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xfjy时间:2023-10-18 08:40:14)

[前言]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一

设计理念

“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中的测量的一个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的是角的大小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用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互助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而且还把量角与建立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角的分类、画角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学生对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长度无关,只与开口的大小有关,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认识过,但几乎没有学生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是陌生的。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2、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初步建立1度和几度角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3、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索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教具准备

课件、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大多少呢?有什么办法能知道?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画角引入,使学生感到过渡自然。通过比一比角的大小,使学生产生度量角的需要,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观察操作,学习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自学教材内容

(2)交流回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被激活,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2、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1)思考: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引导学生得出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角的计量单位,1度还有个简洁的写法,记作1O。

(2)学生观察1O的角,并体验1O的角。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当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角的计量单位,通过观察、体验,使1度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表象。】

3、尝试量角。

(1)自学要求:估一估角1的大小。尝试测量角1的度数。把量角的方法讲给同桌听。比一比,谁说得更完整。

(2)交流方法。(先估,后量)

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补充,逐步完善量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练习:先估一估角2的度数,再来量一量。

【学情预设:会出现120度和60度两种情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一种情况根据角2比直角大,所以是120度。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角的一条边指向外圈的零刻度线,所以要读外圈的120度。】

学生说出自己读度数的方法,突出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自主纠正、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充分展现了自我。】

4、概括方法。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板书:点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板书:线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板书:读准度数)

(4)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板书:从0开始)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对度量角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既是语言的锻炼,更是思维的再一次提升。】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判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

2、巩固练习:测量黑板上角的大小。

【学情预设: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比较短,学生没有办法量度。怎么办?引导学生想到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延长两边的长度,不会改变角的大小。从而加深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回到本节课的开头,既首尾照应,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角的度量方法。进而引深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使学生的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欣赏延伸: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积极力求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拓视野,放宽题材,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想提醒大家在量角时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梳理,不仅要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数学知识,还要给学生质疑和表达的机会,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设计思路

1、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课教学围绕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汇报”的活动展开,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2、“以学定教”,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本节课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拓宽了思维,达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又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勃勃生机,展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教师简介

张慧丽,女,长治市城区建设东路小学数学教师兼教研室副主任。曾获长治市教学能手、山西省教学能手、长治市城区“名牌教师”等荣誉称号。参加第七届全省示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评比获二等奖;全国“杏星杯”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数学学科一等奖。并有多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获奖。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量角器,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量开口向上、向下和边不够长的角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准备的教学工具有:

多媒体课件、红领巾、量角器、三角板、要量的角图片、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周末,海尔兄弟决定去郊外爬山,当他们达到山脚时:(课件出示海尔兄弟的对话),此时,摆在海尔兄弟面前的两座山坡都可以到达山顶,但是一个平缓,一个陡峭。

2、师问:如果你是他们,你们会怎么选择?引出坡度的问题,在我们数学里研究的实际就是角度的问题。我们说第一个山坡比第二个山坡大,实际就是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

3、质疑:你知道第一个角比第二角大多少吗?

引入: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接着问:用什么去量?从而引出量角器。(板书:量角器)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老师引用了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海尔兄弟的形象,来引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导”(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

1、观察:先让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线;有的说有数字,不管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都是从0到180;还有同学发现在量角器下方的中间有一个点……

3、课件自动播放的形式,让同学们认识量角器的中心、1度角的大小,内刻度及外刻度。(课件出示)

4、读写:用符号表示角的度数。

5、练习:写出下列各角的度数的练习,同时强调在书写角的度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理解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作铺垫。

(二)“探”(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角图片(50度),先让学生猜这个角的度数,再照样子量出这个角的度数。

2、让学生汇报量出的结果,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用“首先……然后……再……”的陈述方法把量角的过程说完整。

3、指名展示自己量角的过程。

4、用课件出示50度角的另一种画法,让同桌相互汇报自己量出的结果。总结:我们读角时要注意分清内圈和外圈的刻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初步思维的能力。在学习角的度量时,先让学生尝试动手度量,选择有一定难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度量的角,让学生示范,并进行讨论交流。学生收集到多方面信息后,自己总结归纳出度量方法。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新知,体验成功。

(三)“收”(学生接受,概括的过程)

课件形象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出量角的一般步骤: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对着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对着角的一条边,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板书:量角的过程)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师生交流取得共识。力求使数学知识化、情趣化,让学生体验“快乐数学”、“实用数学”。教师始终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体现出了“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2、要求学生拿出红领巾图片,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并作好记录。

3、量一量

4、出示两种角,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说一说它们哪个大?很多同学采用平移的方法得出两个角一样大。

通过活动,学生发现: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质疑反馈,全课总结

1、看书质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充足的时间、空间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总结、提炼,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得以升华,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构建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数学。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器

中心重合顶点

方法:0刻度对齐一边

度数读另一边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对线和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2、熟练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3、学会复习旧知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合作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习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 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在黑板上出示一个点。要求:根据本章你所学的知识,说说由这个点你想到哪些内容?

学生的答案会有很多,让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可能的答案:

(1)它可以是一条射线的端点

(2)可能是线段的一个端点可以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与刚才同学说的射线的区别在哪里?

(3)经过这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4)它是角的顶点,你还能知道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什么?

(5)可能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6)可能是钟表的中心……

归纳整理: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这两个部分,线段、射线、直线这些都是线,角的分类、量角、画角都是关于角的知识。(课件出示知识网络图)

① 同学们,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点,板书),点动成了一条…(线,板书),(随后直线上出现了两个点),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我们学过的哪些线?(板书:直线、射线、线段。)分别有几条?

②这些线各自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怎样联系呢? 小结:

联系: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上一部分;将射线反向延长就可以得到直线,将线段一方延伸就得到射线,两方延伸就得到直线。

区别:端点个数:直线 无端点,射线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度量: 直线 不可以,射线不可以,线段可以度量。

性质: 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复习角的分类相关知识

展示角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什么是角?

例1 判断

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解析:错误。因为锐角是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所以两个锐角的和大于0度,小于180,可能是锐角 直角 钝角

你认为哪些角比较特殊,直角、平角、周角特殊在哪里?(因为它是固定的90°、180°360°)

师: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1周角=()平角=()直角

师:那我们还提到了什么角?如果按角的大小重新给他排排队,你会排吗?

这些知识就是我们所学的角的分类的知识。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量角

画一画:任意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你能估一估么?那我们要知道它的准确数应该怎么做?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画的那个角的度数。

(2)师生共同交流量角的方法

师:在量角时,什么时候特别容易出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要注意看是内圈的刻度还是外圈的刻度。

师:那什么时候看的是外圈,什么时候看的是内圈呢?

生:零刻度在外圈,我们就要看外圈的刻度线。零刻度在内圈,我们就要看内圈的刻度线。

2、画角

(1)师:量角器除了量角之外,它还有什么作用?(画角)

例 2.画一个65°的角么?

哪位同学能到前边来展示最优秀的你?

(2)师生回顾画65°角的画法。

(3)生练习画135°的角。

师:画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换互相量一量这个角,帮她检查检查她画的准确么?

如果我们不用量角器,135°的角还可以怎么画?(三角尺拼一拼)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是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三、数角的规律

设包括最外面的两条射线共有n条射线,则大大小小的角的数量为:1+2+3+4+5+…(n-2)+(n-1)例如有8条射线则角的个数是1+2+3+4+5+6+7=28(个)

四、检评,完善提高。

五、有时间复习第一章的大数的认识。

《角的度量》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本节内容属于平面几何图形范畴,是在学生认识角、会画角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估计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角的单位的必要性;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来比较不同角的大小,能否正确使用量角器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

学情分析

1、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正确使用量角器的环节掌握不好,尤其对里圈、外圈两个0°线混淆,导致角度写错。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对于角度相差大的角,学生可直观比较角的大小,但要准确量出角的度数,学生对量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量角时,没有做到“两重合,一对齐”(中心点与基点重合,0°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与刻度线对齐。)导致所量的角的度数与实际度数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2、认知目标: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能力目标:正确使用量角器,能用量角器,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五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直观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以及抽象出角的概念后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教材分两个层次,第一是让学生通过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于边的长短无关,第二介绍量角器和量角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这一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首先是量角器的构造,学生在生活中没有见过,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是量角器的特殊结构,使学生往往弄不清楚在度量的过程中到底是读内刻度还是外刻度。班里22个学生,大部分同学在学过之后懂得用直观的方法看看度量的角是钝角还是锐角来检验自己测量时所用的刻度是否正确。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五)教学策略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六)教学用具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二、课堂系统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1、P41“做一做”

2、P44、2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5、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15° 150° 165° 75°

(六)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作业:P45 5、7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学会,但还需熟悉和巩固。《角的度量》这节课数学概念比较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的东西)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在量角的过程中,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度量不同方位的角时更是如此),所以在量角时,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对准0刻度线,有的学生不会读数,容易把刻度读反。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相关概念,区分5种不同的角,用量角器和三角尺正确地量角、画角;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观察、操作、推理、表达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发数学思考,渗透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有关线和角的基本概念与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初步感悟图形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谈话: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预设:线段、射线和直线;角的分类;量角;画角

2.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学得可真不少,那么学习了这些新知识,有什么用呢?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上和生活中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梳理知识要点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使散落的知识点汇集成知识网络,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实践应用

1.量一量

(1)量一量,队旗上的角。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所佩戴的红领巾是队旗的一角,现在就让我们认识一下队旗,量一量队旗上的角。

①出示图片

②小组合作

互相指一指这5个角,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独立量角后交流。

③展示量角过程,交流量角方法及结果。

提问: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2)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①出示图片:

②观察图中的角,有什么发现?

预设:∠1和∠2可以组成一个平角;每相邻两个角合起来是一个平角。

③思考:想一想,至少量出几个角,就能知道每个角的度数。

预设: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④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对顶角相等;相邻角的和为180度等。

(3)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①谈话:估一估,图中的角大约多少度?是什么角?

预设:∠1=45度;∠2在140度到150度左右;∠3=60度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结合图形说明。

②量角、验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量角技能训练,而是从不同角度精心选择的问题。问题1,量队旗中的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应用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问题2,则是承载了多重意义,既可以巩固对平角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对顶角相等”的角的性质等。问题3,则是估测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估一估”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角的大小和类别的认识,深化了对不同角的关系及量角器原理的理解。此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2.画一画

(1)画出与∠1、∠2同样大的角。

①观察,思考:你能画出同样大的角吗?和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②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2)按要求画,再回答问题

问题1:画出直线AC。

问题2:画出射线CB。

①独立画图后,交流检查

提问: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画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要通过A、C两个端点。

画射线,前面的字母是端点,可以向另一个方向无限延伸,要通过B点。

②追问:画好的图形中有几个角?是什么角?

学生自己在图上标一标,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量角和画角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本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其工具性的特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量角、画角的知识。不同的是,题目的选择,更注重数学思考,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训练,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算一算

(1)你能快速填出各个角的度数吗?

①观察、思考、独立试做

②组内交流想法

预设1:量出各角度数

预设2:根据图形特点,算出各角度数。

③小结

【设计意图】数学计算的背后是数学概念的理解,本环节的设计在于进一步巩固有关平角、周角的认识及对顶角相等的图形性质。

(三)巩固深化

(1)比一比,两幅图中的∠1与∠2是不是相等?说明理由

(2)观察、思考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幅图:∠1、∠2分别与∠3可组成直角;

第二幅图:∠1、∠2分别与∠3可组成平角

(3)独立试做,组内交流

预设1:量出各个角的度数

预设2:因为∠1、∠2和同一个角合起来的度数相等,所以∠1、∠2也相等。

预设3:第2幅图中的∠1、∠2是一组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发现规律、说明理由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回顾总结

(1)谈话:这节课中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新的收获?

(2)课后作业:

折一折

①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90?、45 ?、135 ?

②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设计意图】将课上的学习延续到课后,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折一折”“想一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088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