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文多篇范文
[引言]土木在线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土木在线论文 篇一
关键词: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土木工程;保障机制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毕业生全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完成后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1]。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不仅反映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也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因此,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培养本科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培养工程建设与管理人才的学科,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以毕业设计形式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成为普遍现象。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然而,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改善依旧任重道远。
1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1.1选题质量不高
调研发现,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设计类选题比例逐年降低;二是设计类选题较单一;三是选题工程背景不强。究其原因,一是指导教师所带的学生偏多,没有足够的工程项目供学生选择。有些题目是上一届已经做过的,有的是虚构的,有的则是将一个工程案例修改后拆分为多个毕业设计题目[2]。一些设计类的题目比较宽泛,比如“某基坑的设计”“某三层房屋设计”“某地下停车场设计”,缺乏明确的工程背景,毕业设计容易沦为扩大版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无法检验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2学生时间投入不足
本科毕业设计通常于大四上学期末启动,下学期5月初答辩,历时有半年。然而,大多数学生领到任务书后,一直拖到下学期才会开始做毕业设计。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大部分同学投入毕业设计上的有效时间也就1~2个月而已。大四上学期忙于上课、考研复习、找工作,基本没有时间投入毕业设计创作,大四下学期开学后找工作、考编、研究生复试,到3月底左右才会腾出时间来。随着现在考研、考编逐年升温,应届毕业生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严重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种种迹象表明,时间投入不足已成为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最重要原因。
1.3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指导不够
毕业设计过程包括启动阶段、开题阶段、实施阶段、答辩阶段和评价阶段,历时半年多。一份优秀的毕业设计需要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然而,有严格的时间节点却没有严格的监督,致使最终结果大打折扣。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指导不够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一是指导教师的时间投入不足。由于每个教师所带学生数量众多,不管是一对一辅导还是集体辅导都耗时耗力,加之老师们也面临繁重的教学科研压力,同时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量偏低,无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对学生指导的时间投入不足。二是教师难以做到有效监督。学生毕业在即,升学就业是学生最关心的事,指导老师难以监督学生做好每个环节。三是指导教师工程经验不足。许多青年指导教师都是博士、硕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大多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选题都是论文形式。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工程经验,毕业设计的方案容易脱离实际,对行业规范的理解、图纸绘制标准把握存在不足。
1.4毕业设计文本质量不高
由于前面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不高、学生时间投入不足、教师指导不够及工程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毕业设计的文本质量普遍不高。根据笔者多年的指导经历,绝大部分的毕业设计文本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文本格式不规范。由于本科生接受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较少,毕业设计文本中出现不少写作不规范问题,如文献引用、公式编辑、符号输入、图片、文本编排等。(2)计算书思路混乱。计算书应围绕实际工程项目,从地质勘察、设计方案比选直至结构计算、图纸绘制等诸多环节。然而,实际的计算书往往存在层次不清、比选方案不明、规范引用错误等问题。(3)图纸绘制不规范。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本科生绘制的设计图纸规范性差。因此,文本质量不高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原因。
2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优势
对于土木工程这一专业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来说,传统的校内指导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校企合作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推行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双导师”制度是提升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3]。校企合作在毕业设计指导上具有四个优势:(1)推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高校在理论教学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缺少现场实践的条件,而企业具有工程项目支撑,拥有完善的实训场所、实践基地。因此,学生直接到签约单位开展毕业设计,既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又为企业提供了相对节约成本且解决实际问题的后备人员,实现了双赢的效果[4]。(2)促进毕业设计质量整体水平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的选题可由双方共同决定,既保证了选题的多元化,又保证选题有实际工程背景。同时,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导师”指导可以弥补原来校内导师工程经验不足问题,在设计方案比选、计算书撰写、CAD图纸绘制方面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3)增强高校指导教师的工程经验。高校的教师往往理论知识有余而工程经验不足,对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规范的理解、设计图纸的绘制力不从心。通过校企合作,为高校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了解施工、设计一线的情况,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有力地提升高校教师的工程经验。
3校企合作下毕业设计指导实现途径与保障机制
3.1毕业设计联合指导实现途径
校企合作下毕业设计指导在于发挥双方优势资源,以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心,最终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可以成立毕业设计联合指导中心,统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网络资源数据库、校企线下交流论坛等途径开展,具体思路可如图1所示。3.1.1建立企业导师和企业数据库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前提是有足够数量的合作企业和企业导师。因此,需要高校应建立一个企业名单和企业导师数据库,遴选一些条件好、影响力大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遴选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人员编入专家库,每年从中筛选有意向的企业及企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合作企业可以相对广泛,包括施工单位、设计院、房地产公司、检测公司等,每年对数据库进行更新。3.1.2建立实践基地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通过专业实习提升实践的能力,因此,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供生产实习之用。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就可以利用实践基地参观实习,加深学生的工程直观认识,为将来毕业设计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可以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项目资源整合起来,由校内外导师共同编制毕业设计题库。另外,可将典型工程案例、施工技术方法、规范图集、专家讲座、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汇聚成网络资源共享,提供师生在线学习的平台,既开拓了本科生的专业视野,又有利于提高校内指导教师的工程经验。3.1.3邀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定期到校授课或讲座除了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也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授课或讲座,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沟通,传递最新的行业动态。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邀请企业人员来讲解现场试验、施工管理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对于提升应届毕业生的设计思路十分必要。例如,笔者所在单位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到学院做学术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极大提升了本科生的工程视野,也为毕业设计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毕业设计联合指导的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虽是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可行办法,但校企合作的效果依赖于相应的保障机制。笔者根据所在单位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3.2.1保证合作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校企合作第一步是保证有足够多的合作企业以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学科优势等扩大校企合作渠道,争取到更多条件好、信誉好、影响力大的企业。企业类型可以多元化,但要全面考察单位的成立时间、经济水平、人员规模,确保双方可以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初期阶段数量不在多,而应重视合作企业的质量,根据每家企业的特点,签订不同的合作协议,有意向长期合作的企业应优先建立实践基地,合作企业的名单每年更新一次。3.2.2激发企业导师参与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关键在于激发企业导师的积极性,考虑到企业导师平时工作也较忙,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根据笔者学校的经验,我们以校外兼职导师名义聘任企业人员参与毕业指导,每个月发放一定的劳务报酬;其次,校外兼职导师可以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以及课题申报上同校内导师合作,成果共享;再次,在毕业生招聘、员工培训、“产学研”合作上对合作企业优先支持。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导师在毕业设计指导上的积极性。3.2.3明确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的分工毕业设计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毕业环节较多,有必要明确双方的分工。通常可以作如下分工:毕业设计选题可由企业导师负责,开题报告与研究计划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第一阶段工作检查由校内导师负责,选题调整及中期工作检查由双方共同负责,实施阶段设计方案比选、计算书撰写、图纸绘制由企业导师负责。第二阶段工作检查可由校内导师负责;论文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由校内双方共同负责,毕业设计总结和评优可由校内导师负责。整个毕业设计历时近6个月,需要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通力合作,特别是实施阶段的辅导尤为关键,一定要双方审查都通过了才能进入毕业答辩。图2毕业设计过程3.2.4严格毕业设计过程的协同管理由于毕业设计历时较长且环节很多,只有实行严格的过程管理才能实现1+1>2的效果。首先,严格落实“双导师”管理制度,从毕业设计选题和开题、过程监督、答辩、审核与评判各环节都有清晰的内容、时间要求、职责分工。其次,要加强师生交流频次,尽量每周交流一次毕业设计的进展,避免毕业设计前松后紧的情况。同时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好记录。再次,加大对毕业设计重点环节的审查力度,如计算书撰写、图纸绘制,这一点需要企业导师严格把关。最后,校内外导师都应参加答辩,答辩成绩应考虑毕业设计质量水平、学生平时表现及毕业设计的创新性进行评判,要体现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水平,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5]。结语本文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探讨了校企合作在改善毕业设计的实现方式和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邀请企业人员讲座交流等方式,可以增强本科生的工程直观认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可为毕业设计水平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保证合作企业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激发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明确校内外导师之间的分工,严格监督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可以确保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成效。总之,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英.毕业设计(论文)———校企合作模式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136-137.
[2]王新忠,魏美.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设计改革与探索[J].江西建材,2019,10:84-85.
[3]郑文静,吴辉琴.校企合作模式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的实践与推广[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39-141.
[4]郑阳,王海龙.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训模式的探索———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3):68-76.
土木在线论文 篇二
【关键词】线上教学;高等学校;学生工作
一、背景
2020年初,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并号召全国各地教育教学部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燕山大学按照教育部和河北省教育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各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各种线上教学资源,认真准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广大教师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准备、精心组织,有力保证了线上教学“标准不缩水、质量不降低”。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状况,找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院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分别于2020年4月23日~4月30日、2020年7月10日~7月18日,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进行线上教学问卷调查。第一个阶段旨在了解当前线上教学教师的授课情况、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为下一阶段的线上教学提供意见建议,进而更好地促进下一阶段线上教学的实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第二阶段旨在对本学期所有的课程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整个线上教学的满意度。
二、线上教学调查方法及对象
(一)调查方法。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线上教学进行了9周后,使用自编问卷,面向全体本科生进行调查。由于毕业年级本学期教学任务为毕业设计,与非毕业年级教学任务有很大不同。为使调查更有针对性、调查结果能够更为客观准确的反映当前线上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中心针对毕业年级和非毕业年级,分别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两类问卷的设计均从教师线上授课情况、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学生线下学习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调研。(二)调查对象。本次线上教学调研,针对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本科生进行,共发放1490份,回收问卷1296份,回收率87.0%。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一)毕业年级调查结果分析。1.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情况。从总体上看,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良好。大部分教师能够认真完成指导,定期召开组会,跟进学生进度,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调查中,78.3%的毕业生认为导师能够及时推送辅导视频、参考教材和文献等指导资料;17.3%的毕业生认为推送存在一定滞后,但影响不大;4.4%的同学认为推送严重滞后,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进度。91.1%的毕业生认为导师推送的辅导视频、参考教材活文献等资料的质量较好,能够满足毕业设计的需求。毕业设计开题和中期答辩过程中,导师的状态同学们整体上非常满意。93.9%的毕业生认为导师在答辩中认真对待,能够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指出学生的不足,6.1%的毕业生认为导师提问和支出问题较少。毕业设计过程中,97.0%的毕业生认为指导教师通知及时到位。但通知不到位的情况各专业差别较大:土木工程专业2.8%,工程力学专业4.8%,建筑学专业7.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0%。98.7%的学生认为导师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起到指导作用。具体到各专业,只有土木工程专业1.4%的毕业生和工程力学专业4.8%的毕业生认为导师没有进行阶段性指导。建筑学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全部认为指导教师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指导。2.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毕业生线上学习情况,各专业差别较大。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一半以上认为自己线上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学习状态很好,思路清晰,与在校状态无差别(土木53.5%,建筑学50.0%,建环58.5%);约30%的学生认为状态一般,有所下降,但与在校差别不大(土木33.8%,建筑学28.6%,建环26.8%);约10%的同学认为状态很差,跟不上节奏,远不如在校(土木12.7%,建筑学14.3%,建环14.6%)。工程力学专业仅有28.57%的同学认为状态很好,思路清晰,与在校无差别;28.57%认为状态有所下降,相差不大;42.86%学生认为状态很差,跟不上节奏,远不如在校状态。毕业生对于线上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的满意度,建筑学最高,为100%;土木次之,为95.8%;建环位居第三,为90.2%;力学最低,为81.0%。3.学生线下学习情况。学生学习自觉性,各专业之间也具有明显差距。土木专业91.55%的学生认为十分或一般自觉,8.45%认为没有自觉;工程力学专业61.90%学生认为十分或一般自觉,38.10%认为没有自觉;建筑学专业100%学生认为十分或一般自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90.24%的同学认为十分活一般自觉,9.76%认为没有自觉。4.结论。总体来说,毕业年级的线上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良好。线上学习虽然给毕业生的学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带来一定困难,但是通过师生各方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克服困难,本学期毕业设计(论文)整体上得以顺利进行。(1)教师教学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教师能够及时推送资料和通知,及时回复学生问题。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定期召开组会,听取学生进度汇报,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极大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2)学生学习情况。毕业生们的学习状态和自觉性,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学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情况基本相同,约一半毕业生认为居家线上学习与在校差别不大,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十分或一般自觉。但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状态与其他专业相比相差较大,将近一半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认为状态很差,跟不上节奏,约六成的学生认为一般或十分自觉。(二)非毕业年级调查结果分析。1.教师线上授课情况。从总体上讲,非毕业年级,教师线上授课情况整体较好,各专业间差别不大。95.7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衣着得体,举止大方,精神状态饱满;99.73%的学生认为每堂课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任课教师能够提前通知到位,并且课程安排合理。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PPT和视频制作,教学章节内容安排,以及授课工具的运用,学生满意率高达99.19%。85.32%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及时推送课程PPT、辅导视频及其他相关参考资料;83.97%的学生认为教师推送的上述资料质量非常好,充分满足了学习需求。91.50%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布置线下学习任务,学生自己也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后辅导方面,91.58%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后辅导非常及时认真,能够很快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总体上看,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尚可。调查表明,经过教师的线上教学,63.47%的学生认为能够很好的掌握课程内容、相关知识和能力;32.50%的学生认为掌握一般;4.03%的学生则认为完全无法掌握。学生对线上教学整体满意率为97.22%,其中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线上课程满意度最高,为99.10%,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满意度基本相同。学生感到最满意的三方面是教学氛围轻松(19.0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6.99%)、分享资源丰富(15.45%)。这正是因为线上教学氛围轻松,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往往比线下课堂有更多的互动,课堂效果往往较好。学生感到最不满意的三方面是容易分心(28.20%)、网络状态不佳(22.03%)、影响视力(16.65%)。线上教学过程中,缺少了线下课堂的学习氛围,缺少了教师和同学的无形监督,仅靠学生自觉,学生往往难以专注于课堂。对于线上教学的授课的形式学生的喜好也不尽相同。29.36%的学生倾向于直播课;31.60%的学生倾向于录播课;6.18%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平台(如学习通、慕课)网课;32.95%的学生则倾向于上述几种形式混合。可见,学生们对授课形式喜好不同,整体上更倾向于混合的授课方式。在各专业对比中发现,建筑学专业42.4%的学生倾向于直播课,高于平均水平和其他各专业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式互动性较强,往往会涉及到方案讲解和评图,直播的课程方式互动性更好,能够第一时间交流问题。3.学生线下学习情况。学生整体的线下学习情况良好,大部分同学能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其中,33.39%的学生每一门课程都能够认真做好复习及预习;58.28%的学生会按照自身需求有选择的对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8.33%的学生则从不预习和复习。在学习过程,33.93%的学生有科学明确的学习计划,并且内容详细;57.65%的学生只有大致的学习计划,但不具体;8.42%的学生则没有学习计划,学习完全只依赖线上教学。对于学习的自觉性,32.05%的学生十分自觉,能按时按量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59.98%的学生一般自觉,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但偶尔会放纵自己;7.97%的学生则没有自觉和自律性,学习任务完成率较低。影响学生居家学习的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在家学习氛围差(30.99%)、自制力差,经常被学习无关的事情诱惑(29.11%)、居家助长惰性,无法专心学习(18.12%)。对于上述学习状态,88.99%的学生表示有改善居家学习能力的打算,接下来将会认真计划提高自身学习能力;10.38%的学生表示打算一直维持现状到开学回校;0.63%的学生则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无需改变。学生家庭中网络对线上教学的影响基本不大。被调查学生中,家中网络情况很好,线上学习流畅的占比为42.61%;网络情况一般,但影响不大的占比52.55%;网络情况较差,已经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占比4.83%。4.结论。整体而言,非毕业年级的线上教学运行平稳,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居家学习,虽然家庭网络与学生自觉性对学生学习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上没有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大部分同学能够克服困难,调整状态,适应线上教学模式。(1)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对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基本满意,认为任课教师准备充分,授课到位,推送的教辅资料质量较高,能够满足学习需求。同时,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合理布置线下学习任务,课后辅导也及时认真。(2)学生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线下有计划的学习,但学习自觉性还有待加强。学生普遍认为影响居家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居家助长惰性、在家学习氛围差和自制力差三方面。大部分同学在线上教学中,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均有所提高。
四、线上教学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促使学生工作取得成效的合成剂。在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查反映出来的学生居家学习状态是令人惊喜的,明显好于预估水平,这说明,应当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对于学业的自觉性,相信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解决能力,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成长的机会。教学活动中如此,学生教育过程中亦是如此。在学生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勇于让学生唱主角,主动给学生搭台子,要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领航护航基础上,给学生更多自主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从被动式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向主动式的探索实践转变,让广大学生在自主锻炼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增强师生互动,保持师生有效联结,是保证学生工作效果的催化剂。调查发现,线上教学师生互动频率越高,课堂教学效果越好,学生对课程评价越高。教师也表示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频率较线下课堂大幅提高,教师授课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学生工作者也应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对于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交流,熟悉所带学生特点,精准施策,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做实,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三)强化教师引领示范,是提高育人效果的加速剂。调查中发现,授课教师上课着装得体整洁,准备充分,教风严谨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学生评价更高,学习效果更好,这就说明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辅导员,更要注重师德和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做好榜样,发挥示范作用。切实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四)运用新技术手段,辅助学生工作,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润滑剂。这次线上教学,充分显示出了新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学生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例如,辅导员可通过软件实现查课、查寝、签到、通知等,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既能够将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辅导员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工作中来,还能缩小师生代沟,从而保障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付立巍,张海燕,张颖群.“疫情”背景下高等院校在线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以赤峰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5):1~5
[2]李小娟.“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线上教学的机遇与挑战[J].机电教育创新,2020,6:169~170
[3]张雷生,张坤.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有效保障高校在线教学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20,3:122~124
土木在线论文 篇三
一、组织技术交流
年,在召开换届会议的同时,举办了“年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交流会在西安中国华陆工程公司的华陆园宾馆召开。来自全国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包括了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化工、石化、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电力、轻工、核工业等工业系统的设计院、所、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水处理设备、器材生产企业等余个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张晓健教授为大会致辞。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袁经勇副总经理为大会致开幕词。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全国工业给水排水界的一次盛会。交流会编辑出版了论文集,论文内容涉及供水系统、循环冷却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消防技术、水处理药剂、新材料、新设备等领域。经到会的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民主评选,选出篇优秀论文,并向获奖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
这次会议采取大会交流、小会讨论、现场参观的方式交流各工业系统给水排水处理的新技术、好经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中国化工污染控制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专家顾问毛悌和先生、我们的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新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沈鸿澧教授以及中石化水处理中心主任李本高教授等位专家就目前水处理行业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这次交流会还组织参观了中国华陆工程公司设计的渭河化肥厂、参观了国内知名的陕西鼓风机(集团)公司。对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说,参观这两个企业是一次极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年月日日,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配合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在宁波市金鼎宾馆举办了“庆祝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四十周年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工业系统设计院、所、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水处理设备、器材生产企业的代表约人。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陈蔚常务副秘书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大会特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司节水处的谢极处长到会,就目前工业节水工作做了专题报告。大会还邀请了有关专家,就目前水处理领域的污水回用、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来自台湾巨迈公司的罗基煌先生介绍了台湾工业节水的情况。全球最大的膜制造企业美国陶氏公司专题介绍了水处理膜的发展及应用现状。我们的委员蔡邦肖研究员作了海水综合利用的专题报告,吴俊奇委员所在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作了雨水的利用研究的报告,刘俊新副主任委员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大会作了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代表们认为,在国内水处理方面的交流会中,此次会议的代表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理论水平之高是不多见的,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技术交流会。
每一次大型技术交流会的举办都与委员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委员们不仅在技术内容上给委员会以支持,在会务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例如,每次大型技术交流会的会议摄像工作都是由崔海波委员承担但的,为每次会议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每一次大型技术交流会的举办也与我们的团体会员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例如浙江联丰集团,凡是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会议他们都给予资助,他们在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回过头来再来支持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我们这次会议同样得到了武汉凯迪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
二、出版学术刊物
《工业用水与废水》是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会刊。《工业用水与废水》以其报道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信息的及时性、兼具学术性和信息性、准确性以及编辑的高质量而受到广大给排水工作者的好评。《工业用水与废水》是年由《化工给排水设计》更名为《工业用水与废水》,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年就先后获得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库规范》优秀奖、安徽省期刊评比三等奖。目前杂志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被美国的《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收录。这几年杂志处于一个稳定成长期,杂志的稿源非常丰富,退稿率达,丰富的稿源保证了杂志的高质量。
在杂志编辑过程中,凡是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委员投来的稿件,我们都在出版时间或版面费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在杂志稿件的审查确定中,刘俊新等委员给予《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极大的帮助。于水利、于萍、余承烈等委员也非常关心《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尤其是余承烈委员不仅自己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还带领、指导本单位的同志写论文,在他的带领下,陕西铝厂总结了很多带有氧化铝厂特色的水处理方面的经验。
《水工业信息》是年我站主办的一份内部参考资料。目前水处理是一个热门技术,但水处理又属于边缘科学,水处理方面的论文散布于各行各业的期刊杂志,其中也有些是真伪难辩的内容。我们的给排水技术人员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阅读所有给排水方面的科技论文,而这正是我们所能做得到的。我们对散布于各报刊的给排水技术、设备的报道进行再加工,对信息资料进行重新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编辑出《水工业信息》,按时寄送给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技术委员以及团体会员单位,使大家能够及时、快速地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很多给排水技术人员都说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这项工作得到了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的大力支持,其中的资料摘录工作都是由东华工程公司的水处理技术人员在大量的水处理论文中筛选、浓缩加工的,浓缩了国内近期公开发表的以上的水处理技术信息。
秘书处按时向委员们和团体会员寄送《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水工业信息》和其他的给排水技术资料,例如《给排水技术动态》,为委员们做好技术后勤工作。
寻找服务空间
给排水或水处理是一门边缘科学,国内各类给排水和水处理类的学术或群众性的团体非常多,但是这些机构的活动大都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技术交流,如何深化委员会的工作,如何寻找新的服务空间,搭建新的服务平台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上届技术委员会上我们就对深化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今年终于将此设想付诸实际。经过近两年的策划,××年月日日,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成立冷却塔研究会的筹备会,××年月日{BAIHUAWEN.CN}月日,委员会在扬州召开了冷却塔研究会成立暨技术交流大会。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的国内外冷却塔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有关设计院、工厂企业的近位代表齐聚古城扬州,共同交流了冷却塔的研究、设计、生产、使用中的技术问题。国内从事冷却塔技术研究的知名专家全部莅临成立大会。像这样专业的、高水平的冷却塔技术研讨会议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举办,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与会代表对这次会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实现了国内几代冷却塔工作者的共同心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冷却塔技术交流的平台。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的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大哲教授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赵顺安主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王大哲教授,虽年逾花甲,为冷却塔研究会的成立不辞辛苦,做了很多过细的工作。可以说没有王大哲教授,就没有冷却塔研究会。现在王大哲教授任冷却塔研究会的执行会长。
从参加冷却塔研究会成立大会的代表的踊跃性可以看出,只要找准方向,我们是能够寻找到广阔的服务空间的,是会受到欢迎的。
三、开辟门户网站
××年月,工业水网正式。网站的栏目有:机构简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专家组成,资料中心,网上论坛、新闻等。在专家组成栏目里,对第三届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委员给予了宣传、介绍。“工业水网”网站最有特色的两个栏目分别是标准规范和资料中心。标准规范栏目按照标准体系表的划分,列出了给排水专业所需要的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业标准的名称标准号,经常有网友在浏览了该页面后,向我们询问标准问题。资料查询系统是“工业水网”网站最吸引给排水专业人员的亮点,该栏目分为水处理技术、图书、标准的查询,采用数据库管理方式。“工业水网”目前以无偿服务、宣传自我为主,这两个栏目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在网站建设过程中,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的蒋晓明委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扬文良委员、中油公司大庆石化设计院的催海波委员提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
如果说以上工作是第三届委员会取得的一点成绩,那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挂靠单位化工部第三设计院无私奉贤,各位委员及其所在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向支持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工作中的不足
没有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
在目前形势下,学会开展工作比较困难。虽然秘书处的几个人已经尽力了,但由于人力上的原因和经费的原因,有很多工作没有开展起来,我们的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形成一个技术核心以及与秘书处关系密切的委员队伍与水工业分会的其他个专业委员会不同的是,其他几个专业委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员会的委员大部分来自建设部系统,委员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业务范围接近,而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全国各工业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工作对象差别比较大,例如给水处理就涵盖了给水处理、离子交换水处理、反渗透水处理、循环水处理等,污水处理更是涉及多手段、多学科。由于这些原因,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这个组织相对比较松散,秘书处与委员们的联系不密切,没有建立起与委员们深厚的感情,自然就难以发挥委员们的作用,这是秘书处应该检讨的,其实我们的委员中有很多热心人。
技术服务空白
目前,委员会的工作仅限于每年组织技术交流会,年出版了技术资料《给排水特种泵选用手册》,由于人员、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其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几乎还是空白,平时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义务技术咨询。值得欣慰的是,冷却塔研究会已经在进行行业性的管理工作,发挥着行业管理的作用。
没有介入技术管理的途径
上一届的委员对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工作曾提出很多建议,例如参与职称的评定、优秀工程项目的评定,等。目前上级学会还没有赋予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这方面的职能,通常都是上级学会需要建立专家库,要各委员会推荐人选,我们都会根据委员们的专业特点,将委员们推荐到不同的专家库。一旦有这些技术评定的机会,我们委员会不会放过的。
“工业水网”网站有待改进
“工业水网”网站的技术支持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给排水在线”,其中的新闻栏目由“给排水在线”负责内容的更新,技术论文是由秘书处负责更新,其他的内容通常是由秘书处提供有关内容,由“给排水在线”负责更新,由于秘书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网站的有些内容更新不及时,没有充分发挥网站的宣传和技术引导作用。论坛栏目也因回答问题不及时,人气不旺。
五、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
节水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处理技术领域一个永恒的主题,工业节水工作应该放在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四年我们将按照《关于加强工业节水的意见》中确定的方针,选择一些带有工业特色的节水技术方面组织一些技术推广,例如循环冷却水高浓缩倍数的运行经验,苦咸水的利用等,对团体会员开发的节水设备、器材、药剂给予鉴定,组织推广。
.继续做好技术交流工作
技术交流仍然是委员会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技术交流的内容都是委员们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代表了专业领域的技术水准。除去每二年一次的大型技术交流会外,还可以根据情况,组织一些专题技术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加强工业水网网站建设
当今社会,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也是沟通与委员单位联系的工具和手段。“工业水网”的合作网站“给排水在线”已经合并到“网易”的门户下,我们已经与“网易”签定继续合作的协议,欢迎各位委员为“工业水网”网站出谋划策,也欢迎有兴趣的委员做“工业水网”中各论坛的坛主。
.力争在技术咨询、服务方面有所突破
土木在线论文 篇四
关键词:校企实践教学合作;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
目前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由于在校教学时间过长,对行业发展情况了解欠佳的问题,教学中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创意能力有待提高。而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利用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可以实现知识和资源的充分共享。通过企业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不仅能让教师对所教授科目的行业发展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为教师专业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打下基础。还能弥补现有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课程体系的缺失,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和平台,实现学生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更好地支持学生就业。
1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应用型高校在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下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几点:(1)校企实践教学合作双方获得的共同利益点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导致双方合作的深度不足。(2)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管理机制欠完善,导致双方对合作的实践教学的管理不到位。(3)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薄弱。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又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大部分高校主要是定期聘请企业专家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授课,但是上课总量远不及在校教师的上课总量。较注重高薪聘请博士,而对双师型教师引进的重视不足,且激励普通教师将其转变为“双师型”教师的措施力度不足。
2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1)创造校企实践教学更多双赢的合作机会,从而增强双方合作的深度。彭军志(2016)构建了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3+1”、“2+1+1”、“2.5+1+0.5”等多种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将“课堂”带进企业,将微课、幕课引入课堂,引入模拟仿真教学课程;在教学课程中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单独开设试验课程;建设中心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合作落地生根,切实做到让新老实习生的交替无缝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创新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结合地方企业的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创新培养模式,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等多方面加强企业与应用型高校资源的共享、协同和互补。应用型高校应主动联系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实训内容,从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输出。高校创新授课模式,如开发慕课等课程,使课程资源既能用于企业培训员工,也能用于学校教学。企业可以组织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比赛,高校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帮助赞助的企业宣传。(2)完善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管理机制。于丹等人(2015)提出了完善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突出地方产业特点,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学校应进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校企合作协议。因此,为确保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高校应成立校企实践教学合作部,负责制定合作规划、协调资源配置等工作,同时建立由二级学院主管的负责制,负责具体的管理运行。校企实践教学合作部要完善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下相关的工作章程、管理办法、课程管理办法、教材管理办法和校外实训室运行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二级学院要对校级的校企实践教学合作部的管理机制要负责具体的管理运行。其次,校企共同强化顶岗实习管理。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行为规范、达标要求等。建设在线智能平台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与管理。(3)建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不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普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激励政策,甚至将该政策纳入到教师职称晋升的体系中,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以作鼓励。应用型高校应到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中,让其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培养方案制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增加校外双师型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密切度。应用型高校应有计划的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应用型高校应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和支持教师承担企业科研项目。另外,可采取企业培训教师,高校培训师傅的措施,通过校企互训,共构一支线上线下、双赢的实训教学团队。
3结语
将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应用于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用型高校应加强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的深度,完善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管理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的深入发展,创造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的更多共赢。
参考文献
[1]彭军志.谈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02).
土木在线论文 篇五
关键词:毕业设计;指导;质量;建筑工程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迅猛发展。有文献显示,从1998年—2008年,我国培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即近1100×104人。2016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已超过高等教育招生总规模的一半以上。然而,高职迅猛扩招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对2015届湖南6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毕业生总体合格率仅为90.9%。而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对20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显示,合格率更是低至24%。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指导过程及毕业设计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和学生谈话发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毕业设计感到迷茫。虽然每次都会给学生任务书、指导书、成果样板、学习资料等,但每年都有学生反映不知做什么、如何做、从哪入手等问题。有时反映这些问题的学生还不止一两位,而是多位。这反映出学生对如何做毕业设计感到迷茫具有普遍性。(2)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做事拖拉,开会迟到甚至缺席,对老师分享的资料不管不看,任务执行很难推进,实际进度远远落后于计划进度等。(3)不愿花心思去做毕业设计。这主要表现在工作马虎,数据造假,设计成果东拼西凑,文档版面极度不规范,设计图纸错误、粗糙、混乱,答辩时不能清楚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也不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
2毕业设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和学生谈话以及思考分析,本文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资料过于粗泛。任务书和指导书较为粗糙,仅为一般指导性资料,缺乏对重点难点的详细剖析,也未给出详细算例,学生不了解具体操作方法。参考资料过泛过多,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知应该从哪个资料开始入手,也不知哪个资料适合自己。(2)指导缺乏针对同步。原来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一般为:毕业设计开始第1周召集学生见面,介绍毕业设计任务和指导书。之后定期到毕业设计指导教室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回答学生问题,设计指导资料的讲解未能与设计计划同步,指导缺乏针对性,学生容易陷入迷茫,迷失方向。(3)督查工作不够细致。传统指导毕业设计一般是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成果,不掌握每位学生每天做了些什么,未能对学生的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导致部分学生放松学习,工作懒散,设计进度远远跟不上计划进度,临近要交成果时,才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数据造假,设计质量低劣。(4)存在时间冲突现象。毕业设计往往会跟其他事情的时间产生冲突,如毕业实习、公务员考试、各种证书考试、专插(升)本(高职生)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生),如果安排不合理,将会和毕业时间冲突,影响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5)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不愿花心思去做毕业设计,与其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与学生的谈话以及对学生设计成果的评审分析,学生的思想误区主要包括:毕业设计无用、老师不会认真看和无论怎么糊弄都会通过。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粗细”结合的资料体系。“粗”的资料包括任务书和指导书,前者规定了设计条件和任务,后者给出了设计思路与方法。“细”的资料则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重点和难点,提供详细的方法。图1为详细指导资料及其内容示例。(2)结合同步练习指引的指导方式。配合与毕业设计计划进度同步的在线练习,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还可以让学生跟着同步练习的指引,一步一步地去学习资料和进行毕业设计,让学生对做毕业设计更能做到心中有数。图2为同步练习列表及内容示例。(a)同步练习部分列表(b)同步练习内容示例图2同步练习列表及内容示例(3)建立周计划与日汇报制度。通过让学生每周填写周计划以及每天填写完成情况表,不仅可以经常提醒学生要注意毕业设计进度,还可以让学生每天检讨自己做了什么,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很好的督促作用。图3是本文作者要求学生每天在腾讯共享文档上填写的进度计划及完成情况表。图3周计划与每日完成情况表示例(4)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时间分离。作者所指导的学生,原来毕业设计和实习的时间混在一起,很多学生因实习无法专心做毕业设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后来规定寒假为毕业实习时间,开学后进行毕业设计。经过这样明确分离,毕业设计秩序明显好转,学生毕业设计受到的干扰显著降低。(5)认真细致评阅学生成果。老师认真仔细评阅,学生就没有了投机的机会,就不能不认真对待。老师也可以把关键指标评阅表格发给学生先填,然后老师再对着各个指标去评阅,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从评阅指标知道毕业设计要怎么做才是好,也有助于学习设计水平的提高。
4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成效
(1)学生增加了时间的投入。图4为作者在得实e学教学平台上毕业设计课程的统计数据。由统计数据可知,课程开设使用仅两年,课程总访问量即超过48×104人次;的作业数量为66个,反馈数据超过500个。由此可见,学生在平台上投入了时间。可以相信学生在平台外也投入了时间。图4毕业设计教学平台上的统计数据(2)减少了马虎应付的现象。只要老师评阅认真细致,学生就没有投机的机会,就不敢抱有侥幸的心理,不得不认真去面对。图5是本文作者评阅一位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意见以及学生反馈的修改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已针对修改意见逐条进行修改和回复。图5评阅意见及修改反馈示例(3)设计水平有所提高。只要老师认真严格把关,一般经过三稿修改,学生成果无论是从设计水平还是版面质量上都会有较大提高,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图6为学生毕业论文的结果,率只有0.9%,远远好于学校的要求。
5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得到以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结论:(1)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时间分离,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各个学习环节;(2)同步练习指引的指导方式,既能同步、有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又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3)周计划与日汇报制度可对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有效督促,增加学生时间与精力的投入;(4)认真细致地评阅学生成果,可消除学生侥幸心理,督促其认真对待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杨莉莉,裘苏英,姚乓乓,等。高职院校土木类专业职业指导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1):48-51.
[2]赵国东。营口职院毕业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3]涂祖蕾。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之浅见[J].网络财富,2009(04):86-87.
[4]彭光细。湖南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企业导报,2016(11):57-58.
土木在线论文 篇六
关键词: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近年来,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我国进行了大规模高校扩招,许多考生考入高校后圆了“大学梦”。但由于我国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基数大,高校教育资源有限,许多考生受高考录取名额限制不能以“全日制”的形式进入高校学习,只能选择非全日制的“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继续教育。然而,在高等学校在继续教应对疫情的操作和实践中,各校和培训机构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其中那些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比较灵活、前期改革比较到位和教学模式多元化、理念开放、管理灵活的学校,在应对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比较好的表现;反之,则是捉襟见肘、漏洞百出,诸多不匹配与不适当,甚至“冰冻三尺”后就会“砸高校招牌”。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等方面更好地破解发展难题成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中诸多问题的保障,其中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目前,国内学者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问题开展了诸多研究[1-3],采取调查问卷等评价方法获取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或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4-5]。其中,在评价体系构建框架研究中多数注重被培训对象(学生),忽视了教师方面的研究;在评价指标选取上不够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选取研究的专业方面对土木工程等“热门”专业研究较多,而对其他专业研究较少。在此研究基础上,我们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整理,认真研究和分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为高校继续教育献计献策。
一、文献计量学分析
当今社会,大数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围绕继续教育,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分析2000年以来的有关数据,分别进行关键词“继续教育+保障体系”“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主题词“继续教育+保障体系”“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的检索,从而分析文献的分布情况等。(一)关键词检索结果。通过上述关键词的输入总共获得了48条文献,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继续教育文献中335篇参考文献被引用约160篇,下载量约8000篇次,篇均参考数、被引数、下载数分别为6.89、3.23、168.19篇,其中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1993年,有关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的文章,之后每年有1~5篇相关论文,未形成稳步上升的趋势。经过对上述论文进行资源类型、学科分布等分析,发现通过以期刊类型、硕士论文、会议交流形式交流所占比例分别为87.5%、8.3%、4.2%,并且同质性问题非常严重;同时,就学科分布而言,上述论文所在学科多以社会科学为主,所占比例为68.8%,其他还有经济与管理科学、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Ⅰ辑、工程科技Ⅱ辑等,所占比例分别为9.4%、7.8%、3.1%、3.1%。这些论文主要发表在《继续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等杂志,这些杂志多属于核心期刊,说明国内学者对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的重视。从基金角度对上述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有1篇文献来自甘肃省教委科研基金,2篇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另有2篇来自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说明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数量是有限的。就论文所属机构和作者分布而言,在48篇研究论文中,出自大学的占80%,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教师继续教育保障体系、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等。(二)主题检索结果。为了更好地拓展上述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运用主题检索共检索到227篇文献,选择前20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篇均参考数、篇均被引数、篇均下载数分别为33.31、4.77以及432.82篇。与通过关键词所获得的文献数据相比,数量方面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总的趋势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进一步对上述展开资源类型、学科分布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显示,论文以期刊类型、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中国会议以及国际会议所占比例,分别为24.5%、9.0%、2.0%、1%。经与关键词搜索比较所获得的结果相同,同质性问题非常严重。同时,就学科分布而言,上述论文所在学科多以社会科学Ⅱ辑为主,所占比例为67.2%,其他还有经济与管理科学、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Ⅰ辑、基础科学等,所占比例分别为8.4%、7.6%、5.6%、3.6%。通过主题对上述文献基金进行检索分析,结果显示与通过主题词检索是相对一致的;而对研究人员分析结果与通过关键词所获得结果略有不同,反映出两种方法在检索文献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未来开展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的研究工作将有着较大的空间。
二、开展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建设
(一)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构建不同层级评价指标体系[6]的重要方法,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我校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的情况,构建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用AHP进行指标权重量化,结合模糊评价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实证模型与依据。(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清晰,使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据资料显示,有人将该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起来对继续教育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高校教师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我校诸多专业的相关专业教师开展广泛调研,从而建立适合不同学科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则可以较好地开展对于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实施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实践评价,从而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继续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三、结束语
高校继续教育是一个涉及面广、受众复杂、参与主体较多的复杂系统,其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高质量的实践活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作为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始终困扰着高校教学管理层,始终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因此,建立客观、公正以及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促进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高校继续教育研究要开展多方合作研究,更好地制定符合本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促进继续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琼。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9(3):77-82.
[2]陈昌耀,徐训芳,林明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23):120-124.
[3]张亦工,邢长明。行业类高等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131-134.
[4]徐艳杰,常利武,赵东保。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53-156.
[5]王晓梅,唐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AHP模型设计与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2):230-231.
土木在线论文 篇七
一、需求导向与校企协同的内涵
(一)需求导向。我国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系列导向理论,如学业导向、能力导向、就业导向、供给导向、实践导向,等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需求导向理论由国外学者率先提出,并逐步引入我国,逐渐在国内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能力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3]。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谓需求导向,就是高校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创造条件使研究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调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外在需求,创造更大效益。因此,需求导向综合了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就业导向等理论,非常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二)校企协同。校企协同在国外称之为“合作教育”,由美国学者赫尔曼•施奈德于1906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首先提出,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校企协同的内涵不断扩大[4]。清华大学于1995年在国内首先成立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样离不开校企协同,即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高校与企业资源及其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利用各自的目标和优势,校企双方结合人才培养、企业需求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同步培养,以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最优化,克服了高校在培养专业型人才方面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二、“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分别介绍基于需求导向和基于校企协同(简称“双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一)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基于企业、行业的现实需求,为此,不仅需要研究生在高校环境里通过理论学习、学术交流获得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在企业里由企业导师全过程指导参与实践项目,并通过实践考核获取学分,实现高校、企业的双重培养贯穿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基于需求导向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需求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框图如图1所示。(二)基于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培养,通过校企协同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胜任力,图2为基于校企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框架,主要包括校企共同参与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基地、校企共建科研平台、校企共同开展纵横向课题合作等等,在此基础上,高校、企业还可以围绕研究生培养开展其他工作,如,校企联合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校企专家互访与交流,等。
三、土木工程“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前面构造了“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现在以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主要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基地、师资队伍、学位论文等方面,构建并阐述“双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5]。(一)培养目标。任何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就是制定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在获取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掌握解决实际土木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研究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后,运用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及解决方案。(二)课程体系。“双基”培养模式的土木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不仅应与当前土建行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相适应,也应与所在高校的现有师资、课程、实验室等资源相匹配,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在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既要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学科前沿性,也要体现专业学位的工程实践性[6],具体课程体系如图3,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工程实践需要,本专业开设了专业特色课程(如,工程结构防腐与耐久性、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软土地基处理,等)和地域特色课程(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管理、沿海工程环境影响效应、盐渍土处理与利用,沿海文化与海盐文化,等)。(三)实践创新基地。根据土木工程学科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基地可以为设计、施工、检测等单位,开展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落到实处。依托设计单位,研究生可以参与拟定设计方案,熟悉工程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熟悉设计规范,开展工程结构计算与分析;依托施工企业,可以参与项目施工的生产、管理等工作,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依托检测单位,可以参与拟定检测方案,评估检测结果,处理工程病害等,最终实现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这些基本上都是这些单位的日常业务工作,对于研究生就业来说刚好也达到了校企协同培养下的企业需求导向的要求,这也是专的最大区别。(四)师资队伍。研究生培养以导师负责制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其中,校内导师根据学校的导师遴选和考核评价制定选聘,要求导师具有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等可支撑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并实施导师退出机制,确保校内导师的质量;企业导师主要来自实践创新基地企业,均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以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并把企业的需求直接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校内校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当注重研究生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7]。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工程,如设计方案的优化、施工技术的更新等,才能体现学位论文的先进性、可行性,与企业需求的关联性;学位论文选题由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负责,以确保学位论文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并严格执行学位论文在开题、中期考核、评审和答辩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在成果考核方面学位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
四、土木工程“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证评价
近年来,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围绕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特别是与地方高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相匹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安徽理工大学、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研究生,确立了土木工程“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盐城二建集团、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创新基地,并与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并与企业共建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企业需求修订培养方案、更新课程体系,形成了企业全面参与、校企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紧密围绕绿色环保理念,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工程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积极开展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新材料的结构构件、新型结构体系研究工作;岩土工程学科以盐城沿海建设为契机,在环境岩土工程方面开展沿海新沉积滩涂软土的生态加固及环境修复等方面研究,重点开展沿海滩涂软土工程特性及快速排水与生态固化等,建有盐城市沿海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级岩土工程研究所。近五年,研究生导师共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20项江苏省科技厅、住建部等科技项目,高校导师和研究生积极深入企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经费保障、基础保障,全方位提升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已联合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并与加拿大蒙克顿大学工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培养开创了一条联合培养研究生之路,为2018年盐城工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研究生培养的示范引领下,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土木工程专业先后两次通过土木工程评估(认证),并先后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江苏省土木类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等,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也获评江苏省重点教材。
五、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土建行业的持续发展,工程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必须明晰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导向,联合设计、施工、检测等各类工程单位,不断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基地、师资队伍、学位论文等,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企业需求和校企协同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立章,杨旭东,宋招权。需求导向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6,1:1-4.
[2]刘克非,肖宏彬,易锦,等。校企合作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3):25-30.
[3]李植斌,田红彦。基于需求导向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5,9:145-147.
[4]田国旺。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9.
[5]余修武,蒋复量,郑平卫,等。工程类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探析[J].高教学刊,2017,19:3-5.
[6]王功勋,祝明桥,曾超峰,等。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0-81.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土木在线论文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