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商务礼仪的精品论文3000字多篇范文

(作者:candy196321时间:2023-07-08 09:58:29)

【导语】有关商务礼仪的精品论文3000字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有关商务礼仪的精品论文3000字多篇

商务礼仪论文 篇一

摘要:本文就拨打、接听电话的礼仪进行了探讨,以便商务 人员成功地完成商务活动。

关键词:商务礼仪 商务电话 礼貌

引言

电话礼仪是每个商界人士所必须懂得的知识,需要加强学习。然 而,很多商务人员却对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并不十分重视,有的 甚至认为那都是些繁冗缛节;虽然也有些商务人员比较重视,懂 得礼仪的规范在商务交往中的重要性,但却不能正确的运用到实 际当中,甚至有的还乱用。因此,深人研究、学习了各种商务礼 仪,尤其是电话礼仪,懂得如何使用最常用的电话礼仪方式,是 至关重要的。

一、拨打商务电话的礼仅

商务运作高不开电话这一便捷的通讯工具。商务人员每天要接打大量的电话。看起来打电话很容易。对着话筒同对方交谈,觉得和当面交谈一样简单。其实不然,打电话是大有讲究的,它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要求具备一定的商业基本常识和礼节。下面就是拨打电话

时应注意的礼仪:

l.打电话的基本礼仪

向外打电话时,应记准电话号码,以免打错。如果拨错号码。应礼貌地向对方道歉,不能随手挂机。拨通电话后,首先应说。你好!”然后迅速通报自己的单位。必要时还应报上自己的姓名。再告诉接电话的入你要找的是谁:“请麻烦您找一下某某先生听电话,谢谢!”如果对方答应找人后,应该手拿着听筒静静的等候,不要离开或做其它的事情。对方告诉你要找的人此时不在时,不能立马就挂断,而应当礼貌的说“谢谢,打扰了!”或者请对方帮助传达:“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麻烦您转告他”等等。若对方答应你的请求,应表示感谢。如果要找的人接电话。应先致以简短的礼貌的问候。而后进入正式谈话。

2、重要的第一声

当我们打电话给某单位,若一接通,就能听到对方亲切、优美的招呼声。心里一定会很愉快,使双方对话能顺利展开,对该单位有了较好的印象。在电话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样说:“你好,这里是某某公司。”但声音清晰、悦耳、吐字清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对方对其所在单位也会有好印象。因此要记住,打电话时,应有“我代表单位形象”的意识。

3、打电话时要有喜悦的心情

打电话时我们要有喜悦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但是从欢快的语调中也会被你感染,给对方留下极佳的印象。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所以即使在电话中,也要抱着对方看着我”的心态去应对。

4、理清思路,想好再说

当你拿起电话听筒之前。应先考虑一下自己想要说些什么?不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给他人打电话。你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设想一下要谈的话题或苹草写下想说的事情。在打电话之前。最好将要谈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如果再将有关此事的资料也

准备好并放在手边备查,就完美无缺了。这么一来,即使被对方反同,也能很快有条有理地回答。

5、立即表明身份,说明事由

当你拿起电话时,首先道出自己的身份以及所属组织的名称。然后以“您好”,“你最近怎样”,“一切都还顺利吗?”等问候作为谈话的开场白。称呼对方的名字,以便让对方了解到你知道其名字,缩小你们的距离感。打电话时,开门见山地说正事才合宜。只要是通过电话所进行的交谈方式,即使单刀直入地说出该说的事,也并不违反礼仪。

总之,商务人员在拨打电话时。要讲究选择适宜的时间,注意通话的长度、体谅对方;事先要准备好合理的内容,应简明扼要;在通话过程中表现文明,不仅要注意语言文明,还要态度文明。我们在了解了拨打电话的礼仪规范时。同时我们也应知道如何来接听电话。礼貌的应答每一个电话。

二、接听商务电话的礼仪

在商务场所里,上班时问打来的电话几乎都与工作有关,公司的每个电话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用台乎礼仪的方式接听电话,对畅通商务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1、接电话的开场白

一般电话铃声响一次应及时接听,至少应在第三声铃响前琅下话筒,电话铃响两遍接是最好的,拿起电话机先同好,然后自报家门:“你好。这里是某某公司”。切忌不要在接电话时以“喂。喂”或者“你找谁呀”作为“见面礼”。特别是不允许一张嘴就毫不客气地查对方的户口。一个劲儿地问对方“你找谁”、“你是谁”,或者“有什么事儿呀”等等。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问候,这让打电话的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不仅损失了你的个人形象。也损失了公司的形象。所以在电话中应表现得当,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说来电话铃响四遍设有接,打电话的一方就会挂断电话。所以如果过了三遍你才去接电话,应该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但我们还是应及时迅速的接听电话。接听电话后,应确认对方及来电的意图等。如果对方找的人不是你,而需转接时,应弄明白对方是谁,要找什么人,以便与接电话人联系。转接电话,首先必须确认同事在办公室,并说:“请稍等”。

2、代接电话的礼仪

在接电话时,要注意代接电话时的态度。有可能亲自接的电话,就不要麻烦别人。代接电话时,讲话要有板有眼。被找的人如果就在身旁,应告诉打电话者:“请稍候”。然后立即转交电话。

倘若被找的人不在,应在接电话之初立即相告,并可以适当地表示自已可以,代为转告”的意思。不过应当先讲“某人不在”,然后再同“您是谁”或“您有什么事情”,切勿“本末倒置”过来。代接电话时,方如有留言,应尽量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什么人,什么时间打的电话,大概说什么事,对方要留的话应一一记录清楚。

3、如果对方打错电话

在你接到的电话中,有可能遇到打错的电话。在工作场合,当接到打错的电话时。也要跟接听一般的电话相同,要有礼貌。

相信每个人都有打错电话或接错电话的经历,对待打错的电话,千万不要以十分不悦的语气说:“你打错了”使咔嚓一声挂断,然后还气愤地想:“愚蠢的家伙!连句抱歉也没说。”这样冷冷的一句话,使得打错电话的人本想道歉,可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便对这样的人产生不屑。所以对于打错的电话,我们应礼貌地告诉对方:“先生体好,你的电话投错了。我们这里是A公司,电话号码是。”如果公司跟对方要我的公司有业务往来,留有电话号码,可以这样跟打电话的人说:“我们这里正好跟您要找的公司有业务联系,如果您需要的话,我可以帮您查一下。”对方所到这样周到的服务,肯定会对体公司产生极深的印象,而且在同他要找的公司交谈骨寸,也会提及你公司的服务态度,这样一举两得,为公司创造双丰收,何乐而不为呢!

4、充分运用语调的魅力

其实接电话同打电话一样,也需要和谐的语音。用清晰而愉快的语调接电话能显示出说话人的职业风度和可亲的性格。虽然对方无法看到你的面容,但你的喜悦或烦躁仍会通过语调流露出来。所以在交谈时应面带微笑。态度应该是有礼

貌的。声音是适中的、清晰的、柔和的,不要在电话里喊日q或声音很尖,这样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

5、挂电话前的礼貌

我们在挂电话之前。应向打电话的人道谢。来者是客,以客为肄。千万不要因为客户不直槎面对而认为可以不用搭理他们。因此,公司员工对客户应该心存感激,向他们道谢和祝福。

三。结论

商务礼仪是个很大的话题,关于它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商务电话礼仪尽管越来越受到商界人士的重视。但对它系统、详细的研究,却是少之又步。随着中国加入WTO,走向世界,商劳活动也正在与国际接轨。商务人员需同不同国籍的客户进行商务来往。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礼仪方式,使得商务人员必须在掌握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才敢尝试同国外进行商务交往。因此,商务电话礼仪将如何结合国内外的电话礼仪。对国际问的电话礼仪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将有待我们迸一步研究。使商务人员真正畅通、顺利地交减,使商务活动全面进人国际化。

参考文献:

【l】陈平商务札仪【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xx

【2】千舒、陈秋玲 商务礼仪的N个细节【M】 北京:海潮出版社。20xx

【3】黄到晦 商务礼仪【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xx

商务礼仪论文 篇二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对礼仪有着深层次的要求。餐饮礼仪体现一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餐饮礼仪的差异,进一步认识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从而尽可能避免文化习俗的不同带来的不便,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中西方餐饮礼仪跨文化交际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对饮食有着很高的追求,餐饮礼仪可谓源远流长。21世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式餐饮文化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餐饮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对中西方餐饮礼仪进行比较,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往,从而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

一、用餐氛围的差异

由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感情。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崇尚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讲究面子排场,气氛之热烈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在用餐过程中,中国人喜欢相互敬酒,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地喝。主人还要劝客人进食,生怕客人吃不饱、吃不好,甚至会不断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盘子里夹菜,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意。虽然从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不足,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团圆”的普遍心态,由此可以看出延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当然,大声喧哗的就餐方式已经为现代就餐礼仪所摒弃。

西方人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实行分餐制,每人各自点菜,各持一份,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不替他人取菜、不吸烟、不劝酒;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可以与左右客人轻声交谈,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其实,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话都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总是缺少了和乐融融的气氛。

二、席位安排的差异

中式餐饮一般采用圆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厅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或取面门、朝阳,或依室内装饰所体现出的突出位置设定尊位。通常服务员摆台时会以口布折叠成花、鸟等造型,尊位造型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在民间吃饭,尊位可以是主人就座,但当有前辈、领导、长辈或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时,尊位必须请最长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座,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中国传统位次排序讲究“左为上,右次之”,正式宴会中,席位的高低依距离尊位的远近,左高右低,以此类推,逐个排列,最后一位是背对门的座位,通常不应安排客人入座。主人必须注意的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男性往往与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请客,则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西式宴请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男女间隔而座,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西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在正式宴会中,英美和法国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为:左右两端为男女主人,男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宾坐在男主人的右边,男女主人的左边是次宾,陪客一般坐在中间位置。法式长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间,对坐,女主人右边为男主宾,男主人右边为女主宾,男女主人的左边为男女次宾,陪客尽量坐旁边。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椅子,协助女士入座,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

三、餐具使用的差异

中餐餐具主要有筷子、勺子、碗、盘等。筷子是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以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运用的是以中指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在协同中完成整个吃饭过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碗、碟、餐巾等,都各有用途,摆放位置不一样。用餐前先把餐巾打开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结束后把餐巾大略折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嘴、擦手,但绝不可以用来擦拭餐具。在西餐桌上通常会摆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则上是从外向内取用。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便表示客人都可以进食了。进餐时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吃一块,切一块,也可在切割下一小块后,放下刀,把叉换到右手来叉取食物。餐刀可以用来将食品拨到叉子上,但不能用餐刀往嘴里送食物。使用刀叉匙不能和菜盘、汤盘碰出声响。一道菜没吃完时,刀叉要成八字摆在盘沿上,叉齿朝下;吃完后,把刀叉并拢置于盘上,侍者会将菜盘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使用刀叉时还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不能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等等。还要注意,西餐上菜是从左边上的,吃完从右边撤下去,斟酒却是从右边开始。弄不清这一点,说不定就会错用邻座的饮料食物。

礼仪是一种文化,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餐饮礼仪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发展。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的餐饮礼仪在与世界各国礼仪文化的碰撞中也将出现新的特色,产生新的变化。它一方面更有助于传统的中式餐饮礼仪在交流、碰撞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将促进中华餐饮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M]。北京:新星出版社,20xx.

[2]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xx,(2)。

[3]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5)。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2)。

商务礼仪论文 篇三

一个企业需要知名度、美誉度,这样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样,一个人也需要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更多的人认识你了解你欣赏你,你才能不断扩大你的交流范围,寻找更多的发展契机,在这个学校以至于这个社会上立足。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诚然,外在形象十分重要,但是社交之际的文明礼仪却更重一筹。下面我就这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外在形象

(一)着装

服装,大而言之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小而言之,服装又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文化修养、审美意识,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对生活的态度。着装的原则是对场合的把握,不同的场合讲究不同,要分清楚情况。比如正式一

点的宴会就不能穿得太休闲;而朋友之间的聚会又不宜穿着过于正式。而平时生活中,只要衣服干净整齐就可以了,这样体现出来的是个人的精神风貌。

(二)发型

现在的社会发型是千姿百态,发型的式样和风格极大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及精神面貌。单论男性而言,职场男士的话,可以留些比较简单的发型,这样可以体现出一种干练的气魄,而学生的发型要求就明显宽松很多,只要是个人喜欢的,并且不是太过夸张的,大家都比较能接受。

(三)饰品

饰品、配件的种类很多,颈饰、头饰、手饰、胸饰、帽子、鞋子、包袋等都是人们在穿着服装时最常用的。合理合适地运用饰品配件它能使灰暗变得亮丽,使平淡增添韵味。不过我在饰品配饰这方面不在行,也不太懂怎样搭配可以更好化腐朽为神奇,而且我也没有什么配饰,但是我也有在学习怎么样去用一些小东西去配合整体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些属于外在因素的更多的要自己学习和跟上潮流。只要自己学着如何去装扮,一定是可以把自己的外表弄得很好看的。这样说来,就该说到个人形象的内在因素了。外在因素也许可以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美好的内在,外在再美丽又有什么用?所以我个人觉得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在因素。

二、内在形象

(一)个人气质

一个人的回眸一瞥、开口一笑、站与坐、行与跑都会流露出这个人的个性特点。比如有的人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受农村淳朴生活气息的感染,个性很活泼也很好动,这样的气质是多血质的。有时候也会很大大咧咧的,喜欢说说笑笑,生活中经常会逗笑身边的朋友。这样的个性有时会交到很多朋友、但有时可无遮拦也很容易得罪人。生活里更多的注意一点给自己说话的语气和行事作风不要太张扬,应该会更好一点的。而像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抑郁质的人为人小心谨慎,思考透彻,在困难面前容易优柔寡断。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像这样的气质类型

还有胆汁质和粘液质,但是气质类型不是可以改变的,只是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喜欢的气质类型也不一样。交际时这是不太好控制的影响因素。

(二)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对于个人形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修养是从小的培养和积累的,跟个人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有着直接关系。多读书特别是经典型的书籍,多阅读浏览新闻来增加社会阅历,以及和文化修养高的人做朋友,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我们都懂。也许是由于性格关系,救我本人而言比较难安静下来,总是喜欢说话,我想在这个方面我应该好好好改进一下。少说话,多倾听,拥有一份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说很多话的人一般不会被人喜欢,所以我以后也该要学着安静一点。同时,我也应该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来培养自己的气质。

三、言行举止

这个就是社交中塑造自己形象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一)称呼

关于人们之间的称呼,主要是以下三点:

其一,要合乎常规

再说话前,给对方一个敬称,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的,且有助于你们的联系!根据你能感受到的,确定和你交谈的人的年龄,在他的谈话中感觉出他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给别人一个适合且听着顺耳的称呼,有利于我们和别人的沟通!

其二,要照顾习惯

习惯不容易养成,更不容易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改变的习惯,我们不喜欢别人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习惯,将心比心,没有人喜欢外人刻意地要求自己!所以对于一个人的习惯,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敬,不能够强迫别人!尊重别人,被人才会尊重你,那么就从尊重别人的习惯看是吧1

其三,要入乡随俗

有的同学是北方的人,不远千里来到湖南求学,刚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适应,自然就有种挫败感,觉得这里就好像是外星球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奇怪,可是慢慢的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习惯了这里的怪,也就觉得很好了,习俗就好像是每一个人心中的那尊佛一样神圣,任何人都不可以批判,我们既然要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就必须要学会尊重习俗。这样才能够的到对方的尊重。

称呼在生活中像吃饭一样十分重要。所以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切切不可肆意为之。

对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常规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比如我们在家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十分亲密的叫法,这都是可以的。但是到了比较严肃的场合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

朋友、熟人的称呼,对于朋友我们一定不会一板一眼的叫他们的姓名,一定会叫外号或者小名,所以对于朋友之间,不必在意很多。

(二)自我介绍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绍。一个精彩的自我介绍会令别人对你另眼相看。

自我介绍,它指的是在必要的社交场合,由自己担任介绍的主角,将自己介绍给其他人,以达到使对方认识自己的目的。

介绍时要注意的顺序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第二、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第三、介绍老师与学生认识时,应先介绍学生,后介绍老师。第四、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第五、介绍已婚者未婚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第六,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根据社交礼仪的具体规范进行自我介绍时,应注意自我介绍的时机、内容、分寸诸方面的问题。自我介绍是一定要把握时间的长短、要表情真诚内容真实,并且声音洪亮。如若不然,可能给无法给对方留下印象,甚至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介绍的时机比较好把握,一般是以下几个场合比较适宜:

第一、在家中,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第二、在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来访者。第三、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第四、陪同亲友前去拜会亲友所不相识的人。

而在为他人介绍时,介绍者对介绍的内容应字斟句酌,慎之又慎。倘若对此掉以轻心,词不达意,敷衍了事,很容易给被介绍者留下不良的印象。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为他人作介绍时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通常,有以下六种形式可供借鉴。

商务礼仪论文 篇四

摘要: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国际商务信函中不可忽视的语用原则。商务信函中的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场所的生活质量,形成最佳职员道德,树立公司形象,而且对创造利润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国际贸易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懂得国际商务礼仪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达成商务合作的目的,需要遵循礼貌原则,使之语气委婉,措辞得当有助于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贸易关系。然而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礼貌原则是商务信函中做好生意不可缺少的注意事项。

一、引言

21世纪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纪,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国际贸易事业发展迅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务信函在中外企业的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比口头交际更准确、更有说服力、更经济、更有效率(发送信息给更多的人),也更正式。“一封好的商务信函,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焕然一新,给对方深刻的印象,是您的职业道路畅通。一封彬彬有礼的商务信函能够直接影响贸易双方关系,能帮助企业树立职业道德形象,能促进贸易双方合作进程。通常,商务信函撰写适合采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因此,在书写国际商务信函时必须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书写过程中消失,同时在目标与中找到准确的词语。

二、商务信函中的写作原则

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国际国际沟通的重要方式,在写作时务必要精心准备。Bobby D.Sorrels在《Business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一书中总结了6个C的原则,即:“简洁,准确,清楚,文采,体谅及连贯。”在此基础上,国内的学者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0xx年以陆墨珠,庒学艺和周耀宗为代表提出了今天普遍认可的7C原则。即礼貌原则(Courtesy),清楚原则(Clarity),简洁原则(Conciseness),正确原则(Correct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及完整原则(Completeness)。其中,商务英语写作中礼貌原则构成了商务沟通技巧中的原则基调,是商家最主要、最锐利的武器之一。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等人提出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认为在所有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应尽量地表示礼貌(maximize the expression of polite beliefs)和尽量减少不礼貌的表达方式(minimize the expression of impolite beliefs)。这一原则对商务英语写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吸收Grice研究结果的基础上,Leech在《语用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礼貌原则”理论。认为礼貌原则应该包含:

(1)策略准则(Tact Maxim):让对方受损最小,受恩最大;

(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让自己受益最小,受损最大;

(3)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对方,尽量多自己;

(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对方的分歧,尽量增多和对方的一致;

(6)同情原则:尽量减少厌恶对方,尽量扩大同情对方。然而Brown&Levinson也表示,礼貌原则具有一些普遍性。在众多的礼貌原则中,Lakoff提出了说话人可以遵守的三种不同的礼貌原则:第一,不要强求人;第二,给对方留余地;第三,增进相互之间的友情。

三、不同文化的礼貌原则

不同语言的礼貌原则是有差异的,顾曰国教授提出汉语言文化礼貌原则中有尊重(Respen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等四个方面,1992年又提出汉语文化的礼貌原则是:(1)贬己尊人准则:顾曰国教授认为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条准则指谓自己和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着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拾”和“尊”。

(2)称呼准则:这一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要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在汉文化中“彬彬有礼”被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其基本内容是“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避免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

(4)求同准则:指注意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尊重对方的“面子”,使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可以采取:“先礼后兵”,“先褒后贬”策略。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加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些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对中国人从事国际贸易也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人觉得自尊是一种礼貌,而西方人则认为是一种不诚实,因而在交往过程中难以沟通,甚至造成误解,因此更需注意不同语言文化间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商务信函的写作中,讲究礼仪的原则,说话不可随意冒犯他人,要尊重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语言习惯。例如通常,如何向商务伙伴传递坏消息,在美国,一般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委婉的语气、积极的意义的词语来表达。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一般都用直接的方式;而像日本、中国这样高语境文化则讲和谐、重面子,方法间接委婉,拉丁美洲避免传递坏消息。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的判断标准都具有差异性。西方人对于赞扬,一般都以“thank you”表示接受,她们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因而是礼貌。而对于我们中国常常会用:“哪里、哪里”,“过奖了”,“差远了”等来应答表示被夸奖人的谦虚。可见西方国家重视个体观念、独立精神,这种概念包括个人的自由、权利、个人的独立。

四、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商务信函不仅是实现沟通的媒介,也是建立友谊、吸引客户的手段。“君子不失于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还是人类交际中言语谦恭、得体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由于不同社会文化传统互相影响,礼貌必然不断改变。语言的礼貌包括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概括“四有四避”。因此,在商务信函写作中,遵循礼貌原则,做到及时回函,语言得体尊重对方,不卑不亢,保持良好的礼貌而高尚的心态认真写作,从而保证商贸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不同国家商务信函中开头和结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美国注重高效率和快速行动的文化特征,阿拉伯的信件反映了注重身份、地位、关系和好客的文化特征;日本的信件反映了谦逊,礼貌,间接和关系等文化特征。我们应该充分注意文化对商务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柯静,王绪论:《商务英文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xx-12,(527):182-183

[2]黄亚兰:《礼仪在商务拜访中的重要作用和技巧探析》[A]

[3]王旎铌:《浅谈国际商务英语函电中的礼貌原则》[J]。铜仁学报学院学报20xx(2):98-99

[4]高东军:《中英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A]。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xx-10(5):8-9

字商务礼仪论文 篇五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对礼仪有着深层次的要求。餐饮礼仪体现一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餐饮礼仪的差异,进一步认识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从而尽可能避免文化习俗的不同带来的不便,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 中西方 餐饮礼仪 跨文化交际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对饮食有着很高的追求,餐饮礼仪可谓源远流长。21世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式餐饮文化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餐饮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对中西方餐饮礼仪进行比较,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往,从而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

一、用餐氛围的差异

由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感情。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崇尚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讲究面子排场,气氛之热烈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在用餐过程中,中国人喜欢相互敬酒,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地喝。主人还要劝客人进食,生怕客人吃不饱、吃不好,甚至会不断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盘子里夹菜,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意。虽然从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不足,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团圆”的普遍心态,由此可以看出延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当然,大声喧哗的就餐方式已经为现代就餐礼仪所摒弃。

西方人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实行分餐制,每人各自点菜,各持一份,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不替他人取菜、不吸烟、不劝酒;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可以与左右客人轻声交谈,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其实,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话都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总是缺少了和乐融融的气氛。

二、席位安排的差异

中式餐饮一般*好范文网 www.haoword.com*采用圆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厅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或取面门、朝阳,或依室内装饰所体现出的突出位置设定尊位。通常服务员摆台时会以口布折叠成花、鸟等造型,尊位造型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在民间吃饭,尊位可以是主人就座,但当有前辈、领导、长辈或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时,尊位必须请最长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座,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中国传统位次排序讲究“左为上,右次之”,正式宴会中,席位的高低依距离尊位的远近,左高右低,以此类推,逐个排列,最后一位是背对门的座位,通常不应安排客人入座。主人必须注意的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男性往往与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请客,则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西式宴请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男女间隔而座,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西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在正式宴会中,英美和法国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为:左右两端为男女主人,男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宾坐在男主人的右边,男女主人的左边是次宾,陪客一般坐在中间位置。法式长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间,对坐,女主人右边为男主宾,男主人右边为女主宾,男女主人的左边为男女次宾,陪客尽量坐旁边。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椅子,协助女士入座,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

三、餐具使用的差异

中餐餐具主要有筷子、勺子、碗、盘等。筷子是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以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运用的是以中指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在协同中完成整个吃饭过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碗、碟、餐巾等,都各有用途,摆放位置不一样。用餐前先把餐巾打开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结束后把餐巾大略折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嘴、擦手,但绝不可以用来擦拭餐具。在西餐桌上通常会摆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则上是从外向内取用。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便表示客人都可以进食了。进餐时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吃一块,切一块,也可在切割下一小块后,放下刀,把叉换到右手来叉取食物。餐刀可以用来将食品拨到叉子上,但不能用餐刀往嘴里送食物。使用刀叉匙不能和菜盘、汤盘碰出声响。一道菜没吃完时,刀叉要成八字摆在盘沿上,叉齿朝下;吃完后,把刀叉并拢置于盘上,侍者会将菜盘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使用刀叉时还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不能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等等。还要注意,西餐上菜是从左边上的,吃完从右边撤下去,斟酒却是从右边开始。弄不清这一点,说不定就会错用邻座的饮料食物。

礼仪是一种文化,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餐饮礼仪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发展。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的餐饮礼仪在与世界各国礼仪文化的碰撞中也将出现新的特色,产生新的变化。它一方面更有助于传统的中式餐饮礼仪在交流、碰撞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将促进中华餐饮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M]。北京:新星出版社,20xx.

[2]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xx,(2)。

[3]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5)。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2)。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有关商务礼仪的精品论文3000字多篇范文。

word该篇有关商务礼仪的精品论文3000字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468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有关商务礼仪的精品论文3000字多篇.doc》
有关商务礼仪的精品论文3000字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