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期刊职教论文【多篇】范文
【前言】职教期刊职教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职教期刊职教论文 篇一
一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这些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传统的德育一般是以说教为主,这种方法因为其本身的理论性太强,使教学内容很难生动、形象,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德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形成学生的正确思想观,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也就是其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应用性,这就使得传统的说教教学效果是有限的,是很难达到其目的的。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步往活动教学方法切换,笔者就谈谈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一、少量的知识教育和宣讲
作为最基础的部分,课堂知识教育其实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堂知识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个基本的认知,为今后开展活动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其中也讲究方式方法。在课堂知识教学中穿插故事、案例是非常好的。因为德育知识略显枯燥乏味,如果加上其他内容可以一改以往的课堂死气沉沉的状态,让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能体会到德育知识的真谛和意义,从而为今后开展多方式的教学提供好的基础条件。
二、情景再现教育法
教育是自我的要求,只有在意识上觉悟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实现生命的自我塑造,才有成功的教育。那么,如何做到意识到行动的提升?用传统的说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学生没有切身的体会,思想是很难促动其灵魂的,如果将现实的场景应用于教学,让其身临其境,这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比如,在教学就职品德时,我让学生模拟情景:一个应聘者,一个面试者,然后互换,这样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换位,让大家来体会,一个应聘者应具备的品质及技巧,如果这种品质和技巧缺失,会产生什么结果。这样比单纯理论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清明节到了,我组织大家参观革命烈士陵园,让大家重温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让大家体会美好新中国和美好新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绿色的祭奠方式(如鲜花或者网络祭奠的引用)也将“低碳”生活方式引入。
三、模范教育法
最近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就是很好的案例。我会让他们时刻关注活动开展的情况,让学生看看各行各业的道德模范们是如何做的,如何在平凡的岗位和生活中作为不平凡的行为和业绩。可以说这样的活动是很成功的,在看完这样的道德模范活动后,大家反响强烈,积极讨论,有的现场现编诗歌予以歌颂,有的现编歌词唱出心中喜悦,有的甚至还留下了“幸福”的泪水。同时我也给他们布置了课后作业,让他们写出其观后感和从道德模范身上学到的值得学习的地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让我“大吃一惊”,可以说写得相当有意义,对大家的身心造成很大的触动作用,起到了设计之初应有的作用。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之后,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20xx年3月5日正值第52个“雷锋纪念日”,在这天我安排学生去“享受”了一番,去电影院看励志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该电影我之前看过,可以说对我的触动很大,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也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果不其然,效果出其不意。可以这么说,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有的甚至对雷锋是何其人也都不得而知,但大家在现场形成了共鸣,纷纷提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其精髓,学习其做人,从而对他们进行了很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当然,这样的。活动我会一直持续下去。
四、个人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学习之所,而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非常重要。我会定期在学校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家长来学校了解其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指出学生的心理波动和不稳定状态,同时对家长进行德育重要性的讲解,让学生家长重视起来,回到家后也可以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学校和家里双管齐下来开展教育活动,从而为学生进行德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当然,中职学生德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如何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是摆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个“方程式”,解法可能有很多种,方式方法也有很多种,以上的几点看法是笔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效果可以说还是不错的,望对教育同行们有借鉴之用,同时也作为“抛砖]www.haoword.com[”之言,望能引出“引玉”之论。
职教期刊职教论文 篇二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不仅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能在学习中形成健康的人格。职教中心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愿意学习,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如果教师一味地刻板说教,强制学生学习,将会适得其反,对教学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会对学习产生正确的心态。这样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二)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十分敏感脆弱,职教中心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差生,教师都要“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千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应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所发展。二是既要多肯定学生,也不能滥用表扬。在学习中尊重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一些教师滥用肯定和表扬,不管是什么情况,哪怕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是一味地肯定、表扬,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际交往越来越密切,对人团结协作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职教中心的学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人际交往、团结协作能力将直接受到考验。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形成合作意识,端正心态,正视自己,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正确的评价,提高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以便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加强学生的德育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用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心灵交流,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内涵,进而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并会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课内阅读。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大多是经典作品,内涵丰富,代表性强,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范本。教师一方面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讲解,让学生深刻领受文章内涵。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自主阅读、联想与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在学习中受到作者思想的熏陶,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是课外阅读。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量的作品需要学生在课外自己阅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正确指导,比如,给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分享学生的阅读体验,等等。通过大量有益的语文课外阅读,学生的眼界宽了,心灵滋润了,道德修养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三、注重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审美需要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它与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让人分辨美丑、善恶,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说,德育教育和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必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审美教育,一方面依托于教材中大量的美学元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处处体现了美,不管是语言美、结构美,还是情感美、自然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感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品位。另一方面,教师应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便更好地影响德育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心灵、情操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职教中心的学生。这需要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德育教育方面,语文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具有强大的优势。语文教师要依托这个优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以便应对将来的挑战。
职教期刊职教论文 篇三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职业教育应通过开设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抓好备课环节。所有课程都应该是某种职业能力的立体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妥善安排教学时间,把握好学与练的比例,将专业技能训练列为本阶段教学的中心环节,加大实践性学习的课时量,使讲授课与实训课、案例分析课的比例保持在2:1:1,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改革传统模式,大胆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明确以强化动手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与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的案例分析和课程实训作为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是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案例分析、课堂实训、模拟操作。同时,也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有效地配合了教学活动。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模式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为了使实训与课堂教学相互协调,又自成体系,我们首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对整个外贸合同的所有环节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根据课程的要求及学生的外语水平等条件,共安排了十个章节的实训活动,同时按照教材中的各类合同、票据样本设计了相应模拟题目与票据样本,这样就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避免了盲目性,使实训活动与课堂教学既切合实际,又有章可循。
(一)课堂讲授的互动化
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对后者积极性的调动。特别是以往实务课程的教学,一贯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自有它一定的优势,但易于束缚学生的思想,难以启发其主动思维,使学生仅满足于书本内容,缺乏激情引动下的创新精神,视野局限,因而违背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为此,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我们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主要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法中很有特色的一个方法,讲究的是通过“引、动、导、探”教学机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多维互动、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教学方法。首先是以设计的探究化教学内容为引领。例如,在学习外汇核算时,提问学生采用不同的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原因,诱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从已知到未知发展学习、探究能力,启发积极地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碰撞,从而发现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这样的学习效果比较好。然后是在授课中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谐,即改变教师的中心角色为引导性,通过实施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等手段,带动学生的思路。例如,在交易磋商一节中,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分组模拟谈判,用英语起草电传等,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非常高。第三是教师的适度引导,体现为有目的的“引”和“导”,教师有意识地以导向性信息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例如,在学习数量条款一章时,先安排学生自学,最后由教师指导分析案例中的漏洞。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统化
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课堂实训的连贯性与多样化。
要牢牢抓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根本,就是要在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及时安排相关的实训内容进行强化巩固,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必然联系,使教材内容形成完整的体系。进出口业务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活动,进出口合同中的各个条款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行实训就是牢牢抓住课程的主要环节,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各环节进行实训的内容与方法,做到实训的内容有针对性,实训的方法多样化,例如,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随时布置学生进行标志设计、条款翻译,或者在各章结束后安排学生把汉语条款翻译成专业英语、查找条款中的错误等等,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得到训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案例分析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要搜集许多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的相关案例,采用到课堂教学中,用于训练学生的战略、政策观点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做到:(1)情景引发,实施任务驱动策略,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和目标,引发探究兴趣、动机。例如,在第二章的贸易术语中,我先由开篇案例开始,让学生了解了案例后产生兴趣,带着兴趣与好奇参与教学活动;(2)活动探索,实施以教学事件引起学生活动的教学策略,学生与情景、材料、经验、体验、实验等互动获得信息及联系,从而积累直接经验和事物的特征,教师适时引导和指导,如各章课后的案例分析大多以小组讨论为主,再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3)研究发现,实施启发诱导教学策略,使学生对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推理、抽象、概括,发现获得结论。此类案例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谈判磋商交易等章节时的教学,由学生把各种资料归纳起来,分组进行模拟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了然于心,有备而来。
3、双语教学与计算机模拟操作的辅助性。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涉外性,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专业英语的运用。在所有的条款学习中,我们都采用了汉语、英语的名称,作业与实训课也都要求以英语为主。通过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识别专业英语术语,了解了术语的标准英语格式,初步具备了以专业英语术语填制相关单据的能力。计算机模拟操作是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的商业和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做出相应的决策,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结算一章的学习中,我们采取了计算机模拟操作的方式,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对预先设计的单据进行核算实习。还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有目的的安排学生课后登陆外贸管理机关和外贸企业的网站,从中了解具体政策与业务情况。
三、考试方法的改革
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改革:开卷考试、分阶段考试。
1、由于本课程内容繁杂,凭一次只有不到两小时的考试不足以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尝试分阶段进行二至三次考试,然后把各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平均。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学过以后及时复习,进一步加深印象,也能使期末考试的负担得以减轻。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把合同条款分成三部分进行考核,即贸易术语、运输与保险、结算。
2、在出题时还要考虑到《国际贸易实务》对学生的要求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考核内容应注重操作而减少理论部分。每次考试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以合同条款的填制为主,有的以计算数据为主,有的以上机操作为主。
3、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就是变闭卷为开卷,允许学生查看资料。这需要教师预先对考试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把各考试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例如,在考核合同条款的前几部分时,只出一个外贸案例,在看似简单的一道题中包含着几章的内容,既考核条款、术语,也考核计算方法与国际惯例的掌握情况。不仅要求学生用英语填写模拟合同,还要在计算相关数据后,一并填写附带的各类表格,极大程度上注重了知识的衔接,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学生普遍感觉其难度并不比闭卷小,考出高分极不容易。
总之,通过实行上述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为他们展示了大量书本中接触不到的案例、单据,通过讨论、计算、填单、模拟谈判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
职教期刊职教论文 篇四
一、推动职教期刊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办刊意识
期刊的竞争不是单纯的编辑之间、栏目之间的竞争。职教期刊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就要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
(1)明确办刊宗旨。
当前,全国已出版的职教期刊从办刊主体来分,分为各级政府职教主管部门主办、地区或行业的职教学会(或研究会)主办、社会团体或院校主办三类。从受众群体来分,可分为面向全国、面向地区、面向本行业三类。从办刊性质来分,分为综合型和专业性两类。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分类,职教期刊都应把为职教改革和发展服务作为根本的办刊宗旨,树立并加强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服务,为繁荣职教科研事业服务的意识;
(2)加强服务意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职教期刊只有增强服务意识,始终把读者放在首位,才能赢得市场,提升职教期刊存在的价值。职教期刊要把握读者的需求,把市场调研作为编辑的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各类读者群关注的焦点,对职教研究的动态及时反映报道,传播和宣传各级职教机构和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中的优秀实践经验,使刊物既能成为领导的好参谋,又能成为职教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从而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占据优势。
(二)、找准刊物的特色定位
特色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特色的形成也是期刊成熟的标志,一旦期刊的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同,就具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在市场经济中就能够获得价值。作为职教期刊,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发现新领域,找到新视角,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职教期刊的定位上,明确它有别于纯理论性的学术刊物,也不是普及性的教育刊物,职教期刊应该立足行业,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和业务指导性。目前,我国较有影响的职教期刊都有各具特色,《中国职业教育》侧重宣传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评述职教发展趋势,其政策指导性和学术理论性较强;《职教论坛》在办刊中重视创新,其指导性、言论性和开放性较浓;《教育与职业》以教育性、统战性和民间性为其特色;《职教通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突出理论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其次,品牌栏目设置在期刊特色定位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办刊宗旨明确的前提下,最能体现刊物特色的形式莫过于栏目的设置,优秀的栏目设置不仅能鲜明地突出期刊内容,充分表现编辑思路和操作的风格和特色,同时,也有助于强化栏目编辑责任制、提高刊物质量。品牌栏目是期刊的框架,最能反映出期刊的整体风格,因此,期刊要办出特色,一定要在品牌栏目的创办上下功夫,积极约稿组稿,认真编校,保证栏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并通过品牌栏目的影响提高期刊的知名度。
(三)、全面提高编辑素质
职教期刊要发展、要创新,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作为后盾。职教期刊编辑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思想认识。
对于公开发行的职教期刊,其编辑在思想上应该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把握力,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刊思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严把政治关和学术关,不断追踪学术前沿,倡导学术争鸣,努力把期刊办成职教学术创新的阵地;
(2)、恪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编辑,要始终树立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意识,在保证刊物质量的前提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认真审读每篇来稿,对每位作者努力做到公平公正,一切以刊物的质量为前提;
(3)、做好选题策划,形成特色栏目。
职教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该重视策划选题,树立精品意识,重点在期刊的内容和特色上下功夫,积极策划特色栏目,组织优秀稿件,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对期刊的依赖;
(4)、重视业务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职教期刊编辑面临行业竞争、职业困惑、专业发展等多方面问题,因此,编辑应积极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掌握有关出版编辑、技术设计和现代出版经营管理等相关的理论和实务知识,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得到及时优化,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编辑岗位发展,提升自身在编辑岗位上的专业化程度;
(5)、加强编辑实务能力。
职教期刊编辑要时刻关注出版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并在编辑工作中不断应用,如利用网络数据库组稿,使组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方便快捷;利用数据库的检索功能,保证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并有效地防止一稿多投,保证了期刊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结语
总之,面对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期刊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每一位办刊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勇于创新,不断摸索提高期刊质量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职教期刊职教论文【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