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范文
浅谈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明确提出数字中国战略。数字财政作为数字政府支撑重点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2019年财政部对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决定在全国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部相继颁布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等规章制度,为搭建完善的预算一体化框架奠定了基础。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对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了重要指示,强调要注重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扩大预算公开力度,以构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财税金融体系。通过此次报告可知,政府对预算工作提出了更高定位。
关键词: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
1导言
《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中,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定义是:基于统一的预算管理规则下,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相结合,提高工作的自动化、标准化程度,既能动态反映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又能实现有效控制,确保预算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化。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一个突破口,将制度规范与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用系统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各环节业务规范,通过将规则嵌入系统强化制度执行力,为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提供基础保障,对今后的财政预算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信息化系统建设,但是预算管理一体化坚持统一标准而不是统一软件,财政部对地方财政现有系统改造只做引导性建议,允许各地根据本地实际采取新建、改造、跟从使用其他省份一体化系统等多种建设模式,为地方进行个性化功能开发和发挥不同软件公司专业特长留下空间。下文将以广东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广东省“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为切入口,谈谈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的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业务能力。
2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业务能力
2.1预算管理一体化内涵
广东数字财政系统将预算法要求贯穿建设始终,以财政部制定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两大宝典作为顶层设计,分设预算域、执行域和核算域,实现了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的一体化系统管理,制定了全省统一标准的103个核心业务流程,梳理了312个业务场景和2500多个功能用例,确保了广东数字财政系统建设的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解决了各级财政管理规范流程不一的问题。预算工作中,能对各项信息进行动态监控、自动记录、及时反馈,从资金预算安排到使用末端,均有明确的系统流程可查。预算管理一体化,最终要实现五个方面的一体化:一是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二是各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三是预算全过程管理一体化,四是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五是财政数据管理一体化。系统最重要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
2.2项目库管理应用
项目库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对预算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模块,是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基础,部门、单位全部预算支出必须先以项目形式纳入项目库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项目前期谋划、项目入库储备、项目被挑选纳入预算编制、项目实施、项目终止和项目清理等阶段,项目库能对项目实现跨年度滚动管理。各部门、单位要提前研究谋划,常态化储备预算项目,单位预算必须从项目储备中挑选预算项目。项目库的项目类别分为人员类项目、其他运转类项目和特定目标类项目。对项目实施两级管理,由主管部门根据财政资金支出方向,统一设置一级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范围,编制目录清单,对财政资金进行宏观管理;部门下的预算单位根据具体的支出内容录入二级项目,多个二级项目能挂接同一个一级项目。主管部门需对二级项目进行审核,财政部门需对一、二级项目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的,完成项目入库程序。项目库管理实现了财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线上配合联动,系统标准化流程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掌握本级项目总体情况,使财政部门更加科学合理安排资金。项目跨年度滚动管理实现了资金安排和实施成效的双向跟踪,不仅工作量上减少重复录入,绩效上加强监督,更能为中期财政规划提供重要抓手。
项目库不仅实现了本级项目的跨年度跟踪管理,对于特定目标类项目中的转移支付项目,还实现了上下级项目库的对接。转移支付项目可由上级财政项目库直接推送至下级财政项目库,也可由上级部门项目库直接推送至下级部门项目库,为上下级财政的项目管理建立通道及关联关系,上级财政可实时查看转移支付资金在各地的分配情况和支出情况,实现转移支付数据全方位全链条监管,保证惠企利民、救急保底的财政资金高效、安全地直达基层和群众。
2.3预算编制管理应用
预算编制工作主要由预算单位、主管部门、财政业务处(科、股)室和财政预算处(科、股)共同参与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上述编制主体的的信息化连结,全流程均可通过系统操作完成,大幅提高了编制工作的时效性和规范化。预算编制过程可概括为“二上二下”,“一上”是由预算单位从项目库中挑选已经入库储备的二级项目构成支出预算连同编制的收入预算送审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结合一级项目的范围和金额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项目送至财政业务处(科、股)室,业务处(科、股)室结合职能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项目送至财政预算处(科、股),预算处(科、股)结合财力总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一下”是财政预算处(科、股)将调整后的“一上”项目发回给预算单位和主管部门。“二上”由预算单位和主管部门将调整后的数额以及补充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等要素后,按照“一上”的流程报送至财政预算处(科、股)。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预算草案,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批复给各预算单位为“二下”。整个预算编制的系统操作流程,审核岗都能对预算项目进行修改或退回上一级,系统日志会记录每一个岗位的操作内容和操作时间,有效提升了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配备了报表模块,对通过终审的预算项目,可根据各编制主体的需求生成不同表格,财政部门常用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的收支总表等能快速生成导出,也可以根据个性化要求按项目类别、经济分类等要素生成表格,有力支撑了系统数据的实用性。
2.4预算执行管理应用
预算执行包括收入预算执行和支出预算执行,此处主要对支出预算执行进行探讨。支出预算执行的系统流程主要包括预算指标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处(科、股)提前设定预算转指标规则,在预算批复之后,通过一体化系统操作将预算项目转成预算指标,预算指标对预算支出总额度和分项额度的变化过程进行控制,是衔接预算和支付的业务活动。预算指标按照业务内容和归属管理分成三层次指标;总指标,处(科、股)室指标,单位指标。预算处(科、股)将纳入预算编制的项目转成总指标,再对总指标进行分配形成处(科、股)室指标,再根据资金的归属单位生成单位指标。出于特殊业务需要,系统支持对各层正式指标进行修正,指标修正包含指标拆分、指标合并、指标重定向。通过对各级指标金额的管控,可达到控制全盘预算支出的目的。
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支付款项时,由单位在单位指标余额内通过一体化系统提出申请,经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各审核岗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流程电子化,资金支付从申请到凭证无纸化在线办理,电子支付快速提升至100%,大幅减少纸质单据办理,进一步提升财政运行效率及资金拨付的安全性。
3结论
新时期,在财政预算改革不断深化推进背景下,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统筹考虑各级财政在运行机制、业务研究、系统实现、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建成了统一系统,解决了以往财政信息化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问题,极大提升了由上至下财政管理一致性及整体水平。要想构建现代预算制度,用好财政资金,提升预算管理规范性和科学性,就必须坚持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小科,符晓科.基层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思考与建议[J].西部财会,2021(11):7-9.
[2]张雅琴.美国联邦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改革及启示[J].中国财政,2021(17):74-76.
[3]管文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J].纳税,2021,15(25):133-134.
[4]李红.农林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6):111-112.
[5]朱乃刚.中建财务一体化系统管理优势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J].国际商务财会,2020(07):40-43.
[6]齐英梅.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19(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