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作者:深圳社保代交找时间:2023-09-08 19:20:52)

【编辑】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新版多篇)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一

[摘要]以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为楔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是以生命的艺术精神为鹄的。道德、科学、宗教价值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引领未来世界文化的应该是艺术精神。同样,“境界”的高低也不是单线上升的路线。李石岑从历史和逻辑证明了艺术胜境才是符合生命的本质旨归。他的观点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

[关键词]中国哲学;生命艺术;李石岑;梁漱溟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传统哲学在汤一介先生眼里曾概括为以真(天与人)、善(知与行)、美(情与景)三个相关连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以及“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

事实上,这三个基本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精神里是有机统一的。这里的划分依然是以西方知、意、情为标准的,是为方便理解的。然而我们要进一步追问:这三者的重要性是否是相等的?是否有某种精神在其间更能独特标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

在我看来,中国哲学的精神必须放在更大的“文化”概念范围内来把握,而一旦我们把中国哲学置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视野中,即刻会发现和西方文化相比有许多的不同:西方重视宗教与科学,而中土文化则为艺术和道德精神所贯注(这一点唐君毅、吴森均有论述)。很显然,谈中国哲学,艺术非但少不了,甚而说是相比西方文化更能彰显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质。所以,方东美以他诗哲相兼的气度成就了一个广大和谐的中国哲学体系(这在拙著《方东美与中西哲学》已有表述,此不赘述)。他说:“回顾中国哲学,在任何时代都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以艺术的情操发展哲学智慧,成就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说,中国哲学是一种艺术化的哲学。换言之,“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特质。无怪乎辜鸿铭在他不朽大著《中国人的精神》里也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表达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情感的或人类之爱的生活。”

我一直认为,比较文化哲学自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发端,方东美先生扬其绪,并筑就了一个迄今尚无法超越的比较文化哲学的理论体系。然而,从梁先生的生命哲学到方先生的生命哲学一美学的异峰突起,难道其间没有起承转合的思想逻辑环节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阅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哲学文献,发现有一个大哲学家完全被我们遗忘了,他就是李石岑。正是他,对梁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做了犀利的批评,并从生命艺术论的角度立论,建构了自己的比较文化哲学的模型,才使得后来方东美先生在他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仅仅从人生哲学,而是从“形而上”为切人点来阐发中国生命哲学和美学。由是,我们必须清理这一思想的逻辑递进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地解读后来方东美、宗白华等以生命为本体的艺术哲学诸思想家的理论体系。

二、李石岑以生命艺术论驳梁漱溟的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李石岑洋洋四十万言的《人生哲学(卷上)》(1926年)详尽比较分析了西方、印度和中国的文化与哲学之后,提出了他自己的生命艺术论。他说:由是以观,科学、道德、宗教三者,都是抱着一个“生的无限”,都是做的“生的无限”的工作。我们可以作一种总括的说明。无论科学、道德和宗教,在第一镜,则皆为生的无限之希求。我们应该特别尊重这个境界。在第二境,则为达到第一境之方便之功利现象。我们应该不把它看做方便去努力。在第三境,则当更进一步,严加训练,把第二境第一境完全忘却,好像是先天的直接作用一般。于此,乃有科学、道德和宗教之威严。在第四境,则这种先天的科学、先天的道德、先天的宗教,更欲与第一境的“生”结合。凡对于过去的科学、过去的道德、过去的宗教而起一种反抗,其用意都是如此。所以“生的无限”,为人类最高的希求。艺术乃是这种希求比较的可以实现者。拿艺术和科学、道德、宗教相比较,便可以发现它们的成绩的优劣。虽然都是走的“生命表现”一条路,但所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从方法一点,很可以识别它们的造就科学和艺术论,科学用知的方法,艺术则用直觉的方法;就道德和艺术论,道德用消极的方法,艺术则用积极的方法;就宗教和艺术论,宗教用超现实的方法,艺术则用现实的方法。虽然都是对于“生”的希求,但科学的境界是“求生”,探求生命的实质;道德的境界是“舍生”,抛弃生命的形体;宗教的境界是“永生”,想象生命的未来;似乎都没有提到生命全体。若艺术的境界便不如是,艺术既可以吸取生命的神髓,又可以促进生命之扩大,卡朋特所以极力提倡生命艺术,就出于这种见地。近代东西学术所以对于生命艺术,提倡之不遗余力,也就推原于此。现代的思想界,在西方若尼采、柏格森、詹姆士、卡朋特、莫理斯、爱伦凯(Ellen Key)之流,在东方若泰戈尔、厨川白树、岛村抱一之流,莫不看重艺术的思想,——尤其是生命艺术的思想,这是世界学术的一个大转机,我们将从此合十瞑目,顶礼世界未来的文化。

呜呼!八十年前李石岑就如此鲜明地表达了生命艺术观是世界未来文化之价值取向。只可惜他要申论的生命艺术观(《人生哲学》的下卷)虽然在南京第一中学讲演过,但终未出版。实属遗憾!即便如此,单从他的上卷已经可以略窥大致。

那么,让我们来检讨一下李先生是怎样从对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驳中得出他上述结论的。

首先,李石岑认为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名称就不当,因为梁先生实际上是由东西哲学去观察东西文化,而不是像题目那样给人觉得是主张东西文化旁及东西哲学,论述上往往也是一家、一宗,并非和文化相兼相容。

其次,梁先生的西方文化向前、印度文化向后、中国文化持中之说则更是牵强附会。在李先生看来:“无论西洋印度和中国,都只是朝前走的,不过走法不同,或者走的快慢不同。”况且,梁先生的三条路向立言也欠妥,“乃是按孔家哲学(不是中国文化全部也不是中国哲学全部)、佛家唯识(不是印度文化全部,也不是印度哲学全部)和西洋文化(不是西洋文化全体)立言”。

事实上,梁先生的三路向都是以“意欲”为骨架的。意欲只能是逼迫人类的行为朝前走,何以会有“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以及“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呢?因此,说孔子是调和持中之路经并不正确。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实在都是“不待鼓而活动不易”(生生不息)。这能说是中国文化走不前不后的路向么?同样,说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向后要求”也是皮相之论!因为印度的出世思想其动机是出于“无生”;但“无生”的觉悟正可以利导且促进“生生”之机。这就是说因为它是要求我们作觉悟的幻生活,不作迷惘的幻生活,可说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又如何能不说是向前的呢?

第三,李石岑对梁漱溟的未来世界文化的三个态度 也不以为然。因为所谓要排斥印度态度,把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的态度,以及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的态度。这些观点皆建立在错误的向后、向前、持中的立论上。更何况梁先生的论述漏洞很多。就对印度的态度来说,他把“宗教”、“佛法”、“印度”混为一谈。然而,在李石岑看来,欧阳竞无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观点应该汲取。至于说对于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又根本改过的态度则与理不通。李先生认为:“他这全盘的一受,又根本的一改,恰好弄成一个对销。”而就对“中国原来态度”来说,李石岑认为孔子的“原来态度”如成立,那也就是在他生前或死后不多的时候县花一现罢了。自然,梁漱溟的中国此刻“促进世界第二路文化之实现”不妨也该慢点言说。

既然梁漱溟以道德(中)、宗教(印)、科学(西)为文化哲学的评判基点,所开出的未来中国哲学应走路向的药方有错误,那么,李石岑给出的“世界未来的文化”(也包括中国哲学应该走的态度)蓝图又靠何基点来支撑呢?他说:由是以观,道德、宗教、科学三者,虽尽发展的能事,但非有艺术的陶冶,决不是以形成一种最大的文化。现代的文化,满装着功利的臭味,无论道德、宗教、科学,都是如此,世界未来的文化必从此转出一个新方向,必是由“到功利之路”,转出一个“到艺术之路”关于艺术思路的内容,且容本书下卷详为陈说,令试略言之。艺术以生命表现为唯一的天职;宇宙本是一个生命的大流,如果艺术能表现宇宙的生命,那便是一种最伟大的艺术。而所谓道德、宗教和科学,本都是走的“生命表现”一条路,不过方法有不同,或者态度有不同。人类最高的希求,为生的无限;所谓生的无限,具有三个条件;一,生的本质;二,生的增进;三,生的持续。

不难看出,李石岑是将宇宙、生命和艺术(在方东美那里为灿溢的美感)视为三位一体的。这种观点催生了后来方东美的“诗化的哲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石岑以生命艺术观为未来世界文化(包括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缜密的学理分析和论证基础上的。他谈到老子时说:“老子把‘自然,看作艺术的中心,于是又把艺术看作人生哲学的中心。老子对人生完全是一种艺术的看法。”“道家齐生死之说,都是从道上着眼,换句话说,都是从艺术上着眼,因为从艺术看生死,则生死不唯不足以生其欣戚,而生死反足以表扬其艺术。”“老子的人生观一切受成于道,听命于自然,是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老子艺术的人生哲学。”而在说到孔子时则说:“孔子一面催促人家觉悟,鼓励人家努力,好本着血统的关系去组织社会;一面又要想出一种调剂社会的方法,使人类得到一个很圆满的生活。所谓生活,可以说就是情意生活;因为情意生活足以撼动生活的全体。而情意生活总含着一个要发泄的倾向,你就不让他发泄,它也终究会发泄出来的。不过情意生活尽量的发泄出来,就是‘诗”的作用,时时提防它,叫它不要胡乱的发泄出来,就是‘礼”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如果使用适当,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圆满的生活,这便是孔子调剂社会的方法。”毫无疑问,李石岑在这里是把“礼”和“乐”看作儒家的基本精神,尤为突出了“情意生活”(艺术的生活)能撼动生活之全体的作用。李石岑甚而更进一步阐述“乐”和“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他这样说道:“礼的作用在诗的作用之后。既已把诗和礼的功夫都做到了,才能谈到仁。因为情意生活有了圆满的发展,自然心气和平,可以达到快乐的境地。快乐的境地便是仁的境地了。(这无异于把“仁”解释成美的境界了!——引者注)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是第一步的工夫,礼是第二步的工夫,乐是最后一步的工夫。乐便是快乐,并不单指钟鼓那类乐器说,正是‘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意思。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见乐就有这种快乐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只有仁者能够享受,‘所谓仁者不忧”,‘仁者寿”。如果不仁,就有乐也不乐了,所谓‘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乐与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不仅如此,李石岑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文化哲学具有一种“世界主义”的眼光。他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之短见。恰恰是这样,他的生命艺术观开放地吸收了诸多西方哲学的许多新思想。如尼采、柏格森、席勒、卡朋特、詹姆士、杜威等。在李石岑接受某些西方主张生命艺术观的思想家观点时,也不免有些过激言论,这种言论多少轻视了中国固有的生命艺术价值。当然,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权益之论。例如他说:“尼采主张艺术即生活,生活之艺术化,艺术之生活化。谓人类就本性言之,既自为艺术家,又为艺术品。中国人则对于艺术从不甚了了。中国人心中只有宗法社会下的伦理的思想,而无表现生活高潮的艺术的思想。无论政治法律军事乃至宗教美术,莫不拿伦理观念做中心,所以中国人的生活只有一种宗法社会下的伦理的生活,却从无表现生活高潮的艺术的生活。中国人的污秽丑陋,固非用艺术的精神不能救济,中国人的瘠弱、奄惫和可怜的安逸,更非用艺术的精神无法苏生。中国人只会沉醉于阿婆罗的梦幻观想里面,却不知更有爵尼索斯的酣醉欢悦的世界,更不知从爵尼索斯的酣醉欢悦里面再淘出一个阿婆罗的世界来。所以中国人又非有一种艺术的陶冶不可。”

三、申论及其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境界哲学,不是西方的知识论哲学,这一点在学者似无太多争议。然而,把中国传统哲学家对人生境界的追求看作:由真一美一善(孔子);由美一善一真(老子);由真一善一美(庄子)这样的不同境界的追求和超越(如汤一介先生所说),我疑心这观点是否能成立。这似乎有拼字游戏的味道。因为,这种观点虽然是按境界,而不是按知识问题来陈述三种哲学的表现所取的不同三种价值取向,但事实上在孔子、老子、庄子的哲学中并不存在这种价值递进的取向,这多少还是有点依西方学科规范按图索骥之嫌。经这样一处理,圆融在中国文化里的艺术精神(美)被分解成了一个单元。犹如从大海里经过科学处理提取的盐。已经离开了它生命母体,成了一个僵死的“物”。

倘若我们检视一下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以及他提出的生命艺术论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论。我们会发现:“生命艺术论”(美学)的的确确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又是西方文化所不可比较的。

那么,为什么李石岑不以道德、科学、宗教价值来统合中国文化(在李甚而指整个世界文化)的未来走向呢?这是因为在他看来,道德、科学、宗教虽都是朝“生命的表现”路向走,然而“似乎都没有捉住生命全体”。它们各抓住了生命的某一面,如科学讲“求生”,道德讲“舍生”,宗教讲“永生”。唯有艺术才既吸取了生命的神髓(本能的直观),又促进生命的扩大。如此说来,中国哲学最讲生命的表现。中文的“性”即指生命的性向,而西文的“性”则多以知识论的感性、知性、理性来诠释人性,

是科学的、逻辑的。反观中土生命之性是一种艺术的跃动,是情的蕴发,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据此,我们从李石岑的生命艺术观得到几点启示:

其一,李石岑的“境界”论是独特的。他不是像某些哲学家解释的如同单列一条线向上超升的境界路线:如冯友兰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境)。李石岑是以“生命”为本体,把科学、道德、宗教、艺术视为价值纬度,层层超升。换言之,科学也好,道德也好,宗教也好,艺术也好,都有层层跃进的不同境界。只不过在方法上的不同,李石岑先生认为艺术之境的超越更符合生命的本质。最令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强调第四境时,“先天的科学”、“先天的道德”、“先天的宗教”和最初都有的“生”(第一境)结合而有一个逆向地反对“过去的道德”、“过去的科学”、“过去的宗教”。谁来统合?谁来与之对立,当然只有艺术。所以,李石岑虽然没有讲有“第五境”,但实际上这“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之矛盾(既对立又同一)就是第五境。我们应该记住,李先生讲这番话时是1926年。毫无疑问,以后的冯友兰、方东美、宗白华、唐君毅都吸取了他的这个“境界”的许多思想因子。有意思的是,后来大多以“价值”按单线上升路线来讲“境界”,未必优于李先生的这个说法。

其二,为什么李石岑把“未来世界文化”看做是生命艺术的一统天下。这有一个基本判断作为前提:即科学、道德、宗教在过去历史上都曾各领风骚,但发展至今天,宗教已不是原来的宗教,它要和艺术结合;科学也不是过去的科学,它也要和艺术结合;道德也如是说。并且,李石岑认为“生命的表现”是由“功利之路”到“艺术之路”的前进。拿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相比,艺术更加符合宇宙的生命精神,艺术以直觉把握,“那种直觉,可以看作生命一样,是日进不已的。宇宙生命,固然是不断的创造,但是直接的内的经验,也是不断的创造。”由此可知,李先生把生命、宇宙和艺术的创造视为一体化的。从前述也可以看出,他对老子的“自然”以及“宇宙”的理解,也是把它看作一件艺术品。并不限于我们讲的琴鼓乐器的艺术表现。对孔子的仁和乐作一而二、二而一的解释,这都表明他理解的艺术是有本体论意蕴的。

其三,李石岑一方面看到当今艺术和科学、道德、宗教的融合,另一方面,更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并且,他在指出这些不同时是有价值取向的(指向生命艺术的表现)。如艺术与道德的价值比较,他说:“故道德为现实的,为规范的,艺术为直觉的,为浪漫的;道德重外的经验,艺术重内的经验;道德重群体之认识,艺术重个体之认识;道德有凝滞阻碍的倾向,艺术有活泼渗透的倾向。”再如他讲到艺术的真和科学的真之不同,他说:“由此可知直觉远优于思考,换言之,艺术之效力远优于知识之效力。是则艺术的真远优于知识的真矣。艺术的真之解释与评价,虽由美学上云见地而异,然艺术的真决非科学的真,换言之,非客观的真,乃一种之‘真”之感情也。艺术内容之对于哲学的人生的意义之要求,皆一种之真之要求也。美由真之补助,而美之价值乃益增;故美的真(Aesthetische WahrhEit)在艺术上有至高无上之位置也。”在谈到艺术和宗教时,他说:“从前说宗教是美的基本,现在不然;现在美是宗教的基本了。”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李石岑对未来世界文化(包括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的厘定是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

其四,李石岑不同意梁漱溟的“向前”、“往后”、“持中”三路说。主张只有一条“生命的表现”的路向。这个“生命”由本能使然。而就本能论,艺术家的直觉要胜于哲学家的直觉。他从柏格森的生命创化理论作申论,认为:“一为理智的或哲学的直觉(Intellectual ormetaphysical intuition),一为情绪的或艺术的直觉(Emotunal or aesthetical intuition)。哲学的直觉,以个个之事物为对象,而基于概念;艺术的直觉,则基于情绪。然后者较前者更原始的,更为本质的,我辈无论何人,在或程度,皆可为此种直觉之享乐者;故尤可知艺术的直觉,近于本能之作用;本能不表现于直接动作,而表现于情绪时,斯为艺术。”这里,我们可以见出李石岑为何独独青睬艺术,因为艺术是“情”之所动,更由生命本能发动。诚如一般人认为中国哲学是境界哲学,这个“境界”,汤一介先生说得好:“所谓‘境界”就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觉悟和了解,这当然是纯主观上的,……至于能否在现实社会中实现那是另一回事。”由此推之,李先生所谓的生命艺术观之“境”(实为五境)说也是依着中国传统的这个路子走的。这个路子就是以直觉为主,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也是以生命为观照的对象。由“情”而发,像艺术家眼里的宇宙万物皆是充满灿然生机的。

统合上述,生命艺术观由李石岑批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而被揭发,它的的确确既融合了西方近现代尼采、柏格森之流所凸现生命的艺术情怀的观点,也贯通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它可能是未来世界文化的价值取向,甚而我们说由于这种艺术观流淌的恰恰是中华民族“情”的精神命脉,尤为值得研究中国哲学者来深思!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二

一、引言

电影《雷神》(Thor)作为近两年热映的美国大片,给观众展现了现代炫酷的特技镜头和高超的视觉效果。这是一部以现今的地球以及阿斯加德(Asgard)为背景的奇幻电影,但其创作素材却取自古老的北欧神话(Norse mythology)。电影的热映证实了北欧神话生生不息的魅力。作为欧洲文化或者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欧神话虽不如希腊神话和圣经那样广泛流传,但对世界的影响极大,渗透到西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一直为西方影视作品、文学创作、雕塑绘画等创作提供蔆蔆不断的源泉。电影《雷神》中呈现出来的主题之一便是生与死,这一点也反复出现在北欧神话中。事实上,生与死始终是西方文化中不可忽视的母题之一,贯穿着整个西方文化、甚至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始终,体现着人类对其生命本源、生命目标、价值和意义乃至其终极走向的深刻关注。北欧神话中的不断重现的生死主题反映了古老的北欧人对自然现象、宇宙和人类本身的想象、思考与解释。因此本文从《雷神》中的生死、复活等一系列的电影情节来切入北欧神话中所反映的生死主题, 揭示早期北欧人对于生命的体验、感悟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生死观念。

二、《雷神》中的生与死

电影《雷神》中对于生与死的描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影中所描述的核心故事———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生死较量,其主要体现在在主神奥丁(Odin)和托尔(Thor)统领下的正义之神与恶神寒冰巨人(Giants)和邪神洛基(Loki)之间的生死对决;二是主要人物的死而复生情景。这两方面都以相同或者不同的形式呈现的北欧神话之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生死之战

电影《雷神》中充满了生死之战。电影画面伊始,就呈现了寒冰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神族面临着其主要敌人———寒冰巨人一族的入侵,世界即将毁灭,众神之父奥丁带领诸神(Gods)将寒冰巨人打回约顿海姆(J誧tunheimr),保住了其赖以生存的家园阿斯加德。而奥丁在临走之前将寒冰界的神力能源“寒冰之盒”带走,与剩余的军队返回阿斯加德。多年后,三个寒冰巨人再次挑衅与神族之间的关系, 来到阿斯加德武器库企图盗取封存的寒冰之盒。寒冰巨人们虽然被武器库的防御者全部剿灭,但却破坏了托尔的国王加冕仪式。愤怒之下,托尔带领自己的弟弟洛基和朋友“四大勇士”穿梭到寒冰世界约顿海姆挑起与寒冰巨人之间的战役,“寒冰巨人之王” 劳菲(Laufey)带领部下迎战。在战斗中,奥丁突然现身,阻止了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回到阿斯加德的托尔因不满父亲的决定,与其发生争斗,使得奥丁对托尔彻底失望,绝望之下剥夺了托尔的王位继承权和神力,并将其永久逐出阿斯加德。在托尔被传送到今日地球之时,奥丁因与洛基发生口角冲突,突然昏倒沉睡,洛基瞬间接替奥丁的位置当上神域国王,并以寒冰之盒作为交换,与劳菲达成杀死托尔和奥丁的协议。在地球上的托尔得知奥丁还存活后,展开了神族与寒冰巨人间的第三次战役。在洛基将劳菲杀死后, 因利用奥丁权杖向寒冰界发起进攻而又与托尔展开生死对决。《雷神》中所出现的三次与寒冰巨人之间的战役以相同或是类似的形式出现在北欧神话中, 反映了古老的北欧人对于周遭自然环境理解和对生命价值及意义的思考。

(二)死而复生

电影《雷神》中反复出现的另一个情节便是死而复生。从电影第一部后半段可以看出, 凡人之身的托尔被与洛基联合的巨人杀死。在所有人几乎都绝望的时候,空中出现一道道闪电,掉落在他方的雷神之锤(Mjolnir)直接飞向托尔,托尔也因此死而复生,重获神力,并利用雷电杀死了巨人,回到阿斯加德。如果说托尔被巨人杀死的这段经历是其肉体上的死亡体验的话,那么托尔在被父亲奥丁流放至地球,成为凡人,看着自己的雷神之锤却无力拿起则隐喻其力量的消亡。此时的托尔虽然活着,但却失去了神之为神的神力,这对于托尔而言不亚于死亡。而后因雷电死而复生不仅证实了其肉体的复活,雷神之锤的失而复得更表明了其力量的复活。死而复生这一情节也发生在诸神之王奥丁身上。奥丁因洛基怪罪其隐瞒身世而倒下未醒,在洛基与托尔展开大战的时候清醒,搭救将要掉进无尽宇宙中的两兄弟,然而洛基因无法接受失败结果而选择放手掉入宇宙之中。电影中托尔和奥丁的死而复生并没有出现在北欧神话之中,甚至有悖于神话中的某些情节,但却充满了类似的死而重生故事,其中包括光明之神巴德尔(Balder)的重生以及世界树(Yggdrasil)的生长、毁灭以及再生,这些反映了北欧人的生命意识及对生命的终极走向的看法。

三、《雷神》与北欧神话中的生死意蕴

在电影《雷神》中,从最初的奥丁与寒冰巨人之间的战役,到托尔因其闯入神域而展开与其之间的争斗,到洛基再次挑起双方之战,不难看出死亡笼罩着阿斯加德和地球;而与此同时,看似败下死去的人物又重新复活,看似被摧毁的彩虹桥(Bifrost)和天宫阿斯加德在洛基选择坠入无尽宇宙后又预示着新生和重建。这种生与死的体验和交替在北欧神话中有着更加充分的体现。由于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其必定讲述一个民族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就北欧神话而言,其中的生与死反映着北欧先民们独特的生命观,即对生命价值取向,生命目的及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终极走向———死亡的理解和想象。

(一)生命的价值取向———生之为荣

北欧神话中反复呈现着电影《雷神》中正义与邪恶力量间的生死搏斗,突出体现在诸神与寒冰巨人族间的常年战火;天界守卫者海姆达尔(Heimdall)与洛基间的战役;雷神托尔与寒冰巨人和宿敌米德加尔德巨蟒耶梦加得之间的(Jormungander)激烈争斗;奥丁与怪狼芬里尔(Fenrir)之间的殊死较量。由于神话是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因此必定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就北欧神话发展源头来看,它是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北欧先民(古代北欧原始居民)在其生存繁衍过程中不断创造出的英雄传说,承载着北欧先民对其生活的自然世界的理解和想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主要包括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冰岛等,北极圈穿过挪威、瑞典、芬兰,另一国冰岛则邻近北极圈,这些国家的大片土地终年被冰雪覆盖,在当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严寒成为北欧先民的最大敌人。处于对严寒的恐惧,他们在神话中将其人格化,于是寒冰巨人成为邪恶的化身,是诸神的世敌。由于北欧地区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土地贫瘠等自然因素,在此生存的北欧先民只能依靠大海,不断冒险,获取食物来源。而大海并不是总是风平浪静,时常是充满了摧毁性力量,左右着他们的命运。北欧先民因此将翻滚的大海幻化成巨蟒等怪兽的怒气。此外,由于北欧抵触亚欧板块边缘,有着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在火给北欧人带来了生的希望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北欧人将其织入神话,突出体现在大蛇耶梦加得口中喷出的火焰气息;末日来临时,在巨人史尔特尔(Surtur)领导之下,乘着火焰的波涛杀来的南方火之乡(Muspelheim)的火焰军队,以及黑龙“绝望”-尼德霍格(Nidhogg)喷出的烈焰。这些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反映了北欧先民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敬畏,另一面则塑造了他们顽强的斗争精神,因为他们深知要想生存下去就必去勇于面对恐惧。这种斗争精神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即要实现个人现世的“荣誉”。从《雷神》和北欧神话中可以看出,早期北欧人将其生命价值观与荣誉观紧紧相连,构成了其现世生命理念的核心。电影中的托尔擅自带着“四大勇士”和洛基挑起与寒冰巨人的争斗,虽暴露出他偏激、自负的个性,但也折射出他的冒险精神,即不顾自身的安危,勇于面对敌人,来追求个人的最高荣誉感。在与巨人们的第三次战役中,他挺身而出,竭力保卫整个阿斯加德和地球的免遭摧毁的命运。在诸神的黄昏之战中,托尔与巨蟒大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最终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却是其为荣誉而生的生命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事实上,北欧神话中有很多武士像托尔一样甘愿为了荣誉冒生命危险。《埃达》就曾说道“在战场上倒下,在刀剑下丧生被认为是武士的荣誉和体面的归宿”。[1]描述北欧故事的英国史诗《贝奥武甫》中记录着武士贝奥武夫之冒着生命的威胁,奔赴丹麦与恶龙搏斗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追求崇高的荣誉。在北欧人原始的宗教信仰中,奥丁只挑选那些热爱荣誉的武士进入他的瓦尔哈拉宫(Valhall),奥丁自己也在同恶狼芬里尔的交战中被其一口吞掉,但其斗争精神诠释了其以荣为生的生命价值观。由此看出,《雷神》和北欧神话中的生与死背后蕴含的是北欧先民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理解和感悟。

(二)生命的终极走向———死之为道

与希腊神话和基督教文化中的神不同,北欧神话中的神更具有人性,神并非绝对,神并非永恒,神也面临诸多背叛和毁灭,他们有生必有死。在北欧神话中,诸神永远在与危害世界的恶势力———恶神巨人族和邪神洛基在战斗的;整个神话是从战争中开始,贯穿于战争之中,最终在战争中结束,即诸神的黄昏(Ragnar觟k)。虽然奥丁曾预言到诸神的黄昏,也就是末日的降临,但他没有告诉其他的神,因为他认为这是众神不可逃脱的命运。在这场战争中,每一个主角都奋力搏斗,然而几乎每一个人都死了。战争开启于光明之神巴尔德的死,洛基策划了一个阴谋,他借黑暗之神霍德尔(Hoder)之手杀死了巴尔德,巴尔德的妻子因悲伤过度而死;随后众神应战,奥丁被巨狼芬里尔吞噬;战神托尔中巨蟒之毒身亡;海姆达尔砍死了洛基,自己也伤重而死;支撑九大国度的世界树燃烧一尽,整个世界就此毁灭。虽然这场终极战斗彰显出了北欧人的斗争精神,但流露出浓浓的悲剧意识。托尔及其随从无法战胜象征着野火、衰老和思维的巨人们,表达出北欧人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悲观看法。他们认为神也会死,死是天道,是宇宙间每个个体生命的终极走向。北欧人的这种生死观念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样密切相关。因为需要谋生加之生存环境恶劣,要常年面对发怒的大海,要与北欧的严寒和漫长的冬季作斗争,由于土地贫瘠,农作物收成不多,很多时候又面对林中猛兽的袭击。这种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北欧对人生无常与苦难有着深刻体会。然而尽管生死不可挽回,北欧神话中却又彰显着另一种生命观,即生死似乎可以超越。不同于电影《雷神》中的主要人物的死而复生,北欧神话中的死者不可复生,死亡不可避免,但是万物却可再生(rebirth)。对于一年四季的更替,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感受能如北欧人那般深沉,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对春天的期盼比北欧人更热切。神话中,托尔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象征着北欧人的春雷,他是破除寒冬的象征;弗雷(Freyr)备受爱戴,是因为他代表生命的繁衍;世界树是再生的象征,它是由被奥丁杀死的巨人伊米尔(Ymer)身上长出来的,它象徵着生命的终结,另一种蜕变的过程;在诸神的黄昏中,光明之神巴尔德象征著太阳,巴德尔之死暗示着白昼之后必然是黑夜。然而尽管旧的神癨会死亡,黑夜也终将来临,宇宙将会重生,代表自然力量的神瓦利(Vali)就是新世界的神明,暗示暗夜长冬过后,新光明将再临,新的世界也将再次出现。因此,在早期北欧人的生命观中,死亡不可避免, 但是生命和死亡又中处在一个永恒的循环一种,毁灭和死亡是为了获得永恒的生命。

四、总结

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正如神话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说:“……和神话都以实在的物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然而只有他们的影子才是真是的。”[2]因此,北欧神话乃是古老的北欧人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空间的认识、思考以及想象。神话中所反映出的自始至终的生死斗争过程,透露了北欧人的生命理念:从生命的价值到生命终极问题的思索。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北欧人体验到对死亡和毁灭的恐惧, 但也正是这样的恐惧让北欧人不断追求着荣誉至上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就在这样不断斗争的恐惧感中抽芽新生。这种独特的生命观体现了北欧人对生命意志的展现和对生命意义的最高理解。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三

论文摘要:生命观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生与死的本质?并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贼予短哲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实施生命观教育是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需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实现其目的功能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开展生命观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和人文紊养?提高其生命质量?还可以为当前的德育注入活力?并引导青少年珍爱生命。

一、生命观教育概念

近年来,探讨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死亡教育、生命观教育的文章逐渐增多,这几个概念意思相近,但在相关定义上人们没有一致的表达。综合各种见解,笔者把它定义为生命观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生与死的本质、获得有关生死的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辨证关系,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由生观死、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并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人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

二、开展青少年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哲学角度的探讨

1.人需要认识自我、认识生死

卡西尔说:“人被宣称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这即是说,认识自我,认识白身的生存状态,是人的本质所要求的。而对人来说,死亡并不外在于生命,而是与生俱来的,死与生同时并存,“死亡作为临终的时刻倒转过来,规定了我们对全部或整体生存结构的理解。因此,不认识生命,不理解死亡,人就不算是认识了自己。

从这一点上讲,人类素来就有探究生死的斋要,否则,我们也无法解释古往今来种种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感慨为何如此之多。

2人需要超越自我、超越死亡

人需要认识自我。无论怎样,人总是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自我。由此便带来了一种可怕的自我意识,即对死亡的自我意识。由此,对死亡的恐俱和悲悯成了人类无法摆脱的命运。

这就使人不能不怀疑存在的真实性,进而产生一连串的追间:既有一死,何以要生?既然要生,又何以超越死?总之,人类若不甘心成为死亡的奴隶和俘虏,就必须认识死亡、思考死亡、超越死亡,给生一个充分的、合理的理由。

(二)心理学角度的探讨

L生死意识的觉醒:生命历程中的断乳

幼小的儿童不知道生死有别。最先,他们不知道人之有死,而后,从大人那里他们逐渐听到“死”的字眼。总有一天他会明白,人不会永远活着,死亡会带走人的生命,带走现有的一切,死了不会再复生;而死也是谁都不能幸免的。生死惫识的觉醒是儿童心理的一次断乳,对死亡的意识使儿童生平第一次依稀感受到人的孤独无助及生命的脆弱无常。恰是这样一种尖锐而猛烈的心灵撞击,才使儿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位置,隐约看到自己的命运。然后才有可能奋起挣扎。“

2从识生死本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由于开始面临各种人生的选择、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而压力倍增。然而,他们稚嫩的肩膀常常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而人生阅历的缺乏又使他们很容易因各种小小的失意和失败而产生挫折心理,并由这种挫折感引发轻生念头。为此,青少年特别需要经由了解死亡而认识生命,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教育学角度的探讨

1.生命观教育是回应教育本质的要求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过去,我们过于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所培养的不是“人”,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机器,如培养政治家、企业家、工人、农民等,亦即“人力”,这种“非人”的教育忽略人的需要,漠视人的体验,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只有向死而生、向死而在,才是本真的存在。在他看来,要获得本真的存在关键是要意识到自己的必死性,领会生存与死亡的整体关联。而要获得这种大智慧,就必须借助于生命观教育,深人了解生死的本质和死亡的意义,并进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帮助人获得一种本真的生存可以说是教育功能中较为高雅的一面。然而,纵使是为了教育的世俗功能,我们未必不需要生死教育。而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也认为,教育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种种遭遇的干扰,因而教育学应把遭遇视为自然的东西。因为遭遇无法预料,对它的处理无法事先预备,因此教育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为遭遇做好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死亡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既确定又不确定的严重的遭遇。他人的、亲友的、自己的死亡都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只不过死的原因、方式、时间等会有不同。所以,就此而言,教育不可能不包括生命观的教育。

2.生命观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之必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谰认为,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句话既精妙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也指明了教育要达其目的的途径。“为了人的生命”,是教育的目的;“通过人的生命”,则是途径。

因此,教育的过程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把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与人的生命体验联系起来。卢梭强调,自爱是一种善的萌芽,“我们的种种欲念的发源,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欲念,是自爱。”换句话说,生命在其产生之初就带有一种“白爱“,的欲念和种种纯洁的萌芽。将自爱之心推己及人,自爱就变成了美德。

因此,以人的生命为基础,以人的生命发展为目的,这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教育需要一种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核心便是对人的生与死的关注,对人的生死体验的重视。

三、青少年生命观教育的预期功能

(一)提高青少年整体索质

对青少年实施生命观教育将可从以下各方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L提高科学素质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生死教育,使种种关于生死问题的迷信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四处传播,这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尤甚,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青少年实施生命观教育,使其对生死持有科学的认识,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破除迷信。

2.增强人文索养

我们当前提倡的人文教育是一种旨在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启发青少年寻求人生的意义,在正确意义的导向下完善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生命观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要旨是完全相符的,因为它也正是引导学生透过死亡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励人们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由此可见,生命观教育有着深刻的人文底蕴,对提升人文素质极为有益。

3.提高生命质量

正因生与死终生伴随,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与死亡搏斗的一生。但生命的质量决不单纯取决于其长短,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人如何度过有生之年,取决于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长的生命不一定比短的生命好,除非其他事情是相等的。”

生命观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正因为终有一死,生命才弥足珍贵,意识到只有正确对待生死才能战胜死亡、超越死亡,活出真正的人的尊严,并创造人生价值,提高其生命质量。

(二)激活学校德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陷于形式主义的泥坑,成为一种“假、大、空”的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实施生命观教育,促使青少年关注人的生死大事,给他们一种心灵的震撼,引导他们从自身生命感受出发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样才能使学校德育脱离形式主义,获得发展的动力。

(三)引导青少年珍爱生命

应该承认,青少年自杀与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大,遇到的烦恼多有关,但也与他们缺乏正确的生死观不无关系。实施生命观教育,让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和生命的宝贵,树立“不轻言死亡”,的意识,这对遏制和预防中学生的轻生当是极为有益的。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四

摘 要:大凡事物,皆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遵循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发展的逻辑。以人的生命的尊严、生存的权利与生活的幸福,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社会环境。

关键词: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生命的逻辑;人文环境;培育践行

大凡事物,皆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存在和发展,皆不例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或群体。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或个人层面,自然也就存在一个“遵循事物发展逻辑”的问题。

人的生命,是国家存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基本构成要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实现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条件下,正常、健康、有序的生活与发展。面对不同的生命个体,不一样的生存环境,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遵循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逻辑,顺应人与人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人的生命承载物,生命的逻辑,就是人的生命个体或群体存在、成长、发展的逻辑,是人民享有生命尊严、增长生存智慧、获得生活幸福的逻辑。我们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就需要了解人民生命、生存、生活的期盼和梦想,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关注每一个人的生存,快乐每一个人的生活。

一、以生命的尊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的一切权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养成,源于生命的尊严,源于社会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如果没有人们对每一个生命的基本尊重,所谓国家文明,也只是由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高楼大厦,而不会有生命的温度。[[1]]这是人类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社会文明的道德底线。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无论什么人,不管贫富贵贱,其内心都希望能得到他人,包括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的尊重和认同。尊重生命,赋予生命以尊严,是人的生命成长的核心,也是社会文明的最高价值理念。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发展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是生存的前提,是生活的根本。世界上人口再多,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不仅因为每个人得到的遗传基因不同,更重要的是人有自主性。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走不同的道路,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性格、能力,成为世界中不可重复的唯一。[[2]]正是无数充满个性的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富有生机,而且色彩斑斓。

幸福,是一种生命成长过程中人们可以享有的生命的尊严。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不同生命个体或群体之间,彼此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彼此尊重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个性和生命的权利,人们才有可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为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3]]

在多元文化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会受到不同生命个体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形成不同的价值标准。然而,只要我们以生命成长为核心,关心人的自然生命,引导人的社会生命,发展人的精神生命,就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继而,通过帮助人们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水平。用合乎生命的逻辑,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

二、以生存的权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存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是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基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生命不是无价的,而是有价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的价值具有终极性,人的生命必须受到普遍的无条件的保护和最高的极端的尊重。

人的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各不相同,生存与发展存在差异,但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可以做到让所有生命个体,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享有基本的权利保障。在现代社会,生命的尊严及其实现,最低的标准就是要让人民享受到作为公民的权利。我们要让公民,更加平等地享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享有现代文明。这种文明,除了物质层面以外,还应该有精神层面的,关乎到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展示和凸显的是人类生存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让人“活得有尊严”的基本能力条件。

幸福是一种生命存在状态下人们可以拥有的生存权利。人民热爱生活,我们为之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一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也只有外化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权利,内化成一种普遍的文化自觉,法律才能得以遵循,法治才有可能实现。

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他们完善生命、学会生存、快乐而积极的生活,这是人类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五

[摘要]当前,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人们的生命质量却没有与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大学生否定生命、漠视生命、游戏生命等生命异化现象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分析现状、原因及提出对策入手,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珍视生活,珍视生命,珍视未来。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解放,然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强大的外表之下却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家园,以至于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正在受教育、而且还是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宝贵的生命?曾经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何时居然也成了少数学子的人生终点站?

一、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

生命是珍贵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如果不懂得珍惜,不懂的保护,来自外部的或自我的伤害都可能使生命稍纵即逝,永不再有。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异化现象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

(一)否定生命:大学生花季凋零之回眸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自杀人数也逐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广东,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2010年,网络上热议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也高达52件之多。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如此风华正茂的年龄,天之骄子却频频选择自杀,这也使得社会质疑不断:大学生心理缘何如此脆弱?

(二)漠视生命:部分大学生生命关怀缺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创造自身价值和其他一切价值的基础,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然而,当代的部分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生命的现象。经常在报端能看见“某某坠水,围观大学生见死不救”的报道;同学打架,不仅不加劝阻,反而在旁煽风点火;大学校园里,面对募捐箱和募捐人恳切的眼光,却很少有人停下脚步去看,只因为大家都很忙……

(三)游戏生命:少数大学生人生意义淡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E时代的网络以其巨大的模拟功能造出了另一个时空,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便凭空多出了另一个生存的空间――网络。网络的虚拟世界既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空间,也给生命的真实存在制造了“陷阱”。有些大学生把时间都浪费在网吧,整天上网聊天;有些大学生则沉醉于爱情的美梦之中:还有些大学生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浪费时间。教育者慨叹当前的大学生学风不浓、考风不正、缺乏理想,而当代大学生的如此作为正是缺乏生命敬畏感的表现,于是,游戏生命的现象和行为便孕育而生,许多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失去了继续做大学生的资格。

诚然,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随便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就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或者在因为一点点微小的矛盾选择扼杀别人的生命来成全自己那微小的自尊心,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一瞬间荡然无存。面对一幕幕的花季凋零。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但是,生命如此之轻,却又充满着韧性,我们不能降服于它的“轻”,更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敬畏生命的勇气去应对生命中的“轻”。

二、生命异化之原因解读

人是社会性的。大学生生命异化的出现不是一个独立现象。而是与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主体内在的影响――自我认同的危机和生命追求的迷失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空间和领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使“自我”在知识的汲取、技术的利用面前被忽视了。随着物质享受的日益丰富,他们对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本身带有实质性的东西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深感方寸之心、良心道德、人格操守等找不到托付和安定之地,备受信仰与道德危机的极度创痛,在精神世界里无家可归,极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扭曲的生命观和不当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谈及死亡问题,便认为不吉利,大多数人因此退避三舍。另一方面,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家长对子女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在学业上的过高期望、在精神上的过少关注。是造成子女产生心理疾病甚至走上自杀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到:“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最大灾难就是人文教育理念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过去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包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转向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能够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与技术;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忘记了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通过知识来启迪智慧,并将智慧溶入生命,从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忽视人文精神、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教育,导致打学生对生命存在及价值的无知,对生命意义、道德人格和生死问题的无知。大学生淡漠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把生命当作了物品,可以随手丢弃。从而没有了“生命是上天所赐”的神圣感,没有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对别人的生命也没感觉。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混乱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给生于80年代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尤其是某些自杀网站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年大学生。当今的一些行为文化和艺术文化也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痴迷于武侠小说和恐怖影视作品,对武侠小说里英

雄人物的盲目崇拜,给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是电影电视,连电子游戏都充满了暴力与血腥,花真实的钱买虚拟的武器来打败虚拟的敌人,荒唐厮杀后的场面血腥四溅,尸首分离,惨不忍睹,而这却正好让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到刺激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杀人”二字成了很随便就吐出来的词。血腥残暴的镜头和游戏已经让大学生习以为常,以至于他们如此漠视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

三、提升大学生生命感悟。树立正确生命观

通过对大学生生命异化的归因分析,笔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生命态度和生命行为刻不容缓。

(一)引导大学生在生命感悟中深化人生观

首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更加珍惜人生和生命。当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在生活中尽情感受人生的乐趣,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不会对生命采取随意践踏的态度,把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次,深化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人生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人又有自己的特殊价值,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精华,具有任何其他生物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最后,深化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形成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有利于适应、应付各种非常情境。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可以使青年大学生主动地适应现实,接受现实、改造现实,能够较好地处理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防止行为的偏激与草率,进而避免、化解和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使暴力犯罪的可能性降低为零。

(二)引导大学生在生命认知中确立生命意识

首先,认识和理解生命。人的生命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即思想。“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保证了社会的存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不仅应该认识和理解个体生命存在的惟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还应该认识和理解人类生命整体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其次,热爱和珍惜生命。生命是五彩缤纷的,是充满生机的。热爱和珍惜生命,就是要在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并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生命的应有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尊重和敬畏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有三个层次:一是尊重和敬畏自己的生命;二是尊重和敬畏他人的生命:三是尊重和敬畏所有的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生命的过程。生命是鲜活的,只有尊重和敬畏他们,才能开发生命的潜力,构建大学生更美好的生命意义。

最后,创造和超越生命。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不仅是一种“饮食男女”的自然地生存,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为人对理想、感情、道德、精神、信仰、价值的追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价值情怀让我们时刻感受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肩负重要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无限是生命意识到自身有限时对自身的超越,只有不断地以生命的创造力去实现生命的超越,一个人的生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三)引导大学生在生命体验中理解死亡

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就是向死而生的。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永恒的: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法国作家蒙田说:“谁教会人死亡,谁就教会人生活。”开展死亡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对待死亡,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该要用死亡知识给学生“洗了脑”,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其敢于采取不避讳、不逃避的态度,公开讨论死亡的话题。正确面对生活中死亡现象的发生,解除对死亡的忌讳和恐惧,了解生与死的不可避免性,体会失去亲情和亲人带来的痛苦与思念,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就像面对生一样坦然地面对死。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高危病房、殡仪馆等地方去参观访问,模仿性的“亲身经历”某件生死事件,请“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面临死亡时的心理感受、“死亡”经历对自己的生命所带来的震撼和恐惧以及“劫后余生”自己对生命的珍爱和眷恋之情,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死亡体验,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等生命情感,从而达到珍惜生命赐予、维护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树立超越死亡的意识,在死亡没有到来之前,认认真真地活好人生的每一天,真真切切地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地做好人生的每一项工作,以自己真实的生命存在藐视死亡的威胁,以自己丰富的人生意义贬损死亡的恐惧,以自己伟大的生命价值否定死亡的羁绊,以自己辉煌的人生成就超越死亡的毁灭,使自己的生命更富内涵、更添风采。

[参考文献]

[1]顾海良。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济良。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2004,(4).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六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其生命观将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有关生命的本质、价值、态度和归宿等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从生命观的基本要素——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明显,在带来各种发展机遇的同时充斥着多样的挑战。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冲击。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下忽视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模式,应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落实好对其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培养——强化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培养对生命的积极情感、树立对生命的正确态度以及引导其践行对生命负责的行为。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主要内容

(一)生命的本质:自然存在基础之上的社会性本质

在理解生命的本质之前,首先要说明生命是一种自然存在。“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形式的本质契机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物料交换,而且这种物料交换一旦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同其他生命一样是一种自然存在。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不仅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正因为实践,人才具有了个体性、群体性以及人类性,实践仅靠一个单独的人是无法进行的,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从而形成自然力,从而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联合,使人具有了群体性,继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了区别于动物的类存在。由此,人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还是一种社会存在,具有社会属性。

(二)生命价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的生命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首先是指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肯定。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人都要生存下去,因为一旦失去了生命,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的一切价值。同时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的自我肯定仅停留在这一狭隘层面,还应该意识到人自身具有超出生命存在的意义;其次,自我价值的最高表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使各方面得到进步,而不是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才会使生命充满乐趣。人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我价值得到肯定,更体现为社会价值的实现。马克思早在少年时期就认为,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此外,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生的价值衡量标准应以社会是否认可为标准,而不能以自我利益的满足为标杆。

(三)生命态度: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

人的生命发展历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其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以马克思主义看来,人应该以乐观奋斗的态度使有限的生命活动实现无限的价值——“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宣战,就是毁灭。问题的解决必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乐观奋斗并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而是建立于实事求是原则基础之上科学的乐观生命态度。总而言之,乐观奋斗是马克思对待革命和人生的基本态度,人们绝不能忽视人生道路上发生的曲折,但要在任何曲折面前都坚定信心,战胜各种困难。

(四)生命归宿: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成果是人类获得全面解放,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真正自由自觉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其主要指,除了生存性和享乐性的物质需要以外,社会关系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等都应该逐渐展现在个人的需要结构中;第二,个人社会关系的普遍发展和多维发展。社会关系的普遍发展是就发展的广度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换需要促使个人与社会的普遍联系加强,社会性不断加强。社会关系的多维发展则是就发展的深度而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关系上,更进一步地发展出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思想文化等关系;第三,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指劳动能力、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培养

(一)建立对生命的科学认知

生命观中的认知是人对生命本质、生命态度、生命价值、生命归宿等内容的基本看法。对生命的认知状况直接影响到生命观中的情感、态度、行为等其他要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迎来各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挑战,譬如西方腐朽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正确认知的冲击,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认知成为了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各个时代的不同学者都在努力探寻生命的真谛,并形成了诸多观点,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科学的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态度、价值、归宿等内容。高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各种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渗透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教育,破除学生们对生命认识的迷惘。

(二)培养对生命的积极情感

对生命的情感,是人们在现实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于生命爱憎好恶的态度。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一般说来,对于生命的情感是伴随着人们对生命的认知而产生和发展的,对人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内容,但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生命教育的过程最重要的不是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对生命的体会、感悟、理解、感动的过程。通过生命叙事,使学生们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生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让他们由被动的接受生命教育转化为主动的学习。通过对大学生们的生命情感培养,使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美好,拥有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同时令他们领悟到,人在生命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生活动,充分调动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能量,不断地朝着人生目标前行。

(三)树立对生命的正确态度

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是指人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对特定的事物在内心进行意义估量或凭直觉做出如何对待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生命观中的态度说到底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对于生命价值判断基础上,带有一定明确指向的持久性的心理倾向。它是生命观中的重要因素。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否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能否以正确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如今的高校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家人的呵护,来到大学后,就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社会,很多学生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时,出现了不能正确缓解压力或很好地解决问题的状况,甚至产生焦虑不安、过分忧虑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就会荒怠学业、自暴自弃,最终可能还会走上结束生命的不归路。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中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正是当代大学生们所应该拥有的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我们应培养大学生们做到在面对人生中的艰难险阻时不气馁、不妥协,始终坚持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正确原则基础上保持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

(四)践行对生命负责的行为

生命行为是人们在对生命的认知、情感、态度的支配下,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实际行动。它是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内化为人们的基本观念,继而又外化为实际行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帮助大学生们在人生活动中采取正确的行为就是教育引导学生践行对生命负责的行为。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培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人们将对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理论认识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人们的生命活动。我们在对大学生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们养成正确的生命活动行为。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行为,能与周围的同学和睦相处,妥善处理生活中与他人的矛盾纠纷,而不是采取打击报复的极端措施;其次,要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多样的生活情趣,拥有积极正确的生活习惯,教育他们在合理追求满足生存性和享乐性物质需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发展;再次,教育学生们学会正确处理和发展社会关系,交往志同道合、品德良好的朋友,不断进行学习,发展自身的劳动能力、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最后,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在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个人价值的同时,奉献社会、实现社会价值,以纠正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的自私性格。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七

【摘 要】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渐入高校,他们的生活态度不端正、人生目标不明确、缺乏责任感等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对他们进行生命观教育亟待解决。本文通过现状分析,教育对策等方面剖析了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校情况,引导他们正确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失落与痛苦,确定人生的意义,热爱生命。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对策

当前,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近年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日益增多,由于独生子女性格存在很多缺陷,主要体现在: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责任感缺乏,情感波动较大,价值趋向模糊等。因而,开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笔者通过对独生子女现状,教育对策等方面的分析,浅谈一下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几个问题。

一、社会及家庭背景影响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现在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教育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万事都为其做好而忽略对其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曾有报道称,一位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剥鸡蛋而挨饿,可见,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到了何种程度。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帮自己,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手足无措,缺少了长辈呵护的他们感到恐慌甚至绝望,直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目前随着全社会教育的普及化,学校教育的误区严重扭曲了独生子女的生命观。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而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样的学生往往没有自我没有个性,他们十分冷漠,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得他们没有对社会生存、处事方法有所了解,等到经过重重选拔上了大学才发现,这个象牙塔与想像中的很不一样,他们对突然的轻松感到无所适从,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对自己的未来有点期待与担忧,由于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欠缺,压力得不到释放,积聚的结果就是伤害自己,结束生命。

二、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决定生命观的趋向

中国社科院的卜位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personality),健康的人格指人格健康中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信念等因素的协调和发展,其自我评价客观,不狂妄自大,也不盲目自卑,并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国内部分学者已做的工作得到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对其生命观的趋向有着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具有良好完善人格特征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目标明确,责任感意识强等,这会促进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反之不备正常人格特征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困难,在压力和困难的折磨下,他们的人生目标生活态度就会发生急剧性的变化,直至出现自杀。

三、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生命观确定的决定性因素

独生子女大学生除具有当代大学生所共同的心理特点外,还具有其鲜明的自身特征:思维活跃、自信、有一定特长等,但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在他们的身上也反映出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

(一)、自我中心意识强,性格独立。

独生子女不管来自城市或农村,他们都独享受家庭成员的爱,拥有各种优越的条件,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于是他们只爱享受,只希望别人爱自己,对家长的爱不领情、不珍惜,自小意识中就以自我为中心,平时都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中长大,溺爱有加,养成个性极强的性格。

(二)、独立生活能力差,经不起生活的磨练。

独生子女一直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被视为掌上明珠,视为整个家庭的希望,再加上现行的高校制度的应试现状,有的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尽可能的包办代替。在高校新生入学报道注册时,全家到校相送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子女上大学后,不顾路程遥远定时专程到校为子女洗衣缝被。在这样包办的环境下成长,独生子女大学生一旦离开家庭,日常消费毫无计划,生活中遇到困难一筹莫展,遭到挫折就焦躁失落,无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因而,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上存在这许多矛盾状态:自主精神与依附心理集于一体;自我期望值高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并存;好强与脆弱联在一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

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心理疏通培养健全人格

学生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哺养者、培养者、教育者转变为子女所信任的伙伴和引导者,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关注自己孩子的真正需要,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制,真正做到严有度、爱得法,努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的良好品质,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健全人格。只有以情感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承认他们的不同性格、爱好和兴趣,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深刻的思想和道德融入浓厚的情感中,用炽热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扶植其自尊心,激发其上进心,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力度,达到理想的效果。思想工作不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要动员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抓起,不断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二)、加强生命关怀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只有真正做到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人性化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服务于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个性化的教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富有针对性,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生活化的教育。生活是生命源泉,离开生活的生命关怀是苍白无力的。生命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命的显现,关注生活就是关爱生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其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其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幸福化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标。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幸福化的教育。通过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具备奉献幸福的品质,成为拥有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在集体中生活的,这就需要一个和谐的、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政治、文化娱乐生活的环境和氛围。班集体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班集体生活中,同学们在思想品德上互相认同,在行为上互相模仿,特别是在涉及共同利益和要求时,互相激励、强化和支持,容易形成一定规模的群体行为。

(四)、注重慎独,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的自主精神是很重要的,而传统的“慎独”思想正是强调了高度自觉的修养精神,自觉学习、自觉遵纪守法,戒慎自守,这很有助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道德修养中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自觉的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反思自己,从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确定自我意识和树立“我”的稳定形象,这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前提条件,是青年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最佳形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视角,增长知识,提高认知水平,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发挥集体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并从中注意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其价值观念,做到有针对性的对其加以引导,使独生子女大学生从中提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从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系。

(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为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垂范,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树立正确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注重自身优秀品质的发扬,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的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七)、改革教育管理方法,为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创造条件

大学生活的自我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最终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工作方法的创新,显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和成就学生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接受教育,通过自我管理学会自律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赵允玉。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5]褚慧萍。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J].江苏高教,2007,(1).

[6]杨建兵。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意义和原则[J].医学与社会,2002,(6).

[7]江晓萍。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环境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 红岩联线

摘要:大学生施暴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彰显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文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既有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文章特别指出,应当重视红色教育在正确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现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价值观,即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它包括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理想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感情的唯一载体,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本文尝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做一些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及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异化的原因

有报道与研究表明,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何当代中国大学生命价值观之缺失、异化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这种对待生死的回避策略使得青少年很难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不当的教育策略还可能传递出有关生死的不正确信息,进而妨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无庸置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各种生命意识的信息都有可能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影响。淡化生命的教育策略乃至错误的生命观念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文化对生命的不当宣扬。如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对死亡的理解脱离实际,其对生命的漠视使得青少年很容易看轻死亡,且无法意识到死亡本应具有的含义。其二,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宣扬。当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时,学生容易失去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认识出现盲区,造成自身定位不准,从而引起失望和无助,丧失安全感,不排除产生自杀、他杀等极端现象的可能。

2.“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甚大。生命情感是人们从生命认识出发,遵照内心的生命观念和价值标准,在对现实的生命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生命行为的支持力量。从对那些轻生的学生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生命情感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教育是因生命而存在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无疑是丰富个体生命的最佳课堂,当有人选择自杀这种毫不负责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时,这说明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和个体归属感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吐衷肠”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就是一个佐证。这真实地折射出大学生在生命观上的迷茫。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的知识增长是以忽略了情商教育为代价的,这也最终导致个别学生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感到迷惘、质疑。 总体而言,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同时“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塑造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大方面对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大学生而言,构成了影响、制约其行为方式的结构,而作为行动者的大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失范行为(自杀、施暴等)正是受制于该行为结构。因而,“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既利于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失范之深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给正确塑造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方略:两个宏观视角

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行为以及“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结构性要素。形塑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即通过教育来承担拯救和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之责。无庸置疑,可选方案很多,本部分将从两个宏观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价值。诚如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于生命的充盈、完满。有观点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要求就是开展生命教育。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大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通过人性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怀。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言:“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生命情感能使人振奋、乐观、向上、豁达、宽容、奉献;相反,则会变得沉闷、孤僻、极端、自私、冷漠。开展人性化教育,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改变重才智、轻情商的教育模式。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强化生命情怀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与生命情感。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体验两个方面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朱虹,《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知识经济》,2009年第15期

[3]郭静林,《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与道德教育》,2006年

[4]朱虹,《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知识经济》,2009年第15期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篇九

摘要: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探索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生命价值观教育,是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在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方面存在美育功能不足、价值导向功能弱化、人文关怀不够等问题。因此,要着眼于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形成合力共同创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其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他杀等事件时有发生,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当前部分大学生不珍惜个人生命,还在于他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他们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不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导致轻视个人生命,遇到一点挫折或有些事情不近个人意愿,就以生命相待,给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也给个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家、高校的培养付诸于东流,家庭的付出无以回报,尤其是对于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不珍惜生命,将使父母和家庭遭受灭顶之灾,导致家庭不稳定,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伤害,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以生命为中心,启迪心灵,润泽心智,旨在唤醒大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确立生命价值目标,最终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一、校园文化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生命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体验和感受。这一特性与校园文化不谋而合,校园文化作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创设环境、开展活动等隐性教育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达到教育效果。因此,积极推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对引导大学生提高生命意识、追求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校园文化是生命价值观教育载体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载体,一般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承载着相应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元素。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性载体,是校园文化赖以产生、发展的根基,主要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和环境美化等,通过学校物质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激情;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园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结的纽带,可以凝结为一定的生命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载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生命价值观教育形式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物质和精神成果。校园文化形式灵活多样,不仅包括校容校貌的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还包括校规校纪等,都承载着一定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能够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丰富多彩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形式还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和主要内容,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运用校园精神文化形式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效果显著,尤其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

(三)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保障

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大学生行为的功能,包括学生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校园制度文化是通过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从而发挥校园文化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把生命价值观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校规校纪中,不但能保证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得到贯彻,还能够保障生命价值观教育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落实。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最终将大学生的行为引导到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以确保校园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为生命价值观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有待加强

校园物质文化承载着一定的美育功能,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能够熏陶和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谐的校园环境应该包括错落有致的建筑,同时,充满草的翠绿,花的芬芳,鸟的啼鸣,鱼的灵动,随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受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重视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规模,过分强调设施的实用性,而忽视了校园环境建设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导致校园物质文化显得单调和苍白,不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甚至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会感到“压抑”和“憋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

(二)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导向功能有待提高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激增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校园文化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异化。首先,重形式、轻内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可谓门类繁多,形式多样,如文艺晚会、模特大赛、舞蹈比赛、唱歌比赛等不计其数。纵观各种活动,不难发现如今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趋向于娱乐化,甚至部分文化活动呈现出庸俗化,文化活动的价值导向功能弱化。其次,重数量、轻质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高校,促生了越来越多的社团组织,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数量庞大,使学生应接不暇,由于片面追求活动的数量,导致一些活动准备不足,活动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种种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减弱,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空虚、价值真空等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人文关怀意识有待增强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实现的是管理育人功能,管理离不开教育,离开教育会导致管理简单粗暴不能持久。回顾我国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管理色彩浓重。规章制度的建立大多是把学生放在了被管理者的位置,从目标看,主要是为了约束学生言行;从制定过程看,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生命价值观涉及的内容较少,这样导致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意志,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着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

三、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增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从校园物质、精神、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合力,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探索有效途径。

(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和谐的校园物质环境能够感染和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指明了校园物质环境的育人功能。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要追求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体现学校的气质和底蕴,培养学生的生命审美意识。大到校园整体布局、人文景观、教学设施既要统一于高校的整体目标,又要体现绿色发展和生命和谐的理念;小到一句警示标语,一尊雕像,一块绿地,都足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二)培育深厚的校园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意识

校园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注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有助于促进正确生命价值观的生成。高校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历史底蕴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和锻造大学精神,培育有利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校风,通过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使积极的生命思想融入学生血液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意识,实施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行为。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行为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基础。只有把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才能保证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尊重生命,要增加生命价值观教育内容,制度的确立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尊重学生意见,体现学生意志;制度的实施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通过正反激励相结合,使大学生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逐步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明确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还承担着一定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要祛除庸俗化和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突出尊重生命主题,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启发,受到教育。一是要积极开展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疏解学业、就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促使正确生命价值观的不断形成;三是组织志愿服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校园文化承载着强大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意识的提高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9.

[3]吉昌华,郑水泉。略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2.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新版多篇)范文,全文共有3661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新版多篇).doc》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新版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