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范文

(作者:面朝大海96424时间:2024-01-18 09:48:02)

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6课《猫》

学时

1学时

课标要求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猫》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着“生命之趣”选编了一组写动物的文章,分别是郑振铎的《猫》、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和蒲松龄的《狼》。

这几篇文章内容不同,体裁各异,但都跟动物有关。《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述了自己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身边的小生命,对三只猫得而复失的过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描写了“我”与家人悲痛、遗憾的心情,尤其是对第三只猫的歉疚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生活非常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学本文时,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通过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方法,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重点)

2.通过梳理芙蓉鸟遇害案,勾画关键语句,品析语言,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难点)

3.通过探究文章主旨,体会“我”同情弱小、勇于自省的精神,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重点)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课文,收集本文的写作背景。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

学习策略

勾画、圈点、摘录、批注法 合作探究法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生活中很多家庭把猫当作宠物来养,我们的大作家郑振铎先生家中也曾养过三只小猫,这样一个爱猫的家庭,为什么最终永不养猫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猫》。(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一:

感知文章大意

概括摘录内容

教师PPT出示自学要求

1. 默读《猫》,用简洁的话

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总结三只小猫各自的特点和命运,梳理"我"及家人对他们的印象、感受,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1.生概括主要内容。明确《猫》主要讲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得猫、养猫、失

猫的三次经历)

2.生通过圈点、摘录主要内容,完成表格内容。

运用摘录和概括等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总结三只小猫各自的特点和命运,梳理"我"及家人对他们的印象、感受,整体把握全文内容(落实学习目标1)

学习任务二:

细品内容

体会情感

1.法官判案:芙蓉鸟遇害案。

2.(思考)相比前两只猫,为什么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摘录文中体现我难过的句子,分析原因,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书上。

3.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揣摩“我”当时难过的心情,以“我”的口吻展现“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摘录案件信息

(明确:冤案)

2.勾画出表达“我”反思的议论性语句,体味“我”的悔恨之情。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分享交流成果。

(明确:“我”的盲从、偏私、主观臆断酿成了猫的悲剧。)

3.生练笔,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小练笔边写边展示)

1. 通过梳理案件,得出结论:冤案!体会“我”的主观臆断。

2. 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我”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落实学习目标2教学难点)

3. 人文关怀,理解“我”的内心情感。

学习任务三:

研读探究

理解主旨

学习任务三:

研读探究

理解主旨

背景助读,理解第三只猫的悲剧根源。

1.(思考)你们认为文中到底有几只猫?除了这三只,还有别的猫吗?“猫”的若有若无是否也象征着社会上的某些人?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你们的理由。

请学生概括本文主主旨,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选取文章出现的人或猫,诉说你想对他说的话。

2.从“我”深深的忏悔和反思中,你知道如何去对待生命吗?

师巡视,适时点拨

1.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第三只猫的背景根源来自罪恶的封建制度

生思考,得出结论:“猫”象征着生活中残暴者、帮凶、弱者......

2.文章的主旨正是借此阐发人生哲理:人类应该善待生

命,爱护弱小,不能因为个人好恶、私心、偏见而武断地对待生命。同时,善待生命不光是要平等地对待其他生命,对待他人,我们更是要予以尊重和关爱。

1. 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探究出猫的悲剧背后折射出封建社会中人的悲剧,强者压迫、剥削、欺凌弱小者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2. 让学生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有益启示,能根据

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懂得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会善待生命,同情弱小,敢于自我反省。

学习任务四:

对比阅读

善待生命

1. 上节课的作业中,要求同学们读了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后,分别概括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这些文章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PPT出示综合运用默读方法。

学生填写表格

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探究文本主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达标检测

【课堂检测】

1.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1)(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十的白雪球

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课后作业】

基础类作业(必做)

1. 请拟写一条倡导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标语

拓展延伸类作业

(任做其一)

1.假如你走在公园里,发现有同龄人用弹弓打鸟,你会怎样劝阻他?(50字左右)

2.你和哪个小动物的相处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把那些经历写下来吧。

学生当堂分享答案,并相互评价

基础类作业全体同学课后必做。

拓展延伸类作业学生根据喜好任选一题。

理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精彩语句,分析修辞手法,体会其作用。

作业分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语文学科的趣味性。

1. 揣摩心情拟写标语,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 情境写作,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2.通过写作,抒发自己对小动物的感情,体会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理念。

课堂总结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生命就像

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能忽视。希望同学们从自我做起,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关爱弱势群体,对事物做出评价时不因感情亲疏而对疏者妄下断语。如果出现错误,我们要学习郑振铎勇于解剖自己,敢于反省。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省的人生没有价值”。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颗闪亮的自省之心。

板书

设计

16.猫

郑振铎

不喜欢——愤恨——愧疚


尊重生命

同情弱小

敢于自省

word该篇《猫》教学设计范文,全文共有295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猫》教学设计.doc》
《猫》教学设计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