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通用多篇】范文

(作者:huang23时间:2023-07-07 08:51:10)

【说明】大学语文论文【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学语文论文【通用多篇】

大学语文论文 篇一

摘要: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一、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二、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结束语

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241.

[2]冯大建,迟宝东。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薛涌。北大批判[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3.

[4]蒋承勇。“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3-28.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二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要从深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丰富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落实,需要注意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平衡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指导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深度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从课程教学中去贯彻落实所提出的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文本所选内容包含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实习实训,因此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不受重视,教学中仅仅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没有重视人文性和审美性特点,大学语文的教育价值没有完全体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文以载道,教以载德,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准确把握课程文本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哲学、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激发学生向往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们感悟人生的真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所选内容大多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如由徐中玉、齐华森、谭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第11版)教材为例,本书包括12个单元共71篇课文,既有古典诗词,也有现代优秀散文小说诗歌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自然地将文本中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把德育元素融进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其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隐性教育功能,隐性教育功能即“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计划性的、无意识的、非预期性的价值观念和知识能力”。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知人论世、主题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了解文学作品所赋予的主题。如教学《赤壁赋》这篇文章时,从了解作者苏轼超旷豁达的一生,到分析《赤壁赋》中所表达的作者身处逆境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增强学生的价值观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一)深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大学语文》(第11版)每单元都有一个人文主题,如“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等主题。专题化编排教材让学生更加明确教材所呈现作品的目的,一个单元相同的主题文章学习能起到强化思政元素的效果。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作用,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以“故园情深”主题单元为例,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家国情怀展开,《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看到家中小院的欣喜心情;《乡土情结》以故园之思为线索,从小家到大家,从离家到归家,将乡土之情升华到了爱国主义之情;《故园之恋》作者在文中把一个炎黄子孙赤诚的中国心和盘托出;《听听那冷雨》作者细述了心中那一缕剪不断的乡愁,抒发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梦回故园》描写了从台湾归来的姑姑面对故乡的巍巍青山,表达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浓浓乡情。同主题的文章一起教学,更有利于营造爱家乡、爱祖国的浓烈氛围,引导学生将对故乡、对亲友的款款深情,凝聚成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升华为炎黄子孙赤诚而火热的中国心。

(二)丰富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课堂为唯一教育阵地、以教材为唯一教学内容、以讲课为唯一教育手段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互动型课堂,重视师生间交流互动,双向激发教学热情和学习兴趣,渗入式地将课程思政入脑入心,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将立德树人要求内化到课程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比如在讲解“仁者爱人”主题单元前,布置学生思考问题——“孔子与孟子的仁的思想有何异同”,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将相关学习资料在课前发送给学生,学生可在课前分组讨论,自由查寻资料,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通过解决课前预习的问题,培养了学生集体协作意识。课堂上,学生汇报课前预习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在课前收集材料,可了解到,孔子主张把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提升到仁爱天下的高度,孟子继承其思想并进而倡导“仁政”,把执政治国的道理建筑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同学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自觉地去关爱他人,关爱身边的一切生灵,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达到思政目标。课后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方式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参加学校志愿者活动,组织主题性演讲等,巩固大学语文理论教学成果,进一步延升课程思政课堂,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三)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习不仅要收获语文应用型知识,还要实现思想道德、修养情怀的提升。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可再是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法,应从多元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后,相应的学生课后作业应该有所提升,课后可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如在学习完《<老子>二章》这篇课文后,可给学生布置作业:“在老子看来,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依存转化,你认为这一思想的哲理性与深刻性何在?对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有什么启迪意义?”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对自己的世界观有所审视。教师在课堂作业点评时可对思想认识深刻的同学进行表扬,可在课后对存在思想偏差和认识不足的同学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多元评价不仅仅通过作业和试卷体现,还可从学生的课外学习、课堂表现、互动程度、课后实践等方面体现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知识运用能力、价值观体现等,从而对学生形成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取决于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施。因此要注重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强化师德师能建设,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素养,也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思政素养。在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理念的学习,自觉提升“双素养”。同时教师要时刻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重视学生这一教育主体,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路径,既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文本取向,也要重视课程思政的人本取向,有意识地利用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二)平衡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有的放矢地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首先,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含有思政元素,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不可生拉硬套。其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进行思政教育,不是在语文课堂上全部进行思政教育,大学语文课堂的主导依然是语文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如果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没有了语文味,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是违背了课程思政的初衷。高职大学语文老师应当调配好专业知识和德育元素的比例,做好“责任田”上的责任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将教师、专业内容、德育元素、学生共同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形成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价值观引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是相对持久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在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升工作境界,用课程思政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水平。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三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种美育, 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吟诵经典名篇, 体味经典中所反映的美的教育,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内涵, 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对经典诵读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揣摩,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文本视角; 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在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功能, 因而大学就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我国大学专业划分较细, 加之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当前轻长远等部分问题, 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如果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就业能力将受到限制, 过弱的文化熏陶将使学生缺乏学养, 而大学“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将落在了空档。

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1],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反复的讲述与反复的背诵古典语文。可见, 经典教育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所以说, 在大学阶段实施经典诵读课程,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诵读是诵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 并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和再现经典文本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 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这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以诵读材料为前提的, 不能脱离经典文本而独立进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一、经典诵读文本材料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本都适宜拿来诵读。经典诵读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语言艺术, 其过程就是诵读者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 实现文字向声音转化的过程, 通过经典诵读来塑造形象、传递感情, 引起听众的共鸣。为了保证良好的诵读效果, 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通常情况下,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 诵读材料的经典性

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要求具有经典性。一是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 最好与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问题或生活问题密切相关。二是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 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三是具有历史性, 经典诵读材料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四是语言具有形象性。这是诵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了形象性的语言才能使得学生有形象的感受。如果诵读材料多是枯燥的书面语言, 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构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二) 诵读材料的阶段性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强调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因此, 对于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 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等因素, 对经典诵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作出相应的规定。既要照顾到各个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又不宜将经典诵读材料作生硬机械的分割。一般可以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诵读材料既有突出的重点, 又有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诵读材料的目的性

诵读材料要考虑目的性方面的需求。如果是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课上或课下自由诵读, 一般可以不考虑受众的需求, 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诵读的经典文本。但是如果是需要将课上内容与诵读实践活动相结合, 比如诵读竞赛、诵读表演等, 那就要根据诵读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 从众多经典文本中选出合适的经典作品。例如国庆经典诵读, 就应该选择一些励志爱国的经典作品, 比较适合场合和听众的需求;如果是在中秋节举办的诵读活动, 就应该选择一些深情的经典作品, 从而更好地适应场合和听众的需求。

(四) 诵读材料的风格性

经典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经典文本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 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地显现出来的经典文本的风貌、神韵和品格。经典文本诵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公开诵读或参加诵读竞赛, 诵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风格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经典作品。大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可挑选一些难度小些的, 自己较为熟悉的经典作品来读;对于经典诵读水平较高一些的高年级学生则可适应的风格会更广泛一些, 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驾驭经典文本, 演绎经典文本。总之,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领会

经典诵读不同于经典朗读。经典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经典文本的重要手段。经典诵读也不同于经典默读。经典默读是日常诵读之法, 只看书, 不出声。经典诵读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经典文本背诵出来, 以传达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它不仅是记忆, 而且有理解, 在抑扬顿挫中理解经典文本。学生应该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中好好把握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准确理解词句

叶圣陶先生认为, “吟诵 (诵读) 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必须理解在先”, 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 畅发读者的感兴”[2]。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诵前, 除了要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文字的读音, 扫除读音障碍之外, 还必须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生词、俗语、成语典故等的含义, 避免不求甚解, 甚至望文生义。在正确把握字词的音义之外, 在诵读之前, 还要很好地把握作品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有注意到这些,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文字向声音的转化, 收到良好的朗读的效果。例如, 在诵读复句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分句之间的关联词, 根据关联词来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 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果……就是……”, 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 表示选择关系的“与其……不如……”, 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可是……”, 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等等。这对于准确的语气运用和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二) 要正确把握结构

正常情况下, 经典文本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段都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每个段落围绕中心意思, 我们都能找到相对的中心句。当然, 段落的组合也有很多种方式。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的组合, 也可以是层进关系、并列关系 (包括同义近义的并列和正反内容的并列) 的组合。同时, 还可以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或者分说和总说的关系等等。总之, 段落内部的关系多种多样,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 都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理清脉络, 区分主次。同理, 同一篇经典文本中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先搞清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才能掌握篇章的结构, 从而理清全篇的脉络, 诵读时便能得心应手。同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 不同的诵读文本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抒情性经典文本注重的是浓郁的情感;议论性经典文本则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 要特别突出其议论精密的感觉。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进行区别诵读。

(三) 要深入领会内容

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深层意蕴, 使听众也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理解经典文本字、词、句的含义, 且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还需要对与经典文本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把握。比如, 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思想、创作动机等方面都应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例如很多文人一般都是在自己遭受贬谪之后, 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经典文本, 因而他们在情感上往往都有抑郁、愤懑的感觉。这些相关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只有对经典文本的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 才能够在诵读中用恰当的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和打动听众。比如说明文, 应该从它的结构层次入手, 研究他如何将概念、相关知识表达出来;例如议论文, 便要弄清楚它的主要论点, 它是如何通过论据、论证方式将主张展示出来。而如果已经有前人注释或近人评论的经典文本, 则应该博采参考, 以帮助理解。节录中非独立成篇的经典文本, 我们必须从它的原文入手, 着重分析它的上文下理, 从而避免断章取义。

三、经典诵读文本的深度揣摩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要求学生将经典诵读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完成文字向声音转化的复杂活动, 在正确选材和大致理解经典文本之后, 学生还必须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度揣摩, 通过对诵读材料深刻而细致的感受, 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 才能完成经典文本的有效呈现。

(一) 要用心感受经典

“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2]感受作品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主要是可以将诵读者的思维很好地引向情感。感受是指诵读者由于经典文本的刺激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从而反映到大脑中, 使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根据人的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这五大类感觉器官, 就分别形成了五种感受形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如果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够深入, 没有真正走进经典作品, 没有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 而是在那里主观臆造情感, 即使朗读的声音再好听, 声调再怎么抑扬顿挫, 也难以感染他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反复琢磨, 仔细体味, 然后进入经典, 进入角色, 进入情境, 才能唤起听众的感情, 使听众与己同喜、同悲、同呼吸。比如, 我们让学生诵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是一幅峭拔雅致的山水画:千山无鸟鸣, 万径无人走, 冬天之冷、雪天之寒、小船之孤、钓翁之独, 以及诗外的江天一色和群峰叠峦融为一体。整首诗给人以视觉、听觉和触觉全方位的刺激。学生在诵读每一篇经典作品之前, 教师都必须引导他们来体味这种感受。

(二) 要真正理解作品

情感的传递是经典诵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 它的生命力在于其承载着人的感情态度。“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3]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 在经过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的具体分析和感受的同时, 应该让学生形成丰富而逼真的想象, 好似经典文本的文字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动起来, 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经典文本的内容, 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更好地体味经典文本的情感。例如诵读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直”“圆”二字的妙处, 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带来了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才见得“圆”, 周围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来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 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2]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 当是经典诵读时运用形象思维体味经典文本内涵的范例。

(三) 要准确把握基调

基调是指经典文本所包含的多种情感色彩混合后的总的趋向, 即经典文本的基本情调。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并理解经典文本, 而且还应该从经典文本的体裁、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有效地解析, 从而准确地把握经典的感情基调。通常来说, 任何一部经典文本都有它本身相对统一而完整的基调。要让学生把经典文本变成有声语言, 就是再创造性地把文本中无声的态度情感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只有深入地体会和整体把握经典的基调, 学生才能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任何一个经典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感情都可以是多样化的, 但是它的基调却是每个部分、层次、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即整体具体感的总和。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细致理解和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层蕴意之后, 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整体精神倾向。例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 局部内容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显现了缓慢而低沉的情调, 但总体基调是豪放、轻快、活泼的, 在部分低沉情调的映视之下, 全文更能显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感情。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绝望, 而这只是缘于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所以其基调可以说是“哀而不伤”的。再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通篇基调热情高昂, 同时又隐含浓重的悲愤、深沉的忧虑、空前的危机感和强烈的焦灼情绪。所以,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要旨大意, 准确感知经典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才能够使经典诵读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境界。

四、经典诵读文本的诵读表达

(一) 要掌握经典诵读语音的准确性

1、要读准字音

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要特别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差异,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比如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上声的变调, “一”、“不”变调和“啊”的音变等问题。另外, 在汉语中存在很多一字多音的现象, 这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应该多加留意。如果在经典诵读中不能准确读音, 轻则破坏了作品的美感, 重则歪曲了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比如“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折”字就是多音字, 不同的读音意思相去甚远。对于这种一字多音的情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清楚多音字的各个不同意义, 然后去记住它的不同读音。另外, 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 如《上邪》中的“邪”、《将进酒》中的“将”、《阿房宫》中的“房”等。当然, 外来语译音等情况也应该引起注意, 在诵读中作正确的处理。

2、要注意方言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方言区的人来说, 在诵读经典时尤其要注意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其实在语音上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有些方言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混淆 (z、c、s和zh、ch、sh) , 有些方言声调的变化等。这种规律可以总结为一些大规律以及一些小的规律, 而且还包含一些例外情况, 老师要好好帮助学生去总结。在总结的同时, 遇到问题要要求学生多查字典、词典、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 积极督促他们反复地练习。

3、要注意避免近似误读

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偏旁类同或字形相近, 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易引起误读。如由于甲字与乙字字形相似而把甲字读成乙字, 或者将乙字读成甲字。另外, 由于不认识某些字词, 而由偏旁本身或者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另一个生字的读音, 这种误读情况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就是指的这种误读。老师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辨析练习, 避免出现误读。

(二) 要注意经典诵读表达的层次性

按照经典文本的感知程度, 可以将经典诵读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试读, 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 在文本信息的获取过程中, 首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或者零散的感觉。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进行试读, 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 可以让他们形成自身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二是略读, 主要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这是通过一种速读的方式来理清经典文本的的整体思路, 从而把握主旨大意。略读可以说是试读的延展, 是整体思维的聚合。略读时要能够通观全篇, 化繁为简, 去粗取精, 使经典的主要内容逐步变得明晰。三是研读。研读就是要参悟体会, 进行研究性和研讨性的诵读, 进而能够熟悉经典, 顺畅朗读。四是品读, 就是鉴赏性地诵读, 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 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4]。

参考文献

[1]黎海燕, 鄢建江。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8, (1) 。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3]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 2007, (11) 。

大学语文论文 篇四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一、茶文化专业的目标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二、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透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12.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14.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07.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五

摘要:文章通过实际情况分析深度学习与翻转课堂内涵,创新设计新课堂,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然后根据实践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把研究策略贯彻落实到底。

关键词:深度学习;大学语文;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理念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它是指学生在脱离老师的情况下还能够进行独立的学习,不需要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学生自己就可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一种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累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说,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面对一些研究性课题,老师提供的知识是片面的,只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具体知识研究还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收集查找,像专业书籍、专家视频链接、知识讲座等等,都是翻转课堂的内容,也就是自我、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教育体系中,深度学习主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及学习方法,毕竟,现在的学习环境不像过去那样只有书本知识和老师指导,现代的教学环境有高科技产品的辅助,有高质量老师引导,所以,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是多角度、多样化的,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调整知识的难易程度,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简单的知识具体化,通过知识“降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长期以往就能够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知识体系,把所学知识有序连接起来,便于分析和应用。深度学习理念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它结合学生的行为、情感、认知等经过不同纬度的学习与总结,建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深度学习主要还是在于学生的态度,那就是对知识有好奇心,有探索欲望,能够主动学习挖掘知识内涵,把知识不断融合、重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这就是深度学习的结果,这种理念导向下的大学语文学习过程才能够体现价值,才能够锻炼学生个人的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用

(一)改善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翻转课堂实践中,老师分析课堂知识和教材内容,区分重点、难点,把概念性的知识与技术性的知识区分开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进行有序排列,把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改善学习目标的目的,同一知识,以不同方式表达,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知识了解透彻,在相同的问题当中能够熟练应用知识,让学生不再生搬硬套,而是灵活运用。学习目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毕竟,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都不尽相同,特别是大学语文知识,概念性知识比较多,相似性又大,如果不是特别确定的知识很容易混淆,所以,对于学生的记忆力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技巧和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情况,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满足学生需求,这点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够确立适合不同风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的创新设计方法主要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现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是多媒体教学,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研究中,少不了计算机的辅助,计算机不但有庞大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知识进行分类总结,所以老师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工作,首先根据教学大纲把需要的知识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然后再把知识细分,利用计算机把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像视频、动画,或者是相关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氛围,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比如说,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知识辩论活动,把所有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对知识细心研讨,除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换资料之外,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针对难点问题,把不懂的知识通过翻转课堂来学习总结,为赢得辩论结果做准备,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独立寻找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制定学习目标从而达到独立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自由的、开放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够很好地释放学生的天性,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

(三)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越来越科学化,考虑到大学生的现状,他们要背负学院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所以,翻转课堂设计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指导,更多的是把专业知识与社会融合,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文学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明白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不同之处,摆正心态,不管比赛结果如何,总结经验,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消化所有的情绪,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没有时间限制,而且知识范围较广,把知识层次化、多样化。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而不是乏味和无聊,所以,老师在翻转课堂设计中,可以与学生适当交流,采纳学生意见,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提供高效的学习条件,使知识相互融合,在一次次学习与总结过程中进一步加工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知识,创造价值,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世界,为未来建立桥梁。

(四)提高学习效率

深度学习理念之所以能够充分融合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因为翻转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好奇心,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建立,让学生在知识上能够自主探索,辨别事物的真善美,提高个人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从而深刻了解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适应社会规则,全方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价值,体现自己的工作能力。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除了在学习上有帮助之外,还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自我评价,如果在翻转课堂上设计出自我评价环节,那么我们就能通过提高自我评价对翻转课堂不断进行更新、加工,推动学生深入学习、改变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方法,让课堂教学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一体化,老师只根据自己的课程设计来讲解,与学生的互动极少,而翻转课堂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让老师和学生自然互动起来,共同探讨知识要点,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

三、结语

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应用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当中,格外受国内外教育部门欢迎,虽然,早期的翻转课堂在应用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现在,学生通过课前视频预习,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吸取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翻转课堂不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而是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创新,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应用和实践当中,翻转课堂不仅在课前能够有效应用,在课后还能够帮助学生温习知识和知识拓展,帮助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建立自由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全方面提升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应用,促进我国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马凯、姜延2018《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实践》,《课程教育研究》第2期。

何丽、汤莉、刘军2019《基于深度学习的MOOC混合式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语文学刊》第6期。

邢翠芳、刘瑜、吕海燕2020《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计算机教育》第3期。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六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的文化品质,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作用,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包括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势在必行。因此,在当前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的人文思想、精神内涵都根植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换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展示民族力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根本。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得到政府、社会的重视,文化自信成为热词,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大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语文课程与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应当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语文课程教育,对于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应当以一种迎难而上的态度,积极寻求解决路径。本文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就教材、教学、目标三方面提出几点拙见,希望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好的传承效果。

一、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与文化融入到了我国社会当中,从某一层面来说,这削弱了我国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负面思想,大学生不加以思考就进行全盘吸收,就会出现崇洋媚外、崇尚享乐主义的现象,而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矫正学生的思想,并重新唤醒他们的民族情怀,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体系建设。

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大学语文自开设以来,作为一门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被推广,但随着课程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语文的人文性、民族性、文化性被忽略,高校教学中,更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教学中,以工具性为导向制定教学方案,无异有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高校语文课程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部分较少,教材内容决定了课堂的内容,因此,必须加强对语文课程教材的把关,选择有益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在制定教学大纲、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学语文的课程实施存在课时少、课程安排计划性不足、学生接受度不高等问题,应当加强语文课程实施,借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使语文课程成为一门人文性、文化性、民族性、工具性兼备的课程。现有教学目标过于重视学生使用语文这一语言工具的能力,忽视了语文对学生情操、思想的熏陶作用,应当思考、尝试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转变。

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途径

(一)教材突破

教材包括课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语文教师应当跟上时代发展,根据当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应当根据实时热点,结合语文课程相关内容,综合课文、图像、视音频等,为学生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在为学生选取教材时,应当加强教师的把关作用,注重教材的文化性、民族性、人文性,不仅仅局限于工具性,根据学生个性、水平,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喜爱的教材。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文学水平的提升,做到以教材为主,发散式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开展教学,更不应该照本宣科,仅仅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对教材的态度,应当是将其作为参照、标准,严格制定教学方案,而不是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唯一工具,教学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不是教材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当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而不是以学生掌握语文这一工具为主,教师应当明确这一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我,摆脱教材对教学的完全掌控。

(二)教学改变

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应当时刻注意教学内容的致效性,转变教学态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收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教学反馈,并根据反馈转变教学实施方法、方式,以达到更优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人文底蕴,并在教学中将其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到人文景点参观,激发学生的文化需求。语文课程是一门“静”的课程,课堂实验、实践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丰富教学方式,以活泼的教学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如在课堂上增加朗读、话剧表演、模拟思考等,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有趣、有味。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当调整对传统文化、实践板块的分值,加强比例,使学生重视起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达到增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目标。同时,在教学中,应当根据社会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想,对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该结合写作教学,突出传统汉字魅力。阅读是知识的输入,而写作是知识的输出,在学生学习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后,如何才能了解学生对这些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值得教师深入探讨的。另外,由于大学语文是基础性课程,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专业,因此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中华语言的表述技巧,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三)目标转变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语文课程相结合,教学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有力手段,引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体现在具体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文言文、诗、词等内容的教授,教师应当加强自我学习,深刻理解文言类文章,对基本的诗词韵脚、文言文体、古文写作常用句法、句式等有全面、到位的了解,高度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找到文章的闪光点,结合当下热点或实际生活为学生讲解,培养学生的文言学习能力与情感把握能力。教师应当深刻理解到一点,语文课程目标的转变,并不是抛弃语文的工具性,而转向完全的人文性、文化性、民族性,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目标,而是在加强学生基础语言掌握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国从战火中走出,不断发展的强大根基,在社会高速发展中,传统文化对时代发展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传统文化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的沉寂。但随着社会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得到重视,文化传承、文化自信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重归民众视野。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同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针对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应当加强语文课程教材的把关,遴选优秀教材,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以更高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深刻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这一大背景,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张维2018《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思考》,《汉字文化》第22期。

陈家华2019《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流行色》第2期。

蒋海英2020《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思考》,《课外语文》第6期。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七

摘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作为提高农村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改变语文学习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的唯一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语文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效果

一、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贯穿无穷的知识呢?为此,我们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博的土地上。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积极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45分钟,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教《苏州园林》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介绍、评论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样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欣赏园林艺术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有的写了有关园林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图片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的。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45分钟来衡量的。

二、整合其他学科,改善知识结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这门学科也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使我们的学生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就可以调动学生学过的物理学知识,光学知识和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解释花儿这样红的原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应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深入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我们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滋暗长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极开展“体验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一些很好的机会。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金秋时节带学生去田野拾稻穗。那金黄的稻浪犹如一张宽阔的地毯,辛勤劳动的农民,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使学生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拾的稻穗多,谁拾的稻穗少,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拾的,谁的多,谁的少,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层出不穷。

四、引领阅读天地,提供生活素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给足读书的时间,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所以,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我们通过让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一课前,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北京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像以前的教学一样,只是让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是很难感觉到首都北京的雄伟壮丽的。为了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首都北京的雄伟,从而在情感上激起共鸣,笔者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当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激动得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那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加上教师简单的介绍,孩子们很快就对北京首都的主要建筑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壮观,也是孩子们渴望一睹为快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选择恰当的时机,播放了升旗、阅兵仪式的录像片断。国旗班战士优良的作风、雄壮的国歌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还有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观看后,笔者让他们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有的说想到了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体育健儿,有的说想到了解放军战士保卫边疆的辛苦,有的说自己将来也要为国争光……这一节课,架起了学生认知和理解教材之间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搜集、分析、处理所给的相关资料。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吧!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活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吧!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八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给高职教学环境、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的优化创造了有利契机,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实施新型教学体系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科学运用于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渠道加强了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更为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显著激发出来,教学效率相对更高,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大有助益。本文将探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并阐述先进技术依托下构建高效信息化语文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从而促使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焕发出全新气象,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为培养高端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给予有力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建设;信息化教学

引言:

新形势下,企业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有着旺盛需求,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体系,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让大学生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遇到了不小的阻碍。转变这一局面可以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入手,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使用,激发了语文课堂活力,向学生展示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奇妙无穷,让学生能够正确客观的认识世界,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体,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之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由此得以达成。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现阶段,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学生不再单纯从课堂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扩充课堂容量,促使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到一起,让学生知道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到语文知识在岗位工作中的应用方式,明确企业岗位职责以及自己与人才之间的差距,这样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就能与学生个体发展相契合,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更强,成长将十分迅速,给学生的就业增添了不少砝码。

1.2有利于拓宽语文教学载体

互联网平台给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提供了巨大便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观看网络教学课件弥补知识点漏洞,彻底夯实语文知识体系,不会落后于整体教学进度,更易于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当遇到问题时能够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同样的也可以积极帮助他人,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和经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由衷的信任教师,认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将会顺利高效的开展。

1.3有利于建构高效信息化教学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建立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精品课程,扩充教学资源,将课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主观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现状有选择性的反复观看教学课件,课上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奥秘。高职语文教师还可以运用线上加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阵地予以延伸,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还能在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中获得阅历和经验的积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是传统教学模式远远无法比拟的,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1.4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新时期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应该顺应互联网时展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便充分胜任岗位工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给企业、给社会创造巨大价值。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改革,打造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待人以诚、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大学生群体会将正能量传播开来,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无限生机,为和谐社会构建贡献一份不可小觑的力量。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及其主要特征

2.1建设思路

为保证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首先要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协同发展,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穷乐趣,将语文学习当成是一项终身性的活动来开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劳动者的角色,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需要高职语文教师能够抓住信息时代赋予的机遇,勇敢迈出教学改革步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着手,构建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该体系着重强调了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拓展教学渠道,致力于给学生带来新鲜感,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多重培养,更要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考核的结合使用,以此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达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2.2体系特征

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主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信息素质为最终追求,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高职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单纯的进行书本内容的灌输,而是应该利用网络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了情感交流,准确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边缘人,他们的所思所想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考虑到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创设多种职业情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强化了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教师会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具体表现等相关信息收集起来,思索当前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优化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建设路径

3.1持续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所用教材中很少涉及到沟通表达、求职应聘、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不少学生在找工作时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自己的长处,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社交礼仪也不甚了解,致使其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新添这些模块,与原有教学模块构建成为完整内容体系,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协同发展意义非凡。比如说,写作教学中布置求职文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认真进行简历创作,突出自己的个人特长,提高简历的吸引力。有些学生会在求职意向一栏中简单填入职位,殊不知这种做法使得自己陷入了劣势,就如一片森林里的一颗树苗,很难得到面试官的注意。进行简历创作的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职业定位也要明确,若能够将自己对该职位的认识侃侃而谈,表明自己的独特优势,势必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赢得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3.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供选择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线上自学、线下指导的方式,通常会取得较好成效。例如《短歌行》赏析教学中,教师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并藉由QQ群或微信群通知学生及时完成预习任务,这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素材。学生登录系统平台后熟悉全诗内容,将自主学习存在的疑惑记录下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件,到互联网上搜索有关乐府诗的发展和特点,了解东汉年代历史背景及曹操的生平,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生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教学平台。课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预习成果,展示过后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述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情感等。学生会对中国历史和作者生平产生深入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短歌行》的赏析,思维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充分锻炼。

3.3完善创新教学活动

通过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学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这些活动给学生创建一展所长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优秀的文化接班人。譬如说在教学相关课文以后举办演讲、朗诵、课本剧表演等比赛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让其他学生进行投票打分,开通互联网投票通道,便于更多学生参与,票数最高者获得优胜,给获胜者颁发奖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以兴趣为导向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探究,思维更加灵活,还能掌握职业技能,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能够在不同职业情景下正确使用所学知识,真正乐在其中。

3.4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是完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一步,学生制作课件的质量、课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否从全新角度进行文章赏析、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都会计入到期末总评中,从学生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考核,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尤其是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适当加分,会让学生更加踊跃的参与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文学作品的赏析等活动,课堂气氛空前热烈,教学效果不断增强。教师还要听取学生建议进行考核评价方式的更新,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最大化的展现出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的价值功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课堂活力,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将语文知识用微课视频来呈现,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语文教学活动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关系,学生可以灵活高效的进行语文学习,还能得到价值观引导和健全人格塑造,实现了对现代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语文论文【通用多篇】范文。

word该篇大学语文论文【通用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967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大学语文论文【通用多篇】.doc》
大学语文论文【通用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