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结题报告多篇范文

(作者:[db:zuozhe]时间:2023-06-11 06:31:55)

【说明】教学结题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结题报告多篇

【第1篇】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前言

课题级别:市级教研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

课题类别:学科教学方法

课题组组成:本课题由市教研室原化学科蔡秀珍老师和教科所高思刚老师设计和组织(组长为蔡秀珍),全市中学共同参加,课题组成员共15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校长1人)。99年7月蔡秀珍老师退休,99年10月市教育科研办公室将该课题定为市级课题,经教研室和化学科同意,由化学科负责初三教研的傅兴春老师担任课题组长,继续进行本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全国教学研究的总动向是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习能力。我室化学学科对课堂教学优化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老师教学的优化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我们着手对教师教学的各种因素的内涵、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于1999年成立了“化学教学最优化”课题组。

在“化学教学最优化”课题研究过程中,在99年9月以前取得的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的最方向,重新调整了研究方向,重点从教学设计方法的优化上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目的: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研究各种教学方式的最优化,期望得出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初三学生。

课题研究时间:1998年9月—2002年7月(原定2001年7月)。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过程。它既有教师和学生的人的因素,又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班风、学风、学习结果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学活动的输入、输出过程,教学活动是在这些因素不断由异步、无序到同步、有序的循环中前进和发展的。

在这些因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他因素都是其学习的外部情境因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优化是影响教与学功能的变量,主要是教师设计的优化,使学生自身因素得到最优化的学习情境和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仅有一定的认知过程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系列的意向过程中的条件(非智力因素)配合,使其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学生自主行为的充分表现。

在诸多的情境因素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习反应输出信息的接收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功能,应在用课程和教材铺设的道路上,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意向心理条件,促进认知过程的心理结构的发展,积极开展学习的动力和阻力的相互消长斗争,用教学效果的反馈强化,增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加速度,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省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是在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中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中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有明确的主体、行为、条件、标准,并以教学需要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以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课题“初中化学教学的最优化行动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把化学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各种行为关系,放在一定的组织形式、途径、媒体和方法等情境中,构成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激发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心理条件,促进其认知心理结构的发展,使师生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处于同课题、同步、同时态的最佳状态,并产生共鸣,从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

⒈实验中的因变量:教学最优化后学生教学目标的到达和情感发展水平的制定。

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自主学习的心理行为表现中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的调节与变化是本实验的因变量。依据《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学实际,我们首先制定了本课题的目标体系:

目标 内 涵 发 展 水平

感受(a) 领悟(b) 追求(c)

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的教学质量 达到 良好 优秀

动机 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心理过程,它是以需要为基础的。 ⑴家长的要求

⑵老师的要求 ⑴老师的希望

⑵家长的愿望 ⑴自己的前途

⑵祖国的需要

兴趣 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并能经常关心该活动的心理过程。 ⑴对某事物或现象有好奇心

⑵想亲自动手尝试 ⑴愿意亲自参与

⑵设法动手实践 ⑴十分乐意地去体验

⑵迫切期望去探索

情感 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和体验的心理过程。 ⑴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⑵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⑴自主地学习

⑵争取圆满完成老师交的任务 ⑴十分乐意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意志 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能支配、调动自己的学习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⑴主动地预习、复习

⑵积极完成课内外任务 ⑴遇到困难不避让

⑵能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⑴能排除干扰,努力学习

⑵即使遇到挫折或失败仍能坚持学习

我们把目标的发展水平分为“感受”、“领悟”和“追求”,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

(a)感受:感知和初步接受。通常表现为对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产生积极的反映。

(b)领悟:领会和觉悟。通常表现为对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能够理解,并能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c)追求:获求和取得。通常表现为对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能够严格遵循,且深刻体验。

⒉实验中的自变量:各种教学情境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设。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心理行为表现,本课题研究的情境创设在实体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这些基本情境的同时,更多是创设一种质疑、探究、联想的氛围,建立教学师生互动的主体结构,达到“以境透思”的效果。我们总的构思是:变适应型为创造性,变同步伐为多样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

⑴教学情境的类型应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如:

创设明确易读的学习目标,调节学习的动机指向,调控激趣。

创设价值展示,需求激趣;学有新知,以新激趣;情感交融,以情激趣;学有成功,信心激趣。增强求知欲望。

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调动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观察,积极思维。

创设形式多样的实验场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内化学生的学习情感。

创设先学后讲,留给学生以思考与想象的时空,师生互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需求;体会成功的喜悦。

创设立竿见影的反馈渠道,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体现主体的生命活力。

创设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形成互帮、互学的奋发向前的风气。

创设学生“说学”形式(学前说学、学中说学、学后说学、学法说学),增强师生、生师、生生的双向多向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寻找最佳学习途径、探索学习规律。

创设形式多种的活动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⑵教学情境创设的时间、空间和频率。

我们把引出课题、解决难点的情境称为主情境,其他情境称为自然情境,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中刻意性明显且对学生感官刺激较强的情境,创设不宜过多,一般每节课2-3次。自然性情境只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认知的发展,则可随时进行。

每种教学情境可以对因变量的一个或几个目标产生激发。

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而非全部过程,教学活动应该向课外延伸,所以情境教学的实施不应只限制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内。

⑶情境创设合理性的判断。

可用下面两个指标衡量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一是教师发生的信号能否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反应;二是师生是否有愉悦的心理体验,进入“情境”之中。根据初中生情绪活动的体验的迅速性和外露性,教师可予以判断。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使学生能进入“情境”之中,参与“情境”之中,乐在“情境”之中,完善在“情境”之中。

⒊学生心理行为个别差异发展观察内容

自变量(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的优化)对因变量(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激发,是通过学生心理行为差异发展表现的。本实验着重观察以下几方面的行为表现:

⑴课内行为

①一般参与度(如精神状态、记笔记、举手发言、参与讨论、提问正确率、板演、完成课堂作业等情况)。

②自我能力展示(如质疑、动手实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向教师挑战、上讲台小结等情况)。

⑵课外行为

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复习情况(作业能提出不同解法,超前预习,自学高年级内容等情况)。

②参加课外学科活动情况(课外读物的阅读、魔术表演、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小论文的撰写、小实验的设计等情况)。

③问卷、交谈情况。

④同学间、师生间关系(互帮、团结友爱、互学、谦虚、自律、自立、自信等情况)。

⑤偶发事情的态度(成功、失败、表扬、挫折态度等自我行为自控情况)。

⑶测试成绩变化。

⑷综合评价。

以上观察内容的目的,是从对学生认识中产生,通过运作重新认识学生,即始于学生,终于学生。学生是实验对象和参与者,又是实验成果的鉴定者和受益者。

观察对象为实验班总体(如抽样不得少于 ),每人一表,分四阶段记录。第一阶段为进入初三时,以物理为基础进行问卷、交谈得出,作为起始水平;第二阶段为初中化学第一章结束后;第三阶段在上一学期末;第四阶段在毕业考试后升学考试前。

教师根据本课题的目标和发展水平建立每一试验对象的成就档案,分四阶段对试验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根据观察、问卷、交流和测试结果,按目标发展水平层次定位。如某一目标达到某一层次,就在对应的位置打“√”。第一阶段的定位为试验对象的起始目标发展水平,由此确定最近发展区的目标,从而选择合理的教学情境。

目 标 动 机 兴 趣 情 感 意 志

发展层次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特殊情

况记录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客观、较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进步,看到不足,选择行为方向,确定合适的目标。因此,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在被观察者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跟踪调查情况,给予客观评价。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信任学生。

⒋课题目标达成评价

本课题目标达成评价性质是目标参照系的绝对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校正教学中的偏差和判断其效果。而情境目标的评价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心理活动的显露大多具有双重性,其次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活动稳定性较差,同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比较复杂。为既简单又科学,还要有一定的可靠性,我们把情境教学目标的评价限定在化学学科课内、外教学指定的要素范围内,注重教学过程的调查分析,采用统计的方法分阶段进行。

首先确定一个一般参考线(如图所示)。此参考线的确定依据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要求的合格率为95%(每一目标的a级水平为合格);化学学科约占初三周课时的12%。且认定情境目标评价与认知评价成正相关。再按每一阶段不同目标不同发展水平综合统计的人数频率作图。

图线分析(以第二阶段兴趣目标为例): (频率:%)

⑴若曲线靠近一般参考线右侧,则认 100

为达标;若离右侧较大,则应防止试验对 80

象偏科性的片面发展。 60

⑵若曲线在一般参考线左侧,则认为 40

欠缺,应对实验中的自变量进行校正。 20

⑶曲线与一般参考线相交,若陡度较 0

小,则实验中自变量应注意面向全体试验 a b c (发展水平)

对象;若陡度较大,则实验中的自变量应注意拨尖。

通过几个阶段的连续统计,根据曲线的变化与一般参考线的位置相对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创设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否有效这一结论。

⒌最优化教学方式的构建

为使我们的构思变为可观察、可理解、可操作,我们对最优化教学的试验程序进行归纳——最优化教学方式的构建。以实验法为主,验证和发展教学多样化选择。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将教学的各要素在整体结构上进行的有效综合,涉及多种方法的选择,并择优形成具体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多样化方式一般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程序、教学评价及案例等要素构成,并通过展示课不断完善。

本课题实验的总模式是:多样化素质教育最优选择法。

所实验的教学程序可归纳为:

提出问题

启迪思维

情境激发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的最优化组合

教学互动

迁移应用

内化素质

三、实验成果

从市级教研课题的研究过程,课题组全体成员感受颇深,从取得的成果中深受鼓舞。

⒈通过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带动了全市化学学科教科研氛围。

课题组共举行了四次论文报告会,从中选出3编印成本课题论文集,其中获省级论文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的有,省级刊物发表的有。《论文集》发至学校化学组,使全市化学学科教科研氛围及质量得到提高,2001年市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行的论文评比中,就收到应征论文2,其中质量普遍较高。

⒉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出一批学科骨干教师。

课题成员中有1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大部分是县(市)区学科骨干教师。由于课题研究成果,有多人被提拔为学校校级领导或负责教务、教科研工作。

⒊学科教学结构和形式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形成一定的新的教学方式,课题组研究的一些运作模式已在部分学校教学中取得认同并应用,带动了全市化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⑴课题组先后开设试验课、展示课15次,由此选编了《课题教案选编》,收集较成功的教案。在此基础上,深入进行教学方式优化模式的构建,选编出《课题教学模式文集》一册。课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市初中化学教育改革新的突破口。其中多种教学情境,如教学目标达成信息快速反馈的“色卡”、学生自我小结、简单效果明显的投影片的制作和运用、师生互补等运作已得到广泛运用。

⑵课题组成员在省级的评优课、实验调演、多媒体课件并评比中有4人分别一、二等奖。

⑶“小论文、小实验”评比已成为我市化学学科有一定特色的活动内容。小论文内容有:学法与体会、知识整理与讨论、观察与思考、建议与设想、趣味实验、化学与社会、科普小品等,这种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应有的发挥。

⒋实验对象和对照对象在心理素质方面以及参加学科竞赛、化学小论文评比、中考成绩等方面均取得明显的差异。

实验对象在情境目标的定向指导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自我调控的能力,增加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常领悟到成功的喜悦,减轻了学习的心理压力,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课题结论

经过对课题目标达成的评价,以最优化为主线的化学教学多样化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师创新意识强烈的前提下,对教学定会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实行教学中的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的具体落实,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努力学习和探索,使自身具备创新意识教师的素质。

创新是对学生的挑战和诱导,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和诱导!

只有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才会体现出育人本质。

如何与本阶段课改理念相一致,使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选择是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式。

【第2篇】语文教学结题报告

柳州市北站路小学课题组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

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

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

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

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第3篇】聋弱儿童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特殊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曾经就如何更合理地安置特殊(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场地这个问题,引起过激烈的争论,至今争论仍在继续进行。那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置他们接受教育的场所呢?随着特殊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成为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真正为那些特殊儿童前途着想的工作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地有不少学校正在积极地探索,但至今尚无成功的先例。

我校自1975年创办至今达26年。以前仅开办聋哑班,称聋哑学校;1995年常熟市人民政府拨款四百多万元新建了校舍,并将本市虞山镇培智学校的23名弱智生并入我校,更名为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

聋哑生和弱智生虽各有所短,但也各有所长。能否让聋哑生和弱智生,靠得近一点,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同一内容,以收优势互补之效呢?据此我校领导提出了“聋弱一体化教学”的设想。为了能顺利地开展这一实验, 我们作了积极而稳妥的准备工作。我们将当年度新招收的弱智生编入聋部一年级班,摸索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开展“一体化” 教学的研究寻找依据。同时我们还在两个培智班中观察哪些弱智生善于和聋生打交道,学习内容、进度接近聋生,以便为弱智生插班物色人选。1996年2月,我们又在聋部七年级一个教学班中插入三位智商在 55-69之间的弱智生,开始了对他们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初步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常熟市教科室的支持下正式向江苏省教育学会申请立项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研究实施聋弱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条件,探索出一套可操作的能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的教学模式,并使之在实施中不断趋于完善;探索聋生、弱智生合班上课以后的班级管理,合班上课后的负效应及其对策,致力于培养、提高聋生、弱智生双方的素质,使二者在同一班级中真正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努力争取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分三个部分:1、原培智班就读,有要求进聋班学习的中、轻度弱智生;2、从普通学校转入或当年新招收的弱智生;3、接纳弱智儿童同班学习的所在聋教育班级全体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和体会

从1996年初的探索阶段起,我们所作“聋弱一体化教学”实验,至今已有五年之多;其间具体可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课题研究实施前我们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分析,了解哪些弱智生与聋生走得近一点,为弱智生插班物色人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小范围实验,在认定方向确无问题,以举确有可能之处后正式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 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正式进行了课题研究。在实施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聋教育班级如何接纳弱智生的问题。一位老师在总结实验经验时撰写了《聋生班如何接纳弱智生》的论文,详细介绍了接纳过程,其中可分“过度接应”、“加强辅导”、“共同建设”三个阶段。我们在接纳前召开了弱智儿童家长会,取得家长们的支持。实施中多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听取同行们的意见,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各自实验情况,并举行班级主题活动,以激发学生同堂上课的积极性。我们对其中两个实验班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第一个实验班中插入了三位弱智生,他们的语文、数学、思想政治课平均成绩为82.6分,及格率100%。第三个实验班等级记分后,四位弱智生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成绩是优秀3门占37.5%,及格8门占100%。课题实验初期至今先后在聋教育班接纳了弱智生14名,分别安排在6个聋教育班进行“一体化教学”的研究。本学年度有4个“一体化教学”班级,占聋部班级数的50%。在这4个实验班中,其中3个班级的班长是由弱智生担任的,占了“一体化教学”班级的75%。实验过程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第一个实验班的三位弱智生,毕业当年被优先落实工作单位。这对在读学生和老师及学生家长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我们感到,实施“一体化教学”获益匪浅,聋弱学生在如下几个方面具有相互补偿、促进的作用。

1、在生理缺陷方面具有相互补偿、促进作用。

不管是聋生,还是弱智生,大都存在着某种心理、生理上的.缺陷,存在着不同 程度的听力、语言、智力障碍。实行“一体化教学”后,他们的缺陷在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一定的补偿与矫正。 弱智生在聋生班就读,意识到自己“能说会道”,比聋生从小失去听力、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优越得多,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请说话好的弱智生,协助老师帮助纠正聋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欠缺。而聋生虽然存在听力、语言障碍,但是智力一般要比弱智生强。他们经常用简单的手语、指语与弱智生交流思想感情和所学的 文化知识,有助于弱智生发展智力,增强记忆力。

2、在社会交往方面具有相互补偿、促进作用。

过去聋生在校内局限于聋生之间交往,很少与“能说会道”的健听人交往。班里来了弱智生后就多了“耳目”,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聋生交往手段,扩大了聋生的交往范围。对于少数口语基础好的聋生来说,更有了朝夕相处,交流频繁的说话的“对象”。反过来,弱智生也经常带些社会上 的“新闻”告诉聋生,使聋生也学会了打听“消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师明显感觉,聋生比以前了解的事情多了,什么“社会治安”、“三资企业”、“企业倒闭”、“下岗工人”,这些社会现象以前需要由语文老师向聋生详尽介绍、仔细分析,现在可由弱智生帮助分担了。

3、在思维发展方面具有相互补偿、促进作用。

在课堂教学时老师一般先请智力较好的聋生来回答,然后请中等的聋生和弱智生来复述。反应迟钝、表 达能力较差的弱智生,在听(看)别人的回答、复 述中思维逐步得到启迪和发展。聋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把有些词语漏掉,发生成份残缺的语病;而弱智生却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爆出“冷门”,毫 不客气地指出聋生的这类问题。通过1--2个学期的共同的学习,聋生和弱智生在语言发 展、思维发展方面相互补偿,相互促进,共同得到了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弱智生到聋班后,对他们思维发展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在培智班堪称“老大”,思维活动已发展到一定的限度;进入聋班,他们则立即感到“上外青山楼外楼”,这样有利于教师为他们创设“最近发展区”来促进他们发展智力,获得知识。

4、在行为习惯方面具有相互补偿、促进作用。

两类残疾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不同,但待人处事,品德行为方面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聋生 大都寄宿在校,他们普遍有爱劳动、肯吃苦的优点,但也有贪小利(个别学生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性;而弱智生大都通学,原来的班级卫生工作均由阿姨包办。实施“一体化”以后,聋弱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弱智生在聋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影响下,都纷纷提前到校,参与打扫校园环境卫生。而当个别聋生有不良习气表现出来时,弱智生却会“呆头呆脑” 地直言不讳:“某某某,你拿别人东西了。”一位沾染不良习气的聋生在弱智生多次直接批评下,行为受到了约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5、在体育运动技能方面具有相互补偿、促进作用。

弱智儿童在运动速度、弹跳、耐力及平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在弱智儿童群体中因为缺乏竞争对手而致运动水平停滞不前;而聋生个个生龙活虎,运动能力及技巧水平普遍高于弱智儿童。经过多次同场练习较量,无意中促使弱智儿童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同样聋生也不愿意在竞赛中输给弱智儿童而丢面子,他们会全力拼搏,努力提高运动水平。结果使双方的运动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互补共进的目的。例如弱智生钱佳东,进入聋班后,经过两年来老师的指导和同聋生的同场较量,运动成绩大有进步,跳远从3.86米提高到4.35米,400米跑从1分16提高到1分07,在校运会上,夺得1500米第一名和4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

由此,对于扩大聋部班容量,节省教育经费也是十分有益的。这从2000年度的实施情况中也可见一点。2000年度,我校聋部(包括“一体化”的弱智生在内)共8个班级58名学生,平均每班7.25人,扣除“一体化”的弱智生7人,班级平均人数为仅6.37人。如7名弱智生,根据他们现在就读的四个年级,需至少单独开办一个复式班。按照我校全年教育经费168.9万元计算,平均每班占用14.1万元,如要多开办一个培智班,就得增加教育经费十多万元。按照一个班级需配备两位教育人员计算,则需多支付教育经费5.2万元。可见“一体化教学”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可谓三全其美。

3、总结阶段:本课题在五年多的实验中,先后召开了8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开展了三次公开教学活动,整理了实验材料16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编辑一本课题研究论文专辑,其中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999年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编入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实践与发展研究》课题成果汇编《科海扬帆》一书,还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省级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二等奖”。其间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迅速得到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理论上提得出见解,实践上拿得出成果的特殊教育科研队伍。其中有一人被评为常熟市教学能力,一人被评为常熟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一人被评为江苏省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可以说这项“一体化教学”研究的成功,创出了我国特殊教育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为弱智儿童的教育安置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六、关系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1、本课题研究探索了一条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路子--聋弱一体化教学模式。2、本课题对于两类儿童实施“一体化教学”后,为聋班扩大了班容量,节约了国家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3、本课题为弱智儿童开辟了一条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创设“最近发展区”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好的素质的途径。4、对于中重度弱智生的“一体化教学”尚待进一步研究。

以上是我们对聋弱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的粗浅认识,我们还有许多方面不够成熟,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如“聋弱一体化教学”的规律、“聋弱一体化教学”的管理及对于师资要求等等。我们愿与教育界的同仁一起实践、探索,也希望各级领导给以指导、帮助。

【第4篇】“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

“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根据《关于在“十五”期间开展教育课题研究的通知》精神,2001年6月---2004年7月,蓟县教研室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经过为期三年的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已如期结题,并取得了预期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发展教育的客观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从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塑造适应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确立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总方向——素质教育。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我们明确了这轮新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务。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落实这些先进的理念和任务,就必须转变原有的一些教学理念,改革障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世纪之交,第三次全教会吹响了向素质教育进军的号角。国家站在整个民族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高度,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的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再加上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格局。以陈旧的教学内容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来改变这种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研究,回应和反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目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指导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广大教师正在大力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新的这轮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这需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淡化学科界限;自主选择合适的教育载体,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服务,为终身学习服务。教学强调均衡性、合作性、选择性和共创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逻辑延伸,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来说,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施过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要求学生手脑结合,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因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能缺位的,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任务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任务:

1.进行教学原理、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可行性、适用的范围,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

2.探索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构建课堂教学新体系的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3.进一步探索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方法。

4.通过创新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与技能,能积极进行创新思维,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方法,形成有实践价值的实验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实验经验论文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要坚持运用各种教学理论的新体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以及江泽民总书记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的指示,根据我国国情吸收发达国家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改革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教学原理、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可行性、适用的范围,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探索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构建课堂教学新体系的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探索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本课题实验从2001年6月起批准立项到2004年7月结束,研究时间持续3年多,中途无间断,研究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6月—2002年7月,确定实验校和子课题,制定可行性实验方案。

2001年6月-8月,利用三个月时间,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并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认真分析论证和筛选,把全县国办中小学、乡镇中小学确定划分为不同层次课题研究试验校。批准实验校根据本身教育资源确定子课题,撰写可行性课题研究方案。

2001年9月-2002年3月,课题组成员开始研究论证,并及时掌握子课题校研究进展情况。2001年6月,结合蓟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蓟县教研室制定下发了《关于蓟县中小学、职校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实施意见》。在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中,倡导全县各学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改变落后的教学结构,构建“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2002年4月-5月,结合我县教育教学实际,探索出适合我县教育的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及其操作体系。如县教研室的“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擂鼓台中学的“立体效应”型教学模式;马伸桥中学的“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等包括各学段各学科多个课堂教学模式,有利地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2002年5月底,在对全县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学校调研的基础上,县教研室中心课题组组织了全县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所取得初步成果的交流活动,会上有8所学校的8个子课题组,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学校将开题一年来研究进展情况及撰写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交流,并把这些典型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向全县推广,推动了蓟县中小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2002年5月-6月,根据全县课题研究实际,制定下发了蓟县《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的意见》,推动了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全县中小学、职校广泛开展此项活动,调动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正确处理了“五个关系”:即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教科研与教师学科基本功、一般基本功的关系,教学改革与常规教学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深入开展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思维方式的“四基”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我县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还邀请北京三十五中特级教师、教科室主任顾义群讲授“双主教学”理论与实践。教研室主任、主管主任和各学科教研员为全县中小学领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讲座8场,举行新大纲、新教材辅导、六年级教材教法和高中会考专场辅导16场,有的学科结合辅导与讲座,还展示了的创新教育优秀课。对干部教师增强教改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2002年9月—2004年1月,重点探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

在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的领导和教师更加深刻认识认识到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课题组成员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手段,及时了解了全国各地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进经验。县教研室又组织全县的课题组骨干教师,到山东临淄、江苏洋思和河北衡水等名校学访,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认真进行学习心得体会交流,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实验工作。

根据我县城乡教育差异,课题组成员可根据蓟县《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的意见》的要求,指导和探索各学段、各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在教研室“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的大模式下积极创建各学科的教学模式。如:小学语文的“单元授课,激情导学,协作实践,能力发展”模式,小学数学的“自学——探究”模式,高中语文的“立体效应”模式,中学语文、数学的“协作实践、点拨反馈”模式等等。不同的教学模式都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以人为本,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我们还通过研究课、研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交流活动,促进全县中小学任课教师掌握《天津市中小学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引导教师从实际出发,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性,使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要求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整体优化,并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贯彻《天津市中小学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新知识、新事物,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2003年4月中旬,全国首届“和谐杯”新课程理念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我县举行。在这次评选活动中,我县也推选了一批学科教学骨干教师参评,对我县中小学今后开展的课程改革和教科研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一次展示新课程理念下和谐教学课堂模式的讲课比赛,也是总结交流课题成果和经验的研讨会,又是一次聆听专家、学者讲解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怎样上课、评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报告会。为我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提供了一次向参加优质课评选的各省市兄弟学校教师学习的好机会,提升我县干部教师新课程理念,推动我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以及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2003年6月上旬,我们先后邀请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等专家为我们教研员作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改革系列讲座。并把课改系列讲座内容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各乡镇教委和国办校,供基层校领导和教师学习。暑期我们又举办了以新课改理论知识为内容的全员培训活动。2003年8月初,对小学业务校长进行培训,举办专家讲座,并分别对小学各学科参加新课改教师进行培训。各学段学科教研员深入各乡镇、国办中小学的课题实验校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反馈,有力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展。

2003年下半年,重点研究、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途径,形成可供操作的教学案例和实施办法。我们进行了区域性教研,分别组织了上仓片,下仓片,邦均镇片,下营片,擂鼓台片等乡镇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观摩课、研讨课和典型课活动,从中总结经验,确立适合我县不同地区的教学模式,并择优向全县推广。

在分片教研,典型课引路的基础上,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进行研讨,对课堂教学及其模式进行反思,尤其是它的可操作性和效应情况,最后进一步确立了我县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科教学创新模式,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同时制定了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教案、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学生评价教师四大方面。

为巩固实验成果,肯定实验者的成绩,我们对点校的实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价,采取了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深入课堂,师生访谈,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课题的进展情况,特别是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价,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阶段:2004年2月—2004年7月做好各种研究资料的征集和数据的统计和终结性成果的总结。

在前两个实验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统计和终结性成果的总结工作。中小学各学段教研员深入基层校开展听课调研,特别是深入山区、库区、边远地区的学校,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指导。集中解决在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毕业班教学管理以及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到一所学校,分别召开中层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听推门课,然后与学校领导反馈意见,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召开座谈会二百多次。听课一千多节,听课教研中,发现典型课给予推广,举办各学段学科教学观摩课二十八节。认真落实市教研室制定的《课堂评价标准》,检查各基层校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以及第五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自评互评情况,指导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各学科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途径,总结出具有普遍性、实用性的教学成果,创建“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精神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并把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典型经验、典型课例向全县推广,推动蓟县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全面提升蓟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全面上水平。

蓟县康各庄中学承担的子课题《构建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构建了预习、检测、解疑、总结规律、反馈的“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现了“四转变”,即:教学思想上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本;教学方法上变结论教学为发现探索;教学手段上变单一传统教学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评价上变区分为激励。学校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下营镇初级中学生物学科承担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效果。传统的生物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生物教师孙凤同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他要求学生把书本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学习科学方法。他带领学生对山区可食性植物进行认真调查,走遍了蓟县北部山区,总面积1350km2,进入过170多个自然村,访问了上千人,对23种野菜进行了Vc含量鉴定,采集制作植物标本153件,制作昆虫标本76种(20盒),学生小论文110篇,搜集编写菜谱180种,编写药膳37种,总结各种治虫方法30余种。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制作以野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也初步了解了野菜采集、运输、浅加工等实用技术。

开展了“蓟县北部山区农林果害虫种类的调查”研究性学习。对北部山区的基本概括、农林果的分布状况、虫灾频繁的原因、农林果害虫种类、习性、栖境、防治的一般措施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写出了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得到了市教委中学处和县教育局领导的好评。

两个研究课题:“蓟县北部山区可食性野生植物调查”和“蓟县北部山区农林果害虫的种类调查与防治”被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五单位作为“种子方案”推荐到 “国家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资源管理库”。天津市教委中学处的领导参观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展览后,当场做出由市教委中学处出资金,包销售,出书的决定。《下营镇初级中学研究性学习初探》一书向全市发行。

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下营中学《在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纪实》一文获“新世纪杯论文评比”一等奖。《天津市北部山区可食性野生植物的调查报告》一文获“双成果优秀论文二等奖”并被认定为市级教科研成果。《在生物学科实施STS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获“新世纪杯优秀论文二等奖”并被认定为市级教学成果,还有三篇论文被评为县级一等奖。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经过三年的实验,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完成了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成果,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一)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许多学科教材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验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或增添教学内容,或调整教材顺序,或开展课外活动,尽可能弥补教材之不足,充实、扩展有关教学内容,为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例如小学数学课题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自己寻找素材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整理和复习课中,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鱼儿乔迁新居时,在哪个物体中最舒适、最宽敞。教师出示三个不同的鱼缸后,让学生先观察,再往鱼缸里倒水,让学生观察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培养在于教学资源的创新。教学的场所主要包括教师和课外活动场所。由于空间的限制,教室很难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和材料。于是,我们以教室内的墙壁、墙角、黑板等为资源,设置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图书角”、“实验角”,开辟了以及时发布学生尝新思维火花和观察日记为核心的“作文月赛”“我爱学数学” “校园艺体活动周”“每周学英语”等系列活动,给学生尽可能创设锻炼思维品质、发展个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园地。还让学生有目的地参加“新世纪、我能行”等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社会,鼓励学生自由地,甚至标新立异地进行探索或创造活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手段的创新。我们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主动学习制作CAI课件的设计等,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激动中展开思维活动,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上地理课《大气的垂直分层》,虽然教师备课时制作课件的时间多花了一点,但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它要比黑板上画一画,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有的甚至在黑板画也画不出来,而多媒体上应有尽有。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长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就必须灵活运用能激发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种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主动参与到对知识内容的构建中去;挫折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演示预先安排好的思维受阻的现象,让学生看到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挫折”,以及如何在若干次“挫折”后又克服了思维上的障碍,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结论。

5、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氛围的创新。在教学中,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是环境,我们经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铺石;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运用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保证。

6、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反馈的创新。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批改作业,用“×”、“√”等判优劣正误,学生看后往往要么不高兴,要么无所谓。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改变了方式:批注应注意什么问题、加上鼓励性评语、要求学生反思悟错等。这样做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认真改正错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我们对实验前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测试对比,并结合三年来学生学习成绩和参与各项比赛获奖情况的统计分析,看出学生通过本课题实验创新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表现在:

1、学生对事物有了较广泛的兴趣,有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敢于发问,善于发问,乐于发问,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2、在解决问题时,能逐步养成思维的发散性、集中性与新颖性,并逐步养成主动地、多渠道地求知的习惯。

3、注意力能高度集中,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多角度观察事、发现事物的特点。

4、喜欢动手,善于把事物重新排列组合,创造新的事物,有试图用各种新的创造技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5、想象力丰富,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

6、有创造毅力,不怕困难有获得成功的自信心。

创新的同时更扎实了学生的基础,我县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全市中、高考等大型考试中,我县的高考一次上线率、重点率名列农口五县第一,其他各种考试也始终名列前茅。会考合格率达99%、优秀率达65%以上。

(三)建立了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小学学段各学科学生学习水平评价作为重点来研究,把它看成是积极推动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小学各学科实行学生学习水平评价,主要目的是要做到“三个有利于”和“一个加强”:即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学习情感与创新的培养。小学各学科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测试与学习情感考查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平时测评与终结性测评相结合,达到分项检测与综合评价相统一,全面评价每一位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确定试验校和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新教材试教、学科教学评价和创新教育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知识、技能、学习情感专题研究,在建立小学考查学科“分项检测、等级评价”的基础上,拟定了《蓟县小学考查学科学生学习水平测评指导意见》,对考查学科的检测内容、方法、要求和标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评价重视知识、能力的评价,更注重学习情感的评价。加强对小学考试学科的管理与指导,改革监控和评价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经过研究探索,实践运用,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逐渐完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之后,我们又深入基层校进行调研,进一步掌握教学评价方案在学校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完善《蓟县小学考查学科学生学习水平测评指导意见》;完成《蓟县小学考试学科学生学习水平测评指导意见》(试行稿)的修订工作,使小学有关学科的教学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

(四)创造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学模式,撰写了大批有价值的经验论文。

第三阶段中,我们征集了国办中小学、乡镇中小学等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城区、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等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途径过程中撰写的论文、经验等100多篇,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80多份。教研室中心课题组举行了课题结题总结报告会。以总结汇报、经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评比和优秀课展示的形式举行全县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推广课题实验经验。

中小学各学科已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典型经验,构建多个教学模式,涌现了多个有实用价值典型课例。

高中学科创建的语文“联想拓展作文”教学模式;化学“导学—探究”化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政治“三自一导”教学法;蓟州中学的“双主体型”课堂教学模式;杨家楼中学《地理学科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数学“问题——猜想——探究——应用”教学模式;“异步目标,导学模式”;官庄镇教委的《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题,以思维规律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城关镇中学的《加强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小学学科创建了“协作实践,点拨反馈”,“以读代讲,感悟教学”,“单元授课,激情导学,协作实践,能力发展”模式,小学数学的“自学——探究”模式;城关小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策略的研究》。

在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途径过程中,有一大批论文、经验发表和获奖:

2003在市教研室教研信息化工作汇报会上夏守山主任以《搞好教研网络建设,开展好网上教研》为题,向市教研室领导和汇报了蓟县教研室在“非典”时期开展网上教研的经验;

2003、7在天津市教研信息化工作推动会上,张秋亮以《技术提升教研,创新决胜未来》为题,向全市各区县教研室介绍了蓟县教研室开展信息化教研的经验;

2004年《天津教育》第一期,将以《北方风来满眼春——走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蓟县教研工作》为题,从领导重视、教研员职能转变、课改培训、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面貌的变化等方面报道蓟县教研室的认真搞好新课程实验的做法和经验。

刘晓英、赵永华执笔的《“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获2003年天津市中小学第九届教研教改“双成果”一等奖;

牛士诚、于俊文、邵焕芝合写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与认识》刊登在2003年7—8期《天津教育》上。

邵焕芝撰写的《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或2001年素质教育新世纪论坛征文市级二等奖;《实施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获2002年市教育学会综合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

高中化学教研员李忠《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获2003年天津市中小学第九届教研教改“双成果”二等奖;

初中“异步目标,导学模式”被收录在市教科院、蓟县教育局联合主编的《走进教科研》一书;

初中英语教研员吴守利《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探索》被收录在张建昌主编的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一书中。

五、课题研究后的体会与思考

(一)课题研究后的体会:

1、教育要改革、模式要更新、教育科研必须先行。

2、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基本保证。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办法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基本途径。

4、教师创造性水平的发挥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基本前提。

(二)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1、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的范围十分大,课题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面广量大,而我们子课题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中小学课堂教学这一领域,如何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也是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2、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只是初步的,是培养一种意识,当前,在权威的评价机构还没有完整科学合理可操作化的体系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究竟怎样进行界定与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其中许多课题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有联系,因此,我们应该乘着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细化地延伸课题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之,通过三年的课题实验研究,我们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和大的提高。今后,我们要在市教育局、市教育学会的领导下,进一步搞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天津教育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5篇】语文教学的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的结题报告范文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

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

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

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

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

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06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第6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情绪受抑,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综述

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已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比如刘显国的《课堂提问艺术 》、王俊《课堂提问的“肥”与“瘦”》等论著,对课堂提问的艺术及策略都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课题研究领域,也有许多教育研究者就不同的学科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王雪梅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中,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以及对授课教师的访谈,从有效性的角度来了解和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实然状态,以及教师对于提问的理解,尤其是教师对有效提问的理解和反思,从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关于有效提问存在什么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有效提问的相应策略。

陕西省宁陕县师训教研中心的陈自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中,更深入地看到现今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低效、无效,并对其进行分析,全面归纳总结小学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提炼出一套规范语文有效性提问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探索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与策略,将这种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做到“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这一研究,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使教师优化问题设计,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和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有效提问,使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同学间有立体互动、有实质内容、有人文内涵、有知识深度,帮助学生构建既有共性又个性的阅读体验,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重组的最优化。 通过教师高效率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回答问题的策略,让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都能完成预设的学业目标。 但是,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教师课堂提问比较随意,欠缺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问题,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与质疑的时间与空间无效提问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基于地区的差异、学校的现状、学生的特点等因素,我们很有必要整理、借鉴他们的策略方法,根据本校实际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课堂提问策略,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不但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提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通过调查课堂提存在的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4、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案例。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只有通过深入课堂进行调查,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能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2、有效性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所以我们将通过对教师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课堂提问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教师课堂提问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提问艺术。

4、小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所以我们课题组将对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题。

3、“有效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六、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研究思路

(1)我们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教师课堂提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原因,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来改变教师的课堂提行为。

(2)我们将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小学数学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途径,构建一套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3)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提的平台,从三大方面来培养学生提能力。第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第二,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多元认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4)我们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要求等方面总结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七、课题的研究原则

1、课堂中心性原则:不管哪一教学层面的研究,都要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

2、全体参与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

5、求异择优性原则: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分析题、解决题,提出尽可能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择“优”。

6、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7、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八、课题的研究步骤及措施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

1、准备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主要工作: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教师课堂提现状及分析(前测)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7月)

主要工作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比赛。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主要工作

(1)调查教师课堂提现状及分析(后测)

(2)撰写研究报告

【第7篇】《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京口实小 崔恒娟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德育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课程。它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教师对这两门综合课程逐渐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很多学生获得了积极体验与社会生活经验。然而,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支撑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自我建构打下基础、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

近几年,各学校虽然在德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很少有深层次的、对诸多问题的统整思考,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当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背景时,来自家庭环境的冲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本课题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调查梳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出现的问题,并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协同解决的策略,对解决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本课题将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载体,通过抽样调查,分析目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梳理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为课程改革中小学品德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支持。

学习材料:

1、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第1版

2、徐英着《新世纪教育启示录》,天津教育出版社,XX年1月第1版

3、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国教育报》,XX年9月10日第3版

4、有宝华:《综合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XX

……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小学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梳理出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了解现状、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

(二)研究内容

1、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2、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标实施、教材处理、学生学习方式)

3、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教研部门、实验学校协同研究,共同分析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理性思考,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实践经验资料和观点支持。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1、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品德课程已经实施了有8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课堂上呈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改课程的特点,为课程目标服务。在教师、学生中笔者就这门功课的学习方式进行了问卷访谈和调查。其中问卷调查涉及实验小学、中心校、普通完小,具体访谈对象有高中低各年段的学生、担任该学科的教师、骨干领导等。基本涵盖了本课程涉及的所有对象。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教师不知如何指导孩子学习,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基本采用的是讲解式教学,相应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接受式学习,学习的过程仍然是习诵、模仿和完成习题。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对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讲解、辨析、填空。

2、小学品德课堂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访谈中可与看到的信息是:只要课堂上开展活动,课堂的秩序就是混乱的,教师无法控制,教学效果肯定也得不到保证。这也是教师不愿意采用活动方式来组织教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另外通过学生和教师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同样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本课程的应采用学习方式都不是很清楚。

应该说,品德课程的两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从事该课程的教师对此都是有所认识的。但问题是不知道在活动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哪些课程目标,所以我们说很多教师对该课程活动性的认识又是浅表性的,所以也就造成了当课堂上学生“动”起来的时候,往往会失控。

3、根据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学生在品德课堂中究竟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

a、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指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学习积极的参与者。这里的 “自主”至少有两层意思:对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认同和肯定;对于教师角色的认定更倾向于引导者、指导者、组织者等。

b、其次应该是以体验为主的体验学习。体验学习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习的过程的体验,二是指学习的结果的体验。体验式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创设和学习有关的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然后围绕这个情境进行教学。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亲验、亲历、亲为。

c、应广泛采用探究性学习。探究其实就是探索和研究,。得出结论后并不是探究性学习的结束,而是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得学生彼此得到启发。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便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考方式。

d、品德课堂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评价。教师要更多的关注每个学习成员的参与度、亲和度、整合度。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各种学习方式都是互为表里的,没有一堂品德课是可以单一采用某种学习方式完成的。

六、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于XX年开始承担该课题的研究,研究的对象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从而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打破时间和时空的界限,多方面获取信息渠道,养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两年多来,在各级专家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课题组教师积极探讨,扎实工作,实验立足于品德课堂,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等学习的有效策略。课

[3]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学结题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教学结题报告多篇范文,全文共有3392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教学结题报告多篇.doc》
教学结题报告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