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概论论文多篇范文

(作者:pipifruit时间:2024-04-24 01:30:15)

[导语]环境概论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环境概论论文多篇

交通运输概论论文 篇一

交通运输概论论文

摘 要本文是对预测的基本概念、预测的方法、预测的评价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介绍了集思广益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

关键词预测 预测方法

1交通运输预测方法概述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的历史资料和现在的实际情况,运用已知的客观规律和有关的科学知识手段,对所关心的事物及环境在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估计和评价,从而尽可能使人们对这些事物提前采取策略和措施。

2运输系统预测

交通运输的预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章重点介绍几种交通运输预测方法。

2.1运输系统预测方法分类

目前预测方法有几千种,归结起来,可按照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1)定性预测方法,是建立在逻辑思维、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定性方法所进行的预测。

(2)定量预测方法,用建立在数学、统计学、控制论等基础上,通过图表、数学模型等进行预测的定量预测。

(3)综合预测方法,把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使之互为补充,提高预测的精度和预测方法的可靠性。

2.2预测方法

2.2.1集思广益法

(1)概念

该方法是请熟悉有关预测问题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参加专题讨论会,对所预测的问题发表看法,进行探讨。

(2)实施步骤

第一步,明确问题。使会议的参与者明确要预测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步,发表意见,使到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要预测的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广泛发表意见。

第三步,认真讨论,找出大家满意的答案。

(3)方法利弊

该方法在充分利用专家个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交换意见、互相启发,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未来的趋势进行探索和判断,因而比较全面的考虑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测的目标;另外,该方法简单易行,节省时间。

但是,参与会议的人数有限,不能更广泛的收集各方面的意见;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出现少数服从多数或者大多数接受权威人士意见而不能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2.2.2时间序列预测法

(1)预测原理

运用过去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能够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到事物发展的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性和不规律性,为了消除随机波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加权平均等方法对数据加以适当的处理,进行趋势预测。

(2)预测步骤

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测值分析

(3)方法优劣

简单易行,易于掌握,且能够利用原时间的各项数据;准确程度差,不能够向外延伸进行外推预测,只适用于短期预测。

(4)方法分类

简单滑动预测法;加权滑动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

2.2.3回归分析预测法

(1)原理

一类是变量间是一种确定的函数关系;另一类是变量间是一种不确定的变量关系,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就可以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起变量间的回归方程,从而对变量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描述,并实现对变量回归的估计和预测。

(2)预测步骤

①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分析要预测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相关的程度。

②计算模型中的参数,根据上一步的分析结果,计算回归预测模型中的系数。

③建立回归预测模型

(3)方法优劣

需要的数据较少,且当回归的方程的置信度较高时,预测的精度也较高;但是计算量大,求解困难。

(4)方法分类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非线性回归方程。

3 预测评价

预测评价是预测的最终环节,是对整个预测整体的估计、评价。

3.1 评价预测模型准则

(1)精度优先准则,在选择预测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预测的精度要求。

(2)简洁性,具有同样精度的、结构越简单的模型,其简洁性越好。

(3)适应性,在实际环境发生变化时,模型的精确度变化越小,就说明模型的适应性越好。

(4)实用性,模型易于得到使用者的理解和接受,模型适用条件不是那么苛刻。

3.2 预测注意事项

(1)预测的依据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和对过去和现状的掌握,因此预测总有不准确一面,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误差范围。

(2)在可能的情况下,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对比综合,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3)要参与过去的实际经验和预测误差对预测值进行适当的修正。

(4)要积累预测经验和技能,开发新理论,创造新方法,不断提高预测水平。

(5)专业预测人员要同非专业预测人员协作,共同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1] 刘舒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M]..9,Vo1.14(3):30-33.

[2] 朱宇希,蒋月竹,冯明慧等。研究联华超市布局[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1):50-54.

[3] 马汉武。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9-98.

[4] Golledge R G,Stimson R J.Spatial behavior:A Geographic Perspective[J].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327-34.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的论文 篇二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的论文

本文对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进行概念的介绍和阐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概念进行介绍和界定;结合当今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历程及当今概况,包括大雁塔广场,书院门街区等实例来阐述其营造方法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联系;最后,提出在人居环境科学观指导下,我们如何进行建筑学科的设计和研究。

0导言

随着人们环境科学意识和需求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众人瞩目。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工作和休息之余的重要场所,它是城市的客厅,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展现城市精神文化面貌的重要地方。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对于建筑学及规划中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方面有哪些意义?针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出现的众多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思想和方法原则去处理这一问题?

1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与实践的起源

希腊建筑师C.A.杜克塞迪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研究人类聚居的理论,又称城市居住规划学、人类环境生态学。1965年在希腊雅典成立人类聚居学世界学会。

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仅仅各自研究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侧面,而人类聚居学则要吸收上述各学科的成果,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类聚居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方法,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的发展规律;一方面要解决人类聚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创造出良好的人类生活环境。

杜克塞迪斯按规模大小把人类聚居分成15级层次单位:个人、居室、住宅、住宅组团、小型邻里、邻里、集镇、城市、大城市、大都会、城市组团、大城市群区、城市地区、城市洲、全球城市。这15级单位上下互相联系构成人类聚居系统,要想解决各层次中的问题,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研究。

2当今城市空间的意义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一方面由于社会模式的变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减少,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因此在建筑学科上,比如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人们迫切需要一些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近些年,学界已经提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能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空气和生活垃圾污染,气候异常等再次让人们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不再是只重视经济发展的局面,而是要达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3我国人居环境的科学研究和城市公共空间

中国古代是以“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思想来造城的,城市设计是在做如何能更好的体现“君权神授”思想,而不是在满足普通人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多是自发形成。近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建筑理论及实践经验的传入,对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的建设触动很大,城市空间建设方面基本上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于是,当今流行的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很多理论大多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4中国当今城市空间设计的具体实例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的趋势开始抹杀地域文化,致使当地文脉出现断裂,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在商业街的建设问题上,全国的商业街不计其数,而商业街上的商铺品牌内容大同小异,建筑立面和围合空间也基本上清一色全是国际化,现代化,缺少地方特色。另外由于汽车越来越多,后期管理存在问题等,更加恶化了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使这些空间变的不合理,不自然。

当然,结合科学人居环境的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也是屡见不鲜,接下来说几个关于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间例子。

4.1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保持了与城市道路,周围步行系统的合理联系,增强了广场交通的便利性与易达性,由于景观连续性的需求,而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来联系从雁塔路到广场上的人群,整个广场作为一个交通岛避开城市交通对广场人流的影响。广场保持了与城市环境的联系,将广场与大雁塔,陕西民俗大观园,陕西戏曲大观园和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之间进行了整体化研究。广场的人行出入避开了公交汽车站点,但又保持有一定的联系,停车场设置在人行入口的西面,阻止了汽车对广场空间的干扰和侵占。通过序景(喷泉)--主景(大雁塔)增强了广场的统一性和可识别性,产生了方位感,秩序性和导向性。

地面以及周边实体建筑限定出了大雁塔广场的空间形态,大雁塔北广场是三面围合型广场,南广场是三面开敞型广场,广场周围建筑物的围合形态很好的保持了广场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通过轴线,序列的空间组织方法,有效的达到了喷泉池--大雁塔--玄奘雕塑这一空间虚实有序的连续性。设计中利用了多种空间组合方式及物质设计要素,形成了广场空间的标志性视觉主导界面,在尺度,轮廓,底部构图,细部处理等方面协调呼应,保持了界面的连续性。

4.2书院门步行街区

书院门步行街区结合了西安市总体布局,保持了街道与城市地形地貌的协调,与历史,地域文脉的呼应,成为一条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的'博物馆。根据街道的性质,服务对象及交通承载能力,确定了街道的形式,剖面宽度,结构模式;充分考虑了城市街道静态,动态景观构成要素,并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实用性,观赏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街道两侧种植落叶树种,满足正常需求的同时也加大了绿化。出入口设计采用了牌坊和跨界牌楼的形式来限定环境,减少了外界交通干扰,增强了街道的标志性。内部街道与顺城巷的关中民俗体验长廊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结合的很好。街道内部合理安排了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停车区域以及相互关系,景观小品,座椅和垃圾箱的外形与周围环境十分融合。

街道内部具有很好的空间封闭感和序列感,由于书院门步行街是折线型的街道,在街道转角处设计有小型广场,放大了空间节点,形成小的供人们驻足交谈,欣赏的空间。书院门步行街具有很好的空间连续性,通过建筑,景观要素的视觉连续性,强化了街道的形态特征,很好的表现出了与人文景观相一致的建筑立面尺度,轮廓,门窗,色彩,质感,风格及符号。考虑到步行运动方式的人们对场景重复变化的时间和距离的感受,注重了对场景的细节,空间节奏变化,景观的丰富多样化,以达到人们慢速行进中步移景异的感受体验。

5结语

引用一段吴良镛先生的话:“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栋建筑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要融合经济,社会,地理等,从城市走向城乡区域的整体协调;景观学要融合生态学等观念的发展,从咫尺天涯走向大地园林,为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上来说,或许只有系统化,生态化和人性化是建筑以至于城市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当今建筑学科的高速发展,我们更要在建设和营造公共空间上以系统化为手段,生态化为目标,人性化为职责,相信我们能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方法论将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亲切。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篇三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环境保护概论》

结课论文

班级:13土木6班 姓名:林博伟 学号:511323030265 指导教师:邹小丽

摘要:许多调查研究表明,通过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危害等进行分析,从产生,处理及能源利用三方面出发,提出了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方法,以减少城市固废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关键字:城市;固废污染;治理方法

引言: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从广义上讲废物可划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质三种。与废水和废气相比,固体废物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它具有鲜明的时间性、空间性和持久危害性。我们的生活垃圾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我们的饮用水,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吃的水产物和海产物都受处到严重的污染。如果我们再不好好保护环境,处理好我们的生活垃圾,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1、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

有关部门经过在众多一线,二线城市的环境污染调查中,固体废弃物污染已被列为严重污染特别针对的行列。上海有关部门在不久前做了一项关于城市垃圾城市污染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固体废弃物是城市垃圾中对市民造成影响比较多的一类污染物,接近百分之75的人受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在广州,城市垃圾的日生产量达到1500吨,这看起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很明显,我们的生活已经严重受到固体废弃物的的影响,我们的饮用水,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吃的水产物和海产物都受处到严重的污染。整治城市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市民们的迫切要求。

2、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人类日常生活和发展所形成的,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也大幅度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带来生活垃圾的产生两盒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而固体废弃物就包括在众多的城市生活垃圾中。我国城市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城市的规模,性质,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民用燃料结构的影响。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加,可利用价值增大;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三大类,这三大类城市垃圾中有大部分是固体废弃物,这就是固废的主要来源。

3、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难降解或难处理、排放(固体废弃物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生态环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总结起来就分为一下几点:浪费大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居民精神伤害和财产损失。

4、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我国最常用的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种:(1)露天堆放,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还在用这种方式进行废弃物的处理,虽然处理方法简单,基本没什么成本,但是却遗留下了很多的环境问题;(2) 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造价高。如果废弃物处理不当,很容易污染地下水,特别是电池等有害固体废弃物。(3)堆肥,即将有机废物集中堆积发酵成农作物的肥料,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废物与其他废弃物分开才行,是最环保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4)焚烧发电,虽然是一种固废再利用的良性处理方式,但暴露的问题更严重,在焚烧过程中极可能释放出剧毒气体。 目前,我国对固废的处理方面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以下是个人对于固废处理的一些看法,从源头开始回收;用技术减少污染;以政策引导方向。

“源头消减”:净菜进城,限制消费性包装;循环利用包装物,建立完善废品回收系统;

鼓励生产环节节省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计量收费;对垃圾排放大户实施惩罚性收费;对电池、灯管和包装等生产企业征收处理费。

“技术减少污染”:开发研究出一些更加环保的生活用品,使其就算丢弃也不会造成污染;改进已有处理垃圾的方法,使其缺点不再出现,对一些固废进行资源化,物质回收,即处理废弃物并从中回收指定的二次物质,如纸张、玻璃、金属等物质;物质转换,即利用废弃物制取新形态的物质,如利用废玻璃和废橡胶生产铺路材料,利用高炉矿渣、粉煤灰等生成水泥和其他建设材料,利用有机垃圾和污泥生产堆肥等;能量转换,即从废物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包括热能和电能,例如,通过有机废弃物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还可以进一步发电;利用垃圾或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向企业和居民供热或发电;利用废塑料热解制取燃料油和燃料气等。

“制定政策”:针对污染现状,对个人,公司,学校等不同生产对象制定出一些政策,对乱丢垃圾的人进行处罚。把垃圾的危害和处理加入课堂学习中,从小开始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其明白固废对人类的危害,还有了解如何减少固废的产生和用好的方法处理垃圾。

5、我国目前对固废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于1996年制定颁布,于2004年重新修订。该法的制定使得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得到了高度重视。固体法全面规定了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和体系,包括监督管理、污染防治、危险废物管理特别规定、法律责任和附则等部分,在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特别规定中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转移、包装、贮存、利用、处置、设施建设、监督管理等活动有比较系统的要求,明确规定了危险废物管理的具体方案和责任。对于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1)申报登记制度(2)统一鉴别制度(3)代处置制度(4)排污收费制度(5)经营许可证制定(6)转移联单制定(7)预提留制度(8)管理计划制度。

对于这个政策我觉得非常好,也非常的完善,但我仍认为有必要增加教育这方面的政策,从小把这种保护环境的思想灌输到孩子的脑中,使其永远记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造福我们人类的后代。

6、结束语

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城市化的挑战,面对我国薄弱的城市基础,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要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最大程度减少城市“公害”之——固体废弃物污染。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方式在技术上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使用中也有各的特点,所以应该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问题。尽可能做到又经济又能很好的保护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周立祥主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汪群慧主编。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3】杨慧芳,张强主编。固体废物资源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4】汪宝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手册,2005年3月

【5】王绍文,梁富智,王纪曾编著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与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06 【6】庄伟强。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7】《三废治理与利用》编委会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8】戴维斯,康韦尔。环境工业导论。王建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篇四

《环境保护概论》

期末论文

环境保护问题之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保护问题之全球气候变暖

摘要:气候从远古走来,像一个满是沧桑的老人,哪怕轻轻一颤,每个细胞里都会抖落出一地风云雷电的神奇故事;气候向未来奔去,像一个不知深浅的孩童,呼喊跳跃间,没有人道他将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

现如今,这个名叫“气候”的孩童似乎跨入了又一个青春期。它忽冷忽热,变化多端,时而“好雨知时节”,时而“六月飘飞雪”,让人们神经紧张、眉头紧锁、难以把握。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要和热门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环境、气候、大气变暖、温室效应、环境保护 正文:

一、环境问题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然后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和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从而参与了自然界的无知玄幻和能量流动过程,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地球环境仍然以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不断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常常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反过来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循环作用,直至现代。目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

二、以生态恶化为特征的全球环境问题

后工业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一次发生巨大变化。特别从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人类征服自然环境的足迹踏遍了全球,人类成为主宰全球生态系统的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确实,在后工业革命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环境问题迅速从地区性问题发展为波及世界各国的热点问题,从简单发展到复杂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海洋污染、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资源危机以及人口问题和城市化问题等。环境为问题已从区域问题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 二氧化碳等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的发展,这是当代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大敌。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水平的长久影响提出历年以来最强烈的警告,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集体新公共来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如果未来十五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着过去十五年的增长趋势,出现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情况将无法避免。同时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大量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下面,我将从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题,展开探讨。

三、全球气候变暖 1. 气候: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因而对于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辐射因素: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②地理因素:地理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由于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大陆上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是因热量而成,海洋是地球表面热量的重要贮藏。 ③大气环流因素:由于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的影响;三圈环流中干燥的极地东风/信风带大气的干湿影响;三圈环流随季节的变化;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

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3、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①北半球雪盖和海水面积减少,除格陵兰和南极外,全球冰川和冰盖将减少。海平面上升14-80厘米,这种上升速度是20世纪的2-4倍。

②年高温日数将增加,低温日数将减少,无霜期变长。温度上升将导致若干疾病高发。高温还可能导致赤潮频发。

③水分循环将加强。全球平均降水增加,强降水增多。 ④热带气旋强度增加,有次引起的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增加。

⑤物种收缩。生物群体数量和个体大小似乎都在缩小。一些科学家表示,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即100多万个物种将在未来50年之类灭绝。

⑥除此之外,一些已经发生的灾害事件已经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是多么的可怕。汶川地震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

4、抗击全球变暖:

①温度调低1度。冬季取暖时温度调低1度,每年可为地球减少285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②换灯泡。英国每个家庭只需换用一只节能灯泡即可关闭一家电厂。

③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拔掉插头,真正关掉他们,减排10%或更多。

④拒绝塑料袋。

⑤本地购物。减少运输所需的能量。 ⑥自己带被子。拒绝一次性杯子。 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

⑧缩短洗澡时间。地球变暖注定加剧水资源的匮乏。 ⑨种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5、全球变暖不一定对任何地方都是坏事,很可能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比如说,气温上升,适宜作物生长的温暖期变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利于光合作用。这些都使作物产量有望增加。

全球变暖的显著特征是温带气候的北移,如果我们能适时地对作物布局适当的调整,这件事可能变成好事。

总的来说,我们不应当把二氧化碳的增加骂的狗血喷头,趋利避害才是聪明的对象。

最后,我们一定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坚持可持续反战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解密地球—地球的气候与环境》2006年。姜运仓 2.《全球变暖生存手册》2009年。(英)大卫·德·罗斯切尔德

3、《追踪变化的气候》20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4.《环境理念与环保知识》2009.刘铁 5.百度百科

写环境保护的论文 篇五

我们对环境做了些什么?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公民至今仍有一部分人不是环保意识淡薄,就是没有环保意识,有的还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森林是地球之肺。可是在一些地方成片成片地砍伐森林,甚至连幼林也难以幸免;一些企业在建厂时就没有环保意识,把河流变成了他们的排污池;一些厂矿排污严重超标,他们与环保部门“捉迷藏”,把污染物排入空中、排入河流;公共场所或马路上,有些人随地乱扔垃圾;有的公共汽车驾驶员,出了车门就不再有环保意识,把车厢里的垃圾往马路上扫;有些清洁工为图方便,把路面垃圾扫进下水道里;一些街头饭馆,剩饭剩菜连同污水倒得马路遍地都是……这一幕幕,确实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忧虑。如果我们不让这些人加强环保意识,不去制止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上个世纪末叶墨西哥城严重大气污染导致许多居民罹患疾病的悲剧,将会在我们身边重演。

环境与人类唇齿相依。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类爱护环境,环境施惠于人的过程。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采取几项措施,新闻单位广为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我们的每一位公民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全民投身环境保护工作。也只有这样,环境才会报答我们。就像一位著名的环保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爱护地球像爱护我们自己,地球也将奉献给我们她所有的一切。

人类生存在环境之中,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环境。这时,人的环保意识便显得十分关键。废旧电器该如何处置,“白色污染”该怎样解决,乃至如何对待周围的一草一木,说到底都是一个环保意识的问题;有了这种意识,增强了这种意识,一些棘手的问题也就不再成其为问题。所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根本。

面对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自然环境,我们采取的措施也最终围绕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弱反映了公民素质的高低,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尺,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环保专家,但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环保知识。而环保知识的宣传又要从枝枝节节做起,只能是润物细无声,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首先是抓住媒体(这一宣传阵地。这是进行环保宣传的有效载体,它覆盖面广,能够辐射各阶层,各年龄段。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形成四者的互动与交融。比如多设立环保网站,宣传环保知识,设立环保论坛;另外,作一些环保的纪录片、公益广告等,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必然得到增强。

其次是抓好教育这块领地,当今中国已经形成人人重教育的良好局面。而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将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形势的严峻性,必将对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把有关环境的知识写进教材,可以多在大学校园组织环保讲座。这样,从青年学生抓起,环境保护便有了后劲,便会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还有,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从上到下,统一意识,树立宣传栏、宣传牌,发放传单,让环保知识、环保意识进农村、进社区;让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当然,我们要出台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还要立法;对于破坏环境的“人类公敌”进行有力处罚,以儆世人。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具体化,对工业排污、农业污染、生活用品污染进行详细明确的规定,使环境保护提到法制日程上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任务艰巨,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工业时代刚刚起步;人们的文化素质包括环保意识还不够高,所以我国环保之路漫长而艰巨。然而,正如我国政府一贯强调的,要实现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任何时候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要走高质量、高效益之路,而不可盲目扩张。我国的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尽管我们的环保任务极为严峻,但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人类共同寄居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相信,有了科学的方法,再加上我们的实际行动,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拥有一片美丽而完整的蓝天。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环境概论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环境概论论文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259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环境概论论文多篇.doc》
环境概论论文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