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范文

(作者:白冰9439118时间:2019-10-26 09:56:01)

一、影响中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1、对所学过的概念、定理和法则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似懂非懂,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2、不认真审题,没有正确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就凭想当然做题。或者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弄懂,做题时照样模仿例题。

3、解题时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或抄错数,字迹潦草混乱。

4、本身解题能力不强,却不按程序解题。跳跃性太大。

5、解题后缺乏反思。

二、如何提高中小学生解题能力

由于新课改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有关培养数学学习能力的课题也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研究的教育工程项目。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本质就是通过为学生搭建系统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并结合难易适中的相关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首先,中小学生数学教学要重视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

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练习、怎样做作业、怎样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数学概念、算理、法则、公示等各类基础知识的学法研究也属于这个范畴。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的亲身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法训练时一定养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轰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

2、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解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内容让学生逐步把握基本的思想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内容让学生逐步把握对应、假设、转化、化归、集合等数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将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解决实际问题。中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算理、公式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对照、比较、分析、概括而获取的。正确合理的操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善于将学生操作这一外化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知识本质的理解,不断形成和扩展他们的教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教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能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生在处理信息、设计方案、寻找规律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正确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而且在自我处理实际问题中建立了信心,提高了能力。

4、教给学生抽象思维方法,重视学生领悟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培训,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必要步骤。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无疑会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不只关注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关注的是学生解决问题使用了什么方法,积极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怎样想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成果,体会不同解题策略的平台,引领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促进思维发展。

三、其次,教学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坚持学生为主,加强研究性学习

学习活动应当是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源自于内在需要的活动,是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改变经验、重组经验,不断的更新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思维习惯就只停留在老师教学生需的简单死板教学模式。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学生是否记住书本知识为目标,学习难以成为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在需要。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友谊与学生较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2、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活的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东西,就要拍洋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生能够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麽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湖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咯。以往的教材大多是和生活似箭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便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美丽,从而热爱数学。

3、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真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问题整理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勤“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他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谈道:学习是否有意义,主要取决于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数学是多功能学科,逻辑性、系统性都很强。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应该有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力保障。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要用到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学生系统地掌握了知识,解题时就能在大脑中迅速做出反应,从而迅速找到解题的方法和答案。相反,如果学生没有系统地掌握知识,头脑中的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只是无数个零散的点,解题的时候,很难在纷繁复杂的知识点中迅速找到需要的那个知识点,解题能力自然也不会很高。

在我们教学中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考试时答题时间不够或作业做得很慢,其实细心观察,才发现除了有极个别学生不会解题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答题技巧。例如,有的学生在解答填空题时,有一道题不会做,就一直停留在那里想办法解决,以至于后面答题时间不够或检查时间不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答题技能,要求学生先按试卷上的顺序一一往下做,遇到难题,不要坐在那里一直冥思苦想,应先把难题放一放,把后面会做的题目完成后再回头来想。如果会做的题目都已经做完,回过头来再想这道难题仍解答不出来,就可以想想与这道题类似的题型或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联想让问题顺利解决。这样就不会因为把大量时间花在自己做不出来的难题上,让自己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去解答。

当然,除以上基本技能外,还应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技能、转换概念的技能、纠错的技能、反思的技能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杜威着,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58 年,P46

[2]阮忠英.中小学教学策略浅谈[J].理科爱好者,2009(2)

[3]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 .教育新论,2009.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85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184

[6]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P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02

[9]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P132

word该篇影响中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范文,全文共有332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影响中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doc》
影响中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