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摘要:科学小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科学小论文 篇一
立题原因:
今年夏天,妈妈买了一个可以自己制作雪糕的雪糕模子,我们事先将雪糕的原料放进模子里,放进冰箱两个小时,我就可以吃到甜甜的雪糕啦!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在放进冰箱之前,我明明没有多放水,但是等我拿出来的时候,总是有一部分雪糕已经在外面了,而且每一根雪糕多出来的部分差不多。还有我也发现放进冰箱冷冻层的矿泉水总是容易被冻裂了。对于这些现象我知道一点原因,水在结成冰的时候,体积会变大。但是变大了多少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我的实验。
实验情况:
我准备的材料由:圆柱型容器两个,水,直尺还有水性笔。第一步,我将水分别倒入圆柱形容器中,使用直尺测量水的深度,深度都维持在10厘米,并在圆柱型容器外侧的水位线处标上记号。第二步,讲两个圆柱形容器都放进冰箱的冷冻层中,冷冻两个小时。第三步,将两个已经结冰的圆形型容器拿出来,马上用直尺在圆柱型容器外侧测量此时冰的高度。两个容器冰的高度都在十一厘米左右。第四步,总结分析了实验过程,发现水结冰之后体积会变大十分之一左右。 结论:
水结冰之后体积变大了十分之一左右,我又想问为什么了?所以我上网了搜索了相关资料,在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运动不能破坏氢键,氢键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结起来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在一个晶格中,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点上,一个氧原子位于四面体四面体的中心。这样,使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结冰时体积变大。我大概明白就是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导致体积变大。
神奇的水 篇二
说起科技小论文,我便回想起以前做过的许多小实验与许多奇特的想象,突然会出现在我的大脑里。如做过的液体实验——芦荟酿药的实验;热胀冷缩的实验……。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能否长出一双能飞的翅膀;能否让鱼在天空中遨游;能否发明一个不让我们的手脚起硬茧的机器呢,总之,奇思妙想与我做过的补给都在我的头脑中再次出现,特别是水的实验使我记忆犹新。
回到家,我先拿起一个透明的玻璃杯,然后在杯中倒入一些开水,我轻轻的拧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倒到水中,我想:哈哈!第一步就这么顺利,那么下几步不就跟顺利了!接着我打开青油将瓶子斜着让油一点点的倒在杯中,便用筷子把它们搅拌起来,水与油就渐渐的融合在一起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就又会分开,变成了两层:第一层是青油,第二层是开水;我想了想:咦!要不,我再到一些酱油,看看会发生什么?我又在杯子里到了一些酱油,搅拌了一下,酱油与开水便溶合在一起了,可是青油仍然在第一层。我想:蜂蜜?如果我到一些蜂蜜又会怎样呢?然后,我取出一些蜂蜜与这些液体混合在一起搅拌,虽然开始与在一起了,但是多了一会儿还是变成了三层:第一层仍然是青油,第二层是酱油与开说,第三层是蜂蜜。
我不禁思忖:不同的液体混合在一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想叫人琢磨不透,为弄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便拿到爸爸跟前好奇的问到:“爸爸,你瞧,我不管怎样搅拌这些液体,始终保持三层现象呢?”爸爸仔细瞧了瞧这些液体,然后充满着神秘感对我说:“乖女儿,你好好想一想这些液体的重量有什么不同呢?”
我把这杯液体拿到面前仔细看了看又想了想:重量?液体与重量有什么关系呢?我带着疑问又跑到爸爸跟前问到:“难道这些液体也有轻重之分吗?”爸爸肯定地回答到:“当然哟!”爸爸的一声肯定地回答,突然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哦!原来是这样的,液体最轻的总会在最上层,稍重的在中间一层,最重的液体在最下层。
啊!这杯神奇的水,让我们懂得了油水不相溶的道理,同时让我们懂得了通过实验会让我们增长更多的知识与才华。
科学小论文 篇三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用评分规则量表对研究性学习的科学小论文进行自我评价,可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本文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评价评分规则量表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从有利于达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出发,来考虑评价的内容与形式。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也要关注学习的结果。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需要教师灵活掌握评价标准。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让学生利用评分规则量表对科学小论文进行自我评价,可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评分规则置表的含义
评分规则量表用来评估学生在某一给定领域表现的一组标准。量表对作品或表现在每个分值上的特点做出详细的描述。(例见附表)
2、如何设计评分规则量表
2.1建立评价要素
将小论文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分离出来,把这些部分作为评价要素。如例中的量表的评价要素设置了内容、语言、结构和图表等四项。建立方法:
2.1.1确定评价的重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要成功地展示的知识、技能和过程是什么?
2.1.2看若干例子。一些好的和差的作品。列出好的之所以好的特征,差的之所以差的特征。如果是第一次制订量表,没有相似的作品参考,可在设计评分规则时,先翻阅有关资料,然后根据教学经验进行设计。
2.1.3列出评价要素,即优秀作品的必要特征。
2.2说明是整体评分法还是分项评分法
整体评分法就是从整体上对小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虽然小论文可以分成多个不同的评价要素,但教师并不分别对每个要素评分。分项评分法是对每个要素都给出分数。例中的量表使用的是分项评分法。
2.3赋予评分量表2.3.1把所选择的评价要素分为不同的质量级别,并作一一陈述。先描述最好的和最差的一级,然后描述中间的级别。
2.3.2决定多少级表现对该论文来说是合适的。
2.3.3根据需要可以确定为四点量表、五点量表、六点量表、七点量表等。如例中的量表就采用了五点量表(杰出、值得表扬、基本完成、部分完成、完成有限)。
2.3.4通过让学生初评论文,让他们实践最初设计的评价要素。并要学生问一些澄清性的问题,要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发表评论。
2.3.5运用2.3.4中的问题和评论来修改评分规则。
2.3.6最后定稿。评分规则量表是对学生论文的不同等级水平的描述,说明不同等级的表现具有哪些优点和弱点,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论文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而不是仅仅知道一个等级,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包含着详细要素的评分规则量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评分规则量表要在学生完成论文之前告诉学生,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表现出他们最佳的行为。评分规则量表还应与学习目标相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
3、评分规则量表的教育功能
3.1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引导工具
评分规则量表在研究课题开始时就已形成,使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评价标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2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信息组织工具
学生在制订和修改评分规则量表时,认知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先行组织者;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学会从纷繁的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学会分析复杂知识块的结构、解释和总结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3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交流工具
学生利用评分规则量表互评作品时达到相互交流,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另外,讨论和协作有了明确的主题,有助于小组成员的知识发展和问题解决。
3.4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自我评价工具
学生利用评分规则量表检查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通过自我提问找出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中的缺陷,并制订进一步修改方案。这样,学生不仅仅习得了学习任务所涉及的知识,还学会了反思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而学会学习。
科学小论文 篇四
内容摘要: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经历探究 激情 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 效果 方法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科学小论文 篇五
摘要:为了实现对鸡蛋壳裂纹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鸡蛋裂纹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的硬件部分采用红色LED作为光源,选用背景光照射方式,在封闭的环境中通过CCD摄像机来获取单个静止鸡蛋的图像。软件部分采用灰度转换,中值滤波,线性锐化,阈值分割,边缘轮廓特征提取等手段实现图像的裂纹检测,最后基于图像的数学特征去除干扰因素,准确定位裂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破损鸡蛋检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3%。
关键词:裂纹;机器视觉;鸡蛋;MATLAB;检测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633-03
蛋类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蛋类产品的质量,甚至于影响食用者的健康。我国蛋类产品的市场资源深厚,需求量大,但是在鸡蛋生产体系结构中,蛋壳破损检测方法还很落后,还没有产品化的自动检测系统,受鸭蛋表面污点的影响,传统的检测设备不能够正确识别裂纹和污点,除一些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分别从荷兰Hot-Cheers及日本NABEL公司引进检测生产线,我国绝大部分禽蛋生产企业仍然沿用人工检测方法。目前,人工检测是国内外鸡蛋破损检测的主要方法[1],由于人工检测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检测稳定性较差,这些严重制约着中国蛋品加工技术的规模化发展。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因照蛋环节造成的鸡蛋破损率为5%~8%,经济损失巨大[2]。因此,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鸡蛋破损检测设备,提高分拣效率,已经成为我国蛋产品制造业目前及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机器视觉检测作为一种主要利用光的透射、折射、反射的原理与蛋壳结构建立一种关系,通过数学模型建立检测蛋壳裂纹的方法[3-5],无疑将极大的推动我国鸡蛋检测事业的发展。
1 试验材料和机器视觉系统硬件设计
本试验所研究的鸡蛋来自于长沙春华皮蛋厂的同一批鸡蛋。机器视觉系统硬件部分可概括分为图像获取、图像分析处理以及图像结果显示与控制三个部分,主要由LED光源、照蛋器、可散热暗室、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等环节组成。采用红色LED作为光源,选用背景光照射方式。鸡蛋距离光源15cm。在暗室中,光线通过照蛋器上的小孔透射到鸡蛋上,CCD摄像机可以采集到鸡蛋的正面图像。装置图如图1所示。
2 图像分析与处理
试验获得的图像格式为JPG,720×350大小的彩色图片,图像分析与处理的流程是灰度转化,中值滤波,线性锐化,阈值分割,边缘轮廓特征提取,最终得到试验结果。
2.1 灰度转化
在暗室的背景光照射下,裂纹部分与非裂纹部分的亮度有很大的差异,裂纹部分的亮度更强,采集的原图像的裂纹部分是一条明亮的线条或网状的明亮区域。在灰度图中裂纹部分和鸡蛋其他区域也容易分辨,因此将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既有易于区分裂纹,又可以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并且在后期的图像处理过程中,期间使用的多个函数要求文件格式为二维的灰度图像,而imread函数读出的是三维图像,因此为了前后函数的兼容,有必要进行灰度转换。将彩色图片进行灰度转化是把彩色图像中的RGB值转化为灰度值,RGB图像是以R、G、B为轴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RGB图像的每个像素的颜色都是用该三维空间的一个点来表示的。灰度图像每个像素的颜色可以用直线R=G=B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因此RGB图像转灰度图像的本质就是寻求一个三维空间到一维空间的映射。在MATLAB仿真软件中是由公式(1)来实现的,函数表达式为I=rgb2gray(RGB)。如图2a所示。
2.2 图像增强
为了使鸡蛋的裂纹尤其是微小裂纹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出来,图像增强处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图像增强能够显示那些被模糊了的细节或简单突出一幅图像中我们最感兴趣的特征,同时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的信息。该文采用中值滤波和线性锐化的方法对鸡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
2.2.1 中值滤波
蛋壳的结构特点和物理环境决定了通过CCD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主区域上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与裂纹形状和结构相类似的部分,这一部分噪声信号会影响系统对裂纹区域的识别与判定。中值滤波是一种去除噪声的非线性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数字图像中一点的值用该邻域中各点值的中值代替[6],利用中值滤波可以消除各种噪声源和一些干扰引起的虚假的样品边缘或轮廓。在MATLAB仿真软件中,采用I2=medfilt2(I1)函数,通过3×3的模板返回中值滤波后的图像矩阵I2[7]。如图2b所示。
2.2.2 线性锐化
为了更进一步突出裂纹的特征信息,采用图像锐化处理来突出图像的边缘轮廓信息,加强图像的轮廓特征,以便于机器视觉系统的识别,提高准确率。线性高通滤波器是最常用的线性锐化滤波器,这种滤波器的中心系数都是正的,而周围的系数都是负的。对3×3的模板来说,典型的系数取值是
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可采用I2=imfilter(I,h1)函数实现线性锐化。如图2c所示。
2.3 阈值分割
阈值分割法是一种基于图像的分割技术,通过设定不同的特征阈值,把图像像素点分为若干类。当不同类的物体灰度值或其他特征值相差很大时,它能很有效地对图像进行分割。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可以自动计算出最优阈值,较灰度直方图确定阈值的方法其准确率大大提高[8]。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可以采用thresh=graythresh(I)函数实现动态阈值分割。如图2d所示。
2.4 鸡蛋边缘轮廓特征提取
通过对鸡蛋图像处理,可以得到图像中裂纹部分和噪声部分的几何特征参数。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在带有污点的鸡蛋图像中,裂纹部分一般呈现线条状或网状,污点部分的长宽比较小,裂纹处的数学特征如数学期望和方差等与污点有较大差别;污点处的期望值一般小于整幅图像的平均阈值,而裂纹大于平均阈值,并且污点处的数值波动比裂纹处的小。 在边缘检测中,边缘定位能力和噪声抵制能力是一对矛盾体,有的算法边缘定位能力比较强,有的抗噪能力比较好。边缘检测算子参数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边缘定位能力和噪声抵制能力,常用的算子有水平垂直差分算子、Roberts算子、Sobel算子、Prewitt算子[9]、Laplacian算子、LOG算子和Canny算子。Sobel算子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好,且对边缘定位比较准确,因此选取Sobel算子进行边缘轮廓特征处理。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中提供了edge函数用于实现Sobel边缘算子检测。其调用格式为I2=edge(I2,'sobel')。如图2e所示。
3 试验结果
本试验选取150个大小不同,品种相同,有标号的鸡蛋作图像采样检测,其中经过仔细成熟的人工检测得知无破损的鸡蛋80个,有破损的鸡蛋70个 。将机器视觉系统的检测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的准确率达到了93%。如表1所示。
4 结论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鸡蛋裂纹检测系统。通过图像采集系统收集鸡蛋图像,经图像转化、图像增强和特征提取,使用MATLAB编程环境,能够较为准确地对鸡蛋图像进行检测,系统的准确率达到了93%。对干净的鸡蛋能够准确的检测,但对于有污点的蛋检测精度需进一步提高,算法还有待改进。并且本系统现在是停留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静止对象进行拍摄和检测,下一步要实现整个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力争在工业现场实现传动系统和检测系统的同步。
参考文献:
[1] 姜瑞涉,陆秋君,王俊。 鸡蛋品质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11):33-35.
[2] Bain M M.Eggshell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strength[C]。In Proc 8th Australian Poultry and Feed Convention,Gold Coast:Australia,1990.
[3] 赵鹏。机器视觉理论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2.
[4] 潘磊庆,屠康,苏子鹏,等。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检测鸡蛋裂纹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5):154-158.
[5] 潘磊庆,屠康,詹歌,等。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声学响应信息融合的鸡蛋裂纹检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332-337.
[6] 周品,李晓东。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32-236.
[7] 张铮,王艳平,薛桂香。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Visual C++与Matlab实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4:156-158.
[8] 王树文,张长利,房俊龙。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番茄损伤自动检测与分类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5):98-101.
[9] 彭辉,姚雅娟,文友先,等。基于图像投影变换的鸡蛋破损检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0,49(3):694-697.
科学小论文 篇六
国庆最后一天的早上,妈妈带我到正禾科学馆做科学实验。到了那里坐好后,就开始了。胡老师说:“今天我们分为三个实验,有越吸越大的气球、制作枪、神奇的喷雾现象,最有趣好玩的就是老师做的两个实验,做好后还可以抽奖。”
我们开始实验,其中我最喜欢制作枪,是这样做的:先准备工具,有一根粗吸管、一根筷子、纸巾和一杯水。之后,我们再做实验,拿粗的吸管,用纸巾弄一点水柔成一团,然后往两边塞,最后用筷子搓,如果声音出来了,就成功了。
之后到楼上去看老师做实验,第一个实验是一个杯子,先倒一些水,杯子的颜色慢慢变,变成另一种颜色,然后关上灯看天花板,有外太空的图片,比如土星、月亮、地球等。还有第二个实验是胡老师用手一摸,灯管就亮了,原来下面放着闪电球,因为电和电之间触在一起,灯管就亮了。
最后抽奖,大多人都是幸运奖,只有两个人是三等奖,三等奖是一个科学拼装。
正禾科学馆可真好玩,里面知识很多,玩得也很多,大家如果有感兴趣的去看一看。
科学小论文 篇七
昨天下午,我和哥哥去乐人烟稀少的小路上骑自行车,突然,我的自行车轮胎爆炸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导致我的自行车轮胎爆炸的?我认为是自行车骑得太快了,轮胎碰到了地面上的硬的异物,导致我的轮胎局部承受过大的压力而使自行车轮胎爆炸的。我带这这个问题,仔细的查看刚刚骑过的地面,并没有发现任何硬的东西可以让轮胎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轮胎爆炸。下午,我准备分别骑下这两辆自行车,在作出判断。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先骑了一下我自己的自行车。跟上午骑的感觉并没有什么两样。我再骑了一下哥哥的自行车,我发现哥哥的自行车比我的自行车行驶的稍慢一些。例如,我骑自行车一百米需要八秒钟,那么哥哥骑自行车就需要十秒钟。
我还蹲下来用手捏了下两辆自行车的后胎,我的轮胎不容易捏进去,说明气冲的很足。哥哥的的轮胎容易捏进去,说明哥哥的轮胎气冲的正好。这样一来,我的轮胎爆炸的原因是气冲的太足,再加上上午骑自行车的速度过猛了,才会爆炸所以,自行车轮胎充气压力过大,会导致轮胎爆炸,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的气球气吹的空气太多,也会爆炸的道理一样的。
科学小论文 篇八
一天,我在家里写读书笔记,拿着圆珠笔在写字,写完以后,我心里一阵轻松,作业完成了,好开心。也多亏了我的圆珠笔好朋友的帮忙,要不然读书笔记还是停留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变成这些生动的文字呈现在我的眼前。转念一想。我的圆珠笔是怎么写出来字的呢?我平常写字的时候,笔尖向下,就能写出字来,如果我将圆珠笔的笔尖朝上还能流畅的写出字来么?
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开始了尝试,我把纸铺在头顶上方,然后将圆珠笔的笔尖朝上开始写起来字,当然这样子写字是很不舒服的,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决定坚持到底,多试验一会。我发现刚开始写字的时候,圆珠笔还是能流利的写出字来,可是写完几个字以后,就写不出字来了,我又把纸重新铺在桌子上,笔尖向下,看看还能不能写出字来,画了几下,笔又重新的恢复了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带着疑问去查找资料,原来,圆珠笔的笔尖有一个金属的小圆珠,小圆珠后面的管子里储存着油墨,圆珠笔就是靠着小圆珠的滚动使油墨顺利流到笔尖才能写字的。在这个过程中,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圆珠笔的笔尖朝上,油墨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向下来,无法跑到小圆珠上,这样圆珠笔只能靠着残留在笔尖的一点儿油墨写几个字,之后就写不出来了。心中的疑惑终于被解开了,我心中无比的开心。看着自己的读书笔记,更有着一种成就感。
通过这次的探索实验,我明白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科学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怀着不怕困难的决心,并且通过实践来获取答案,我们就能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
科学小论文 篇九
我们身边有许多科学,你发现了吗?
饮水要饮白开水:喝牛奶、豆浆、各种饮料和汤不能代替白开水。因为牛奶、豆浆、各种饮料固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和盐分。蛋白质、糖和盐分进食过多,会增加对水的需要量。咖啡和茶也不能代替水,两者都有利尿作用,多喝了会引起入不敷出,造成体内缺水。所以饮水饮用白开水。
甜品少吃:吃甜食过多易引起近视,这是因为甜食中的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的维生素1,如果机体中糖分摄入过多,维生素1就会相对不足。另外过多地摄入糖分使人体内的钙减少,导致眼球弹性减弱,近视加重。再者,最新科研表明,过多地食用甜食,易造成人体特别是老年人体肌肉、肝脏、神经系统成熟周期减短,加速衰老,相当于“慢性自杀”。
下大雨、闪电、打雷的时候,在室外的小朋友千万不能跑到树下躲雨,也不能触摸金属做的东西。要不然,会造成雷击的危险,严重的将会危及生命安全。因为,金属和被雨水淋湿的树会导电!
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只要大家留心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科学小论文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