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XLTOOL时间:2023-10-25 13:20:38)

概述: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品多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一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教学模式

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把理论的讲授、实践的训练和师德的培养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善教乐教”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师资。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

1、合作式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活动小组为主体,以小组互动为形式,以综合发展为目标。

实施过程是:组建异质合作学习小组,即组成由性别、学业、能力等各不同的4—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班级集体授课,即帮助学生对上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复习与回顾,并对新课内容作导入;小组合作交流,即小组成员进行主动参与、共同研究、相互讨论,最后进行整合;小组成果评价,即对小组的活动质量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2、自主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定向为前提,以自主探究为活动,以自主体验为过程,以自主创新为本位。实施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情境,包括智力性学习情境和非智力性学习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自主学习方案,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形成具体研究计划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个体与集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3、研究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中心,以过程为主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施过程是: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使学生进入一个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确定探究问题,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沿着教师所提供的基本例证或基本线索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实施研究活动,即教师组织学生对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评价探究成果,即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4、建构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真知深解为目标,以积极建构为过程,以原有经验为引导,以沟通和合作为形式。实施过程是:组建学习共同体,即组建由学生、教师、其他辅导者和有关专家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创设问题情境,即尽可能地创设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实施建构性互动,即进行交往、对话、交流、讨论,相互共享个体的知识;进行反思性评价,即对建构性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互动与支持性情况等进行反思与评价。这是我们在上教学艺术论一章常采用的方法。

5、教师示范法。无论是“教材分析”、“说课”、还是“试讲”,都先由主讲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而有所感悟。这是“实践课”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练习或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掌握实际教学技能。

6、师生点评法。对于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练习或训练,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要对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7、现场观摩法。一是组织学生观摩中学老师的教学,二是组织学生听讲课教师的

经验介绍,并进行对话与交流,以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三是观摩上届优秀学生的教学录像和参加学校学生教学大赛的录像。

“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1)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一个很好的激发。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去感受教师角色。(2)实现了课堂教学各方面的相互“对话”。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即教师按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对话,实现了两者的有机链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技能性的知识,使学生获得的技能成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

(3)体现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经过在校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走入中学教学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教师角色。

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均是全班学生集体参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理论课”和“实践课”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有: 1.利用电子课件讲授理论知识

我们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这些电子课件展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些辅助性教学手段的效果主要有: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也可以增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2.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关资料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方式中最有意义的一种,它能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就一些重点问题和学术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各种问题。3.利用教学录像展现实践训练结果

我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我们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前届学生的实践训练录像,或观看优秀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录像,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第二种是学生自己参加实践训练活动时,特别是进行讲课训练和微格教学时,都要为每个人进行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和点评自己的教学录像,以便从中找出差距与问题。

教学改革举措

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说多方面的,除了对其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等进行改革外,还应对其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抛弃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由于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网络技术,才使我们教学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实行了如前所述的“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说是一个动作较大的改革,它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等。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改革。我们打破了过去仅通过一张考卷来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如今我们实行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考核的办法。“理论课”的考核又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期末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情况。“实践课”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情况和结果,包括教材分析的情况、说课的情况、试讲的情况、见习的情况、微格教学的情况等,由多方面共同构成学生的成绩,而且由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多名教师共同参与成绩评定。同时尝试师生共同出题建设课程考试题课,并及时更新;开设诚信考场(无教师监考,学生签订并遵守诚信承诺),此项改革很受学生欢迎。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2006年黄玮琍参加全校优质课比赛中,专家评委都认为黄老师的课程材料丰富,内容非常熟练,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得当,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运用于课堂中,生动活泼,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课件制作精美,技术一流,课堂教学效果好。广西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教学督导员覃德平教授认为,该课教学“不仅有理论性,而且有实用性,教师上课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课教师整体实力强,且不断强化师德修养,有人格的魅力,课堂教学具有激励性、启发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活跃,有情有理、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并且听了唐秀玲老师的课说:“唐老师上课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娴熟自如”;广西师范学院前教务处处长罗坚教授、博士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听了秦馨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后这样评价:“她的课广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顺手拈来,非常贴切,而且态度和蔼,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将道理给学生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容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课件也做得漂亮,开阔学生眼界,吸引学生注意”。在学校2004年的优质课比赛中,评委在评价黄义英老师的课时都认为,黄老师的课内容充实,对所讲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说理透彻,反映出他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唐秀玲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水平和效果受到校外同行的公认。几年来,唐秀玲等教师多次在全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观摩和集体备课中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好评。2002年唐秀玲教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2005年唐秀玲教授参加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宣讲活动,在区直机关、地市、企业和高等院校进行理论宣讲和党章知识辅导20多场,作为广西电视台特邀专家参与录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讨论”节目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同类节目各1场。对其讲课内容及效果评价在桂龙新闻网、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网等相关媒体上均可查询。2005年2月4日在自治区党委礼堂给13个区直机关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的讲课中,主持人总结时指出:“唐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就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共产党员先进形象的基本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教授的报告用事实说话、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唐秀玲教授还作为广西第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培养对象,参与了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唐秀玲教授现虽调入自治区党校,但仍兼广西师范学院政治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并兼上本科课程,每学期还给学生开设专题专题讲座。

2.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我校一直以来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包括教学内容、授课状态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多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2000年以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分数平均在90分以上。近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任课教师中有4人在学生的综合评分中位于法商学院教师中的前十名(教务处公布了具体得分),其中2人在前五名。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黄玮琍的得分为97.43,唐秀玲教授的得分为96.6,黄义英的得分为94,秦馨的得分为92。2000级一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结束后给秦馨老师的反馈意见中写道:“秦老师十分敬业,上课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讲课生动,知识面广,同学们学到了理论知识、增强了能力,而且在个人价值目标的确立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非常感谢秦老师”;一位学生对黄玮琍老师作出如下评价:“黄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上课的技能,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理念,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教学方法与手段 篇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完善课程体系,增加技能训练比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教材建设为基点,更新课程内容,满足课程改革需求。建立了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改革上,推行“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顶岗实训”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具体岗位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学习、体验、反思、再学习、再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鼓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地运用讲授、谈话、讨论、示范、练习、情境、发现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图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各具特色。针对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体验性学习。归纳并应用了多种互动式教学形式和方法,如头脑风暴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演练法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实现课堂教学与具体实践的互动,将案例教学贯穿课程始终,进行院内模拟试讲和实训基地实战演练,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结合现代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电教设施和多媒体设施以及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不断丰富网上内容,把部分教案、自制课件、参考书目、习题、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等挂到网页上,供学生上网点击、查阅,实现资源共享,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积极的、实际的作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教师依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对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组合,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确保高效。

课程建设与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与考核紧密结合。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技能考证工作,学生在毕业时既有毕业证,又有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已纳入教学计划中,学生毕业除了必须通过所学的各门课程之外,还必须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中级操作员证书和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级育婴师等级证书。获得大连市人事局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北京儿童教育研究院蒙特梭利教师资格证书;获得北京儿童教育研究院感觉统合教师资格证书;获得奥尔夫音乐教育学会奥尔夫教师资格证书等。

学生获得育婴师职业资格、感觉统合教师资格、蒙特梭梭利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8%。

积极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考试模式,考核方式新、改革力度大、效果好。进行了《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程考核改革, 以综合管理技能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与技能考核的融通制定了课程考试改革方案,方案比较具体、明确,采用了比较完善的能力本位课程考核标准,针对性强,可行性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衔接,有利于发挥课程考核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教”和“学”的主体都把关注点集中在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上面。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篇三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首先,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旧有课程存在的问题:一是教材体系框架陈旧、知识老化、信息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过分强调“知识性”,而忽略了“能力性”,偏重于形式、静态、微观的描写,缺乏对意义、动态和宏观的把握。二是教学方法本身,一直是一种单向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必须讲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其次,在教学理念上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认识到,现代汉语课程重点要解决中文系学生两个能力:理解、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表达、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使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工作或者教学中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问题。本课程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运用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

(一)改变以往单向讲授的单一模式,采取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新格局。每节课前用提问导入,并且让学生参与语言事实的分析。(二)充分吸取近三十年来现代汉语各个分支学科研究比较成熟的优秀成果,以体现教学观念的前沿性。(三)对一些非常有用但原有教学处理不妥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变换角度,或突出重点,以体现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的教学理念的创新意识。(四)以国内主流看法作为基础,不强调体系对立,不卷入学术争论,不故意标新立异,一切从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出发,以体现在学术上的主体意识。(五)授课举例生动、典型、有个性,叙述清晰、简明、有条理,定义准确,层次分明,解释合理,强调在对比中显示特点,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六)结合教材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结合思考题,启发、帮助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开拓思路。并且鼓励优秀学生进行课外语言专业阅读,适当开展课外语言调查和小研究。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利用语音实验室和幻灯、放磁带、光盘等设施进行语音训练、会话训练、短文朗读训练等。

(二)制作挂图:自制了发音构造图、发音动程图、古文字挂图等。(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

(四)指导学生上网,学习网上“现代汉语精品课”中的有关内容。三、开辟第二课堂: 每学年组织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调查社会用语和用字规范情况,让学生对报刊的用词造句进行调查,并写出小型调查报告。建立语言兴趣研究小组,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普通话部分学生的语音档案,实行跟踪语音教学,因人施教,实行分方言片、分层次进行语音教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篇四

教学设计

1基于产品工艺流程和企业职员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排序,按产品工艺流程分为七个部分,共构建七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以制品质量指标为载体分为若干任务,每一项任务即每一项制品质量指标的控制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纺纱质量指标控制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各学习情境中每项任务的学习即每个质量指标的控制采用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质量指标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随堂进行动手操作试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团队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3.3%,他们以讲座和与学生交流的方式给我们带来行业信息,给学生灌输企业控制纺纱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实例,使学生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使我们的课程教学与企业同

步。注重学生交流合作、表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很重要,纺纱各质量指标的检测大部分是几个人为一小组合作进行的,各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措施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的,所以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表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能力。①在纺纱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一些新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会为解决问题而自主查阅资料,也会因坚持自己的见解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思考

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②组织学生做学习报告,要求学生就某些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公开表述或演示,其他学生可以对报告作出评价,培养了学生表

述能力。

③由老师人为设置设备或工艺故障,学生通过测试并分析产品质量找出人为设置的设备或工艺故障,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全面、可控的考核体系 该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占20%(考勤、课堂表现、)②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占20%(独立完成试验操作和试验报告)③ 表述能力评价占20%(课堂发言、问题回答、学习报告表述)④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占20%(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⑤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占20%(人为设置故障的分

析与排除)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相结合每次课都以任务引领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所有学生都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学习中。2讲练结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的综合应用

在学习纺纱半制品和成品质量指标检测和分析时,采取讲练结合法、边学边练法和小组讨论法。质量指标的检测在老师讲解后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老师指导为辅,使学生熟练掌握指标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处理和计算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讲解为辅,使学生熟练掌握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上课学生规模50人以内。

3启发、引导、互动等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学习纱线各质量指标的控制时,采用启发式、引导和互动等教学方法,老师针对质量指标启发、引导学生,学生讨论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上课学生规模50人以内。

4多鼓励、少批评

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每次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对学生提出问题,给出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思考、讨论问题,并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下一次上课拿出一定的时间汇报交流,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汇报交流时多鼓励、少批评,尽量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学

生规模50人以内。

教学手段

1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节奏快、信息传输量大,而且加上图形、动画和视频效果的立体直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2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让学生熟悉纱线生产的整个过程和某些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学生在进行试验操作时思路更清晰。

3教学方法由以前的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做为辅,改为现在的以学生做为主,老师讲为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设计能力。

4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 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等网络工具,使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指导和交流。

5建立教学平台,老师把教学资料挂在上面,学生可以浏览和学习,还可以交作业、提问题等。

6作业和考试以前是纯理论型,现改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后作业除了常规的针对教材内容的问答题和计算题外,还有学生通过现场教学、实验所提交的报告等,不设标准答案,提倡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能力。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动手操作考试,理论试题的设计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灵活运用,动手操作注重考核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的正确性。

网络教学环境

我们学校具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拥有3个60台微机的学生专用机房(带多媒体设备),90%的教室为多媒体教室。

学校建立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如教案、课件、动画、录像、习题等和技术文章都挂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也可以随时提问题,老师进行网上辅导。

学校还建立精品课程网站,《纺纱质量控制》有关学习资料已经挂在网上,以方便学生学习。

服装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 篇五

服装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任务驱动法

将服装设计思维完整准确的表现出来,为实现服装的物化做好衔接工作是课程的最终目标任务,这使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目标明晰,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真实项目引入到教学当中,用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示范教学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绘画,让学生对实训内容有了直观的看法与认识。3、团队学习法

在进行实训项目与综合项目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作业讲评法

在阶段性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集中起来逐个进行讲评,总结共性,表扬优点,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更为明确。

5、自主型学习法

通过在网站和教学录像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型学习与研究。6、网络互动学习法 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课程学习群,教师可以在网上与学生探讨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的基本思路。课程包括主要两个基本项目,基本项目中又包括若干个任务。基本项目是根据服装设计从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物化的工作流程来制定。将完成这两个基本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与技能融入到实践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形成课程的各个单元——任务。在各单元中由必要的理论和单元实践构成,形成以项目内容为主干,以各个单元知识和实践为支撑的课程架构。项目与项目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在组织上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逐渐深入。

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的同时,不仅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相关的表现技能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课程的设计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在项目实践当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该课程创新之处还在于将服装平面款式图表现规范化,并纳入到服装设计表现当中,使服装设计表现更加细化完整,完成从整体效果到平面款图的转化,实现了从设计构思到设计物化的衔接,培养服装设计图物化为服装产品的控制能力,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达到一致性。

三、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1、课程教学网站 2、多媒体教学录像 3、作业讲评课件 4、网上教学用图文资料 5、学生作业图库

6、多媒体教学条件,电脑及输出与输入设备 7、以服务器托管方式,电信下行带宽:30M独享 8、型号X3650 7979R01

2U 机架,2-SMP,英特尔四核至强5405 2.0GHz/EM64T,1333MHz前端总线, 8MB L2 缓存, 2*1GB PC2-5300 fully buffered DIMMs DDR2 ECC, 146GB SAS 热插拔, 双千兆以太网适配器,CD-RW/DVD-ROM Combo,3年有限现场保修

1、型号40K1044 146GB 15K 3.5" SAS Hot-Swap HDD*32、型号39M5785 2GB Kit(2x1GB DIMM)PC2-5300 CL5 ECC DDR2 Chipkill FBDIMM 667MHz 阵列卡(raid-5)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录像

课程组成员将服装设计表现的技法、工具运用等制作成多媒体教学录像,并重点突出工具的运用和平面款式图的转化及设计物化的工作衔接,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提高学习效率。2、制作作业讲评课件

课程设计组精心准备教案,将学生作业中具有普遍性与典型性的优缺点进行评讲,并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将改进方法与结果既时补正,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3、课程教学网站

建立相关的课程教学网站,将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任务、电子教案资料上网,并设有师生互动交流区。通过教学网站为学生学习创造资源,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后也可根据需要看见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4、学生作业图库

将历年来优秀的学生作业收集起来,并建立网上学生作业图库,以供在校学生作学习参考。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六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理念及原则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师已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师生共同探索、教材和课外读物并用、课堂与课外并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特别是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教师秉承通识教育、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平等互动的原则,将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人才。实践证明,这种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本课程坚持以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加强学术研究训练,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利用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电脑多媒体等途径,弘扬主流道德。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提高教育效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撰写文章,利用课堂进行“课题调查报告交流会”活动。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团队教师贯彻“三贴近”(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并采用“知行教学模式”,即总体上用一半时间简明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用一半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这种用一半教学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用一半教学时间进行多样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又采用“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能力训练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组织教学。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上,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效果; 第二,在能力训练模块上,加强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取“课题项目研究”形式,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不断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在社会实践模块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影像资料、进行论文写作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调查方面,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倡导学生自主设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为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这些年来,该室教师不断探索并采用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方式,如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激活式教学法等,提升了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教学模式改革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办法的改革,规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三七开。平时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论文、课上讨论交流、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并对那些在国家级、市级、校级各类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一律采取开卷考试方式,以分析案例和材料为命题内容和形式,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凸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

这些年来,本课程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

(1)专题式教学法。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基本理论时,结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讲解。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在于:一是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具有深刻性;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扩展,知识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了照本宣科地讲解,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只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抓得准,研究比较深入、分析比较透彻,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专题式教学法,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生动的材料说明,学生听后满意,感到既不是空洞的说教,又不是就事论事、单纯的材料堆积,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

(2)案例式教学法。

鉴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师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就亲临般地经历一系列的真实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具体情境,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年来,该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分析的案例有:“南京冠生园事件”(结合“诚信与市场经济”理论讲解)、“博导制售毒品案”(结合“知识与道德”理论分析)、“贪官忏悔录”(结合“人性修养与制度监督”阐述)等等。总之,“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熟练应付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明事件缘由的能力,锻炼对事件的准确果断的判断决策能力,增强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型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研讨型课程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培养学术兴趣、拓展学识学养”。

本课程重视课堂讨论。每次讨论时,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设计主题,确定代表不同意见的发言小组,使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错误认识要加以引导和纠正。课堂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每当讨论时,同学们都积极准备,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因为没有机会发言而感到遗憾,进而课后通过递交书面文章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来弥补课上发言。以班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时,老师要善于掌控整个讨论的节奏、进程和局面,创设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就讨论主题认真地、自由地、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提问、质疑,深入探索,形成共识。实践证明,研讨型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有:道德是不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追求?“知识就是道德”、“有才就有德”吗?如何看待“道德银行”、“有偿让座”现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婚前财产公证,是对爱情的亵渎,还是对权利的保障?如何看待“没有爱情的婚姻”与“没有婚姻的爱情”现象?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发展吗?怎样看待“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与“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观点?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吗?

“辩论”是“研讨式教学法”题中应有之义。对疑难问题可以采取“辩论式”教学法。课堂辩论是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辩论为中心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的。要使辩论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确定辩论题目,选定正反两方的辩手、评委和主持人,并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写出辩论文,在学生正式辩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正反方辩论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某一问题。

这些年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辩论的题目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与“德治”孰先孰后?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更重要?如何理解“干得好”与“嫁得好”关系?

“辩论”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一是适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很有挑战性、竞争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活力;二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三是培养了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

(4)“课题项目研究”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方法。一般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志愿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老师在对研究计划初审后,通知学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自始至终指导、帮助学生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课题项目研究法”将师生的“讲、问、议”集合起来。讲是指教师讲清基本理论,讲究研究思路和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问”是指鼓励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想问题、提问题;“议”是指加大课下讨论比重,激发学生兴趣,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

学生所交的课题项目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统计数据、PPT、DV摄像、人物访谈、照片、图片资料,等等。

这几年来,学生递交的研究报告内容丰富,如有:“关于见义勇为的调查”、“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调查研究”、“关于校园失窃问题的调查”、“大学生的婚恋观访谈”、“传统女性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大学生同居现象的是与非”、“大学生自私现象分析”、“‘恶搞’现象研究”、“师生恋的伦理思考”,等等。

(5)创新教学,形式多样

该室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摸索出一种“听、说、读、写、行”的“五环节”教学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听”——是指学生聆听老师的悉心指导,听取老师的合理性建议。教师有必要在“课题项目研究”的初期阶段,适当加强引导和鼓励,如在开题时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同时要及时把握反馈信息,耐心听学生汇报成果。

“说”——是指教师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讲清基本理论,讲求研究方法和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积极发言、上台演说、“答记者问”等等,当然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题内容,为学生解疑释惑,以深化对课题理论知识的认识。“读”——是指让学生阅读教材、阅读参考书,寻找和发现问题,也指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放映有关德育内容的中外优秀影片,如《美丽人生》、《美丽心灵》、《春风化雨》等,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程内容,为学生解疑释惑,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写”——是指让学生动手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命题文章、调查报告、建议提案、学术论文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总是鼓动学生以“代表和委员”的身份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将社会突出问题变成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对策。

“行”——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考察社会状况,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如请名人做报告、“答记者问”等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让学生“充当”代表和委员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这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既看到了问题,又找到了对策。通过加强课后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知行合一”。“行”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业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阔知识视野,增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疑,集“听、说、读、写、行”于一体的方法,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6)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研讨型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精心设计,以保护、激发、引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学习的恒久热忱。

在一般人印象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记。这种形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然而,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研讨型课程的关键和主体是学生。大学生自主观念、平等意识强烈,他们最反感教师以“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姿态出现,最希望教师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希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的机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师生平等探讨,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人的本性”这道判断题旁写道:“我深知命题者的用意是让我判断此题为错,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却印证此题的正确。”老师并没有简单地扣分了事,而是找他平等对话,让他充分地“摆事实”,然后针对他思想上的模糊,明确地阐述该命题作为人生根本的价值取向,在理论上的偏执和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辩证地说明了该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客观正当性。通过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探讨,这位学生终于觉察到自己认识中的偏差。可见,研讨型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超前学习的意识,拥有交流意识,学会在交流和论辩中发现问题。这几年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的问题如有:父母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孰重孰轻?在人生追求中,是健康还是财富更重要?等等。

五、重视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办法的改革,主要是将学生学习成绩“三七开”。即平时成绩为30%,期末考试成绩为70%。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论文、课上讨论交流、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并对那些在国家级、市级、校级各类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一律采取开卷考试方式,以分析案例和材料为命题内容和形式,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凸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已考材料题有:陆幼青“生命的留言”;陈进、杨杰、刘辉、王铭铭等学术造假事件、马加爵的困境;“知识与道德”、“有才与有德”;“南京冠生园事件”、“博导制售毒品”、“学术丑闻”、“求职陷阱”、“价格欺诈”、“忏悔录”、“不做假账”、“伪科学”、“求职履历‘掺水造假’”、虐猫事件、天价医疗费事件、拒签手术事件、动迁与动粗;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吗?如何看待“见义勇为”、“道德银行”、“有偿让座”、“有偿招领”现象?地震捐赠排行榜引发争议、“不育鼠”与“聪明鼠”、地震了,老师先跑了。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身亡事件、丛飞的遗书、——“同命不同价”合理吗?农大学生网络贩黄罪有应得、“弟弟偷钱,为哥哥交学费”、许霆ATM机恶意提款案、——“政法大学弑师案”、“封口费”事件。

在平时成绩考核方面,主要根据“专题社会调研项目”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我们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倡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递交论文报告。这种专题研究或社会调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课题项目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形式,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论证定题。任课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落实调研计划。老师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具体进行现场指导和课堂指导工作。现场指导是教师深入参加学生活动,全程陪同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课堂指导是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真正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丰富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制作光盘等。

(5)展示交流,评价考核。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必须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点评。

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公德一章对“社会需要公共道德”的理论论证,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包括公共图书的毁损情况、公共自习教室的占座位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比如社会公德内容的教学实践,课题设计就有要求学生在寝室成员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寝室文明规则,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需要的宽容、合作、自律、沟通、和谐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和自制能力;

其三是形式,即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比如如婚姻家庭内容的教学实践,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了节俭、独立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实践表明,这种结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

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

本课程教师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探索和革新。其中网络课堂教学创新正在摸索。主要表现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交流频繁,资源丰富,效果满意。目前已经将多位教师的教学讲义、教学大纲、PPT文稿以及其它音像资料上传到网络课堂。今后还要将教学参考资料及案例分析上传到网络。

本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 ⑴因材施教,有的放矢;⑵重点突出,思路清晰;⑶深入浅出,循序渐进;⑷案例分析,印象深刻;⑸史论结合,纵横比较;⑹语言生动,情理交融;⑺谈话讨论,演讲辩论;⑻学思问答,讲练提高;⑼电脑辅助,形式多样;⑽学用一致,知行统一。

综上所述,创新,使教学焕发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广大学生称赞,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经常爆发出热烈掌声,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每学期教学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本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并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多采用自编的优秀多媒体课件,达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效果。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应用伦理学》处于教学改革的领先地位。不言而喻,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普遍借鉴价值: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引发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七、创新并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

《应用伦理学》教学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坚持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基本理论讲授,又要不断陶冶学生文明素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理论魅力。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创新并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即是:1/3时间用于理论教学(充实完善教学内容,融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为一体,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1/3时间用于能力训练(加强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3时间用于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观看电影、参观展览、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论文写作等形式,等等,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尤其是开展“课题项目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做法,深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取得良好效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增强实际才干,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观念和理论素养。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和相应的考核办法。我们在具体实施这种“专题社会调研项目”的实践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课题项目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形式,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论证定题。任课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落实调研计划。老师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具体进行现场指导和课堂指导工作。现场指导是教师深入参加学生活动,全程陪同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课堂指导是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真正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丰富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制作光盘等。

(5)展示交流,评价考核。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必须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点评。

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公德一章对“社会需要公共道德”的理论论证,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包括公共图书的毁损情况、公共自习教室的占座位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比如社会公德内容的教学实践,课题设计就有要求学生在寝室成员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寝室文明规则,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需要的宽容、合作、自律、沟通、和谐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和自制能力;

其三是形式,即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比如如婚姻家庭内容的教学实践,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了节俭、独立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实践表明,这种结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

八、网络——多媒体

《应用伦理学》教学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创新的摸索。不少老师将教学参考资料及案例分析上传到网络,含教学讲义、教学大纲、PPT文稿以及其它音像资料上传到网络课堂。

网络资源呈现出的特点是: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效果满意。

《应用伦理学》课程的网络资源或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栏目:

a.教学队伍,b.课程介绍,c.教学大纲,d.教学教材,e.教学条件,f.教学方法,g.教学研究,h.课程评价,i.学生成果,j.作业习题,k.课程视频; l.实践教学;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086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品多篇.doc》
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