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方鸿渐悲剧人生的成因范文
目录
论文摘要……………………………………………………………………………………………
关键词………………………………………………………………………………………………
正文…………………………………………………………………………………………………1
一、方鸿渐人物形象浅析…………………………………………………………………………1
二、悲剧成因之知识分子的文化心里……………………………………………………………2
三、悲剧成因之爱情婚姻观念……………………………………………………………………3
四、悲剧成因之社会生存环境……………………………………………………………………4
五、悲剧成因之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人格………………………………………………………6
注释…………………………………………………………………………………………………7
参考文献……………………………………………………………………………………………7
[论文摘要]:方鸿渐——钱钟书先生在其代表作《围城》中极其用心塑造的文学人物形象。其情感围城和事业围城使之成为那个特定年代文化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受过西方先进思想的教育,自诩是脱胎换骨的一代,但心理、思想中双残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加之动荡的时局,使得他们在面对情感、事业时表现的并不像他们自身想象的沉稳、干练,相反是在矛盾中逐渐趋身沉默、虚幻甚至是堕落。并且在这样的悲剧中走完自己的一生。方鸿渐悲剧人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有其自身的文化心理和爱情婚姻观念;客观上有社会生存环境和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以文化价值与人物心理为主线,从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爱情婚姻观念、社会生存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人格等方面入手探讨方鸿渐悲剧人生成因。
[关键词]: 方鸿渐;悲剧人生;成因
浅探方鸿渐悲剧人生的成因
钱钟书是我国20世纪一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其文学创作生涯中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1】。本文从分析《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入手,探讨其悲剧人生的成因。
一、 方鸿渐人物形象
每个人都会有其自身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在中西新旧文化激烈冲突、碰撞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其自身性格的矛盾性和观念的局限性。而正是因为客观、主观因素局限,方鸿渐的人生无论是在情感方面,还是事业方面都注定是在一个又一个“围城”里不断进进出出的悲剧人生。让我们走进方鸿渐的人生,简述一下他的情感围城与事业围城。
1.情感围城
在方鸿渐的情感生活中有着三位极其重要的女性,即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他们就是三个点,串成了方鸿渐的生命线,也见证了其悲剧的人生。苏文纨是和方鸿渐同船回国的女博士,曾经在北平上大学时期他们是同学。在方鸿渐看来苏文纨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份,态度相貌算得上是大家闺秀,和她同上饭馆戏院并不失自己的面子”,但爱苏文纨却勾不出方鸿渐的爱意,方鸿渐只是把她当作在精神空虚无聊时的“消遣伴侣”。奇妙的是回国后,方鸿渐一次拜访苏文纨时,几乎是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她的表妹唐晓芙——“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真心相爱惹恼了苏文纨,使得其对他们特别是对方鸿渐充满了敌意。苏文纨在请来自己的崇拜者赵辛楣刺激方鸿渐未获成功后,气急败坏地向其表妹唐晓芙讲了一些方鸿渐的风流韵事,使得唐晓芙感到伤心和失望。面对唐晓芙的怒斥,方鸿渐却没有力挽狂澜,而是草率地了结束原本还有希望可能修复的真挚爱情。在与唐晓芙分手后,失魂落魄的方鸿渐又与周家闹僵,辞去了点金银行的工作。而后,方鸿渐和赵辛楣一起去了湖南三闾大学教书,在去的途中认识了孙柔嘉。孙柔嘉是位“刚上场地看来羞缩沉默,日子久了就露出专横的意志和多疑善妒的敏感”【2】的女性。她为了得到方鸿渐的爱,巧妙地利用社会舆论,精心设计并导演了“闲话风波”、“家书事件”,在方鸿渐“心境老了许多”的情况下与之结了婚。后来孙柔嘉的离去,留下方鸿渐一个人躺在床上幻想着当年如果和唐晓芙结婚可能会有的情形。这正是方鸿渐悲剧人生的表现之一。
2.事业围城
在事业方面,方鸿渐一回国就发出了“职业不容易找,恋爱不容易成就”的感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战事不断、社会动荡,可方鸿渐靠着挂名岳丈点金银行周经理的抬爱,在其银行里谋了一份月薪一百块的闲职。方鸿渐对这份闲职并不太热心,后因情场失意,又与周家关系闹僵,便辞去了那份“已算不薄,零用尽够,丈人家供吃供住,一个钱不必贴”的工作。辞去点金银行的工作后,方鸿渐在“同情兄”赵辛楣的帮助下,和李梅亭等人一起来到了一个地处偏僻的三闾大学教书,但三闾大学并非是方鸿渐想象中的“圣地”,虽然表面标榜传播现代民主意识,主张国家利益至上,但里面却乌烟瘴气,一群道貌岸然的“君子们”相互拥挤倾轧,勾心斗角。仅三年时间,方鸿渐就被排挤出了三闾大学,后再一次丢了工作,重新回到了上海。回到上海后,靠着热心的赵辛楣的推荐在一家小报社当了资料室主任。在国难当头时,方鸿渐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正义感不打招呼辞去了报馆工作。又一次失业的方鸿渐更不愿寄人篱下,断然拒绝了孙柔嘉为其安排的工作,另一方面他天真地幻想着到重庆去追随赵辛楣。
纵观方鸿渐坎坷的一生,他的人生无论是在情感方面,还是在事业方面都是几经波折之后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本人认为探讨造成方鸿渐悲剧命运的成因应从社会生存环境、爱情婚姻观念、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人格四个方面入手。
二、悲剧成因之社会生存环境
人的性质中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这就决定了人只能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于社会。对方鸿渐所处的社会生存环境,作者一开始就作了介绍:战争已起,开战后第六天日本飞机第一次来投弹,炸坍了火车站,大家才认识到战争真正打上来了,就有搬家到乡下避难的人。面对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的情况,方鸿渐离开富庶的家来到上海,在岳父的点金银行供职,在点金银行工作的薪水虽然不菲,而且吃住都不必贴一个钱,但与以前养尊处优的生活相比还是差了很多。以后在三闾大学教书,上海小报馆当资料室主任,方鸿渐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使其不得不发出“国难时期,万事节约”的感慨。这非但没能刺激方鸿渐的积极进取之心,反而束缚了他,使其徒生感叹。
当社会环境危及到人的生存的时候,往往会逼迫个体在“生”和“义”之间做出选择。正如我国台湾著名学者殷海光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化的展望》中所阐述的那样:“巨匠高高站在时代巨大的旋力轮子上的时候,正是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意义,价值及道德原则受到严重考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如果我们要求动物性的生存,那么就得牺牲崇高的理想,牺牲道德原则,牺牲抱负。如果我们保持崇高的理想,坚持道德原则,保持自己的抱负,那么就难以活下去。这种情形正是孟轲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我们正陷于这一十字路口:是‘舍生而取义’呢?还是‘舍义而取生’?这是人生最大的难题。”不同的人在面对这一人生最大的难题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会以不同的方式解决“生”和“义”之间的冲突。方鸿渐尽管誓“不食周粟”而食之,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道德原则。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要求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皆视自己的气节为生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价值追求随着历史的积淀,每个接受中华传统道德熏陶的知识分子,其性格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正直的因子,即使其行为与道德相违背,但绝不会在口头上宣称自己的不正直。方鸿渐自小在曾是前清举人的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国文,而且在中学会考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因此必会深受中华传统道德的熏染,其性格中必然会有正直的一面。拥有正直性格的人在面对“如果他坚持道德原则和崇高理想,那么他就难以活下去。如果他要活下去,那么就不能不放弃道德和崇高理想。结果,他不是难以活下去,就是必须放弃道德原则和崇高理想”时道德要求定会战胜生物需求,选择坚守道德,方鸿渐便是如此。
方鸿渐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竞利和斗势,口头讲道德,说仁义的是为了宣传。然而,谁要认真讲道德,不被视为傻子,便是认为会吃亏”的时代,而且败坏道德,是获取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质的捷径。如出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苏文纨在抗战时期,不惜利用情人关系走私物品,大发国难财。而方鸿渐“撤了慌了还要讲良心”的正直的道德坚守,与社会生存环境相矛盾,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是“老实人吃得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一箭双雕的兼备了,”悲剧也就无法避免地产生了。
三、悲剧成因之爱情婚姻观念
从现代文明的婚姻观念来看,婚姻应该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婚姻双方地位平等,人格独立,而中国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子女的婚姻是且必须由父母包办的,无任何爱情可言。深受封建婚姻观念影响的方鸿渐父母也为其包办了婚姻,只是那个从来未谋面的未婚妻在方鸿渐即将毕业时意外地死去了。方鸿渐由此摆脱了包办婚姻可能带来的束缚,而且托那个意外地死去的未婚妻的福,在挂名岳父的资助下出国留学四年。在四年留学期间,方鸿渐“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却沾染了西方现代思想,但那是肤浅的,其骨子里占据着主流地位的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道家的无为思想。道家无为思想认为人在现实中是毫无作为的,主张寡欲、无争。在此影响下,人的性格往往表现出怯懦。在北平读书期间方鸿渐受新的爱情婚姻观念的影响萌发了自由恋爱的想法,斗胆写了封信给他的父亲要求解除封建包办的婚姻,但在父亲的一顿痛骂下这一想法便很快就打消了并且常常自我安慰:“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当面对真爱即将失去时,方鸿渐的怯懦的性格有一次暴露无遗。唐晓芙当时只是一时气糊涂了,方鸿渐只要等她冷静下来解释清楚极有可能修复那段真挚的爱情。而方鸿渐没有鼓起勇气解释而是承认自己是不敢再辩。怯懦的性格同时也造就了方鸿渐对于精神上的痛苦和现实的残酷无能为力,而是一味地逃避。方鸿渐明知自己不爱孙柔嘉,但无能为力拒绝她的“温柔陷阱”,婚后,面对妻子与家庭其他成员的矛盾与冲突,无能为力奋起,宁可接受失败。孙柔嘉不满方鸿渐的怯懦,大骂三声懦夫后离去,方鸿渐没有面对这一现实,而是躺在床上用幻想逃避。尽管方鸿渐有追求美好的爱情婚姻的欲望,但他的怯懦的性格使得他不敢反抗,同现实脱离。因此方鸿渐爱情婚姻观念有着“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倒白向小节上认真,矛盾得大可笑了”的特点。
此外,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几千年传统文化里,女性一直都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对于女性来说,男性是她们终生的依赖甚至是她们的幸福所在。苏文纨、孙柔嘉等在女性必须依赖于男性,没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传统文化里,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她们传统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矫正。法国著名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曾这样说过:”女人不是生就成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够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是整个文明。”正是那些在现在看来是畸形的表现形象是一种文明,苏文纨,孙柔嘉等人的婚姻观念都会带有着保守性。
从方鸿渐的爱情婚姻历程来看是,“想携唐晓芙共进‘围城’而不得。拒绝苏文纨想逃避‘围城’然遭报复,最后不自觉与孙柔嘉共筑‘围城’”。这个悲剧可以说是因袭了传统婚姻观念所决定的。苏文纨在方鸿渐向她表明自己爱的是唐晓芙时,受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自然会极不大方的向其表妹讲方鸿渐的风流韵事。孙柔嘉因深谙传统婚姻法则而梦想成真与方鸿渐结婚。方鸿渐保守的爱情婚姻观念与唐晓芙的爱情观念在总体上是“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再加上他的怯懦的性格是不可能有真正结果的。此外,方鸿渐的怯懦性格也决定了他明知自己不爱苏文纨,孙柔嘉却无能为力地与之将爱情进行到底,甚至与之结婚。婚姻正如法国一句谚语说的那样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里人想出来,城外人想进来。方鸿渐因自身观念的保守性和怯懦的性格带来的无力抗争,注定了他只能在爱情婚姻的“围城”里进出逃亡,始终寻觅不到自己真正的情感归宿。
四、悲剧成因之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
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个人经验积淀和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儒释道”的文化,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而道家思想则主张消极出世。道家的宁静超脱、不敢为天下先等观念,在形成中国知识分子的怯弱、得过且过、无力抗争等文化心理起了重要的影响。当人们所追求的价值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便会转向虚无,以虚无重构内心与现实之间的平衡。这时,面对荒唐的现实情况,知识分子为了求得内心与现实的之间平衡,其文化心理就会向道家观念靠拢,而不是把自己的欲求转化为现实行动,他们只是任其在想象里逍遥游,并且导致心理与文化价值相背离。依照生物逻辑,人有了性的冲动就得满足,可是,依照传统文化价值,人的行为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不可以随便‘乱来’。在这类情形之下,怎么办呢?就传统中国的文化价值来说,这是‘人禽之分’的关头。在这种关头,人必须牺牲情欲,而服从道德律令,这也就是所谓的‘去人欲而存天理’。”与之相反,西方现代文化则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其文化价值与心理是相互增长的,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相反,相互矛盾。在方鸿渐所处的时代知识分子在这样心理的作用下急切求得自我发展,但起着主要作用的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就出现了我国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所说的现象,即“辛亥革命以后,西方知识新潮如狂涛般卷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急切从纸堆中钻出,又不幸落入狂放怪诞的路径。一时风气,人人提倡新学,人人自期为新人”,“而不察西方文化并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天下观,即人类之道义观和伦理观,其世俗极强烈,权力意志之追求极执着,个性之我肯定极坚决。一切全落在物质与权利之上。如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外言之,已不能有超越现实,而作高一级向往之精神表现;自内言之,又不能超越小我,牺牲个人,对社会大群体生之关切。”【3】这样就形成了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即中又西、即新又旧,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价值使其命运蒙上了一层可悲又可笑的色彩。在方鸿渐身上,其悲剧的一生就是外在的呈现。
方鸿渐是作者诠释中西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比较而塑造的一个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他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文化使他有着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愿望和冲动。这一复杂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方鸿渐“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惘和盲动性”【4】方鸿渐因自身存在固有的性格弱点和文化心理的复杂性,在中西文化价值的冲突中找不到出路,从而注定了他在中西新旧文化价值中不能选择其中一种来作为,只能放任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文化价值在自己身上同时作祟,任其调和且冲突着。文化是一种埋藏在人的意识中的积淀物,在一点外部的条件的刺激作用下便会化作一股强大的心理力量,指引着人们去追求自己所欲求的东西。方鸿渐没有认识清楚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的价值差别,从而选择其中一种加以坚守或取长补短,其文化心理是复杂的,这样方鸿渐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围城中掩蔽自己的价值欲求, 从而走完悲剧的一生。
五、悲剧成因之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人格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个体欲求必须与社会的道德相符合,两者矛盾冲突时要压制自身的欲求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这种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主要凭借自身的认同而缺乏必要监督机制和力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成就人格方面往往出现两极的情况。正如我国学者徐观复先生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中指出的那样:自本自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的根深蒂固;但在道德上却只能成就少数人,而不易成就多数人。道德的对象是各人自己的心,其尺度也是各人自己的心。心在内里,可内视而不可外见,可省察而不可计量……既不可能在客观上摆出来如轻重长短之不可争;也不能如产业传承不可易。这种只能信自己而无法传于他人,只好看自己而不能看他人的格局,若不向上升起而向下坠落,便可一转而成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格局。因而,中国知识分子常是由文化上以道德之心为一切的出发点,一转而为以自利之心为一切的出发点,由以一切为充实个人道德之心之资具,一转而为以一切为满足个人私利之心之工具;于是中国文化在成就人的人格上,常表现为两极的世界。”【5】笔者认为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与生物性相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的特征是压制个体的欲求,消溶个性,也就是说,在“天理”和“人欲”相冲突、相矛盾的时候,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然而人和动物一样具有吃喝等生物属性,即生物性始终都会发生作用。在强大的以“存天理灭人欲”的文化价值取向的文化氛围中,在生物逻辑与文化价值处于激烈对抗状态时,少数的人坚守并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公认的道德相一致,而大多数人为了实现自身生物性需求往往采取曲折的方式,表面看来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要求,而实际却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这样就形成了此种现象:社会道德对少数人来说具有约束作用,塑造出正直的人格;而对于大多数人社会道德只是谋求生物性需求的手段和工具,于是陷入了虚伪的境地,随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这成了中国国民人格的一大特征,集中体现在面子观念上。脸的内涵是自尊和知耻,面子的内涵是自我掩饰或虚饰。
在围城众多人物中方鸿渐算得上是一个要脸的人,他坚守的道德使他对自己不光彩的事无法释怀,对李梅亭、顾尔谦等人的“可耻的堕落”而感到厌恶。然而方鸿渐从小就过着衣食住行有人打理的养尊处优的生活,这养成了他不懂人情世故的致命的性格弱点。那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要想实现自己的欲求必须要建立必要的人情关系网,否则处处会受到他人的打压、排挤。方鸿渐因要脸坚守的道德与社会普遍因面子坚守的道德在实质上格格不入,自然也就无法逃避,以妻子如衣的精神胜利法,对悲剧的命运进行自我安慰。
由此,方鸿渐以其自身的矛盾性和其具有悲剧色彩的一生作为中国三四十年代在中西文化作用下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那个阶层的生存与精神状况,而造成方鸿渐的人生悲剧不仅有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有其自身的原因。
注释:①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②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3页
③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5页
④解志熙.病态文明的病态产儿——论‘围城人’方鸿渐.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第320页
⑤黄克剑,林少敏.徐复观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
【1】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钱钟书.围城.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3】张丽华.解读方鸿渐的尴尬人生.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
【5】李莘.在悲剧的背后——论《围城》的文化与人生底蕴.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9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