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无敌奕仟时间:2023-07-13 15:04:26)

[概述]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一

刘浩中心小学许夏敏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巩固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教学实施:一、疏通概念

1、同学们,本学期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与复习。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数的世界”,在十个单元中哪些是与数打交道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方程

公倍数与公因数

认识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加减法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方程,公倍数与公因数(出示课题)

3、讨论与思考:本学期学习了方程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公倍数与公因数?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专项练习

1、方程的复习

⑴与练习第1题,在方程下面打√,集体汇报时说出为什么不是方程?

等式

方程

X+2.5<828-12=165a分别叫什么?你觉得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副图来表示吗?

⑵与复习第2题

提问:根据什么来解方程?指名4人板演,校对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出示练一练,找出括号中方程的解

①3x=1.5(x=0.5x=2)

②x-210=30(x=240x=180)

③x÷5=120(x=24x=600)

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米11.7平方米?米

2.7米

6.9米3.9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的?

教师,用方程计算可以使很多问题变的简单,容易解决。

⑷与复习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用方程解决。

2、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复习

对公倍数和公因数你有那些了解?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呢?

出示练习①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4和82和3

②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415和602和3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三、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与复习第3题、第5题、第6题。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复习课,主要复习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两个单元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对知识的回顾与还不是很系统。特别是对潜能生而言,教师的提问不能及时沟起他们对知识概念的回忆,因此跟基础较好的同学相比就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关键,也是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列方程时,因为没能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把方程列错,或者方程列到了,却不能把方程抽象成数量关系式。诸如这些现象,主要是学生的抽象能力还不够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仔细,深入,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在公倍数和公因数一单元中,问题不大,主要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对较大的两个数,如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出错率较大。因此课后还应多补充一些相应的练习。

因数和倍数的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3.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感知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初步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放着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请你每次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注意你不同的摆法?(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看谁的方法多?速度快?会用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吗?

学生交流几种不同的摆法。随着学生交流屏幕上一一演示。2.进行交流:

如: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师: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的长方形,可以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我们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屏幕出示)

43=12,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认为4、3、12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因为:43=12,

所以: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读读看,能读懂吗?

继续出示:因为:62=12 ,所以

因为:121=12 ,所以

谁也来出个乘法算式说一说。(略)

三、探索研究:

1.师:我们刚才初步认识了因数和倍数,下面要进一步来研究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4、5、18、20、36

师: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4、18都是36的因数,你也发现了吗?

师:4、18、都是36的因数。

师:36的因数只有这2个吗?

师:看来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找出36的所有因数。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纸上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2.交流作业。(略)

板书:36的因数:1、2、3、4、6、9、12、18、36。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重复也不遗漏?试一个。

15的因数有 再试一个:

16的因数有

观察36、15、16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边交流边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1 它本身

倍数

3.师:找一个数的因数掌握的不错,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3的倍数:(找不完怎么办?) 有小巧门吗? (略)

板书:3的倍数:3、6、9、12、15

找出7的倍数:7、14、21、28、35

交流方法。在找一个数倍数时发现: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有限的 1 它本身

倍数 无限的 它本身 (没有的)

30以内5的倍数:(注意反馈)5、10、15、20、25、30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

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⑵ 8是16的因数,8又是4的倍数。

⑶ 1没有因数。

⑷ 5是倍数。

小结:倍数或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板书完整: 不是0的自然数

四、实践应用

师: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运用。

1.春游。

乘坐小艇每人应付4元,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

2.做操。

表中的排数和每排人数与24都有怎样的关系?反馈: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4的倍数)

排数是24的因数。每排的人数呢?(也都是24的因数。为什么?)

3.存钱。

有一位青年志愿者要省下30元生活费,买学习用品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他每天存出一样的钱数,请问有几种存法?

(30的因数:1、2、3、5、6、10、15、30)

师:看来因数倍数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你学得怎样?

因数和倍数教案 篇三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学过的数

2、明确学习主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2和P13例1

(1)2x6=1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两个不是零的自然数之间是因数(倍数)的关系?

(3)怎样找出18的全部因数?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表示出18的因数?

要求:

1、独立学习

2、时间6分钟

3、全班交流

问题一:初建模型

在图式结合中构建因数、倍数的概念,并从中感受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有着互逆关系的一组概念。

问题二:深化模型

明确因数与倍数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内化因数、倍数的内涵,从中提炼出因数、倍数模型的本质意义。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问题三:应用模型

①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表示方法。

②找30、36的因数。

3、议一议

(1)今天学习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倍数与倍一样吗?

(2)通过找一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四、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2x6=12

2和6是12的因数。

12是2和6的倍数。

3x4=12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1——14页例1和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如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整数乘法中还有另外一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认识因数与倍数

(出示12页的图1)观察上面的图,你看到了什么?用算式怎样表示?

师:像这样,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问:因为2×6=12,所以12是倍数,2和6是因数,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师:在描述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出示12页的图2)从图上你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根据算式,你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吗?

想一想,还有哪些数是12的因数?(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独立自交流,然后汇报。)

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为什么?(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

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11除以2有余数。)

师: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小结: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两个非零整数相乘得另一个整数,我们就说,前两个整数是另一个整数的因数,另一个整数是前两个数的倍数。

三、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上面三组算式中,我们知识道12的因数有1、2、3、4、6和12。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板书: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明: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预设:方法一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方法二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找。

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因数和倍数教案 篇五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什么是质数和合数,掌握了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内的质数,记住了20以内的质数。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时畅所欲言。

学习重点:

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习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会给自然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3.试试身手:第23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利用课本24页的表格,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2.展示、交流:你们是怎样找出100以内质数的?

3.小组讨论:

(1)有没有最大的质数或合数?

(2)根据因数的个数,可把非零自然数分成哪几类?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记20以内的质数。

5.独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2)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4)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6.组内交流。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六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3的倍数的特征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例子: 结论:

12 + 34 = 48 偶数+偶数=偶数

11 + 37 =48 奇数+奇数=偶数

12 + 11 =23 奇数+偶数=奇数

因数和倍数教案 篇七

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好处,会决定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潜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齐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4、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二)、学习求一个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A、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能够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齐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样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样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能够吗?为什么?(不能够,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能够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必须是,而最大的必须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能够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向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B、找倍数:

1、我们一齐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3的倍数有:3,6,9,12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样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状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能够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师:我们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样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齐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透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必须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30和36的因数,到达了巩固练习的目的。又明确了像36当两个因数相等时,只写其中的一个6。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贴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篇八

一、创设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1.操作激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

2.全班交流。

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12÷1=12                    12÷2=6           12÷3=4

12÷12=1                    12÷6=2           12÷4=3

师: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汇报。

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课本p12。

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因数和倍数。

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3.举例内化:

你能写出一个算式,让你的同桌找一找因数和倍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因为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

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

师强调: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二、自主探究,找因数和倍数

1.拓展提升,主动建构:

⑴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

⑵交流方法:教师即时捕捉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性教学资源,并及时创生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在发现中建构。预计学生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如2,3,6,而且仅此写出了几个;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  )×(   )=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出了1,36,2,18,3,12,4,9,6,但没有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三是用除法36÷(  )=(  )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出: 1,2,3,4,6,9,12,18,36。

⑶启迪思考: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方法可以有:

用乘法(  )×(   )=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

或者是用除法36÷(  )=(  )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板书)

⑷试一试找20的所有因数。

⑸介绍36的因数的另一种写法----集合

用集合形式写18的因数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请学生写出6的倍数。预计学生在写6的倍数时,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6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口诀写6,三是用加法的方法,每次递加6;四是用除法想,(    )÷6=1、(    )÷6=2、(    )÷6=3的方法写。同时可能还会有学生在教师宣布时间到的时候会因为6的倍数写不完而抱怨时间太少。

请写得又多又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小窍门。在此基础上交流评价小结方法。(评价时突出有序思维的策略)

3.迁移内化,自主探究:

⑴尝试迁移:请学生尝试迁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2的倍数和5,4,7的倍数。

2的倍数有:2,4,6,8,10,12……

5的倍数有:5,10,15,20,25……

⑵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还记得因数吗,出示课件

观察: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3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

指导学生做书本“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约数和倍数”,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游戏规则:(1)一位同学提出所要找的朋友的要求,例:“我的因数在哪里?”或“我的倍数在哪里?”(2)相应学号的同学站起来,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作业安排: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猜老师年龄,给出范围:老师的年龄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对辨析、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整除的两种读法等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课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一张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009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