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寄语】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一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10-03
高职高专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国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将人才定位为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需要,因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学习实际技能,更加贴近社会行业生产需要而设定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我国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院的飞速发展,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急需的操作人员。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是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来定的,它直接面向社会企业需求来进行专业教育和学科设定,一般来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都是社会所严重缺乏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理论上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我国的现实经济背景下,却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矛盾。我国高校的改革和扩招也同样影响到了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一般来说综合素质略弱于普通高校学生,但是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学有所长,能够立即投身社会进行一线劳动,这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尽管社会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是仍然有许多毕业生难以完成就业,每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同样这也是大学最关心的问题。高职高专毕业生可选择面较小,比普通该校毕业生更容易面临失业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扩招导致的僧多粥少现象以外,高校自身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观念也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而且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却延续老路,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学校通常存在一毕业则不管的态度,导致毕业生就业更加艰难。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急需,并且大量的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因而造成了就业难的社会现状。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以来,也给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促使更多的国际企业进入国内,其低端生产市场,解决了一大批急需就业的高职实践人才的就业问题,然而我们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些工作机会往往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难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仅仅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并非拯救了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危机,从更深层次来说,我国大学毕业生也处于社会的底层,是为资本家创造利益的工具,因此,短期的就业并非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长久之策,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已久严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社会之中,如何让毕业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以成为摆在高职高专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高职高专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递增,但市场却越来越饱和,这种结构性矛盾,正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并且对毕业生的教育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社会生产一线的需求,且高校教育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这跟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初衷相背离,造成了市场的不信任。当然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并非简单的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它具有较为复杂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饱和度上升,难以接纳过剩的劳动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极大地影响了现代高职高专院校的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高职高专的专业多以国家重点命脉以及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行业岗位为主,例如医护、教师、电力、机械等等。在现代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新型产业的出现,使得传统行业日趋饱和,而新行业人才需求大量缺乏。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一大批专业院校失去了往日的吃香优势,但是其本身仍然为进行变革,其专业设置仅仅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整,并未真正按照市场额需求,紧抓实践,因此其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仍然不能适应现代新型产业的人才需求,而传统行业却业已饱和,这种结构性的失衡导致了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
(二)学校专业设置欠合理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具有滞后性,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设置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的理念。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并未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仅仅是跟风设置,片面追求全而广,忽视了精而细的学科设置思维,且教师对市场的敏感度不高,难以在专业教育中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导致专业设置和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实践能力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一般来讲其综合素质低于普通高校,不过其实践动手能力却要远远强于普通高校,但是在社会实际情况中,却难以名副其实。高职高专毕业生通常依靠学校的推荐就业,而不敢自己去人才市场宣召就业机会,其闯劲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同时在学校时忽视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所学专业知识面过窄,理论偏多,因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低下,实践能力不强,更加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三、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
(一)就业环境新特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虽然在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难以赶上普通高校,但是其对于某一专业的实践性能力培养,却更加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社会经济的深化变革,给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挑战,在新形势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就业环境稳定。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要旋律,也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全球和平则大家共利,在这个共识之下,经济稳定发展逐渐成为了各国最主要的重心问题。我国在加入WTO以后,经济呈现较快增长,并且社会稳定,整体经济环境平稳,良好的国内环境使得吸引了大批的国际资本入驻,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环境较稳定。
2.就业途径多样。随着国家经济与国际资本融合度的增加,我国从以前的单一经济体,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多元化经济体,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社会资本力量的出现,扩大了国内的就业市场,多样化的经济体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解决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创造了就业岗位,促使更多的毕业生能够就业,繁荣了劳务市场。
(二)就业机遇与挑战
虽然我国从整体上来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不过在新时期的经济大环境中,经济一体化却仍然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一体化促使全球分工更加明确,带动了我国劳务市场的繁荣。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企业加快了其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我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因而受到了许多国际大型制造行业的青睐,并进行重点投资,扩大规模。随着其规模的逐渐增大,使得我国开始呈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特点,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本身的学历因素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特别受到劳务市场的欢迎。国内制造行业解决了大量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并且繁荣了我国中低端的劳务市场,使得我国成为了全球制造加工行业的工厂。
2.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给高职高专毕业生带来了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起步较晚,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长期以来职能从事轻型工业的发展。但是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国家社会经济逐渐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结构方向发展,各产业之间开始进行优化升级和调整,并已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国家经济正在朝着工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最重要的是缺乏一线的操作人员,企业逐渐改变了对于人才学历的重视,而更加注重人才的潜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一点对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3.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求职意愿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时,其薪资水平往往较低,许多毕业生难以接受,这也导致了其求职意愿与企业之间的需求形成矛盾。另一高职高专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往往不愿意到生产一线或者较为偏远的地方就业,其通常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而造成地区性矛盾和需求性矛盾。
4.新兴产业带来的高技术成分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成型。高职高专院校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学习2年,社会实习1年。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较短,其一些院校盲目地追求社会时尚,设置相关专业,但是其本身教育能力有限,难以培养真正具有能力的人才,使得毕业生仅仅能够掌握入门级水平,难以满足社会高端技术层次岗位的需要。
四、解决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数量众多,在目前虽然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从现在开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职业教育方式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针对专项人才的培养而定的,国家需要综合性人才,同时也需要专业性人才。因此,为促进高职高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必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职业教育方式。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形成一定的特色优势。
(二)扩大就业渠道,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丰富就业信息,同时鼓励毕业生多途径、多地区就业,以避免人才扎堆现象出现,影响就业。高州高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也要大力支持毕业生创业活动,并在贷款、税收和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激发毕业生的事业热情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的疏导,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概念其固有职业观念,鼓励其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夯实基础,激发高职高专毕业生到基层干事业的热情。同时要做好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符合自身愿望和能力的就业预期。
参考文献:
[1]刘莉。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2,(5).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47.
[3]姜宇国。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问题和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篇二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经济管理问题分析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上称为主义或思想。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也成为过程使命的一种趋向性价值观标准。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华涛。管理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伯通电子出版社,2011:205-207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上称为主义或思想。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也成为过程使命的一种趋向性价值观标准。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城市化;大学生就业;民办高校;动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58-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据教育部2009年4月的资料,2012年全国有280万民办高校毕业生,比2009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32%。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900万个,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第一,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才能。第二,基础能力,指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是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经过接受大学教育应达到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基础之上。第三,特殊能力,指大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第四,求职能力,支大学生在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只有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 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民办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三、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省教育厅学生处根据国家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则(试行)》的规定部署截至每年9月1日和12月31日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工作,而据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心统计:2008年毕业大学生16.6万人,2009年毕业大学生18.95万人,2010年毕业大学生22万人,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之多创历史新高。因此,黑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片面追求理论知识培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 轻实践的失衡现象, 学校多注重理论课程学习, 且专业教材较为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适应不了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太注重应试理论教育, 实践课程的比重不高, 轻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这日益成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解决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缺乏对社会的足够认识,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行准确的工作定位。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走着独木桥过来的, 所以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 较高的心态。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必须进行调整。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 由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
六、结论
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只是学校的本职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本论文是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2010105
参考文献:
[1]姜国忠, 郑瑛琨。黑龙江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类型初探[D].哈尔滨:龙江省委党校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1.
[2]赵曜。浅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D].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10.7.
[3]郭玉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人口与经济,2010年10月。
[4]高霞光。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5]许巧仙。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2012.3.
[6]蔡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汤录忠。才产业集群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8]魏民州。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9]马永堂。国外改革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措施[J].中国劳动,2012.
[10]张跃飞。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四
关键词:就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据114国际教育网的资料;2007年全国范围有105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3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短短两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59个和8个,可见专业布点快速增加的趋势。目前,本专业不但在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各层次的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立至今已愈10年,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着手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前景。
一、就业现状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专业培养必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笔者针对部分著名高校2008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后发现,
一是就业困难,毕业之后尚有不少没有确定单位的同学,当然这没有考虑因学生自主创业等原因而“自愿失业”的情况;二是升学比例比预期为低,但没有资料表明这种状况是由就业情况所引致;三是职业倾向度过于偏向高校,达到50%以上,当然这种抽样统计较难反映整体形势;四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好于其他类型大学,主要表现在就业去向更为多样、未定和待定单位的人数较少。
进一步对这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料分析表明,就业较好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大部分都要求数学(好多学校还要求数学三甚至数学一),招生方向上更为具体而切合社会实际需要(如教育投入与财政而非教育财政学,教育系统分析与设计而非教育统计学或教育经济学等),课程设置上倾向于数理分析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锻炼。
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此外,有不少毕业生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相对研究生总体在90%以上的就业率统计结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此外,相当程度的职业偏向度是本专业就业难的表现之一。这为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模式适应人才需求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二、发展建议
1.严格控制专业布点。可以说布点过多是本专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不但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对学生就业也有害,这都可能反过来影响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在目前设置本专业博士点的17所大学中,有13所大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就究竟有多少大学是出于扩张规模的盲目冲动,难以说明,但是比例如此之高,值得深究。再者,某一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布点多少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盲目设置培养层次和扩大培养规模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必须要在高水平大学培养,而且最好是硕士以上层次。同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布点要少而精。对于一般的单科性、多科性高校应该严格控制其设置本专业,最多可以作为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对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高校、师范类高水平大学的本专业要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扩招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
2.培养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虽然在众多高校开设(www.haoword.com),但教学人员相对比较匮乏,遑论研究人员。现有研究队伍中既懂教育学,又能熟谙经济和管理的“科班人员”极其匮乏,本专业极为有限的毕业生中也大多未能投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新补充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往往从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调入。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行政领导、兼职教授、转行专家、圈外人士栖身的学术领地,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鉴于学术队伍资源存量不足,难以外聘、选调,只能选拔、培养有条件的高校要遴选一批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目前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优先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适当扩大重点学科覆盖范围。
3.鼓励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和教材。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由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概念平移、理论套用、经验逻辑推演构成了我国当下教育管理学的三大顽疾,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笔者认为,以本专业名称命名的、代表本学科发展现状的学术专著或教材的出现,可以体现本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范式、理论架构、应用范围等,从而进一步成为这个学科专业成熟的显著标志。同时,高质量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材也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保证。目前除了娄成武、史万兵的《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年本书出了第二版)之外,至今尚未有其它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为名称的专著或者教材。相应的,在课程开设上,据笔者注意到的多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显示,一般没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概论》或类似课程。为促进本学科研究范式的建构、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争取本学科的学术空间、统一学科话语,尽快为本学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较高质量的教材,要鼓励尽快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4.完善课程设置及改进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要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倡导开放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面对学制有限、课时缩短、教学内容繁杂的状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基本理
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论,尤其是中高级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形式上,适当引进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外参观实践的形式,扩展学生理论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关于就业的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情况,一般说来,以学制三年的高校而论,前三个学期(部分学校前两个学期)基本上可以把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修完,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分,后面的大段时间都被“放养”式地浪费掉了。应该充分规划利用好三年的培养时间,增强学生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课外素质拓展,增加课外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这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它的课外实践课程直接到学校的分校区、实验农场,通过实地参观、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等互动形式,使学生对高校发展规划、财力资源利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等问题产生切实的体会。上表2列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机构设计。与现有的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更加注重了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扩展适应领域等方面。
5,有条件的高校实行硕博连读。从现在看来,本专业没有设置本科层次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某个专业的内在逻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影响着这个专业是不是有必要设置某个层次的学位教育。由于目前本专业没有本科层次,硕士生的学科背景比较复杂,致使多数硕士生在主观或者客观上把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当作取得硕士学位的捷径(大多数学校本专业考研科目比较简单,多数高校没有数学科目要求)。如果实行硕博连读,不但可以增强毕业生的学术修养、理论功底,也可减少混取学位的投机行为。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自1 998年逐步实行硕博连读制,2003年全部实行硕博连读制的情况看,这一做法的结果是随着硕博连读制的实施,该院研究生培养水平逐步上升,每年的论文总数和SCI(SCI文章90%由研究生参与完成)平均影响因子数显著升高。这也是提高毕业生质量,从而短期内遏止就业不畅对本专业发展产生倒逼效应的有效手段,是学科本身长远发展的基础。当然,就总体来看,实行硕博连读的高校和学生数都不会很多。对于目前有本专业布点的多数高校来说,囿于没有博士授予权和师资设备不健全,仍然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及管理设计,加强学生的基本学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