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范文

(作者:yyx0814时间:2023-07-10 08:32:09)

[编辑]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三、教学策略

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后回归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基础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常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断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天的嘉宾,请打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断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同时还要告诉大家你的判断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展示五个命题:

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

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

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减少

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

(副板书:判断从哪儿获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汇总答案

教师讲解:苹果到底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对于这些认识的判断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1.苹果的顶部是不是最甜。同学们的回答是可以通过吃一口尝一尝来做出判断。我们的伟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道“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大家与伟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而吃苹果这件事就属于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活动。

我们亲口吃一吃判断哪个部分最甜,那我们吃一个就能得出结论吗?吃几个?怎么吃?

学生回答:吃几个肯定不行,最好是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

教师展示资料:科学家们利用糖度计这一认识工具来进行测试实践,我们对苹果哪个部位最甜的认识就更清晰,更全面了,原来是苹果的顶部最甜。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教师设问:2.关于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地的认识,我们不是亲身实践,而是从别人那里来判断真假。所以,实践还是认识的来源吗?

学生回答:还是别人的实践来获得认识。

教师总结:从亲自尝一尝苹果获得直接经验,到他人的实验获得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

教师设问:3.吃酱油皮肤会变黑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同学们都认为不可能,所以判断就是错的吗?因为91%的人说吃酱油皮肤不会变黑,所以“吃酱油皮肤会变黑”就是错误的吗?因为权威人士说吃酱油和皮肤颜色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所以“吃酱油皮肤会变黑”是不对的吗?

学生回答:不应该由权威或者多数人来判断真假,还是要看看科学实验结果。

教师展示资料:科学实验发现酱油食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并不起作用。

教师总结:我们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以人数多少为标准,也不用权威来判定,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

(主板书: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教师过渡:所以在追求正确认识的过程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教师设问:4.关于地铁票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借助我们经济生活书中的需求法则来判断正误,那是否与刚才提到的“不唯书”相违背?

学生回答:不违背,书本也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师总结:书本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来自于实践的间接经验,不唯书,不是不信书,而是要站在前人实践的肩膀上,更高效、更科学的实践。

教师过渡:5.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同学们给出的判断是犹豫不确定的。到底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我们以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为例,来判断一下。

教师展示资料: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试验中被法赫伯格发现,可作为糖的替代品,满足了人们对糖的追求而颇受欢迎。随着糖精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对其是否安全的担心也逐渐增加;

1968年,科学研究发现大量喂食老鼠糖精,老鼠癌症发生率增加。人们认为糖精会增加患癌风险,被禁用;

1998年,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发现,老鼠患癌是因为尿液中糖精导致的沉淀物,人类尿液中则没有,没有证据证明糖精对人体健康有害,糖精被解禁。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并概述糖精的应用历史。

教师设问:在1878年、1968年、1998年,通过实验得出关于糖精的结论为什么都不一样?

学生回答: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有限,所以对糖精的结论不同。

教师过渡:让我们从哲学角度对甜味剂的使用是否危害健康认识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在煤焦油衍生物实验、科学研究、化学分析法等各种实践活动的驱使下,关于糖精健康与否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所以人们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发展,并用获得的认识来指导实践。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认识的目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于五个命题的判定,我们知道认识与实践即知与行的关系──认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认识的发展要靠实践推动;认识的真伪要依靠实践来检验;认识的归宿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师过渡:那为什么实践会成为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检验标准? 到底什么是实践呢?我们现在深入的分析一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关于实践概念的阐述。

(主板书: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打开第二张任务卡,任务卡中有六个条目,大家根据已知实践的含义来按图索骥,判断六个条目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

教师展示资料: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天气预报说2014年10月28日多云转晴,最高温度14度,最低温度4度

5.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实施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的飞行实验

6.高二(6)班同学在化学课上学习了化学平衡知识

学生讨论并回答:1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符合“人”是实践的主体,4和6属于人的认识活动。2、3、5符合教材对实践的定义。

教师归纳: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区别于动物,客观物质性──主体、手段和客体都是客观的,并且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主板书:实践的特点──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教师小结:实践之所以是认识的目的、归宿、动力和检验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能够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所以在实践中能够获得认识,能够检验认识,能够推动认识发展,认识能指导实践。

教师提升: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传统哲学中的知与行的关系。关于知与行,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难,请同学们分析这两句话的合理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获得认识的实践不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用认识来指导实践,实践中会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立场,三观的制约,行动起来没那么容易,所以这两句话都有合理性。

对于知行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管知还是行,我们最佳的状态就是知行合一,希望同学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能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来获得最深刻、最生动的知识,用正确的认识来为实践服务,更好的生活和学习。那追求真理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去探求,下节课再揭晓。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二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要求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设计理念是: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对实例的分析中,切实感受到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同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做坚决的斗争,并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点。

二、教材分析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本框题共分两目。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四课和第五课的学习,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哲学毕竟是高度抽象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课堂教学应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强化学生对于实践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学生参加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欠缺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生活体验,将生活化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考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集中考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考察,材料取材于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和热点问题,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七、教学方法

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小栏目、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兼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分析比较法等进行教学。

八、学习方法

学生课下通过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首先产生对实践的初步印象,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分析,结合实际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九、教学用时

1课时

十、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十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教学用时:2分钟)

1、意识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用时:3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服务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建青藏铁路、大型收割机收获农作物、电视机装配生产线、“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教师提问:1、以上图片中是谁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2、这些活动的对象是什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3、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时间为2分钟,最后派出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

教师总结:以上看到的图片都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实践,都从事着这样或那样的实践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是实践,实践有什么特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教学用时:33分钟)

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多媒体展示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学生活动:在教材中勾画出实践的含义。

设计意图:以教材为准,强化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意识。

教师总结:要准确的把握实践的含义,必须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抓住实践的主体和对象,凡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都是实践;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实践可以将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多媒体再次展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系列图片。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图片,并联系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试着将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大致能分为几类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民种地、三峡大坝、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改革和革命,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三是科学实验活动,如:探月工程等。

教师过渡:不管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还是科学实验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实践的三个特点。

(1) 客观物质性

教师讲解:理解实践的第一个特点---客观物质性,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客观物质性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也是物质性的,所以整个实践活动就是客观物质的。第二,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看,实践的过程是物质性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实践也是客观物质的。

(2) 主观能动性

教师讲解: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改造自然界还是改造人类社会,还是进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我们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转基因食品就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证明。

(3) 社会历史性

多媒体展示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登上月球的图片。

教师提问: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他的飞行成功是其单个人的活动吗?

学生活动:通过同桌合作探究,讨论问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通过组内的分工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

教师小结:杨利伟的飞行活动不是其单个人的活动,从神舟五号飞船的开发研制,到最后的升空发射,背后有很多人的劳动和支持。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就在于社会性。既然人具有社会性,那么以人为主体的实践也具有社会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农业耕种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样是农业生产,为什么不同时期其耕作方式却不一样?

学生活动: 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与历史学科的交叉联系,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

教师小结: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时期的实践在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上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所以,实践还具有历史性。如:90年代以前,青年人进行购物的方式主要是实体购物,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青年人进行购物的方式主要是网络购物。

教师过渡:我们知道了实践的含义和特点,明白实践活动需要认识的指导,那么实践对认识又有什么作用呢?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多媒体展示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4页:“西红柿等食用之谜的真相”。

教师活动:朗读陆游的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提问:西红柿等食用之迷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培养学生认真看教材、识教材、记教材的能力。

教师总结:西红柿等食用之谜是通过法国画家的实践,即冒险品尝之后得出来的,而陆游的诗句也在向我们表明,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多媒体展示青藏铁路遇到的“三大困难”。

教师提问:“三大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

学生活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小组探究。

教师总结:人们在实践中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新问题和新要求的出现,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这一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实践 新问题 新要求 认识的发展

遇到 产生 推动

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教师提问: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

学生活动:联系所学的地理学知识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与地理学科的交叉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

教师小结: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尤其宇宙探测器这一数字化认识工具的运用,科学家发现了比冥王星要大得多的齐那等两颗行星,认为它的体积、质量和物质成分等属性不再满足大行星的要求。所以,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以多数通过,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通过这个实例,我们能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类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假如没有宇宙探测器的出现,人们就不会发现齐那这颗比冥王星体积更大的行星,冥王星也就不会被降级,人的认识也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得出冥王星是矮行星这一结论也是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用公式我们可以表示为:

实践的发展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提供 促进

实践 人的认识能力

锻炼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多媒体展示中学生聂利进行的“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的实验。

教师提问: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容易。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聂利通过初步的实验得出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的结论,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直观的猜测,必须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找到蜜蜂发声的真正器官才能说明原先聂利获得的认识是正确的。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不超出认识的范围,认识本身不能回答,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只有将认识(主观)与客观事物(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才能回答。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将自己的认识与实践最后产生的结果加以比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6页海归博士将养殖奶牛的技术传给当地牧民的实例。

教师提问: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认识从实践中来,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因为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人们有了正确的认识,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所以,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就是实践。

多媒体展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方面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范文。

word该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范文,全文共有813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doc》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