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论文(多篇)范文

(作者:誉绍术时间:2024-02-10 17:30:17)

[前言]大学体育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学体育论文(多篇)

大学生体育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充分润动学生的权极性。发挥和堵养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学到新的知识亦能达到竣燎身体的目的。

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墓本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近两年来,我们根据大纲的精神,从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差异安排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各尽所长全面发展。在排球教学中,采取了实验法与对照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试了各项有关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处理,从实验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效益。

1实验对象和方法

1.1实验对象

我们在学院98级、93级本科中进行实验,各为40人:

98级排球二班为实验班三班为对照班

99级排球二班为实验班三班为对照班

年龄均为I8-19岁,实验前我们对38级、”级的学生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发球、垫球、扣球、拦网等五项墓本技术进行了测定。见表I

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侧得的排球基本技术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学生的起点基本是相同的。

1.2实验方法

我们很据学生的兴趣差异,以及个性、社会环境、原有的体育基础和学校体育传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验班里坚持按大纲要求统一制定教学计划为主,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选项提高教材,设计了实验班的教学程序方案。见表2

在表2中可以看到实验班的教学程序基本部分:一项是新授课排球教材,一项是排球复习教材,另外安排一项排球大纲范围内或突破大纲,结合学生学习排球实际情况自选练习。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完成大纲任务的荃础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达到锻炼身休、增强体质、提高排球技术的实效。对于完不成基本教材的学生我们在选项练习时加强个性辅导。

2实脸结果分析

2.1教学效益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同一位教师授课的前提下,前者安排新的排球教学程序,后者用原有教学程序。在教学进度墓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两年实验。我们对学生在基本教材上进行了技评。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98级实验班技评在8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80,而对照班占全班总人数的47.5%e99级实验班技评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77.5%,而对照班占全班总人数的42.5%,实验班比对照班高300a,这样就证实了我们原来的设想:新的教学程序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的。

2.2墓本技术成绩分析

新的教学程序课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排球荃本技术成绩。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所侧得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班各项指标的均值,都比对照班高,经过检验,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我们认为,实验班在这些项目中,之所以有显著性的差异,这是由于长期的、系统的按照新的排球教学程序进行教学的结果。因为,新的排球程序课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上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时,精神偷快地从事各种练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而对照班按照常规的计划进行教学,学生对体育课则感觉达不到满足。

3讨论和建议

3.1大学体育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增强学生的体质。要完成以上任务,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特征,承认差异,有的放矢的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2教学程序要为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服务。我们实验的新的教学怪序,使练习内容多样化,组织形式变化新,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进行主动的、积极的练习,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增进了健康。

3.3新排球课教学程序不是“放羊式”、“自由式”的,而是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指挥下进行。

3.4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材墓础上进行。不能各行其事。既要完成统一的教材,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新的排球教学程序必须在一定基础上进行。

大学生体育论文 篇二

论文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就业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979万人,是1998年的3.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比1998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9830万。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紧迫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其实质就是缺乏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就是一种能满足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需要改革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体验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论文,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最终做到“知行合一”,由于其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美国人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库伯基于杜威的经验哲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勒温的体验学习模式,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学习圈,在这个模型中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这四个环节是循环往复的,在现实中表现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迁移体验”的过程,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促进学生获得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或场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进行交流和分享,再通过反思、总结,然后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并最终将理论或成果放到实践中去检验。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亲历性。这是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二是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体验式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核心期刊目录。

2.个体性。各个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其主体性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才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3.寓教于乐性。体验式学习为寓教于乐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寓教于乐中的“乐”应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教育学论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关于就业能力,常用的几种定义或描述有: DFEE(2000)(英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我国学者赵颂平、赵莉认为就业能力是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1)专业能力:这是所有其他就业基本技能的基础,因为这与将来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高校中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了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适应工作需要,具备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专业能力又具体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两个方面。(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在生产经营、科学研究、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能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新技能掌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制度执行能力五个方面。(3)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三、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过程

体验式教学过程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1)激发动机阶段

激发动机是体验式学习的启动阶段,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具有活力、指向、选择、维持、强化的功能。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其体验的愿望与需求,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并引导其观察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其情感,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创设情景阶段

当学生对所要从事的活动产生某种愿望与需求后,这时教师就需要设计一种情景。创设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人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3)实践感受阶段

学生的实践感受是体验内化的前提,也是体验内化的源泉。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经验缺乏,可塑性大,因此实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的学生全身心主动参与。也有的则被动消极对待。因此教师要坚信他们的主体潜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切忌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

(4)体验内化阶段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过程的关键。体验内化过程是个体心理矛盾斗争运动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育学论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这一阶段的指导,教师还可采用目标激励、期望激励、情感激励等手段

(5)反馈外化阶段

反馈外化是指个体形成的一定认识和心理品质以相应的言行举止等外部表现显示出来。如语言、文字、行为、表情等反馈外化应贯穿于整个体验式学习过程之中,这一阶段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表达或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的成功收获,使之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先定内容然后再去制订教学任务。教师在这种认识的背景条件下,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讲具体的内容,他眼中看到的首先是教材,而没有首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去适应核心期刊目录。从这个意义上讲,体验式学习做了根本的转变,它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究竟需要发展到什么水平,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根据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思考再去选择适当的活动、适当的经验、适当的运动项目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让学生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2.以实践活动为主

体验式学习往往从实践开始,经过体验、感悟、反思等环节,最后达到获得或再创造的目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都有亲历和反思等心理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方式原则,体验式教学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间,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穿越了空间的界限,把所有的有关知识技能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老师和学生也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生活的意义,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美丽,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体验式教学要求要贴近生活来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技能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从而让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乐起来、玩起来,为学生“终身教育”意识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来体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创编一系列活泼生动的游戏教育学论文,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兴趣、掌握本领,使身体得到锻炼。总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力与生命的同步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学习,感悟学习。

4.主体平等独立

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将建立起基于个体独立自主的平等新型师生关系,这是由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由教师来确定,学生居于从属地位,懂得跟随教师学习知识。没有真正的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或心灵的沟通,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体验的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教师侧重进行引导和点拨,和同学进行平等的讨论和交流。当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发表不同的意见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师生合作探索。在这种师生互动、体验学习的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范也会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自我角色的定位、努力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郁建兴,瞿志远。就业能力理论及其中国应用[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9.

[2]谭诤。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J]. 江苏高教,2010,4.

[3]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4]刘冰。情景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5]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 教育探索,2003,11.

大学体育论文 篇三

由于深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课程几乎形同虚设。在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里单纯地认为体育只是一种强身壮体、增强体质、活动筋骨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不会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来看待,因此体育在教育面前,常常显得脆弱而毫无生命力;而教育在体育面前呢?人们只会思考前者,而往往忽略后者,因此常常给人一种“头重脚轻”错觉,体育与教育之间似乎缺少一种支撑彼此之间相互平衡的介质。而造成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体育与教育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和体育家袁敦礼先生率先提出了体育是普及教育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他指出“:体育虽不能尽一切教育之能事,然如无体育则不成其为教育,……体育为其不可缺之一种方法”。显而易见,人们常规的思想意识形态并不能真正的显现出体育的本质含义。随着时代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体育是发展教育之本质,是造就人格之完全,是文化底蕴之根本。因此教育与体育同步发展才是真正的以文铸魂,以文育人,以文塑形的体育教育理念。

二、大学体育教育文化解析

体育是文化的一种显现,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自然学科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传承大学文化之本质。现如今,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在传承和积淀传统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并创造、融合以及创新集为一体的具有其自身独特且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对于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社会的服务这三大社会基本功能都是建立在对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基础之上。大学之“大”,并非指大学的物质空间之大,而是特指大学的精神空间之大。思想的独立与自由、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钻研学术探索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对教育来说,大学的价值更在于大学文化对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的塑造和改善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早在1917年,在《体育之研究》中就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当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人们走出家门、和谐交流的手段之一。它并非只是强壮身体,还塑造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同时满足身体和情感的双重需要。事实证明,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烈的感染力,它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流也从国家外交步入到公共外交的时代,体育作为全人类永远共通的“语言”,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上更占优势。

三、大学体育“文体兼育”的思想解读

“以文化人”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特性“;以文育人”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思想“,以文载道”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属性体现;我们不能单一的被“体育”的表面层意而束缚它的真正内涵。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体现。从文学角度来看待体育,它包含了太多的文化要素,从一个符号,一种语言,一项技术,一个行为,一个制度,一种文明到最具特色的奥运匹克五环,而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仍然具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深刻地表明了体育是文化的显现。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吉祥物等。这些标志富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大学体育的健康蓬勃发展必须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思想基础之上,弘扬并继承这一体育文化精神,从而使大学体育的“文化”内涵全面的升华在每个大学体育健儿身上,并使大学生在认同和尊重现代大学文化本质的基础之上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每个大学生都真正的领悟到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四、结语

大学体育论文 篇四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

论文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健康状况和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影响着人才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但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问题。本人结合中职教育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怎样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与健康教育为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提供身体素质的保障。

新理念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促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使现代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保持完善的健康状态,就必须认真地开发学校体育规划与科学布局以及体育课程资源利用。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观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

其一,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行开放招生,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许多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接受的健康教育与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距。部分学生连完整的体育课都没有上过,技能的差异导致学生间接受能力的差异。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必然容易对所学事物失去兴趣。其二,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健康教育的弊端在于对“健康”概念认识模式的模糊不清,这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十分不利的。

2.课程内容的陈旧与教授方法的落后

教育部在修订后的《纲要》中明确规定:“在中职二年级实行拓展模块(学生自主选项教学),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课程。”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职学校领导对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学方式更加重视,把更多经费投人到校专业课设置与配备上,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相关功能却无法全部一步到位,导致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合理化地结合。校方的思想怠慢使多数教师丧失了教学积极性。有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往往忽略实践教育,重视理论的教学,没有很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的不灵活

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主要采用定量评价,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考核标准,而对新的考核制度不很适应而难以接受,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的评价体系过于复杂而退求其次。

二、相关建议及对策

1.改善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发展趋势应以以下教学方法为主流: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启示下,先让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然后教师总结明确结论。研究式教学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先思考、研究、探索、讨论,教师后讲解、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职校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要改变以往评价单一化的做法。要求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不要怕麻烦,尽量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考试与测验相结合。努力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

3.结合各校特点,开展阳光体育

长期系统的健身锻炼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提高骨量,预防骨质疏松,从而使骨变得强壮、牢固;身体活动使得关节更加灵活、稳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可使肌肉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肌肉的健壮、有力。

4.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转变教师观念十分重要。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的责任任重道远。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相对比较薄弱,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训。

总之中职体育校本教材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编写,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中职特征、学校特征、专业特征,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添彩,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共同进步、社会繁荣发展。

大学体育论文 篇五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一)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大学体育论文 篇六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游戏;规则;团队;自信;诚信;渗透

德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领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的特点和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寓德育教育于各项体育活动之中。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竞争无处不在,小学生对体育游戏尤为喜欢,在体育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愿意在体育活动中采用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规则、竞争、合作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寓德育于身体活动之中,把德育自然渗透到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并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潜移默化的功效。

1德育教育在体育游戏中的渗透

在体育游戏中渗透规则意识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成员的行为应该实行自我控制,实行自我调节,不能随心所欲。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渗透规则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小学体育教学就是在“玩中学”“学中练”,要正确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和身心特征来进行体育教学,开发和创编体育游戏,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体育游戏规则性很强,学生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完成游戏,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在游戏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规范体育行为,遵守游戏规则。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都有好玩好动、自制力差、没有形成遵守纪律的观念等现象,开展一些有角色、有情节的体育游戏,这种游戏来自生活的“教材”,摸得着,看得见,体会得深,比起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例如,进行“群象搬木头”的游戏,开始请好动、能力强、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当大象,能力弱、胆子小的孩子当小象,并提出大象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帮助小象越过障碍物,搬走木头。为了激发学生游戏的兴趣,应轮换角色。由于孩子都想被同伴推选为大象,而且他们也明白只有遵守纪律并出色地完成游戏中的任务就会被同学们认可和推举为大象,他们会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控制自己的言行,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利用体育游戏的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良好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体育游戏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规则的限制、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就会在无形中给学生渗透规则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感悟。

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团队意识

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是体育教学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体育教学的支柱,也是新课标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同时,在游戏中学生的一些作风、态度和品行都会充分展现,这就给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提供了便利,所以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更应该渗透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体育游戏一般是以集体或小团体的统一活动来实现,如球类比赛、拔河、接力等项目,应该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游戏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团结互助、热爱集体、与人合作和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教师在游戏中给学生的讲解和组织直接关系到游戏对学生的作用,如果教师在讲解中侧重于小鸡的团结,就会形成小鸡斗老鹰脱离实际的场面,而是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强调小鸡的团结,不能离开集体,要及时渗透团结协作的教育,让小鸡在母鸡的保护下与老鹰进行xxx,尽可能地不让老鹰捉走。在游戏过程中,针对队尾的小鸡摔倒的现象,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和引导,让小鸡勇敢地站起来,迅速回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老鹰进行斗智斗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在一些游戏比赛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相互责备、单打独斗、违反规则、作弊等问题。在游戏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制止和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和团队相互协作、互相帮助、遵守规则、诚信做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以及锻炼学生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团队的力量、集体的强大,体会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享受游戏的快乐。

在体育游戏中渗透自信意识

“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孩子因体弱多病或被溺爱,变得孤独、胆小缺乏自信。对孩子的这些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用强制改正的方法往往事与愿违。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竞争的特性,让学生与同伴竞争、与自己竞争来获得成功,通过身体的竞争、心理的竞争,增强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游戏的设计中,要考虑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游戏中获得快乐,都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养成顽强、进取的优良品质。例如,在“南极探宝”游戏中,教师针对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请有胆有魄的孩子担任船长,担负起探险寻宝的重担,胆小软弱的孩子担任船员,协助船长完成任务。由于孩子在游戏中情绪放松,角色分配又符合孩子实际水平,所以孩子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了自信心。让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例如,在游戏“跳一跳”中,想办法把花篮取下来,从而在不断地成功中培养自信。切忌花篮挂得太高,而实际能力不及,连连失败,致使自信心屡屡受挫。学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会越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应通过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来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例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游戏中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

在体育游戏中渗透诚信意识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道德层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做人的基本准则。当前公民诚信意识缺失,面对利益出现了很多诚信失范现象,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就应进行和渗透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让“诚信”走进课堂。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以体育游戏的规则为前提,积极挖掘体育游戏的诚信教育主题,通过明理教育渗透诚信、教学活动渗透诚信、游戏竞争渗透诚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诚信、体现诚信、张扬诚信。例如,《踩气球》游戏,要求学生一定要单脚把气球踩破,而不能用双脚,如果用双脚踩破就不算数。例如,“爬雪山,过草地”的游戏,为了弘扬长征精神,要求学生应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最终把红旗插到目的地,学生就是凭着守信重承诺的决心,克服途中的种种艰难困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样的游戏,生动活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将体育游戏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所要形成的思想融为一体。

2结语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在游戏中结合教学内容,把德育与教育融为一体,利用体育游戏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邢华国。浅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青春岁月,2012(23).

[2]冯咏梅。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5).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体育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大学体育论文(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29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大学体育论文(多篇).doc》
大学体育论文(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