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qkiki时间:2024-03-19 10:00:02)

【说明】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精品多篇】

汉语言,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篇一

文化对语法的影响

文化对语言有影响,这是一般人都赞成的,并且其影响突出地反映在词汇和文字上。但是对语法的影响究竟怎样,有影响还是没有影响,看法就不同了。就是说有的,其看法也不尽一样的。语法是语言的要素,说文化对语言完全没有影响,恐怕不客观,平心而论,应该说,文化对语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文化对语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

语法一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言规则,一个是指语法学。因此文化对语法的影响,包括对语法规则和语法学的影响两个方面。语法规则,在不同的时期和学派那里,它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从现在比较开放的视角来看,语法规则包括词语、句子和篇章的构成、理解和表达的法则。语法规则是人类长期抽象思维的成果和社团约定。作为抽象思维的成果,它具有极大的人类共性;作为社团约定,它具有民族、区域和团体的个性。因而,我们认为,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人类文化对其语言语法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总体性影响,不同社团所使用语言的语法差异反映出的人类文化的异同,折射出的具体影响。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包括语言,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按照这种理解,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产物,不同语言的差异都是文化的差异。讨论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一定是取狭义文化论,即语言和文化是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确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必须要发掘出文化的理据,或发掘出语言与文化在类型和特征方面的共性。文化对语法的影响,简言之,是一种相似性影响、特征性影响和类型性影响。

一文化对语法的总体性影响

从总体上看,几乎可以说人类的文化和人类语言的语法是同时产生的。文化的发展特点和语法的发展特点,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文化对语法的总体影响,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人类早期最能反映文化的是部落的标志――图腾。从中国的情况看,随着文化的演进,民族的融合,这种图腾文化标,渐渐消逝了,代之以文化无标,或者少标(服饰、国旗等也应算一种文化标)。人类语言的语法也有相似的历史表现,形态十分发达的印欧语,总体走向是形态越来越趋简化,从形态繁标走向语法约标和无标。比如英语的第二人称代词you 原来主格单数为thou,宾格为thee,主格复数为ye,而在现代英语里合成了1种形式(you)了。罗伯特·麦克拉姆等著《英语的故事》(秦秀白等译,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第87页在谈到中古英语时写道:“诺曼底人征服英国时,古英语大多数屈折形式(即词尾变化)已在口头语言中消失,??古英语发生的最为重要的简化或许就是词尾形式的消失”。同样,被有些汉学家看作汉语的一种形态的声调,也是显现出从多到少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现代汉语的方言是古汉语的历史投射,或者说现代汉语方言的声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古代汉语的状况。我们知道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是,有的方言声调有5个6 个,广西玉林方言多到10个,但是代表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汉语普通话却只有4个声调,算上轻声也只5个。这种情况明显表现出形式标志从繁趋约的发展趋势。

到了近代,随着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别国和征服世界,文化接触几乎是以一种强制的方式,把一种文化和一种语言强加给别的国家和别的民族。但是,由于文化的排他性和语言的排他性是十分顽固的,最后其文化接触、语言接触及较量的结果,是殖民者文化和语言的妥协――

形成一种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语(creole)。简单地说,洋泾浜语几乎是用母语的语法说一种外语,克里奥语则是用大大简化和异化了的外语语法讲的外语。一般认为,洋泾浜语是一种临时性的语言,而克里奥语被看作是一种新型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使用者,不仅用它作口头交际,还以之作书面语书写官方文件,把它作为母语传授。克里奥语的语法,是文化接触和语法妥协的表现。就是说,不论一种语言的推行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最后的结果常常是以文化妥协和语法妥协为结局。这和殖民主义者的文化推行一样,在他们推行的产品文化、科学文化、制度文化和信仰文化中,他们是非常希望把他们的信仰文化乃至制度文化,传给已经或将要被它们占领的国家及其人民的。可是他们越希望推行的东西,对方接受起来却越困难;他们越强硬,对方接受就越难。后来,为了让对方接受,推行者不得不放宽很多要求。所以,可以说,殖民地时期,中国人民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大众,所说英语的语法,和他们所信奉的洋教、所实行的某种制度一样,都是两种文化两种语法妥协的产物。

文化妥协和语法妥协,经过较为漫长的历史演变,其结果是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和语法系统的诞生。这种妥协的文化和妥协的语法,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一种中和文化与中和语法,或者说是几种文化和几种语言的融合(因为妥协是双方的)。

如果从语法种类和文化种类的角度看,文化融合和语法中和,是文化发展带来了人类文化和语言语法的增容。不仅东西方两种大文化大语言之间,就是次文化和方言共同语之间,也是如此。就拿疑问句句式来看,在袁家骅等的《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第2版第55页)列出汉语疑问句式中,“v不v?”“a不a?”是普通话的句式,“v不?”“a不?”是方言句式,其举例是:

普通话是不是?好不好?

云贵是不?好不?

可是到了现在,在很多人的“普通话”语感里,它们几乎全都是可以接受的普通话句式了。如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语法研究和探索(2)》,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89页)所列的普通话动词问句句式就包括“v不”这种形式:

a. 你买不买?b.你买不?c.你买吗?

a.他来不来?b.他来不?c.他来吗?(该文没有讨论形容词构成的问句)不过,从文化和语言接触的包容性来看,两种语言和次语言使用者共享的语法系统,其包容性不是均等的,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包容强势一方,而不是相反。在人们的直觉里,好象很多时候是在外国生活的殖民者能接受殖民地的文化,而殖民地人民不太能接受殖民者的文化。同样,方言区操普通话的人,在语言上是处于一种弱势,因而其“语法系统”往往会大于老北京人的普通话系统。比如:非北京人操普通话可能会说“你吃不吃饭?”“你吃饭不吃饭?”这两种句式,而北京人可能只说后一种。

文化对语法学的影响,是把她越来越具有的包容性和越来越丰富的特色,投射到语法学的各个方面。从语法的内涵和外延看,本世纪初,它还主要限于词语屈折变化的狭义形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汉语被认为“没有语法”;接着,形态越来越不发达的英语,在语法学中较先把语法扩展到句法,在这个意义上,汉语有语法了,70年代以前的一些汉语语法书,常常是把语法定义为“组词成句的规则”;最近一二十年来,语法概念的丰富和差异简直让人激奋:如用结构主义理论写的语法书,其语法定义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其语法,则又是人脑中世代遗传的一套言语生成能力。在中国,语法学的主流,是在不断地扩大着其规则的对象内容,语法由词、短语(词组)、句子的构成规则,扩大到句群直至篇章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不仅如此,有的汉语语法学研究,还涉及到投射在语言结构中的交际规则和信息传递规则。汉语语法学的语法分析,也由50年代60年代用逻辑、形态、词类、结构关系分析句子、修改病句,发展到用结构层次、语义关系、语用价值、交际传息功能,来解释句子的语形构成、语形和语义的对应关系、句子容入信息和释放信息的

规则等等。汉语语法学体系,也在经历了30年代――60年代黎锦熙为代表的“词本位”、70年代――80年代朱德熙为代表的“词组本位”的一统体系阶段,进入到邢福义提出“小句中枢” 、徐通锵提出“字本位”、马希文提出“语素本位”的多元体系纷呈的探索争鸣阶段。与此同时,各具特色的语法研究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总的来说,从以上一些个方面看,文化对语法的总体性影响和制约,体现为文化和语法较深层次上的一种特征相似性。

二多种语言的语法所反映的人类文化异同

多种语言的语法所反映的文化异同,是不同文化对语法的局部影响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影响。在这方面,不同语言的语法有时反映出文化的共性,有时则是反映着文化的个性。这里的多种语言,既包括不同种族的语言,也包括一种语言的方言。因而其“种”有的是逻辑上的“属”。为了讨论文化的方便,我们可以在不同层次上给语言分“种”划“属”。

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和汉藏语两大体系,但是两种语言的语法,在体现男女身份的表达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英语有好些表女人身份的词是在表男人相同身份的词上面加一些词缀(如:神god /女神goddess, 皇帝emperor/女皇帝empress, 男主人host/女主人hostess, 英雄hero/女英雄heroine),汉语也有好些表女人身份的词,也是在表男性相同身份的词语的基础上,加上“女”字或相当的词语。例如:他是一个司机丨她是一个女司机;他是一个作家丨她是一个女作家;他是一个英雄丨她是一个巾帼英雄。但是称说男人一般不说“男”字。

在语法学里,一般称带有表示区别的多出部分的语言形式,为“有标”或“有标式”,没有带的为“无标”或“无标式”。无标一般是在生活中占文化主导地位的,如我们吃的肉通常是猪肉,单说“肉”时,一般就是指猪肉,即猪肉可以是无标的。但是说“牛肉”“鸡肉”“兔子肉”时,其“牛、鸡、兔子”一定不能少,必须是有标的。就是说,用无标表主、表众、表常用,用有标表少、表从、表不常用,这是语言的语法共性。这种共性是文化主从众寡的观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男女身份词的有标和无标,是由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社会地位一直处在男人之下,这种人类社会发展形成的共同特点,造成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心理:男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和主体,女人是社会生活外围和附庸,这种特点反映到语言上就反映为表男性的词成了同类词语的构成基础,表女性同类角色的词只能是在男性相同角色词上派生。反过来,如果一个地方的一种社会角色是以女性为主体,即其职务一般是由女性来担当的,那么该词就是指女性。如果偶尔有个男性充当其“职”,“男”字就是必须出现。如“保姆”一词通常是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女性,但是男士要出任这种工作,必须称他“男保姆”;同样,“护士”通常是由女性担任的,男士做护士一般得说成“男护士”,“媒婆”和“男媒婆”称呼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种情况下,女性身份就成为无标的,男性身份就变为有标的了。

接触过英语和汉语的人,或比较过英语和汉语的人,可能有一个感受是共同的:汉语和英语有些句子成分的语序是倒过来的。例如:当我们说到年、月、日的时候,当我们说到国家、省、市、区、街、门栋和某个人的时候,汉语都是从大到小,最大的放在最前面或最上面,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而英语则刚好相反。这是不同语言语法反映的思维文化差异。

同样,当我们说“教堂的医院”的时候,这个医院是属于教堂的;当我们说“医院的教堂”时,则这个教堂是属于医院的。可是英语相同的语序所表达的所属关系,却刚好和汉语相反。1988年《国外语言学》第1期上刊载美国学者戴浩的一篇文章《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该文列举了许多事实说明“汉语语法的基本手法仿佛是按照某些具体的概念原则把句法单位编织在一起”,“把动词作为中心参照点,按时间顺序来排列跟动词有语义联系的成

分”,“它的顺序跟思维之流完全自然合拍”。例如:

汉语 他从旧金山坐长途汽车经过芝加哥到纽约。

英语 he came to new york from san francisco through chicago by greyhound bus.(他来纽约 从旧金山 经过芝加哥 坐长途汽车)

很显然,上面所举的英语句子,从时间先后看,英语的语序是看不出与逻辑的联系的,或者说,英语的语序有与逻辑不一致的纯语言结构顺序。

把上述两种语序现象综合起来,是否可以说,汉语的语序,是逻辑事理的顺序,这种语序的选择,可能与汉文化“尊天理、重长幼”的文化心态有关,汉语的语法好像是在把逻辑事理看作一种天理,语法跟着天理走;英语语序可能与他们的文化“尊后天地位、重主仆关系”的社会价值观有关,语言结构的主从,被看作后天地位尊卑的一种类型?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经常爱讲这样一个笑话:某留学生汉语学得相当好,一天他对一位中国姑娘说:“你很漂亮。”姑娘友好地说:“哪里哪里。”可是这位留学生一听可紧张了,一紧张母语也就出来了:“every where, every where.。”(每一个地方都很漂亮)。这种笑话的产生,从一方面看,是留学生不懂“哪里哪里”的非疑问用法。很可能他学汉语时,老师一般只教了与外语肯否对应的应答和回答。从另一方面看,是留学生不了解汉民族文化所致,因为中国人听到赞扬是用谦虚的方式应答,否则就会被看作比较轻浮。

不仅如此,就是肯定和否定的简单应答,汉语和英语也不尽一样,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否定问句所问内容的肯定回答上。例如:

汉语你不是从美国来的?

对,我不是。

英语aren't you from america?

no, i'm not. (不,我不是)

同样的信息内容,汉语是用“肯定”(对)+“间接引用”回答,英语是用“否定”(no)+“间接引用”回答。

如果从语言的角度看,两种语言的简答方式都由两部分构成:(1)前导性的总说简答(是,不;yes, no);(2)后续性的具体回答(细说)。就其前导性的简答看,英语的肯否是跟着细说(的语法形式)走,是“据后”决定答句“形式”的“定形”性回答,后面是肯定形式,总答用yes,后面是否定形式,总答式用no。而汉语的总说,其肯否则是跟着细说的句子的性质走的定“性”回答,即若细说句是肯定对方的讲法的,用“是”,否定对方讲法的用“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英语是崇“法”的遵“形”语法,汉语是尚“理”的守“意”语法。

从文化的角度看,肯否回答和对赞扬的应答,都涉及到应答的肯否问题:在受到赞扬时,英语常常是用谢谢来回答,是一种礼貌的肯定;而汉语则是以谦虚来对待,属于一种文化否定。同样,上面的前导性简答,汉语用肯定的,英语用的是否定。即两种语言是用相反的语法方式,表达了相同的语言交际功能,并且在各自的语言里都表现出出色的“服务”功能。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问题的答案也可能只能从文化中来找:可能是英语文化是大写己方i(我),汉语文化是大写对方(你和他人)。因为英语回答赞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简答句也是采取标明自己答句语法性质的形式,而汉语受到赞扬时则是怕对方和他方有失落感,是通过否定或贬低的方式,使自己屈居他人之下,求得大家心理的平衡。总之,汉语母语者的语法思维方式,是以对方为中心的,对问句的回答,其简答句也是以对方为中心,针对对方问句所阐述的命题,来进行肯否的评判。

不过,从很多情况来看,语法差异是跟着文化走的,但是语法差异并不一定总是跟着语言的区划走。比如我国在种植上有一个传统的特点:南方是以种稻为主,北方是以种麦为主,因而就形成了跨越方言的稻文化区和麦文化区。两个不同文化区的人,在制造表“粉末状”

物质的词语时,他们都是站在各自文化的角度,选用了其认为最传“形”的语素构成相关词语。1稻文化区的人,是用“粉”(“米粉”一词的词根)来构成下面的词:胡椒粉、药粉、白粉(海洛因);而麦文化区的人却是用“面”(“麦面”一词的词根)来构成这几个词:胡椒面儿、药面儿、白面儿。2我们知道,在我国,稻文化区和麦文化区与方言区划是不对应的:北方方言的一部分是麦文化区,而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和下江官话区以及吴方言区、赣方言区、湘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都属稻文化区。就是说,文化差异有跨语言区划的一面,或者说,文化差异和语言区划有错位的一面。

总的来说,文化对语法的具体影响,是一种特征性影响和类型性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不同语言的语法异同和文化特征与类型的内在联系方面。但是语言类型、语法差异和文化差异,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语法文化差异与其所属语言区划有错位性的一面。

2造词或词语的构造,是跨越词汇和语法两个平面的语言现象。 参看刘丹青:《科学精神: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紧迫课题》,邵敬敏主编《文化语言学中国潮》,语文出版社1995,屈承熹:《怎样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定位》,《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

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试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 篇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试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

姓名:

学校: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4年2月

【内容摘要】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就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民所喜爱。作者吴承恩所刻画的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活而又有特点,使书中唐僧师徒四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其中,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吸引人的英雄人物。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他见恶必除,除恶务尽,不畏艰险,有着顽强的斗志。他不趋炎附势、不畏神权,可谓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典型。对于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长期以来有着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说是农民英雄,有人说是起义叛徒,还有人认为是理想的奋斗者和改革的英雄。其实,无论是大闹天宫时的英雄气概和叛逆精神,还是西天取经时屈服的嫌疑和造福于人群,都是他人生成长的阶段,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历程。因此,研究孙悟空的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孙悟空 勇敢 顽强

目录

一、人性和神性的完美结合(1)

1孙悟空的人性(1)

2孙悟空的神性(2)

二、不畏神权、顽强斗争的英雄形象(2)

1蔑视权贵,桀骜不驯(2)

2勇于斗争、坚韧不拔(2)

三、孙悟空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江湖好汉形象(3)

1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3)

2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3)

四、孙悟空形象对后世的深远启发(3)

1他有英勇果敢、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可以作为永远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3) 2他敢于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3) 3他有着高度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这对于从事任何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富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4)

4他有大志,有情操,不为狭隘物欲所囿,有坚定的信念。有志向,有崇高追求,才会有无比的动力,才能激发自身的潜能。(4)

5孙悟空形象的典型意义还有着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4) 6孙悟空的形象不愧为我们伟大民族力、智、勇的结晶。(4)

参考文献(7)

试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

《西游记》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文化资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具有重大意义。孙悟空是一只破石而生的猴子,无父无母,在那水帘洞中,铁板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难。为消灾脱难,转拜佛门,终成正果。他的故事分两个阶段:一是从花果山称王到大闹天宫,;二是护卫唐僧西天取经。前后两个阶段的斗争对象不同,性格基本一致,那就是在困难面前,他不畏艰险,机智勇敢,顽强斗争,善于应付各种妖魔鬼怪。西天取经路上,他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唐僧离了他就寸步难行。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成长的形象。

一、人性和神性的完美结合

1、孙悟空的人性

作者塑造的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完全具备了人的性格品质,心理特点

(1)他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勇于奋斗。他历尽千山万水,出海访仙学道,希 望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了不让阎王老子暗中管着,保持长生永久,他闯进地府索取生死薄,勾销猴类名字,又打出“齐天大圣”之旗,要做一个与天地山川“齐寿”的大王,更要做一个与天地神佛齐平的大圣。

(2)秉性骄傲,争强好胜,略显无赖虚伪。面对如来佛祖的发问:“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他认为十万天兵天将都耐何不了自己,何妨如来,便道:“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七回)殊不知这些功夫在神佛上界也不过是个雕虫小技。每遇到妖怪,他先把自己大闹天宫的“丰功伟绩”炫耀一遍,再称对方或是妖怪,或是晚辈,奈何不了妖魔鬼怪时也容不得别人小看,争强好胜的性格表露无遗。入住水帘洞后,众猴们都陶醉于快乐之中,他却一人端坐在上,“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何不拜我为王?”这种名至实归的背后掩盖不住的是他的逞强好胜,好出风头的顽劣性。在遇见妖怪厉害时,孙悟空暗想:“??且我照顾八戒一照顾,先着他出头与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过他,就算他一;若是没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孙再去救他不迟。却好显我本事出名。”(三十二回)可见他有时怕战不过妖怪,坏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别人的名誉,内心的虚伪大大超越了兄弟之间的情义。孙悟空靠着泼皮胆量掌管着许多虎狼豺豹,坐上了花果山大王的座位,他和真正的市井无赖一样不愿接受任何约束。在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后,又要披挂一副,龙王说没有时,他却说“‘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当龙王让他到其他地方寻寻,他又道:“‘走三家不如座一家。’??”,“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三回)”本来受人宝贝,就该说声谢谢,可孙悟空不但不说,反而索不到还要动粗,浑然一个无赖形象。

(3)聪明机智、勇敢调皮。在对付妖怪时,他有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钻到妖怪肚子里,打滚、踢腿、上窜下跳,疼得妖怪满地打滚,不停求饶。等他决定出来的时候,知道妖怪乘机要咬,便机

警地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它迸碎了门牙,使它无能为力,束手就擒。这些都活脱脱地展现了悟空的机警和聪明,悟空的这些性格特点都体现了人调皮、泼辣的本性。

2、孙悟空的神性

孙悟空是神,他战胜困难,克敌制胜,大都是凭借着七十二般变化,和手上使的那根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还有他那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他蔑视貌似强大的天国威严,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傲立,自称“老孙”,叫玉帝为“玉帝老儿”;为报复王母娘娘不请他参加蟠桃大会,就来了个“乱蟠桃”,醉酒误入兜率天宫,在太上老君丹房中大嚼金丹,不屈十万天兵天将,打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又是一场大闹,使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大天王无影无踪”;甚至白骨精变成女子、老太太、老翁,三次戏耍唐三藏,都没能逃过悟空的火眼金睛,被他一 一识破。这些事情,决不是一个平常的凡人所能做到的,也正是靠着神通,孙悟空才能闹得天宫,才能除妖降魔,才能取回真经。所以,孙悟空是一个人、神二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神话英雄。在取经路上,悟空与妖魔的斗争,不仅凭的是神通,还凭借着机警和聪明,反映了劳动人民要铲除世上一切恶势力的美好理想和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这个形象一直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不畏神权、顽强斗争的英雄形象

孙悟空在每一成长阶段的艰难险阻面前从不退缩,失败面前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

1、蔑视权贵,桀骜不驯

孙悟空本是在东胜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个天生石猴,他出世之后,就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川过着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不服人间五国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孙悟空对天神们常常出言不逊。在龙宫得了“如意金箍棒”,打转水晶宫,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在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幽冥界,勾魂鬼把他的魂锁去,被他打成肉酱,“唬得那些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阴间天子十代冥王,判宫连忙捧笔,饱添波墨任凭他把猴子之类一概勾去,十殿阎王只好躬身作揖。无奈老龙王与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只好向玉帝进表参奏一番。

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体现了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的反抗精神。什么玉皇大帝,什么神仙佛祖,在孙悟空眼里,都比他高贵不了多少,他和他们没什么高低贵贱。从大闹天宫到被压五指山下,到金箍套头,这时候的孙悟空在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他更像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屈服于任何权贵和腐朽规则的束缚和压抑。金箍套头限制了他自由的本性,在最后封为“斗战胜佛”时,最关心的还是观音菩萨的金箍,而不是封号,他对唐僧说:“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个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他只是想捍卫自己“齐天大圣”的美誉,拥有他自己的天地,但不小心惹怒了天神权威,遭受到了个人主义的惨败。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抗争,五百年的高山压顶,他没有丝毫屈服和退让,不惜用自己生命捍卫着自由和尊严。

孙悟空的这种对神佛桀骜不训的作风,是一种对自由的捍卫精神,是一种对人权的维护精神。黑暗势力再强大也不能阻止他追求自由的理想。

2、勇于斗争、坚韧不拔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的不妥协,不放弃,永远战斗的精神就更愈发强烈。取经路上,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对这些残害百姓,兴妖作怪的妖魔毫不留情,面对受苦受难百姓敢于解救,是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

在乌鸡国和朱紫国,救治了两位国王。在凤仙郡,他不厌其烦不辞辛苦,求助玉帝降雨,解救了全郡的百姓。

在灭法国,救下了一万个和尚的性命。在比丘国,又救下了一千多个小孩的性命。在祭赛国,杀死了祭赛国国王,替两代和尚伸了冤,报了仇。小说中就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赞美孙悟空“专救人间灾害”,“与人间报不平之事”。孙悟空嫉恶如仇,为百姓谋福祉的英雄举止,使之最终修成正果,为天下人所敬仰。

去西天取经,这本来就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业,佛祖传三藏经于世,正是为了渡化众生。在这样一件伟大的事业中,孙悟空获得参与的资格和他实际的参与,已经是在为人民造福了。而之后路上的一切除害行为,不只是为了铲除阻碍自己取经的妖怪,也是造福人群的延续性行为。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了弱者而斗争。 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忠尽力,对唐僧也一如既往地爱护关心。对猪八戒,他虽然不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取经队伍团结。可是他对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为了保护唐僧,唐僧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这一特点,寄托了古代人民要彻底铲除邪恶势力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广大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坚强决心。

三、孙悟空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江湖好汉形象

首先,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其次,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的高明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但他不因为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各种小飞虫到魔洞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孙悟空都逃不过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尽管这些妖魔形态不一,变化多端,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背景,最终还是被孙悟空凭着那双炼就的火眼金睛识破他们,被打的落花流水。他的胆量是超人的,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隐洞暗穴,他都是视若等闲。他在比丘国,悟空得知妖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药,而悟空却要取妖怪的黑心煎药,降伏了妖怪,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的性命。

四、孙悟空形象对后世的深远启发

《西游记》的成功,得益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而孙悟空身上“最闪光”之处集中在“英雄性格”这一内在灵魂之上,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

首先,他有英勇果敢、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可以作为永远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在他身上反映了人民征服自然困难的顽强的意志、无穷的智慧和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可贵,在于他总是鼓励人们不停地地与自然灾害和妖魔鬼怪恶势力进行斗争,摒弃唐僧、猪八戒一类人身上的缺点,给人以鼓舞,值得人们喜爱。

其次,他敢于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时,一方面既要与之严格划清界限,特别是思想上要划清界限,保持高度

警惕,既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在斗争策略上,不能逞匹夫之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悟空在除妖降魔的过程中经常与猪八戒,沙和尚合作且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不能忽视,从而达到最有效地打击邪恶势力。一方面要与恶势力作坚决,彻底斗争,无所畏惧,不能屈服妥协。对于他们我们既要准备“最狠的心”,又要把握住“最利的刀”,只有在斗争中求得胜利,不能在屈服中求得生存。

第三,他有着高度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这对于从事任何事业的人来说,都有着很大启发和教育意义的。孙悟空真正的顽强,是倾注在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扫荡一切妖魔鬼怪,实现他那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和长生不死的人生理想上。这才是他之所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孙悟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积极动脑筋,战胜妖魔。只有像孙悟空那样,有为国为民除害的高度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才能求得生存和前进,才能担当起完成伟大事业的重任。他那种高度的事业心、顽强的意志和不惜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引为借鉴。

第四,他有大志,有情操,不为狭隘物欲所囿,有坚定的信念。有志向,有崇高追求,才会有无比的动力,才能激发自身的潜能。但任何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受住时代与社会的考验。有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是血的代价(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差点送命),有时要抵挡住各种诱惑,特别是权势,美色,金钱,要做到“坚如磐石”,心不被外物所役使。这一点,孙悟空身上就体现的很好。没有坚强的意志与超人的毅力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修身养性,完善升华自己的人性与人格。我们要靠一种心灵之美,精神之光去赢得自己的未来与生活。

第五,孙悟空形象的典型意义还有着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例如他那机灵、乐观、诙谐、英勇、豪迈的性格,既可以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和教益,又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生动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

总之,孙悟空的形象不愧为我们伟大民族力、智、勇的结晶,《西游记》堪称是我们伟大民族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慧的宝藏。在它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可以说不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孙悟空也是具有永久魅力的伟大的艺术典型。

[参考文献][1]刘勃。小话西游[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14: 106

[2]苗怀明。梦断灵山:妙语说西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253

[3]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265

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月亮代表我的心——浅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 篇三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月 亮 意 象

浅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月亮意象

摘要:月亮自古以来就被文人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了他们思念亲人、表达志向、排遣寂寞的寄情物。就连一代文豪苏轼也给予了月亮深深地情感。才华横溢的苏轼,一生命运跌宕起伏,遭遇坎坷,面对人生的磨难,他对生活的热情更加坚执、透彻、成熟。苏轼在中秋佳节万家团圆之际,备思其弟,想到亲人不能团聚,乘酒兴正酣,思绪飞扬、文字灵动,于是就有了千古佳作问世。词人最初是想脱离这令他烦恼的人间,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现实,面对现实,望月怀人,由中秋圆月想到人间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无常,祝福祈愿亲人健康长寿。全诗紧紧围绕“月”字展开,情感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意思层递进深,在矛盾中归于放旷,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给人美的享受。

关键词:水调歌头 苏轼 背景 内容 思想 思念 祝福

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它产生了美好的想象和浓厚的探求兴趣,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像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所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现在,让我们再一次随着他的思绪,来追问一下这美好的圆月,欣赏一下它所代表的纯洁的意象。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建树的文化巨人,也是很有个性的一代文豪,在唐宋八大家中,他与欧阳修并称“苏欧”,是宋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最能体现宋词的特色,书法上也很有建树,为北宋四大家之一,绘画方面造诣颇深,影响深远,尤其是词作方面,在莺娇燕昵的婉约词林里,开拓出一片豪放派的新天地,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历史上诗文词书画兼长着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像苏轼那样,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全方位的代表一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苏轼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是他的一生却起伏不定,遭遇坎坷。20岁时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才子的美谈,一代文豪欧阳修看罢他的文章,表示要让他“出人头地”,年轻有为的他,极受皇帝宠爱,曾被皇帝和皇后看做是有宰相之才而大加锻炼。但在后来的新旧党争的激烈倾轧中,苏轼秉承独立的政治见解,为新旧两党所不容,屡受排挤,连放外任,一贬再贬,并且陷于牢狱,大半生颠沛流离,最后病死在常州的旅舍之中。甚为令人哀叹。

苏轼的一生尽管有接连不断的坎坷磨难,但是苏轼既能用儒家积极进取的“入士”思想去坚定自己的信念,又能用道家旷达自适的“出士”思想去超脱自己,还能用佛家的梦幻的空无思想去化解自己,他以卓异的心志和丰富的阅历,洞悉世事,悟透物理,看破人情,看空一切,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看空一切之后,他并没有撒手放弃,他的生活热情并没有因屡遭不幸而减退,而是更加坚执、透彻、成熟。在他被贬黄州时,他不仅写出了光耀史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而且还别出心裁的吃出了一道名菜“东坡肉”;再贬惠州之时,他乐滋滋的表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些都以被编入初中教材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远窜儋州时,他竟然吟唱道:“海南万里真吾乡”远在天涯海角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家园。贬谪待罪,再别人是难以忍受的困境,他却能苦中作乐,进退出处、

穷通荣辱、离合聚散,在他已经是无往不适,无适不可了,身处逆境中的苏轼身怀经伦、踌躇满志、报负远大,但苦于报国无门,才华无法施展,因而对现实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一些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但是,贯彻始终的却还是他那种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使他的人品和作品向明月一样焕发出了璀璨的光芒,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

古代诗词的典籍中,月亮在古典文学史上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就连初中教材中也有大量描写月亮的诗词。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三点。

(一)借月寄托思念之情:从思念的对有象上说又可分为三类。

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 借月表达自己志向的高洁: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表达他想飞上九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

(三)通过月亮表现诗人的孤独寂寞。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月和影子拟写成人,更表现了与冷月相对,形影相吊的寂寞和孤独的心境。

展望文化长河中名家特色,尽管他们都有不少的名篇佳作问世,他们都有各自的心境志向,但他们比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是少有逊色,近日在教学之余,我又重新拜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的确令我心潮澎湃、肃然起敬。我觉得它就是一首充分体现苏轼热爱人生、豁达乐观、富有神秘色彩的名篇,它独具特点,脍炙人口。词前小序:“丙辰年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作词背景,“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0年)“子由”即弟弟苏辙的名字,当时他任密州知州。自熙宁四年他因于主张激烈变法的王安石一派政见不合而屡受排挤,因而自请外放,做了好几年的地方官。苏辙在此时也遭外放,被贬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任职,兄弟两个情深骨肉,谊胜知己,政见一致,极为相得。苏轼曾发出过“与君世世为兄弟,共给前生未了因。”的衷心祈愿,但公务在身,且相距甚远,他和弟弟已是多年不见,身处边远州郡,使奋励有当世志“的苏轼深感政治上无所作为的苦闷。父母俱逝,家山万里,爱妻早卒,儿女幼小,他在人世间的知己唯有一个弟弟,所谓“四海一子由”。两年前苏轼自请从杭州调任密州就是为了与在齐州任职的弟弟离的更近一些,可以有见面的机会,可“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兄弟俩因种种原因还是无法晤面,值此亲人团聚的中秋佳节,苏轼痛感困惑,倍思其弟,愁肠干结。也许酒可以消愁,其实苏轼也只有借酒消愁,把酒问天,望月怀人,填词寄愿。“大醉”可以说此情此景,苏轼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他需要一种并非沉酣的醉,这可以把自己和他人分离开来,也把他率直的性情从拘谨的生活程式里解脱出来,在一轮明月当中照的中秋夜晚,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夜晚,他又 “大醉”了,他达到了一个似醉非醉的境界,在此境界银辉遍地,思绪飞扬,文字灵动,于是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想到已和自己七年没有团聚的兄弟,乘酒兴正酣,于是就有了这千古流传的佳作问世。

上阙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对月发问,就说月亮吧,他看到的圆月和我们感受到的月亮大不一样,也许我们的心境不同。如今我们整天忙碌奔走,再也没有空顾及这样好看的月亮了,尤其城市的天空被僵硬的楼群割的破碎,又弥漫着朦胧的烟味,月亮现出来的样子也很畏缩而憔悴,而小时候看到乡间的月亮,空旷原野,仰天望月,天还是古人说的“玄”色,黑而虚而深远,月亮是澄明的,很安静又很撩人的悬在天上,给人无尽的遐想,月亮是极平常之物,我们每月都能看到,可它又是神秘的,因为它代表着大地以外的世界,即使我们现在懂得了关于月亮的科学知识,面对圆月也仍然会被它引发出许多奇想,对古人而言,它更是既亲切而又不可理解的,就连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也发出过这样的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什么时间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了作者率真的性格。也隐藏着作者内心对人生的痛惜与伤感。月亮既然跟我们这样熟悉,就像朋友一样,它有责任告诉我们一些跟我们有关系的秘密,同时他也意识到自身与这无穷的宇宙,与这皎洁的明月应该有某种关联,否责追问也就失去了意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对比天上宫阙和人间的生活,传言天上一夕,人间

百年,所以虽知人间年月,却不晓得天上是何日子,作者把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步。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不知道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亮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象自己像神仙一样回到天上,回到月宫,又怕那里凄凉,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了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三句以对温度的感觉,写人的心理倾向,既醉态淋漓,又有所顾忌,不无担虑,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人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矛盾心理,真可谓“奇逸之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文紧密相连,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随人一起舞动,但有点孤单。作者在把虚幻的天上与真是的人间进行了对比,否定了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幸福,还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在这美好的意境中起舞,和自己的影子嬉戏吧!天上那比人间可爱呢!苏轼虽有道家踏虚出世,蝉蜕浊秽的愿望,但是最终还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占了上风,对给自己诸多挫折和磨难的,屡不得志的现实,对悲喜苦乐的人间岁月和俗世的生活倾注了更大的热情,也许这里还有一个令自己时时牵挂的骨肉兄弟。

苏轼思绪飘飞、幻想仙境,想回到月宫里去,脱离这让他无限烦恼、令他失望的人间,但是他终究还是面对现实的,面对生活,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他亲手抹去了这虚无的画境,令人赞叹他美好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承受力。但通过上阙,我们也可感觉到,大抵当人的精神空虚,无所依靠时,他就会向日常的世界周围的事物发问,这也许能帮助我们了解苏轼问月时的心情。

下阙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人生的规律,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怪圈中跳出来,专写“人间生活”,小序中“兼怀子由”之意也随之拈来,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倚户”照在了“无眠”的人身上,这里的“无眠”二字直接涉及到中秋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房中的人迟迟未睡,自己在怀念弟弟,而中秋佳节怀念亲人但不能和亲人团聚的人只有自己吗?有多少个像我一样无眠的人呢?作者由个人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月圆人不圆是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于是以失眠人的口吻埋怨月亮说:“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明月你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吗?为何你偏要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的表达出了对于不幸的离别人们的同情。

接着,词人一改悲伤怨恨的心境,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为明月开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这是对离合圆缺的矛盾的感叹与思考,苏轼深知人生是不圆满的,人间的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时被乌云遮住的时候,又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它们是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月既不可能常圆,人也不可能长聚,正如月亮“一夕成环,夕夕成缺”一样,人生也常是“聚少离多”自古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是一个自古至今,世代皆然,谁也无法避免的永恒的遗憾,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分离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话从人到月,从古至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的意味。

面对圆月,面对今晚,团聚既不可能就在眼前,那么就祝愿彼此健康平安,远隔千里共享着美好的时光吧,所以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的是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享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用但愿领起,情意更为深厚,既然人间的分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到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界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谋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话,我看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远怀》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等这些都表现了作者把心愿交付给月亮,把精神寄托给月亮的“神交”思想,正如诗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但是这首词并不局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夜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更显视了苏轼豁达的胸襟。

从另一方面,苏轼在承认生活的无奈与不完美的同时,努力去寻求和体味其中的美好的东西,苏轼借助月亮来阐释他的人生观:如果说晴夜的圆月象征着完美,那么月缺的夜晚就代表着遗憾,既然万事万物都难免有缺憾,生命包含的痛苦也是必然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如此,与其咀嚼痛苦,人为什么不尽可能品尝快乐呢?这是一个月色清亮的夜晚,与其为仕途的坎坷而怨愤,为兄弟的别离而哀伤,让心情沉闷下去,实不如留恋月色与影徘徊,况且在这月光洒布人间的时刻可以和远隔千里的兄弟共享这月色,也足以慰情了。这种心情伴随了苏轼坎坷的一生,譬如后来他又被贬官岭南惠州时,同样能找到一慰情的方法,有诗为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作为“豪放派”词人代表的苏轼,在这首词中一改往日豪放洒脱的词风,却展现了他细腻婉约的风格。全词风格高旷,风韵清越,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理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下,一会离尘,一会入世,旷达超脱,语句精炼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的词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词中最好的一首,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作者和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广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段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从明月身上看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重读苏轼的这篇名作,确实对我的震动很大很深,使我的心灵跟着他再次经受了一次思念之旅、感动之旅。他心胸的豁达、学识的渊博、品质的可贵、积极进取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是永恒的,它所代表的意象是清新的、纯洁的、美好的,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祝福的载体,是文学家永远唱咏的赞歌。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课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中学语文参考书: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中学生阅读。河南教育杂志社,2014,第六期。

[4]中学生阅读。河南教育杂志社,2014,第三期。

[5]刘福元。唐诗宋词。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康震。谈苏轼的一生。百家讲坛。

(谢松长最后定稿)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911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精品多篇】.doc》
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