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范文
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内容摘要: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践者,本文作者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傅小丽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话题并展开探讨。提高语文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握好的一个方面,这样一来,才能在课堂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让一堂课生动有趣,真正做到优质激情。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有意识、有计划地去提升我们语文教师的素养,那我们的课堂就会往激情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堂效率教学激情
管理好课堂的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作为语言教师,它必须树立一种大语言教育和学习的文化,与学生建立公平、民主与和谐的关系,认真研究课文赋予的语文素养的含义。让学生们离开教室进入大自然去体会,当我们的老师们为各种各样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管理课堂的能力自然增加了。下面笔者就提升语文汉字书法素养,提升语文课堂书写之美;提升和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教师多用激励赏识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采取适当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问老师,向教材质疑;课后及时反思和听取学生反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以及亲近学生,亲近课堂是不断完善教学的需要等反面来谈谈如何让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提升语文汉字书法素养,提升语文课堂书写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每天板书是每一位老师最常做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在黑板上写字,给学生做练习,或者写通知的过程中,所有的老师都需要用到粉笔。尤其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他肩负着传承汉字的重任。可以看出,有标准的和漂亮的粉笔字是多么重要。
二、提升和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语文教学的认识
或许是作为新教师的资历尚浅,其实,在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之路并不顺利。经常会产生心有余力不足的感慨,或许,我还不够努力。总是会问自己,怎么样才能做到自己想要的样子,答案是要更加努力、越多学习。刚当老师以来,看到有这么多资历深厚的前辈,心中窃喜,前辈们的为人处世,方方面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尤其是每一次的听课,都让我有全新的收获。
三、教师多用激励赏识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注课堂中的平等对话,让课堂充满真情与智慧。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可以自由自在的思考、探究,无所顾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学习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需要,让平等对话的课堂成为学生动态生成资源的“温床”。教师激励赏识的言语,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享受成功;教师富有诗意的情感渲染,可以使学生精神漫游,心灵敞亮。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关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让课堂引入活水资源。通过实践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就拥有了活水资源,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动态和谐生成的最好手段。
五、采取适当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问老师,向教材质疑
关注课堂中的质疑,让课堂流淌灵动的智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又说“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动态资源得以生成的前提,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因此关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质疑,采取适当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问老师,向教材质疑,向已有结论质疑,标新立异。
六、课后及时反思和听取学生反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课后最最重要的是课后的反思,有时候课堂过程中明明是激动万分的,从中也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但由于没有及时去消化研究,针对自己的备课做相应的处理,很可能导致遗忘。这也是很多学生上课明明听懂了,但是课后没有及时反馈练习,再碰到相同题型仍旧解决不了的原因。因此,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去认真思考其他教师处理教材的方式,换成自己又会怎样呢?对于一个复杂问题是怎样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授课教师的“闪光点”自己怎样才能活学活用?只有这样,认真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完善自己的备课,付诸课堂实践。
七、亲近学生,亲近课堂是不断完善教学的需要
我在网上观看教师的素养大赛中,参赛选手的课堂展示是大赛的最大亮点,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课,他们备课的时间虽然短,但是他们却在短时间内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学生,课堂驾驭的游刃有余,实在令人钦佩。与此同时,这也让我感悟到: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能够走进学生,走进文本,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显得多么重要!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活动,只有教与学达到了最高境界,才能使我们语文课堂真实、灵动、有效。大赛中选手们特别注重了这一点,他们开课后就很快与学生融合到了一起,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课堂中是有感而发,而不是单纯地在老师的提问下机械地回答。比如有一个参赛选手在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取长补短”这个中心时,孩子们开始都不知道如何来表达,后来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擅长什么,自己的缺点又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课文当中,成为课文中的角色之一,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共鸣,随即,他们就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的理解来,这样,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就轻而易举了。
参考文献:
1.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庄文中著:《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4.佐藤正夫著《教学原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