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学设计范文
平罗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参备教师:**
教学内容: | 板块一 第一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1课时) | 总课时 | 5 |
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教学目标 | 1、记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刀耕火种、井田制等基础知识,并进行考点整合,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2、通过对先秦时期阶段特征的学习,感受中华文明的久远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程思政元素) | ||
教学重点 |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 ||
教学难点 | 理解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色 | ||
教学方法 | 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情景体验法 | ||
教学准备 | 研究教材,制作课件,筛选材料,媒体设备等。 | ||
教学过程: 通史概览一目了然:教师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认识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背诵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逐渐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礼乐制度”的贵族文化到“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点整合 一一突破 [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先秦各时期阶段特征,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整合一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1.远古时代 (1)政治制度: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制。 (2)社会经济: ①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大禹治水 ②手工业: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员萌芽;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小件铜器。彩陶。 ③商业: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3)文化成就: 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中国文字的起源。 石器时代,开始在陶器上绘制绚丽的图形 2、夏、商、西周时期 (1)政治 ①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②分封制与宗法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异同) 项目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保证贵族特权利益内容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给诸侯;诸侯拱卫王室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王位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分封瓦解春秋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完全瓦解(根源:生产力发展)随着分封制的瓦解而受到破坏,但其影响延续至今作用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保证贵族特权,有利于内部稳定与团结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 ①农业:以石器为主。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土地制度:井田制。 ②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③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 ①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刻在器物上的铭文。 ②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 小结:本节课结束后,督促学生加强背诵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板书设计 | 原始社会 一、时空坐标封建社会 |
课后作业 | |
教学反思 |
平罗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参备教师:**
教学内容: | 板块一 第一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2课时) | 总课时 | 5 |
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教学目标 | 1、记忆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土地私有制,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并存,抑商政策。 2、构建知识体系。3、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 ||
教学重点 | 小农经济的产生、土地私有制 | ||
教学难点 |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 ||
教学方法 | 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情景体验法 | ||
教学准备 | 研究教材,制作课件,筛选材料,媒体设备等。 | ||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回忆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1.政治动荡与变革: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制与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 (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 (3)农业:井田制破坏(设置问题:分析公田转化成私田的实质) ①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开始变化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开始解体。 ③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 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和耕作方法改善;重农政策出现。 深入拓展:核心聚焦综合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2.政策: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 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的发展。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以发展为近代科技。 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 (4)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 (5)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3.文化 (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引导关注新教材,新观点 百家争鸣的实质、地位及影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答题要素荟萃—抓主旨 1.“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小结:本节课结束后,督促学生加强背诵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板书设计 | 原始社会 一、时空坐标封建社会 |
课后作业 | |
教学反思 |
平罗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参备教师:**
教学内容: | 板块一 第一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3课时) | 总课时 | 5 |
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教学目标 | 1、教师引导分析归纳得出自己的观点。 2、进行知识整合 3、并进行习题讲解 | ||
教学重点 | 知识整合,体系构建 | ||
教学难点 | 构建与新教材的联系 | ||
教学方法 | 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情景体验法 | ||
教学准备 | 研究教材,制作课件,筛选材料,媒体设备等。 | ||
教学过程: 一、提问复习回顾上节所讲内容 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知识整合 (一)关注新教材、新观点·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的格局 ①新石器时代:格局初步奠定。其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 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 ③从秦代开始,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发展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并进一步巩固。 (2)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超过200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文明遗存);五千年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3)兼容并蓄、相互交融 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2)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3)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二)命题探究 一步到位 考向一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命题点:商周时期的王位继承 [2019·全国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关键点拨:由“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到“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增加了“代”的概念,分析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考向二 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和货币的发展 2.命题点:先秦、秦汉时期的货币 [2020·全国卷Ⅲ,24]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关键点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形制变化”。表现在“方便”更利于商业发展,再联系秦统一货币、汉代铸币改革,分析共同原因。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板书设计 | 略 |
课后作业 | |
教学反思 |
平罗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参备教师:**
教学内容: | 板块一 第一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4课时) | 总课时 | 5 |
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教学目标 | 1、知识整合;2、拓展延伸;3、习题讲解 | ||
教学重点 | 知识整合,体系构建 | ||
教学难点 | 延伸理解,与史学新观点的结合。 | ||
教学方法 | 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情景体验法 | ||
教学准备 | 研究教材,制作课件,筛选材料,媒体设备等。 | ||
教学过程: 【素养培养】——教材拓展 (一)多维视角认识西周国家制度 1.核心内容 (1)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 (2)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2.国家结构 (1)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2)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3.显著特点 (1)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2)贵族政治特征明显 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 (二)商周政治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商汤的“德政”、西周建构的分封体制及与其配套的观念成为儒家思想的政治渊源。 1.商汤“德政”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商汤讨伐暴虐的夏桀、灭夏后建立商朝。商汤以仁德治国,他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任用贤臣。“网开三面”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商汤仁德治国的思想。这成为儒家“仁”和“仁政”思想的历史渊源。 2.周代天命观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就是周代的天命观。这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 3.宗法和政治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宗族不但是生活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文化。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但其核心的宗法观念与家国一体的传统,逐渐嬗变成为王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封建制度。“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这种同质联系。 4.伦理政治为儒家思想奠定基础 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自周王,而且他们能否获得天命的眷顾,也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于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亲属关系的网络,两者迭合为一,政统和宗统是两个网络迭合。 (三)“宗法(族)观念”对中国传统政治基因的影响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 2、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 3、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 4、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板书设计 | 原始社会 一、时空坐标封建社会 |
课后作业 | |
教学反思 |
平罗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参备教师:**
教学内容: | 板块一 第一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5课时) | 总课时 | 5 |
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教学目标 | 1、通过知识整合,掌握完整知识体系; 2、通过习题讲解,学会分析材料,组织答案。 | ||
教学重点 | 知识整合,体系构建 | ||
教学难点 | 史料解读,语言组织 | ||
教学方法 | 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情景体验法 | ||
教学准备 | 研究教材,制作课件,筛选材料,媒体设备等。 | ||
教学过程: 一、【能力训练】 1.(2019·山东滨州一模)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 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2.(2019·山东济南期末)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制比作“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说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体现了西周分封制() A.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 B.消除了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 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3.(2019·山东济南一模)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据此可知西周() A.形成契约精神B.规范商业行为 C.履践重农抑商D.出现货币经济 5.(2019·山东东营期末)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 A.是世界最古老的成熟文字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6.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尊周王为天下的“共主”,从而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这说明当时() A.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高度集中B.中国主流思想文化已经形成 C.政治制度推动了文化的趋同D.周礼通过血缘关系辐射地方 二、[真题导练]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人物及其相应等级的划分标准:将传说中的圣君、儒学家、贤臣等人物划入上等,将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王朝的开创者等划入中等,将历史上的争霸失败者、末代暴君等划入下等。这样的划分显然受到了儒家追求“明君+贤臣”的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的影响。 [试答] 规律总结:注意提炼“观点”和“论题”的区别 提炼的“观点”是一个陈述句,应当主谓宾齐全,所涉及的范围较小,“论题”则范围更大,既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主语,也可以是一个陈述句。本题要求提出“自己的看法”,所提出的应当是一个论题。 第一步: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 第二步:提炼论题,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论题。 第三步:搜寻史实,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论题的重要史实。 第四步: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或论证,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五步:小结,回应论题,争取用某一史观或重要的历史结论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 | 集体备课建议 | 上课改动建议 | |
板书设计 | 略 |
课后作业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