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教学设计范文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认识杠杆 | 授课时间 | 6月18日 | ||
教学目标 |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经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课前分析及准备 | 重点:1、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的条件;3、二力平衡条件及推导;4、二力平衡条件应用。难点:1、平衡状态的条件的说明;2、二力平衡条件的推导。 本节课是力和运动关系的延伸及应用,应该是初中力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学好本节课可以加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以后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出“物体受到力还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因是讲好本节课的关键,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 | ||||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 探究教学及实验教学,实验器材由学生准备 | ||||
教学预设 | 教学生成 | ||||
内容预设 | 情景预设 | 效果预设 |
1、讲解中,举例时仅探讨了静止情况,而未谈到匀速直线运动情况,需改正。
2、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学生设计基本分两种情况:(1)课本20页图8.2-2,但没有定滑轮;实验时受摩擦力影响大,经分析拿出课本方案更合理,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2)设计成杠杆平衡条件的验证,尽管不合理,但要肯定学生的设计,对实验的设计分析需另案处理,不宜在本节课展开。
| ||
一、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 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 二力平衡: (1)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业:1、总结本节课知识;2、动手动脑学物理。 | 1、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提问: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内容在实际当中会不会存在? 3、提问:实际当中有无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并举例 4、讨论:物体受到了力为什么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引导: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作用的缘故。 6、讲解:平衡状态 7、提问:物体怎样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8、例证:平衡状态条件: F合=0
9、介绍:二力平衡
10、提问:二力平衡条件? 11、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己设计验证二力平衡条件)
12、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有什么应用? 13、延伸:受力分析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3)确定物体运动状态;(4)列方程求解
| 1、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3、使学生理解平衡状态及其原因。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平衡状态的条件。
5、在平衡状态的基础上理解二力平衡,使问题得到简化,再提出二力平衡条件,水到渠成。 6、使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7、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7、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8、拓展学生视野,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 |||
板书设计 |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
教学评价及反思 | 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效果还算良好,但学生理解的深刻程度不够,须通过练习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