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论文(通用多篇)范文
【说明】哲学的论文(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哲学论文 篇一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负有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名敢言直谏的政治家、有深睿之见的思想家。只是由于文名太盛,人们对于后者就不怎么注意罢了。自29岁中进士后,白居易一直为官从政,累官至刑部尚书,可谓位尊权重。安史之乱后,白居易鉴于朝纲不振,以其敏锐的政治视角指陈时弊,力主改革政治,谴责统治者的专横贪暴,强调为政要宽简清廉。他不仅精通儒学,而且对道、法诸家思想亦颇有研究,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儒家为主、兼采道法的政治思想体系,尤以“刑、礼、道迭相为用”的观点最为独到。
儒家、法家、道家作为中国历史上三大主流思想学派,其思想均一度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受此影响,中国古代“治道”的主导体制经历了西周春秋时的“礼治”——战国至秦的“法治”——汉初的黄老之治——汉武帝后的“礼法合治”的历程,“治道”的嬗变一直与儒、法、道诸家思想的争鸣和相互消长相伴随。当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春秋大一统”的理念终于确立起来,思想观念的一统也使政治思想的多元和争鸣“百川归一”。尽管此后出现过魏晋时玄学思潮和道家余韵及唐时佛、道之兴对儒家一尊的抗争,但这些被视为异端学说的挑战,并未撼动儒学正统政治思想一统天下的格局。因此,在白居易提出“刑、礼、道迭相为用”学说前,儒家“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主张和宏观政策一直被奉为治国之道的核心理念,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更是强调德礼在治国中的主导地位。
白居易通过对唐朝中期政治形势的深刻洞察,以极为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刑、礼、道迭相为用”的治国理念。白居易说:“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礼者,可防人之情,不能率人之性;道者,可以率人之性,又不能禁人之恶。”鉴于刑、礼、道各有其独特的治理功能并都存在缺陷,所以,白居易认为:“王化之有三者,犹天之有两曜,岁之有四时,废一不可也。”他还强调,三者必须“循环表里,迭相为用”。他又提出,这三者具体应用于“治人”时,“惩恶抑淫,致人于劝惧,莫先于刑;⑿爸嫌,致人于耻格,莫尚于礼;反和复朴,致人于敦厚,莫大于道。”而应用于“治世”时,“衰乱之代,则弛礼而张刑;平定之时,则省刑而弘礼;清静之日,则杀礼而任道。”(《白居易集刑礼道》)由此可见,白居易的治国理念既不同于激进法家商鞅、韩非等人,又相异于儒家“以礼为主,礼法合治”的二元观念。他以兼容并蓄的开明态度,根据刑、礼、道三者各自的治理作用,主张采用交替运用的方针。同时,白居易也打破了儒家礼主法次、礼先刑后的成式,主张刑、礼、道互为表里,三者因事、因时、因势的不同而各有轻重缓急。
无论是儒家的礼治还是法家的法治,其治道理论根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受治主体的原始本性。法家通常认为人性本恶,因而主张“垂法而治”,轻视甚至完全否定道德教化的作用。而早期儒家与法家相反,通常认为人性本善(荀子例外),因而主张治国以道德教化为主、刑罚制裁为辅。二是根据治术对受治主体产生的实际效应。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可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见,就对受治主体产生的效应而言,“德礼”明显优于“法刑”。然而,法家却持相反之见。商鞅认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商君书堂刑》)因而,法家开出的治世良方就是以严法重刑之苦药以毒攻毒,使人在严刑恫吓的威慑下,收敛恶性。从儒、法两家治道的理论根据可以看出,他们的参照系均为受治主体,以人的本性和治术对人产生的效应为旨归,即所谓“因人而治”,这就忽略了时与势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白居易“刑、礼、道迭相为用”的政治观的夺目之处就在于“因时变道”。在白居易看来,只有因时势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治道,才能达到“适其宜,达其宜,则天下之理毕矣,王者之化成矣”的目的(《白居易集刑礼道》)。
总之,白居易“刑、礼、道迭相为用”说,突破了此前儒家代表人物主张的“德主刑辅”、以礼为治国之根本的成论,提出了根据刑、礼、道不同的治世用途,因事制宜,因势制宜,因时制宜,循环表里,迭相为用的主张。这种不墨守成规、敢于兼采诸家之长的治理观念,对我们今天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协调配合实现综合治理,不无参考价值。
哲学论文 篇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洞穴比的喻来解释理念论。“设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从洞穴地步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世界敞开的入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洞穴里,他们的腿和脖子被绑缚在一个地方而被固定在那里,只许他们向前看,而不许回头。在他们身后较远的搞出有些燃烧的火光,在火与囚禁者之间的高处有一条路,你应该设想路边已经筑了一堵矮墙。”矮墙的另一边有人拿着各种雕刻的人像以及动物模型,都高于这堵矮墙,火光将这些人工制品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囚徒们都认为影子就是唯一现实。最后,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走出了洞口。看见了太阳。在阳光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墙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外的比喻,就是柏拉图对世界的划分。柏拉图在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公开地揭露理念论所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之口揭露了理念论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难。首先,在什么事物有理念的问题上遇到困难。柏拉图对存在公正、美、善等诸如此类的理念毫无疑问。对是否存在火。水等自然物的理念则表现得犹疑不决。而对头发、污泥等低贱的无价值的东西。则坚决否认它们有理念。其次,是分有说中存在的困难。具体事物分有理念只有两种方式,或者分有理念的整体,或者分有理念的部分。再次,证明理念是单一的方法也存在矛盾。最后,理念论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理念不可认识,既然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分离的,那么理念只能与理念相互关系,可感事物只能与可感事物相互关系,理念不可能与可感事物发生联系。我们是处在可感事物中的,根本无法认识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论之所以产生上述困难和矛盾,是由于人们用课件物体及与此相关的东西来讨论需要安全用理性思考的东西。而理念世界是独立的,不能以“现象世界”的规则来考虑。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他就从研究理念与事物的关系转到研究理念与理念的关系。柏拉图将太阳比作“善的儿子”是智慧的最高点。
可见事物比作可理知事物。善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知能力。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它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而太阳本身无法直视,只能通过形象去感受。我们为什么可以感受到?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善的种子,也就是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因为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了灵魂便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又从那里回来,所以它永远不会消灭。既然灵魂是不死的,已经投生了许多次,看到了理念世界的一切东西,因此他获得了所有一切理念的知识。因此,人的灵魂能够把它以前所得的关于美德及其他事物的知识回忆起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由于肉体遮蔽,人对理念的样子无法清晰容易的看出。就像莱布尼兹说的“现实的知识来说不是天赋的,但很多可以称为潜在的知识是天赋的,如大理石的纹路所构成的形象,在人通过工作发现它以前,就是在大理石之中的。”一定有一些理念是先天的存在在人的心中的。 关于理念的知识就不可能从感觉经验中获得,它只能是先天的。因为我们无法从感觉经验中得到理念,那么理念必然在感觉之先,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了。只是以一种模糊的状态存在而已。
这两种不同的囚徒分别代表现实中两种不同的人群。一种是没有受过教育不知道理念世界的人,一种是受过教育知道理念世界的人。柏拉图和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通过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认识理念世界只能通过“灵魂回忆说”。 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做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 现实中不自由的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摆脱束缚,从而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以此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哲学就是学习死亡的学问。因为只有灵魂脱离了肉体,才能回到原本的理念世界。
我们不能满足于事物的“影子”。活在“洞穴”之中。应该透过物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才是哲学家的使命。以至于康德甚至为哲学划界。他认为物自体是无法把握的,因为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的确身在洞穴是理解不了外面世界的,除非走出洞穴拥抱阳光。
哲学论文 篇三
2016猴年春节前夕,熊猫阿寶又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大荧幕,从第一部开始,梦工厂为电影注入的内涵就注定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逗人发笑的儿童动画片,简单的台词,华丽的画面却囊括了浩瀚的中西方哲学。从一、二部中的“道法”、“禅宗”到如今的第三部经历佛道的背景后,终于迎来了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浩繁的儒学,能把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要义内涵放进一部动画片的心脏中,的确让人膛目结舌。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灵界(英文为spirit,意为灵魂,精神)。因给乌龟大师在羽化成仙后便居住在灵界,所以网路上大多把灵界与凡界认知为传统文化的“阴阳界”。而境外英文书籍中将王*明心理学中的灵明译为“spirit”,所以接下来从“灵明”角度来理解。
在电影中的灵界,仅有混沌的万物(是不真实的,由人心想象出的)与人物,人与万物漂浮,人不依赖万物生存,其实没有肉体,仅存人心。王*明认为灵明把人与万物分开来,使人不再依赖自然界而生存,人因此摆脱万物混沌。片中的灵界仅存“天”、“地”(片中表现为乱石)。“人”,“万物”与阳明的“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因此可把灵界看为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栖身之所,而天煞收走乌龟大师的“气”,正是他的灵明。在灵界中,能改变世界的只有人。即人心主宰世界,而灵界的变化在电影中均由人物造成,也对应了阳明心学中人心之灵明的可变性,也涉及了“心生万物”的过程,即王*明所说的,“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著处谓之物。
灵明先于良知,片中涉及良知处仅有天煞与乌龟在熊猫村(secret panda vlllige)发生矛盾的一处,只有借助心之灵明,良知才能感受到,这一点会在后面详细提出。
在电影发展到乌龟大师通知李山寻找儿子阿宝时,出现了第二个哲学具象“宇宙”,李山说是宇宙通知他去找寻儿子的,那么这里的宇宙(原文为universe,与陆九渊西译的宇宙相同)有什么深意呢?片中的乌龟通知李山,而乌龟是在灵界,灵界与宇宙是同一个东西吗?是的。陆九渊曾说“吾心即是宇宙”,而“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人对世界的主动性,是陆九渊体认世界与天理的方法与原则”。这与我们上文阐述的灵明是一致的,片中对这一象山心学的理论认知也颇为深入。具体表现在一个问题上,就是“我是谁?”(who am I)。阿宝练气功,必须先悟出“我是谁”,与陆九渊的“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是相通的。而陆九渊也极力推崇“心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也与阿宝最终能悟出气功之真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阿宝的朋友们纷纷感悟出自己对阿宝的意义(即who am I)及阿宝自身的领悟才让心掌控了时间与空间,使人灵明中的良知幻化为“气”,从凡界传入灵界,而阿宝最后能在灵界中自由行走不受束缚,也是因为心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能超越形体的局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由奔驰,领悟天理,记陆九渊口中的“此心本灵,本神,本明,本广大,本变化无方”。
可能贯穿全片,使所有人牢记的一个中文字便是“气”(chi)。传统儒学中一直有“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的事项,也是他的宇宙论架构。片中天煞能将所有人物的“气”带走,用气战斗,其实这里的气与“太极”密不可分。这里“气”的内涵即为张载的气学。是什么构成宇宙(或灵界)的运动与变化,是人心,更是气,因为人是“气”的特殊聚散方式,所以天煞才能将各个大师的气夺走,因为天地之气与人之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天煞所携带的气会越来越强。而片中天煞在普通状态时胸前乌龟的气未闪绿光,腰间其他大师的气也一样,而在战斗状态时乌龟的气闪烁绿光(这一细节感谢知乎网友东瞄西咪),这一细节结合全片无天煞习得气功的过程(乌龟阿宝都有)显示了天煞根本不会气功,自己不能发动自己本身的气,所以才到处抢气。
然而如何才能得到气功的奥义呢?片中乌龟大师在山中打坐30年终得气功,师父也准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即为悟,心旁一吾,这并不是格物致知,而是致良知。从“气”的观点来看人与世界,宇宙是同质同性的,不直接问诸内心而先探求外界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而只有问诸内心,得到良知,才能习得气功,这也是为什么天煞不能用气的原因。天煞是邪恶的化身,却在从前是个好人,这是因为人们的良知被私欲遮蔽,内心的灵明没有将其表现出来。摘录阳明先生的一段话“良知者,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人本心的良知不是外界强加的,也不是后天努力得到的,而是先天存在的。只有借助灵明,即人之本心之澄明,人们的良知才得以体现。最后影片中有良知的灵明战胜了邪恶之气,也算是恰当的收尾。
《功夫熊猫3》在表面的中国元素下深藏了一颗中国哲学的心,用宋明理学中的气学与陆王心学构成,不可谓不深奥,反观中国动画。.。.。连本土作战都被完虐,美国的梦工厂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该有怎样的思考与改变呢?
哲学论文 篇四
摘要
德育所依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把德育过程当成是道德知识的识记过程,忽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摆脱这种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条出路。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德育 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他关心的就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他认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从理解方面来透视学校德育的现实,我们看到理解问题被极大忽视的状况。
一、重识记轻理解
每一项道德内容都产生于人与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背景”。在现实德育中,这个“背景”常常被忽视,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识、行为表现却受到过多的重视。传统的德育让学生知道了道德是什么,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仅仅反映了道德,而没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对老师所讲授的道德知识的识记,而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的视域融合。虽然各自的视域不同,但视域决不是封闭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而不断扩大、拓宽和丰富。
二、未充分正视学生的前见
这里强调的前见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强制性灌输习惯的影响,现行的德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学生对道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历史性意味着两层意义:第一,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历史,理解便不可能,因为人是生活在历史中的。第二,正因为理解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因而也就具有历史性。由于前见的存在,也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德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觉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1、善待前见
伽达默尔把前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的前见”,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前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类是“盲目的前见”,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前见往往会妨碍学生正确理解的实现,使理解走向单一和死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在克服之列。
2、把握时间间距
近代方法论解释学把间距视为理解的障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强调我们与历史之间存在的时间间距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义源泉。间距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理解学生需要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过程和对各种事件的分析处理过程就是时间间距发挥作用的过程。学生理解教师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更漫长。
三、积极融合视界
所谓视界融合不是简单地服从或重叠,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商谈达成的关于特定话题的共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开自己的视界,受教育者做出应答。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理解对方视界中的特殊性,同时尽可能地反思自己视界中的不合理成分,并通过清除这些不合理成分为接纳对方的合理差异腾出空间,就是视界的共同区间即实现视界融合。
四、驾驭理解循环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循环也是解释循环。强调德育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德育文本有独立于环境的永恒不变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社会等与德育文本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读者赋予的即文本的主观性。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理解就是一个意义预期、筹划与具体的理解相互循环的进程,这说明理解是发展的、前进的,也表明理解是开放的、无限的。受教育者与德育文本的视野融合并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终结,而是不断的融合,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鲁洁,王蓬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4] 陈海飞。理解与循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哲学论文 篇五
先秦时期虽然有百家争鸣,但实际上,世之显学,不过儒墨道法四家而已。其他各家之言,要么在后世被融入这四家当中,要么思维体系不够精深,难以成家立说,以传万代。
一、儒墨道法四家政治哲学
1.儒
儒家在四家中生命力最强,几乎与贯穿了全部中国政治思想史。究其原因,大概得益于其优秀的传承体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以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传承不绝。儒家注重教化,所以历朝历代,不管儒学是是否为当政要学,始终不见其式微。儒学昌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它极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儒生的治国理论都会有新的发展变化,不断吸收别家的观点为己用。我们可以看到宋代近似于法家理论的功利主义大方光彩,维新的政见,却出于应该是守旧的儒生们手中,这些儒生还从儒家经典里找寻变法的理论支点。使祖宗不足法,也变成了儒家的思想。
儒学本就循自周公之政,一直都是作为一种统治模式的传承而存在,既治民维君,又从天命、道德的角度限制君权。但不管“先王”周公对儒家创立的思想影响如何大,“万世师表”、儒家“至圣”却是孔子。儒家的政治哲学也已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为立足点。
春秋时,人们把亲近尊长、爱众庶、忠君主皆称为仁。孔子把春秋时期仁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仁学,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仁的本质、含义、致仁的方法。可总结儒家所倡导的王道政治,其要义在于修身先于政治,以美好的道德转化出有道的政治。
2.墨
墨家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墨子的“尚同”、“天志”和“明鬼”。墨子主张人性本恶。与边沁的功利主义一样,以利害为出发点,认为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出处事标准,为获得利益,不惜作恶。因此需要统一百姓的行动标准,使个人不极端最求人私利,而是达到社会全体的公利,也就是边沁所说社会总功利的最大化的概念。
墨子提出的方法是选立一个贤者为天子,然后向下一级一级选立不同的贤者帮助管理。然后以天子的标准为天下的标准,自下而上,一级一级绝对服从。这样天下便可平治。
墨家与其说是一个学派,不如说是一个组织,社团。墨家信徒虽然在人数上能与儒家相提而论,但到秦时,其政治思想传承大体灭绝。究其原因,不过两点:一、长于技艺,少理论家。墨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也不过墨子一人而已。二、墨家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的利益。墨家的学说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所以得不到官方支持。
3.道
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儒家一样,是不满于现状的抗议。道家与儒家构建的理想社会,也都是从古代社会的状态找寻依据。不同的是,儒家遵从周公制礼作乐,主张积极有为,而道家则描述了更久远之前的太古时期,从人类的最本源的自然状态出发,提出政治上应当尊崇无为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快乐状态,即遵循老子所谓的“天道”。
道家的核心哲学观念也就是一个“道”字。何为道?是一个相当抽象性的概念,概括来说道就是一种绝对的客观真理。人们遵循道,就是遵循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是最好的存续方式。君王治国便是任由民间自然发展,不过多的干涉人民生活。如果说儒家的政治哲学是追寻“仁”以达到王道政治的目的,那么,道家就是追寻“天道”以达到人类最自然合理的存续状态。
4.法
法家的历史观与儒、道的“尚古”不同,法家强调“世异则事异”,主张“事异则备变”即社会历史状态不同,则社会治理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不能循古守旧。值得一提的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从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多寡和人口增长的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
法家对于人性的分析,近于墨家。法家认为人性无好恶之分,只是好利。在韩非看来,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既然如此,君主治理国家时,就不能用道德教化。统治者要通过引导,使臣民对利的追求为统治者所用。用赏罚来规定获利的秩序和方向。君主要控制利的获得,既要满足臣民对利的追求,又要使臣民私利的获得与君主分不开,私利的获得由君主控制,臣民就必须为君主效劳,从而强化了君主的权力。韩非的君主中心论和非道德主义与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结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并非这寥寥几千字所能概述,限于篇幅,只能大概介绍了对中国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先秦四家显学。这些传统政治哲学的发展,让中国宗法社会在封建时代取得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不可否认,也很大程度上阻挠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步伐。但是否因其一时的不合时宜而真视其为落后过时的东西呢?
最后以萧公权先生的话作为结束:“平心而论,吾仁不得不承认吾国先民曾发现不少超越时地之政治真理,不独暗合西哲之言,且在今日仍有实际之意义。良以古今之世虽殊,而人性大体若一。社会组织之方式与宗旨虽变,而维持社会生活之基本条件未改。西人有谓柏拉图之《国家论》有现代之意义,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历久而不可废者,荀子亦谓“类不悖,虽久同理”。”
哲学论文 篇六
摘要: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环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科技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必须得认识这个世界。
然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也是一致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人类所改造的客观世界的主体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是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世代繁衍的必由之路。
〔1〕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成本的与日俱增,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人类在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日益匮乏,从而又加重了人类的生活负担,这正在演变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日后的科技发展中更好的保护环境,如何在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发展中找到协调发展的路径,已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待自然的态度从敬畏,到控制、剥削,直至自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过程。
自然观正是在人与自然界长期相互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作为世界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是关于自然系统的性质、构成、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随着人类对世界、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到现在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环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人类科技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长时间的过程;然而对近代科技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以1784年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人类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为主要标志,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它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大机器生产取代了以往的手工作坊,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
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大陆,英、法、德以及美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人类第一次萌发了征服自然、改造物种的信念。
而且从此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进行生产劳动,同时也开展了化学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第一次这么深刻的突显出来,传统的技术创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难题。
〔3〕正如有人评价:“科学方法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将创造出一种“新工具”,一种新的研究体系,它使得知识和物质力量结合在一起。
然而人类对技术的不适当的应用,使技术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当环境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恶化、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损耗、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资源、能源日益枯竭和土地沙漠化时,却以损害和剥夺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代人所依赖的资源为代价换换取少数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的好转,这导致了代内和代际环境权利的不平等,违背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造成了生态伦理困境”。
现代人虽然有巨大的技术力量,却发现自己远离了自然。
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但并不能自动使环境得到改善,自觉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才是环境改善的关键。
我们没有必要非要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不要因为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放松对环境的保护。
环境问题应该时刻关注,不应等到污染到一定程度再来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利用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能源短缺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
人类通过对能源开发和应用的历史及其结果的深刻反思,从20世纪后期开始有意识的弥补曾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将探索新的洁净能源看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致使能源的结构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1981年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这对于全球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适宜就地开发和利用。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的主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对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可能。
据阿尔巴尼亚4月15日《世纪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说,由于空气污染,欧洲各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已减少了8。
6个月,而对于工业大国德国更为严重,该国人口平均寿命减少了10。
2个月。
瑞典科学家日前表示,郊区手机发射基站间的距离较远,手机需要发出更强的电磁波来维持通话。
因此郊区住户使用手机时面临的风险就更大。
美国科学家于2月15日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孕妇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那么胎儿的DNA可能也会随之受到损伤。
这项研究首次向人们揭示,妇女怀孕时暴露在燃烧后受到污染的环境中,
可以导致其腹内胎儿的染色体发生异常。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儿童环境卫生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是在对60名新生儿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一结论的。
作为一项大型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研究小组对这些新生儿暴露在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中的程度进行了监控(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由于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是在石化燃料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测定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程度,这些新生儿的妈妈、
一些怀孕妇女都要填写问卷调查表,并且要在她们怀孕的最后3个月随身携带便携式的空气监测器。
研究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平均污染水平,把这些孕妇的受污染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组。
随后,研究人员会对新生儿的脐带血进行分析,
观察他们携带DNA的染色体。
研究者发现,受污染程度低的孕妇,其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受污染程度高的孕妇所生的婴儿染色体异常的几率。
这些都是发展中的一些负面效应。
这些新的问题都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20XX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给无锡市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6月29日,家宝专程到江苏无锡对太湖污染及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家宝还先后考察了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帝斯曼柠檬酸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
在梅梁湖泵站和蠡湖展示馆,他详细询问了调水引流和蠡湖水环境治理情况。
在芦村污水处理厂,家宝向企业和地方的负责人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要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水平,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
针对太湖、巢湖和滇池的水污染事件,家宝指出,太湖、巢湖、滇池是长江水系的三颗明珠,周边地区都是风景胜地,历史文化悠久,城乡经济繁荣,但一个时期以来“三湖”污染日益加剧,水环境继续恶化,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行“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的指导方针,通过全面、系统、科学、严格的综合治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使“三湖”湖体富营养化加重趋势得到遏制,水质有所改善,逐步恢复“三湖”地区的自然风貌,努力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他提出十点要求:
第一,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预防蓝藻再次大规模暴发,确保城乡居民饮水用水安全。
第二,强化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排放管理,禁止新上向“三湖”排放含氮、磷污染物的项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第三,加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
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
第四,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第五,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
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建立生态湖滨带,做好调水引流工作。
第六,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污染治理投入机制。
第七,科学论证,制定各个湖泊的综合治理措施和技术解决方案。
第八,加强各方协调配合,太湖流域治理要建立高层次的组织协调机制,抓紧编制综合治理方案。
第九,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加快制定太湖、巢湖、滇池等管理条例。
第十,落实防污治污责任制,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基层、企业和个人。
总之,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一百年,全球人口与经济在迅猛增长。
然而,由于人类大多数成就以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或者以少数人的利益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
因此人类的'胜利是局部的,伴随人类成就达到顶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达到了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
当今世界第一次出现资源全面紧缺的现象,人口老龄化现象开始出现,
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第一次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提出的挑战是严峻的和全球性的,它再一次告诫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的恶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必然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能力越为强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也就越为明显“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污、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无不与现代科技的无节制使用有直接关系”现代科技也给人类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成为笼罩在人类心理与文化中的阴影。
〔4〕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如政治法律观念、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都应该对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作出反应与反思。
而这些反应与反思作为当代文化的时代精神!又会影响与改变当代社会的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
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
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在当今社会,由于环境问题成为国际性问题,
并与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交织在一起以及环境保护成为世界性潮流,必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立足于世界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
我们要在世界观、方法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反思,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不仅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也包括人的发展的全面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反思人类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力图将其转变成了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倡导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被认为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社会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模式。
在我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面对世界性的环境危机的挑战,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恩格斯的环境哲学相关论述,以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环境的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无疑会提供给我们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探索出环境问题的解决之路。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哲学的论文(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