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策略研究报告范文

(作者:常想一二4988时间:2022-03-15 10:40:15)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策略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培养劳动精神作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该《意见》印发后不久,教育部又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劳动教育落地、落实。目前,在劳动精神培育方面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但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网络文化等冲击和影响下,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发生转变,尤其是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逐渐被人们忽视,出现了轻视劳动的苗头,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更是被淡化、弱化。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家庭的和谐,影响到社会文明程度甚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劳动精神培育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核心路径,通过开展相关方面研究,可以加深大学生群体关于劳动精神内涵、理论基础、教育内容的理解,使得劳动教育理论研究更加具体、全面、系统。

第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中国精神理论。劳动精神是一种精神指引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劳动精神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精神理论向纵深层次发展。

2.现实意义

第一,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是造就时代新人的需要。国家的各方面建设,都需要时代新人把丰富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中,进而拥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勤俭、奋斗、创新、奉献”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新时代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的劳动精神,对于培养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涵养劳动情怀、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劳动,都可以在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体魄,投入到中华民族追梦、圆梦的时代洪流中。

第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是解决部分大学生劳动观扭曲、劳动能力萎缩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后,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劳动精神现状:在分数是教育的指挥棒下,盲目追求成绩,认为脑力劳动至上,不尊重和轻视体力劳动者。在经济互联网时代,盲目追星、崇拜网红,幻想通过直播致富,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等。这些消极的表现严重影响新时代大学生“五育并举”协调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针对劳动精神概念的研究。新时代赋予了劳动精神更深层的内涵,劳动精神一方面体现着“劳动”本身,另一方面超越了“劳动”本身,是劳动认知和体验的有机结合。贺兰英认为,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赵浚,田鹏颖认为,新时代劳动精神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立德树人内涵;有学者认为,劳动精神包括劳动者伟大精神、劳动伟大精神两个方面;还有学者认为人类的劳动精神主要包括: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使人幸福的为民精神,劳动最光荣、动要勤奋的敬业精神,劳动靠智慧的科学精神。

第二,针对当代劳动精神培育现状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现状不为乐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使得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面临巨大挑战。张燕平,朱志明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为: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劳动价值判断;社会思潮淡化劳动精神的追求;理论和实践脱节,阻碍劳动精神培育的步伐;柴永昌认为,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生活、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劳动业态发生变化,劳动教育面临新挑战,不劳而获、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劳动精神的弘扬;李洁认为青年群体中蔓延的“空心病”“丧文化”“啃老”“佛系”“我太难了”等文化正弱化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退化了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导致部分大学生忽略劳动的价值,在劳动中“慢作为”甚至是“不作为”,形成了劳动精神培育的负面影响。

第三,针对弘扬劳动精神路径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弘扬劳动精神路径应拓宽渠道,积极通过个人源动力、学校主渠道,有机结合社会、家庭的培养环境,全方面多层次的有效提升劳动精神实效性。赵浚、田鹏颖认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培养路径应通过塑造劳动的人格、重构劳动的认同、鼓励劳动的创造、完善劳动的制度等,探索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新路径;吕国泉、李弄认为,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不仅要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让劳动成为个人的自觉行动,还要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黄燕认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一要实现理念的转变,强化劳动精神的教育引导;二要创新实践模式,促进劳动精神的实践养成;三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劳动精神的弘扬风尚;四要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弘扬劳动精神的长效机制。

2.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和网络搜索,暂时还未找到国外关于劳动精神的相关论述。但是,国外关于马克思劳动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成果较为丰富,可以为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借鉴。

第一,关于马克思劳动观的研究。马克思劳动观是人类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国内国外都有很多研究成果。国外学者们从人本主义视角、经济学角度等方面对马克思劳动观进行研究解读。

第二,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研究。马克思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把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作教育发展的基础。列宁作为该思想的后继者,他指出资产阶级教育致命弊端之一是教育与组织劳动脱离,要达到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所要求的高度,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觉悟就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国外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纵观世界,有很多国家都对劳动教育理论进行研究。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以劳动教育为前提,建立在劳动教育之上,否则教育这个事情就没办法做好。埃德温·怀特认为劳动教育即工人教育,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在内的相关技术知识教育,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劳工问题,能快速理性的找出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他在担任中学校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劳动教育思想,他提出“劳作学校”这一构思,把劳动教学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并聘请专门从事劳作教学的教师进行指导。其劳动教育思想适合当时社会发展,也对当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收集法

国内学者们对于劳动精神相关研究的成果还是较为丰富,为了更好的理解劳动精神,需要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查阅与此相关的书籍、学术期刊等,明确大学生劳动精神研究中己经有哪些研究,对哪些问题还没有研究,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研究出有效果的培育路径。

2.问卷调查法

为了获取实际数据,达到预设目的,支撑理论,以不记名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真实了解大家对劳动精神的看法以及当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现存问题,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3.系统分析法

本文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总结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内涵、培育现状时,通过整合相关材料和问卷,系统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奠定基础。

三、相关概念

(一)劳动精神

1.劳动精神的概念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人脑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思想和观念的集合,可以给予人巨大的力量。精神上越富有的人,越能战胜困难,越发能成就伟业。人类劳动是“劳动精神”产生的实践基础,“劳动精神”是社会劳动实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化与发展。劳动精神产生于最广大劳动者的伟大实践,是劳动者在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从古至今,劳动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对劳动精神概念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汤素娥认为劳动精神是关于劳动的理念认知和行为实践的集中体现,凝结了坚守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和热爱劳动的价值取向、涵育科学劳动、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以及锻造体面劳动、创造性劳动和幸福劳动的实践品格。[]檀传宝认为劳动精神,主要指人们对劳动的热爱态度以及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积极人格气质。[]

2.劳动精神的四个基本维度

崇尚劳动。崇尚劳动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劳动是成就伟业最为可靠的一种方式,社会主义大厦是依靠劳动人民建造,我们要尊崇和认可劳动者;二是赞赏劳动的道德价值,劳动是一种美德,强调的是劳动的道德价值;三是对劳动者品格的赞美。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是劳动者对待劳动热爱程度的心理态度变化。第一个阶段是对人类劳动充满憧憬,想要体验劳动,想要投入劳动的意愿明显;第二个阶段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现了劳动的有趣之处和感受劳动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并且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即使意识到劳动很辛苦,还能够继续保持对劳动的热忱,仍想要继续参加劳动;三是在劳动中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后能更加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辛勤劳动。辛勤劳动是指劳动者不畏惧辛苦和劳累,能够敬业乐业、艰苦斗的行为。依靠勤劳,我们实现了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只有依靠勤劳,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民生在勤,勤则不医。中国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大劳动者们革路蓝缕、历尽沧桑,终于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转变为经济繁荣、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的新中国,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靠广大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实现的。

诚实劳动。诚实劳动主要描述劳动的道德维度和道德价值,劳动是否有意义和价值首先建立在道德伦理底线基础上,劳动如果夹杂着虚假和欺诈,必然会使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时代在变迁,社会一直在发展,诚实劳动虽然艰苦,但却坦荡踏实,只有诚实劳动,才能使劳动者真正获得劳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诚实劳动是化解各种矛盾、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

1.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概念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概念,是一个复合概念,既包含了新时代概念,又包括了大学生劳动精神概念,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概念不是新时代和大学生劳动精神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是指肩负新时代使命的“00后”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劳动时逐渐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以及表现出高尚的精神品质。

2.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在理念认知上,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是对公民最基本的要求,每一个人对劳动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尊重劳动即在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尊重劳动者创造的成果以及劳动者的劳动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对劳动本身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爱惜。每个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明白各种劳动形式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热爱劳动。劳动创造了历史,成就了现在,也会继续书写着未来。热爱劳动不仅是对劳动本身的热爱,更是体现在劳动过程中即使意识到劳动的艰辛还能继续保持对劳动的热忱,进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精神,是指在劳动中保持积极态度和足够的热情投入劳动,劳动者不仅能体会到劳动成果的珍贵,更能体会到劳动后的身心愉悦和满足。

崇尚劳动。崇尚劳动是对劳动和劳动者地位的认可和推崇。换言之,崇尚劳动是对劳动者社会地位的伦理表达,也是对劳动独特价值的权威认定。劳动是通往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不管是处于哪个时代、哪种历史方位,崇尚劳动应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崇尚劳动,才能释放劳动的独特魅力,进而提升对劳动者的认同,从而为奋进时代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

二在思想观念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劳动最光荣的口号,一路伴随着共和国共同成长,“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最早流行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工农政权边区和解放区。然后一路高歌,在建设时期发展势头更是迅猛,“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都是践行劳动最光荣的真实写照。

劳动最崇高指的是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崇高。崇高一词,从古至今都有论述。崇高一词在中国古代,被列在“纲常”“圣贤”这一位置上。现如今很多人认为崇高是虚伪的、虚幻的,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是个别人的特殊行为,其实崇高是接地气的,触手可得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变得崇高,我们拥有的历史辉煌以及今天的成就都离不开劳动创造。

劳动最伟大指的是广大劳动者伟大以及所从事的劳动伟大。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来自于广大劳动人民,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时代在发展,广大劳动者作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在变迁,广大劳动者是引领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大劳动者发挥了“奠基人”的作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有了现如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

劳动最美丽指的是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者人格上的美。在劳动过程中可以创造美、生产美,并且彰显了劳动者人格上的美。不管是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内的哪一种劳动形式,其劳动过程中都可以创造美、生产美。劳动最美丽,将成为指引广大劳动群众方向的路标和内心飘扬的旗帜,将引导广大劳动者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在行为实践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辛勤劳动。中华民族每一次辉煌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劳动者辛勤劳动。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不辛勤劳动,任何宏伟蓝图都只是坐而论道,如果不努力工作,任何梦想都只是南柯一梦。大学生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更要以“勤”为本,笃行致远。

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中华民族成就光辉伟业的基石,是一种实干精神。当前,打赢疫情狙击战需要诚实劳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诚实劳动,守卫绿水青山也需要诚实劳动。新时代大学生要足履实地,有学习紧迫感,远离抄袭跟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结合自身实际,扎实练就真本领,用真才实学,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劳动过程中思维革新、敢闯敢试、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各种劳动形式的高度融合,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进一步升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攻坚期,没有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供我们使用,我们必须仅仅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常规,转变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源低成本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处于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等竞争极其激烈的时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网络媒体文化的良萎不齐,诸多不良文化进入大学生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等错误意识充斥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理念不同的家庭教育下,很多大学生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极少经历生活的磨练,很难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存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缺少劳动在人生中重要作用的意识,淡化对劳动的热情,同时也缺少对劳动的特殊情感。根据问卷调查、实际访谈及本人工作总结,大学生劳动精神所呈现的问题大致有: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和不尊重劳动三大方面,主要表现为劳动意识淡薄、差别对待体力和脑力劳动、劳动实践缺乏、不诚实劳动以及不会创造性劳动等主要方面。

1.劳动精神培育理论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劳动精神理论未能紧跟时代步伐,未能做到与时俱进。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得知,部分大学生在“劳动精神”本质理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认知、创造性劳动认知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当被问及“以下对于普通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描述哪一个更适合你?”时,近70%的学生回答“普通劳动更容易操作”及“做好日常本职工作就好”,极少数学生有开辟创造性劳动的想法。当被问及“您是否认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体面?”时,有近85%的学生认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体面”,错误的理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相互作用关系。

另一方面,高校是劳动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同时课堂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理论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课程体系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具有明确培育目标,明确培育内容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劳动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融合仍不到位,部分高校培育过于拘泥形式,缺少计划性和长效性培育。调查表明,部分高校对于创造性劳动宣传教育质量不高,通过就业情况看出,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将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等“铁饭碗”作为第一首选,不擅于在学习及生活中创新实践,习惯性的用传统方式方法认知、操作,并且对于创新没有足够的热情,缺乏工作劳动上的创造性精神,从而间接反映劳动精神理论指导的缺乏。

2.劳动精神培育文化氛围不浓厚

一方面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到,在校园内对于劳动相关主题教育弘扬并不凸显,单方面从校园的文化熏陶上考察,几乎未体现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通过部分高校校学生会与辅导员交流得知,在日常的校园广播、公众号等宣传中,关于劳动精神的培育并不显现,并没有具体的文化宣传计划,与之对比的开学初新生教育、考试周的诚信教育等等均有特定的内容及安排,而对于劳动精神几乎是空白宣传,文化宣传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成效。

另一方面从学生劳动精神现状间接反映培育的消极表现,通过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现状调查可知,部分大学生片面认为在学业和就业中努力进取即可,越来越注重“金钱”的作用、轻视体力劳动者等消极表现,忽视劳动精神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之社会、家庭、学校对劳动精神的轻视,直接呈现出劳动精神文化氛围的缺失现象。

3.劳动精神培育协同机制不健全

学校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而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家庭的教育协同机制更是重要环节。通过访谈得知,部分高校与家庭的联系十分有限,大学辅导员主要与父母沟通学生的违纪情况,针对家庭劳动精神的协同教育则为空白地域,缺乏信息的共享、共事等环节;社会的劳动实践多数为大学生参观学习、实习过程,缺乏统筹资源、人才、项目的社会协同,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缺位,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目的不清、过程不清、结果不清的问题。

高校内部协同机制的不完整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各部门缺乏针对劳动精神的统一协调,评价、激励、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从而直接导致大学生实践活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劳动精神培育缺乏一定的保障,导致培育过程的形式化和无序化,直接影响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提升,例如高校所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有限,只能优先面向于经济生活困难的大学生,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劳动需求;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缺少关于“劳动精神”内容的有机融合,忽视了劳动在各专业学习、实践的重要性,难以进行专业间的学习交流,从而直接影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成效。

(二)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到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在社会各界掀起了“劳动热”。通过实际调研和文献学习的分析总结,个人认为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消极表现可根据劳动精神基本内容总结为:缺乏尊重、崇尚劳动的理性认知;缺乏辛勤、诚实劳动的实践精神;缺乏开拓创新的创造性精神。同时结合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消极表现,将劳动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为:社会不良思潮对劳动精神的冲击、家庭教育对劳动精神培育的忽视、部分高校对劳动精神培育的轻视以及大学生缺少劳动精神养成的源动力。

1.社会不良思潮对劳动精神的冲击

当今社会思潮中存在诸多不良意识形态,严重冲击着劳动精神的弘扬。大学生使社会思潮的关键性载体,在社会思潮产生及传播等过程均起着重要作用,敢于表达和批判的当代大学生极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不同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政的培育效果。例如社会思潮中“实用主义”将劳动的有用性、实际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快速立竿见影产生效益的劳动即为“无用”,部分大学生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高度重视自身的感受,忽视劳动所带来的精神财富,从而导致劳动的主动性不高,参与度不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消费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个人满足和快乐放在第一位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这种单纯索取多、讲奉献少、急功近利的个人享乐主义,与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完全相悖,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劳动目的和劳动意义,从而影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

2.家庭教育对劳动精神培育的忽视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加之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许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谓是娇生惯养和溺爱,对子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简单家务不做过多要求,甚至部分家庭用错误观念阻滞学生进行劳动,导致青少年缺少应有的劳动锻炼和体验,从而缺少对劳动的情感;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凸显,许多家长更加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劳动只会影响子女的学习和休息,表面上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心无旁鹜”的完成学业,实则是让孩子缺少了一份十分重要的劳动锻炼和劳动精神教育。部分家长甚至将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方式,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厌烦劳动的不良心理状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劳动精神认知及实践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对劳动精神培育的轻视

高校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视高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相比专业课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思政课堂则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其中劳动精神教育模块,则成为思政教育内容的短板。一方面,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关于劳动精神培育的劳动教育还未能切实的纳入思政教育体系,劳动精神教育的环节被弱化。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部分地方学校对待劳动相关教育的态度仅是形式化的重视,重视表面化结果忽视培育过程,直接弱化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均缺乏良好的融合机制,导致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实践场所有限,教师队伍短缺,在缺少劳动相关教育经验环境下,难以提高劳动精神培育的质量保障;部分学校甚至与部分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同,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排斥劳动,磨灭了对劳动的热情和创造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成效。

4.大学生缺少劳动精神养成源动力

大学生劳动精神养成的源动力,是影响培育的重要内部因素,源动力,是指动力的源泉,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劳动精神养成的源动力。如何去实现人生成就,在实现的过程中如何抉择,都取决于内心的信念,正确认识劳动精神内涵且通过劳动付诸实践,激发大学生劳动精神养成的源动力,才能提高大学生劳动自觉性,不断促进劳动精神的养成。经问卷调查及实际调研得知,许多大学生参与的实践劳动少之又少,诸多原因归纳为“因学业无法参与更多的劳动实践”,究其根本原本,还是自身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大学生自身对于劳动认识不明确,加之自身的’懒惰、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等错误理念是阻碍劳动精神培养的重要因素。

五、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施策略

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施策略,是达成劳动教育培育目标、提高劳动精神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通过问卷调查及原因问题的查找可以通过发挥社会协同、学校主导、家庭引导、学生主体作用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

(一)社会要发挥在劳动精神培育中的协同作用

1.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浓郁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即社会环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综合,社会氛围是促进社会成员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人的意识和行为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三观仍在完善期的大学生群体。良好的社会氛围是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离不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一,加大大众传媒的宣传力度,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首先要注重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可以利用传统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强这一优势拍摄并且播放像《劳动铸就中国梦》类似的纪录片或者像《大国工匠》一样的教育片,来大力宣传劳动精神,使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要注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正面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可以利用其实时性、交互性等特点,采取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宣传劳模、工匠事迹相关的漫画、短视频,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展开关于劳模、工匠这类人物的话题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工匠、劳模事迹,向他们致敬。

第二,发挥劳动文化的熏陶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所以要发挥劳动文化强大的熏陶作用,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社会氛围。首先,文艺界工作者要做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作者,要创作一大批讴歌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文艺作品,通过一些新颖的艺术形式使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社会主旋律。其次,要像打造红色旅游景点那样,打造劳动文化旅游景点以及劳动文化广场,使大学生在游玩的同时耳濡目染受到劳动精神文化的教化,最终使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观念深入人心。

2.利用社会资源,扩展劳动实践场所

劳动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非常重要且固定的实践场所,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此,社会要为大学生群体在原有的劳动实践基础上利用社会资源,扩展新的劳动实践场所,满足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特地为劳动精神培育准备必要的实践平台,从而保证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首先,政府要协调好各级各类工厂、农场,在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履行社会责任,设定对外开放实践日,开设更多实践场所。全力支持大学生主动参加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些新型服务性劳动,真正形成共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的强大合力。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郊外承接一批山林、草场、与厂矿企业合作、与社区、医院、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共场所协作认定一批学农、学工服务性劳动实践基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好这些扩展后的实践场所和实践资源,与各级各类高校多样的劳动实践需求相适应。此外,学校还要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综合实践基地和实践场所,实行就近共享,安排校外学农、学工实践基地和服务性劳动基地。

3.提供制度保障,维护合法劳动权益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取得成效,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制度保障,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关于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切实保障劳动者尤其是大学生在兼职和就业时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劳资关系为主的利益关系。不和谐的劳动关系会影响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所以,切实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的同时减少不和谐因素,引导广大劳动群众正确认识劳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和机制,妥当处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纠纷。其次,狠抓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关注一线职工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就业后的情况,尽量排除一些影响劳动者发展的阻碍。最后,工会要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诚挚服务,倾听广大劳动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在满足合理诉求的基础上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解决切实的难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二)高校要发挥在劳动精神培育中的主导作用

1.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也是塑造三观的阶段,更是逐渐成长为合格劳动者的阶段。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习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想要在课上落地生根,就要通过开设劳动课为课堂必修课来落实到位。劳动课的开设,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内容、教材选用、管理制度、评价方案、长效机制等方面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劳动精神理论进行灌输。理论灌输历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法宝。劳动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这些内涵不是自主的进入学生的头脑之中,而是必须通过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尤其是在这西方思潮在中国大地随意流窜的年代,不进行理论灌输,受剥削阶级“好逸恶劳”劳动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的“享乐主义”“不劳而获”之风会无孔不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劳代罚”的观念依然存在,让孩子们认为劳动是一种处罚,不以劳动为美,反以劳动为辱,为了治好大学生身体上的“懒惰病”,行为上的“骄奢病”,要进行劳动精神理论灌输。

其次,在课堂上注意将劳动精神培育和其他课程的融合。第一,将劳动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职业道德、劳动法等方面内容的教育进行强化;第二,将劳动精神培育与专业课学习相融合,加强专业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的训练。例如,在历史学专业中,可以将歌颂劳模、赞扬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融入课堂,教师在课上对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进行阐释,把专业教育与劳动精神教育高度融合;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质上是大学生创新性劳动的过程,要深挖劳动精神培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中国的各方面建设都需要大批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勤劳实干的劳动者,大学生更要义不容辞争做新时代劳动者。

2.搭建劳动实践育人平台

在大学生日常学习方面,搭建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平台。在搭建的生产劳动活动平台上,大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简单劳动到复杂劳动再到创造性劳动递进发展的过程,掌握各种劳动工具使用方法,驾驭各样的劳作技术,体会劳动的魅力所在,感悟劳动的伟大之处。在开展服务性劳动过程中,大学生利用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等,通过开展自愿服务、公益劳动来强化服务性劳动,在服务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升服务意识和实践技能。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大学生三下乡”“顶岗实习”等活动。学校也可以开展校园公益劳动。例如,开展清理校园、美化校园、修缮校园活动,组织学生拔草,打扫校园,种树,擦玻璃等,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群体的公共服务意识以及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3.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存在物,既将其独特的育人作用发挥于自身,又润物无声地融于其它育人体系之中,起着思想统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优秀的校园劳动文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助推器。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是高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路径之一。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更有助于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所以,要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对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首先,在校园内利用传统宣传方式和校园新媒体弘扬“四最”观念。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校园内学生出现频率高的地方悬挂、张贴有关劳动精神的名人名言,在校园的公共空间设置可以提醒学生珍惜粮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警示牌或者标语,这样可以让身处校园的大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劳动文化的陶冶。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新媒体进行劳动文化的宣传。加深对劳模、工匠的认识,体会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学习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勤俭、奋斗、奉献、创新的优秀品质,进而提升自身劳动素养;其次,在校园里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校园活动有着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作用,例如,高校可以举办劳动精神征文活动、大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寻找最美劳动者”、“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师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聆听他们的故事,观摩他们高超的技艺,进而零距离感受和领悟到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劳动精神。让大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劳动的美丽和快乐。

(三)家庭要发挥在劳动精神培育中的引导作用

1.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家长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价值观念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受传统入仕情节和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升学、就业压力,大多数家长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胜过关注学生德育、体育、劳育等的发展。家长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劳动观念,更影响了对孩子劳动精神的培育。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指引正确行为和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要促进孩子“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就必须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首先,父母要厘清孩子学习和家庭劳动两者之间的关系。认清孩子学习和家庭劳动的关系是父母转变其传统的重智轻体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前提。家长要知道学习和劳动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也算是一种劳动。知识也是可以从劳动中得来的,成绩还有成果的取得也离不开刻苦的劳动。劳动是检验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其次,家长要正确认识劳动,消除传统的功利劳动、劳动等级等观念。父母只有在思想上对劳动在立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的作用表示认可,才能转变传统的家庭劳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劳动不仅可以立德、增智也可以强体、育美。在立德方面,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磨炼自身意志,形成优秀品格。在增智方面,智力的开发需要手脑并用,动手能力和脑力劳动是缺一不可的,喜欢劳动的人,思维更敏捷,学生通过劳动更具有创造性和钻研精神。在强体方面,大学生适当的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可以出力流汗,增强体质,也可以磨练意志,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在育美方面,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发现劳动之美,发现不同于外貌美的心灵美、真正的美。家长只有正确认识劳动的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才能开始重视家庭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

2.做好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父母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培育时,不仅要做孩子的指挥官,在口头教育的同时,也要做到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父母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可以直接、具体的展现自身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这样会使家庭劳动教育的效果更明显。可以说,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劳动实践的现实版教科书,只要把劳动的种子种在家庭这片沃土里,让其生根发芽,劳动精神才能蔚然成风。只要每个家庭能做到热爱劳动、辛勤劳动,才能使家庭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3.弘扬优良家风继承勤劳美德

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性,拥有好的家风,家庭能够和气致祥、幸福美满;家风不好或者家风差,不仅牵连子孙,更会贻害社会。好的家风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必不可少的环境,也是家庭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的助推器。好的家风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所强调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等内容,也应该包括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以及红色家风的精髓。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劳动,对家庭后代勤劳美德的培育颇为看重和讲究,勤劳不仅成为华夏儿女普及度最高、传播范围最久的美德之一,而且也成为每一个家庭中代代传承教育子孙最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家风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发挥家风的滋养和教育作用,从优良家风中寻找精神归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勤劳美德。

(四)学生要发挥在劳动精神培育中的主体作用

1.培养自身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反映劳动者自身的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以及社会主体价值意识。从大学生自身的劳动意识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是否选择通过劳动完善自身、服务社会,如何看待不同职业和工种,如何处理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大学生自身劳动意识不断增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进而指导大学生的劳动实践,锻炼养成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劳动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取得实际效果。

2.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思想影响行动,观念决定未来,人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的理念认知和行为。大学生劳动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劳动精神培育的实际效果。所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核心。大学生的劳动观不仅直接影响大学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更会影响其在就业后的价值取向、观念行为。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动力支撑,也是步入社会后指引其就业创业和日常生活的精神灯塔,能指引大学生积极谋事创业,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正确的看法,关心爱护普通劳动者,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就业后工作上遇见的挫折。作为大学生,要有品德修为、过硬本领,能够担当时代责任,就必须在劳动中升华理想信念,在劳动中承担时代责任,在劳动中养成劳动精神,在劳动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劳动中磨炼品德意志。

3.主动参与劳动实践

书籍上学来的理论知识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上,通过践行书本上的理论才能转化为自身真正的本领。劳动实践就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仅是树立正确劳动观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生培育劳动精神的必要途径。大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才能一点一滴地将劳动内化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力量,才能将不稳定的力量转化为比较稳定的个人品质,才能将劳动精神外化于行。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爱心支教、知识宣讲等志愿活动,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调研、学习培训等,主动深入一线工厂、农场,不断通过劳动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强健体魄。

word该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策略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有1533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策略研究报告.doc》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策略研究报告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