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合集4篇)范文

(作者:一夜十九次郎时间:2023-08-24 17:02:32)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4篇《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相关的范文。

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合集4篇)

篇1: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精选

中医博大淳厚的情义常常令人感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提出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每次诵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

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

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

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

其中男54例(57.4%),女40例(42.6%);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3.61±1.59)岁。

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标准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

(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

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1.3治疗方法

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

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

(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

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

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0.8~1.0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

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

(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

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0.2~0.3cm,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

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1.4观察指标

(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

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

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

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

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

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

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

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

(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

于第11天记录。

1.5统计方法

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

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

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

见表1和图1。

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0.63±1.62)分,B组(8.04±10.95)分。

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

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0.05),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0.05);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0.05);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0.05)。

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

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

[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

2.2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

见表2和图2。

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0.01)。

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

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

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

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

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

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

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

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

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

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经验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

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1.1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1.2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

因此针灸专家经验总结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

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1.3现代临床研究证据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是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

针灸学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并且疗法丰富,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足以代表针灸临床研究的全貌。

因此,本研究除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还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没有纳入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被认为是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研究设计,证据的论证强度和科学性最佳[4]。

本研究将RCT作为针灸研究证据之一,但对于针灸RCT的评价既要考虑试验设计完成质量,又需考虑到针灸临床实际。

篇2: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中医药能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

中医学毕业论文1 “固本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竭 30 例临床研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 有病 例 均 为 2010 年 1 月 ~2011 年 6 月在我院肾内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 共 60 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 例:男 14 例,女 16 例;年龄 28~65 岁,平均年龄(47.8±16.68)岁;病程 5~26 年,平均病程(7.27±6.32年);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8 例, 糖尿病肾病 7 例,紫 癜性 肾炎 3 例,狼疮 性肾 炎 2 例;对 照 组 30 例 :男 15例,女 15 例;年龄 30~68 岁,平均年龄(54.83±17.31)岁;

病程 6~25 年,平均病程(11.68±10.37)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5 例,糖尿病肾病 10 例,高血压肾损害 3 例,狼疮性肾炎 2 例。

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1-2]拟定。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脾肾两虚、湿浊型中医辨证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 基 础 治疗 。

即 予 优 质 低 蛋 白 、低 磷 饮食 、高热量饮食,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 贫 血 者 皮 下注 射 促 红 细胞 生 成 素 , 每次 3000~4000U, 每周 2 次,并配合服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同时,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预防感染等。

2.2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治疗 的基 础 上 加 用 固 本 泄浊 饮 口服。

药物组成:生黄芪 30g,党参 15g,六月雪 25g,何首乌20g,莵 丝 子 30g,蚕 砂 30g,积 雪 草 30g,生大 黄 3g。

加 味 法 :偏气虚者,加太子参、白术、茯苓等;偏阴虚者,加麦冬、生地、山萸肉等;瘀血甚者,加用当归、丹参、赤芍等;大便干结者,生大黄可加量至 20g;恶心呕吐加黄连、竹茹;水肿明显者,加泽泻、车前草;自汗易感冒、短气者,加白术、防风;

纳呆便溏者,加白术、鸡内金、砂仁;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者,加白芍、天麻。

每日 1 剂,水煎取汁 400mL,分早晚 2 次服用。

2 组 患 者 均 以 1 个 月 为 1 个 疗 程 ,2 个 疗 程 后 进行疗效观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 (1) 中医证 候 积 分 : 参 照 参 考 文 献 [3] 对临床证候均采用半定量等级计分评价方法,即按无(0)、轻(2)、中(4)、重(6),分别给予计分,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变化情况。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膝酸软,恶心呕吐,肢体困重;次症: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口淡不渴,口中黏腻。

(2)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内 生 肌 酐 清 除 率 (Ccr) 的 变 化 、24h 尿 蛋 白 定 量(24hUTP)、血 红 蛋 白 (Hb)等 指标 。

Ccr 计 算 采 用 Cockcroft-Gault 公式:(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0.85 女性)(mL/min)。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3]制定。

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增加≥20%或血肌酐(Scr) 降低≥20%; 有效: 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Ccr 增加≥10%或 Scr 降低≥10%; 无效: 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Ccr 增加≤10%或者 Scr 降低≤10%。

3.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3.4 治疗结果

3.4.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 组 30 例 , 显 效 12 例 , 有 效 14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 86.67%;对照组 30 例,显效 7 例,有效 10 例,无效 13 例,总有效率 56.67%。

2 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CRF 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酸碱失衡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期(ESRD)则需要肾替代治疗。

由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费用昂贵,许多患者难以承受,因此防止和延缓肾衰竭的发生、发展就非常重要。

但对于早、中期 CRF,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一般, 虽然复方 a-酮酸对延缓 CRF 的进展有益,但价格昂贵,临床难以普及,而中医药治疗早中期 CRF 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诸多临床及实验已证实中药制剂可保护肾功能,延缓 CRF 进展。

根据 CRF 临床表现,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 “虚损”、“ 关 格 ”、“ 肾 劳 ”、“ 癃 闭 ” 等 范 畴 , 此 病是由 各 种慢 性 肾 病日久迁延不愈发展而成。

我们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CRF 病 机 以 脾肾 亏 虚 为 主 , 脾虚 运 化 失 司 , 不 能 运 化 水湿,导致水湿内停,同时脾虚不能分清别浊,肾虚气化不利,开阖失司,升清降浊功能紊乱,导致湿浊内蕴,日久化为浊毒,湿浊之邪最易阻滞气机,

气为血之帅,气机不畅,血液循行受阻而成瘀血之证,而瘀血又能阻碍津液运行输布, 以致津停液阻而生湿浊。

故湿浊与瘀血常可因湿成瘀,由瘀致湿,互为因果,交织搏结为患,形成恶性循环,因而湿浊、浊毒、瘀血是促使本病加重的主要因素。

针对慢性肾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我们提出了固本泄浊的治疗大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固本泄浊饮。

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补气以固本;首乌、菟丝子补肾之药阴阳并补,振奋先后天之气,且补而不滞,无留邪之弊;

六月雪、积雪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蚕沙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络;生大黄通腑泄浊。

诸药合用,共奏益肾解毒、活血泄浊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CRF 的进展与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而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及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所致,同时,CRF 时由于高滤过状态的存在,可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增加,导致血小板聚集增加,

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机体在 CRF 时脂质过氧化速率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又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4-5]。

故抑制肾成纤维 细胞增殖和胶原形成,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循环,有助于肾功能的改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有效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胞内的抗氧化物含量,增加抗氧化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水平,

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首乌具有降血脂、调节免疫、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活性的作用;积雪草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 TNF-α 上调所致的肾局部 C3 过度产生, 具有保护肾功能、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蚕沙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贫血、

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大黄具有降低尿素氮、抗凝、降低血黏度、调节免疫、改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肾小管高代谢等作用免疫调节等作用[6-8]。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固本泄浊饮,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

固本泄浊饮集益肾解毒、活血泄浊,调节免疫、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于一体,通过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从而达到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因此,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 CRF 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5 参考文献

[1] 郑法雷,章友康,陈香美,等.肾脏病的临床与进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55[2] 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

中医学毕业论文2 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

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癥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

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

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

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

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

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

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斑蝥、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

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

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穿山甲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

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

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

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

篇3: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篇1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

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

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2.1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

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

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

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

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

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

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2.2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

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

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

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

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

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

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

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

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

篇4:中医学毕业论文

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其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中医将哲理药理融汇贯通,既医形体更疗精神,可谓标本同治。

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1 中医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

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梨状肌狭窄综合征, 是由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一组以臀腿痛为主的临床症候群。

本科室近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法按摩为主,配合刺络拔罐、TDP 综合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138 例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并排除腰骶部其它疾患,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76 例和对照组62 例。

治疗组中男 61 例,女 15 例;年龄 15~66 岁,平均(31.21±6.12)岁;病程 8~722 d,平均(211.26±13.86) d;有外伤史 58 例,无明显外伤史 18 例。

对照组中男51 例,女 11 例;年龄 16~67 岁,平均(30.68±7.12)岁;病程 6~732 d,平均(225.18±14.86)d;有外伤史51 例,无明显外伤史 11 例。

2 组间在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手法按摩为主, 配合刺络拔罐,每日l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

2.1.1 按揉松筋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掌根在患侧臀部及下肢后侧施以按揉或 法。

2.1.2 旋髋拨筋 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令其屈膝并使髋外旋、内旋,同时术者用另一手拇指或肘尖弹拨梨状肌(方向与该肌呈垂直)。

2.1.3 点穴通经 术者用拇指或肘尖点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位。

2.1.4 搓抖舒筋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先用双手掌面在患侧下肢由下而上施以搓法3~4 次,后用双手握住患侧下肢远端轻施抖法。

2.1.5 刺络拔罐 针刺前,先将三棱针和患侧环跳穴处严格消毒,并在针刺部位上左右推按,使局部充血。

然后右手持针,拇食二指挟持针柄,中指紧贴针体下端,裸露针尖,对准所刺部位迅速刺入1~2 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令其自然出血,然后于刺络部位再拔火罐10 min,最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每周2~3 次。

2.2 对照组 局部痛点封闭,强的松 25~50 mg,加利多卡因5~10 mL,5 d 为 1 次,2 次为 1 个疗程。

2 组在治疗过程中均配合 TDP 理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标准进行判定。

① 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下肢活动功能正常;

② 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下肢活动功能接近正常;③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3.2 结果 2 组均经 2~3 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随访最短 1 个月,最长半年)。

见表 1 和表 2。

2 组疗效经卡方检验, 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3.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则有3 例晕针,8 例胃肠反应。

4 讨 论

梨状肌综合征多由于扭转、牵拉等外力,其次由于慢性劳损或伤后失治,或复受风寒侵袭发展而成。

另外,从中医伤筋的角度看,是由于外力致筋肉不协调的收缩、痉挛或出现解剖位置上的微细变化及中医所说的`“筋挛”、“筋走”,再因伤后气滞血瘀又复受风寒侵袭导致气血瘀结及风寒湿邪阻于经络,滞留不散而出现“核”、“块”状物,即中医所说的“筋结”。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及梨状肌本身解剖变异等使肌肉发生充血、血肿、气血壅滞或复受风寒湿邪侵袭中医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吴超英,林 涛,郑梓灌(厦门市第二医院,福建 厦门 361021)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7662表1 2 组疗效比较痊愈5130显效2532无效00等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 从而出现梨状肌症候群。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变异致该肌肉发生损伤性炎症改变, 使梨状孔狭窄,刺激或压迫通过该孔的神经和血管而成本病。

因此在治疗上,治疗组以中医“不通则痛”为理论依据,注重整体,着眼局部,运用手法按摩为主的中医非药物疗法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经络[2],故在这两条相关经络循行路线选取一定的腧穴进行按揉松筋、旋髋拨筋、点穴通经、搓抖舒筋的操作,用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周围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缓解梨状肌痉挛症状、松解粘连、解经止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按摩时应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手法操作由轻至重,循序渐进,严禁粗暴动作,急性期慎用弹拨手法。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效果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直接相关,年龄小、体质强、病情轻、病程短则疗效好;年龄大、体质弱、病情重、病程长则疗效差。

结果证明以手法按摩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高、收效快,简便又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2 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影响

便秘是腰椎间盘病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65%~80%[1]。

该症不仅发生在手术早期,而且还会持续存在于整个术后康复的过程中,给患者增加痛苦。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护理的独特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80 例便秘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1.1.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标准[2],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除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 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 d 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 次或长期无便意。

1.1.2 选择标准 ① 腰椎间盘病变术后患者 ;②年龄21~80 岁 ; ③ 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者 ;④愿意接受中药穴位贴敷及参与本次研究者。

1.1.3 排除标准 ① 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② 皮肤损伤不利于中药穴位贴敷者;③中途退出者。

1.2 一般资料 于 2011 年 2 月至 2011 年 10 月选择我院行腰椎间盘病变手术患者80 例。

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其中治疗组男 24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45±0.5)岁;其中 32 例腰椎间盘突出,8 例腰椎管狭窄。

对照组中男26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4±0.4)岁;其中28 例腰椎间盘突出,12 例腰椎管狭窄。

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麻醉方式、平均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组间、组内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U 检验。

P<0.05 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做好预防便秘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活动,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每日顺时针按摩下腹部2~3 次,每次5~10 min。

2.2 治疗组 进行中脘穴、神阙穴中药穴位贴敷以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在患者病床上实施,取生大黄粉(100目筛)、枳实粉,与甘油拌成糊状,取微量粉糊置于穴贴内[3],用温水清洁局部皮肤将中药穴位贴敷贴于神阙和中脘穴上,轻轻按压。

术后6 h 进行中药穴位贴敷,贴敷 8 h 后取下。

每日更换 1 次,10 d为1 个疗程。

贴敷期间注意贴敷部位的护理,防止过敏、局部皮肤破损等情况。

3 护理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① 排便费力程度: 以排便费力-线性模拟评分法(VSV)来判定。

② 粪便性状评分:以Bristol 大便性状分类作为评分参照。

③ 排便间隔时间:记录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

④ 排便时间:嘱患者记录每次排便所用的时间。

3.2 结果 治疗组第 3 天便秘发生 7 例,发生率为17.5%;第 7 天便秘发生 11 例 ,发生率为 27.5%;第10 天便秘发生 12 例,发生率为 30%。

对照组第 3 天便秘发生11 例 ,发生率为 27.5%;第 7 天便秘发生19 例,发生率为 47.5%;第 10 天便秘发生 19 例,发生率为47.5%。

治疗组的便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药穴位贴敷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有显著疗效。

3.3 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有 1 例皮肤轻微过敏,1例腹痛、腹泻均为轻度,考虑腹痛、腹泻与刺激肠黏膜、肠蠕动加快有关。

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4 讨 论

便秘是腰椎间盘病变术后常见症状之一, 大多由于患者的脾胃功能减弱,再加上麻醉,术中和术后伤口出血, 使人体气血功能失衡, 五脏六腑功能紊乱,脾失健运,易并发肠胀气、便秘。

便秘能够引起患者腹胀、腹痛,舒适度降低,食欲下降,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影响术后恢复,延长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部位的治疗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

治疗组通过中药穴位贴敷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中脘穴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又隶属任脉,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而神阙穴为经络汇集之所、经络之总枢,中药可通过神阙穴疏通三焦气机,使药力直入阳明大肠经,配合中药大黄加大泻下功效[4]。

word该篇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合集4篇)范文,全文共有398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合集4篇).doc》
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合集4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