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寄语】小城镇建设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篇一
摘要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合理土地
Abstract
Thesmalltownoccupiespredominancepositioninthevillagethedevelopment,developingsmalltowntoturnconstructionandindustrializeprogresstothevillagecityofthepushourcountry,speedvillagesurplusthelaborforcetransfer,resolvingtoappearinthevillagedevelopmentofthepollutionoftheenvironment,wasteofresources,farmlandconstruction’setc.’sproblemhaveaggressivemeaning.
Keywords:Thesmalltownconstructiondevelopsareasonableland
引言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二)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
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场所和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小城镇的农产品加工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加工企业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为工业,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一方面,可以把农村的农副产品收集起来运往城市消费,还可能把工业用农产品原料收集起来送往城市;另一方面,农村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等也要通过小城镇进行中转和销售。
二、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建设用地剧增耕地锐减
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以原来的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零散分布于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分布带来了三方面不良影响:一是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难以转移到城镇,使得我国小城镇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格局;二是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协作,集聚效益不明显;三是农村兼营现象普遍,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二)小城镇新建继续占地,废弃旧小城镇搁荒
因为小城镇的规划而要求的迁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新的小城镇建设继续扩大占地,另一方面旧小城镇又没及时复垦利用。事实上,这些土地即使被复垦利用,也需逐步恢复提高到可以生产的长期过程,从而直接和间接造成农业用地的减少。
(四)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是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周围土地首先被占用。这一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是经长期耕种的良田,多为菜地,单产水平均很高。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全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居民点小且散乱,缩减迁并困难
我国的村镇尤其是自然村落,绝大多数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布局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零乱。受当地经济水平和乡民恋土思想深厚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低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的缩减迁并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六)吃饭与建设难以平衡
因受经济利益差异的驱动,各地都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第二三产业上,而放松甚至轻视农业生产。因此在具体落实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时,普遍产生担心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想法,自己不原意多承担任务,总想把任务推让给其他市、县、乡、村,个别地方甚至“牺牲农业搞工业,吃饭靠买粮”,对耕地保护不够重视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编写规划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适
度超前,为小城镇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留有余地。规划修订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群众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加大对规划执行的群众监督力度。
(二)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0.25公顷)的47。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70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地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
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行了以改变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为有偿有期限有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小城镇土地使用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在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一大方向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制度引向深入,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在土地出让的基础上,增加有偿用地方式,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
对土地利用方式,实行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即以土地利用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土地利用分区等为依据,鼓励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符合规划所确定的用途转变;禁止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向转变。
(三)加强规划管理
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
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为了主动、积极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需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保证规划始终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构,包括:上级政府对所审批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同级人大的监督机制;规划报批前公开展览制度和重要地区的规划实行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另外,为了加强规划管理,还应充实规划机/!/构人员和增拨规划管理经费。
结束语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高举这面旗帜,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建设与吃饭、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是搞好节约用地工作的前提。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标准,不以超前为借口,盲目扩大规模,搞不切合实际的“大规划”。认真抓好退宅还田工作,避免双重占地。要把控制小城镇建设用地作为重点来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对于那些过于分散的村落,要探索在群众自愿的条件下适当进行迁村并点的工作,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启林,中国现代城市土地利用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篇二
论文关键词:民族乡城镇化建设**县
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政治形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散杂居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小城镇是民族乡城镇化的途径,也是民族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族乡的小城镇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民族乡小城镇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民族乡自身不具备建制为镇的条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民族镇的法律地位等。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民族乡的小城镇建设问题显得更加尖锐和现实。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诸如赋予民族镇以民族乡同等的法律地位等有效措施,加快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只有如此,民族乡才能顺利实现城镇化,保障众多民族乡的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而顺利实现现代化。
位于**省西南部**县,西邻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邻凉山彝族自治州,有汉、彝、藏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民老师曾说过:**县处于“藏彝走廊”的结合部,藏族文化与彝族文化等民族文化像**的自然资源一样丰富。”因此,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县辖1镇、1个街道办事处、15个乡(其中10个民族乡),分别是:安顺彝族乡、先锋藏族乡、蟹螺藏族乡、回隆彝族乡、擦罗彝族乡、栗子坪彝族乡、新民藏族彝族乡、挖角彝族藏族乡、田湾彝族乡、草科藏族乡。
近年来,随着**县经济的迅猛发展,部分民族乡的城镇化建设已出具规模,有的已经达到或超过建镇的标准。如安顺彝族乡,该民族乡作为革命纪念和历史、文化名镇的安顺场,山川秀美,土地肥沃,不仅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它又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商贸流通为主的城镇;地处**县的咽喉要道,商贸活动十分活跃,是数乡的商贸中心和物质集散地;安顺场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一百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拥有众多名胜古迹,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加之良好的旅游区位,使安顺场成为**西部旅游环线上的一个重要旅游基地,每年到这里来参观旅游、缅怀红军精神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加之,近年来因为**县开发水电资源,众多移民搬迁于此,久而久之,安顺彝族乡的人口飞速增长,场镇也越建越大,俨然一个小县城。民族乡的建制已经与当前安顺彝族乡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称。在**县十个民族乡之中,还有诸如:回隆彝族乡、先锋藏族乡、新民藏族彝族乡、挖角彝族藏族乡等民族乡也遇见了同样的问题,这也我国现在一千多个民族乡在城镇化建设道路上面临的难题。作为全国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数以千计的民族乡没有基本建立小城镇(截至2002年底,我国共有1248个民族乡,包括59个民族镇),那么我国的城市化是不完整的。制约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民族乡小城镇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作为国家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一项措施,体现了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关怀和重视,民族乡小城镇建设工作不仅有利于民族乡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然而长久以来,国家给予民族乡的优惠政策始终难以实施;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难以对民族乡给以大力扶持;认为民族乡的城镇化建设无关大局等。
2.民族乡薄弱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是严重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内在原因。民族乡大都分布在边远、山高、贫困的地方,加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缓慢。
主要表现在:第一,民族乡相当部分群众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县的田湾彝族乡、擦罗彝族乡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就比较贫困,相当部分的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第二,生活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极为不便,为数不少的民族乡内的一部分群众甚至缺乏起码的生存条件。如**县的田湾彝族乡,由于该乡境内大山居多,大多数彝族群众生活在2000米左右的高山上,不通公路,交通闭塞,生活极为不便。第三,部分民族乡经济底子薄,财政基础差。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如果没有解决民族乡近千万少数民族的脱贫致富问题,就不能说中国已经真正实现了小康社会,更无从谈起实现现代化。目前大部分民族乡还没有达到建制为镇的标准和条件,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县的十个民族乡,有部分已达到了建镇的标准,其余的大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还相对落后,面对**县民族乡城镇化建设的不平衡。对此,笔者认为,针对存在的问题,民族乡和其所有上级国家机关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民族乡自身要加快发展步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族镇以相应的法律地位,大力发展民族镇。
1.重视民族乡小城镇建设工作,民族乡城镇化建设工作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族乡和国家上级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落实。在大力发展城市化的今天,民族乡小城镇建设不仅事关民族乡千万少数民族群众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乃至实现现代化。根据民族乡发展的实际,当前部分民族乡不可能自己解决城镇化问题,对此,国家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对民族乡小城镇建设工作给以强有力的扶持和帮助,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抓住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努力推进民族乡小城镇的发展
2.民族乡要加快发展步伐,就民族乡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民族乡至少目前尚未具备建镇的条件,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硬件设施,与镇尚有不小差距。因此,民族乡自身要加快发展步伐,在外力的推动下,民族乡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不断创造建镇的条件。只有内外结合,才能推进民族乡小城镇的发展。国家2005年提出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因此,**的民族乡务必结合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小城镇。:
3.应赋予民族镇与民族乡同等的法律地位民族镇法律地位不明确,是民族乡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民族乡要发展小城镇,宪法、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等相关法律必须赋予民族镇以民族乡同等的法律地位。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三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城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44-02
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成果显著。与此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要缩小差距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地理条件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与苏南和浙江沿海一带的小城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能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1.1 城镇建设不能科学规划布局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在小城镇建设的前期,缺乏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形成雏形后,进行城镇规划,但又难执行。
1.1.1 缺乏整体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上存在自由主义。小城镇发展的内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外因是交通的发展。在陆路不发达的时期,小城镇的发展依从水路。随着陆路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公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由于缺乏财力,小城镇的建设都是依赖上级政府所建设的公路。为了拉动土地经济,乡(镇)政府率先在公路边建起办公大楼,不惜借债,不惜改变南北采光方向。政府率先到路边发展,政府的下属单位也要求沿公路发展,造成这些小城镇的地图是长带形的。政府机关办公楼、工厂、学校、商店、居户等,都沿着公路发展。这样的建设谈不上超前意识,更谈不上科学布局。小城镇建设之初,感觉街道还比较宽敝,但3~5年后,随着人口、车辆、店外店、摊外摊的增加,人流与车流交织在一起,小城镇成了阻塞交通的瓶颈。上级交通管理部门为了解决小城镇的交通瓶颈,总以改道为措施。然而,当公路的路线改变后,小城镇的地图也随之改变。乡(镇)政府的办公大楼要动迁,其下属单位也要紧跟着政府大楼动迁。
1.1.2 小城镇建设难以按照规划执行。由于规划管理缺乏权威性、严肃性,规划方案常常随着主要领导人更替和注意力转移而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对规划权威性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晰。且在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办企业,不惜破坏自然景观;为了办企业,不惜破坏湖畔、湖面,建设宾馆饭店,任其污水流入湖内。二是为了突出“亮点”,不顾交通安全隐患,在交通的三叉路口,建起小游乐场,导致交通不畅。三是为了超额完成财政收入指标,将黄金地块拍卖。由于规划没有权威性,导致小城镇无规划的建设,布局不合理,城镇公共基础建设分散杂乱,工商、税务、公安、司法、学校等职能部门不集中,城镇功能区域不完善。由于规划没有综合意识,建设随意性很大,重复破坏现象严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2 环境治理落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环境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乱占道。一些店主觉得店铺面积小,千方百计地侵占街道搭棚,形成“店外店”;不能搭棚者就将商品摆在路边,形成“店外摊”;另外,一些居民也将杂物乱堆乱放于街道。二是乱停车。货运汽车、客运汽车、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三是乱丢乱扔垃圾。垃圾乱丢、乱扔现象严重,居民环保意识差,相关部门管理不善。四是乱贴乱放广告。小广告乱贴、乱放。五是乱养小动物。家禽散养,四处横行,排泄物污染环境。六是乱拉线。照明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晾衣线等随意乱拉,极不规范。
1.3 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财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短期行为突出。街道是依赖上级政府所建的公路,投资改造少,街道狭窄,交通不畅,路面不平,环保设施不健全,甚至没有下水道。缺少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县城以下的城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场设备设施。“三场”(广场、停车场、运动场)不全,甚至没有。
1.4 规划建设生态意识不强,缺乏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
城区内绿地严重不足,缺乏绿化设施。楼房密度太大,遮光现象严重。由于生态意识不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在任务的压力下,常引进一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常不到位。
2 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为解决农村一系列的现实矛盾指明的方向: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把一般乡镇建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型小城镇,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平台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火车头”。
2.1 提高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意识,规范规划的修编和实施
2.1.1 提高县(市)、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的认识。组织县(市)、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科学发展观,让他们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增强他们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和执行规划的观念,摆正政绩与发展、政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2 推进小城镇规划和修编科学化、民主化。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管理的依据、经营的纲领,对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布局、规模和功能定位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小城镇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1-2]。规划建设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一是变依赖公路为依托公路。区分街道与公路,消除小城镇的交通瓶颈,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即使是把公路作为一条街道,也要拉开宽度;规划要留出停车场,保证交通畅通。国道和省道要与街道绝对分开。设10~20 m宽的绿化带分隔,减少事故和对沿路两侧的噪声、尾气和粉尘污染。二是小城镇规划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改变过去沿路一条街长带型的公路城镇,明确划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要严格分开,中间设立生态隔离区和绿化缓冲带。合理规划布局建筑密度,控制容积率。三是树立“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观念。在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方面,要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不顾环保而引进污染环境的企业。对于所有引进的企业,都要坚持生产设施建设和环保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同步验收,防止若干年后这些企业被迫再转移[3]。四是保证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坚决执行城市规划规定,旧区改造绿地率不低于25%,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0%。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要合理用地,科学投资,搞好绿化,即使现在条件不具备,也要在规划上定好位置,预留出足够绿化用地。五是留有足够数量的活动和运动空间。除广场外,还要有运动场地,以及休闲、娱乐、交流、演出场地,提高城镇文化品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各种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六是保护好文物和名胜古迹。七是在规划新城区的同时,更要规划老城区的改造。八是小城镇规划初步方案或规划修编初稿要公布于众,让更多的本土专家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要通过同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修改,最后通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定稿。县(市)城中心镇规划要通过全县(市)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定稿。
2.1.3 维护规划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加强规划的监督管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加强规划管理和执法。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对规划的实施管理一定要严格,对不遵守规划的建设行为一定要认真查处。小城镇规划的实施,要接受上级规划部门的监督,县(市)城中心镇要接受地(市)规划部门的监督,乡镇小城镇建设实施要接受县(市)规划部门的监督,要接受群众、政协和人大的监督。在实施过程中,若需要修改,一定要按程序进行审查和审批,要通过人大讨论通过,并接受其监督。
2.2 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2.2.1 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就是要投入资金。垃圾处理要有转运、消化的渠道。污水净化要有流出渠道和净化的场所。车辆不能乱停,要有停车场地。
2.2.2 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是要让“保持环境美”深入每个居民的灵魂深处,提高居民文明的思想境界。一是制定乡(镇)规民约和社区居民民约。让居民自己讨论并约定,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二是建立专人管理机制和专人监督机制。公共场所卫生由专人负责实行考评制。三是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四是强化执法,从源头抓起。比如,严重污染环境的方便塑料袋,要通过执行《环保法》,对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家实行制约或取缔,促使他们转产,生产或销售方便袋的环保替代品。
2.3 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解决制约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
2.3.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县(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建设,并对财政困难乡(镇)给予重点倾斜照顾。对于县(市)城以下的乡(镇)土地出让金,要取之于乡(镇)土地还之于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专款专用,县(市)财政对其实行监督[4]。县(市)城以下的乡(镇),要依靠上级政府对教育文化的投入,建设好适度规模的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文化体育场所;依靠上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设好卫生院和防疫站。
2.3.2 加快住宅小区建设,加速小城镇良性发展。依托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路交通、集镇贸易市场等资源,建设规模住宅区,不仅能够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社会安全体系,推进社会和谐。有了规模住宅区,把分散的农户集中到小城镇,以促进广大农村的安全和稳定。让“三留”人员安全,让外出经商或务工人员安心。一是给“留守妇女”增加安全系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村庄都只剩下老人和儿童,这是犯罪分子的侵袭对象。二是给“留守儿童”增加安全系数,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留守儿童”能够集中到城镇幼儿园、小学、中学就读,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性,让农村孩子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给“留守老人”增加生命安全系数,有病可以就近及时医治。
2.3.3 制定优惠政策,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引到小城镇来,形成人气聚集效应。
2.3.4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有关行业市场化。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协调工作;银行要支持这些行业上规模,上档次。
3 结语
总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任务艰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要正确处理时间、质量与目标的关系;同时,要不断地探索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渠道。
4 参考文献
[1] 尹德喜。加快新型城镇建设 促进村镇城市化发展[J].城乡建设,1994(5):21.
[2] 王安石。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J].上海农村经济,1997(1):26-28.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篇四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 要】发展旅游型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小城镇规划难以实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的建设。如何提高城镇规划的可操作性,是目前我国规划界和城市政府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百年古镇——洪山镇(山西省介休市)为例,结合《介休市洪山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年)》,对影响小城镇规划实施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影响规划实施因素;对策建议
The consideration on master plan implementation of tourism small towns
Chen Wen-we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Shanxi 030001)
【Abstract】Development of tourist small town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urbanization. Small towns planning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which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How to improve the maneuverability of urban planning is the hot spot in the government and planning sector in China now. The paper takes Hongshan Town (Jiexiu) for example, that is a century town. And combined with "Jiexiu Hongshan Town Master Plan (2012~2030 years)"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or town planning reasons and questions in order to give the solutions.
【Key words】Small towns;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Countermeasures and www.haoword.com suggestions
1. 引言
(1)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讲话中提到,城镇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而作为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加快小城镇建设至关重要。
(2)如何提高城镇规划的可操作性,使之在城镇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科学有效地进行城镇规划的实施管理和控制,是目前我国规划界和城市政府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百年古镇——洪山镇(山西省介休市)(见图1)为例,结合《介休市洪山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年)》,探讨我国旅游型小城镇的规划实施问题。
2. 洪山镇概况及总体规划基本内容
2.1 洪山镇概况。
(1)洪山镇为介休市辖镇,地处太岳山麓狐岐山脚下,晋中盆地西南,百年古镇洪山,在历史上是小有名气的水、陶、香之乡,承载、浓缩着介休的两大文化元素——陶瓷文化和水文化,有唐陶遗址被列为部级重点文物,有神鸟驻足、胜水常流的源神泉灌溉介休土地几百年的记载;有洪山香400年前已冲出亚洲的传说。
(2)洪山镇驻地洪山村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具有特色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源神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法寺等古建筑群,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2 洪山镇总体规划基本内容。
2.2.1 镇区现状。
洪山镇驻地洪山村,洪山古村格局不完善,原有古村落部分肌理丧失。受地形条件及传统格局的制约,镇区主要干道为尽端路,交通不便。
2.2.2 总体规划基本内容。
(1)《介休市洪山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年)》于2011年由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开始编制,2013年获介休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2)规划确定洪山镇是介休市重要的历史文化名镇,是以旅游业及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生态宜居小镇。镇域产业以生态农业、特色琉璃制造业、制香业、旅游业及旅游服务业为主。规划确定2030年镇域总人口达到1.5万人,镇区人口为0.8万人,镇区形成四区、两心、三轴的空间布局结构。同时,规划还明确洪山镇驻地洪山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对整体空间格局与风貌的保护要求,及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人文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展示、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提出规划要求。
3. 洪山镇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作为参与洪山镇规划的人员之一,在整个规划过程中,经常面临规划与实施之间的诸多困惑,城市规划方案在技术上合理,现实中却处处碰壁,经常不得不进行调整。下面我从规划编制方法、规划制度、乡镇经济及管理四个方面探讨、总结影响规划实施的若干因素。
3.1 规划编制方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3.1.1 规划基础资料缺乏。
乡镇各部门统计资料、数据陈旧、缺乏,且因各系统、各部门统计口径不同,让人无法确认哪个是确实的。这就使我们不能很好地研究乡镇的优劣势,分析预测处于缺乏前提条件的状态,只能依靠经验和一些指标。然而,资料掌握情况及分析预测是规划后续工作的基础,关系着规划最终成果的质量,影响其实施效果。
3.1.2 乡镇各部门领导对总体规划缺乏全面的认知。
小城镇规划以文本和图纸作为依据来规范建设活动,专业技术性很高,导致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只能为少数专业人士所理解,对于乡镇各部门领导来说,难免曲高和寡,这也是导致乡镇规划无法落实的一个原因。
3.1.3 缺乏与当地居民的沟通。
总体规划整个编制过程都是设计单位和行政部门内部操作,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工作系统,缺乏与当地居民的沟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主体的需要,不了解其发展意愿,这样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就缺少了主动性,造成规划实施困难。同时,公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度不高,对规划的实施监督就难成气候。
3.1.4 缺乏规划实施的条款规定。
规划法规对编制内容都有详尽要求,但对于各层次规划的实施却缺乏明确的条款规定,各层次法定规划对应具体行政行为的适用效力不明,造成了城市规划实施依据的多重性。
3.2 规划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3.2.1 小城镇规划基础理论体系不健全。
我国小城镇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与城市有明显不同,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编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但是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基本沿用了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所编制的规划和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并不适应,制约了小城镇规划在实际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3.2.2 规划评审问题。
城镇规划成果的编制和审批时间较长、审批程序亦繁琐,大大影响了规划成果的时效性。洪山镇总体规划从委托至初审的平均时间为 10个月,至终审通过的平均时间为两年,难以设想在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规划如何有效指导城镇的高速发展。
3.3 资金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合理的规划,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也只会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图画。小城镇产业集聚小、经济基础薄弱,非农产业基本上无税收,乡镇财政根本无力投资城镇建设,加之城镇人口规模偏小和利益驱动规律使小城镇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而依靠政府投入,很难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使得规划实施被悬置。
3.4 乡镇规划管理比较薄弱。
一是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有些乡镇还未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有些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责任不够明确,分工不够清晰;二是管理机构尚不健全;三是相关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规划实施与管理难以统筹并落到实处。就洪山镇而言,有分管城建的镇长和城建办公室,但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不够,且人员调动太快,日常管理和建设问题很多,无法及时处理。
4. 小城镇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4.1 加强城镇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研究。
从经济、社会、法制等多角度系统研究适合小城镇发展实际需要的规划基本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镇、乡、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规划标准以及乡镇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支持和鼓励地方相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多方位开展小城镇规划相关领域研究,尽快完善符合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律的规划基本理论体系。
4.2 加强公众监督,扩大公众参与。
建立公开透明、群众监督、科学公正的规划编制、审批、管理、监督机制。
(1)首先,健全城镇规划公示、公布制度,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强化编制阶段的实地调研,利益相关团体的不同阶段参与。规划方案一经批准,即向社会公布,让公众了解规划的详细内容,强化规划的外部监督,决策过程要广泛听取和综合各方意见,以避免主管机构、甚至个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决策结果。社会力量的监督将促进决策的合理性,防止长官意志或个人意志的盲目膨胀。
(2)其次,规划法律、法规要规范政府的规划信息方式,明确规定公众参与规划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法定渠道、参与方法以及建设性意见的反馈与采纳,从而完善规划的决策、管理、监督,形成决策者、设计者、开发商和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4.3 完善小城镇管理体制。
(1)首先,树立全新的城镇规划管理思路和现代管理理念,集中精力抓大事、抓方向,真正发挥政府参谋作用,提高规划管理在镇政府的行政地位,将城镇规划管理作为实施城镇规划目标和配置城镇空间资源重要调控手段之一,寓管理于服务中,优化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2)其次,在规划法修订中,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各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名称、职责,使全国形成规范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
4.4 完善规划实施的公共财政机制。
城市公共财政作为提供经济支持的重要手段,其配置必须与小城镇规划实施政策相协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充分协调资金安排和规划实施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协调平衡城市公共资金的投入方向、地区和时间等引导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关键性措施,通过对这些资金安排与规划实施的结合,保证建设过程与规划实施的协同。
5. 结语
八十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就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现在中央又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可见发展小城镇,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小城镇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研究,借鉴并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技术,促进我国小城镇建设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对于旅游型小城镇,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小城镇自身的资源优势,完善旅游功能,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辉,陈玲。全国重点镇规划编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小城镇建设。
[2] 杨新海,殷辉礼。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初探——规划师,2009.
[3] 张美亮,夏理杰,刘睿杰。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评价机制研究——规划师,2012.
[4] 徐红梅。浅谈小城镇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华民居,2012.
[5] 李涛。试论城市规划实施巾盲在的问题和对策——2013.
[文章编号]1006-7619(2014)08-12-467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城镇建设论文(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