的事物形象出现,之后再划分成许多部分被进一步认知。
(二)满足历史教学改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就必须要不断培养自身阅读能力,选择灵活的学习方法获取所需历史信息资料,全面分析与利用历史事件,通过分析、类比、综合及归纳等各种认知活动,锻炼学生历史思维,从而养成了运用历史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而且这些要求也是历史教学改革需要满足的基本目标。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当复习高中历史知识时,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知道了大概,因此就需要学生针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及归纳。我认为应用思维导图必须有一定流程,而不能够过于随意。
(一)思维导图的流程
1.回顾展望、系统梳理;思维导图是辅助记忆的形式,但首先要知道记忆什么。对前面所需知识进行整体梳理与回顾,让所学历史知识更具有条理化与系统化,从而更加清楚究竟学到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并且要结合高考考点实施梳理。既要将知识简化为几个提示词,又要将提示词与提示词间的逻辑关系(历史逻辑)明晰化。
2.画图织网、构建体系;通过前面的回顾展望,依据依据课程标编织学生个人的知识网络,这种最明晰、最有效及最简单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思维导图让学生头脑清晰,能够理顺复习知识脉络。当然思维导图可大可小,大图为总框架,从总框架下切分出多个面,每一个面即为一张小的思维导图。
3.知彼知己、自我分析;此处的彼即为历史知识的重难点与考试要点,己即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究竟掌握了那些历史知识,那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哪一些历史知识是重点复习、重点训练,在思维导图上比较清楚的标注出这些内容,从而制定出一个整体学习计划。这样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历史知识的复习中,就能够快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并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出相应学习计划。
(二)应用思维导图方法
1.准备一张大图纸与多种颜色的笔,千万不能够只使用蓝色或者黑色笔画,因每一天都会面对黑色文字,因此在画图时依然采用黑色笔画画,不但不能够激发学生大脑的兴趣,反而让学生感受到莫名的烦躁。
2.将学生记忆中的。核心内容画到纸张的中央,例如画出“九一八”事变,接着就从中心部位朝外逐渐延伸,画出许多曲线(必须要采用曲线,因人体大脑就喜欢弯曲线条),将精要极易的内容写下来。
3.认真看图;当认真看图时,人体大脑就会联想到一定事物,比如大树枝干,人体的神经或者雷电轮廓。思维导图就是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犹如大树枝干那样分类、再分类,一直到涉及的每个关键点都在图上表示为止,像一篇文章:先分段,再将段分层,之后分成每句话,再将每句话按照主谓宾结构分析。
4.在一些重点内容旁进行标注;就是将一些能够体现内容的图画画到某些内容旁边;就是通过这种写画同时进行,双管齐下,让思维导图中的图不但美观还实用。通过思维导图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当然画完图并非就不管不问。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曲线,就表明人的记忆规律和记忆时间之间的间隔越短遗忘的就越快,因此画完图后还必须要及时进行复习,一直到那张导图深深烙在大脑中为止,否则绘制的图再漂亮都不能够逃避被遗忘的厄运。当然思维导图不但能够运用到历史知识复习中,还可以运用到其他科目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加强人们的记忆能力,能够记忆更多的知识。而且通过这种记忆方式,还能够锻炼作图的能力。做完成了思维导图后,还必须要定期进行复习导图的内容,加强理解力与记忆力。笔者在历史知识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还按照其计划了最佳复习间隔与每次复习的时间。10分钟后:复习10分钟24小时后:复习2-4分钟1周后:复习2分钟1月后:复习2分钟6个月后:复习2分钟1年后:复习2分钟通过这些措施就能够将历史知识长期存贮在人的大脑中。事实上与其每次复习都将原图复习一遍,还不如将尚未记住的知识快速再进行一次思维导图。在不借助其他任何知识的情况下就能够记住所学知识。然后再回头检查原图,看看二者间有多少地方不符,从而加强历史知识的记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与实践论文(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