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多篇范文

(作者:宝治钧时间:2023-10-28 22:00:15)

[引言]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多篇

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 篇一

摘 要:离散数学作为一门高度抽象的计算机专业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其关系理论中的实验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构架和计算机语言操作能力。

关键词:离散数学;关系理论;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所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被大量地应用于其他学科中。例如,数理逻辑在应用于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的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图论和集合论不仅为数据结构和算法科学奠定了数学基础,同时也为软件工程和数据库提供了抽象和描述的重要方法。

然而,由于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等特点,学生普遍反应难于理解掌握,同时由于学生知识面的局限又导致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对专业知识无用,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了离散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而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一些实验设计,不仅是对离散数学的基本理论的很好验证,也锻炼了学生计算机语言的操作能力,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本文将以关系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离散数学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2 关系理论的实验可行性

在离散数学中,关系理论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关系的性质、关系的复合、逆运算和闭包运算、关系的划分和覆盖,以及等价关系、相容关系、序关系几种特殊的关系,这些内容都可以建立在矩阵的基础上,因此本文以关系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模型,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理解掌握程度的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编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2]。

3 设计模型

离散数学中关系的表示可以采用矩阵法,矩阵在计算机中可以以二维数组来存储,而数组的建立和存储在计算机语言中都有介绍,因此这一部分在本文中将不再赘述,而以算法的实现为讨论的重点。这里,假定关系R1、R2均是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其中X中有n个元素,将R1、R2的关系矩阵设为M1、M2。

3.1 关系性质的算法设计

关系的性质主要有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反自发性、反对称性,其中除了传递性外,其它四个性质的判别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易于实现[1[2]],因此,这里主要给出传递性的判别方法。从矩阵关系图上是不能直接得出的,因此可以通过求关系的传递闭包来实现传递性的判断,而传递闭包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关系的复合运算,因此可以先给出关系的复合运算和闭包运算的算法设计。

3.2 关系的复合运算算法设计

给定关系R1、R2,计算R1和R2的复合关系R的关系矩阵M:

(1) 置i=1, j=1;

(2) 按逻辑乘和逻辑加计算 ;

(3) j=j+1,若j≤n,转(2),否则转(4);

(4) i=i+1,若i≤n,转(2),否则停止。

3.3 关系的闭包运算算法设计

从关系的已知理论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一个关系的自反和对称闭包,因此我们这里重点给出传递闭包的算法设计。

若 ,则R具有传递性。这里, 表示R的i次复合运算。由此,可以通过调用关系的复合运算来实现。

(1) 置MR=M, M1=M, M2=M, i=1;

(2),调用3.2中算法计算M,按逻辑加计算;

(3) 若 , 置 ,转(2),否则转(4);

(4)为 的传递闭包,同时若 ,则 具有传递性,否则 不具有传递性。

3.4 等价关系与划分的判定算法设计

由等价关系的定义可知,等价关系具有自反、对称、传递性。其中,自反、对称性的判定可以直接通过矩阵得出,传递关系可以通过调用3.3算法验证。当验证了一个关系是等价关系后,就可以由该关系得到相应的划分。已知等价关系和划分是一一对应性的,因此可以通过等价关系来判断划分。设集合 上有一个等价关系 ,把与 的固定元 有等价关系的元素放在一起做成一个子集 ,则所有这样的子集就是由关系确定的一个划分 。具体算法如下:

(1) 设X中有n个元素,xi是X中第i个元素,置i=1,;

(2) 令 , ;

(3) 若 ,则 ;

(4) j=j+1,若i≤n,转(3),否则置 ,转(5);

(5) 若i≤n,则置i=i+1,转(2),否则结束;

3.5 相容关系与覆盖的判定算法设计

相容关系具有自反、对称性。因此一个关系是否是相容关系可以参照3.4中算法判定。

3.6 序关系中各个特殊元素的确定

一个偏序集合 ,且 是 一个非空子集,则 上一定有极大元、极小元,但最大元、最小元却不一定存在。设 中有 个元素,下面给出这几个元素的判定算法:

极小(大)元的判定:

(1) 设bi是B中第i个元素,置i=1;

(2) 令j=1;

(3.1)若 或( 且 ),则 ,转(3.1),否则转(4.1);

(3.2)若 或( 且 ),则 ,转(3.2),否则转(4.2);

(4.1)若 ,则 ,转(2),若 ,则 是 中极小元。

(4.2)若 ,则 ,转(2),若 ,则 是 中极大元。

最小(大)元的判定:

(1) 设 是 中第 个元素,置 ;

(2) 令 ;

(3.1)若 且 ,则 ,转(3.1),否则转(4.1);

(3.2)若 且 ,则 ,转(3.2),否则转(4.2);

(4.1)若 ,则 ,转(2),若 ,则 是 中最大元。

(4.2)若 ,则 ,转(2),若 ,则 是 中最小元。

4 小结

本文以关系理论为基础,重点讨论了其各个知识点的算法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设计思想。通过本文的算法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设计的成功也给了学生一定的成就感,同时使得学生在练习计算机语言操作的同时加深了对离散数学中理论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 涂建斌,周小强.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1,(11),41-42.

[2] 何锋.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命题符号化难点讨论[J].计算机教育,2007,(9).38-40.

[3] 左孝凌.离散数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4] 徐凤生.离散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Systemic Experiment Design of Relation Theory in Discrete Mathematics

YU Hong-bi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Henan Xinxiang 453007)

Abstract: Discrete Mathematics is a height abstract of the calculator professional lesson, give tremendous pressure when student's study it. In order to string up student's interesting, a systemic experiment about relation theory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o toughens student's thinking frame and develop the ability in operate computer language, at the time to train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ories knowledge.

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 篇二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01

1、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设置的小学教育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1]对从事小学教育的师范生起着教育指导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应该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把的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化为己用,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发挥不出这些理论知识的实际作用,这样也就丧失了这门课程的意义。这在当前的师范教育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整体教学的欠缺。因此,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师范生的教育培养与大家进行交流。

2、“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内涵

“整体教学是基于整体课程思想提出的教学理念。”[2]这种理念注重学生各学科知识之间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追求学生所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性。

具体到小学数学的角度来说,“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学习理论知识。整体教学就是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这三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注重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和学习的整体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各种学习材料、教师经验以及小学师生等各种有效资源,将各个学科、各个模块以及小学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的知识相互结合,在总体上形成网状结构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实践的全面结合,以此来帮助他们实现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整体教学对于师范生的学习、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对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加以研究。

3.1择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课题

教师在向师范生教授教学课题时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课题,既能够反映本课程对师范生的要求,又能够体现小学数学的新课标对小学生知识学习的要求,二者都要兼顾。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11-20”各个数字的认识这一课题,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这一课题是小学生初步接触并理解十进制的基础,对于师范生来说,可以了解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把握教材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同时这一课题既有新授课的内容,又包括了对1-10各个数字的复习巩固,因此较为全面。

3.2组建学习小组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整体教学包含范围较为广泛,既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还需要各个阶段教师的积极配合,例如大学中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数学学科教师以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首先,大学阶段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可以为师范生讲解传授有关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首先具有专业的教育理论基础;其次,数学学科教师为学生讲授数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一线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最后,小学阶段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线的数学教学经验,让他们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全体学生可以分为几个小组,化整为零,灵活机动。

3.3提供相关的课程材料

教师要提前为学生提供先关的课程材料,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制定学习框架,并确定成绩的最终评定标准。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将教育学科的知识与小学数学的具体知识相结合,并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教学实践的能力。

3.4小组协商探讨

各个小组分工合作,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并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借鉴经验,在小组内部进行充分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各自小组特有的教学方案,最后在相关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方案进行完善总结升华。

3.5评定成绩

根据最初的制定的成绩评定标准,对各个小组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其中,对于那些教学思路合理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具体有效、对于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把握准确的小组应该给予较高分数。同时,还要随机对小组成员进行抽查提问,以明确他们对整体教学成果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还要对小组成果进行评定总结,表扬优点,对于其中不合理之处也要点名指正,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

小学教育数学论文 篇三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

二、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1.继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础的数学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必须继续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直观,重视过程;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③重视对照比较,区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④重视归类整理,使之序列化、系列化;⑤重视网络化,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⑥注意巩固、运用。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智能,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坚持启发式教学,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②重视知识结构,给学生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③坚持有意义的获取知识,使新知识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联系;④强调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⑤坚持发展性,使教学目标既符合现有的发展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来的发展水平;⑥加强训练,特别要重视基本计算训练、基本数量关系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解题思路训练、数学语言训练等。

3.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也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适度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②结合教材的德育因素,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情感;③结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4.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②以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启发性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学生思维的成果刺激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⑤以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便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动力和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科学引导,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①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②认真阅读课本;③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思考;④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⑤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⑥与人合作,知识互补;⑦作业整洁,格式规范、计算细心、解答正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三、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递给学生,而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讨论、问难、解答、实验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

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有自信、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二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四要保证时间,如观察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操作的时间等,使参与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2.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义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补差,坚持每个例题、每个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补救,及时过关。3.坚持“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学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要素,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原理,使新的知识很快能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充分估计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把握学生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从而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坚持“过程化”教学原则。“过程化”一指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二指重视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三指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数学,记住揭示数学规律的各种结论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视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做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学习数学,不能忽视数学活动的思维过程,如定律、公式的论证、推导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等。同时还要重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等。

5.重视教法、指导学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在一节课中,究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际出发。着眼点要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等方面。

改进教法,要重视使用教具、学具,使教学更符合儿童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改进教法,要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法,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课本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

四、认真钻研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1.仔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钻研、理解和把握。教师钻研教材时,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明确所教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做到竖成线,横成片。同时还要对每道例题、习题、思考题以及有关文字说明进行认真研究,准确地把握其深度、广度,明确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再科学地组织教学。

2.制定全面、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全面是指教学目标必须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教学目标要恰当是指教学目标不能一般化,抽象化。在一节课里,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知识需要简单应用,哪些知识需要综合运用,通过什么手段(或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结合什么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要明确具体。只有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才能对教学具有导向、调控作用。

3.合理组织教材内容。教材的知识结构是按照大纲顺序编写成教科书形式呈现出来的。它不是现成的理想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教学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数学知识的科学性,着眼于知识的承上启下和本节知识的深化、完善,形成较为有序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知识结构与思维统一起来,使之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此外,构建课时教学内容时,还要注意深浅适宜、份量恰当、重点突出。

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分配教学时间。不同的课型,其教学环节不同。如新授课一般包括复习(准备铺垫)、引入新课、学习新知、练习、小结评价等基本环节,练习课一般包括检查复习、提出练习的目的要求、课堂练习、反馈调节、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环节。

恰当分配教学时间,就新授课而言,复习时间3分左右,引入新课1分左右,新课一般不超过20分,练习15分左右,小结评价1分左右。以上时间分配,其原则是一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二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基本做到作业当堂完成,一般不留课后作业。

5.优化练习设计,提高练习质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练习结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因此,教学必须认真设计练习。

设计练习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及时性、适量性。

设计新授前的准备题,要注意习题与新知识的联系,它或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或与新知识有共同要素,或新知识的学习与它在方法上有共同点等。也就是说,新授前的复习题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设计新授后的练习题,除了要注意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外,还要特别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坚持先易后难,先原型后变式,先基本后综合,先巩固后深化,使练习层次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水平。

小学教育数学论文 篇四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人文教育;学习态度;生命课堂;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53-01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简化为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数学课除了数,就是算。教师把掌握书本知识当成了最终的教育目标,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多地关注数学学科知识,而较少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人文精神是指人的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心理、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属性的综合体现,对人的学习与工作具有动力、定向、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对数学课堂上如何渗透人文教育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思考。

1.鼓励合作交流,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Ehv教学方法指出:“如果你讲我听,我会忘记;如果你做给我看,或许我会记住;如果你让我参与,我就能理解并应用。”这说明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莫过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这也是人文价值教育“非暴力”里提倡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精神的价值观。合作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题、互相交流讨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表达和交流。

2.营造生命化的数学课堂

美国心理学 www.niubb.net 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人文环境的建设,把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等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营造支持性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宽松感、愉悦感。

3.让学生的个性在数学活动中飞扬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达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加德纳)小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的环境。经验告诉我们,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情绪使人浮想联翩,思维活跃。因此关注个性,激励创新教师应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映,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的活动而不断的发展。同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受思维定势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发挥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求解,在求中培养创新精神。“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都能享受成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追求各阶段发展的划一,而追求个体最终发展的最大化”。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044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多篇.doc》
有关小学数学的论文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