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题目【精品多篇】范文
[前言]艺术论文题目【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语言艺术论文 篇一
关于语言艺术论文
摘要:低年级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那就是语言艺术的运用。如果低年级的班主任能够很好地掌握语言艺术的窍门,那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事半功倍,对班集体的影响程度、管理水平都会大大提高。从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来看,笔者认为提高低年级班主任的管理语言艺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低年级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特点入手,分析合理运用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期望对我国的小学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往往充当着教师和班级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如果班主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进行班级管理,就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低年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语言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语言艺术的运用。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的`特点
要熟练运用语言艺术进行班级管理,首先要对语言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
1.语言要言之有理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确保每句话都讲道理,通过良好的语言组织技巧,条理清晰地将道理阐述出来,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关注和照顾,确保学生和班主任能够在较为理性的状态下进行沟通交流,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发挥语言艺术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
2.语言要言之有别
言之有别,即指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教育和管理,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有所侧重地运用语言艺术。此外,低年级的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确立,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性格的深入了解,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3.语言要言之有物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事实情况开展管理,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说理和教育。
二、合理运用语言艺术
对于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来说,语言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语言艺术。
1.有机地将表扬语言和批评语言相结合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多给予学生关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低年级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探究陈丽娟(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江苏苏州215636)要注重表扬语言与批评语言的结合。用表扬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行为,用批评的语言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和错误,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不断督促学生进步。
2.要充分重视师生情感的建立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班级的重要管理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和做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将有声的管理行为与无形的感化行为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3.要充分挖掘管理语言的特色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管理特点,每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艺术,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成长和进步。
4.要有善于说服教育的语言艺术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犯错误的学生,此时说服教育就成为首要任务。低年级班主任在进行说服教育时要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巧妙劝说,注重方法技巧,从而激起学生的进步欲望,发挥育人效用。
三、结束语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多样化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增进师生情感、促进班级管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冯丽娟。专业化角度探索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6).
[2]吴开源。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才智,(2).
艺术论文 篇二
摘要:二度创作属于二胡艺术实践过程中不容缺少的重要环节,二胡艺术家们往往会结合自身阅历或者是情感认知等情况,运用科学化的技法技能就二胡音乐作品实施个性化以及多维度展现。此外,二胡演奏者们所具有的较强二度创作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的,必须要在长时间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形成。二度创作能力培养需要在扎实基本功前提下,不断积累阅历,促进艺术素养水平的提升,全面把握二胡音乐所具有的地域性以及时代性,增强二胡创作能力。本文就二胡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与实践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二胡表演艺术;二度创作;实践
音乐一度创作属于二度创作的重要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音乐作品都是借助音乐表演二度创作向听众展现的,然后在表演人员艺术表现力基础上引发听众们的共鸣。然而由于表演人员自身条件因素,音乐表达或者是传递期间给予听众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具体来说,二胡艺术的音色比较柔美,且表现力非常丰富,在表现手法方面是多层次的,并因历史文化渊源受到广大听众朋友们的喜爱。因此,现阶段对二胡音乐实际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二度创作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在二胡教学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社会效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二胡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所有表演艺术发展过程中,其艺术行为可以从狭义角度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创作阶段、表演阶段以及欣赏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当中,艺术家属于创作以及表演艺术的自然主体,而观众则属于欣赏层面的自然主体。音乐作曲家们把多种音乐素材以及创作技法进行有机,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并在此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思想感情,最终创作出完整化音乐作品,该音乐创作过程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一度创作[1]。而在一度创作前提之下,音乐表演人员结合自身对于相关乐谱的不同解读以及对于乐器本体技法情况的熟练掌握,借助乐曲充分表达内心情感,然后将表演人员的自身经历不断融入其中,进而表现出风格各异的表演,这种表演可以称为二度创作[2]。从二度创作的特点上来看,二度创作中的表演人员在整个表演期间不仅要充分阐释作品深层次内涵,而且要融入一定的创造性表演,使其与他人的艺术有所区别,体现艺术的个性化特征。
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同时也是赋予音乐作品强大生命力的创造行为。音乐表演不仅要做到对原作品的真实再现,而且要借助表演进行不断创造,就原作品实施补充以及丰富,致力于超出作曲家本来设想,加入新鲜活力,使表演艺术重焕光彩,这也是音乐表演以二度创作形式存在的本质性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二胡演奏人员的二度创作属于二胡演奏者对作品生命力的再次赋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胡演奏生硬再现原作问题的出现[3]。实质上,二胡音乐演奏并不是对于前辈艺术家相关演奏技法以及表现情感的单纯性模仿,也不是机械朗读原作谱面,而是表演艺术家们在自身阅历、情感积累以及能力认知等条件下,就二胡音乐作品实施的个性化以及多维度的再次展现[4]。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满足相关欣赏主体所具有的多元化审美,从根本上促进二胡艺术可持续性发展。此外,二胡演奏家作为二胡音乐作品以及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所发挥的沟通交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优秀二胡作品只有在融入演奏人员个性化二度创作的基础上,才可以从内容层面以及形式层面进一步赋予音乐作品核心灵魂。
二、二胡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实践
通常情况下,二胡表演艺术当中的二度创作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二胡表演二度创作的理论准备阶段。在该阶段,我们需要就作曲家所处于的特定化历史时代以及社会背景进行全面化了解。究其原因在于作曲家属于特定历史时代中的人,其创作往往会受到特定历史时代发展情况、社会意识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滋润以及影响,进而在实际音乐作品当中表现出个性化的人格追求以及独特风格特征[5]。总而言之,二胡作曲家作品中一般会凝结着作曲家自身对于大自然、社会以及道德等的感受与领悟。
第二,二胡二度创作的技术操作阶段。当顺利结束理论阶段准备之后,就可以进入到技术操作阶段中去了。因二胡作曲家一般是借助旋律、复调、曲式以及和声等创作手段,实现对自然、社会与道德等感受有效融入的。所以说,在二胡演奏家二度创作过程中,创作人员必须要就乐谱旋律、和声以及复调等技法,从技术层面实施深入化分析研究,最终实现音乐作品全面化、系统化的呈现。例如,在二胡演奏曲目《二泉映月》当中,二胡演奏者应注重右手弓法的合理运用,然后选择存在音头的专业化换弓方法,也就是音头换弓,还可以叫做“传统换弓”。其特点在于所发出来的音色相对来说比较扎实质朴以及刚劲有力,能够很好地切合《二泉映月》所要表达的内涵。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无音头换弓方法,也就是“无痕换弓”,则音乐听上去会过于华丽以及水灵,无太多的冲突感,而且爆发力也相对较弱,难以充分表达出《二泉映月》的苍凉以及刚劲。
第三,二胡二度创作的演绎对比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非常优秀的二胡演奏作品,必须要经受得住历史考验以及时间冲刷。当优秀作品经历了一定的时代变迁之后,往往会被具体所处该时代的作品演奏家们因历史文化因素以及人文自然因素等的影响而做出不同演绎,甚至会在同一时期内演变出差异化流派,一般表现为不同演奏人员或者是同一个时代但流派存在差异的演奏家们在对同一部作品进行演绎的时候,会表现出个性化风格特征[6]。所以说,一个较为成熟的二胡演奏家必须要在文化以及艺术不同风格或者是不同流派对比研究当中,紧紧把握作品内容以及独特化的艺术个性。然后在此前提下,二胡演奏家们再参照或者是吸收同时代不同演奏家们关于作品演奏的精华,进而发掘出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独特感受,形成合理化的音乐演奏方案。当然,当演奏家形成个性化艺术风格的时候,应紧紧把握“度”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二胡演奏家们必须要就自己的独特艺术表现力与作品原始创作意图进行平衡。比如,美国音乐评论家约瑟夫巴诺威茨指出:“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为一体,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压抑。这两者之间永远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二度创作属于促进二胡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构架二胡作曲人员以及听众的关键性桥梁。当二胡演奏者拥有较强二度创作能力之后,就可以增强二胡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流传度,从而充分发挥二胡艺术价值。然而,二胡演奏者所具有的二度创作能力培养属于一个长期过程,必须要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并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阅历,不断提升艺术素养,全面把握二胡音乐作品所处于的地域性特征,增强二度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国昌。解释学视角下钢琴演奏中的二度创作意义——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视域融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155-157.
[2]李艳杰。论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实践[J].大舞台。2012,11:69-70.
[3]季维模。三个高峰三座丰碑赏析《江河水》.《新婚别》.《长城随想》,走进闵氏博大境界的二胡艺术[J].中国音乐。2013.01:144-150+199.
[4]区洁。论歌唱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艺海。2013.05:60-61.
[5]宋飞。关于二胡表演艺术不同演奏类型的思考——对二胡艺术20种演奏类型的区分与认识[J].中国音乐。02:42-50.
[6]宁志远。也谈二胡艺术的二度创作[J].艺海。03:50-52.
艺术论文 篇三
摘要:研究动画艺术创作对萨满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从作品入手,在研究萨满文化的起源和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萨满文化的特点和精髓所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创作具有萨满文化内涵的动画原创作品,利用动画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段,研究和推广萨满文化,从根本上做到对萨满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关键词:动画艺术论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动画片的要求也日驱增高,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的观赏性上,更追求于影片的文化内涵,所以各国的艺术家们,都开始立志于寻找既能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加影片的娱乐性,且又能最大化增加影片的经济价值的方法。艺术家们发现,把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创造中,不仅仅能够很好的宣传本国的传统文化,使作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同时,又有坚实的观众群,降低了作品的推广难度,增加了其经济价值。如今,民族文化俨然成为了各国推广自己的名片,也成为了各种艺术表现的代名词,所有的文化产业都想以民族文华为基础宣传和推广自身品牌。影视作品中,萨满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把萨满文华融入到动画作品中也成为动画行业中重要课题。
一、萨满文化艺术的历史起源
原始萨满文化艺术,是远古的先人们与大自然博弈时创作和积累下来的经验,更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人类和自然共同生存和进步过程中的一种总结性的文化,是远古先民们特有的美感和灵性的文化遗留。在远古时代,先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较少,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也较低,所以人们容易把把自己的个人意愿与信仰结合,认为生老病死和欲望的满足都依靠于神的旨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信仰古老的文化宗教——萨满教。萨满被人们认为是北方民族的精神信仰,坚信他能将人的愿望与意志相互传达。人们借此来表达内心的愿望和期许,是一种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寄托。
二、萨满文化的内涵
1、萨满文化是原始文化和北方民间文化的共同产物原始先民们对于自然和宇宙所表现出来的敬畏之心,从而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形成了萨满教特有的文化观。从史学的角度看,萨满的一些唱词、神话记载了大量的民族起源、风土人情、文化交流的信息,在萨满祭祀过程中,音乐、舞蹈贯穿始终,用北方民间的音乐和舞蹈,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对于神的敬畏之心和记录文化信息。2、萨满的观念传承北方民族精神之魂萨满强调集体意识,在过去时代北方民族的灵魂所在。那个时期大家都讲究集体意识至上、个人服从集体,弘扬了集体精神和顽强的生存意识。满族的先世女真族,建立渤海地方政权、建立金,最后建立了清代统一政权。是萨满集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说,萨满的观念是传承北方民族的精神之魂。3、萨满是人们崇拜大自然的一种集中体现北方人民在不断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神奇奥秘的同时,把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尊敬之情寄托在萨满文化中,把自然视做生命的起源,是人与物赖以生存的母亲。自然给予了他们光和热,给予了他们生活所必须的食物,他们对于自然的感情是向上的,故而萨满是一种正面且积极的文化体现。
三、原创动画短片《萨满鼓》中萨满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萨满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其中的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希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是萨满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先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是不断探索大自然以后,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一)崇拜和敬畏大自然是萨满文化的核心
人类作为大自然最优秀的产物,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中,人们认为,人类可以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依赖且相互并存,以萨满文化中的崇敬自然的朴实的崇拜观念为基准,创作作品《萨满鼓》,作品中萨满神化身变作鹰、鹿、熊、鹿、鱼五位神灵,在人们遇到灾难时,为人们祛除灾祸,成为了人与自然的保护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神的崇拜深入人心,更加依赖人们信仰的神明,是人类美好愿望的实现者。
(二)体现人们期望远离灾难,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黑暗笼罩着大地,人们彷徨失措,此时,闪电闪过,飞鹰破空而出,萨满神降临,鼓声震天,萨满神伴随鼓声舞动,世界变得明亮而又温暖,人们开始高呼,一起舞动身体,之后萨满又化作一只雄鹰、野狼、雄鹿与海鱼后,拯救了自然灾难中的人类。驱赶灾难,是和平的象征,给人们带来安定。
(三)作品体现萨满的核心文化观念
萨满艺术充满了无穷的神秘性,受萨满世界观的主宰,其中的动物和植物,是人类与自然沟通的使者,作品《萨满鼓》很好的诠释了萨满的世界观。
1、敬畏自然的力量作品《萨满鼓》源于旧石器时代,无可预测的自然环境,危险时刻发生,但是那时的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自然的馈赠人们无可替代,自然的灾害又不能避免。所以人们崇拜于自然的博大的同时,也更加敬畏它。当人们遭遇灾难时,会因为恐惧而变得手足无措,从而需要精神崇拜来支撑信念,萨满鹰神的出现,给予了人们想要的,赖以生存的能量,他舞动太平鼓,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人们有了这样的信念支撑,对于自然的崇拜,才能更好的和自然相互依存。
2、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在捕猎的情况下,见识了动物或者植物的能力,崇拜于动物或者植物的神奇力量,希望与它们一样,充满力量,无所畏惧,人们开始把这些动物或者植物看成自己精神的寄托,寻找能够代表本民族的图腾象征,希望自己可以与图腾上的动植物一样,变得勇猛无畏。萨满被看做是人类信息的传达者,是与神明传达自己愿望的使臣。鹰有高超的飞行技巧,拥有令人敬畏的外形和强悍的捕猎手段,所以萨满被称为鹰的化身,可以完成人与神沟通的重大使命。作品《萨满鼓》的故事背景来自于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是阿布卡赫赫命令神鹰从天空飞来,用翅膀上的羽毛给人类带来的光和热,带来了生存的希望,最后鹰是萨满的第一护卫神。在萨满教中把鹰看做是火、光明、生命的象征,因此,满族有崇拜鹰的传统,并且把鹰作为民族的图腾文化加以崇拜。至今在满族萨满隆重的祭祀中,依然有鹰、熊、鹿等醒目的民族图腾作品,他们被人类看做是人类的信仰,是人类崇拜的具象的图腾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涵义。
四、运用动画这样的特殊表现形式促进萨满文化的传承
(一)萨满为代表的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动画艺术创作中
萨满教是一种融合了戏剧、音乐、诗歌和寓言的神圣综合艺术。萨满文化中包含了品种繁多的萨满舞蹈和感染力极强的萨满音乐。在萨满祭司活动中,萨满舞蹈和音乐的结合,气势恢宏,有很好的渲染效果。通过动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萨满文化,是对萨满文化新的诠释,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动画的表现形式多样,且不受环境和制作的限制,能够更为玄幻的诠释萨满神明的意境。
(二)通过动画特殊的表现手法,创作富有萨满文化的原创动画作品
萨满教神话故事是人类社会初期阶段意识形态的产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尼山萨满》等。这一类创世神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宇宙中,是如何创造天地,创造人类的。讲述了宇宙开始,善与恶,真与假,生与死,明与暗的交叠。《天宫大战》中宏大雄阔的气势,天真质朴的想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情节,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社会文明意识的提高,又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出现,例如:《红罗女》、《两世罕王传》、《金兀术传》等。萨满的寓意明确,且具有很强的文化指向性,内容深邃,在萨满文化中有很多奇幻的寓言故事,可以把这些神话故事利用动画这种富有张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创造一系列富有萨满文化的原创动画作品。
五、结论
萨满文化最为我国的一项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北方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信念支撑,是北方民族信仰的开始,是先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萨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其中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且动画的表现形式多样,制作的过程中受限的部分较少,利用动画的这一特性,将萨满文化和动画创作相结合,能够创作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是动画创作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全新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宏刚。于晓飞。《北方萨满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3.161页。
[2]景超。萨满信仰的文化学诠释。满族研究。2007.32页。
艺术论文 篇四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迄今为止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十分鲜明,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刻画得淋漓尽致。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旨在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美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声乐艺术美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探究
21世纪作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黄金时期,其美学特征愈加鲜明,一方面凝结着无数声乐艺术作家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集中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智慧与结晶。通过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研究与探析,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和掌握民族声乐艺术的自然特性和美学特性,有利于传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转型和深度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1、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阐释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内涵有所不同。从广义层面而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类:一是戏曲演唱;二是曲艺说唱;三是民歌演唱。从狭义层面而言,所谓的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实质上指的是符合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也就是所谓的富有当代特色的民歌演唱,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存在必然关联,均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歌气息,其艺术审美理念完全一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完全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西方艺术文化元素,其歌唱形式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稍有差异。可以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具备两面特性,一方面拥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具备西方声乐艺术文化气息,可谓是两者的统一、集合体。
2、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初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活跃程度并不高。然而,儒家、道家等学派十分重视民族声乐艺术,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由此将民族声乐艺术上升到了美学层面,从美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1]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逐渐被显现出来,并作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特征之一,从美学层面而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显得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性,并且与西方声乐艺术一脉相承,能够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因此,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极其重要,作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3、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3.1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
美学作为研究人类意识、知觉和情感的一门多元化学科,声乐同样是洞察人类情绪的一门艺术学科,自古以来,二者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共同丰富着人类的情感世界。《乐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记载范本,部分内容阐述了音乐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作用,认为音乐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情绪所创作,也是反映人类情绪的一种主要工具。[2]音乐作为声乐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诗词结合起来,实现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声乐艺术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情感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声乐艺术之所以魅力无限,正是由于其具备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声音;二是情感。前者即就是来自音乐中的声音,通过演唱者口中所传递出来的声音;后者就是音乐、歌曲中涵盖的复杂情感要素,包含了创作者的创作情绪和生活情感等。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同时拥有抒发情感、传递感情的作用,作为创作者抒发情感和传递感情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声乐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要素、复杂情绪融入其中,达到艺术美学的高度,观众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此刻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多元化的情感要素。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了声情、词情、曲情等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极大丰富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手段,凝练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潜在的情感美学要素。
3.2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除了具备情感美学特征之外,还作为一种具备创造性美学特征的艺术综合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矛盾斗争和方式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了创造性美学特征。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始终处于创造过程。新世纪的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发挥出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一方面在学习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另一方面在创造新的民族声乐艺术。与此同时,在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声乐艺术,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仅符合传统历史发展规律,而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方式。首先,古为今用是当下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在作词、谱曲、歌唱过程中,完整继承传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固有特点,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思想和创作技巧,来丰富当今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突出创造性美学特征;其次,洋为中用是新时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作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特点,将西方国家和地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中有用的东西拿出来,融入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去,以此来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创作手段,突出中华民族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最终实现与西方声乐艺术相接轨。
3.3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然而,在走出国门,实现现代性美学特征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要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历史风格,符合中国当下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坚持传统与借鉴齐头并进。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典范,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发展道路,在不忘本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对待西方声乐艺术文化。唯有此,方可取得实质性的艺术创作成效,突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美学特征。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其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已然成为国际民族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主力军。究其原因,取决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鲜明的美学特征,充分提升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高度,呈现出了情感美学、创造性美学和现代性美学特征,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态势和国际声乐艺术创新轨迹。随着国际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革新,中华民族艺术在传承传统民族艺术创作方法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声乐艺术创作技巧,丰富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方法,实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最终有利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美学特征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暄、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特征[J].音乐探索。(04).
[2]赵燕、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探析[J].作家,.
[3]赵金霞、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艺术论文题目【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