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设计范文

(作者:ice28520时间:2023-06-14 10:46:19)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背景】

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开始课,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和认识事物都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他们对平均分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将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生活中平分东西的活动,使学生基本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进行感受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情与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形成新的体验和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人人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 ”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等教学法,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层层升华,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卡片、

课堂写真: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同学们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把糖果全部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一组6块、二组8块、三组9块)

生:各小组动手操作。

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分得都很好,请各组同学都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每人分得几块糖果?

生:汇报结果

2、观察问题

师:请同学们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组每人三块糖

生:第二组每人四块糖

生:第三组一个人四块糖、一个人五块糖

师:这三种分法,你们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生:我喜欢第二种和第三种分法,每份的个数一样多,这样才公平

师:对,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而这种分法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

师: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能够变成平均分呢?

生:给丹丹再加一块糖。

生:从丽丽那里拿走一块糖。

师: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把丽丽那里的其中的一块糖从中间分开,一人一半。

有的同学有疑问,这里点拨一下,只要有东西,就可以继续分,把一块糖分成两半,是今后学习小数或分数的范畴,以后再进一步研究。

师:我们每组之间是不是平均分?为了公平我们来把全班的糖果平均分一分。

生:讨论分法

生:给每人三块糖的再加两块。从每人五块的组拿走两块。每人四块糖的组拿走一块。

师:在同学们手中的糖总数不增不减,怎样平均分?(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图展示分法并说一说实现平均分的过程)

生:从每人五块糖的组那里,每人拿出一块,给每人三块糖的组的同学,这样就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结合,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为除法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18个果冻,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生:讨论分配方案。

生: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师:你们组是怎么分的?谁来汇报一下。

生:学生汇报分法。

师: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

师:再把18个果冻平均分成3分,每名同学带着自己分得的果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打开课本,看课本上的例2:要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放在6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和我们刚才分果冻有什么异同点?

生:相同点是要分的东西都是18个,平均分成6份,不同点是物品不同。

师:你会分了吗?

师:把10个鸡蛋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鸡蛋?

生:独立完成,动手分一分

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师:除了平均分成3份外,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3根。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平均分成6份,每份2根。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分成2份,每份6根。

师:那可不可以把12根小棒平分成12份呢,每份几根?

生:可以,每份一根。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练习二第1题。

8根火腿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

师:请你说一说哪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

生: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

师:第一种分法为什么不符合题义呢?

生:第一种分法是分成了四份,但不是平均分。

师:你有办法让它改成平均分吗?

生:从第三个盘中拿出一根火腿,放到第二个盘中。

师:第三种分法符合题义吗?为什么?

生:不符合题义,第三种分法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四份。

师: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生:从每份中拿出两根火腿,再分出两份。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比赛,快速抢答。

(1)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

(2)有18个玉米,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生: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4只小熊。

生:有18个玉米,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3个,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2个。

师:同学们掌握得都很好,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平均分的例子,你能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吗?

生: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东西,都给我们分一样的,也就是平均分。

生:我们班分的学习小组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师:这节课学习了“平均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生:我学会了“平均分”和怎样“平均分”。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五、课后作业:练习二3、4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五个环节的内容: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三)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五)课堂总结,拓展平均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自认为做得好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从分糖果入手,让学生通过交流,引出平均分。从而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水到渠成的引出“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理解了“平均分”后,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12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有多少种分法等。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平均分、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有些措手不及。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word该篇《平均分》教学设计范文,全文共有354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平均分》教学设计.doc》
《平均分》教学设计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