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语文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学习世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言”,语言来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所以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就有多丰富。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去考虑,必须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作为学生的发展者与促进者,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课堂展示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尚且知道“活水”的道理,我们语文教学又怎能只局限于一本教科书呢?徜徉于语文课堂,可聆听天地万籁,交流思想感情,丰富生命世界,传承人类文明,缔造全新生活。由此不难看出,语文与生活相关、语文与生命相连。而生活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与语文教材密切相关。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就从学校生活来看,课堂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教材只是生活场景的缩写,学校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作为教育者要善于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发现,更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运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和知识,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学习,指导学生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如语文兴趣小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语文教学的大舞台,在这里,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再说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家庭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场所,孩子从呱呱坠地,就生活在家庭这个集体之中,直到走进学校,家庭仍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这里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最亲、最爱、最熟、最敬的父母,更有他们不可忘怀的趣事。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该且必须把家庭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使其生活化;另外,社会生活是一片更加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教师尽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去体会。就山村学校来说,课余参加义务劳动、年末岁初参加社火表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的多重感受,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强了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据专家研究证明,学生一天生活中说话的总量,抵得上两个学期的课堂说话总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超过课堂阅读量的十倍以上。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只有立足于生活这片“沃土”,充分利用好生活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的语文知识才会日益增长,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
二、创造机会,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恰当而熟练地表情达意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的大背景下,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的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的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活中儿童的生命活动。因此,能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活情景,为语文课堂教学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又是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游戏活动等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也就是说要做好语文教学生活化,首先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只有实现了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借助实物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直观的实物演示,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的学习。如在一节口语交际课《秋天的礼物》的教学之中,我把稻谷、树叶、豆角、高粱、苹果、棉花等带到课堂上,组织学业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自主实践,然后再通过交流,说出秋天的礼物是什么样儿的,学生交流时,气氛十分热烈,基本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语言生动有趣,富有个性化。最后,我再鼓励学生走进秋天的大自然,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写了出来,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2、借助生活实践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所以语文教学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把丰富的生活实践与语文的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知识鲜活起来,使语文课堂生动起来。在教学《请到我家来做客》这节说话课时,课前我设计了“走一走”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抽空到亲戚、朋友家走一走,体验一下做客的滋味。通过这样的实践,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述说着他们的亲身经历,而且说起来言之有物、评起来心中有谱。让整个语文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了。
3、模拟生活、创设情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节语文实践活动课,课题是《热闹的集市》。教学中,整个课堂仿佛热闹的集市,有小摊、有商店、有餐馆。学生们自由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角色,有生意人、有店主、有服务员、有赶集的人,前来听课的老师也参与其中,成了前来光顾的顾客,学生们或兜售生意、或讨价还价。这样就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贴近生活的交际环境,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活动的空间,让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自然的融为一体,使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的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在活动或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了语文,还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的让语文教学展示了生活,为语文教学生活化创设了得以实施的天地。
4、引导感悟真情、体验生活、提高语文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在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我见到了学生写作中许多屡见不鲜的弊病:很多学生作文里写到助人为乐就是让座;写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写老师带病工作等。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孩子们没有走向真实的生活,没有走向创作的广阔天地,缺乏对真情的感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去感受生活中的真情,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如有位学生在双休日帮父母看照小店有了有关诚信方面的体验。于是他在习作中这样写道:“一个孩子打完我家的公用电话缺了五角钱,他向我保证一定会来还的,可一天过去了他没来、两天过去了他仍没有来,就在我妈责怪我轻信别人的时候,那个孩子出现了,他还了五角钱。由此,让我明白了诚信其实是一种双向的真诚与信任。”多么深刻的体会啊!所以,我认为教师只要多向学生创造机会,多提倡学生去感悟生活,多鼓励学生去描述生活中的感受,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生命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习作。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的作文教学观。
三、关注课外,让语文生活化教学拓展延伸。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教学更要回归生活。教师应该把学生从被封闭的小课堂这个圈子里带出来,让小课堂连起大世界,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体验生活,从而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让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
1、语文课前指导实践,带领学生有目有的体验生活,做好课程的预习环节。语文教材是生活的记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前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去预习教材,为课堂中再现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并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养成在生活中预习语文的习惯。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之前,我专门从图书室借来《水浒传》,借给学生,让他们读一读,然后利用课余辅导时间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水浒故事,学习并体会林冲、柴进等人的性格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自己熟悉的故事理解课文。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而且对三国概况和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描述准确客观。
2、让课堂展示生活,在课堂中再现生活,从而深刻领会语言文字。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体会到生活的苦与乐、感受到生活的悲与喜。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演示语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感染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再现生活等,让学生通过再现的生活直接体验、感受和领悟生活。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进行了一场由我主持的朗读比赛,然后又引导学生按剧本分角色进行了表演活动,表演结束后,让学生说出这样表演的道理,并让他们评价表演是否正确,神态、动作、情感是否到位。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以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表演为形式,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让课堂展示生活的本质目的在于课后紧密联系生活,使课堂教学向课后生活延伸,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消化、理解并运用。语文学习向课后生活延伸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课本剧编演、影视欣赏;有调查访问、参观游览;还有书写体会、感受(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等。如教学完语文实践活动《水》后,为了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位教师带领学生去搞了一次社会调查,以此明确被破环的生态资源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危害,该怎么处理、怎么做,引导学生展开了研究性学习,并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所见所想书写了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这样使语文教学走进了生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就自然地融入了日常生活。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较强的语文学习世界,让语文课堂充分展示生活,打开语文课堂生活与现实生活联系的通道,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生活化,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进一步实现语文课程综合化发展,才能使我们的母语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实践中自觉的学语文、用语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为他们终身学习、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