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摘要:由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是农村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与学;构建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 (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家庭不仅是学生温暖的港湾,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课改同行。无论是实施课改年级的教师还是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纵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六)健全教育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教育评价有鉴定、改进、激励、管理与研究的功能,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教师教育教学综合量化管理办法,不“以分论赏”,抓管理、促教研、全面评估教师工作;在学生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杜绝公布成绩和用成绩排名次的错误做法;鼓励学校、家长、社区共建有效、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激发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课改文化氛围。
第二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研究
“接受理论”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模糊”的诗教,让孩子回归诗歌王国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研究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模式下教师困惑的调查研究
《爱弥儿》的童年期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与原《自然教学大纲》比较研究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初探
《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形象初探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研究
chant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安徒生童话中的动物形象分析
暴力动画片与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理性思考
被遗忘的大道——对中国古代“学习学”的一、二探讨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城市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及对策
城市小学就近入学制度实施:现状,原因及条件
城乡小学生青春期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以天津市大港区农村小学为例 初探数学史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探小学数学解题策略
初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创设问题情境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现代性”视角重认唐诗的“卢奇马怪”
从《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看小学语文
从刘默耕先生的小学自然教育思想透视当前科学教育改革
从图画书看小学语文教材形式的改革方向
从小学生对理想学校的描绘反思学校教育
从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谈小学儿童的权益保护
当代社会的变革与小学德育内容的更新
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学段小学识字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动画片对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对2014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
对当前“身份”教育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对当前小学赏识教育的再思考
对函数一致连续性判别法的研究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第三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序号 论文题目
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 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见
83
84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
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
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
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100 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101 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102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
103 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
104 "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
105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10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
107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
108 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
109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0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
111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
112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 113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114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 115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 11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
117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思考
118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
119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第四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1.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意义
(1)毕业论文是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本科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大学本科的学习进程中,一般而言,知识学习(课程)、实践训练(实习)和毕业论文三足鼎立,三部分内容各有侧重,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培养方案。在电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学生必须完成71个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就包括毕业实践4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2)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综合检验。
从教学安排来看,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学生的学习即将完成之际,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作用有二:一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来检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遗漏之处,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通过知识的迁移,从已知的知识出发,引发出新的判断、新的概念、新的观点,从而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增殖。
(3)毕业论文是学生专业知识转(更多请搜索wwW.HAowOrD.COm)化为专业能力的必要途径。
学校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能力培养的基地。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在于能力提高的程度。因此,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有一个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问题,在大学学习阶段,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尤为明显。毕业论文就是实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2.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1)科学性
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揭示小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寻求该领域中的客观事实,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提供给其他教育工作者借鉴。因此,完成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应当根据科学研究为总任务,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对该领域中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s226; 选题的科学性。完成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的第一步是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论题。在选择研究论题时,作者应当以自身的能力为基本出发点,选择
那些能力之内的题目并努力完成。确定选题后,应当尽量寻找那些有据可依的材料作为参考。
&s226; 立论的科学性。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在立论上要求作者要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并从中得到符合实际的研究结论。这一过程中不能带有个人的好恶和偏见,不能主观臆造。
&s226; 选择论据的科学性。论据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着整篇毕业论文的优劣与否。在设立或选择论据的过程中,作者要经过周密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实际调查,尽可能多的占有阅读资料,选择其中最有力的观点作为毕业论文的论据。
(2)创新性
任何毕业论文都要有独特的见解,也就是有创新性。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强调创新性即是要求作者在对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只能继承而不能具备创新能力,那么完成的毕业论文将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写作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中的创新性体现在:
&s226; 对研究对象经过周密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没有研究或根本没有涉及过的问题。
&s226; 对资料进行综合、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创新写作任务。要做一个有创新性的作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认真、细致、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要具备创新性首先是要作到对已有资料的全面浏览和分析、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新的写作灵感。
(3)逻辑性
写作研究性论文的目的在于细致、深入的探讨领域内的问题和想象,因此,每一篇论文都应当形成一个相应的逻辑体系。首先,毕业论文的逻辑性体现在内容和深度的理论性上,这是因为毕业论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作者感兴趣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深刻认识。其次毕业论文的逻辑性体现在其整体结构上,也就是文章结构的逻辑性。一般而言,毕业论文不论是偏重理论研究还是偏重实际应用,都应讲究逻辑性,就是要求能够自圆其说,思路清晰。
(4)练习性
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必须完成的作业,不是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因而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应当是练习性。具体表现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质量要求完成;必须在教师的指导、提示下完成;必须联系、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教材的内容;必须经过多次的尝试、反复的修改才能完成;已完成的论文必然存在着很不成熟之处。
3.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一般要求
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除了要作到认清意义,认真对待,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等具体要求方面之外,还应强调以下原则:
(1)专业性原则
毕业论文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自己专业能力的需要,应该围绕着自己的专业去写作。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在撰写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小学教育专业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尽可能地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
(2)真实性原则
一方面,材料应该真实可靠,特别是对于一些事实性的材料(如引文、数据、典型事例等)应做到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观点和结论应正确地反映事物自身的规律,并做到全面和辨证地看问题。
(3)完整性原则
一方面,论文的论证过程应完整,论据尽量做到周密、详尽;另一方面,论文的结构应完整,正文内容部分应该包括序论(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除此之外,格式上应符合中央电大的要求,如标题、目录、内容摘要、参考文献、装订等。
(4)规范性原则
一方面,论文的推理应符合逻辑要求,不出现逻辑错误,如在概念的使用上前后文不一致,违反同一律,判断本身具有歧义,推理的理由虚假,结论与材料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等;另一方面,论文语言的运用应该平实准确、严谨规范,不要使用一些欧式句子和冷僻的词语,语言应表达准确,不必要的修饰语句应尽量删去。
二、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
1.论文的选题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是选择题目。题目就是可研究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论文选题目必须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s226; 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能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如“某一个字有几种读音”、“某一类型的应用题有几种解法”这类问题就不宜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s226; 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一个问题如果只针对个别现象,例如,“如何发展xx同学的智力水平”,就没有必要作为课题。
&s226; 必须有明确而集中的范围和任务。例如,“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范围太大、任务不明确,因而不宜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s226; 要有解决的可能性。像“如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之类的问题,不是教育部门通过研究就能解决的,因此,不能作为题目。
教学实践证明,毕业论文题目选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成绩。反之,题目选不好,往往会使毕业论文写作难以开展,甚至半途而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写作中科学地选择题目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从毕业论文的实践来看,学生选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指导教师提供若干个题目,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这种“点菜式”的选题模式有两个局限性:一是题目往往不适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是无限的,将无限的问题局限于某人或某几个人提出的有限的几个“参考题目”中,必然是挂一漏万。如果只从这些“参考题目”中选择课题,往往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二是容易出现大而空的选题。“参考题目”常常不是具体的研究课题,而是研究的方向或范围。把它们当作题目,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而空的状况。因此,这种“点菜式”的选题不应是我们所倡导的选题方式。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应该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具体选择课题的过程,一般可分如下三步:
第一步是确定范围。选题要先确定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范围,比如,我们可以把差生教育、小学美育等确定为自己的撰写论文的范围。
范围可大可小。不要以为范围越大越好,小范围就没东西研究了。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范围,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在“练习安排”这个较小的范围中,可以有“练习量与练习效果”、“练习方式与练习效果”、“不同学习内容的练习量、练习方式的差异研究”、“不同学生的练习差异”等许多具体问题供选择。能将某一范围的问题逐一研究彻底固然很好,就是只将其中的某个问题研究透彻,也是很大的成功。因此,在确定范围时,不要盲目求大。特别是对初次进行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学生,更应该从小范围着手进行研究。
第二步是提出问题。确定题目范围只是确定了写作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要围绕确定的范围提出问题。
提出和形成一个有科研意义的问题,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提出问题前,要先了解该问题所属领域的研究动态,这就要进行文献的查阅。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前人在这个领域内已作过哪些研究,得出哪些结论,各种观点是否一致,在哪些观点上存在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尚未涉及,哪些方面尚需深入研究。在查阅文献时,不仅要注意文献所提供的内容,而且要注意对前人研究方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或者对前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或者变换思考角度,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三步是题目论证。围绕确定的范围,可以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何从中选择题目呢?这就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论证。
题目论证应从三方面考虑:①是否适宜作题目。②是否有价值。判断题目是否有价值,一是要看课题是否需要,二是看题目是否有新颖性。③是否可行。
题目的可行性,也应考虑三个方面:①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否胜任。②时间是否保证。③能否有效地收集到资料。
2.研究资料的收集
在选题的过程中,我们已翻阅了大量的材料,对题目的中心内容已有所把握。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做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的工作。搜集资料可以说就成为研究阶段的最主要环节。这里的资料,主要指作者在既定目标下从图书情报资料中获取的事实、文字、数据、图象以及理论。资料的搜集要做到:观察要细心,阅读要广泛,归纳整理要细密。
&s226; 要在开始时就制定一个搜集材料的目录
写论文要调查过去的研究成果,明确现阶段达到的程度和今后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上来讲,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制定搜集材料的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会有兴趣。如果从过去开始,对初学者来说,往往不了解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是从中途入手。搜集材料的目录可以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
象的材料。如果是杂志中的材料,可按照刊行的月别,记上作者、标题、杂志名、卷号、页码。如果是单行本的话,要在目录上记上出版单位和发行年月。如果是报纸,要写上发行的年月日。
&s226; 要随时摘录与选题有关的材料
搜集材料,要多要全,没有遗漏,这是最理想的。但是,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有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对毕业生来说,想在短时期内把所有的材料都无遗漏地搜集起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围绕核心问题搜集主要材料,抓住一些重要的、有用的材料,把它记下来,摘写出来。对辅助材料,可放在次要地位来处理,不能不分主次。初学写作者常犯的毛病就是贪多求全。
&s226; 要着重搜集第一手材料
写毕业论文,是培养我们严谨治学态度的一条途径。因此,不能满足于第二手材料,而要尽可能从第一手材料中找根据。文献资料只能是参考,原书才是根本。比如评论杨朔的散文,只读有关评论杨朔散文的文章,不读原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正如自己没有亲自去旅游,只靠旅游说明书来介绍名胜古迹一样的可笑。
&s226; 对搜集来的资料要认真阅读
分析搜集来的资料要区别其正确与错误,找出其不足的,需要补充的,需要发挥的地方。有了这个工夫,这些材料就会变成自己的财富,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经过阅读分析,心里有底,把材料摆出来,就知道这些材料属于哪一类,可以分成几类,哪些是核心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这样,写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如果在阅读分析材料过程中,发现文献上还没有搞清的地方,研究中产生疑问,就要对问题点进行调查,或重新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或访问有关系的人,把一个个问题解决了。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适合毕业论文写作的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通过这些方法进一步收集资料,特别是大量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资料,这是进行论文写作前期准备中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第五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在小学(某某)学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
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某某学科)研究
试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数学,语文,自然....)自学能力培养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论("我"或某某教师)在小学(语文,数学,自然....)学科中教学的特色
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试论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预防危险事件发生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语文,数学,自然,英语,音乐....等某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小学教学中的考试改革研究 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发展
小学各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分析,网络资源分析,教学软件分析,课外读物分析等)研究
"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根据建议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商议,题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难以驾御
结构: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