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图书馆的论文通用多篇范文
[前言]有关图书馆的论文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公共图书馆论文2300字 篇一
浅析公共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21世纪的图书馆是现代化的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而目前公共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要求,对图书馆员加强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继续教育 图书馆 馆员
21世纪的图书馆是“馆务内容信息化,馆藏文献多媒体化,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电子化”的现代化图书馆,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较之以往,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现在图书馆员的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手段却在不断变化更新,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一、为什么图书馆员需要继续教育
(一)从图书馆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得到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我国的图书馆由传统的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深入,其原有的一些功能如搜集、保存纸质文献的功能在弱化,新的功能在拓展,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和利用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要图书馆员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提出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馆员尽可能多地、广博地掌握现代科技信息知识、技能,成为具有网络管理、网络导航、网络咨询、网络信息资源分析研究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专家、学者。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说到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从馆员个人发展来看。当下,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图书馆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图书馆员除了掌握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如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等。因此,全体馆员要顺应时代要求,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看到差距,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为自己充电,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科学,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图书馆员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制订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各项制度
制订各种文件、制度、机制保障馆员的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图书馆不应以资历、年龄、地位等论人才,应重视
图书馆人的创造性劳动,关注图书馆人才的发展性。
(一)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因为图书馆没有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造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困难。因此建立中国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使非专业人员接受图书馆情报专业教育,以此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可根据国情逐步实施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按年龄分段,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将大大调动馆员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促进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符合各馆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要有一套治馆严谨的规章制度、奖罚制度,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相结合,制定年终学习考核目标。凡能主动进修、勤于学习、对学有所成及学习反馈工作得以提升组织效能的馆员,予以表扬和一定的津贴奖励,并在年终总结中加分,学习突出的,树立为全馆的榜样,给予较高的物质奖励。
(三)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有的图书馆员,存在忽视理论知识,轻视学习活动的现象,科研意识十分淡薄,平时只满足于将工作应付过去就行,不想也不愿搞科研。为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图书馆需要制订与之配套的人才终身培养计划和方案,切实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三、公共图书馆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教育。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道德是人们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和认识。公共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是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服务方式和工作规律所决定的,是馆员在本岗位活动中不能逾越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是馆员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二)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劳动,要求图书馆员具有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如果缺乏相关的岗位知识,工作将很难开展。拥有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是每个图书馆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员必须具备图书馆学、文献信息学、情报学、目录学等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服务。
(三)计算机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不仅可以帮助图书馆员处理海量的信息数据,高效的管理图书馆资源,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还可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网站。现代图书馆的建设要求馆员具有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否熟练使用计算机是衡量图书馆员工在能力和水平的标志之一。
四、继续教育的方法
继续教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职务、年龄、原有的知识结构等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可以通过自主学习,馆内岗位培训、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外出进修参观等学习形式提高自身素质。
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事业前进的根本保障,我们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行动上努力实践,才能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现代化知识技能的图书馆队伍,不断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天玉。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员队伍的必要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起止页码:352-356
[2]刘君君,周进良。 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图书馆学教育[J]。《新世纪图书馆》。2005(12) 起止页码:67-69
[3]潘明伊。 对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几点看法[J]。《图书馆学刊》。 1999(09) 起止页码:55-56
猜你喜欢:
有关图书馆的论文 篇二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设计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与更新,高校图书馆作为当代高校的地标性建筑、高校教育“硬件”象征之一,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图书馆承载的是高校几十年历史文化的发展,无论从选址、设计还是气势,都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本文主要从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功能出发,结合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建筑功能和使用功能两个方面浅析高校图书馆的设计布局,从中找出可供其他高校图书馆参考的长处及不足之处以待改进。
1、图书馆的建筑功能
1.1一般高校图书馆的自然采光方式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建筑中的一种,拥有开馆时间早、闭馆时间晚、使用频率高等显著特点。其每年开馆时间在10个月以上,开馆时间一般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十点,长达14个小时以上。
为了保证图书馆苛刻的采光需求与阅读环境要求,图书馆建筑的采光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采用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在自然采光方式中,一般主要采用的是被动式自然采光。
建筑的采光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效果最好,同时又最节约能源的就是自然采光。自然采光,顾名思义就是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并且将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更加理想、质量更好的照明效果。建筑的自然采光方式分为被动式采光方式与主动式采光方式两种。两者的被动与主动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1)被动式采光:被动式采光就是利用不同的采光窗进行采光,其采光原理简单,自然光线通过建筑上的孔洞直接射入建筑内部,起到照明的作用。
(2)主动式采光:主动式采光是利用集光、传光等设备与控制系统将自然光传递到需要照明的部位。
鉴于主动式采光方式对建筑设计本身的要求,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一般主要采用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在这种采光方式下,传统的图书馆阅览空间为了节省电能同时满足采光的要求,将采光窗开大,层高也较高,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阅览空间采光的要求,却无法在阅览室内放置大量的图书;同样地,传统的藏书室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对图书造成的损伤,会减小开窗面积或采用窗帘遮挡阳光,层高也不需要特别高,这样的环境是不适合读者阅览的。但是,新型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功能将阅览空间与藏书空间有机结合。这样一来,不但满足了读者阅览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增加藏书量,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这种新形式的阅览空间,其采光需求是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不但要创造出满足阅览需要的光环境,还要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损伤图书,难点就在于“量”的控制。因此,对于新建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是需要经过慎重推敲的。
1.2青岛理工大学的采光空间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结合建筑自身情况,主要采用的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区正东方,坐东朝西。从建筑朝向来讲,图书馆大厅的缓冲设计避免了最大的影响“西晒”,夏季午后的炎热对读者的阅览环境影响不大。同时,校区图书馆将大厅内西墙拔高,采用“高开窗”,既有效阻挡日光直射,又能最大限度地采光。
规避“西晒”的同时,校区图书馆主要采用南向与东向及部分北向的自然采光方式,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增加采光质量并有效保护藏书。
(1)图书阅览区内藏外阅。将较矮的阅览桌椅布置在采光窗直射区域,保证采光与通风;藏书架远离光线直射区域布置在中庭区域,这样,一来可以增加采光质量,二来避免光线照射高大的藏书架而产生大面积阴影影响读者阅览,三来可以有效保护图书。
(2)期刊阅览区交叉布置。基本同图书阅览区一致,同时,中庭区域阅览桌椅与期刊展示架交错布置,这样读者与期刊获得最大接触面积,避免空间死角。我馆采用110cm左右高度的期刊展示架,基本与读者坐高持平,这样既不会影响读者视线,又兼顾了领域感和私密性。
(3)阅读桌椅的摆放方向。阅览桌椅与采光窗成90°,避免读者的朝向正对着采光窗口产生眩光。
(4)南向及东向双层中空采光窗。这样的采光窗既能保证采光,又能保证夏季隔热与冬季的保温。
(5)采光窗结构的内表面和周围的内墙面及地面装饰,大部分采用浅色饰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览环境的亮度。
当然,我校图书馆在自然采光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我校区因朝向问题,大厅内西墙拔高虽有效规避了西晒,但高开窗及中厅高大的藏书架不可避免地导致室内空气的不流通,夏季容易闷热。
(2)阅览空间仅仅采用被动式自然采光,夏季的遮阳方式只有窗帘,如此一来,夏季摄入的光线虽然减少,但其亮度不可避免的降低。同时,夏季拉上窗帘就减少了室内的通风,严重影响室内的阅读环境。
(3)我校图书馆为了出于造型、采光等多方面考虑,将南墙、西墙设置为有色玻璃幕墙,有色玻璃确实能够阻挡部分光线的高强度摄入,但是摄入的绿色光线却极大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下,我校图书馆因自然采光带来的不足就需要人工照明进行辅助,同时因兼顾采光质量所带来的室温问题需要大功率空调调节,这都不利于能源的节能减排。
总体来讲,我校区图书馆结合建筑朝向及功能划分选择综合的采光方式,比较好地兼顾了室内采光质量,比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使用感受。
2、图书馆的使用功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师生课程教学的支持和补充,因此图书馆中的各类学习或非学习活动,均与教学存在联系,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强调开放式、协同式、无缝式学习,提倡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与阅览相结合的模式,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要求图书馆的设计跳脱出单一阅览空间的枷锁。图书馆传统的阅览空间、学习空间、交流空间、休息空间等空间界限被消解,各功能场所没有了明确的边界,最重要的部分――阅览空间也不再单纯按空间划分,整个图书馆都成为广泛意义上的阅览学习场所,阅览、交流行为无处不在。
结合美国人Demas在《大学图书馆的变化》一文中提出的关于美国大学生在图书馆中的行为,将当代大学生的图书馆行为总结如下。
2.1在安静的氛围中阅读
图书馆拥有让人安静学习的独特氛围,读者们通常十分享受“独自”在这个“看与被看”的公众场所学习的感觉,有时甚至连其他读者使用电脑的声音都比较厌烦。
2.2个性化的学习
读者学习行为既有个人的一面也有社会化的一面,图书馆扮演着仅次于教室的角色。不同于教室、办公室、寝室等嘈杂的地方,图书馆是一个舒适的可以适合各种学术活动的地方,可以让人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2.3非图书馆行为
阅读、学习、研究是大学图书馆传统的活动,其他与图书馆的功能和角色不太相符的行为,常常不被讨论和提及,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表现。事实上,这些行为在学生读者群体中更为普遍。
会面和社交行为:许多学生愿意花时间在图书馆享受社会交往的氛围。
饮食体闲:学习行为的间隙需要咖啡、水甚至食品来支持和补充;因此,图书馆有必要改变管理模式,适应这种人性化需求。
其他活动:参与文化活动如“世界读书日”,看展览等。
当然,读者在图书馆发生的各种行为仍然以阅览学习为核心,这个核心贯穿于其他活动之中,最终表现出与各种相关行为融为一体的多样化阅览活动。因此,图书馆在空间布局设计上就要打破传统固定空间的模式,在方便读者多样化阅览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我校图书馆占据图书馆大楼二、三、四层,二楼、三楼为图书阅览区,四楼为期刊阅览区,各个分区融传统的“藏、借、阅”功能于一体,充分考虑读者的多样化阅览行为,将内部空间进行了契合建筑造型及复合型功能的设计。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图书阅览区结合建筑造型及采光要求内藏外阅,又将藏书、阅览、学习、交流、休闲等区域有机融合,既方便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览行为,又高质量地保证了读者的阅览学习等行为。
3、结论
图书馆一直是知识的圣殿,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进步,大学图书馆向复合型方向蜕变和演进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从建筑学空间及图书馆使用功能出发,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为例,探讨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设计,从使用功能来说,我校图书馆基本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但建筑设计本身的缺陷,没有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采光方式上不能够节能减排,希望其他高校图书馆充分认识并加以改进。
公共图书馆论文2400字 篇三
浅议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摘要: 办公室是公共图书馆的综合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保密意识,又要有较好的信息沟通与联络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办公室 素质 信息 沟通
办公室是公共图书馆的综合职能部门,承担作息传送、草拟公文、会议通知、内部管理、综合协调、文件收发等职责。办公室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图书馆各项决策的贯彻实施,影响着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相对其它部门而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保密意识,又要有较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等。
一、提高政治素养,把好公文质量关
1、图书馆办公室是馆长直接领导下的综合办事机构,也是图书馆公文运作的核心,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服务性和权威性,这决定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为图书馆担负起把好公文质量关的重任。
2、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摒弃政治工作与己无关的思想认识,树立起牢固的政治观念、大局观念,对政治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特别要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文化事业方面相关政策、方针及规定。同时,要不断学习办公室工作知识、图书馆业务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3、要把好公文质量关,包括公文的政治性、政策依据、行文程序、行文规则等,加强公文运转的协调力度,做到制发公文确有必要,发出政令切实可行,公文运转科学规范。
二、增强保密意识,遵守保密纪律
1、办公室的常规工作被喻为馆领导的“传声筒”、“录音机”和“传送带”。作为在馆领导身边工作的办公室人员,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必须要增强保密意识,遵守保密纪律,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自觉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2、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未成文的规定、政策,绝对不外传;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不打听;不该看的机密文件,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做好机密文件的收集与管理等等。
三、深化信息沟通,为领导决策服务
1、信息是图书馆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是协助馆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也是让相关业务主管领导获悉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信息沟通是办公室协调上下、联系内外的主要工作方式,工作人员既要明确办公室职责,掌握较全面的图书馆业务知识,更要努力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适时、正确、高效地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2、办公室在沟通协调上,一要及时运用信息沟通把馆领导的决策通报给全体工作人员,使各项决策变成具体的行动;二要主动与馆内各部门交流衔接,取得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使各部门及时掌握全馆的工作中心,形成全馆上下一条心,全馆工作一盘棋的良好氛围;三要在积极服务相关业务主管领导方面,通过卓有成效的信息工作,紧密上下沟通和联系,让上级领导更多的了解图书馆工作,重视图书馆事业,支持图书馆发展。
3、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办公室还要加强与兄弟省、市、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行业图书馆的交流合作,通过学术交流会、座谈会、讲座、沙龙等,沟通联系,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增强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工作
1、变消极被动服务为积极主动服务,当好“参谋”。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运作执行、下情上达、文件起草、信息汇总、会议布置、关系协调、后勤服务、来访接待……办公室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工作的消极被动性,但其被动性不是绝对的。要做好办公室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发挥耳目喉舌作用,主动向馆领导提供信息、反映情况;主动为图书馆的建设出谋划策、拾遗补缺;主动促进工作落实,找准上级精神与本馆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方、言之有效。同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具备发展的眼光,超前服务意识,全面熟悉馆领导的思想性格、工作作风和工作规律,熟悉与文化事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熟悉一切有关联的人和事,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出谋不决策、协调不包办。
2、抓住关键问题协调,当好“枢纽”。办公室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所属的工作性质,决定着办公室的实质就是图书馆的服务中枢,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就是服务。综合协调是办公室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落实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办公室无小事,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全馆工作的大局。首先,要协调好馆领导与各中层干部之间的关系,增强决策实施的同心力;其次,要处理好各部门间的关系,避免因职责不清而引起推诿扯皮,消除内耗现象;第三,在办文、办会、办事中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全馆上下统一认识、减少摩擦,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做好日常运转服务,当好“管家”。日常运转是办公室的基本工作,不仅关系到一个部门,而且关系到整个图书馆工作全局。如果不讲工作质量和效率,办公室将深陷于琐碎事务而不能自拔。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都要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全局精神和馆领导意图。首先,要站在全馆的高度,考虑问题。虚心听取各部门的意见,通盘考虑,综合权衡,为图书馆的发展出谋献策。其次,要有超前意识,尽量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头,并且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第三,要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和速记能力。馆领导会经常向办公室布置许多临时性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快速记下每一项工作任务,并马上落实到位。
总之,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明天会更美好,办公室工作也大有可为。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要时刻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精神和态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为馆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车瑜。对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几点认识[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2―63.
[2]姜玉晶。浅谈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114―115.
有关图书馆的论文 篇四
图书馆全媒体阅读服务探析
摘 要 论文分析了图书馆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的必要性,结合国家图书馆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的实践,对图书馆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的主要方式和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全媒体阅读资源整合等措施,以期提升图书馆全媒体阅读服务水平。
关键词 全媒体阅读 阅读资源 资源整合 国家数字图书馆 数字阅读 阅读服务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终端设备的异军突起,数字阅读已经在不经意间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技术的变革使我们的阅读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展,阅读越来越便捷。阅读终端的多元化、阅读渠道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变革和阅读理念的更新,这一切都标志着我们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阅读时代。
在国家“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日趋多元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逐渐融合,全媒体的服务理念日趋成熟,全媒体的服务实践也卓有成效。“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视觉和听觉的媒体体验[1]。全媒体服务实践如火如荼,各大传媒集团和出版单位(如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人民日报社等)都相继走上全媒体实践发展的道路。在全媒体浪潮冲击下,图书馆面临着用户流失、部分业务被取代的严峻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技术变革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利用全媒体的优势,在阅读资源整合、阅读服务方式创新、个性化阅读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成为新时期图书馆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1 图书馆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的必要性
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积极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实践,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自我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1.1 图书馆的公共文化属性要求必须开展阅读服务
图书馆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是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终身课堂,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肩负着引领社会阅读风气、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责任,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成为图书馆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
1.2 图书馆的创新特性要求阅读服务必须与时俱进
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一直在不断变革创新,应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需要更新阅读服务理念,创新阅读服务方式,满足新时代图书馆用户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
1.3 全媒体的技术优势是提升阅读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全媒体真正实现了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能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立体化阅读服务环境,深度聚焦相关阅读热点,多平台实时发布相关阅读信息,充分尊重用户的互动需求和个性化需要。这些技术优势将大大拓展用户的阅读方式,真正突破用户阅读的时空藩篱,进一步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2 图书馆全媒体阅读的主要方式
利用全媒体开展阅读服务是新时期的创新之举,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树立新的阅读服务理念,利用全媒体技术创新服务手段,将阅读服务不断推向深入。
2.1 纸本文献阅读
纸本文献历史悠久,内容浩如烟海。在大多数图书馆,纸本文献仍然是图书馆资源的主体和核心,特别是像古籍类纸本文献因既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同时也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更是图书馆资料的重中之重。纸本文献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的主要方式,并深受大多数读者欢迎。根据深圳图书馆在2014年进行的“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文献当中,纸质文献最受读者欢迎[2]。这一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许多图书馆的读者还是比较倾向于传统的纸本文献阅读,一方面可以切实感受阅读的质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图书馆的阅读氛围,方便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其他阅读类活动。图书馆在开展纸本文献阅读服务时,一般会为读者提供相关阅读资讯,推荐优秀书刊资源,引导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和专题阅读。
2.2 网站在线阅读
网站在线阅读是全媒体阅读的重要方式。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3]。网民规模的扩大,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为网站在线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11-2012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显示:“2011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最常使用和经常使用的阅读方式为通过网站直接浏览,其比例分别为39.3%和66.9%。”[4]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站进行在线阅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图书馆外或图书馆闭馆期间仍可阅读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另一方面网站在线阅读整合了海量的数字资源。图书馆自身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外购的各类数据库资源,都极大丰富了网站在线阅读的内容。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仅图书类资源库就有“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方正电子图书”等25个中文数据库和“MyiLibrary电子图书”等12个外文数据库,内容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读者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或者通过读者卡号远程登录访问[5]。
国家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通过网站进行在线阅读,一方面加大网络阅读的硬件服务设施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建设,扩大无线局域网信号覆盖范围,使读者在室外活动区也可以享受到国家图书馆提供的网络阅读服务;另一方面在网站开设了阅读推广专区,如“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专区向读者推荐历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书刊推荐”专区则按照台港澳文献、缩微文献、工具书、外文新书和热点书刊排行等专题进行推荐;“在线讲座”专区则是向读者推荐包括文津讲坛在内的精选讲座视频资源;“在线讲座”专区则是向读者推荐图书馆举办的优质展览资源。
2.3 移动终端阅读
近年来移动阅读越来越成为数字阅读的新宠,得益于移动通信网和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移动阅读终端主要包括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和智能手机等设备。《2012―2013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表明,“2012―2013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使用的终端中,手机、PC、平板电脑分别为用户最经常使用的终端。数字阅读移动端强于PC端。从移动端内部来看,手机端的使用大大强于平板电脑”[6]。根据友盟2013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活跃的智能设备数量超过7亿,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7]。鉴于移动终端越来越受用户的青睐,各图书馆陆续开始移动阅读服务建设。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截至2010年,国家图书馆已经初步建成了以资源和服务为基础,以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媒介,以WAP网站、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个性化图书资源、在线咨询为服务形式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满足读者随时检索书目、查询借阅信息、在线观看图书、展览、讲座等资源的需求。目前,移动终端展示的图片资源超过3万张,音视频资源超过1200小时,学位论文摘要超过10万条[8]。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建设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如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多家公共图书馆推出了“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该平台定位于移动阅读,集合4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源、上千种电子期刊以及各地图书馆分站的优质特色数字资源,为用户免费提供随时随地的阅读体验。
2.4 电视平台阅读
电视媒体是全媒体服务中的重要媒介方式,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进行,电视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涵盖数字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的交互式媒体平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取信息资讯的重要途径。电视作为每个家庭几乎必备的设备,其平台具有广覆盖的独特优势。图书馆顺应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阅读的发展趋势,利用电视平台积极开展阅读服务,并逐渐形成了电视图书馆的新型服务业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服务效益。
以国家图书馆开展的电视服务实践来看,国家图书馆与北京歌华有线合作的“国图空间”数字电视应用服务,以图文信息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向北京地区用户推出新型的电视图书馆阅读服务。在内容设置方面,根据馆藏资源和服务特点,先后推出了以“文津讲坛”“经典流觞”为代表的视频点播类节目,以“馆藏精品”“图说百科”“书刊推荐”为代表的信息揭示类节目,以“华夏遗珍”“文保探幽”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介绍类节目,形成了融汇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文学艺术的共6大类15个栏目格局[9]。截至2014年1月,“国图空间”发布视频资源累计达795个小时,信息数据累计达5.7万余条。2012年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合作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服务――“国家数字图书馆”专区,内容包括“百年国图”“册府琳琅”“书画鉴赏”“馆藏故事”和“4D展览”五个视频栏目,向用户揭示优质的馆藏资源和传统文化精品。截至2014年1月,“国家数字图书馆”专区发布视频资源累计达182场。
2.5 社交媒体平台阅读
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2013年,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达86.2%。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和金融支付功能,这些社交类综合平台持续升温[10]。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平台和微信平台,用户规模庞大,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国内各图书馆也纷纷开通了微博和微信账号,用于发布图书馆相关资讯,进行书刊推介,开展参考咨询交流,向读者推送图书馆的特色资源等。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国家图书馆分别开通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账号,设置了“文津经典诵读”“书刊推荐”“馆藏故事”“馆藏珍品”“每周一库”和“读者培训”等栏目,向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资讯,推荐优秀图书和数据库资源,引导读者开展高质量的阅读。
3 图书馆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加强全媒体阅读资源的整合,构建图书馆阅读服务云平台
具备海量的优质阅读资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全媒体服务的理念,图书馆在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之初,需要做好阅读资源规划。如何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对阅读资源进行有的放矢地整合,成为阅读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媒体阅读的多种服务方式各有特点,通过不同方式呈现的阅读资源是不尽相同的,应当根据其特点进行阅读资源的整合,让不同的阅读方式呈现出有层次的阅读效果。
比如,短小精悍的微博,在利用微书评推介图书,进行阅读活动的引导和推广方面具有优势,那么进行阅读资源整合时就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侧重;电视阅读在呈现视频类节目方面具有优势,那么就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整合力度;其他几种阅读方式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同样的阅读资源在不同阅读方式上有所侧重,满足用户不同的阅读需求(一般了解、深入阅读、后续专题跟进等)。通过对全媒体阅读资源的不断整合,构建并不断完善图书馆阅读服务云平台,为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阅读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全媒体阅读方式的联动,真正实现全媒体的融合效应
全媒体阅读服务不是简单的多种阅读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注重多种媒介阅读方式之间的联动。许多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利用多种方式来开展阅读服务,但不同的阅读方式往往各自为战,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合服务机制,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开展全媒体阅读服务,将传统的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图书馆有总的统筹规划,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全媒体阅读方式的之间的联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全媒体的融合效应,实现1+1>2的服务效果。
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国家图书馆开展了“第九届文津图书奖”阅读推广活动。在第九届文津图书奖揭晓前,国家图书馆官方微博就开始为活动进行介绍和宣传。在揭晓当日,国家图书馆网站推出了“4.23世界读书日”专题页面,发布了第九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并实时直播颁奖活动;官方微博实时更新活动动态,及时发布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名录;“文津阅读”微信公众号将以“每日一书”的形式持续推送历届文津图书奖的获奖作品和推荐作品;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推出“又见文津”专题阅读栏目,读者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免费阅读历届文津图书奖的获奖和推荐图书全文。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文津图书奖,并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全媒体服务联动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
3.3 加强阅读互动与分享,实现个性化阅读
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不只是单向的为用户提供阅读资源,更要加强阅读的互动与分享。社交媒体的实践表明互动分享具有超乎想象的影响力,因此,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必须加强阅读的互动与分享。阅读互动既需要图书馆与读者互动,也需要读者与读者之间互动,更需要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联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扩大阅读的影响力,引领社会阅读风向,才算是成功的阅读服务。阅读互动与分享需要有坚实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图书馆需要在网站、移动终端、电视等服务平台增设用户互动的相关设计。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有关图书馆的论文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