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噓調情勿擾时间:2023-11-28 21:20:42)

[前言]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品多篇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 篇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表现为以下方面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时代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传统型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文秘、教育、行政(文化宣传、各级政府)等部门,专业的设置较为宽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无法做到精确的定位,课程的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课程观念上,重语言文学轻文章。第二,在课程结构上,重学术轻实践。第三,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专业轻文化基础。

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要内容。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

学生专业不专,特色不突出,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不相适应,教师素质能力与人才培养定位不相适应等系列问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优化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探索出一种既能有效解决目前的各种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应用人才,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型人材,是指培养的人才比技能型应用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行政、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从事编辑评论、文秘及文化宣传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首要任务。

市场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在人文素养的教学中,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沟通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一)文学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课程设置也作相应的调整。

(二)语言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自己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更注重交际沟通能力。

(三)写作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

(四)实践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一是专业工作能力层,通过学期论文、课程论文和各类实习让学生掌握综合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层,通过课外职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清晰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面向社会、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说、能写、能办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立足于传统中文基础与现代实用中文基础的有机结合,立足于课堂的拓展和实践教学的深入展开,立足于立体开放型师资结构的建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的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是一种价值谱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的,需要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需要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己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它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与“高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能仅强调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动手能力,而更应该注重与人的素质相关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的强化,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自己的工作,但能否胜任或者是否有发展前景,则要看他的内功和修养。[1]

大学的类型、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复合型模式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也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从源头抓起,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来抓;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来适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并以此来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为了更快地适应这一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政府及时地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以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淡化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同时在人才使用上采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人才调配方式,这给大学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规格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理念的这些变化无疑对人才培养规格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2]

(一)当代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

随着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一种职业定终身的现象恐怕再也不会重新出现了。人才的培养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专才型”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上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在保证学习好本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视类似于讲演辩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节目主持、书法艺术、广告设计、篆刻剪纸、编辑采访等与本专业比较接近课程的开设与学习,也要重视其他跨类较大的学科如法律、经济、旅游、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要鼓励他们攻读第二学位。

(二)当代社会需要精通双语的高素质应用型汉语人才。

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深厚又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人才肯定倍受青睐,这就为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提出了开设类似于“双语教学”这方面课程的现实要求。

(三)当代社会需要富于创新精神的开拓型汉语人才。

当代社会需要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作为人文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种创新还包括对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重新认识,因为单一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视像和网络文化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跨类艺术的才能,它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还需要开拓文化的新局面。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博客教程”等方面课程的比重。

(四)当代社会需要文化底蕴深厚纯正的风范型汉语人才。

随着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必然需要一大批人文素养深厚、道德品质高尚的风范型人才来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逐渐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高校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市场需要,灵活地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内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时,必须有所改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经济、科学教育相配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谋生能力,又有人文素养,讲究责任与道德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高校能否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为社会提供大量学生和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判断一所高校是否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标志。加强高等院校办学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对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各级相关高校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注释:

[1]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8,(01).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4,(05).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一:应用性教学模式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二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的必要性

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是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基础。

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社会体制改革活动的进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

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是先文化课再专业课,最后才是实习课程。

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十分明显,三段课程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不利于增强汉语言文化的应用性。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口号。

但是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依然停留在表层,没有实施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相连接,推动汉语言文化应用性教学模式的发展。

1、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那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较广。

涉及到十余门课程,其中不乏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存在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将多种文学知识串联到一起,成为教师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水平,需首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以学生就业为指导,认真分析设计每一门课程内容,根据学生专业技能需要而精简或者侧重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2、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实践经验在学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践经验体现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上文提及,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活动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高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与知识应用的灵活能力,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制定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应用性教学水平。

3、设计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已经在教育活动中得到较好的普及。

正确运用情境教学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人格,开创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局面,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可执行性的教学情境,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情境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根据本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设计一些模拟场景,例如新闻采访,现场招聘等,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实现教学活动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三、总结

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活动方式不限于上文提到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或者学习兴趣所在,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应用性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增强教学模式的特殊性。

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构建和谐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三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属国民教育系列,国家承认学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针对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浅析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改革及实践。

关键词: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中也得到改善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新课改的重头戏,为切实落实新课改要求,相关教师要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一、改革思路

成人高等教学的专业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首先要把握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学习基础、教学经验的成年人,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培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员的能力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要进行整改,适当删除部分陈旧课程,增加适应新教学环境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等,教育技术和师范技能课程也要结合新课改要求,加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内容。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高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1]。

二、落实教学目标

(一)树立成人素质教育观念

成人高等教育不仅是对知识技能的'培训,也包含素质教育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高度重视教育理论的教学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注重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使高教性和师范性相统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技能培训体系,改革人才教学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适应性和一定的超前性。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培养具备先进教学思想、扎实教学技能、教育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学员。

(二)修改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明确划分,突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特色,扩大选修课比例。完善教学体系,加强理论教学、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提高核心专业课的教学效率。

(三)重订教学大纲

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成人教育特点,本着实用的原则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指导、理论依据,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作出明确规划。在制定过程中要从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出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特色[2]。

三、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一)教材选择

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选择应也实用、适用为主,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课程系列教材作为主要教材,积极引进获奖教材、推荐教材。也可以根据学院情况自编教材,自编教材要有侧重点,突出重点、难点,根据学院具体教学情况设定教材难度,让学生易于接受。

(二)课程建设

课程结构建设应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实际教学需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突出专业技能和专业特色,强化核心课程建设,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具备扎实的基础教育和特点突出的专业教育。

(三)狠抓教学重点

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重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应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比如毕业论文就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检验,学院应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从开题报告开始做好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学生的选题方向和毕业论文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真正提高知识技能的全面应用能力[3]。

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上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观点辩论等形式,让课堂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以布置写作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科研兴趣,设置相关课题,在课堂上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随时指导,提高学生的学术创作能力[4]。

五、教学管理改革实践

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的落实离不开教学管理改革。构建新的教学管理体系要符合成人高教学院特点,切实为教学改革服务。对岗位工作进行细化,规范岗位职责,合理调配资源,充实管理过程,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对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确保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同时避免权力泛化、影响正常教学活动。

六、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要做到合理搭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吸收应届、往届毕业生,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重视老年、中年教育者的丰富教学经验,把成功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全面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和有效落实。

结语:

成人高教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等方面全面着手,让陈旧的教学体制焕发出新的教育光芒,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龚森。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xx)[D].福建师范大学,20xx.

[2]蒋菲。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3]崔铭香。我国成人高教“普教化”问题的反思与改革[D].曲阜师范大学,20xx.

[4]钟富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xx.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四

《白鹿原》中人物悲剧比较分析

摘 要:《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在新时期长篇小说领域见长的文学作品。其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灵与肉的冲突。众多生命在传统礼教文化的压抑下的人性扭曲、痛苦与毁灭,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显示出巨大的悲剧精神,本文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悲剧

一、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悲剧比较——封建卫道士封建伪道士之间的悲剧;悲剧

二、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盲目革命者与清醒革命者之间的悲剧;悲剧

三、田小娥与鹿冷氏的悲剧比较——主动反抗者与被动适应者之间的悲剧。

关键词:人物悲剧

白鹿原

命运

悲剧

一、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悲剧比较——封建卫道士封建伪道士之间悲剧

在白鹿原这块传统文化丰厚的沃土上跃着一位族长——白嘉轩。他是作品中塑造的最成功,最丰厚,最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但是,历史把沉重的文化内容沉淀在白嘉轩这个人物身上,沉重的历史负累化为他痛苦的一生。他是一个勇敢而又怯弱者;又是一个仁义而又残酷者,是一个崇高而又虚伪的矛盾悲剧结合体。黑格尔称:“谁如果要求一切事物都不带有对立面的统一,那种矛盾,谁就是要求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不应该存在,因为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灵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①他宽厚仁慈、不计前嫌,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个性魅力。他的为人,他的处事无不散发着传统人格的魅力。在白嘉轩心目中,他想建立一个所谓的和谐社会,即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礼教仁义的道德来维持这个社会的安定。但是这个和谐乌托邦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证明)。因此,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必然使白嘉轩的生命历程中充满矛盾和悲剧。②矛盾的爆发使他一次又一次陷入痛苦的绝境,这些灾难使这个坚强的生命体不断的受到打击,以至几乎失去生活的勇气,但是白嘉轩依然痛苦的活在白鹿原上。总之,白嘉轩这个封建卫道士,就是想以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封建礼教武装自己,并以此来实现他在白鹿原的统治。然而几千年传统封建文化秩序一贯制的时代已经结束,传统文化的天空已经开始坍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等),他妄想做这历史激流中一隅顽石,于是他被冲垮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了。

鹿子霖是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代表,他同样上一家之长,同样受到了封建文化的毒害。但是,与白嘉轩坚决维护不同,他对待封建文化的态度不是那么的坚决,而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道士。一方面他也和白嘉轩一样主持正义公道,维护仁义白鹿原的美誉;另一方面,他又干的尽是些见不的人的勾当。③不过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描写的这一个人虽然敲榨剥削乡民,私饱中囊嗜私舞弊,但他们在人格上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其重义轻利的闪光点。修建祠堂、办学校,首先支持两个孩子到城里上学,鹿子霖不但表现出他非常的组织才能,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英明和大度,他同样是白鹿原上受人尊敬的乡约。这就是在中国悲剧中,“恶”的势力往往以“伪善”的正义面孔出现,这就必然地在行动上不可能剑拔弩张,反倒是温情脉脉或道貌岸然。”④ 《白鹿原》中,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一直贯穿全书的始终,这样一对正义与邪恶的矛盾对立体,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又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为自己的儿女而痛苦,鹿兆鹏的拒婚,参加共产党;白孝文的堕落,白玲的叛逆,使这两位家长在精神上都受到巨大的打击,正是因为他们子女的反叛,使他们在白鹿原上演绎着悲剧的人生。当然这只是从表面上来看,从深层次分析,白嘉轩的悲剧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盲目信仰与残酷执行而鹿子霖的悲剧源于一种非理性文化。所以作者把白嘉轩的道德人格与鹿子霖的功利人格对照着写,目的是在思考为什么作为正义和邪恶的双方在社会的大动荡时期经历着同样的悲剧。但是,在一个制度和思想到了末路的时候,他们的这两种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都要受到打击和毁灭的,都要经历悲剧的人生。悲剧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和毁灭。就个人来讲,他的牺牲是无辜的,但是就整个世界来看,却是罪有应得,足以伸张“永恒正义”的。

悲剧

二、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盲目革命者与清醒革命者之间的悲剧

黑娃可以说是《白鹿原》中人生起伏最大而又最令人惋惜的悲剧人物。他一生集土匪、国、共、儒家信徒等等身份于一身,从不安分的雇农到农协运领袖到红军战士到聚众山林的土匪二头目,国民党保安团营长,共产党副县长,新政权的死囚被处决。走完了他悲剧性的人生历程。

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勤劳、质朴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却与父亲鹿三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从小倔强、执着、反叛、生性好动而不安分守己。这一切,就决定了他必然与白鹿原上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宗法社会格格不入,并且不断发生摩擦、碰撞,以至最后走向反抗。他参加“风搅雪”式的农民运动,遥遥地与他企求美好生活与向往平等自由的心理目标相联系。大革命浪潮席卷而来,黑娃本性中受压抑的能量找到了渲泻的突破口,他把婚姻上的反叛和政治的、阶级的反抗不良觉地结合起来,怀着对富人和祠堂的憎恨,投身大革命,打土豪、办农协,砸宗祠里的石碑。然而,可悲的是,他虽然在毁族规、砸招牌,却一点也有跳出宗法文化的樊篱,有革命的果敢性但缺乏革命的目的性,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思索造成自己不平等地位的社会根源以及革命的意义,只简单地把革命理解为铡人和毁乡约砸石碑。这种缺乏理性的盲目做法,不可能带给他理想中的结果,最后只有落荒而逃。

然而,在黑娃的命运中还存在着更大的悲剧性。在白鹿原,作为反抗者的黑娃一方面想逃出白鹿原那个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环境却又逃不出而被它牢牢的束缚在原上;另一方面他又想容入那个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环境而白鹿原又容不下他而把他拒之原外。这就是中国传统宗法文化在白鹿原上巨大的力量的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荡生活,既增加了他的仿徨与苦闷,也消磨了他的人生意志。受降招安后的黑娃似乎热衷于什么,又在己方,不在明处而在暗处。这一切都表明这个盲目反抗者在没有先进思想指导下矛盾的悲剧人生。

可以看出,由于缺乏丰厚的知识与理性作为个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支撑,黑娃的反抗还只是在外在力量的影响下才发生的,还属于一种自发的反抗,因而这种反抗的动机也是盲目的,反抗力量也是有限的。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缺乏先进思想的作为行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他本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也使他无法摆脱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思想的影响。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反抗是要失败的,他的人生也会成为悲惨的。

作为“五四”新文化影响下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确切的说应该是叛逆的女性形象白灵的反抗就是已经上升到自觉阶段的反抗。与黑娃的反抗相比,白灵接受了新式教育,主动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具有了先进思想的指导,具有了更加坚决的反抗精神和更多的同仁志士,因而她是最坚定的反抗者,最彻底的革命者。但是就是这样她也没逃脱悲剧的命运。她对事业非常执著坚定,在革命工作中白灵显示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特别是在地下工作的时候,在白色恐怖之下,毅然承担了许多情报的接送工作。在自己的同伴一个又一个被扔进城市的某一处枯井的时候,她没有退缩,没有背叛,反而更加勇敢更加坚定。但是这样给她带来许多痛苦。首先是与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反目,接着是与兆海爱情的破灭,再就是革命运动的失败,被迫转移,身怀六甲却要四处逃难,有家不能归,过着流浪的生活,到最后到了根据地,以自己最大的热情的才华给根据地带来欢乐和笑容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光明的前途,不是理想的实现,而是被自己的同志活埋。她的死是令人悲痛的,一切的言语都无法形容这种悲痛,这与鲁迅先生所写的《药》里面的夏瑜相比,两者惊人的相似。夏瑜作为先觉者,却死在不觉醒的同胞面前,然后还遭人诬蔑和嘲弄。白灵的死再次说明了在社会革命的过程中的残酷和巨大的牺牲。白灵死亡的悲剧原因是很值得深思的,甚至她的死亡悲剧比鹿兆鹏媳妇、田小娥的死亡更令人深思。

总之,在白鹿原上,不管是仁义者还上邪恶者,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不管是坚定勇敢者还上犹豫怯弱者,不管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避世的都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我们再一次看到《白鹿原》这部厚重的历史题载小说,反映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社会前进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的描写,把中国传统文化在走近它末路的时期,依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也使人们看到,要改变一个落后的社会的艰难和代价。使读者再一次从中领略到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种种压抑与迫害,这无疑是现代文学史上对悲剧精神的一次深刻的体验,它把痛苦和挣扎展示给每一位读者,揭示出他们的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这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仅以浅陋之笔,抒个人之见,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作品,以发现它更丰富伟大之处。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②、⑥陈忠实。《白鹿原》

③、④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

⑤奥尼尔。《论悲剧》见《美国作家论文学》

参考书目: [1]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华文出版社 [4]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

[5]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6]易新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傅其山。《西方文论》中国文艺出版社

[8]张亚斌。 生命的苦难与悲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9]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楼昔勇。《美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易新鼎。《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五

摘要:大学课程教学已经逐渐朝着有效教育的方向发展,教师们都在试图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虽然不是技术操作类的应用性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同样可以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其主要包含在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并完成习题中掌握知识、在扩展讨论中学会思考、在写作汇报中锻炼综合能力、在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与扎实的实践与考核中得到保障等等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环节,这些环节如果做到实处,就能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化甚至高效化。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识记;应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不是技能应用型专业,所开课程所学知识不是生产、操作类技术性课程与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总该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在学到有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还能提高思考与运用的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具有其自身的应用性[1],教学中本当重视其实践效果。理论性课程的教学也只有加强其实践的环节,才能达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最佳效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能力,理论性课程的教学一要让学生学到理论的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二要让学生学会判断这些理论是否合理正确并能论述其原委,三要让学生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现象或进行实践。理论性课程的教学的目标一解决的是学到知识的问题,目标二解决的是批判性思考的问题,目标三解决的是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的问题。三者当中,学到知识是基础,学会思考是关键和核心,学会应用是目的。思考其实已经介入应用的范畴,虽然是一种意识层次、精神层次的范畴,但它恰恰是理论性专业和课程本身的应用性所在。[1]理论的教学必以思考和应用为目的,只学到了有什么而不会判断不会评价,当然就不会应用,不会思考不会应用的教学是没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的教学。探讨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其实是探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实现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所以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就是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学到理论、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的问题。笔者试图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在完成习题中掌握知识

一门课程的内容包含哪些概念、哪些范畴,怎么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的观点、代表人物在该学科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这些是学生学习该课程时必须掌握的知识,属于识记的范围。这部分内容的最佳学习方法就是学生自学,并完成有针对性的练习。自学即自己学习教材、参考资料,完成习题,完成习题即自学完教材、参考资料后,自己做完每章节配套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老师上课的时候再一一加以检验,由此达到学生在自学中掌握基本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的目的与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基本上都是理论课程,文学史、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学等,无一不是基础理论性课程。要说它们的应用性就只能是课程本身内容的理解、批评、辨析和运用的应用性,不可能有如工科课程所对应的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性。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即是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获得知识、锻炼并习得能力。获得知识往往是边学边完成习题的方式较为有效。比如文学史课程之中国古典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的起源、分期、各期有些什么具体文体、各文体有哪些代表作家、各代表作家的特色和成就有哪些、各期文学的大体特点是什么、各期与各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哪儿、各家与各家的联系和区别在哪儿……[2]这些是学古典文学史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只有将这些牢牢地刻在脑子里,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同样的,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的学习也是如此。又如文学理论课程,中外文学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各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流派、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前后阶段流派代表人物之间的继承发展与革新创造等[3],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和理论,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辨析和研究。又如写作学中关于写作主体的建构理论、写作过程的思维理论、写作行文的操作理论与策略理论以及文本规范理论等,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与理论,只有把这些知识和理论深刻在脑子里,才能进一步思考、辨析理论的正确合理与否,才能进一步指导写作实践。再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关于汉语的语音、语法、句法、发展演变等方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基本的知识与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理论,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辨析、研究,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语言表达、写作实践。所有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获得都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学得最为有效。它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并下发给学生在预习自学时必须完成的习题,在预习自学中有针对性地掌握会的,存疑不会的,在课堂上老师的检测、反馈中巩固会的,解决不会的。

二、在扩展讨论中学会思考

学生在自学教材和参考材料的时候,在自己完成习题的时候,总会碰上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会产生一些疑问,因此需要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把自己的疑问写下来,到课上或网上教学互动平台上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跟老师或同学或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即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辨析、判断能力。学生自学的时候把不懂和疑问写下来,则又训练了学生的辨析、思考和表达能力,要辨析清楚自己理解了的是什么才能思考清楚不理解的疑问的是什么问题,思考、辨析清楚了已经理解和没有理解的问题并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不是简单的事,这个过程如果实实在在地做了,对训练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写作表达是非常有效的。所有这一切又都是在学生的自我实践中完成,所以可以说是文科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自学时会因理解能力、自学能力的高低而导致发现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的差异,所以讨论交流环节,老师作为主导也得设计、布置一些讨论的话题、课题或项目给学生在自学时加以准备,这样才能对所学章节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收到更加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老师的设计话题、课题或项目及其思考、准备的要求都可跟知识掌握类习题一起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习某一章节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要完成的任务,能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文学史自学预习中,可能会遇到对某些作家的作品读不懂更不能归纳概括其风格特色的问题,也可能会遇到无法辨析流派、作家间区别、联系的问题,还会遇到张冠李戴、记忆混乱的问题,这些就需要老师在设计的课前预习自学题目中提醒、引导学生碰到此类问题时如何解决,或如何带着这些疑问和难题到课堂上来或网上互动平台来交流讨论解答。又如自学预习文学理论课程时,会碰到弄不明白模仿、反映、再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结构、解构、后结构、现代、后现代、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诗言之、诗缘情、物感、原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等概念和理论的含义及其相关与区别的问题,尤其是无法将这些理论与作品分析的已有结论联系起来的难题;在自学预习写作学课程时,会遇到辨析不清赋形思维、路径思维、策略思维、文本思维等理论的内涵与作品中的实际体现、写作中实际运用如何等难题;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自学预习中会碰到不明白音位、音素、音节、仄声、入声等概念与实际体现的问题。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自学中不只需要识记的能力,更需要学习者的思考、理解、分析、综合、联想能力,因此需要老师在设计的预习题目或指导手册中有提示有引导,这样学生便能在自学预习时检验自己的预习自学效果,带着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疑问来课堂或互动平台交流讨论,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加深对已理解问题的印象,也加深对未理解问题的印象,在交流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

三、在写作汇报中锻炼应用

人类发展到当下的时代,已经进入一个几乎“全民写作”的时代,写作成为人们最好的交流、沟通、推销自我、健康心灵、疏导情感、表述革新、传达创意的最佳方式,也成为学习的最佳方式,人们越来越认识并实践着“学习通过写作”“生存通过写作”“发展通过写作”的理念与思想。[4]通过写作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美国的小学教育就常常让很小的孩子们到图书馆查资料、写报告,即是“通过写作学习”教学方式的极好经验。所以通过写作学习可以说是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最高阶段,也是其最见成效的方式。学生在前面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讨论、交流、释疑、拓展的基础上,在某一章节内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最有体会或最想弄明白的问题写一篇研究文章,或者对某一章节的全部内容写一个带有自己心得体会、梳理概括的学习报告,当然是训练学生廓清知识和观点、理顺思考、分析材料、理性辨析、清楚准确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写作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没有人能代替他人写出自己内心真正的学习感受、思路的,只有学生自己的写作才是他真正的学习实践过程。而写作中包含的廓清知识、理清观点、查找资料、加工整理、概括凝炼、构思运作等都是学习者本人的实践活动,在学习者这些丝丝入扣、环环不离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其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比如让学生学完《诗经》的时候,写一篇关于《诗经》的小论文,学完《毛诗序》的时候,写一篇关于诗的功用或价值的文章,学完写作主体心理动力建构章节时写一篇关于某个作家的写作兴趣、写作意志培养与提升的习作……如果每一章节都有相应的研究性小课题和要求,并让学生选择或自拟课题去查阅资料、分析整理、书写成文,学生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会得到更加深广、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思辨、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与提升。无论是识记知识,还是学会思辨学会分析与综合,还是学会写作,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在学生的自学实践中实现的,其方式大大不同于传统课堂上老师一言堂式的讲授,效果也会大大高于传统的讲授式。

四、在精心充分的设计和扎实的实践与考核中得到保障

好的设想与方式需要扎实的执行和操作才能见出成效,好的设想与方式一入实践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与阻力,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的如各科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在课堂上要完成对每个学生的检验、讨论、交流、汇报、评讲、考核等,基本上做不到。主观的,如果课堂上做不到检验、讨论、交流、汇报、评讲,就难以约束学生自觉地按要求完成自学、完成整理、完成写作。因此,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准备、严格监督与考核是课程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老师需要准备一整套涵盖各章节知识点的习题集,需要准备一整套涵盖各章节重难点问题的自学引导思路,需要准备各章节的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小课题,需要准备有质量的针对性强的短小的浅显易懂的各章节的参考资料并配合教材相应章节下发给学生自学阅读。老师可以将知识识记题的检查考核放在课前完成,将学生存疑的讨论放在网络互动平台完成,写作及对写作成品即文本的评阅也放在课下完成,课上主要讲授和讨论一些共性的或都被学生疏忽又必须掌握的内容,汇报、评讲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观点,至于各人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在文本批注中在互动平台交流中反馈给学生。老师可以将个人全部检查与考核及分组个别轮流汇报、讨论发言检查与考核结合起来。比如知识识记类考核、互动平台讨论回馈、文章评阅及反馈必须是全部的,但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汇报发言则可以是分组代表、代表轮流式。在知识识记类考核和文章评阅工作中,也可采用分组互查互评、老师统一把关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互查互评中实现交流与启发。甚至还可以以几章精学(知识识记、思考讨论、写作综合提高三环节环环从严、扎实实践)几章粗学(知识识记从严、思考讨论、写作综合从简)、两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十几章的课程,扎扎实实从严过程从高要求的教学五章左右,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写作能力就都训练出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分析综合习惯、写作习惯也就培养和训练成了。再加上各门课程都采用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话,学生受到的训练和培养,其见效会更快更强!归纳起来,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阅读、梳理、识记,让学生提问、思考、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写作、辨析、分析、思考、研究、表达,既学到有什么是什么怎么来的,又学会分辨对错是非合理与否,还学会运用、研究和创新。这是一个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实现最佳的过程,老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检验者而存在,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构成了主要的教学活动,这是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核心内涵。

注释:

[1]李承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解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xx年,第7期。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版。

[4]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版。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 篇六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前提下,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学生才情培养的同时,对现代汉语言文学学习进入信息化发展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策略性探讨。

关键词: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才情培养

引言

无论是时代还是语言艺术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方式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显得不堪一击。如何基于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将教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教学进步,提升学生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现代汉语言作为语言类学科,更需要与技术和谐,与时代共同进步,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与时俱进的学生。

1、信息化对于学科的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相应的教育改革措施也相继出台。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可谓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理念发展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必然。

1.1教育教学事业本身的需求

现代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语言艺术类学科,是对语言进一步深入探究,将语言艺术转化为良好口语或编辑写作能力的学科。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将该学科局限于理念性的语言艺术学习,极大阻碍了学科特性的发挥和对于人才的基本能培养,不能满足教育教学事业本身对该学科的基本要求。而与信息化的结合,是在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挥专业特性,保障专业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身的才情培养,实现学科人才塑造与培养的基本目的。

1.2社会进步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国经济已从快速发展放慢步伐,转向全面建设城乡一体化,并兼具对各行各业的助力与发展。因此,目前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实际供给人才及人才现状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单单就现代汉语言文学而言,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信息化的社会难以同步接轨,还需进入社会进一步学习与打磨,但学生才情的培养易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被消磨,不利于人才的运用。与信息化的社会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早了解社会与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迈入社会或继续深造。

1.3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与才情培养基本要求

教育教学事业一直是我国着重发展的重要事业,一个国家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国民素质有着直接且必然的联系,除了对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外,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有充分体现[1]。比如对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能力就体现在学生接受教育后的才情表现,在与信息化的社会发展与教学手段的结合下,能够更好地发挥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能力,满足才情培养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满足社会要求。

2、现阶段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发展迅猛,但是很多信息化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未弥补,而传统教育又是首次与信息化结合,难免在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2.1双方之间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存在的最突出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代汉语言文学对于自身、对于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之间对彼此与自身认知的不到位。首先是基于现代汉语言文学自身,一是很多院校没有正确地将现代汉语言文学与现代汉语言教育明确区分,前者更偏向理论性质,后者则趋向应用性质,虽然两者都兼备现代汉语言的学习,但是发展的方向不同,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也不相同[2]。二是在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上,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学派真正坚守的人已经不多,新的阅读方式与写作模式的出现,冲击着文坛,也冲击着老一辈文学思想。如何转型发展是现代汉语言文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其次是两者对于彼此的认知问题,高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业型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信息化的针对性教育教学本身的广泛性产生了冲突。如何培养学生才情,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兼具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与此同时,现代汉语言文学对于很多高校而言,都是一门开设较早,已经形成系统理论化的学习系统的学科,而与信息化的结合,是应当基于学科实际基础上开展的,这就需要学科与信息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磨合时间。

2.2社会需求与学生才情培养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学科本身虽然有意对学生的才情进行进一步培养,但是就业的压力促使很多学生更加偏向对于实践化操作,导致专业对学生才情的培养教学愈发难以开展[3]。

3、信息化发展与才情培养的策略分析

基于已经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信息化发展的社会迫切性及学科本身面临的教学问题,对于解决策略的探究是必然的。通过现状分析,要从根本上完善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与学生才情培养的同步进行,需要从教育体系、教师专业素养与相关制度改革三个方面来进行。

3.1教育体系的完善与信息化发展的结合

教育体系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与信息化的结合也应当由内到外,由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改革开始。同时,对教育体系的完善也是基于当下时代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必然变化。既要具备对学生才情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又要具备对学生专业性素质的提升,这是在现有教学基础上,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诉求。因此,相关的教学高校在开展该学科时,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加设如网络信息技术一类的学科,先帮助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接轨,再根据学生个人的需求,加设如偏向应用类或学术理论类的学科,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时满足学科本身的复合型。

3.2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的才情培养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的指向灯。除了院校应当组织相关的教育教学培训外,教师自己也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扩展自身的知识面,积极应用各类信息化教学设备,尝试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身能力,还能够与大环境下的信息化产生良好的互动,增强学科与信息化之间的联系。

3.3对于信息化管理手段增强

互联网技术是近几年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成果,其与教育教学事业的融合目前还处于互相探索的阶段。两者的有效融合需要彼此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但是融合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信息化固然能为现代汉语言文学带来益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因此,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将课程、教学平台、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最大限度地放宽,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时间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发散思维,就文学层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网络信息化方面,则需要对教育教学事业进行深入了解,寻求最合适的融合方式,形成良好的信息化与教学之间的互动,进而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共同融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学形式的融合[4]。

3.4信息化发展对于学生才情培养带来的影响与思考

以文学作品为例,信息化的发展使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再如同以前一样捧着一本书反复阅读,电子化的读书设备等各种信息技术带来的产物使阅读文学作品成为流于形式的一种做法。人们很难像以前一样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体会其中的文学内涵,这非常不利于对学生才情的培养。与此同时,传统的教育形式与考核标准,也侧面压抑了学生自由化思维的步伐。现代汉语言文学不应是学生寻求就业的解决路径,而应侧重于对教学能力与学生才情的激发,为文学艺术输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教育形式还是在教育考核方式上,都不应拘泥于传统形式,两者之间既存在必然性,又互相存在矛盾与冲突。如何将信息化发展与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效结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

4、结束语

现代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独立且具有独特语言艺术魅力的学科,通过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于学科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更是对于学生才情培养、文学艺术领域人才打造的一个重要渠道。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事业的融合是基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两者之间如何融合、共同发展,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则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赵曙光。探讨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的培养[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0):57~58.

[2]李霞。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探析[J].神州,2014(12):101~102.

[3]李晶晶。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153~156.

[4]刘建平。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与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6(2):81~82.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152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品多篇.doc》
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