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导读: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篇一
关键词:恋爱观;艺术类大学生;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27-0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千百年来追寻这种甜蜜的痛苦却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同样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希望爱神之箭能够射中自己。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已经揭下了以前那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面纱而变得开放起来,尤其是在以网恋为主题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大学校园里流传之后,网络对大学生的恋爱开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湖南工业大学2006年公布的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中,艺术类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为70.0%,远远高于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观念决定行为方式,恋爱也是如此,因而,以艺术类学生为例,对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艺术类学生特点及其恋爱观
由于艺术类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艺术类人才是真正潜心于搞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人才,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置身于常人之外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境界中,这样长期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类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因此艺术类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
首先,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中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一切从个人的感悟出发,更加容易形成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崇尚自由的特点。艺术类学生倾向于通过周围环境中的客观现实以及细节来体验世界,依据自己的主观感觉作出决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独处,较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常从对信息、思想的反思中获取能量。在日常生活中,艺术类学生往往是穿着比较时尚、前卫,求异心理比较突出,希望能够不流俗。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在行为表现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表现出随意、散漫。
其次,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艺术类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许多艺术类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的学习,并且非常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学习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要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相应地,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另外,艺术类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需要支付其他专业学生所不需的高额培训费。攻读艺术类专业的学费高于其他专业,而且艺术类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出外写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艺术类学生的经济压力相对重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兼职或者其他方式来支付自己学习的费用。
最后,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但是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教育更加排斥,对时事不关心,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比较淡漠[4]。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呈现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恋爱比例高与恋爱动机的多元化、功利性。由于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会认为不谈恋爱是没有跟上潮流的表现,所以进入大学之后,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谈恋爱。近两年来,我们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陆陆续续与近一百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同学进行谈话,在谈话中发现,65%的同学在大学里都有谈恋爱,35%的同学没有谈恋爱,而在35%的同学中新生占了大多数。
艺术类学生谈恋爱除了崇尚潮流之外,也是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按理说,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但是随着社会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提倡,大学生的恋爱思维也出现了多元化,而且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仅是由于互相爱慕,更多的看重了家庭背景、权势、社会关系和对方的发展前途。
第二,恋爱行为的开放性。我们在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谈到是否接受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的行为时,有30%的同学认为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是个人的自由,可以接受,也不会去干涉;有35%的同学认为勉强接受这种行为,但是仍觉得不好意思;有35%的同学则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行为,自己也不会这样做。
至于与恋爱对象是否发生方面,有45%的同学表示曾经发生过,55%的同学则表示没有发生过。由于西方性开放潮流的影响以及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特点,学生的恋爱由羞涩与含蓄转向了恋爱行为的公开化,许多学生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做出各种亲昵动作,从校园里走向了出租屋。学生同居的现象日趋普遍,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对婚前采取了接受或宽容的态度。
第三,恋爱道德的淡薄。在与广工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在是否将恋爱对象作为婚姻的对象这个问题上,有30%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无法确定以后会与现在的恋爱对象结婚;有30%的同学表示在大学里谈恋爱不在乎长久,而是在乎曾经拥有;而40%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蔓延的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所提出的质疑挑战权威的观念对学生的恋爱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平等对大学生在恋爱和婚姻中追求平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导致了学生对传统的恋爱和婚姻道德进行了质疑和挑战,学生的观念和责任意识趋于淡薄,在恋爱中,个人的情感凌驾于理智和道德规范之上,更有甚者,为了自己在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
二、大学生恋爱观引导的方法
(一)艺术类学生恋爱观存在的误区
从上文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的概括中,可以看到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首先,恋爱动机的错误认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爱情的真谛,有些是出于生理需求而恋爱,有些是出于物质需求而恋爱,还有一些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恋爱。第二,在恋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有恋爱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游戏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占有心理、焦虑心理等等。第三,恋爱行为的错误认识。将恋爱归结为个人问题,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根本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导致了在公众场所中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等等亲昵行为。第四,恋爱道德的错误认识。由于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因而在恋爱道德和责任意识上趋于淡薄,例如三角恋爱、傍大款、易等,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尤其是在恋爱中的上,更多采取宽容、认同,导致同居现象增多,怀孕流产现象增多,给恋爱双方都带来身心的伤害。
(二)正视艺术类学生恋爱观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的“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3]的条文,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不禁止,也不反对。这是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宽容的体现,但是对于大学生的恋爱,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大学生的恋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在接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在人的成长的第六阶段(从18~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这个时期,青年人的困难或烦恼都愿意与自己亲密的朋友诉说,而随着性意识的发展,对亲密朋友的概念和对象缩小化,变成对异性的意识的改变和增强,由此产生了恋爱的情感[2]。
从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是人生存和成长的必然需求,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亲密感,恋爱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显现的一个特征,如果人为的阻止或干预这种心理成长过程,将会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正是处于成长的第六阶段,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通过这种方式远离孤独,顺利渡过心理危机阶段。因此,大学生的恋爱,我们不能将其当做洪水猛兽反对和批判,而应当意识到这是大学阶段中必然的现象,大学生只有经历这个亲密对孤独的阶段,通过与异性的接触以及建立亲密的关系,而避免孤独感,顺利地迈向社会。
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我们应适当加以引导,不可放任自流。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恋爱和同居只能通过行政或教育的手段来制止,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甚至有些学校或教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避而不谈。
马克思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人的社会性本质探讨两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两性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可以看出,马克思指出爱情的本质是社会性,强调爱情中的道德与理智,认为人类的爱情应当受到人的理性、意志与道德的制约。
人类的恋爱具有社会性的内容,不只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大学生的恋爱,更是融入了学习、信息的交流、对人生的看法、审美观、责任感等内容,因此我们要适当加以引导。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正视恋爱和情感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情感的正确的释放,使恋爱在他们的学习上和生活中起到充分的互补互利的作用,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三)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
1.多学科研究的方法
所谓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各学科的观点、方法考察大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即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解释或解读大学生恋爱观引导中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可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美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完善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智能结构和伦理品质同步和谐发展,造就一代富有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机敏才智的新人。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书画、摄影等活动的开展,不仅能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可以利用艺术类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2.处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就是一个人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恋爱观是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推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指导大学生的恋爱实践,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成才与爱情的关系。正确理解爱情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前提,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爱情的含义。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2]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1]。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2)培养爱的能力与道德责任感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这样一句话:“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生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爱是一种能力,是在心中有了爱之后,能及时准确地分析,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爱的能力,以及迎接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大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有健康的恋爱的价值观,要尊重别人的情感,也要学会拒绝爱,还要培养爱的道德责任感。在恋爱中双方必须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理解、信任、宽容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对方的身心健康负责。
三、结 语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加以引导,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为人师肩负的职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将主导了家庭的发展趋势,古语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引导有益于维护未来社会的稳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已不仅限于学业上,还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综上所述,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也是为人师的重要职责。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引导者,对大学生恋爱不应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与引导,使学生明确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协调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4-297.
[2]韩云萍。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看在校大学生恋爱问题[J].昆明冶金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4,(1):78-80.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篇二
关键词:孝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26-03
新儒学代表梁漱溟指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孝悌实在是孔教唯一的提倡”。[1]谢幼伟同样认为“中国文化是以孝为主,以孝为根本的文化”。[2]可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它既是一种敬本心理,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职业观,都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精髓的弘扬与运用。
一、孝文化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贯彻与落实
中国传统孝文化中,有很多是2008高考方案大学生理论课教材内容的来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与落实孝文化,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得以体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践行孝文化,树立高职大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讲授孝文化知识,如引用儒家经典来增强课堂的文化厚度;同时,也要突破理论层面践行孝文化,抓住各类教育的契机。例如: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教师对同学们说:“请掏出手机,给父母们发条短信,也许就短短的四个字‘天冷加衣’,就足以让父母温暖一个寒冬”。这样,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在特定的情境下,让学生感受到学做人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学生树立这一正确的理念后,会运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循环,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培育道德素养。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后的活动与作业来促使学生践行孝文化。如让学生结合团、班会,举办公益活动,在活动体验中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入孝文化,培养高职大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入中国传统孝文化,这些历经历史沉淀的魁宝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爱国专题时,讲爱国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个五分钟的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首先,了解了中国传统孝文化,受“生则养”的思想熏陶,高职大学生敬养父母的意识会进一步增强,形成对父母的责任感,从而为家庭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学习。其次,责任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本质规定,高职大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会得以进一步的培养,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高职大学生在对责任的恪守中,履行自己的道德职责,会做到乐业、勤业与精业。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贯彻孝文化,培育高职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素养。近几年的招聘会有个普遍现象:“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最受企业青睐,高职生吃苦耐劳“香”过本科生。可见,在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贯彻孝文化,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素养,才能提高职业竞争力。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自是它的应有之意,是人们处理各种困难的总原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孝文化中的“立德、立功、立言”,树立不过分挑剔的就业观;注入“立身、承志”等孝文化思想,鼓舞高职大学生披荆斩棘,勇于开拓,促使他们缩短就业岗位的适应期;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熏陶和鼓励高职大学生奋发向上、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地建立辉煌的职业功绩。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承孝文化,激励高职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承孝文化,使高职大学生践行对家、对社会的孝道之后,自然地升华为对民族、国家行大孝,即爱国精神。首先,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疏《诗经·大雅·生民》序时说:“祖者,始也,己所以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4]爱国思想是亲亲感情的连锁效应,爱国主义是孝意识的演延结果。[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承孝文化,就是激励高职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如在讲《形势与政策》专题“从抗震、奥运看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时,就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例举“七夕”在中国静寂,在韩国热闹;韩国欲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韩国被西方学者称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按照传统到文庙祭祀孔子;韩国人的共同道德,仍是儒家文化所信奉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推动他们创造“汉江奇迹”,促使韩国民众1997年发起献金运动,使韩国最早度过金融危机等等,提出:谁来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其次,孝的扩展,将亲亲之爱延伸到非亲亲的领域,转化为为社会尽责,是“大公”的原始动力。高职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就是要落实到实际学习、工作中去,练就一技之长,拓展综合素质,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而贡献。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空洞说理,而是实在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孝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作用应沿用情感教学法
发挥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要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法,要深刻而生动地展示孝文化的吸引力,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理论内化为学生素质,情感教学法的运用非常关键。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的体验,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孝文化,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1.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我们曾做过调查,学生最讨厌的是看上去不相信理论却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自己对传统孝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并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激励方法表露真情实感,以感染学生;同时,激发学生(尤其对孝文化比较了解与感兴趣的学生)间积极情感的相互感染,扩大情感的受益面。如孟郊的《游子吟》与李密的《陈情表》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通过师生情感的相互交叉,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产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
2.以境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具有综合的情境性,这种情境性就是在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综合情势氛围。所以,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我们可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孝文化构建成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临行前的交待和《窦娥冤》中窦娥对婆婆的深情等变成小品或flas,给学生视觉、听觉以全新的刺激。这一切连同教师的神态、语言、情感及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3.以行促情,激发学生的行为自觉。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6]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理论认识转化为个人的行为需要。我们可以结合学院的社团活动,开展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集体活动,如推广一耽学堂晨读四书,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激发思想政治理论指引下的自觉行为。
总之,孝文化要发挥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对学生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教育过程。孝文化的落实与教育的开展,要多注重内容、传承孝精神,而不能流于形式。如某大学布置的寒假作业就是回家给父母下跪,媒体就此评论说,要求学生用一定的行动来体现对父母的孝,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诸如磕头之类的礼节,难免有“形式主义”之嫌。长辈最缺少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这才叫孝道。或许是家庭的保障,或许是情感的交流,或许是一声问候,或许是一封家书。要引导大学生推行正确的孝行为,树立他们正确的孝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才,无论对父母、学校、社会来说,都是真正的、最好的孝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07-308.
[2]罗义俊。理性与生命——代新儒学文萃[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509.
[3]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诗经·大雅·生民,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28.
[5]史康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J].广西社会科学,2002,(4).
[6][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篇三
【关键词】爱情;爱情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把浪漫爱情和婚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才流行开来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社会学家相信浪漫爱情的观念产生和普及并不是社会生活一个自然的过程和属性,而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且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深刻影响。目前较为普遍的是通过爱情类型的划分间接地讨论爱情的本质。一类主要是社会学各理论流派,他们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找到一个完美的爱情定义,而是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强调浪漫爱情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它受到社会结构和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同时也关心爱情产生的社会过程和社会后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视角和研究取向;另一大类的工作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完成的,其发展出一些关于爱情的类型划分和模型。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爱情所导致的婚姻可能破坏现存的社会制度,但也是实现社会繁衍最好的制度安排。而在冲突论者看来,爱情是今日妇女受压迫的“轴心”,爱情在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它使妇女继续遵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服从男性。交换论认为爱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公平交换”。有学者认为以为,在一般意义上,爱情是男女间的相互倾慕,渴望与对方相依相守的一种热烈、真挚的情感,是人类异性个体之间基于性生理基础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积极奉献的行为和心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多种要素,其中、理想和情爱就是构成爱情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二、研究状况
国外爱情观研究以探讨爱情本质为切入点,从爱情类型、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缘分、浪漫态度、爱情表达等几个角度去研究爱情观,其中对爱情类型的研究是国外爱情观研究的重点。爱情观的理论基础:爱情类型理论,一是诺克斯和斯帕克斯基的爱情类型理论,诺克斯和斯帕克斯基认为,浪漫主义爱情和现实主义爱情是爱情的两种基本态度。浪漫主义爱情的特征是崇尚真正的爱情,一生只有一次爱情是结婚的惟一标准等观念。二是赫特菲尔德和沃尔斯特的爱情类型理论,赫特菲尔德和沃尔斯特从类型学的角度把爱情分为伴侣型爱情和狂热型爱情。两种类型的爱情在情绪的强烈程度对性的看法和爱情的稳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三是李的爱情态度类型理论,李从爱情象征意义的角度对爱情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爱情基本分为6种社会意识或模式,爱情的模式是受文化和社会影响的。这6种爱情模式可归纳为主要模式和次要模式两类。激情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是爱情的主要模式,次要模式包括实用之爱、占有之爱、奉献之爱。四是斯滕博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婚姻专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重点探讨了浪漫激情之爱的起源,并依据爱情三元理论将爱情分为四种类型以及相应的体验,以此解释男女之间的各种感情现象。斯滕博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及承诺三种成分。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等内容,激情则主要指对对方的性的欲望,以对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承诺是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指自己愿意投身于与所爱的人保持并且主动维持这种感情。三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8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即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浪漫式爱情(亲密与激情)、友谊式爱情(亲密和承诺)、愚蠢式爱情(激情加上承诺,如一见钟情)、完美式爱情(三种成分集于一种关系中)、无爱式(三种成分俱无)。斯滕博格的理论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验证。这四种爱情类型理论大体概括出了目前的研究。爱情类型理论是从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而来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分类。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
而心理学领域中关于爱情理论述中,爱情起源理论都概括为,人格缺陷说,人格完美说,社会规范说,生理唤醒说。而在爱情观理论研究中,都有弗洛姆的爱情观,Zick Rubin的爱情观,Stanton Peele的爱情观。
而且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有关爱情主题的文学研究,如中国的《诗经》,《长恨歌》,诗歌,散文等。西方的《简爱》,艺术雕刻绘画中,显露出对爱情的探讨。
三、结语
关于在爱情领域里的研究,目前来说还是国外的居多,由于爱情自身的抽象性,在面对不同群体,应对不同问题时都有很多方面值得讨论。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细化,从不同的角度具体研究爱情中的某一问题,也要考虑特殊群体的爱情心理。不难看出不论是研究起源还是划分类型以及爱情量表都是西方在爱情观理论与实践研究上获得的,其成果对我国的爱情观研究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Giddens, A.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992.
[2] 李煜,徐安琪。普通人的爱情观研究[J].社会科学,2007.
[3] Firestone,S.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Women’s Press. 1970.
[4] 张怀承。爱情的伦理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
[5] 刘聪颖,邹泓。国外爱情观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9(06).
[6] 马瑛,龚慧剑。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篇四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精神分析学人物分析
一、作家作品介绍
1.作家介绍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的力作。卡森是美国上世纪40年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南方女作家,她的小说怪诞离奇,颇具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在她的带有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小说中,主人公大部分是生理残缺和心理病态者。在不无极端的表现形式下,她已超越了地方主义乃至美国主义,成为世界上所有孤独者和异化者的代言人,在以揭示心灵阴暗面为主体的南方文学作品中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1]。她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在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她的主要作品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心是孤独的猎手》、《金色瞳仁的印象》、《婚礼的成员》、《没有指针的钟》等。
2.作品介绍
《伤心咖啡馆之歌》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沉闷的南方小镇上两男一女之间的三角畸恋。个性和外表颇为男性化的爱米利亚小姐是小镇上最富有的女人,为人冷漠苛刻。几年前,镇上的恶棍青年马文・马西曾经迷恋上了爱米利亚并决心为她而痛改前非;不料,他在婚后十天内受尽冷落并最终被赶出家门,不久便因谋杀和抢劫罪坐牢。一天傍晚,丑陋的罗锅李蒙来到爱米利亚的杂货铺,自称表兄与之攀亲,却意外地被爱米利亚收留,从此小镇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爱米利亚为了取悦李蒙表兄,将杂货铺改成了咖啡馆,小镇居民们于是有了聚会娱乐的场所。六年以后,李蒙被出狱归来的马文吸引,两个人联手处处与爱米利亚作对,爱米利亚只得同马文约定日期在咖啡馆决斗。就在爱米利亚即将取胜的一刻,李蒙猛扑上来将她打倒在地。随后,马文和李蒙两个人捣毁了咖啡馆,携财物离开小镇。梦想幻灭的爱米利亚从此隐居,小镇又重新恢复了原先的沉闷状态。
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一位奥地利心理医生,他采用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精神病人,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此分析法涉及人的意识、下意识和自由联想的问题,所以不仅医学、心理学、哲学对它感兴趣,而且文学艺术也与它有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自己也说过:“精神分析法,绝不只是运用精神病范围内,也可以运用去解决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弗洛伊德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弗洛伊德影响文学,同时文学也影响着弗洛伊德,他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19世纪风行的浪漫主义诗歌。严格说来,弗洛伊德并没有出过一部论文学的专著,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量列举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的可行性,而他的这些分析文学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2.精神分析学对文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创作的动因――力比多;
(2)创作活动――无意识或自由联想;
(3)人物的塑造――“升华说”;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俄狄浦斯情节”;
(5)文艺创作与梦;
(6)艺术家与精神病[2]。
本文主要从第一点和第四点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创作的动因――力比多理论
力比多是一种“性的能量”(sexual energy),是饥渴能量(hunger energy)的一种形式。按照弗的说法,文学创作的动因就是力比多,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因为要满足他们的“本能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中最强烈的就是,即力比多的主要成分[3]。这时就要引进三个概念:伊底(Id),自我和超我。“按照弗的界定,力比多的满足至少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心理结构中的理智力量(自我和超我)的调节来克服这种原欲,这主要发生在禁欲时代或传统文明的国度;二是像艺术家一样,将其转移到其他目标上,或升华为艺术形象和高雅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三是最原始也是最容易实行的一种办法,就是将这种力比多欲望投射到异性对象上去,当这种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退却,力比多再次被带回到自我中去”[4]。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情节”概念的引入
包括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ex),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和自恋情节。
我们着重解释恋父情节。弗是这样进一步阐述的:“女孩最初常以父亲作为自己的对象,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孩子也相应作出反应,女儿就想占据母亲的位置。这些亲子关系和孩子之间产生的性感,不仅带有柔情意味,而且带有敌对的色彩。”[5]
按照弗的原意,女孩子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但是这种欲望产生于孩提时代的无意识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和良知的制约,这种恋父情节便得到克服,男女青年便把爱投射到自己的青年伴侣身上。
三、《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人物分析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窥见爱米利亚小姐身上的恋父因素。爱米利亚小姐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母亲,她是父亲一手带大的。他们父女相依为命,几乎与外界没有什么接触,因此就会导致在此阶段爱米利亚小姐的恋父因素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在她爱上罗锅之后,谈论自己的父亲成了她最大的爱好,并强调爸爸在她小时候常叫她“小妞”,并且在父亲死后,其房间也保留原样,还经常亲自打扫并且精心布置(自己的房间很简陋),后来又让至爱罗锅住进父亲的房间,并且把纪念父亲的物品送给罗锅。此外,爱米利亚小姐还经常用父亲的烟斗吸烟,而且时不时地还模仿父亲的言行。种种迹象表明,爱米利亚小姐的性格中着实存在恋父的影子,正恰好吻合了弗的恋父情节。
爱米利亚小姐是个孤独的人,这种孤独感在她父亲逝世后达到顶峰,爱米利亚小姐最终陷入双重焦虑,按照弗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缺失亲人的孤独和没有的抑郁,前者可以慢慢克服并恢复心理的平衡,后者则会导致一个正常的人产生变态心理。而此时,爱米利亚小姐应该要“找一个男人”,以填补丧父后造成的巨大感情空白。因此她接受了马文・马西的求婚,尽管并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但是爱米利亚小姐的悲剧在于,由于过于刻板的生活,伊底(Id)此时早已消失在精神领域中,自我也深受压抑,难以张扬,人已经失去了七情六欲,成了异化的产物。这样就导致了结婚后爱米利亚不跟新郎同房,结婚三天就把新郎打下床,并且最后导致新郎进牢房,结束了其十天的荒诞婚姻生活。
爱米利亚小姐在经历这次的失败婚姻后,伊底已经退却,在其遇到罗锅后实现本我的回归,实现了伊底的投射,即爱上罗锅。在罗锅背叛了自己后,即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力比多被带回到自我中去,也就是爱米利亚小姐又回到了原始的孤独状态。此阶段爱米利亚小姐的爱情失败也体现了力比多的压抑(re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和退却(regression)的过程。
马文・马西是本地最俊美的男子,尽管他本性邪恶,名声坏,但还是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仰慕他。在爱上爱米利亚小姐之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滥情主义者,他对年轻女孩的求爱来者不拒,以宣泄他那体内过剩的力比多能量。因此,在遇到爱米利亚小姐之前,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他真正爱上了爱米利亚小姐,并且决定改过自新。但在她身上,马文体内的力比多能量得不到正常的投射,因此又回归在本我的性格,成了闻名当地的大恶棍,最后还进了监狱。弗认为,伊底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冲破制约达到理想的彼岸,要么退回去成为自己的囚徒[6]。而马文诚然属于后者,成为了自己的囚徒。
罗锅名叫李蒙,因为其驼背而被称为罗锅。他自称是爱米利亚小姐的亲戚,来投奔她。出人意料的是爱米利亚小姐接受了他,并且还爱上了他,罗锅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她的宠爱,最后却爱上了服刑回来的马文,并且两人设计打败了爱米利亚小姐,之后双双离开了小镇。但是马文最后把罗锅卖给了马戏团。在罗锅身上,伊底的投射也得不到满足,因此也退却成为自己的囚徒,成为了牺牲品。
四、结语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在西方文学史上确实是罕见的。当年弗洛伊德主义异军突起,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心理学,在一片欢呼声和咒骂声中幸存了下来。不管今天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家的理论与其创始人的学说相差甚远,他们也不愿意抛掉“弗洛伊德主义”这个称号,足见该理论的生命力。本文用这一理论的两个方面来分析《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旨在进一步理解此部小说,并且为该理论的传承献上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90.
[2]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14.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旧译本第70、71页;原著英译本第131、132页。
[4]特里・伊格尔顿著。王逢振译。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47-189.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篇五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研究
爱情历来都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恰到好处的道出了爱情罗曼蒂克的本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文明成果都离不开爱情的推动。与古代社会对爱情三缄其口的态度不同,现代社会对爱情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同时人们对爱情的自我意识也不断觉醒,特别是富有活力的大学生更是不遗余力的追寻自己的爱情,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恋爱现象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为了更好的理解大学恋爱现象,就需要首先对恋爱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概述。
众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从而让我们对大学生恋爱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关恋爱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奥地利医生佛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他的思想曾深刻的影响了西方整个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并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弗洛伊德从生物性的人本能出发,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出生到1岁)、期(2-3岁)、性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和两性期(13-18岁)五个阶段。口唇期的婴儿以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期的儿童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或排便过程;性器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这一时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潜伏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热心于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发展同性友谊;青春期青年的性器官开始成熟,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青年开始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人。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首要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他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安全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人的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怀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指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婴儿前期(0-2岁)、婴儿后期(2-4岁)、幼儿期(4-7岁)、童年期(7-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中期(25-50岁)和成年后期(50岁后)八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危机,它们分别是信任对怀疑,自主对羞耻,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角色同一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对失望。他把成功的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结婚是青年人的人生大事,进入青年期后,随着性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青年人开始产生了恋爱情感和结婚愿望,并走向婚姻现实,这对提高个体的社会化程度有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佛洛伊德性心理发展中的两性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埃里克森人格社会心理发展中成年早期的特点,我们可以认识到恋爱对于青年大学来说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大学生中间存在的一些恋爱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有的人说的那样,爱情是一种特别的密切关系,对于许多人来说,爱情是一个美妙神奇的字眼,代表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想象。因此我们要认识爱情对大学生的神圣性,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莎伦q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q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2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篇六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找准切入点
爱情题材作品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并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是根据当代学生身心发展教育的需要而设置的,符合新课程理念,顺应着时展要求。我们应该通过这类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必要的爱情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爱情的材料,引发学生对爱情的思考,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结合文本师生共同讨论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例如我在讲授完《致橡树》后,让学生先从大家搜集到的材料中一起来寻觅,这时学生分组活动,选出本组体现爱情美好语句,初步感受爱情的纯洁与美好。(此处关于爱情的诗句略)
那么大家一起找找《致橡树》中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寻找意象、分析手法、鉴赏诗句,很快就能理解诗人用“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断然否定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的攀附爱情观……那么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再次体味文章中提到三个词——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之间的紧密的联系,理解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是世间永恒的美和力量,愈经历风雨,就愈显风范,她是情感的高标,人性的盾牌!
二、正视早恋,适时引导
在对课文深层次挖掘之后,我请同学们谈谈家长老师学校忌讳的话题“早恋”,引导学生正视早恋,为此,我设置了诸多问题,仅举一二。
例如:1.你觉得你在中学阶段可以开启美好的爱情吗?为什么?2.当早恋不期而入时你会如何面对?
学生讨论异常热烈,有正反不同意见,这时我引入名人对爱情理解材料及时补充。如: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软绵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这种讨论不仅让学生理智对待青春期情感,也学会了在不合适时机遇到爱情时该如何处理。在同学们若有所悟时,我适时引导:只有努力学习,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作为基石,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三、观看爱情影片,点评中感悟爱情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影视作品也会对青春期的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中学生是非观念差,容易受他人影响,好模仿,逆反心理强,考虑上述因素,我在教学后利用晚自习时间为学生播放有关爱情的影视片,如《早熟》等。同学们看完电影后,我让学生讨论: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是否是真正的爱情?男女主人公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我们要引以为戒?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我说过的“不能在冬天做春天的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女孩子要洁身自爱,男孩子要勇于担当。这时我说,马克思认为爱情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我们不应该躲避爱情,但也不应该过早地步入爱河。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授说过,大学生谈恋爱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经济基础,二是对彼此及双方父母负责的态度,三是有正确的爱情观。同学们现在正处在求学阶段,以上三个条件不能同时具备,所以我们不可在没有做好准备时就赶时髦地看别人谈恋爱自己也谈,那样不仅不能收获美好的爱情,也会因此影响了个人发展。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篇七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22-01
关键词:《美丽心灵》;淡欲;宽容;真爱
一、淡欲的心灵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主人公纳什和所有初入大学的学子一样,相信自己的天分。他恃才傲物,不去上课,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在窗户的玻璃上涂写繁复的公式,在校园里旁若无人地观察鸽子的争食,画下谁也不明白的图案……纳什像一切对事业成功雄心勃勃的人一样,自我中心,赋予自己从事的研究以强烈的使命感;他希望自己是一个英雄,用自己深爱的数字和逻辑拯救世人。
不懈的努力使纳什得到了回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奕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史密斯的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使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然而对成功的过度欲望最终让他的研究陷入瓶颈,并身患精神分裂。
纳什开始接受药物和电击的残酷治疗,经历了因此造成的工作和生活的低谷阶段,但在妻子和朋友的无私关怀下,他凭借坚强的意志最终认清了生活的幻象,尽管那是让自己得到满足的成功幻象,尽管认清它们犹如摧毁了生活的支撑。更加痛苦的是,三个幻象一直跟随纳什,但他学会忽略,告别心中一直以来的欲念。
欲念远离,繁华褪尽,纳什也终究变成了普林斯顿的传奇,成为受学生尊敬的纳什教授。年少时,纳什在学校的茶餐厅看到一个白发老人接受同事们代表至高崇敬的随身携带的钢笔,从此以后,他就再没有去过那里,那里是他内心最深的渴望。人生中第二次踏入那里,却是在纳什的暮年,在被告知得到诺贝尔奖的时候。纳什只是微微一怔,轻轻地问前来通知他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你知道,我是个疯子。意识到自己是疯子的天才,抛却了欲念,最终站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成为必须受到尊重与仰望的形象。
二、宽容的心灵
渴望成功的人最惧怕就是失败,所以纳什对对手汉森的态度一直都不友好,对汉森的嘲笑、责问和挑衅使彼此的竞争充满火药味。他在最终的竞争中胜过了汉森,得到了所有人渴望的职位;在选择助理时他不顾导师的推荐,拒绝了汉森的加入,但汉森还是参加了纳什的庆功宴,这时的汉森虽但没有因为失败而失色,反而因为宽容一举让人们刮目相看。后来纳什身患精神分裂,大学和研究是他唯一渴望的地方,汉森不计前嫌竭力帮助纳什重新有机会进入普林斯顿,让纳什在这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之中找到安慰,尽快康复。
同样的宽容之心也来自于一直为纳什敞开大门的普林斯顿大学。纳什,这个精神病患者在普林斯顿大学美丽的校园里,几乎“毫无作为”地生活了三十年,却从未遭遇过问责式的考核和劝辞。显然,普林斯顿大学绝无想到他能创造什么奇迹,它这样做,仅仅是例行了一种宽容和优雅的价值传统,仅此而已。
没有朋友的宽容相待,没有母校的温暖宽阔的怀抱,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就没有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博弈论,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说,美丽的心灵一定得是宽容的。
三、真爱的心灵
这部成功的影片中真正打动人心还有艾丽莎带来的动人的爱情。纳什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她爱着的男人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正如舍勒所说“价值只对于感知价值的行为来说才是可以达到的”所以,爱是价值的真正发现者,“爱使被爱对象的真正价值发出闪光” 爱是人们能够真正看得见的行为,它使被爱的人和物能够依照它们的充分价值显现出来。受到妻子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纳什最终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爱丽莎,一位怎样伟大的女子,与自己的“精神病”丈夫相伴终生,不离不弃。在影片的最后,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纳什在人群中寻找到了他的妻子,“I am only here because of you, you are the only reason I am, you are all the reason。”
舍勒认为,价值是透过情绪的直观而不是理性的直观,在偏好选择之中,在爱与恨中,显示给我们的。与理性主义者认为一切感情都是主观的相反,在舍勒看来,有大量感情具有客观的性质。为了说明这一点,他把感情分为两类:一类是心理状态的与外界没有任何关联的感情;一类是与外界有某种关联的感情。后一类感情具有意向性质,它们指向某种实在的对象。在这类感情中,对价值的感情在价值认识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类感情直接指涉价值对象,价值就在这一指涉的过程中显示给我们。在与价值相关联的感情中,舍勒着重分析了爱。爱是一种自发的行为,爱之所以能成为爱,只因为在爱的意向对象方面闪现出某种价值。这种价值不是经过对爱的这一行为的反思或后思获得的,而是通过实行爱这一行为获得的。“价值只对于感知价值的行为来说才是可以达到的”所以,爱是价值的真正发向着,“爱使被爱对象的真正价值发出闪光”爱是人们能够真正看得见的行为,它使被爱的人和物能够依照它们的充分价值显现出来;而把握价值就包含着对所有别的东西的理解。所以,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以感情为基础的,爱则最为深入地打开了世界。这样一来,谁越是有爱,就越能发现价值,世界对于他也就越有意义。真爱是妻子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纳什坚的根本理由;真爱也是纳什坚持到最后的根本理由,美丽心灵离不开真爱的填补,美丽心灵需要真爱的滋养。
四、结论
本论文从影片所反映出的淡欲、宽容和真爱的西方价值观对影片作了深入解读。主人公因对成功的过度渴望而最终罹患精神分裂症,但在后来与病魔的顽强斗争中,纳什最终抛弃欲念,专心研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正说明了淡欲使人成功,淡欲使心灵美丽。同时朋友和母校对纳什的康复起到巨大作用,汉森的不计前嫌,倾力相助;普林斯顿大学始终向纳什敞开大门,使他的孤寂、痛苦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归属和安慰,这无不体现出西方价值观中优秀的宽容传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纳什的妻子,她几十年来对纳什不离不弃,默默奉献着坚贞不渝的爱情,最终帮助纳什实现人生的理想,她的真爱是美丽心灵最生动的写照。至此,本论文提出:《美丽心灵》是西方价值观中淡欲,宽容和真爱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施太格缪勒著,王炳文等译《当代哲学主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